导读:本文包含了栽培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非洲,氮素,喀麦隆,文物,叶绿体,菌肥,线粒体。
栽培稻论文文献综述
李智慧,周丹丽,杨敏琴,贺文闯,周伟[1](2019)在《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的稻米品质鉴定与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米品质改良越来越成为现代水稻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探明新选育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的稻米品质潜力将为其在水稻优质育种工作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对50份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的12个稻米品质性状进行考察鉴定,并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其综合品质表现进行分类评价。供试材料均表现出较高的糙米率(≥74.2%)、精米率(≥67.8%)、长宽比(≥2.8)和低水分含量(≤13.0%),多数选系具有适宜的直链淀粉含量(17.0%~22.0%)。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5组,其中第I组的综合米质性状最优;典型判别分析获得2个典型判别函数,分别可解释89.5%和7.2%的方差变异,主要反映垩白粒率和长宽比等指标。新选育的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在糙米率、精米率、长宽比和直链淀粉含量方面具有优势,垩白粒率和长宽比是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品质改良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将为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中的研究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1期)
黄堃媛[2](2019)在《老广在4400年前或已种植栽培稻》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中新知识城狮龙大道下方,一场抢救性考古发掘将一段距今4000多年的广州记忆首度带入公众视野。作为2018年广州五大重要考古发现之一,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堆积最为丰富、遗迹现象最为复杂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全景再现了广州先民的社会生活(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9-03-28)
闫超,郑剑,段文静,南文斌,秦小健[3](2019)在《越冬栽培稻产量性状相关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越冬栽培稻是一类能越过自然冷冬季节并在第2年春季萌芽、正常开花结实、收获稻谷的水稻品种。本文通过对越冬栽培稻产量性状QTL分析,明确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旨在进一步解析越冬栽培稻产量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育种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3份越冬栽培稻构建的3个半同胞F2群体为材料。各考察15个产量相关性状,利用Excel 2003、GraphPad Prism 5.0和QTL IciMapping 4.10软件分析数据、绘制遗传图谱、定位QTL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表型值在3群体中呈连续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共检测到37个QTL和26对上位性QTL,贡献率分别介于2.32%~36.31%和1.04%~2.05%;检测到9个同时影响2个及以上产量性状(一因多效)QTL标记区间;以联合分析检测到13个产量性状相关QTL,其中4个QTL区间与单群体检测QTL区间重迭;越冬栽培稻产量相关性状QTL以加–显性效应遗传为主、上位性遗传效应为辅。本研究将为越冬栽培稻产量相关基因挖掘及育种创新利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方智勇,刘仁平,李安艳[4](2018)在《栽培稻再生性遗传及育种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栽培稻再生性遗传规律的研究,可以为再生稻育种材料的创新奠定基础。本文主要是通过将普通野生稻再生性导入到栽培稻的方式,使其与籼粳进行杂交诱变,以此来获取栽培稻再生性强的材料。同时,通过对杂交亲本及其后代选育品系再生性的考查以及对杂交亲本再生性的遗传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出栽培稻再生性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栽培稻的育种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23期)
吴云艳[5](2018)在《生物菌肥对栽培稻氮代谢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栽培稻丹粳17为试验材料,研究生物菌肥对氮代谢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氮肥处理下,齐穗期和灌浆期施用生物菌肥提高了栽培稻功能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使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得到提高,促进了氮的转运和同化能力,增加了栽培稻的产量。相关分析表明,生育中后期氮代谢酶活性与产量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性,齐穗期相关系数最大,可将齐穗期剑叶中NR、GS活性作为综合评价水稻产量及氮代谢的指标。(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1期)
朱作峰[6](2018)在《非洲栽培稻落粒性驯化的分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落粒性的丧失是谷类作物驯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野生稻种子成熟后自然脱落,而栽培稻为减少产量的损失和提高收获效率,种子成熟后需要保留在植株上。我们利用非洲栽培稻和非洲野生稻杂交构建的分离群体,采用图位克隆策略鉴定出了控制非洲野生稻种子落粒性的基因SH3和SH4。SH3编码一个YABBY家族转录因子,其缺失变异导致了种子离层不能正常发育,从而使种子丧失自然落粒性;SH4编码一个具有叁螺旋结构的MYB转录因子,在非洲栽培稻中SH4基因的一个SNP(C766T)变异造成编码蛋白的提前终止,导(本文来源于《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8)
吴秀宁,周建辉,张军[7](2018)在《7份喀麦隆栽培稻萌发期耐盐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浓度Na Cl(0、125、150、200 mmol·L~(-1))模拟盐胁迫,测定发芽指标,对7份喀麦隆栽培稻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基于各指标的耐盐系数,利用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供试品种进行耐盐性级别划分。结果表明:(1)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发芽势、发芽率、主根长、根数、芽长和芽鲜重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2)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的耐盐性分为3类。3个喀麦隆旱稻品种(Nerica L3、Nerica L7和Nerica L8)强耐盐型;喀麦隆的水稻品种Nerica L9和中国的杂交稻D优202属中等耐盐型;其余品种为弱耐盐型。(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田磊[8](2018)在《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根部微生物组及抗病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野生稻作为栽培稻的近缘祖先,在抗病、抗旱等方面保留着优良的抗逆能力。我国江西、广东、海南等地区保留着普通野生稻资源,且普通野生稻的生长环境遭到的人为干扰相对较少,可以为研究普通野生稻提供原始材料。根部相关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密切,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野生稻与栽培稻根部相关微生物的多样性变化具有潜在的意义。稻瘟病菌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生长,而大多数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稻瘟病菌叶片部位的研究。近些年的研究报导表明稻瘟病菌同样可以以腐生菌的形式在土壤中进行传播并危害水稻的生长。而野生稻在抗稻瘟病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因此,研究野生稻、栽培稻应对稻瘟病的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首先对自然生境下普通野生稻、农田栽培下的栽培稻根部相关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土壤相关理化进行了研究。以中国江西、广东、海南从北至南的3个不同纬度带上的野生稻与栽培稻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对野生稻伴生植物李氏禾的对比分析,阐述不同纬度带下野生稻根部伴生细菌的分布规律。通过DGGE分析表明,植物根部伴生细菌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同一纬度带的野生稻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较为相似,但是不同纬度下的栽培稻仍然相似性很高;野生稻根部伴生细菌的多样性显着高于栽培稻;野生稻和栽培稻相比,伴生细菌的分布特征带有明显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另外,本研究也发现根部可溶性糖与根际土壤球囊霉素相关蛋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部可溶性糖可能是决定AMF侵染植物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本研究对室内受控条件下野生稻与栽培稻应对稻瘟病的转录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得出,与栽培稻相比,野生稻在应对稻瘟病菌入侵时具有独特的抗病机制,主要集中在WRKY转录因子、几丁质酶活性、JA、ET、苯丙烷、木质素、双萜类等相关代谢反应途径上;而栽培稻的抗病机制相对简单,更多集中在苯丙烷、黄酮类(Flavone)、蜡质(wax)等化合物的合成上。此外,无论是野生稻还是栽培稻,脂肪酸和淀粉物质的代谢都表现出在抗病反应中。其中,脂肪酸降解是野生稻应对病原菌的主要反应,而脂肪酸合成则是栽培稻应对病原菌的入侵的主要反应。初级代谢物质苯丙烷的合成反应在野生和栽培稻应对病原菌的过程中同时存在,但是在栽培稻抗病反应中,倾向于将苯丙烷进一步代谢产生黄酮类(flavone);而野生稻则更倾向于将苯丙烷代谢产生木质素。再次,研究了野生稻与栽培稻在室内受控条件下对根部微生物选择上的差异。结果发现,野生稻与栽培稻在根部相关细菌的群落结构上差异不显着,而真菌的群落结构上差异显着;野生稻根部相关的共生菌AMF的丰富度显着高于栽培稻,且潜在真菌性病源菌更少。最后,本研究对野生稻与栽培稻根部转录组分子表达机制与根部微生物组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阐述可能具有的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野生稻与栽培稻部分代谢路径与根部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野生稻的Glutathione metabolism,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Tyrosine metabolism与细菌和真菌的总的OTU百分比相关性较高。栽培稻方面,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Brassinosteroid biosynthesis,Carbon metabolism,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Caffeine metabolism与细菌和真菌的总体的OTU百分比相关性较高。通过冗余分析,发现部分物种对植物转录代谢路径具有显着性的影响。同时发现,Streptomyces对野生稻vs栽培稻的富集基因影响显着,且Streptomyces所占野生稻根部相关细菌总量的8.7%。(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张学峰[9](2018)在《非洲栽培稻细胞器基因组组装及其系统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植物体遗传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叶绿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在系统进化、物种鉴定、核质互作、基因工程等研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Steud)是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的重要材料,对其细胞器基因组进行组装和分析,对拓宽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开创水稻育种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迄今,已经完成测序的水稻品种包括普通栽培稻和部分野生稻种,但尚无关于非洲栽培稻RAM3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报道。本研究以非洲栽培稻RAM3构建的多个基因组文库为数据基础,拟分别完成其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及分析:利用Miseq PE2500双末端测序数据,以NCBI收录的27条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为参考,通过BWA比对提取水稻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用Discovar Denovo软件进行初步组装并分别获得其LSC、SSC和IR序列片段,进一步连接完成后得到完整的RAM3叶绿体基因组。非洲栽培稻RAM3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34582bp,呈典型的四段式结构,编码117个基因,包含83个蛋白编码基因、4个r RNA和30个t RNA;其基因组结构、基因顺序、含量和密码子使用情况与其它已发表水稻的叶绿体基因组相似。在非洲栽培稻RAM3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32个散在重复序列和32个串联重复序列。对非洲栽培稻RAM3叶绿体基因组的16个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发现:SSR都是多聚A或多聚T,在叶绿体基因组内呈不均一分布。2.比较基因组研究:非洲栽培稻与稻属其他五个AA物种(Japocin、Indica、Nivara、Rufipogon、Barthii)的叶绿体基因组整体相似性较好,但基因间区的变异较大;非洲栽培稻RAM3与五个AA稻属叶绿体基因组的IR边界基因都是一样,只有距离远近稍有偏差;基于31种植物7种不同的叶绿体基因数据集构建了系统进化树,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发现叶绿体基因组的LSC、CDS、全序列、IGS数据集在进化分析中的支持率较高,结果更为可靠。并筛选出5个非洲栽培稻叶绿体特异标记,验证了本实验室自主选育的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均具有非洲栽培稻细胞质。3.线粒体基因组的组装及分析:同时利用叁个软件对非洲栽培稻RAM3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拼接组装,组装结果序列全长为495258 bp,共编码84个基因,其中包含64个蛋白编码基因、3个r RNA和28个t RNA,整条线粒体含有16个内含子,分布在9个蛋白编码基因中。在非洲栽培稻RAM3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94个散在重复序列和29个串联重复序列。对非洲栽培稻RAM3线粒体基因组的37个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发现:SSR都是多聚A或多聚T,与叶绿体基因组相似,它们在线粒体基因组内呈不均一分布。对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发现:亮氨酸的使用概率最高,色氨酸和蛋氨酸最少。4.非洲栽培稻RAM3线粒体基因组间序列分析,共发现75个AT富集区,A+T最大差异可以达到35.19%;预测RAM3线粒体基因组中28个t RNA的二级结构,共发现58个错配和1个缺失;对基因的选择压力分析,发现:受正向选择的基因nad6选择压力最大,基因nad2受到的选择压力最小,受中性选择的是基因cob。5.非洲栽培稻RAM3细胞器基因组间序列迁移分析:由叶绿体往线粒体的序列迁移,片段总长22311bp,约为非洲栽培稻RAM3线粒体基因组总长的4.5%。共有21个迁移片段长度大于或等于100bp,其中最长的片段长度为6752bp。(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吴云艳[10](2018)在《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栽培稻沈农265和杂草稻WR04-12为试验材料,研究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竞争降低了栽培稻的氮素积累量和产量。栽培稻氮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齐穗期和灌浆期的氮素积累量对产量影响较大,栽培稻氮素积累量在这2个时期受杂草稻密度影响较大,说明杂草稻竞争导致栽培稻氮素积累量降低是造成栽培稻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杂草稻竞争明显降低了栽培稻的氮素利用率、农学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偏因素生产力。在杂草稻危害严重时增加氮肥用量,栽培稻氮素利用率降低得更多,并且栽培稻产量的提升幅度较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栽培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州中新知识城狮龙大道下方,一场抢救性考古发掘将一段距今4000多年的广州记忆首度带入公众视野。作为2018年广州五大重要考古发现之一,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堆积最为丰富、遗迹现象最为复杂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全景再现了广州先民的社会生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栽培稻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智慧,周丹丽,杨敏琴,贺文闯,周伟.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的稻米品质鉴定与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黄堃媛.老广在4400年前或已种植栽培稻[N].南方日报.2019
[3].闫超,郑剑,段文静,南文斌,秦小健.越冬栽培稻产量性状相关QTL定位[J].作物学报.2019
[4].方智勇,刘仁平,李安艳.栽培稻再生性遗传及育种技术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
[5].吴云艳.生物菌肥对栽培稻氮代谢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
[6].朱作峰.非洲栽培稻落粒性驯化的分子机理[C].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2018
[7].吴秀宁,周建辉,张军.7份喀麦隆栽培稻萌发期耐盐性评价[J].陕西农业科学.2018
[8].田磊.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根部微生物组及抗病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8
[9].张学峰.非洲栽培稻细胞器基因组组装及其系统进化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
[10].吴云艳.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