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黄雪清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台山529200

【摘要】目的:探讨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63例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死亡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依次为13.33%、86.67%。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64层螺旋CT;护理干预;并发症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出现在临床。作为冠心病重要检查方法的冠状动脉造影已经成为心血管临床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其能够明确的诊断冠状动脉的阻塞性病变位置及病理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但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中的一项有创检查,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冠状动脉本身的解剖特点和心功能状况、设备、器械、术者的经验、技术以及助手的配合程度等[1]。因此,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在检查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将检查风险降到最低,本文就我院近年来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实施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相关阐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63例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且排除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低钾血症、电解质紊乱、出血性疾病、造影剂过敏等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西门子SOMATOMDefinitionAS64层CT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干预组33例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5~81岁,平均(62.4±11.4)岁;合并高血压19例,高脂血症15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7~83岁,平均(61.7±10.2)岁;合并高血压15例,高脂血症11例,糖尿病3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包括:

1.2.1护理评估在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前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包括询问患者临床症状,有无心肝肾肺功能障碍,有无电解质紊乱,有无凝血功能障碍,有无出血性疾病,女性患者月经史,有无药物过敏史等;同时评估患者心率水平,观察有无心率异常;评估血压是否正常并平稳;测量患者体温及体重,评估全身营养状况;评估皮肤和黏膜状况,观察有无皮下出血和瘀斑,局部皮肤有无紫斑等。在检查前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护理评估可排除一些检查禁忌症,为检查安全性提供良好的前提,对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1.2.2心理护理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缺乏基本认识,在检查前不具备良好的心理耐受性,可能会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过分敏感甚至排斥检查。护理人员应在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检查原理和基本操作流程,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并介绍相关的检查人员,加强护患沟通,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为患者介绍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目的,向患者解释冠状动脉造影对指导治疗和诊断的必要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工作进行检查。在即将进行检查前鼓励患者说出恐惧的感觉和原因,用轻柔舒缓的语气安慰患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2.3检查前饮食及锻炼在进行检查前要求患者尽量减少禁食时间(一般2~3h),这样可使患者维持正常的体液内稳态,保证各种物质代谢过程和组织器官机能活动的正常进行,使机体具备抵御创伤、出血、各种刺激的能力。如上午进行检查,早餐进餐半流质70%~80%饱程度。对于老年人、危险性较高等患者,应适当延长禁水时间,可给予输液补充营养[2]。检查前根据实际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及深吸气、憋气及咳嗽训练,有利于检查中配合排出造影剂及减少患者术中、术后不适感及并发症。

1.2.4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护理人员应熟悉检查中及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及时发现临床征兆作出适当处理:①心律失常在检查过程中常见心动过缓以及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个别患者可现心室颤动。应做好术中术后心电监护,时刻观察心率、心律变化。若发生心律失常应根据不周类型的心律失常予以对症处理。②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轻柔语言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给予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或从导管注入硝酸甘油100~200μg;必要时紧急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③脑栓塞和周围动脉栓塞检查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和血液循环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帮助处理。④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因术中应用肝素,更换体位不当或局部加压的沙袋移位等引起穿刺部位血肿。因此,检查后需绝对卧床24h,以1.5kg沙袋压迫右腹股沟6~8h,穿刺侧肢体保持伸直状态,避免弯曲。指导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以防穿刺点大出血[3]。认真观察患者术口周围及敷料情况,判断有无出现渗血、瘀斑,穿刺局部有无肿胀、疼痛,是否有波动感;同时注意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测量大腿周径,注意术侧肢体与非术侧肢体的比较。⑤感染检查后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每天测量体温4次;观察穿刺局部是否有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给予血常规检查。⑥造影剂反应检查中及后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呼吸及尿量情况,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评估其症状是否与造影剂过敏有关;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皮疹,是否出现红肿等表现。

1.3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死亡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1

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状动脉造影可以从病理及病理生理的角度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最佳方法。但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体质薄弱,且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因此具有一定的检查风险,甚至可导致死亡。检查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栓塞和周围动脉栓塞、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感染、造影剂反应等,而在围检查期施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性护理措施可以将检查风险降到最低,且可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在检查前应注意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排除检查禁忌症,是降低检查风险的前提;术中仔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改变、做到及时诊断、对症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危害的基础;术后加强护理监护、做好各个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是应对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说明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实施干预性护理十分必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苗滢,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临床观察与并发症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64—67

[2]王宇,刘浩,不同性别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14—116

[3]张文萍,陈长英,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冠脉造影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8):235—236

作者简介:黄雪清(1973-)女,广东台山人,主管护师,现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标签:;  ;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