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鹌鹑论文-常国斌,常洪,刘向萍,胡国顺,陈国宏

野生鹌鹑论文-常国斌,常洪,刘向萍,胡国顺,陈国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野生鹌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鹌鹑,杂交,变异机制,遗传漂变

野生鹌鹑论文文献综述

常国斌,常洪,刘向萍,胡国顺,陈国宏[1](2010)在《野生与家养鹌鹑种群杂交后代遗传变异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种群间的杂交是丰富遗传变异最常见的手段,也是保护野生濒危物种常用的方法之一,研究杂交后群体遗传变异水平和机制对动物遗传资源保护、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对中国境内分布的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鹌鹑群体及其杂交后代(F1、F2代)的遗传变异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代鹌鹑群体每个座位平均检测出4.14个等位基因,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5834和0.6265,具有比杂交亲本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F2代遗传多样性有所降低,平均检测出3.57个等位基因,有4个等位基因在杂交过程中因遗传漂变而丢失;同时发现F1代、F2代与杂交亲本的遗传分化趋势不一致,F2代鹌鹑与野生日本鸣鹑遗传分化系数最大,为0.0712;而F1与之最小,仅为0.0275,表明鹌鹑杂交后代的遗传分化受分散过程的作用,主要受遗传漂变的影响。表明杂交可能是造成群体无定向分化及遗传多样性丧失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刘向萍,常国斌,陈国宏,赵文明,徐琪[2](2008)在《中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的多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家鹌鹑为参照,并搜集国内外6个家鹌鹑和野生鹌鹑群体的相同资料,检测野生日本鸣鹑和野生普通鹌鹑群体中编码脏器、肌肉酶型的10个结构基因座上的基因频率分布,计算各座位杂合度、群体平均杂合度及其差异性检验和遗传分化系数等相关指标,用模糊聚类多元分析方法对我国境内分布的2种野生鹌鹑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日本列岛的野生鹌鹑而言,我国野生鹌鹑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野生日本鸣鹑和野生普通鹌鹑的群体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388和0.298,与家鹌鹑群体多样性差异和遗传分化程度较小,差异不显着。多元分析也表明我国野生鹌鹑与各种家鹌鹑群体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林其[3](2007)在《育成的鹌鹑品种是野生动物吗?》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生产中饲养的鹌鹑等动物物种,是不是野生动物物种?是不是驯化或驯养动物物种?是何原因争论不休?发人深省。但是,从尊重知识、利于生产、服务人民的角度出发,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把这种争论落到实处,做到既能保护好野生动物资源,又能使优良的动物品种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为畜牧业生产和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做出相应的贡献,应为专家、生产者和管理者之共识。(本文来源于《中国禽业导刊》期刊2007年03期)

施雪奎,侯庆文,李艳,马艳飞,宋光明[4](2006)在《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鹌鹑及其杂交后代的行为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鹌鹑杂交F2代按1公∶5母进行分组,采用秒表单位记时法观察鹌鹑的行为,并引用同期亲本和F1代的相同资料,对鸣叫、打斗和交配行为频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杂交F2代鹌鹑鸣叫行为比家鹑低,除10∶00~11∶00外,其余时间段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14∶00~15∶00与野生日本鸣鹑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14∶00~16∶00杂交F1代有显着差异(P<0.05);②杂交F2代鹌鹑打斗行为除16∶00~17∶00外与家鹑及杂交F1代无显着差异;③杂交F2代鹌鹑交配行为除16∶00~18∶00外与家鹑及杂交F1代均有显着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06年19期)

常国斌,常洪,刘向萍,杨章平,陈国宏[5](2005)在《中国野生鹌鹑群体遗传共适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抽取迁飞滞留季节捕获的野生日本鸣鹑40只、野生普通鹌鹑62只和家鹑40只,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检验群体遗传不平衡,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对两种野生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共适应特性进行分析,在3个鹌鹑群体中证实存在遗传共适应特性;同时构建中性位点遗传共适应的统计模型,分析遗传共适应特性在分子水平上的效应,结果表明:遗传共适应主导了野生日本鸣鹑、野生普通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不平衡状态,分别有16.67%,9.66%和10.05%的非等位基因组合因遗传共适应的影响处于遗传不平衡或极不平衡状态,几乎所有检测的位点都存在遗传共适应特性,其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更加显着,维持着群体中大量的稳定多态现象.这一结果丰富了群体遗传不平衡的概念和内涵,为了解除连锁之外,另一重要因素——遗传共适应对群体遗传不平衡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阐明我国野生鹌鹑的系统地位以及为评价、保护和利用我国野生鹌鹑这一宝贵遗传资源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期刊2005年05期)

常国斌,常洪,刘向萍,王惠影,徐伟[6](2005)在《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我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境内分布的两种野生鹌鹑(野生日本鸣鹑、野生普通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反映群体变异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固定指数、平均杂合度、基因分化系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野生普通鹌鹑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每个座位平均检测出4.67个等位基因,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亦为最高,分别为0.5732和0.6621;家鹑最低,分别为0.5467和0.5933;野生日本鸣鹑介于两者之间;在3个鹌鹑群体中,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程度较小。以标准遗传距离为基础的模糊聚类分析发现: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群体模糊等价矩阵系数为0.937,而与野生普通鹌鹑的系数为0.738,这也表明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家鹑起源于野生日本鸣鹑。(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5年08期)

徐伟,常洪,王惠影,常国斌[7](2005)在《野生鹌鹑与家鹑群体遗传共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野生鹌鹑和家鹑两个群体中的四个多型中性结构基因:乙醇脱氢酶(Adh)、酯酶-D(Es-D)、α-乙二醇磷酸脱氢酶(α-Gpd)和酯酶(Es)进行遗传共适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野生鹌鹑群体中,遗传共适应系数占遗传不平衡系数的42.9%~79.6%;在家鹑群体中,遗传共适应系数占遗传不平衡系数的35.7%~99.4%;②在家鹑群体中,α-Gpd-Es两位点之间的遗传共适应起着与连锁不平衡相反的作用;③起源于野生鹌鹑的家鹑与野生鹌鹑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④遗传共适应是影响中性结构基因遗传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常国斌[8](2004)在《两种野生鹌鹑与家鹑进化趋异水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迁飞滞留季节捕获的微山湖地区(苏、鲁、皖叁省交界处)野生日本鸣鹑(Japanese quail,WSH)40只和河南安阳地区野生普通鹌鹑(Common quail,YCQ)62只,同样在扬州种鹑场采集家鹑(Domestic quail,YJQ)40只,根据遗传变异在不同表达层次的标记性资料,检测叁个鹌鹑群体11个表型、形态学标记、10个血液蛋白多态性(同功酶)标记和9个微卫星DNA多态性变异,结合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杂交能育性研究,收集国外学者同类研究资料,采用模糊聚类、经典聚类和遗传贴近度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国内外各种用途的家养鹌鹑群体及野生群体进行群体系统分化和进化趋异水平的研究;并在改进群体遗传不平衡检验方法和构建遗传共适应数理统计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种群形成和进化过程中建立的遗传共适应特性,结果表明: 1.两种野生鹌鹑与家鹑在体量、形态、习性、繁殖季节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家鹑仍保留有部分野生鹌鹑的特性,而且与野生日本鸣鹑差异程度较小,仍共有大部分表型特征。 2.家鹌鹑与野生日本鸣鹑在笼养杂交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隔离和机械性交配障碍,但经过一个亲和过程后,可以进行自然交配。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群体之间的杂交能育性低于同种群交配水平,但可以实现正、反交,产生受精卵、孵化出杂种一代,不存在合子前生殖隔离;在所有正、反交组合中,以野雄鹑x小型雌家鹑的效果最好。3.在以11个表型、形态学标记为基础的经典聚类和模糊聚类时,都发现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分化和进化趋异水平低,即两者有更近的亲缘关系。4.通过检测叁个群体10个编码肌肉、脏器酶多型的结构基因座上20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收集国外学者同类研究资料,群体杂合度七检验、经典聚类和模糊聚类都表明我国境内的两种野生鹤鹑比日本列岛的野生鹤鹑.与世界各种用途的家鹑群体的亲缘关系更近;其中野生日本鸣鹑比野生普通鹤鹑更接近于日本列岛的野生鹤鹑群体。5.对两种野生鹤鹑与家鹑群体中9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遗传分化程度较低,所有的遗传变异在两个群体中皆能找到;相对于前两者而言,野生普通鹤鹑群体拥有更多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群体杂合度t检验、经典聚类、模糊聚类和遗传贴近度分析都证明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6.根据遗传变异在不同表达层次的标记性资料(表型、形态学标记、血液蛋白多态性标记和微卫星DNA标记)分析结果,从不同水平上揭示了家鹑起源于野生日本鸣鹑,而且很可能最早起源于我国境内的野生日本鸣鹑。7.通过不同连锁不平衡检验方法的比较,建立遗传共适应的统计一模型,分析两种野生鹤鹑与家鹑表现在生化水平的遗传共适应特性,发现在叁个鹤鹑群体中都检测到遗传共适应效应,主要作用表现为维持群体遗传平衡状态:在家鹑群体中,遗传共适应系数占遗传不平衡系数的30.56%一138.79%,这部分作用打破了两座位间(6pgd一。一Gpd、6pgd一pgi、6pgd一Mpi一I和6pgd一Es一n)的连锁不平衡,从而使群体在总体_t处于遗传平衡。8.根据蒙特卡罗模拟法检验结果以及中性基因位点遗传共适应的统计模型,分析叁个群体中遗传共适应特性在分子水平上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叁个群体中,遗传共适应主导了各个群体的遗传不平衡状态;在野生日本鸣鹑群体中,有5 2.78%的组合位点因遗传共适应的影响处于遗传不平衡或极不平衡状态,遗传共适应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更加显着。9.本研究利用鸡的7对微卫星引物对叁个鹤鹑群体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得到了杂合程度较高的特异性片段,证明了利用微卫星的保守性在近缘物种间探索、开发应用于鹤鹑遗传分析的分子遗传标记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4-05-01)

徐伟,常洪,王惠影,常国斌[9](2003)在《家鹑与野生鹌鹑群体遗传分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对鹌鹑的脏器及肌肉中的 9个中性结构基因座进行检测 ,计算多型座位等位基因频率。引用国外研究结果 ,通过座位多态性、平均基因杂合度、遗传分化系数及遗传距离对四个鹌鹑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家鹑与微山湖地区的野生鹌鹑遗传关系较近 ,与日本野生鹌鹑的遗传关系较远。(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03年05期)

徐伟[10](2003)在《野生鹌鹑与家鹑结构基因座遗传共适应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微山湖地区捕捉的野生日本鸣鹑和家鹑在笼养条件下进行体形外貌、生态习性、体重及体尺比较;并对野生日本鸣鹑与中、小型家鹑进行杂交能育性比较;同时用水平凝胶电泳法对鹌鹑编码脏器、肌肉酶多型的九个结构基因座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多型座位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群体遗传分化和遗传共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 1.起源于野生日本鸣鹑的家鹑在驯化过程中,形成了与野生日本鸣鹑在体重及一些体尺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尚保存有野生日本鸣鹑的体形外貌特征和一些野性。 2.野生公鹌鹑与中、小型母家鹑正交的受精率高于反交组合。说明野生母鹌鹑的心理隔离选择性较强;同时繁殖季节性这一生态特征的分化通过雌鹑已对杂交能育性产生了细微的影响,这可能是种群进化趋异的机制之一。 3.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在笼养的条件下,经过一个亲和过程后,能够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杂交受精蛋,孵化出杂种一代,而且受精蛋孵化率在总体上与同种群交配的受精蛋孵化率无显着差异。这说明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隔离,而且这种形式的遗传分化可能是推动形成合子前生殖隔离的最初因素之一,但是在本研究中还不存在合子前生殖隔离,可以进行自然交配,实现基因交流。 4.本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家鹑与野生鹌鹑的杂交来恢复野生鹌鹑群体的有效规模是有可能的,同时为保护和利用野生鹤鹑资源提供了客观依据。但是利用野生公鸦鹑与母家鹑的杂交效果要比公家鹑与野生母鹤鹑的杂交效果好,因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母家鹑的繁殖无季节性,而且年产蛋数较多,以避免野生母鹤鹑的对外界刺激敏感、季节性繁殖和年产蛋量较少的缺点。5.在检测的鹤鹑脏器9个中性结构基因座中,微山湖地区的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的基因多态性比例均为66.67%,而两种日本的野生日本鸣鹑基因多态性比例分别为55.56%和44.44%。6家鹑与微山湖地区的野生日本鸣鹑关系相对较近,与日本的野生日本鸣鹑关系相对较远,这说明家鹑有可能起源于中国。由于地理的隔离,微山湖地区的野生日本鸣鹑与日本的野生日本鸣鹑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7.通过对家鹑和微山湖地区的野生日本鸣鹑两个鹤鹑群体进行杂交能育性及群体间遗传分化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基因库包括遗传共适应特性的分化没有造成合子前生殖隔离,至于杂种一代能育水平等涉及合子后生殖隔离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8.在微山湖地区的野生日本鸣鹑群体中,遗传共适应性系数占遗传不平衡系数的28.以%一90.61%;在家鹑群体中,遗传共适应性系数占遗传不平衡系数的32.50%一刃9.44%。因而,在鹤鹑的一些中性结构基因座的遗传结构中存在遗传共适应的作用,而且在有些座位上起着主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3-04-01)

野生鹌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家鹌鹑为参照,并搜集国内外6个家鹌鹑和野生鹌鹑群体的相同资料,检测野生日本鸣鹑和野生普通鹌鹑群体中编码脏器、肌肉酶型的10个结构基因座上的基因频率分布,计算各座位杂合度、群体平均杂合度及其差异性检验和遗传分化系数等相关指标,用模糊聚类多元分析方法对我国境内分布的2种野生鹌鹑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日本列岛的野生鹌鹑而言,我国野生鹌鹑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野生日本鸣鹑和野生普通鹌鹑的群体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388和0.298,与家鹌鹑群体多样性差异和遗传分化程度较小,差异不显着。多元分析也表明我国野生鹌鹑与各种家鹌鹑群体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野生鹌鹑论文参考文献

[1].常国斌,常洪,刘向萍,胡国顺,陈国宏.野生与家养鹌鹑种群杂交后代遗传变异机制初探[J].西北农业学报.2010

[2].刘向萍,常国斌,陈国宏,赵文明,徐琪.中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的多元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8

[3].林其.育成的鹌鹑品种是野生动物吗?[J].中国禽业导刊.2007

[4].施雪奎,侯庆文,李艳,马艳飞,宋光明.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鹌鹑及其杂交后代的行为规律研究[J].中国家禽.2006

[5].常国斌,常洪,刘向萍,杨章平,陈国宏.中国野生鹌鹑群体遗传共适应特性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5

[6].常国斌,常洪,刘向萍,王惠影,徐伟.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我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J].遗传学报.2005

[7].徐伟,常洪,王惠影,常国斌.野生鹌鹑与家鹑群体遗传共适应性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8].常国斌.两种野生鹌鹑与家鹑进化趋异水平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

[9].徐伟,常洪,王惠影,常国斌.家鹑与野生鹌鹑群体遗传分化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3

[10].徐伟.野生鹌鹑与家鹑结构基因座遗传共适应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3

标签:;  ;  ;  ;  

野生鹌鹑论文-常国斌,常洪,刘向萍,胡国顺,陈国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