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病虫害动态分析

田间病虫害动态分析

一、田间害鼠动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谷鑫,李鑫鑫,蒋治良,裴芸,于敏章[1](2021)在《农村地区鼠患防治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地区环境、鼠患危害、捕鼠需求及鼠患治理现状,对比探究各类捕鼠方法优劣。针对农村复杂环境下捕鼠的需求,立足于安全绿色环保的研究理念,提出适用于农村地区各种环境下的鼠患防治策略,在达到除鼠前提下,旨在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保护农村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村地区的鼠患防治应充分结合物理捕鼠、化学灭鼠、生态控制、生物灭鼠等方法,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治理体系,既能满足农村地区捕鼠需求,又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李梅,尹文书,杨再学[2](2021)在《息烽县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成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息烽县1986年5月加入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以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农区鼠情监测防治工作和鼠害科技攻关工作,在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研究成果。通过统计分析表明,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1991-2021年,先后有17人26人次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7项,其中,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农业丰收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顺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有10人83次在14种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鼠害研究论文43篇24.46万字,中文核心期刊12篇,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7篇,参与省协作组发表论文16篇;论文内容涉及鼠类种群生态、鼠害防治、鼠情监测、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等研究领域;第一作者论文平均每篇引文量为15.59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有2人参编鼠害着作1部,3人11人次参与起草制订发布鼠害标准8项,5人24人次获得各级先进个人表彰奖励。研究成果为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认可和肯定,充分彰显了息烽县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龙贵兴,游雪,彭忠勇[3](2021)在《大方县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年龄和季节变化》文中认为黑线姬鼠是大方县农田害鼠优势种之一。为摸清黑线姬鼠繁殖参数的年龄和季节变化情况,对贵州省大方县2008—2020年稻田、旱地鼠情调查中捕获的270只黑线姬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性比为1.06,平均怀孕率为28.78%,平均胎仔数为5.4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9.39%,平均繁殖指数为0.81;幼年组性未成熟,不参与繁殖,亚成年组、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均可参与繁殖,不同年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着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均不断增加,成年Ⅱ组和老年组为主要繁殖群主体;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存在显着差异,冬季无繁殖个体,繁殖主要集中在春季、夏季、秋季,而春季和秋季为主要繁殖季节。

温玄烨,董晓波,卢修亮,常国彬,王巧申,林晓[4](2021)在《我国林业鼠(兔)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林业害鼠(兔)是我国4大类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对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造成严重危害,探讨其分布范围、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对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论述了我国林业害鼠(兔)的主要种类、发生现状、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并简要回顾了不同防治措施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了取得的防治效果及近年来涌现出的新技术、新药剂,指出了当前在我国林业鼠(兔)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将来林业鼠(兔)害防治研究设想,以期为我国林业鼠(兔)害防治技术的后续研究和科学治理提供参考。

陈晓宁,封托,王京[5](2020)在《利用雄性不育剂对害鼠种群数量控制的理论模型》文中指出人类社会一直遭受到鼠害的干扰。对此,目前主要利用杀鼠剂和不育剂对鼠害进行防控。为了给鼠害防治制定合适的对策,以及预测鼠类不育剂的使用效果,开发建立数学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综述初步讨论了雄性不育剂调控害鼠种群的动态模型,在模型中每隔固定时间施行不育控制,在害鼠的繁殖具有季节性的前提下,分析了模型的形态以及害鼠不育率、控制间隔、不育剂有效期等参数对种群动态的影响。较高的不育率,以及较短的控制间隔会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可以使种群变小,甚至灭绝。经过分析模型发现,雄性害鼠的不育率对种群数量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意雄性不育率对利用不育技术控制鼠害显得尤为重要。

毛亮,吉艳玲,曾继勇,潘卫萍,阿依加玛丽·库热西提,刘煜翔,张以和[6](2020)在《新疆吐鲁番市农区鼠害发生规律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为掌握吐鲁番市农区害鼠种类及数量发生规律,笔者于2019在吐鲁番市3个区(县)分别设立了农田和农户鼠害监测点,于3—9月对农田和农户的鼠情进行了每月1次的监测。结果发现,吐鲁番市农区害鼠种类以小家鼠为主,农田区大沙鼠近年也发展成优势种,农村地区已捕获到褐家鼠。本市农田和农村居民区的害鼠月密度变动呈现明显的互补趋势。吐鲁番市农田鼠害最适防治时期为8月,农户鼠害防治适期为3月和7月。研究结果为吐鲁番市鼠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向运佳,倪建英,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王帅,张鸿[7](2020)在《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发生特点与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都是重要的农业灾害。丘区地区害鼠种类繁多,严重时可使整块农田作物绝收,对农业粮食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而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对环境、生态、经济、健康、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结合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的类型、特点、规律和危害等方面,以及对全国入侵生物的现状和趋势的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和讨论,总结了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的主要种类和其为害情况,以及四川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入侵途径、为害及特点等,提出了对鼠害采用生态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并加大力度,对外来入侵生物采用"防患于未然,扼杀于萌芽,截断其途径,扑灭其形成"的防治策略,为四川农业鼠害治理以及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与方向。

张礼生,刘文德,李方方,陆宴辉,周雪平[8](2019)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成就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具有种类多、危害重、发生规律复杂、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相关理论和技术创新、防控体系构建与应用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植物保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从单一的人为干预起步,经历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再到绿色防控综合治理的发展阶段,其中较为突出的成就包括:掌握了农作物重大病虫流行灾变规律;揭示了重要农业有害生物的致害机理;研发了一批防控产品;建立了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体系.随着产业变革与科技进步,我国植保科技领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未来的植保理论和技术研究应围绕下列3方面展开:新型生产模式及气候变化下的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全球化趋势下的有害生物检测预警技术,绿色可持续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新模式.建立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曾娟,韩立亮,郭永旺,赵心蕊[9](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在农区鼠害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初报》文中指出为切实解决农区鼠害监测问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清华-青岛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区害鼠智能监测网络建设。2018年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个监测点开展首批试点。结果显示,2018年21个全国农区鼠害物联网智能监测站共监测到害鼠474只,隶属3科5属14种,总鼠密度为3.92%;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大仓鼠、黑线姬鼠为主要优势种群,占捕获总数的77.43%;优势鼠种在农田和农舍中均有分布,且随作物种植季节呈现出双峰波动节律。多点试验表明,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准确诊断害鼠种类、精确计算鼠种构成,密切跟踪其数量和密度动态,并能实时监测其昼夜节律,替代人工作业,对阐明农区鼠害群落演替规律和活动节律、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科学指导精准防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秦治勇,白智江,李大庆,杨再学[10](2019)在《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4—8月,在贵州余庆灭鼠示范基地开展了超大封闭式TBS围栏、封闭式矩形TBS围栏和开放式线形TBS围栏捕鼠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安装方式的TBS围栏共计捕获害鼠462只,鼠种有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鼠句鼠青6种,不同TBS捕获害鼠的构成基本一致,均以黑线姬鼠数量最多。超大封闭式TBS围栏、封闭式矩形TBS围栏、开放式线形TBS围栏捕获害鼠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以5月捕鼠数最多,6—8月捕鼠数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个捕鼠筒捕鼠量分别为3.61只、4.08只、5.50只,说明采用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方法可行,具推广使用价值。

二、田间害鼠动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田间害鼠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地区鼠患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分析
    1.1 农村地区鼠害分析
        1.1.1 危害农业生产。
        1.1.2 伤害家禽家畜。
        1.1.3 破坏设施设备。
        1.1.4 传播多种疾病。
        1.1.5 安全隐患。
    1.2 农村地区老鼠生存环境分析。
    1.3 农村地区捕鼠需求
2 老鼠特性分析
    2.1 老鼠的生活习性。
    2.2 老鼠的适应能力。
3 捕鼠方式
    3.1 物理捕鼠。
    3.2 化学灭杀。
    3.3 生态控制。
    3.4 生物灭鼠。
4 农村地区鼠患防治策略
    4.1 加强鼠患监控。
    4.2 规范使用鼠药。
    4.3 注重生物防治。
    4.4 加大智能捕鼠器研发力度。
    4.5 加大鼠患防治宣传力度。

(2)息烽县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成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2.2 论文发表情况
        2.2.1 论文期刊分析
        2.2.2 论文作者分析
        2.2.3 论文内容分析
        2.2.4 论文引文分析
    2.3参编着作和制订标准情况
    2.4先进个人表彰情况
3结论与讨论

(3)大方县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年龄和季节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1.3 种群年龄鉴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龄组种群性比变化
    2.2 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参数变化
        2.2.1 怀孕率
        2.2.2 胎仔数
        2.2.3 睾丸下降率
        2.2.4 繁殖指数
    2.3 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参数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5)利用雄性不育剂对害鼠种群数量控制的理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不育治理的模型评价
    1.1 正平衡点与稳定性分析
    1.2 数值模拟
2 对影响不育模型运行的因素分析
3 不育控制模型的运行机制
    3.1 模型的建立
作者贡献

(6)新疆吐鲁番市农区鼠害发生规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1.2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田害鼠群落鼠种组成及密度变化
    2.2 农户害鼠群落鼠种组成及密度变化
    2.3 不同监测点鼠密度月变化趋势
3 讨论

(7)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发生特点与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四川丘陵农田鼠害种类与为害
    1.1 主要害鼠种类及发生特点
        1.1.1 褐家鼠
        1.1.2 大足鼠
        1.1.3 黄胸鼠
        1.1.4 小家鼠
        1.1.5 巢鼠
        1.1.6 黑线姬鼠
        1.1.7 社鼠
        1.1.8 针毛鼠
        1.1.9 白腹巨鼠
        1.1.10 青毛巨鼠
        1.1.11 四川短尾鼩
        1.1.12 松鼠
    1.2 主要农作物受害症状及危害程度
        1.2.1 玉米
        1.2.2 小麦
    1.3 丘陵地区鼠害的区域发生特点
        1.3.1 北部低山深丘区
        1.3.2 盆地中部典型丘陵区
        1.3.3 东部平行岭谷丘陵区
        1.3.4 南部丘陵低山区
2 外来入侵生物种类与危害
    2.1 四川外来入侵生物种类
    2.2 外来生物入侵途径
    2.3 外来入侵生物的为害
        2.3.1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2 威胁人畜的安全
        2.3.3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展望

(8)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
    1.1 基础性工作
    1.2 基础研究
    1.3 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
2 未来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科技研究展望
    2.1 适应农业生产新形势的农作物生物灾害新规律、新对策研究
    2.2 适应现代科技新发展的植物保护新理论、新方法研究
    2.3 满足大区域长时效要求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手段研发
    2.4 满足农产品安全需求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2.5 满足自动化、智能化要求的植物保护新装备、新系统研发
    2.6 满足区域发展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可持续控制新模式、新体系研究

(9)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在农区鼠害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安排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害鼠种类和数量
    2.2 害鼠总密度及其季节性变化
    2.3 优势鼠种的空间分布及季节性变化
        2.3.1 农田优势鼠种活动节律
        2.3.2 农舍优势鼠种活动节律
3 结论与讨论
    3.1 智能监测系统基本反映了全国鼠害种类、密度的空间分布
    3.2 智能监测系统显示的害鼠活动节律有利于指导精准防治

(10)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时间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害鼠种类及组成
    2.2 捕获害鼠数量
3 结论

四、田间害鼠动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地区鼠患防治策略研究[J]. 谷鑫,李鑫鑫,蒋治良,裴芸,于敏章. 现代农村科技, 2021(12)
  • [2]息烽县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成果分析[J]. 李梅,尹文书,杨再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05)
  • [3]大方县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年龄和季节变化[J]. 龙贵兴,游雪,彭忠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1(13)
  • [4]我国林业鼠(兔)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温玄烨,董晓波,卢修亮,常国彬,王巧申,林晓. 世界林业研究, 2021(02)
  • [5]利用雄性不育剂对害鼠种群数量控制的理论模型[J]. 陈晓宁,封托,王京.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09)
  • [6]新疆吐鲁番市农区鼠害发生规律初探[J]. 毛亮,吉艳玲,曾继勇,潘卫萍,阿依加玛丽·库热西提,刘煜翔,张以和. 中国植保导刊, 2020(06)
  • [7]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发生特点与规律[J]. 向运佳,倪建英,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王帅,张鸿.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01)
  • [8]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成就与展望[J]. 张礼生,刘文德,李方方,陆宴辉,周雪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12)
  • [9]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在农区鼠害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初报[J]. 曾娟,韩立亮,郭永旺,赵心蕊. 中国植保导刊, 2019(07)
  • [10]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可行性研究[J]. 秦治勇,白智江,李大庆,杨再学. 中国植保导刊, 2019(04)

标签:;  

田间病虫害动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