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体金属玻璃论文_梅晓波,刘保串,张启东,马郁柏,祖方遒

导读:本文包含了块体金属玻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块体,玻璃,金属,磨削,塑性,室温,复合材料。

块体金属玻璃论文文献综述

梅晓波,刘保串,张启东,马郁柏,祖方遒[1](2019)在《高流变成型后样品不同位置对Zr_(57)Cu_(20)Al_(10)Ni_8Ag_5块体金属玻璃室温塑性及断裂强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流变方法成型将Zr_(57)Cu_(20)Ni_8Al_(10)Ag_5铸态块体非晶制成棒状试样,探究了棒状试样不同高度位置对室温压缩塑性及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流变方法成型后样品的室温压缩塑性均明显高于铸态样品塑性,棒状试样的压缩塑性由底部至上部依次降低,而断裂强度逐渐增加。扫描电镜断口拍摄结果显示经过压缩测试后的底部样品脉状花样数量明显高于上部样品。高流变成型后试样的自由体积含量从底部至上部依次降低,这是高流变成型后不同位置塑性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为高流变成型方法在日后投入实际生产和控制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周志鹏[2](2019)在《冲击载荷下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块体金属玻璃的断裂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杆装置对Zr_(41.2)Ti_(13.8)Cu_(10)Ni_(12.5)Be_(22.5)(Vit1)块体金属玻璃进行单边缺口的叁点弯曲实验,研究了I/III型动态缺口韧性对加载速率的敏感性。与Ⅰ型断裂不同的是,在I/III型断裂条件下,断口出现了一种无序的脉状结构,这表明存在一种复杂的应力状态,而这种复杂的应力状态被认为可以促进密度较高的剪切带的产生。通过对剪切带的定量分析,发现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剪切带数(Ns)增加,而主剪切带间距(λ)减小。I/III型断裂模式下,K_Q~d和Ns之间符合K_Q~d=C _1(N_S)~(0.5)的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同样适用于不同非晶合金在准静态加载条件下。λ与N_S之间也被建立了_QK~d=C_2(?)~(0.35)的函数关系。而剪切带被认为可能起着连接动态缺口韧性与加载速率的桥梁的作用。此外,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SOC),更多的剪切带和更小的主剪切带间距增强了剪切带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有助于缓冲较大的变化,从而对动态缺口韧性产生了影响。块体金属玻璃分别在预刻I型缺口和I/III型缺口的条件下断裂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冲击载荷下,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试样发生I/III型断裂的起裂时间相对于I型断裂明显被延迟,并且I/III型断裂的卸载过程明显被延阻。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试样所承受的峰值载荷呈现出随着冲击速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当冲击速度相近时,试样发生I/III型断裂比发生I型断裂承受了更大的峰值载荷。通过对试样电镜扫描图的分析,从形貌学和剪切带形成机理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通过Abaqus对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块体金属玻璃的动态叁点弯曲实验进行了有限元建模,获得了试样在20m/s的冲击速度下的载荷-时间曲线、位移-时间曲线以及应力分布图。通过和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发现两种试样缺口处的应力分布情况都与实验中裂纹的起裂位置及扩展路径相吻合,证实了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块体金属玻璃发生I型断裂和I/III型断裂都是由应力驱动的。(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启东[3](2019)在《块体金属玻璃过冷液相高流变成型方法及其增塑效果与构效关系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块体金属玻璃(BMGs)因其优异的力学和理化性能被视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新一代结构与功能材料,但仍存在制约其实际应用的两大瓶颈——室温脆性、成型困难。为克服BMGs脆性,人们曾提出并探索了冷轧、预压、喷丸、高压扭转、冷热循环等“固相处理”增塑方法,虽有一定成效,但或增塑幅度有限或实施难度大。BMGs构件成型方法主要有“浇铸法”和“热塑性成型法”,但前者易产生氧化夹杂、气孔等工艺缺陷,而后者则易发生热脆、晶化等问题。至今,更未见同时实现BMGs的增塑和成型的报道。另一方面,人们就BMGs形变及其结构本源,从微观结构本征非均匀性、结构单元、结构弛豫及演化、能量状态等角度提出了诸多理论模型。然而,如何调控它们及其与塑性的构-效关系等方面,仍然是需要继续探索的开放课题。原理上,BMGs固体的能量状态、微观结构乃至其力学性能,遗传于其母相过冷液体并受制于其玻璃化过程,遗憾的是,这方面却鲜有探索。基于以上背景与思考,本文以调控BMGs母相过冷液体及其玻璃化过程为切入点,提出在成型的同时提升BMGs固体的能态和微观结构非均匀性继而实现增塑目标的构想,发明了BMGs过冷液相高流变成型方法。为实现该构想及其方法,自主设计并成功制造了金属玻璃过冷液相高流变成型装备。借助于此装备,经过大量的尝试与不断探索实验,验证了该构想的可行性,并对多种BMGs合金体系实现了显着增塑暨成型的双重目标。继而,通过改变工艺参数调控BMGs的能量与结构状态,深入探索了BMGs能态、不同尺度的结构非均匀性、室温压缩塑性等力学性能的规律及构-效关系,清晰地描绘出“能态-结构-性能”一一对应的物理图像,揭示了BMGs塑性内在本质与机理。本文主要成果及结论如下:(1)以BMGs母相过冷液体及其玻璃化过程为切入点操控其固体能态与结构,提出并实现了增塑与成型双重目标的构想,发明了金属玻璃过冷液相高流变成型方法,自主设计制造了其装备,对Zr基、Cu基、Hf基、Ti基等多种不同体系BMGs验证了其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以BMGs的室温压缩塑性为例,可提高数倍至二十倍左右。在毫秒级时间内即可成型出轮廓完备、细节清晰、表面无氧化且光亮的BMGs构件或工艺品,且无需真空条件。(2)通过室温压缩、弯曲、缺口断裂韧性、拉伸等手段,多维度地探究了过冷液相高流变成型方法对Zr_(57)Cu_(20)Al_(10)Ni_8Ag_5 BMGs多种力学性能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母相过冷液体流变速率的逐步提高,BMGs室温压缩塑性渐渐增大,平均值从铸态样品的~4.8%依次增大到成型后的~25.5%(最高值为37.7%);其弯曲塑性由铸态的~0.8%提高到~6%以上,缺口断裂韧性由铸态的~48MPa·m~(1/2)提高到~98 MPa·m~(1/2),室温拉伸塑性为~0.25%(铸态样品无明显拉伸塑性)。(3)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双球差矫正透射电镜(STEM)、纳米压痕等表征手段,系统地探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Zr_(57)Cu_(20)Al_(10)Ni_8Ag_5样品不同尺度的结构非均匀性的演化规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STEM高角环行暗场模式(HADDF),清晰地直接观察到了以往难以表征的纳米尺度本征的结构非均匀性。各项结果表明,随着母相过冷液体流变速率的逐步提高,BMGs原子、纳米以及微米尺度的结构非均匀性均显着地渐次增强。而且,剪切带密度显着增大,弹性模量明显降低。这些结果揭示了不同尺度结构非均匀性与塑性形变行为及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4)基于能量势垒理论,深入研究了过冷液相高流变成型方法调控BMGs能态、结构与性能的内在机理,描绘出了BMGs“能态-结构-性能”一一对应的物理图像,揭示了BMGs塑性内在本质与机理。研究发现,成型过程中外加载荷对母相过冷液体所做的机械功有效提升了过冷液体的焓或熵,急冷后遗传到了BMGs固体中,从而大幅提高了BMGs的能态,表现为BMGs结构非均匀性和塑性的显着增大。从母相过冷液体及其玻璃化过程这一崭新的角度切入,本文为高塑性BMGs构件成型提供了一种全新并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并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BMGs固体与其母相过冷液体之间的结构遗传性,以及其能态、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对应物理关系。(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孙国元,张敏[4](2019)在《块体金属玻璃的加工硬化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块体金属玻璃(BMG)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大的弹性应变极限等独特的力学性能。然而由于缺乏位错、孪生等晶态缺陷,金属玻璃通过高度局域化的剪切带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其通常不显示加工硬化行为,而发生应变软化和/或热软化。这导致了BMG早期灾难性失效,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的工程应用。然而近年来,人们在一些单相BMG材料中观察到了明显的加工硬化行为。这引起了工程界学者的极大兴趣,也引发了关于金属玻璃加工硬化起源机制的讨论。目前人们对于金属玻璃的结构如何影响其性能和形变行为的理解还非常有限,BMG的加工硬化起源仍是当前颇具争议的研究热点。但总的说来,BMG的加工硬化行为与外加应力(能量)引起的内部结构改变,包括多重剪切带的形成、自由体积的演化和纳米晶化行为等密切相关,并最终涉及其变形过程中的剪切带行为。Cu47.5Zr47.5Al5是被最早报道的可加工硬化的塑性BMG。相关研究认为,合金中存在的不同尺度的化学和/或结构非均匀性促进了材料变形过程中多重剪切带的形成和增殖;而大量剪切带在叁维方向上的交互作用导致了材料流变应力的增加,从而引起加工硬化。这就是BMG的加工硬化机理,该理论最早由Das等提出,后来被更多研究所证实。之后,研究者们在某些BMG加载-卸载循环纳米压痕试验中观察到了应变硬化-软化现象,并提出了BMG加工硬化的"自由体积模型"。他们认为,外加剪应力的改变导致了非晶结构内部净自由体积的变化,进而通过其对塑性变形微区剪切带行为的影响引起材料硬度的变化。Chen等在对均质结构的Cu50Zr50非晶条带进行弯曲变形后,检测到剪切带内原位纳米晶化,并基于对剪切带-纳米晶相互作用的实验观察,发展了形变诱导纳米晶化导致的应变硬化机制。这些工作丰富和发展了BMG加工硬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通常用来评估金属材料加工硬化能力的方法 /参数,并概述了金属玻璃中的剪切带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几种典型的BMG加工硬化行为的分析,归纳性地讨论了BMG加工硬化起源可能的机制,以期为研究BMG的力学行为、开发性能优异的塑性BMG结构材料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岑,王自强[5](2019)在《块体金属玻璃纯剪断裂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块体金属玻璃纯剪断裂行为的研究对断裂准则的建立及断裂机制的分析至关重要。由于其形成能力的限制性及断裂行为的复杂性,目前对块体金属玻璃纯剪断裂的实验研究并没有系统地展开。本文采用反对称四点弯曲剪切实验方案,首先测量了Zr_(52.5)Cu_(17.9)Ni_(14.6)Al_(10)Ti_5和La_(60)Al_(25)Ni_(15)两种典型金属玻璃在室温下的纯剪断裂强度,并对断面形貌进行观察和定量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典的Mohr-Coulomb准则并不能描述金属玻璃的纯剪断裂行为。接着考虑了温度对金属玻璃纯剪断裂强度的影响,调控温度变化范围为220~620 K,系统测量了Zr_(52.5)Cu_(17.9)Ni_(14.6)Al_(10)Ti_5金属玻璃在不同温度下的纯剪断裂强度。实验结果首次证明了剪切协同转变模型能够有效地刻画纯剪强度随温度的响应规律。本文的工作解决了金属玻璃在纯剪断裂实验方面存在的困难,实验结果能为断裂准则和断裂机制的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1-06)

赵燕春,孙浩,李春玲,蒋建龙,毛瑞鹏[6](2018)在《高强韧Ti-Ni基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高温变形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冷Cu坩埚悬浮熔炼-Cu模吸铸法制备了Ti-Ni基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BMGCs)试棒,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热力学行为以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铸态合金组织由非晶基体和过冷奥氏体及热致马氏体组成,且晶体相尺寸由表及里增大。在室温压应力加载时,合金表现出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为1286 MPa,断裂强度为2256 MPa,且塑性应变为12.2%。在过冷液相区压应力加载时,合金在高的变形温度和低应变速率下,表现出近Newtonian流变特征,其最佳变形温度为T>480℃且与过冷液相区(SLR)的交集部分。温度为560℃、应变速率为5×10-4s-1时,合金应力敏感指数m和能量耗散率y分别为0.81和0.895。(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饶威,张娟,康国政[7](2018)在《考虑基体相局部失效的块体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细观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能够合理描述块体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变形和失效行为的细观本构模型。首先,分别用考虑金属玻璃失效机制的本构模型和统一粘塑性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中基体相的变形及失效行为和增韧相的变形行为。随后,为了考虑基体相局部失效这一重要的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失效机制,本文基于传统的Mori-Tanaka匀化方法提出了一个两级均匀化方法。此外,本文还基于向后欧拉差分法推导出了两次均匀化中基体相和夹杂相模型的一致性切线模量,并给出了新的细观本构模型的数值积分算法。最后,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分别对含有外加颗粒相及内生枝晶相作为增韧相的块体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单调拉伸/压缩的变形和失效行为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预测块体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变形和失效。(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韩凯明[8](2018)在《基于双团簇模型的医用Zr基块体金属玻璃成分设计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Zr基块体金属玻璃(BMGs)具有高强度、耐磨、耐蚀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有望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生物医用器件材料。然而,该类材料存在制备条件苛刻、制作成本高等问题。特别是:已知大玻璃形成能力(大GFA,特指临界直径达厘米级)的Zr基块体金属玻璃通常含有Ni或贵金属组元,且难以兼具高的室温塑性。这严重制约了 Zr基BMGs实用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已有金属玻璃的单团簇模型,并针对其不足,基于大玻璃形成能力的多组元金属玻璃与相关二元共晶点的成分与结构关联,构建了大玻璃形成能力金属玻璃的双团簇模型,解析了具有大玻璃形成能力合金成分的典型特征,并从Zr-Al-Cu和Zr-Al-Co叁元系出发,发展出不含Ni和贵金属组元、兼具大玻璃形成能力和高室温塑性的Zr基块体金属玻璃;进一步,通过添加适量合金化组元,在低真空条件下,采用工业级原料制备出大玻璃形成能力的Zr基块体金属玻璃,成本大为降低。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这些低成本、高性能Zr基块体金属玻璃的生物相容性明显优于传统医用Ti-6Al-4V合金,适合作为新一代医用器件材料。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首先,针对单团簇模型难以分析大GFA多组元块体金属玻璃合金成分的不足,构建了块体金属玻璃合金的双团簇模型,通过解析已有超大玻璃形成能力的块体金属玻璃(常含Ni或贵金属组元)的成分特征,提出了大玻璃形成能力金属玻璃的成分设计方案和步骤。接着从共晶点 Zr72.4Cu276 ≈[Cu-Zr14 + Zr-Cu4Zr9]Cu4 = Zr24Cu9 出发,设计出无 Ni和贵金属组元的Zr63.5Al9Cu23Fe4.5合金成分,普通铜模铸造条件下其临界直径达10 mm。进而,以Zr63 5Al9Cu23Fe4.5成分为基础,通过适量添加Nb、Hf、Ti等合金化元素,采用工业纯原料,在1 Pa级低真空下,成功获得临界直径达厘米级的低成本Zr60.5Nb3Al9Cu23Fe4.5、Zr60.5Hf3Al9Cu23Fe4.5 及 Zr60.5Ti3Al9Cu23Fe4.5 块体金属玻璃合金,成本大幅下降。上述叁种低成本块体金属玻璃还具有良好的室温塑性、耐磨、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其中,Zr60.5Nb3Al9Cu23Fe4.5合金的室温压缩塑性约为5%;与传统生物医用材料Ti-6Al-4V合金相比,在同等条件下该合金的磨损量不及其1/2;在PBS中其自腐蚀电流密度比Ti-6Al-4V合金的低两个数量级;CCD-986sk细胞在该合金中存活率(~63.2%)也明显高于Ti-6Al-4V合金(~46.6%)。最后,为获得高比强度的生物医用器件材料,从Zr-Co二元系出发,利用块体金属玻璃的双团簇模型,设计出以Zr18Al6Co8-xCux为代表的一类适合用作生物器件材料的高强度、高刚度、高室温塑性的Zr基块体金属玻璃(其室温屈服强度>2.0GPa,杨氏模量>90GPa,塑性形变>3.5%)。(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刘寅,巩亚东,孙瑶,张唤[9](2018)在《块体金属玻璃微磨削加工的温度场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单颗磨粒微磨削的正交切削模型和玻璃金属的本构关系方程,采用有限元工艺仿真系统对块体金属玻璃进行微磨削加工的温度场仿真,从而得到块体金属玻璃在微磨削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温度变化趋势,进而观察其磨削温度是否达到块体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因此,对玻璃金属磨削加工过程的温度仿真可以有效预测非晶表面是否有晶化现象的发生.改变微磨削加工参数,对块体金属玻璃的各个磨削区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行观察.通过仿真实验发现,块体金属玻璃的最高磨削温度发生在磨粒前刀面与磨屑接触的区域,即第二变形区.(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李俊[10](2018)在《稀土基高熵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及磁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熵块体金属玻璃(HE BMGs)因兼具高熵合金和块体金属玻璃的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关注,高熵合金所具有的独特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不同于传统金属合金的一些优异的力学、物理化学等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块体金属玻璃尤其是稀土(RE)基块体金属玻璃具有很多引人注目的性质,例如大的非晶形成能力、低温下的自旋玻璃行为、可观的磁热效应,结合可调的相转变温度、小的涡流损耗、良好的抗腐蚀特性和宽的磁熵变(ΔS_M)等使它们在磁热效应的研究中被广泛重视。与传统的气体压缩制冷相比,磁制冷具有高效节能、无环境污染、运行可靠、体积小、噪音小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稀土基高熵块体金属玻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稀土基金属玻璃的热稳定性、非晶形成能力、自旋玻璃行为和磁热性能等做了系统的研究。对稀土基高熵金属玻璃这些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拓展高熵合金和金属玻璃的应用领域,帮助人们对金属玻璃的形成、玻璃态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首先,以Gd-Co-Al合金体系为基础,通过添加RE元素作为第四组元制备出四元等比例高熵Gd_(25)RE_(25)Co_(25)Al_(25)(RE=Tb,Dy,Ho)非晶合金,研究了不同RE元素的替换对该合金系的热稳定性、自旋玻璃行为和磁热效应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随替换元素从Tb到Ho,非晶合金玻璃转变温度(T_g)和晶化温度(T_x)逐渐向高温区移动,表明非晶合金热稳定性逐渐增加;合金居里温度(T_C)逐渐降低。由于Tb,Dy和Ho元素的加入引起的随机磁各向异性(RMA),合金显示了明显的自旋玻璃行为,并且对低温低场下的等温磁化曲线和Arrott曲线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曲线交叉现象。Arrott曲线正的斜率呈现出明显的二级相变的特征,该合金体系表现了优异的磁热性能,有希望在液氮和液氦温度范围作为优秀的磁制冷工质。其次,鉴于四元体系低的非晶形成能力(GFA),考虑再添加第五组元以增大体系构型熵设计五元等比例高熵Er_(20)Dy_(20)Co_(20)Al_(20)RE_(20)(RE=Gd,Tb,Tm)成分,研究了不同RE元素的替换对该体系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自旋玻璃行为和磁热效应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包含Gd和Tb元素合金可以形成1.5 mm的非晶棒材,含Tm成分制备得到1 mm非晶棒材。随替换稀土元素从Gd到Tm,合金T_g和T_x逐渐向高温区移动,表明非晶合金热稳定性逐渐增加。自旋玻璃行为对该体系低温和低场下的等温磁化曲线和Arrott曲线的影响与四元成分类似。该合金体系也具有优异的磁热性能,在5 T外场下,其中含Tm成分的最大磁熵变(-Δ_M~(max))达到了11.9 Jkg~(-1)K~(-1),但是其最大磁熵变对应半高宽太窄,导致制冷能力(RC)值最小,含Gd成分的RC最大,为619 Jkg~(-1)。最后,为提高Er_(20)Dy_(20)Co_(20)Al_(20)Gd_(20)高熵块体金属玻璃的非晶形成能力,我们研究了Si元素的添加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自旋玻璃行为和磁热效应等的影响,发现微合金化的方法能够很大程度提高该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成功制备了直径为6 mm的(Er_(20)Dy_(20)Co_(20)Al_(20)Gd_(20))_(99)Si_1块体金属玻璃。研究发现Si元素的添加可以显着提升合金热稳定性,使合金T_g和T_x急剧增加;随着Si含量从1 at.%继续增加到4 at.%,T_g逐渐向高温区移动,T_x基本保持不变,因此过冷液相区宽度(ΔT_x=T_x-T_g)降低,非晶形成能力会逐渐下降,另外Si元素加入对合金的自旋玻璃行为也有一定影响,但是Si元素含量对其自旋玻璃行为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16)

块体金属玻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杆装置对Zr_(41.2)Ti_(13.8)Cu_(10)Ni_(12.5)Be_(22.5)(Vit1)块体金属玻璃进行单边缺口的叁点弯曲实验,研究了I/III型动态缺口韧性对加载速率的敏感性。与Ⅰ型断裂不同的是,在I/III型断裂条件下,断口出现了一种无序的脉状结构,这表明存在一种复杂的应力状态,而这种复杂的应力状态被认为可以促进密度较高的剪切带的产生。通过对剪切带的定量分析,发现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剪切带数(Ns)增加,而主剪切带间距(λ)减小。I/III型断裂模式下,K_Q~d和Ns之间符合K_Q~d=C _1(N_S)~(0.5)的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同样适用于不同非晶合金在准静态加载条件下。λ与N_S之间也被建立了_QK~d=C_2(?)~(0.35)的函数关系。而剪切带被认为可能起着连接动态缺口韧性与加载速率的桥梁的作用。此外,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SOC),更多的剪切带和更小的主剪切带间距增强了剪切带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有助于缓冲较大的变化,从而对动态缺口韧性产生了影响。块体金属玻璃分别在预刻I型缺口和I/III型缺口的条件下断裂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冲击载荷下,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试样发生I/III型断裂的起裂时间相对于I型断裂明显被延迟,并且I/III型断裂的卸载过程明显被延阻。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试样所承受的峰值载荷呈现出随着冲击速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当冲击速度相近时,试样发生I/III型断裂比发生I型断裂承受了更大的峰值载荷。通过对试样电镜扫描图的分析,从形貌学和剪切带形成机理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通过Abaqus对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块体金属玻璃的动态叁点弯曲实验进行了有限元建模,获得了试样在20m/s的冲击速度下的载荷-时间曲线、位移-时间曲线以及应力分布图。通过和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发现两种试样缺口处的应力分布情况都与实验中裂纹的起裂位置及扩展路径相吻合,证实了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块体金属玻璃发生I型断裂和I/III型断裂都是由应力驱动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块体金属玻璃论文参考文献

[1].梅晓波,刘保串,张启东,马郁柏,祖方遒.高流变成型后样品不同位置对Zr_(57)Cu_(20)Al_(10)Ni_8Ag_5块体金属玻璃室温塑性及断裂强度的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19

[2].周志鹏.冲击载荷下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块体金属玻璃的断裂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3].张启东.块体金属玻璃过冷液相高流变成型方法及其增塑效果与构效关系的探索[D].合肥工业大学.2019

[4].孙国元,张敏.块体金属玻璃的加工硬化行为[J].材料导报.2019

[5].陈岑,王自强.块体金属玻璃纯剪断裂行为的实验研究[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9

[6].赵燕春,孙浩,李春玲,蒋建龙,毛瑞鹏.高强韧Ti-Ni基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高温变形行为[J].金属学报.2018

[7].饶威,张娟,康国政.考虑基体相局部失效的块体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细观本构模型[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8].韩凯明.基于双团簇模型的医用Zr基块体金属玻璃成分设计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9].刘寅,巩亚东,孙瑶,张唤.块体金属玻璃微磨削加工的温度场仿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李俊.稀土基高熵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及磁热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金属玻璃的应用冷坩埚结构原理图冷坩埚和熔体中的涡流磁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非晶原理图(a)2-1,(b)2-2,(c)2-3,(d)1-1,(e)1-2...浇注保温时间(a)1min,(b)3min,(c)5mi...

标签:;  ;  ;  ;  ;  ;  ;  

块体金属玻璃论文_梅晓波,刘保串,张启东,马郁柏,祖方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