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论文和设计-小桥裕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并提供一种即使在无法精细地对与油墨发生反应的反应层进行图案形成的情况下也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技术。记录装置包括:第一喷出部,其具有多个第一喷嘴,多个第一喷嘴向具有与油墨发生反应的反应层的被印刷物喷出第一油墨滴;第二喷出部,其具有多个第二喷嘴,多个第二喷嘴在与第一油墨滴相比先喷落的时刻处,将第二油墨滴向被印刷物的相同的位置喷出;驱动部,其使第一喷出部以及第二喷出部和被印刷物向相对移动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处理部,其使第二油墨滴从第二喷嘴向被印刷物中的应该由多个第一喷嘴所含的不良喷嘴来记录的第一区域喷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喷出部,其具有多个第一喷嘴,多个所述第一喷嘴向具有与油墨发生反应的反应层的被印刷物喷出第一油墨滴;第二喷出部,其具有多个第二喷嘴,多个所述第二喷嘴在与所述第一油墨滴相比先喷落的时刻处,将第二油墨滴向所述被印刷物的相同的位置喷出;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喷出部以及所述第二喷出部和所述被印刷物向相对移动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处理部,其使所述第二油墨滴从所述第二喷嘴向所述被印刷物中的应该由多个所述第一喷嘴中所含的不良喷嘴来记录的第一区域喷出。

设计方案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喷出部,其具有多个第一喷嘴,多个所述第一喷嘴向具有与油墨发生反应的反应层的被印刷物喷出第一油墨滴;

第二喷出部,其具有多个第二喷嘴,多个所述第二喷嘴在与所述第一油墨滴相比先喷落的时刻处,将第二油墨滴向所述被印刷物的相同的位置喷出;

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喷出部以及所述第二喷出部和所述被印刷物向相对移动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处理部,其使所述第二油墨滴从所述第二喷嘴向所述被印刷物中的应该由多个所述第一喷嘴中所含的不良喷嘴来记录的第一区域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喷嘴被配置于,在所述被印刷物的所述相对移动方向上与多个所述第一喷嘴相比靠上游侧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反应层形成部,所述反应层形成部使变化为所述反应层的反应液附着于不具有所述反应层的所述被印刷物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喷嘴被配置于,在所述被印刷物的所述相对移动方向上与多个所述第一喷嘴相比靠上游侧处,

还包括反应层形成部,所述反应层形成部使变化为所述反应层的反应液附着于不具有所述反应层的所述被印刷物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不良喷嘴检测部,所述不良喷嘴检测部对多个所述第一喷嘴中所含的不良喷嘴进行检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喷嘴被配置于,在所述被印刷物的所述相对移动方向上与多个所述第一喷嘴相比靠上游侧处,

还包括不良喷嘴检测部,所述不良喷嘴检测部对多个所述第一喷嘴中所含的不良喷嘴进行检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反应层形成部,所述反应层形成部使变化为所述反应层的反应液附着于不具有所述反应层的所述被印刷物上,

还包括不良喷嘴检测部,所述不良喷嘴检测部对多个所述第一喷嘴中所含的不良喷嘴进行检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层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

所述第一油墨滴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

所述第二油墨滴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

与单位重量的所述第二油墨滴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的阳离子性的指标物质的摩尔数,大于与所述单位重量的所述第一油墨滴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的所述指标物质的摩尔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喷嘴被配置于,在所述被印刷物的所述相对移动方向上与多个所述第一喷嘴相比靠上游侧处,

所述反应层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

所述第一油墨滴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

所述第二油墨滴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

与单位重量的所述第二油墨滴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的阳离子性的指标物质的摩尔数,大于与所述单位重量的所述第一油墨滴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的所述指标物质的摩尔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反应层形成部,所述反应层形成部使变化为所述反应层的反应液附着于不具有所述反应层的所述被印刷物上,

所述反应层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

所述第一油墨滴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

所述第二油墨滴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

与单位重量的所述第二油墨滴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的阳离子性的指标物质的摩尔数,大于与所述单位重量的所述第一油墨滴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反应的所述指标物质的摩尔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不良喷嘴检测部,所述不良喷嘴检测部对多个所述第一喷嘴中所含的不良喷嘴进行检测,

所述反应层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

所述第一油墨滴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

所述第二油墨滴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

与单位重量的所述第二油墨滴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的阳离子性的指标物质的摩尔数,大于与所述单位重量的所述第一油墨滴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反应的所述指标物质的摩尔数。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油墨滴的表面张力低于所述第二油墨滴的表面张力。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喷嘴被配置于,在所述被印刷物的所述相对移动方向上与多个所述第一喷嘴相比靠上游侧处,

所述第一油墨滴的表面张力低于所述第二油墨滴的表面张力。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反应层形成部,所述反应层形成部使变化为所述反应层的反应液附着于不具有所述反应层的所述被印刷物上,

所述第一油墨滴的表面张力低于所述第二油墨滴的表面张力。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不良喷嘴检测部,所述不良喷嘴检测部对多个所述第一喷嘴中所含的不良喷嘴进行检测,

所述第一油墨滴的表面张力低于所述第二油墨滴的表面张力。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油墨滴为,不包含颜色材料的无着色油墨的油墨滴、或无彩色油墨的油墨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油墨滴以与该第一油墨滴相比而较小的浓度包含所述第一油墨滴中所含的颜色材料。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喷嘴针对所述被印刷物,除了将所述第二油墨滴向所述第一区域喷出之外,还将所述第二油墨滴向该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喷出,

所述处理部对由从所述第二喷嘴被喷出的所述第二油墨滴所形成的点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二区域小于所述第一区域。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向具有与油墨发生反应的反应层的被印刷物喷出油墨滴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颜色材料油墨和提高了打印性能的油墨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喷出从而使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喷墨打印方法。在该方法中,针对与颜色材料油墨记录头的多个油墨喷出口中的被判断为喷出状态劣化的异常油墨喷出口相对应的记录点和该记录点的附近,以不施加提高了打印性能的油墨的方式使条纹附近的油墨点渗透,从而实施图像的形成。

但是,在无法精细地对被施加于记录介质上的提高了打印性能的油墨进行图案形成的情况下,由于难以观察到因异常油墨喷出口而引起的条纹,因此,无法使用上述的方法。

并且,如上所述的问题可能存在于各种记录装置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6729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无法精细地对与油墨反应的反应层进行图案形成的情况下也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具有如下方式,即,包括:第一喷出部,其具有多个第一喷嘴,多个所述第一喷嘴向具有与油墨发生反应的反应层的被印刷物喷出第一油墨滴;第二喷出部,其具有多个第二喷嘴,多个所述第二喷嘴在与所述第一油墨滴相比而先喷落的时刻,将第二油墨滴向所述被印刷物的相同的位置喷出;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喷出部以及所述第二喷出部和所述被印刷物向相对移动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处理部,其使所述第二油墨滴从所述第二喷嘴向所述被印刷物中的应该由多个所述第一喷嘴中所含的不良喷嘴来记录的第一区域喷出。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无法精细地对与油墨发生反应的反应层进行图案形成的情况下、也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记录装置的示例的图。

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图3为示意性地表示喷出部的示例的图。

图4为示意性地表示油墨滴的喷落顺序的示例的图。

图5A为示意性地表示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例的图,图5B为示意性地表示基于振动板的残留振动的电动势曲线的示例的图。

图6A为示意性地表示不良喷嘴检测单元的电路的示例的图,图6B为示意性地表示来自放大部的输出信号的示例的图。

图7为表示油墨的成分以及物性的示例的图。

图8为示意性地表示原始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9为示意性地表示校正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10为示意性地表示形成了第二油墨滴以及第一油墨滴的点的示例的图。

图11为示意性地表示第一油墨滴向线状的区域渗透的情况的图。

图12为示意性地表示原始数据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13为示意性地表示校正数据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14为示意性地表示记录装置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15为示意性地表示第一油墨滴的颜色与第二油墨滴的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16为示意性地表示油墨的成分以及物性的另外的示例的图。

图17为示意性地表示串行式打印机的记录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8为示意性地表示在比较例中形成了油墨滴的点的情况的图。

图19为示意性地表示在比较例中沿着相对移动方向的条纹显著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当然,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例示的方式,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特征对于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法并不一定都是必需的。

(1)本实用新型所含的技术概要:

首先,参照图1~图19所示的示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含的技术概要进行说明。并且,本申请的附图为示意性地表示示例的图,这些图所示的各方向的放大率有时不同,各图有时会不一致。当然,本技术的各要素并未被限定于符号所示的具体例。

另外,在本申请中,数值范围“Min~Max”是指在最小值Min以上且在最大值Max以下的意思。由化学式表示的组分比表示化学计量比,在由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中也包含从化学计量比偏离了的物质。

方式1

如图1、图2等所例示的那样,本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包括第一喷出部E1、第二喷出部E2、驱动部U1以及处理部U2。所述第一喷出部E1具有多个第一喷嘴N1,所述多个第一喷嘴N1向具有与油墨66发生反应的反应层RE1的被印刷物(print substrate:打印基板)M1喷出第一油墨滴i1(在图4的示例中,为Cy、Ma、Ye、Bk的油墨滴)。所述第二喷出部E2具有多个第二喷嘴N2,所述多个第二喷嘴N2在与所述第一油墨滴i1相比而先喷落的时刻处向所述被印刷物M1的相同的位置P0喷出第二油墨滴i2(在图4的示例中,为Gr的油墨滴)。所述驱动部U1使所述第一喷出部E1以及所述第二喷出部E2和所述被印刷物M1向相对移动方向(例如输送方向D2(相对移动方向的示例))进行相对移动。也可以换言为,所述驱动部U1使所述被印刷物M1相对于所述喷出部E1、E2而向相对移动方向(D2)进行相对移动。所述处理部U2使所述第二油墨滴i2从所述第二喷嘴N2向所述被印刷物M1中的应该由多个所述第一喷嘴N1中所含的不良喷嘴LN来记录的第一区域(例如线状的区域A1(第一区域的示例))喷出。

在上述方式1中,由于先向应该由不良喷嘴LN记录的第一区域(A1)喷落的第二油墨滴i2(例如Gr的油墨滴)与反应层RE1发生反应,因此,抑制了所述第一区域(A1)的反应性,如图10、图11所例示的那样,向与第一区域(A1)邻接的部分喷落的第一油墨滴i1(在图10、图11的示例中,为Bk的油墨滴)向所述第一区域(A1)渗透。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无法精细地对与油墨发生反应的反应层进行图案形成的情况下也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记录装置。

在此,在油墨中,并未被限定于包含颜料或染料这样的颜色材料的油墨,也包括不含有颜色材料的液体。例如,为了提高印刷物的耐擦性或光泽感而被使用的含有被称呼为透明油墨、外涂层油墨、重叠印刷油墨、光泽优化油墨等的树脂在内的液体属于此类。

在反应层中,包括如下的层,即,包含使油墨的阴离子性物质凝集的阳离子性物质的层、和包含使油墨的阴离子性物质彼此的排斥变弱的酸性物质的层等。反应层既可以被配置于被印刷物的整个面上,也可以被配置于被印刷物的一部分上。

喷嘴为供油墨滴喷出的小孔。当所述油墨滴喷落于被印刷物上时,在被印刷物上形成油墨点。

在第一油墨滴的颜色中,能够应用Cy(蓝绿色)、Ma(品红色)、Ye(黄色)、Bk(黑色)、与Cy相比而较淡的Lc(淡蓝绿色)、与Ma相比而较淡的Lm(淡品红色)、与Ye相比而较浓的Dy(暗黄色)、与Bk相比而较淡的Gr(灰色)、Wh(白色)、Red(红色)、Green(绿色)、Blue(蓝色)、CL(无色)等。

在第二油墨滴的颜色中,也能够应用可应用于第一油墨滴中的颜色。即使在第二油墨滴的颜色与第一油墨滴的颜色不同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油墨滴向第一区域渗透,因此,也可以获得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效果。

在使喷出部(第一喷出部以及第二喷出部)和被印刷物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中,还包括使被印刷物相对于未移动的喷出部而进行移动的情况、使喷出部相对于不移动的被印刷物而进行移动的情况、以及使喷出部和被印刷物的双方移动的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

并且,上述的附加说明也被应用于以下的方式中。

方式二

如图1、图3等所例示的那样,多个所述第二喷嘴N2也可以在所述被印刷物M1的所述相对移动方向(D2)上被配置于与多个所述第一喷嘴N1相比靠上游侧。在该方式中,在被印刷物M1相对于喷出部而向相对移动方向(D2)进行相对移动的状态下,与第一油墨滴i1相比,第二油墨滴i2先向被印刷物M1的相同的位置P0喷落。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优选的技术。

方式3

如图1等所例示的那样,本记录装置1还可以包括反应层形成部U3,所述反应层形成部U3使变化为所述反应层RE1的反应液RE0附着于不具有所述反应层RE1的所述被印刷物M0上。由于该方式能够使用不具有反应层RE1的被印刷物M1,因此,能够提高便利性。

方式4

另外,本记录装置1还包含对多个所述第一喷嘴N1中所含的不良喷嘴LN进行检测的不良喷嘴检测部U4。该方式由于无需另行对多个第一喷嘴N1中所含的不良喷嘴LN进行检测,因此,能够提高便利性。

方式5

另外,所述反应层RE1也可以包括具有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例如改性聚乙烯亚胺)。如图7等所例示的那样,所述第一油墨滴i1也可以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例如树脂溶液D以及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A)。所述第二油墨滴i2也可以包括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例如树脂溶液A、B、C、D的任意一个以及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A)。与单位重量的所述第二油墨滴i2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的阳离子性的指标物质(例如镁离子)的摩尔数,也可以大于与所述单位重量的所述第一油墨滴i1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的所述指标物质的摩尔数。在本方式中,由于在第二油墨滴i2中与被印刷物M1的反应层RE1进行反应的阴离子性物质较多,因此,更加有效地抑制了应该由不良喷嘴LN记录的第一区域(例如线状的区域A1)的阳离子性。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技术。

方式6

如图7等所例示的那样,所述第一油墨滴i 1的表面张力也可以低于所述第二油墨滴i2的表面张力。在该方式中,由于喷落于应该由不良喷嘴LN记录的第一区域(例如线状的区域A1)上的第二油墨滴i2变得易于被第一油墨滴i1覆盖,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技术。

方式7

另外,所述第二油墨滴i2也可以为不包含颜色材料的无着色油墨(CL油墨)的油墨滴67、或灰色油墨(Gr油墨)等无彩色油墨的油墨滴67在该方式中,由于未对应该由不良喷嘴LN来记录的第一区域(例如线状的区域A1)施加有彩色,因此,能够提供一种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优选的技术。

方式8

另外,所述第二油墨滴i2也可以以与该第一油墨滴i1相比而较小的浓度包含所述第一油墨滴i1中所含的颜色材料。作为该方式的示例,可以列举出相对于Cy的第一油墨滴i1的Lc的第二油墨滴i2、相对于Ma的第一油墨滴i1的Lm的第二油墨滴i2、相对于Bk的第一油墨滴i1的Gr的第二油墨滴i2等。在本方式中,由于对应该由不良喷嘴LN来记录的第一区域(例如线状的区域A1)施加原始的颜色成分的一部分,因此,能够提供一种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优选的技术。

方式9

而且,如图12等所例示的那样,所述第二喷嘴N2也可以针对所述被印刷物M1,除了将所述第二油墨滴i2向所述第一区域(例如线状的区域A1)喷出之外,还将所述第二油墨滴i2向该第一区域(A1)以外的第二区域A2喷出。如图13所例示的那样,所述处理部U2也可以对由从所述第二喷嘴N2被喷出的所述第二油墨滴i2所形成的点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二区域A2小于所述第一区域(A1)。在本方式中,由于进一步抑制了所记录的图像的粒状感,因此,能够提高所记录的图像的画质。

方式10

另外,本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a)、(b)。

(a)使第一喷出部E1以及第二喷出部E2和所述被印刷物M1向相对移动方向(例如输送方向D2)进行相对移动的移动控制工序,其中,所述第一喷出部E1具有多个第一喷嘴N1,这多个第一喷嘴N1向具有与油墨66发生反应的反应层RE1的被印刷物M1喷出第一油墨滴i 1(在图4的示例中,为Cy、Ma、Ye、Bk的油墨滴),所述第二喷出部E2具有多个第二喷嘴N2,这多个第二喷嘴N2在与所述第一油墨滴i1相比而先喷落的时刻处,向所述被印刷物M1的相同的位置P0喷出第二油墨滴i2(在图4的示例中,为Gr的油墨滴)。

(b)从所述第二喷嘴N2中向所述被印刷物M1中的、应该由多个所述第一喷嘴N1中所含的不良喷嘴LN来记录的第一区域A1(例如线状的区域A1)喷出所述第二油墨滴i2的喷出控制工序。

上述方式10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无法精细地对与油墨反应的反应层进行图案形成的情况下也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记录方法。

本记录方法也还可以包括以下的工序(c)、工序(d)。

(c)使变化为所述反应层RE1的反应液RE0附着于不具有所述反应层RE1的被印刷物M0上的附着工序。

(d)对多个所述第一喷嘴N1中所含的不良喷嘴LN进行检测的检测工序。

方式11

另外,本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记录程序使计算机(例如记录装置1)实现与工序(a)相对应的移动控制功能、以及与工序(b)相对应的喷出控制功能。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无法精细地对与油墨发生反应的反应层进行图案形成的情况下也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记录程序。本记录程序也可以使计算机实现与工序(c)相对应的附着控制功能、以及与工序(d)相对应的检测控制功能。

而且,本技术能够应用于包括所述记录装置在内的复合装置、所述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复合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记录装置的控制程序、所述复合装置的控制程序、记录有所述记录程序或所述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等。前述的装置也可以由分散的多个部分构成。

(2)记录装置的结构的具体例:

图1示意性地表示在向输送方向D2(相对移动方向的示例)连续的被印刷物M0的表面上形成反应层RE1、并将油墨滴从记录头H0中向反应层RE1喷出的行式打印机,以作为记录装置1的示例。行式打印机为在沿着输送方向D2的线状的区域中通过一次扫描而形成点的印刷装置,且为喷墨打印机的一种。图2示意性地例示出在记录装置1中以控制部46为中心的控制系统。在图2中,将印刷单元13所含的头单元20抽出而表示,并且进一步将一个头H0抽出而表示。图1、图2所示的记录装置1从输送方向D2的上游侧起依次具有放卷部11、反应液涂布单元12、印刷单元13、热风炉14以及收卷部15,并通过由控制部46实现的控制而进行动作。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方向或位置等的相同并未被限定为严格的一致,也包含因误差而偏离严格的一致的情况。“正交”并未被限定于严格的90°,也包含因误差而偏离严格的90°的情况。另外,各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只不过是例示。因此,本技术也包含使左右方向变更为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或者使上下方向变更为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或者使前后方向变更为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或者使旋转方向变更为相反方向等。

虽然形成反应层RE1之前的被印刷物M0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为长条状的卷筒纸(连续纸张),但也可以为单页纸。在被印刷物M0中,能够使用纸、薄膜、标签纸、布、中间转印介质、打印基板、立体物等、承受油墨滴的各种介质。因此,记录装置1也可以为标签印刷机、印染机、软包装印刷机、打印机基板制造装置、立体物造形装置等。例如,在纸类的被印刷物中包括优质纸、涂层纸、光泽纸等。在薄膜类的被印刷物中,包括聚丙烯(PP)树脂薄膜或聚乙烯(PE)树脂薄膜这样的聚烯烃树脂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薄膜这样的聚酯树脂薄膜等。

放卷部11根据来自控制部46的指示,而使卷筒状的被印刷物M0放卷,并以向输送方向D2(在图1中为右方向)连续的状态而将被印刷物M0向反应液涂布单元12供给。

反应液涂布单元12(反应层形成部U3的示例)根据来自控制部46的指示,而使变化为反应层RE1的反应液RE0附着于不具有反应层RE1的被印刷物M0的表面上(在图1中,为上侧)。图1所示的反应液涂布单元12为,将反应液RE0涂在旋转的卷筒12a上从而涂布于被印刷物M0的整个表面上这样的辊涂式的装置。由此,即使反应液RE0的粘度较高,也会较快地干燥,从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形成均匀且不存在缺陷的反应层用的膜。另一方面,辊涂式的装置无法实施在因不良喷嘴而产生的线状的区域中未形成反应层RE1这样的反应层RE1的图案形成。

并且,在能够准备预先形成有反应层RE1的被印刷物M1的情况下,在记录装置1中也可以没有反应液涂布单元12。在该情况下,记录装置自身无法对反应层RE1进行图案形成。

在反应液RE0中,能够使用具有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使油墨的阴离子性物质彼此的排斥变弱的酸性物质等。在本具体例中,对反应液RE0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的反应液RE0中,能够使用包含改性聚乙烯亚胺水溶液在内的聚乙烯亚胺类水溶液、包含硫酸钡或硝酸钙这样的二价以上的金属离子的盐在内的溶液等。

印刷单元13具有输送机构41(驱动部U1的示例)和头单元20,其中,所述输送机构41包括在被印刷物M1的下方对被印刷物M1进行支承、并将非印刷物M1控制在适当的温度下的压印板13a,所述头单元20被配置于压印板13a上。输送机构41例如具有夹持被印刷物M1的多个辊对,并根据来自控制部46的指示而向输送方向D2输送被印刷物M1。所述辊对例如能够采用对被印刷物M1施加朝向输送方向D2的力的驱动辊和通过该力而进行旋转的从动辊的组合。本具体例的头单元20具有多个记录头H0、以及油墨滴的喷出为不良的不良喷嘴的检测单元70(不良喷嘴检测部U4的示例)。各记录头H0具有向被印刷物M1的表面喷出油墨滴67的多个喷嘴64。在多个记录头H0中,包括具有向被印刷物M1喷出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油墨(第一油墨滴)的多个喷嘴的头(第一喷出部E1)、以及替代不良喷嘴而具有喷出校正油墨(第二油墨滴)的多个喷嘴的头(第二喷出部E2)。本具体例的彩色图像形成用的油墨包含Cy油墨、Ma油墨、Ye油墨以及Bk油墨。本具体例的校正油墨为无彩色的Gr油墨。在图1所示的印刷单元13中,从输送方向D2的上游侧起依次排列有Gr的头、Cy的头、Ma的头、Ye的头以及Bk的头。这些头H0中的Cy、Ma、Ye、Bk的头为第一喷出部E1的示例,Gr的头为第二喷出部E2的示例。

热风炉14具有加热器14a以及风扇14b,并向油墨滴喷落在被印刷物M1上的印刷物M2的表面输送暖风。虽然暖风的条件并未被特别地限定,当例举出一个示例时,能够设定为以90℃的温度且以风速5m\/秒加热20秒的条件。在这样的暖风下,向被印刷物M1的表面喷落的油墨滴进行固化,也进行干燥。

当然,油墨滴的固化以及干燥既可以在没有风扇14b的情况下通过由加热器14a实现的加热来实施,也可以在没有加热器14a的情况下通过由风扇14b实现的吹风来实施,还可以通过使从印刷单元13至收卷部15为止的输送路径延长来实施。另外,既可以使用由红外线(IR)产生的辐射加热、由微波产生的感应加热等,也可以将它们一并使用。

收卷部15根据来自控制部46的指示而在向输送方向D2连续的状态下对印刷物M2进行收卷。

如图2所示,记录装置1作为控制系统而具备通信接口(I\/F)43、半导体存储器(RAM44(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45)、控制部46、操作面板73等。

通信I\/F43连接有主机装置HT1,从主机装置HT1中接收印刷数据DA0等这样的信息,并向主机装置HT1发送状态数据等这样的信息。在通信I\/F43的标准中,能够使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等。通信I\/F43的通信既可以为有线,也可以为无线,还可以为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或互联网等这样的网络通信。并且,在主机装置HT1中,包括个人计算机(包括平板型终端)、智能手机这样的移动电话、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另外,即使主机装置HT1和记录装置1被一体化,也能够实施本技术。

RAM44作为输入缓冲器、输出缓冲器、工作存储器等而被使用。在输入缓冲器中,临时存储了所接收的印刷数据DA0。在ROM45中,写入了由控制部46执行的各种控制进程、字体数据、图形函数、各种手续等。

控制部46(处理部U2的示例)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46a、分辨率转换部46b、颜色转换部46c、半色调处理部46d、校正部46e、驱动信号发送部46f等。控制部46既可以通过SoC(System on a Chip:芯片上系统)或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而被构成,也可以使用通用的个人计算机或单板计算机。另外,也能够使其一部分的功能替代为互联网上的云处理。

CPU46a将RAM44作为工作区来使用,并通过执行被写入至ROM45中的记录程序,从而核心地实施记录装置1中的信息处理或控制。所述记录程序使计算机即记录装置1作为驱动部U1、处理部U2、反应层形成部U3以及不良喷嘴检测部U4而发挥功能。CPU46a通过执行所述记录程序,从而实施与如下功能对应的处理,所述功能为:与驱动部U1相对应的移动控制功能、与处理部U2相对应的喷出控制功能、与反应层形成部U3相对应的附着控制功能、以及与不良喷嘴检测部U4相对应的检测控制功能。另外,执行所述记录程序的记录装置1实施与驱动部U1相对应的移动控制工序、与处理部U2相对应的喷出控制工序、与反应层形成部U3相对应的附着工序、以及与不良喷嘴检测部U4相对应的检测工序。写入有记录程序的ROM45为可记录有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当然,所述记录介质也可以为外部的服务器计算机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例如磁记录介质)、可搬运的半导体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磁记录介质(例如硬盘)或盘状记录介质等。当记录程序从这些记录介质中被读入至RAM44中时,能够执行该记录程序。

分辨率转换部46b将来自主机装置HT1等的印刷数据DA0的输入图像的分辨率转换为设定分辨率。输入图像例如由在各像素中具有RGB(是指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256灰度的整数值的RGB数据来表现。

颜色转换部46c例如将上述的设定分辨率的RGB数据转换为在各像素中具有CMYK(是指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这256灰度的整数值的CMYK数据。

半色调处理部46d针对构成上述的CMYK数据的各像素的灰度值而实施例如抖动法或误差扩散法或浓度图案法这样的预定的半色调处理,从而减少所述灰度值的灰度数,并生成表示包含应该由不良喷嘴LN(参照图8)形成的点在内的点图案的原始数据DA1(参照图8)。原始数据DA1为表示点DT的形成状态的数据,既可以为表示点的形成有无的二值数据,也可以为可与大中小的各点这样的不同的尺寸的点相对应的三灰度以上的多值数据。图8所示的原始数据DA1被设为表示小点的形成有无的数据。该数据既可以为二值数据,也可以为四值数据这样的三值以上的多值数据。

校正部46e根据上述的原始数据DA1而生成表示包括Gr油墨的校正点DT2(参照图9)在内的点图案的校正数据DA2(参照图9)。校正数据DA2也为表示点的形成状态的数据。图9所示的校正数据DA2被设为包含无点、小点形成以及大点形成在内的三灰度以上的多值数据(例如四值数据)。

驱动信号发送部46f根据上述的校正数据DA2而生成驱动信号SG,并将该驱动信号SG向头H0的驱动电路52输出。

并且,上述的各部46b~46f既可以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特定用途集成电路)构成,也可以从RAM44中直接读入处理对象的数据,或者将处理后的数据直接写入RAM44中。

头H0的驱动元件51按照印刷所使用的喷嘴64的数量而设置。驱动电路52根据上述的驱动信号SG而对各驱动元件51进行驱动。本具体例的驱动元件51设为,向与喷嘴64连通的压力室内的油墨66施加压力的压电元件(压电元件)。当然,也能够使用通过热量而使气泡产生在压力室内并使油墨滴从喷嘴中喷出的驱动元件等。油墨66被从墨盒65中向头H0的压力室611(参照图5A)供给。墨盒65和头H0的组合例如分别针对Gr、Cy、Ma、Ye、Bk而被设置。由于驱动元件51根据所供给的驱动信号SG的电压而使压力室611的壁变形,因此,压力室611内的油墨66作为油墨滴67而从喷嘴64中向被印刷物M1喷出。由此,在被印刷物M1上形成油墨滴67的点DT。在此,当增大驱动信号SG的电压变动幅度时,由于从喷嘴64中被喷出的油墨滴67变大,因此,在改变点的尺寸的情况下,只要改变驱动信号SG的电压变动幅度即可。例如,当驱动信号发送部46f生成小点用的驱动信号SG时,被驱动电路52驱动的驱动元件51使小点用的油墨滴从喷嘴64中喷出,从而在被印刷物M1上形成小点。当驱动信号发送部46f生成大点用的驱动信号SG时,被驱动电路52驱动的驱动元件51使大点用的油墨滴从喷嘴64中喷出,并在被印刷物M1上形成大点。由于被印刷物M1被向输送方向D2输送,即,被印刷物M1相对于头H0而向输送方向D2进行相对移动,因此,与校正数据DA2相对应的印刷图像通过多个点DT而被形成在被印刷物M1的表面上。

操作面板73具有输出部74、输入部75等。输出部74例如由液晶面板(显示部)构成,所述液晶面板对与各种的指示相应的信息或表示记录装置1的状态的信息进行显示。输出部74也可以语音输出这些信息。输入部75例如由光标键或确认键这样的操作键(操作输入部)而构成,并从用户受理各种的指示。输入部75也可以为对向显示画面的操作进行受理的触摸面板等。

图3示意性地例示了Gr、Cy、Ma、Ye、Bk的头H0。图4示意性地例示了来自各头H0的油墨滴的喷落顺序。在图4中,油墨滴67Gr、67Cy、67Ma、67Ye、67Bk分别表示Gr、Cy、Ma、Ye、Bk的油墨滴67。在图3、图4中,喷嘴64Gr、64Cy、64Ma、64Ye、64Bk分别表示喷出油墨滴67Gr、67Cy、67Ma、67Ye、67Bk的喷嘴64。头H0Gr、H0Cy、H0Ma、H0Ye、H0Bk分别表示具有多个喷嘴64Gr、64Cy、64Ma、64Ye、64Bk的记录头。在图3中,各头H0具有头芯片H01、H02、H03、H04,所述头芯片H01、H02、H03、H04具有喷嘴列68。符号D1表示各头芯片H01~H04的喷嘴64的排列方向。符号D3表示被印刷物M1的宽度方向。虽然在图3中,排列方向D1和宽度方向D3一致,但即使是相互不同的方向,也被包含于本技术中。另外,虽然在图3中,所述方向D1、D3和输送方向D2正交,但如果是相互不同的方向,即使不正交,也被包含于本技术中。另外,虽然在图3中,头芯片H01、H02、H03、H04的喷嘴68未在输送方向D2上相互重叠,但为了减轻因头芯片的特性偏差而引起的不均匀,也可以设为使相互的喷嘴的一部分重叠的结构。

在此,油墨滴67Cy、67Ma、67Ye、67Bk为第一油墨滴i1的示例,油墨滴67Gr为第二油墨滴i2的示例。喷嘴64Cy、64Ma、64Ye、64Bk为第一喷嘴N1的示例,喷嘴64Gr为第二喷嘴N2的示例。头H0Cy、H0Ma、H0Ye、H0Bk为第一喷出部E1的示例,头H0Gr为第二喷出部E2的示例。

在图3所示的各头H0中,大致沿着排列方向D1而排列有4个头芯片H01~H04。当然,各头H0中的头芯片的数量并未被限定于四个,既可以为五个以上,也可以为三个、两个、一个。各头H0能够通过位于头芯片上的多个喷嘴64而向被印刷物M1的全部宽度区域喷出油墨滴67。

在喷嘴列68中,有时产生因堵塞等而未喷出油墨滴、或者喷出的油墨滴未描绘正确的轨迹的不良喷嘴LN。当具有不良喷嘴LN时,由于沿着输送方向D2而未形成点DT、或者点DT的直径或喷落位置与所需的尺寸或位置相比会发生变动,因此,在被印刷物M1上会产生线状的区域A1(第一区域的示例)。如果不对原始数据DA1(参照图8)进行调节,则会在印刷图像上沿着输送方向D2而产生被印刷物M1的底色(例如白色)的条纹。

在本具体例中,不良喷嘴检测单元70对多个喷嘴64Cy、64Ma、64Ye、64Bk分别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处于不良状态进行检测,当检测出处于不良状态的不良喷嘴LN时,根据原始数据DA1(参照图8)而生成校正数据(参照图9)。

图5A、图5B为示意性地例示了不良喷嘴检测单元70对喷嘴64的状态进行检测的方法的图,图5A示意性地例示了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图5B示意地例示了基于振动板510的残留振动的电动势曲线VR。图6A示意性地例示了检测单元70的电子电路,图6B示意性地例示了来自比较器701b的输出信号。

在图5A所示的头H0的流道基板610中,形成有压力室611、油墨66从墨盒65向压力室611流动的油墨供给通道612、油墨66从压力室611向喷嘴64流动的喷嘴连通通道613等。在流道基板610中,能够使用例如硅基板等。流道基板610的表面被设为振动板部514,所述振动板部514构成压力室611的壁面的一部分。振动板部514能够由例如氧化硅等构成。振动板510例如能够由振动板部514、被形成在该振动板部514上的驱动元件51等构成。驱动元件51例如能够设为具有被形成于振动板部514上的下电极511、大致被形成于下电极511上的压电体层512、大致被形成于压电体层512上的上电极513在内的压电元件等。电极511、513能够使用例如铂或金等。压电体层512能够使用例如PZT(锆钛酸铅、化学计量比为Pb(Zrx<\/sub>,Ti1-x<\/sub>)O3<\/sub>)这样的铁电体的钙钛矿型氧化物等。

图5A所示的不良喷嘴检测单元70对基于振动板510的残留振动的来自压电元件(驱动元件51)的电动势状态进行检测。检测单元70的一端与下电极511电连接,检测单元70的另一端与上电极513电连接。

图5B例示了基于在供给用于从喷嘴64中喷出油墨滴67的驱动信号SG之后产生的振动板510的残留振动而得到的驱动元件51的电动势曲线(电动势状态)VR。在此,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电动势Vf。电动势曲线VR表示从正常的喷嘴64中喷出油墨滴67的示例。当因堵塞等而未从喷嘴中喷出油墨滴67或者喷出油墨滴67未描绘出正确的轨迹时,电动势曲线偏离VR。在此,能够使用如图6A所示的检测电路来对喷嘴64是正常还是不良进行检测。

图6A所示的检测单元70具备放大部701以及脉冲宽度检测部702。放大部701例如具备放大器701a、比较器701b、电容器C1、C2、电阻R1~R5。当从驱动电路52被输出的驱动信号SG被施加于驱动元件51上时,产生残留振动,基于残留振动的电动势被向放大部701输入。该电动势所含的低频成分通过由电容器C1和电阻R1构成的高通滤波器而被去除,去除了低频成分后的电动势通过放大器701a而以预定的放大率被放大。放大器701a的输出通过由电容器C2和电阻R4构成的高通滤波器,并利用比较器701b而与基准电压Vref进行比较,根据是否高于基准电压Vref而被转换为是高电平H、还是低电平L的脉冲状电压。

图6B表示从比较器701b被输出并被输入至脉冲宽度检测部702中的脉冲状电压的示例。脉冲宽度检测部702在被输入的脉冲状电压的上升沿时使计数值复位,并针对每个预定期间而使计数值递增,在下一次的脉冲状电压的上升沿时将计数值作为检测结果而向控制部46输出。计数值与基于残留振动的电动势的周期相对应,依次被输出的计数值表示基于残留振动的电动势的频率特性。喷嘴为不良喷嘴LN的情况下的电动势的频率特性(例如周期)与喷嘴为正常的情况下的电动势的频率特性不同。因此,只要依次被输入的计数值在容许范围内,则控制部46能够判断为检测对象的喷嘴是正常的,只要依次被输入的计数值位于容许范围外,则控制部46能够判断为检测对象的喷嘴是不良喷嘴LN。

通过针对各喷嘴64而实施上述的处理,从而控制部46能够掌握各喷嘴64的状态,并能够将表示不良喷嘴LN的位置的信息存储于RAM44这样的存储器中。

当然,不良喷嘴LN的检测并未被限定于上述的方法。例如,即使通过光学性地对喷出油墨滴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电容变化而对油墨滴的喷出状态进行检测的方法等,也能够对不良喷嘴LN进行检测。另外,在从多个喷嘴64中依次切换对象的喷嘴的同时喷出油墨滴67、并且受理对在被印刷物M1上未形成点的喷嘴进行识别的信息(例如喷嘴番号)的操作输入的情况也被包含于不良喷嘴LN的检测中。另外,当在从制造工厂出货之前将对不良喷嘴LN进行识别的信息存储于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时,无需在记录装置1上设置不良喷嘴检测部U4。

(3)与反应层反应的油墨、以及油墨滴的喷出控制的示例:

从多个喷嘴64被喷出的油墨滴67的成分与油墨滴67所喷落的被印刷物M1的反应层RE1所含的物质(例如作为具有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的改性聚乙烯亚胺)进行反应。由此,生成包含颜色材料的凝集物。

图7为表示Cy油墨、Ma油墨、Ye油墨、Bk油墨、以及Gr油墨的成分、以及物性的示例的表。该表所示的组分的百分比显示为重量%。在此,“Cy颜料”为蓝绿色的颜料,“Ma颜料”为品红色的颜料,“Ye颜料”为黄色的颜料,“Bk颜料”为黑色的颜料(例如碳黑色)。“树脂溶液A”、“树脂溶液B”、“树脂溶液C”、以及“树脂溶液D”均为丙烯酸酯-苯乙烯类的聚合物溶液,且为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各油墨的pH被调节成7.5~8.5,粘度被调节成3.3~3.8cp。

在成为第一油墨滴i1的Cy油墨、Ma油墨、Ye油墨、以及Bk油墨中,树脂溶液A、树脂溶液B、树脂溶液C、树脂溶液D、以及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A为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在成为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的Gr油墨中,树脂溶液D以及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A为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

图7所示的“表面张力”(单位:mN\/m)以及“阴离子性”表示图7所示的成分的油墨的物性。在此,“阴离子性”表示,将包含与阴离子性物质反应的阳离子性的指标物质(例如镁离子)在内的溶液(例如硫酸镁3重量%水溶液)向油墨中滴下、且至全部颜料凝集为止的滴定量的相对值(将Cy油墨设为100的相对值)。并且,颜料的凝集的判断除了通过由历时变化产生的沉降来进行确认之外,还可以以通过如下的方法中的任意一个方法观察不到变化的滴定量来进行判断,其中,所述方法为,使用离心分离来进行分离、一并使用指示剂(例如亚甲蓝和三氯甲烷)来观察指示剂色的变化、对由流变仪产生的粘弹性的变化进行检测、通过DLS(Dynamic light scattering:动态光散射)来观察粒度分布变化这样的方法。因此,“阴离子性”为,与和单位重量的油墨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进行反应的阳离子性的指标物质的摩尔数成比例的数值,实质上为与所述指标物质的摩尔数对应的数值。

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Gr油墨的阴离子性与成为第一油墨滴i1的Cy油墨、Ma油墨、Ye油墨、以及Bk油墨的阴离子性相比较高。即,与单位重量的第二油墨滴i2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进行反应的阳离子性的指标物质的摩尔数,大于与所述单位重量的第一油墨滴i1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进行反应的所述指标物质的摩尔数。

并且,为了提高油墨的阴离子性,只要增加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在内的材料(例如,树脂溶液A、树脂溶液B、树脂溶液C、树脂溶液D、以及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A中的至少一个)的配比即可。为了降低油墨的阴离子性,只要减少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在内的材料(例如,树脂溶液A、树脂溶液B、树脂溶液C、树脂溶液D、以及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A中的至少一个)的配比即可。

另外,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成为第一油墨滴i1的Cy油墨、Ma油墨、Ye油墨、以及Bk油墨的表面张力与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Gr油墨的表面张力相比较低。

并且,为了降低油墨的表面张力,只要增加表面活性剂(例如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A和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B中的至少一方)的配比即可。即使增加溶剂(例如,丙二醇、2-吡咯烷酮、1,2-己二醇、以及二乙胺中的至少一个)的配比,并减少纯水的配比,也能够降低油墨的表面张力。为了提高油墨的表面张力,只要使表面活性剂(例如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A和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B中的至少一方)的配比减少即可。即使减少溶剂(例如,丙二醇、2-吡咯烷酮、1,2-己二醇、以及二乙胺中的至少一个)的配比,并增加纯水的配比,也能够提高油墨的表面张力。

首先,参照图18、图19,对在未使用作为校正油墨的Gr油墨的比较例中通过不良喷嘴LN而产生的底色的条纹进行说明。在图18、图19中,示意性地表示在比较例中在Bk的喷嘴64Bk的一个中产生未喷出油墨滴67Bk的不良喷嘴LN的情况下、对仅Bk的100%的图像进行印刷的情况。除了Bk油墨以外的油墨设为未从记录头中被喷出的油墨。图18表示在从输送方向D2的下游侧观察时形成Bk的油墨滴67Bk的情况。图19表示在向输送方向D2进行相对移动的被印刷物M1的表面上沿着输送方向D2而形成显著的条纹的情况。

Bk的油墨滴67Bk被从除了不良喷嘴LN以外的喷嘴64Bk向被印刷物M1的整个面喷出。由于在被印刷物M1的表面上形成由反应液RE0的涂布产生的反应层RE1,因此,喷落的液状油墨滴67Bk在扩大之前与反应层RE1进行反应。由此,油墨滴67Bk的颜色材料凝集而点DT的直径未变宽,应该由不良喷嘴LN记录的线状的区域A1作为沿着输送方向D2的底色(例如白色)的条纹而显现。

并且,如果能够精细地对反应层RE1进行图案形成,则可以考虑,为了不使底色的条纹显著,通过仅在线状的区域A1上不形成反应层RE1,从而能够将液状油墨滴67Bk扩大至线状的区域A1。但是,为了对反应层RE1进行图案形成,必须另外准备具有多个喷出反应液RE0的喷嘴的记录头,从而提高了记录装置的成本。另外,在反应液RE0的粘性较高的情况下,反应液RE0的油墨滴大于图像形成用的油墨滴,难以以仅在线状的区域A1上不形成反应层RE1的方式精细地喷出反应液RE0的油墨滴。

在本具体例中,在与应该从不良喷嘴LN被喷出的第一油墨滴i1相比而先喷落的时刻处,使Gr的第二油墨滴i2喷落在被印刷物M1中应该由不良喷嘴LN记录的线状的区域A1的相同的位置P0(参照图4)。由此,在线状的区域A1中的反应层RE1的反应性被Gr油墨抑制之后,喷落至附近的液状的第一油墨滴i1向线状的区域A1渗透,难以观察到底色的条纹。

图8示意性地例示了通过记录装置1的半色调处理部46d(参照图2)而被生成的原始数据DA1。图9示意性地例示了通过记录装置1的校正部46e(参照图2)而被生成的校正数据DA2。在图8、图9中,为了简化而示意性地例示了头H0Bk、H0Gr分别具有八个喷嘴64Bk、64Gr的示例。图8所示的原始数据DA1被设为表示Bk油墨的小点DT的形成有无的二值数据,左半部分为表示Bk100%的图像的数据,右半部分为表示Bk50%的图像的数据。图9所示的校正数据DA2被设为关于Bk油墨而表示小点DT的形成有无的数据,且被设为关于Gr油墨而表示大点(校正点DT2)的形成有无的数据。图8、

图9所示的像素PX为能够独立地对颜色进行分配的、构成图像的最小要素,且为对是否形成包含小点(通常点DT1)以及大点(校正点DT2)在内的点DT进行分配的单位区域。向被印刷物M1的宽度方向D3以及输送方向D2排列的多个像素PX中的像素PXL表示位于应该由不良喷嘴LN记录的线状的区域A1内的像素。图8、图9所示的第二区域A2表示在被印刷物M1的表面上由多个喷嘴64Bk中的除了不良喷嘴LN之外的正常喷嘴记录的区域。多个喷嘴64Gr所含的校正喷嘴RN为与不良喷嘴LN相对应的喷嘴,且为在应该由不良喷嘴LN记录的线状的区域A1上形成校正点DT2的喷嘴。

以下,也参照图2,对油墨滴的喷出控制的示例进行说明。

记录装置1的校正部46e在从不良喷嘴检测单元70取得不良喷嘴LN的位置信息时,将本来预定由不良喷嘴LN形成的数据(设为不良喷嘴数据。)从原始数据DA1中删除。于是,如图9的上部所示,针对Bk的点DT,生成从原始数据DA1中消除了表示线状的区域A1的通常点DT1的数据后获得的校正数据DA2。另外,校正部46e针对Gr的点而生成表示在本来预定形成Bk的通常点DT1的像素PXL上形成Gr的大点的情况的校正数据DA2。记录装置1的驱动信号发送部46f根据校正数据DA2而生成驱动信号SG,并向驱动电路52输出。驱动电路52根据驱动信号SG而对各驱动元件51进行驱动。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例的校正部46e中,在本来预定形成不良喷嘴LN的位置的Bk的通常点DT1的像素PXL上形成了Gr的大点,但既可以在不良喷嘴LN的位置的全部像素PXL上形成Gr的大点,也可以在不良喷嘴LN的位置的像素PXL上,以固定的发生率而有规律地或者随机地形成Gr的大点,还可以考虑到不良喷嘴LN的邻接喷嘴位置的Bk的点DT发生情况,而以与例如不良喷嘴LN的邻接喷嘴位置的Bk的点DT邻接的方式确定Gr的大点的配置。

在此,如图4等所示,Gr的喷嘴64Gr在与Bk的油墨滴67Bk相比而先喷落的时刻处将Gr的油墨滴67Gr向被印刷物M1的相同的位置P0喷出。因此,在大点用的油墨滴67Gr喷落于形成有在宽度方向D3上与Bk的通常点DT1邻接的Gr的校正点DT2的像素PXL上之后,小点用的油墨滴67Bk喷落于在宽度方向D3上邻接的像素PX上。

图10示意性地例示了在包含形成有Gr的油墨滴67Gr的位置P0在内的沿着宽度方向D3的范围内形成Gr的油墨滴67Gr的校正点DT2以及Bk的油墨滴67Bk的通常点DT1的情况。图11示意性地例示了Bk的油墨滴67Bk向线状的区域A1渗透的情况。

在线状的区域A1上,首先,如图10、图11的上部所示,从校正喷嘴RN被喷出的第二油墨滴i2即油墨滴67Gr喷落,从而形成校正点DT2。此时,由于Gr油墨与Bk油墨同样地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因此,与被印刷物M1的反应层RE1中的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进行反应。即,Gr油墨的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和反应层RE1的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通过离子键而凝集,抑制了反应层RE1中的被油墨滴67Gr覆盖的部分的反应性。

接下来,如图10、图11的下部所示,从在宽度方向D3上位于不良喷嘴LN的附近的正常喷嘴64Bk中被喷出的第一油墨滴i1、即油墨滴67Bk喷落于线状的区域A1的附近,从而形成通常点DT1。在图11的下部,通常点DT1的虚线表示油墨滴67Bk喷落的瞬间的位置。当形成Bk的通常点DT1时,反应层RE1中的沿着线状的区域A1而被油墨滴67Gr覆盖的区域被抑制了反应性,因此,未与喷落于附近(特别是邻接的位置)的油墨滴67Bk所含的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其结果为,如在图10、图11的下部中Gr的校正点DT2之上所示的箭头标记那样,Bk的通常点DT1向由校正点DT2覆盖的线状的区域A1渗透。在Gr的校正点DT2还是液状的情况下,Bk的通常点DT1易于渗透。在图11的下部中,示意性地表示通常点DT1从虚线部向线状的区域A1扩展的情况。当与图18、图19所示的比较例相比时可知,在本具体例中,在线状的区域A1内未被Bk的点覆盖的范围变窄。因此,本具体例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

另外,由于Gr的校正点DT2大于Bk的通常点DT1,因此,反应层RE1中的沿着线状的区域A1而被油墨滴67Gr覆盖的区域扩大,油墨滴67Bk变得易于向线状的区域A1渗透。因此,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

而且,由于Gr油墨的阴离子性高于Bk油墨的阴离子性,因此,有效地抑制了反应层RE1中的沿着线状的区域A1而被油墨滴67Gr覆盖的区域的反应性。因此,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

而且,由于Bk油墨的表面张力低于Gr油墨的表面张力,因此,如图10的下部所示,Gr的比较高的表面张力的校正点DT2变得易于被Bk的较低的表面张力的通常点DT1覆盖。因此,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

并且,在本具体例中,虽然先喷落的油墨滴67Gr的颜色与后喷落于附近的油墨滴67Bk的颜色不同,但是通过Bk的通常点DT1向线状的区域A1渗透,从而难以观察到沿着线状的区域A1的条纹。而且,即使线状的区域A1未被高亮度的底色(例如白色)覆盖,而是被中亮度的Gr油墨覆盖,也更加难以观察到沿着线状的区域A1的条纹。

即使在Cy的喷嘴64Cy、Ma的喷嘴64Ma、以及Ye的喷嘴64Ye中产生不良喷嘴LN,记录装置1的校正部46e也会根据来自检测单元70的不良喷嘴LN的位置信息而从原始数据DA1中生成校正数据DA2。在不良喷嘴LN为喷嘴64Cy的情况下,校正部46e从线状的区域A1中消除Cy的通常点DT1,而代之生成配置有因Gr的校正喷嘴RN而产生的校正点DT2的校正数据DA2。在不良喷嘴LN为喷嘴64Ma的情况下,校正部46e从线状的区域A1中消除Ma的通常点DT1,而代之生成配置有因Gr的校正喷嘴RN而产生的校正点DT2的校正数据DA2。在不良喷嘴LN为喷嘴64Ye的情况下,校正部46e从线状的区域A1中消除Ye的通常点DT1,而代之生成配置有因Gr的校正喷嘴RN而产生的校正点DT2的校正数据DA2。

在任意一个情况下,通过Cy、Ma、Ye的通常点DT1向被Gr的校正点DT2覆盖的线状的区域A1渗透,从而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另外,即使Gr的校正点DT2大于Cy、Ma、Ye的通常点DT1,Gr油墨的阴离子性高于Cy油墨或Ma油墨或Ye油墨的阴离子性,Cy油墨或Ma油墨或Ye油墨的表面张力低于Gr油墨的表面张力,以及线状的区域A1未被高亮度的底色覆盖、而是被中亮度的Gr油墨覆盖,也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

虽然在上述的示例中,Gr的校正点DT2在液体的状态下与Bk等的通常点DT1重叠,也利用表面张力差而更加易于渗透,但Gr的校正点DT2也可以在干燥之后与Bk等的通常点DT1重叠。由于通过Gr的校正点DT2而抑制了反应层RE1的反应性,因此,产生了Bk等的通常点DT1的渗透,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

并且,为了减轻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虽然优选为,使用无彩色且中亮度的Gr油墨,但也可以通过喷落的第二油墨滴i2被第一油墨滴i1覆盖的作用而使用CL(无色)油墨、Wh(白色)油墨、有彩色油墨等。当然,后喷落的液状第一油墨滴i1会向线状的区域A1扩大,其结果为,会产生第一油墨滴i1的颜色材料浓度的降低。因此,优选为,如Gr油墨那样,为了补充颜色材料浓度的降低,使用包含某种颜色材料的油墨,进一步优选为,使用包含即使与第一油墨滴i1混合也不会引起较大的色调变化的颜色材料的油墨。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图像(尤其,高淡部)中使用Gr油墨,从而也能够实现点的粒状感的减少。

图12示意性地例示了在将作为校正油墨的Gr油墨使用于图像形成中的情况下的原始数据DA1。图13示意性地例示了表示在Gr的通常点DT1上加上校正点DT2后获得的点图案的校正数据DA2。在图12、图13中,为了简化,也示意性地表示了头H0Bk、H0Gr分别具有八个喷嘴64Bk、64Gr的示例。图12所示的原始数据DA1被设为表示Bk油墨以及Gr油墨的小点DT的形成有无的二值数据,左半部分为表示Bk100%的图像的数据,右半部分为表示包括高光部在内的图像的数据。图13所示的校正数据DA2针对Bk油墨而被设为表示小点DT的形成有无的数据,针对Gr油墨而被设为表示小点(通常点DT1)以及大点(校正点DT2)的形成状态的数据。

也参照图2,对油墨滴的喷出控制的示例进行说明。

当记录装置1的校正部46e从检测单元70中取得不良喷嘴LN的位置信息时,将本来预定由不良喷嘴LN来形成的不良喷嘴数据从原始数据DA1中删除。针对Bk的点DT,如图13的上部所示,生成从原始数据DA1中消除了表示线状的区域A1的通常点DT1的数据后所获得的校正数据DA2。另外,校正部46e针对Gr的点而生成表示在本来预定形成Bk的通常点DT1的像素PXL中增加了Gr的大点后获得的点图案的校正数据DA2。记录装置1的驱动信号发送部46f根据校正数据DA2而生成驱动信号SG,并向驱动电路52输出。驱动电路52根据驱动信号SG而对各驱动元件51进行驱动。

即,Gr的喷嘴64Gr针对向输送方向D2进行相对移动的被印刷物M1,除了将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向线状的区域A1喷出之外,还将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向除了该线状的区域A1以外的第二区域A2喷出。记录装置1的控制部46对由从喷嘴64Gr被喷出的油墨滴67Gr形成的点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区域A2小于线状的区域A1。

根据以上内容,针对在宽度方向D3上与Bk的通常点DT1邻接的Gr的校正点DT2,在大点用的油墨滴67Gr喷落于像素PXL上之后,小点用的油墨滴67Bk喷落于在宽度方向D3上邻接的像素PX上。该油墨滴67Bk向线状的区域A1渗透。另外,由于在图像的高淡部上形成Gr的通常点DT1,因此,抑制了图像的粒状感。在Gr的通常点DT1小于校正点DT2的情况下,进一步抑制了图像的粒状感。

并且,也可以将使与线状的区域A1邻接的像素的点增大这样的公知的点补充技术与本具体例进行组合。

(4)改变例:

本实用新型考虑到了各种各样的改变例。

例如,记录装置并未被限定于行式打印机,也可以为具备搭载了喷出油墨滴的记录头的滑架在内的串行式打印机、以及复印机、传真机、具备这些功能的复合机等。

在上述的具体例中,虽然反应层形成部U3为辊涂式的反应液涂布单元12,但本技术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虽然记录装置成本提高,但也可以通过准备反应液喷出用的记录头,并从该记录头的多个喷嘴中向被印刷物M0喷出反应液RE0,从而形成反应层RE1。

在上述的具体例中,虽然通过根据半色调处理后的原始数据DA1来生成校正数据DA2,从而对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的喷出进行控制,但本技术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根据图2所示的颜色转换部46c所生成的表示Cy油墨、Ma油墨、Ye油墨、以及Bk油墨各自的使用量的256灰度的CMYK数据来生成表示线状的区域A1中的Gr油墨的使用量的256灰度的校正数据,从而对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的喷出进行控制。

在上述的具体例中,虽然反应液RE0以及反应层RE1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阳离子性物质,油墨滴i1、i2包含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但本技术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包含使油墨的阴离子性物质彼此的排斥变弱而凝集的酸性物质(例如马来酸或琥珀酸这样的有机酸)在内的反应液RE0以及反应层RE1。优选为,该情况下的第二油墨滴i2的pH高于第一油墨滴i1的pH。

虽然上述的记录装置1使用了五色的油墨,但本技术并未被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使用四色以下的油墨的记录装置或使用六色以上的油墨的记录装置中。另外,第一油墨滴与第二油墨滴之间的关系并未被限定于固定的关系,也可以通过组合来替换作用。而且,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也可以为有彩色的油墨滴。

图14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七色的油墨的行式打印机,以作为记录装置1的另外的示例。并且,关于与上述的具体例相同的结构要素,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14所示的印刷单元13中,从输送方向D2的上游侧起依次排列Gr的头、Lc的头、Lm的头、Cy的头、Ma的头、Ye的头、以及Bk的头。在此,Gy油墨以与Bk油墨相比而较小的浓度包含Bk油墨所含的颜色材料,Lc油墨以与Cy油墨相比而较小的浓度包含Cy油墨所含的颜色材料,Lm油墨以与Ma油墨相比而较小的浓度包含Ma油墨所含的颜色材料。

图15示意性地例示第一油墨滴i1(记载为缺陷油墨滴)的颜色与第二油墨滴i2(记载为校正油墨滴)的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油墨滴i2的色相与第一油墨滴i1的色相越接近,则因不良喷嘴LN而引起的线状的条纹越不显著。因此,选择将与应该由不良喷嘴LN来喷出的油墨滴的颜色相应的颜色的校正油墨滴喷出的校正喷嘴RN。

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在喷出Cy的第一油墨滴i1的喷嘴(第一喷嘴N1的示例)为不良喷嘴LN的情况下,喷出Lc的第二油墨滴i2的喷嘴(第二喷嘴N2的示例)作为校正喷嘴RN而被使用。Lc的油墨滴以与该第一油墨滴i1相比而较小的浓度包含Cy的第一油墨滴i 1中所含的颜色材料。在喷出Ma的第一油墨滴i1的喷嘴(第一喷嘴N1的示例)为不良喷嘴LN的情况下,喷出Lm的第二油墨滴i2的喷嘴(第二喷嘴N2的示例)作为校正喷嘴RN而被使用。Lm的油墨滴以与该第一油墨滴i1相比而较小的浓度包含Ma的第一油墨滴i1所含的颜色材料。在喷出Ye的第一油墨滴i 1的喷嘴(第一喷嘴N1的示例)为不良喷嘴LN的情况下,喷出Gr的第二油墨滴i2的喷嘴(第二喷嘴N2的示例)作为校正喷嘴RN而被使用。在喷出Bk的第一油墨滴i1的喷嘴(第一喷嘴N1的示例)为不良喷嘴LN的情况下,喷出Gr的第二油墨滴i2的喷嘴(第二喷嘴N2的示例)作为校正喷嘴RN而被使用。Gr的油墨滴以与该第一油墨滴i1相比而较小的浓度包含Bk的第一油墨滴i1所含的颜色材料。在喷出Lc的第一油墨滴i1的喷嘴(第一喷嘴N1的示例)为不良喷嘴LN的情况下,喷出Gr的第二油墨滴i2的喷嘴(第二喷嘴N2的示例)作为校正喷嘴RN而被使用。在喷出Lm的第一油墨滴i 1的喷嘴(第一喷嘴N1的示例)为不良喷嘴LN的情况下,喷出Gr的第二油墨滴i2的喷嘴(第二喷嘴N2的示例)作为校正喷嘴RN而被使用。

并且,如图14所示,喷出始终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Gr的油墨滴的头(第二喷出部E2的示例)被配置在与喷出剩余的颜色的油墨滴的头相比靠上游侧。喷出相对于Cy的第一油墨滴i1而相对地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Lc的油墨滴的头(第二喷出部E2的示例)被配置在与喷出Cy的油墨滴的头相比靠上游侧。喷出相对于Ma的第一油墨滴i1而相对地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Lm的油墨滴的头(第二喷出部E2的示例)被配置在与喷出Ma的油墨滴的头相比靠上游侧。

图16为表示Cy油墨、Ma油墨、Ye油墨、Bk油墨、Lc油墨、Lm油墨、及Gr油墨的成分、以及物性的示例的表。材料的各项目的意思与图7所示的材料的各项目相同。与图7的情况相同,图16所示的组分的百分比显示为重量%,各油墨的pH被调节为7.5~8.5,粘度被调节为3.3~3.8cp。树脂溶液A、树脂溶液B、树脂溶液C、树脂溶液D、以及、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A为具有凝集性的阴离子性物质。

在图16所示的示例中,始终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Gr油墨的阴离子性高于剩余的油墨的阴离子性。相对于Cy的第一油墨滴i 1而相对地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Lc油墨的阴离子性高于Cy油墨的阴离子性。相对于Ma的第一油墨滴i1而相对地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Lm油墨的阴离子性高于Ma油墨的阴离子性。即,在任意一种情况下,与单位重量的第二油墨滴i2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的阳离子性的指标物质的摩尔数均大于与所述单位重量的第一油墨滴i 1所含的阴离子性物质发生反应的所述指标物质的摩尔数。

另外,在图16所示的示例中,与始终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Gr油墨的表面张力相比,剩余的油墨的表面张力较低。与相对于Cy的第一油墨滴i1而相对地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Lc油墨的表面张力相比,Cy油墨的表面张力较低。与相对于Ma的第一油墨滴i1而相对地成为第二油墨滴i2的Lm油墨的表面张力相比,Ma油墨的表面张力较低。即,在任意一种情况下,第一油墨滴i 1的表面张力都低于第二油墨滴i2的表面张力。

通过将各油墨设为上述的成分以及物性,从而在Cy或Ma的喷嘴中产生不良喷嘴LN时,能够将Lc或Lm的油墨滴作为第二油墨滴i2来使用,并且,当在Lc或Lm的喷嘴中产生不良喷嘴LN时,能够将Gr的油墨滴作为第二油墨滴i2来使用。即,Lc以及Lm的油墨滴根据不同的情况而起到第一油墨滴i1和第二油墨滴i2这两个作用。

也参照图2,对油墨滴的喷出控制的示例进行说明。

记录装置1的校正部46e在从不良喷嘴检测单元70中取得不良喷嘴LN的位置信息时,将本来预定由不良喷嘴LN形成的不良喷嘴数据从原始数据DA1中删除。

例如,在不良喷嘴LN为Bk的喷嘴的情况下,针对Bk的点DT而生成从原始数据DA1中消除了表示线状的区域A1的点的数据后所获得的校正数据DA2。在该情况下,校正部46e针对Gr的点,而生成表示在线状的区域A1中的本来预定形成Bk的点的像素上形成Gr的点的情况的校正数据DA2。其结果为,在线状的区域A1上形成Gr的校正点,喷落至附近的Bk的油墨滴向线状的区域A1渗透,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LN而引起的条纹。由于Gr油墨以与Bk油墨相比而较小的浓度包含Bk油墨所含的颜色材料,因此,向线状的区域A1施加了原始的颜色成分的一部分,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LN而引起的条纹。

不良喷嘴LN为Ye、Lc、Lm的喷嘴的情况也是相同的。在线状的区域A1上形成Gr的校正点,且喷落至附近的第一油墨滴i1向线状的区域A1渗透,从而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LN而引起的条纹。

在不良喷嘴LN为Cy的喷嘴的情况下,针对Cy的点DT而生成从原始数据DA1中消除了表示线状的区域A1的点的数据后获得的校正数据DA2。在该情况下,校正部46e针对Lc的点,而生成表示在线状的区域A1中的本来预定形成Cy的点的像素上形成Lc的点的情况的校正数据DA2。其结果为,在线状的区域A1上形成Lc的校正点,且喷落至附近的Cy的油墨滴向线状的区域A1渗透,从而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LN而引起的条纹。由于Lc油墨以少于Bk油墨的浓度而包含Cy油墨所含的颜色材料,因此,在线状的区域A1上施加了原始的颜色成分的一部分,从而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LN而引起的条纹。

在不良喷嘴LN为Ma的喷嘴的情况下,针对Ma的点DT而生成从原始数据DA1中消除了表示线状的区域A1的点的数据后获得的校正数据DA2。在该情况下,校正部46e针对Lm的点而生成表示在线状的区域A1中的本来预定形成Ma的点的像素上形成Lm的点的情况的校正数据DA2。其结果为,在线状的区域A1上形成Lm的校正点,且喷落至附近的Ma的油墨滴向线状的区域A1渗透,从而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LN而引起的条纹。由于Lm油墨以少于Bk油墨的浓度而包含Ma油墨所含的颜色材料,因此,在线状的区域A1上施加了原始的颜色成分的一部分,从而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LN而引起的条纹。

并且,在第一油墨滴i1为红色、绿色、蓝色等这样的所谓的特殊颜色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同样的方式设定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的颜色。此时,当将色相尽可能与第一油墨滴i1较近的油墨选择为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时,能够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另外,也可以将互不相同的多种颜色的油墨滴作为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来使用。例如,在不良喷嘴为蓝色的喷嘴的情况下,也可以将Lc的油墨滴和Lm的油墨滴作为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来进行组合。在该情况下,由于Lc和Lm的混色的色相与Blue的色相相近,因此,更加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

另外,如图17所例示的那样,也可以在串行式打印机中应用本技术。图17示意性地例示了实施双向的带状印刷(单程方式的印刷的示例)的情况,以作为串行式打印机的记录方法的示例。在串行式打印机的单程方式的印刷中,在沿着主扫描方向(输送方向D2)的光栅(线状的区域)中通过一次扫描而形成点。在双向的带状印刷中,如图17所示,使作为滑架的头单元20相对于被印刷物M1的第一个带B1而向前进方向移动,从而形成点图案,使头单元20相对于被印刷物M1的第二个带B2而向返回方向移动,从而形成点图案,并使头单元20相对于被印刷物M1的第三个带B3而向前进方向移动,从而形成点图案,以下,反复进行头单元20的返回方向和前进方向的移动(主扫描),从而形成点图案。在将Gr的油墨滴作为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来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将Gr的记录头H0Gr配置在头单元20的主扫描方向(输送方向D2)上的两端。例如设为,不良喷嘴LN为Bk的喷嘴。在前进方向的主扫描时,由于Gr的一方的头(在图17中,为右侧的头)与Bk的头H0Bk相比成为上游侧,因此,能够从在该上游侧的头H0Gr中对应的校正喷嘴RN中喷出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在返回方向的主扫描时,由于Gr的另一方的头(在图17中,为左侧的头)与Bk的头H0Bk相比成为上游侧,因此,能够从在该上游侧的头H0Gr中对应的校正喷嘴RN中喷出校正用的第二油墨滴i2。

当然,在实施单向的带状印刷的情况下,不需要Gr的另一方的头。

另外,在实施在一个光栅中通过两次以上的主扫描而形成点的多程方式的印刷的情况下,无需将Gr的头H0Gr配置在与Bk的头H0Bk等相比靠上游侧。例如,当在第一路线中将Gr的油墨滴从头H0Gr喷出,在第二路线中将Br的油墨滴从头H0Bk中喷出时,喷落于线状的区域A1的附近上的Bk的油墨滴向线状的区域A1渗透,从而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LN而产生的条纹。但是,在实施多程方式的印刷的串行式打印机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采用其他各种各样的点内插方法,因此,当本技术应用于实施多程方式的印刷的记录装置(包括行式打印机和串行式打印机的双方)中时较为适当。

并且,校正点DT2不大于通常点DT1的情况、第二油墨滴i2的阴离子性不高于第一油墨滴i1的阴离子性的情况、第一油墨滴i1的表面张力不低于第二油墨滴i2的表面张力的情况等也被包含于本技术的方式1、10、11中。在该情况下,通过第一油墨滴i1向被校正点DT2覆盖的线状的区域A1渗透,从而也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LN而引起的条纹。

(5)总结: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方式,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无法精细地对与油墨反应的反应层进行图案形成的情况下也难以观察到因不良喷嘴而引起的条纹的技术等。当然,即使是仅由独立权利要求所涉及的结构要件构成的技术,也能够获得上述的基本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实施将在上述的示例中公开的各结构相互置换或改变组合而得的结构、将在公知技术以及上述的示例中公开的各结构相互置换或改变组合而得的结构等。本实用新型包含这些结构等。

符号说明

1…记录装置;11…放卷部;12…反应液涂布单元;13…印刷单元;14…热风炉;15…收卷部;20…头单元;41…输送机构;44…RAM;45…ROM;46…控制部;51…驱动元件;52…驱动电路;64…喷嘴;65…墨盒;66…油墨;67…油墨滴;68…喷嘴列;70…检测单元;A1…线状的区域;A2…第二区域;D1…排列方向;D2…输送方向;D3…宽度方向;DA0…印刷数据;DA1…原始数据;DA2…校正数据;DT…点;DT1…通常点;DT2…校正点;E1…第一喷出部;E2…第二喷出部;H0…头;H01~H04…头芯片;HT1…主机装置;i1…第一油墨滴;i2…第二油墨滴;LN…不良喷嘴;RN…校正喷嘴;M0、M1…被印刷物;M2…印刷物;N1…第一喷嘴;N2…第二喷嘴;P0…位置;PX、PXL…像素;RE0…反应液;RE1…反应层;U1…驱动部;U2…处理部;U3…反应层形成部;U4…不良喷嘴检测部。

设计图

记录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892.0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JP

国家/省市:JP(日本)

授权编号:CN209832967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B41J2/01

专利分类号:B41J2/01

范畴分类:29C;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第一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日本东京

发明人:小桥裕

第一发明人:小桥裕

当前权利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代理人:苏萌萌;权太白

代理机构:1122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记录装置论文和设计-小桥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