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晨[1](2020)在《PD-1和TIM-3在耗竭T细胞介导B系淋巴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淋巴瘤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血液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淋巴瘤异质性强,病理分型复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其中最常见的亚型,发病率约占所有淋巴瘤30%。R-CHOP方案作为标准一线方案应用临床,明显改善了DLBCL患者的疗效和生存,但复发难治(R/R)DLBCL仍然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治疗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的突破性进展,给R/R DLBCL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是关键的免疫检查点分子之一。PD-1单抗治疗R/R霍奇金淋巴瘤的总反应率高达90%。然而,目前PD-1单抗治疗DLBCL的临床数据尚不多见,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此外,当前CAR-T治疗R/R DLBCL的临床试验也正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3(TIM-3)是另一个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文献报道,PD-1单抗治疗后,患者效应T细胞诱导性表达TIM-3上调,这可能是PD-1单抗继发性耐药的机制之一。本课题关注于免疫治疗R/R DLBCL,拟探究T细胞表达PD-1水平对于DLBCL的临床意义;分析PD-1靶向阻断策略(PD-1单抗及PD-1基因敲减CD19 CAR-T细胞)临床治疗R/R DLBCL患者的疗效、安全性、预测生物标记物及耐药机制;并进一步探索PD-1单抗和TIM-3单抗联合治疗B系淋巴瘤的疗效和免疫学机制,为未来相关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研究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LBCL患者外周血(40例)和淋巴结(30例)T细胞亚群分布及其细胞表面PD-1表达情况;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浆(40例)可溶性PD-1及PD-L1水平及动态演变。将患者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正常人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对比,分析PD-1(膜表达和可溶性表达)以及可溶性PD-L1在DLBC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DLBCL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病理亚型,IPI评分)亚组分析和生存分析,以进一步探究PD-1/PD-L1对DLBCL患者临床特征和生存的影响。(2)应用PD-1靶向阻断策略(PD-1单抗及PD-1基因敲减CD19 CAR-T细胞)治疗R/R DLBCL患者,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情况;并应用外显子基因捕获二代测序、寡核苷酸阵列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患者淋巴结组织进行检测,以探寻PD-1靶向治疗相关的预测生物标记物;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达PD-1和TIM-3的动态变化,以进一步探究PD-1靶向治疗耐药与耗竭T细胞可能的相关机制。(3)建立BALB/c小鼠A20细胞淋巴瘤皮下模型,观察肿瘤成瘤率及生长速度;分别应用阻断性PD-1单抗单药和PD-1单抗+TIM-3单抗联合方案治疗成瘤小鼠,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并应用CD8+磁珠分选、流式细胞仪、ELISA、CCK8等方法进一步探究PD-1+TIM-3单抗联合方案治疗的免疫学机制。研究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45.47±10.07%VS.61.91±10.52%,P=0.036),而CD8+T细胞比例则相应升高(43.99±9.32%VS.31.94±6.50%,P=0.045),且CD4+T细胞及CD8+T细胞表达PD-1水平均明显上调(CD4+PD-1+:16.30±4.58%VS.8.96±2.95%,P=0.017;CD8+PD-1+:18.12±5.43%VS.10.13±3.30,P=0.023)。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相比,DLBCL患者淋巴结CD3+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23.55±15.62%VS.56.65±10.36%,P=0.002);CD4+和CD8+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CD4+和CD8+T细胞表达PD-1水平均明显上调(CD4+PD-1+:45.95±11.61%VS.18.26±3.61%,P=0.001;CD8+PD-1+:55.11±13.45%VS.19.32±3.78%,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LBCL患者初诊时血浆可溶性PD-1明显上升(4.49±3.53ng/ml VS.0.47±0.36ng/ml,P=0.002),PD-L1水平也明显上升(1.21±1.03ng/ml VS.0.26±0.24ng/ml,P=0.039)。对DLBCL患者进行临床特征亚组分析显示PD-1(膜表达和可溶性表达)以及可溶性PD-L1水平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亚型,IPI评分)相关;生存分析显示PD-1(膜表达和可溶性表达)以及可溶性PD-L1高表达组的OS和PFS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动态分析患者血浆可溶性PD-1及PD-L1水平显示,其与患者病情状态密切相关。(2)应用PD-1靶向阻断策略(PD-1单抗及PD-1基因敲减CD19 CAR-T细胞)治疗R/R DLBCL,部分患者获得了明显疗效(PD-1单抗治疗ORR达33%;PD-1基因敲减CD19 CAR-T细胞治疗ORR达72%),总体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较轻;外显子基因捕获二代测序和寡核苷酸阵列芯片分析提示患者肿瘤染色体及基因突变程度高者对PD-1单抗治疗更加敏感(P<0.05);免疫组化提示肿瘤浸润T细胞数量或/和PD-L1表达高者,对PD-1单抗治疗反应更好(P<0.05)。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达PD-1和TIM-3呈动态变化,随着PD-1单抗治疗的进行,T细胞PD-1表达下调,但TIM-3表达上调,且疗效不佳组患者T细胞表达TIM-3上调更加明显(CD4+TIM-3+:29.12±3.52%VS.20.10±2.71%,P=0.001;CD8+TIM-3+:30.12±3.65%VS.19.93±3.52%,P=0.001)。(3)成功建立BALB/c小鼠A20细胞淋巴瘤皮下模型;PD-1单抗+TIM-3单抗联合组疗效和生存明显优于PD-1单抗单药组和对照组;免疫学机制研究提示:PD-1单与PD-1单抗单药组和对照组相比,PD-1+TIM-3单抗联合组瘤体中CD8+T细胞浸润增加(30.12±2.15%VS.14.94±1.42%VS.4.99±0.95%,P=0.001),且其TIM-3表达明显下调(20.55±1.46%VS.60.14±2.98%VS.40.01±2.52%,P=0.001);体外T细胞功能学实验提示PD-1+TIM-3单抗联合组瘤体中CD8+T细胞增殖及杀伤能力明显强于PD-1单抗单药组和对照组(P<0.05);凋亡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PD-1+TIM-3单抗联合组血浆IL-2、IFN-γ及TNF-α动态水平也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1)DLBCL患者T细胞表达PD-1上调和血浆可溶性PD-1/PD-L1水平升高在DLBCL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特征(病理亚型,IPI评分)及生存(OS/PFS)密切相关;患者血浆可溶性PD-1及PD-L1水平动态变化与其病情状态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DLBCL病情监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2)应用PD-1靶向阻断策略(PD-1单抗及PD-1基因敲减CD19 CAR-T细胞)治疗R/R DLBCL总体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较轻,但仅对部分患者有效;外显子基因捕获二代测序、寡核苷酸阵列芯片分析及免疫组化分析提示:患者肿瘤突变程度、肿瘤浸润T细胞数量和肿瘤微环境PD-L1表达等因素,与PD-1单抗疗效密切相关,提示上述指标有可能成为预测PD-1单抗疗效的潜在生物标记物;PD-1单抗治疗后,患者效应T细胞将诱导性上调TIM-3分子表达,这可能是PD-1单抗继发性耐药的机制之一。(3)BALB/c小鼠A20细胞淋巴瘤皮下模型中,PD-1单抗+TIM-3单抗联合组的疗效及生存明显优于PD-1单抗单药组和对照组,从而提示:PD-1单抗和TIM-3单抗联合应用能够发挥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免疫学机制研究进一步揭示:PD-1+TIM-3单抗联合可以抑制效应T细胞的TIM-3诱导性表达,并通过增强CD8+T细胞增殖及杀伤能力、抑制CD8+T细胞凋亡、上调多种因子表达(IL-2、IFN-γ及TNF-α)等机制,避免T细胞耗竭从而增强T细胞抗肿瘤效应。
岳胜[2](2019)在《IL-6基因启动子区CGP位点甲基化水平及跨膜信号通路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IL-6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分析IL-6及其跨膜信号传递相关受体(s IL-6R、gp130)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第一部分: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名,并招募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使用AU2700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浆中甘油三酯(TG)、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Scr)、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IL-6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进行检测,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的生化指标和IL-6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的差异。第二部分:收集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与健康对照组各60例。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中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可溶性RANK配体(s RANKL),护骨素(O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21(IL-21)表达差异。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s IL-6R和sgp130的浓度差异。对单纯高血压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患者的预后,分析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第一部分:1甘油三酯(TG),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Scr)和白细胞计数(WBC)以及空腹血糖等指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性高血压组CpG1位点甲基化水平为62.17±7.29,对照组为63.88±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CpG2位点甲基化水平为58.43±7.53,对照组为62.34±9.65,原发性高血压组CpG2位点甲基化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CpG3位点甲基化水平为51.52±6.18,对照组为57.45±8.29,原发性高血压组CpG3位点甲基化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4.84±7.06、62.04±7.40、55.42±8.50,女性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1.84±8.61、59.30±9.57、53.87±7.41,男性患者CpG1及CpG2甲基化水平显着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G3甲基化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4有吸烟史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3.89±7.28、60.41±7.74、53.70±8.62,无吸烟史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6.16±6.63、64.28±6.36、57.78±7.87,有吸烟史患者CpG2及CpG3甲基化水平显着低于无吸烟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G1甲基化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5有饮酒史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3.81±7.29、60.89±7.32、53.23±7.99,无饮酒史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7.22±5.98、64.70±7.03、60.48±7.58,有饮酒史患者CpG2~3甲基化水平显着均低于无饮酒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CpG2(曲线下面积:0.638,95%CI:0.560?0.716,P=0.001)和CpG3(曲线下面积:0.706,95%CI:0.633?0.779,P<0.001)可能具有预测原发性高血压风险的应用价值。CpG1无诊断价值。第二部分:1单纯性高血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高表达促炎因子s RANKL(2.05±0.15;5.2±0.28;5.61±0.31vs 5.90±0.29 pmol/L)、OPG(4.07±1.9;4.13±1.8;4.24±2.1 VS 3.27±0.95 pmol/L)、TNF-α(8.17±1.8;9.07±2.1;8.77±1.9 VS 5.24±0.85pg/ml)、IL-1β(7.06±1.6;8.07±2.3;7.07±1.8 VS 3.37±0.96 pg/ml)和IL-21(6.67±1.3;7.07±2.0;6.67±1.2 VS 3.56±0.5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伴高血压的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比健康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含有更高浓度的IL-6和s IL-6R,而sgp130浓度变化不大。3不同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IL-6与s IL-6R浓度要高于单纯高血压。4观察1年后,6例患者发生临床进展,其中心肌肥厚4例,脑血管意外(脑梗死和脑出血)2例,54例患者保持稳定。5进展组患者IL-6、BNP及尿酸水平分别为3.25±0.75 pg/m L、470±12pg/m L、和7.8±2.4 mg/dl,无进展组IL-6、BNP及尿酸水平分别为1.68±0.39pg/m L、118±19 pg/m L、和5.1±1.6 mg/dl。进展组IL-6、BNP及尿酸水平均显着高于无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ROC曲线分析表明,IL-6预测高血压进展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 0.682-0.991),IL-6截断值为2.3 pg/ml后,患者的临床病情好转和进展,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73%。7 Kaplan-Meier分析显示,基线IL-6<2.3 pg/ml患者的高血压进展发生率显着低于IL-6≥2.3 pg/ml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IL-6基因启动子CpG位点低甲基化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2 IL-6基因启动子CpG位点甲基化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可能具有潜在诊断价值;3 s IL-6R浓度的升高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关;4 IL-6浓度≥2.3pg/ml可能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
范方毅[3](2019)在《Micro RNA调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以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肿瘤,目前年发病率为4-6/100000,是发病率排第二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5]。其临床表现为贫血,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骨质破坏等,随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和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以及靶向药物等新药的不断出现,多发性骨髓瘤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6-7]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大约超过半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发生溶骨性破坏也称之为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其特征是严重的骨痛,骨折,骨质疏松症和高钙血症[8-9]。骨髓瘤骨病中的骨破坏通常归因于破骨细胞活性的增强和成骨细胞功能的减弱之间的不平衡所致。成骨作用是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的分化介导而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骨分化的潜力[10]。既往的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BMMSCs的成骨分化受损[11]。因此,改善MM-MSC的成骨分化能力是可促进骨再生和修复的关键问题。Micro RNAs(miRNAs或miRs)是高度保守的短的非编码RNA分子,既往研究认为其参与炎症、胚胎发育,造血、免疫等诸多生物过程,是细胞增殖,分化,器官发育和代谢的调节因子[12]。许多研究表明,miRNA表达的失调是多发性骨髓瘤可能的发病机制[13],此外,miRNA在MSC的自我更新和分化[14-15]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成骨分化过程中,既往许多研究报道,miRNA包括miR-133[16],miR-141[17]和miR-34a[18]等均参与了成骨分化过程,通过调节关键转录因子促进或抑制间充质干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分化。虽然既往已经有不同的microRNA、LncRNA针对于MSC成骨分化的作用研究,但是既往的研究仅限于单类型或者单个RNA,或单类型多个RNA对基因作用的方式研究,未能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诠释MSC发育相关的基因调控。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二代测序技术,筛选出骨髓瘤骨病患者间充质干细胞与正常对照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间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表达差异,并绘制网络图,挑选其中差异表达的RNA进行初步验证,明确其调控成骨分化的机制和通路,为全面研究RNA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提供新的干预靶点。目的:通过分析骨髓瘤骨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MSC在成骨分化中的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差异性表达,并通差异性表达的micro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最可能的miRNA及其靶基因,并进行相关的验证,从而明确microRNA在骨髓瘤骨病MSC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MBD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MSC和骨髓瘤细胞含量和抗原表达差异(1)MBD病情确认:确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骨髓瘤骨病病例,排除其他基础代谢疾病,排除传染性疾病感染,排除其他疾病所导致的骨质破坏。(2)标本收集:选择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髓瘤骨病患者骨髓和外周血标本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人骨髓和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骨髓标本经流式细胞检测和鉴定骨髓瘤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并对骨髓瘤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免疫表型鉴定和分离,并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富集和纯化。第二部分:差异性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筛选:(1)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RNA,进行RNA样品预处理后,进行RNA全转录本二代测序。(2)根据二代测序结果,分析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它们分别与靶基因构建了调节网络图;然后,挑选部分差异表达的RNA进行成骨分化的验证试验。第三部分:验证实验(以第二部分筛选的数据结果为依据)(1)茜素红染色及RT-q PCR证实MM-MSC与N-MSC成骨细胞分化的差异。(2)确定筛选出的microRNA,RT-q PCR分析来自MM-MSC与N-MSC中microRNA的表达水平。(3)通过网络数据库,预测筛选出的microRNA可能结合的靶基因。(4)荧光素酶试验确定筛选出的靶基因参与成骨分化。(5)通过慢病毒载体过表达筛选出的靶基因,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其蛋白表达水平。(6)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成骨分化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M-MSC与N-MSC存在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择miR-203a-3p.1、miR-221-5p进行成骨分化验证实验。2.miR-221-5p在MBD-MSC中以低水平表达,并且是参与成骨分化的负调节物。miR-221-5p通过上调smad3来调节成骨分化,作用机制可能涉及通过抑制miR-221-5p的活性增加PI3K/AKT/m TOR的磷酸化。3.miR-203a-3p.1在MM-MSCs中下调,并参与成骨分化,miR-203a-3p.1通过直接靶向Smad9作为成骨细胞分化的负调节剂,作用机制可能与Wnt3a/β-catenin蛋白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有关。结论:1.MM-MSC与N-MSC存在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2.miR-221-5p在MBD-MSC中以低表达,通过上调smad3增加PI3K/AKT/m TOR的磷酸化来调节成骨分化;3.miR-203a-3p.1在MM-MSCs中下调,通过直接靶向Smad9作为成骨细胞分化的负调节剂,作用机制可能与Wnt3a/β-catenin蛋白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有关;4.miR-221-5p和miR-203a-3p.1有望成为骨髓瘤骨病的治疗方法。
向彩琼[4](2018)在《小豆蔻明抑制IL-6诱导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小豆蔻明抑制IL-6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为小豆蔻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提供客观实验依据,以期中药提取物与化疗药同时应用能达到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提高疾病缓解率和病人的总生存期。方法:选用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进行培养,①用不同浓度的IL-6(10ng/ml、20ng/ml、40ng/ml)分别作用 U266 细胞不同时间点,CCK8法检测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情况,筛选出最佳浓度的IL-6;Western blot法检测IL-6对STAT3磷酸化及STAT3下游基因Bcl-2、VEGF、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②分为对照组,IL-6组,IL-6+12.5μM小豆蔻明组,IL-6+25.0 μM小豆蔻明组,IL-6+50.0 μM小豆蔻明组分别作用U266细胞不同时间点。CCK8法检测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骨髓瘤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及STAT3下游基因Bcl-2、VEGF、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1.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①IL-6能促进U266细胞的增值。不同浓度的IL-6处理U266细胞后增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ng/ml 的 IL-6 作用 U266 24h、48h、72h 后,其增值率分别为 2.53%、7.15%、11.17%;20 ng/ml 的 IL-6 作用 U266 24h、48h、72h 后,其增值率分别为 12.13%、15.01%、17.09%;40 ng/ml 的 IL-6 作用 U266 24h、48h、72h 后,其细胞增值率分别为 13.32%、15.46%、17.54%。最佳浓度为20 ng/ml。②小豆蔻明对IL-6诱导的U266细胞增值具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IL-6+12.5μM小豆蔻明作用U26624h、48h、72h 后,其抑制率分别为 15.63%、44.05%、49.47%;IL-6+25.0μM小豆蔻明作用U266 24h、48h、72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20.75%、57.72%、69.15%;IL-6+50μM小豆蔻明作用U266 24h、48h、72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 21.49%、68.63%、76.15%。2.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瘤细胞的凋亡率:①小豆蔻明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对照组处理U266细胞24h后凋亡率为5.01%,12.5 μM小豆蔻明处理U266细胞24h后凋亡率16.87%,25.0 μM小豆蔻明处理24h后凋亡率为35.74%,50 μM小豆蔻明处理24h后凋亡率为59.63%。以上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IL-6能降低细胞凋亡率,但小豆蔻明能对抗IL-6的抗凋亡作用,增加细胞凋亡率。不同组别分别作用U266细胞24h后,对照组凋亡率为4.93%,IL-6组的凋亡率为3.78%;IL-6+12.5 μM小豆蔻明组的凋亡率为12.67%,IL-6+25.0 μM小豆蔻明组的凋亡率为31.35%;IL-6+50.0 μM小豆蔻明组将凋亡率提高到51.64%。加药组与对照组凋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①IL-6能活化STAT3,随着IL-6浓度的增加,STAT3磷酸化水平逐渐逐渐升高;同时IL-6能促使STAT3下游基因产物Bcl-2、VEGF、cyclin D1的表达;②小豆蔻明可以抑制IL-6所诱导的U266细胞STAT3的活化,下调STAT3下游基因产物Bcl-2、VEGF、cyclin D1的表达,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越来越明显。结论:小豆蔻明能够抑制IL-6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为小豆蔻明通过调节IL-6/STAT3通路,下调多发性骨髓瘤细胞Bcl-2、Cyclin Dl、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高力[5](2009)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来源于终末分化的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在造血系统肿瘤中占10%,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属于中老年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以骨髓中浆细胞的克隆性增生,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成分(M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以及广泛溶骨病变和/或骨质疏松为特征。多发性骨髓瘤存在多步骤、多阶段的复杂发病机制,近年主要集中在细胞遗传学异常、骨髓微环境与骨髓瘤细胞相互作用、NF-κB及Notch信号通路和耐药机制几方面。造血微环境(hemat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HIM)是造血干/祖细胞在骨髓定居、增殖、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是支持和调节造血细胞生长发育的内环境;另一方面,造血微环境也在血液病的发生、发展,血液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发病及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与造血微环境尤为密切。而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作为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份和功能单位,通过与肿瘤细胞的直接粘附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影响骨髓瘤细胞生长、生存、耐药和迁移。150年来,从马法兰的引入到大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虽使MM治疗的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有所提高,但复发率仍然很高,目前MM仍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近年随着基因芯片和蛋白组学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对MM提出更侧重于微环境和细胞因子网络的靶向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改造骨髓瘤细胞赖以生存的病态骨髓造血微环境有利于瘤细胞的清除。那么能否采用非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替代病态造血微环境以促进骨髓瘤细胞的清除呢?研究表明,从肝脏、肺脏、胸腺及皮肤等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尚不能达到理想的体外HIM模型的功能。我室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在国内外首先发现和证实了脐血中存在有基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并经体外培养扩增获得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stromal cells,hUCBDSCs),证明其具备造血基质细胞的基本特征和造血调控的物质基础,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我们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将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分别与hUCBDSCs和正常人BMSCs共培养,结果发现hUCBDSCs-HIM具有较hBMSCs-HIM对Jurkat细胞更强的抑制增殖作用和促凋亡现象。相比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更依赖于病态的造血微环境,那么体外用hUCBDSCs-HIM代替患者的病态BMSCs-HIM,对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是否会有类似的效应呢?为了初步探讨体外hUCBDSCs-HIM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本课题在构建骨髓瘤KM3细胞/hUCBDSCs共培养模型的基础上,体外观察hUCBDSCs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抑制增殖和促凋亡的作用。从IL-6/IL-6R途径、NF-κB及其调控基因途径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体外hUCBDSCs对骨髓瘤细胞抑制增殖和促凋亡的可能机制,为促进骨髓瘤细胞的清除,提供新的辅助治疗措施。方法:1.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抑制增殖和促凋亡的体外研究实验分组:①KM3细胞悬浮培养组;②KM3细胞/hUCBDSCs共培养组;③KM3细胞/MM-BMSCs共培养组。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KM3细胞和基质细胞的位相关系;CCK8法绘制KM3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KM3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KM3细胞超微结构。2. IL-6/IL-6R途径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抑制骨髓瘤KM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ELISA法检测共培养前后KM3细胞、hUCBDSCs和MM-BMSCs培养上清IL-6和sIL-6R浓度;激光共聚焦、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KM3细胞IL-6R蛋白表达,real time PCR检测KM3细胞IL-6R mRNA表达水平。3. NF-κB途径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中的作用3.1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NF-κB活化的抑制作用EMSA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KM3细胞NF-κB活化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KM3细胞IκBα表达水平。3.2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NF-κB靶基因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KM3细胞ICAM-1蛋白表达,real timePCR检测KM3细胞ICAM-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KM3细胞Bcl-2、Bcl-XL蛋白表达,real timePCR检测KM3细胞Bcl-2、Bcl-XL mRNA表达水平。结果:1.倒置显微镜观察,KM3细胞呈球形,粘附在hUCBDSCs表面,随培养时间的延长,KM3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扫描电镜观察发现KM3细胞可通过伪足粘附于hUCBDSCs表层,或龛于hUCBDSCs融合所形成的“网眼”中,部分hUCBDSCs胞膜突起与多个KM3细胞粘附,形成“放射状”排列。KM3细胞生长曲线显示KM3/hUCBDSCs组KM3细胞增殖最慢;细胞周期结果显示KM3/hUCBDSCs组S期细胞比例最高,G2/M期比例最低,显示hUCBDSCs共培养组KM3细胞阻滞于S期。凋亡率结果显示KM3/hUCBDSCs组KM3细胞凋亡率最高,死亡率无显着差异。2. IL-6/IL-6R途径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抑制骨髓瘤KM3细胞增殖的中的作用ELISA检测结果显示hUCBDSCs也分泌IL-6,并且共培养后KM3细胞可以刺激hUCBDSCs分泌IL-6;但无论是共培养前还是共培养后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MM-BMSCs分泌IL-6水平。ELISA法检测共培养前后KM3细胞分泌sIL-6R的水平,显示与hUCBDSCs共培养后KM3细胞分泌sIL-6R的水平下降地更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也显示与hUCBDSCs共培养后KM3细胞mIL-6R表达的阳性率下降得更明显;real time PCR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KM3细胞IL-6R 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hUCBDSCs共培养后KM3细胞IL-6R mRNA表达最低。3. NF-κB途径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中的作用3.1 EMSA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与hUCBDSCs共培养后KM3细胞NF-κB的活性最低,NF-κB在部分KM3细胞胞浆高表达、胞核不表达或低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UCBDSCs共培养组KM3细胞IκBα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3.2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与hUCBDSCs共培养的KM3细胞ICAM-1蛋白表达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弱,MM-BMSCs共培养组KM3细胞ICAM-1表达明显增强,且可在部分KM3细胞胞浆中发现红色点状荧光;real time PCR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KM3细胞ICAM-1 mRNA表达情况,与hUCBDSCs共培养后KM3细胞ICAM-1 mRNA表达最低。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与hUCBDSCs共培养的KM3细胞Bcl-2、Bcl-XL表达明显减弱,MM-BMSCs共培养组KM3细胞Bcl-2、Bcl-XL表达明显增强;real time PCR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KM3细胞Bcl-2、Bcl-XL mRNA表达情况,与hUCBDSCs共培养后KM3细胞Bcl-2、Bcl-XL mRNA表达最低。结论:1.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①生长曲线――细胞扩增速度受抑;②细胞周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但G2/M期细胞比例减少,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③扫描电镜――可见KM3通过伪足粘附、龛合于hUCBDSCs细胞;④凋亡率:凋亡率增加;透射电镜――可见凋亡和死亡细胞。2. hUCBDSCs可以分泌IL-6并且骨髓瘤KM3细胞也可促进其分泌IL-6;hUCBDSCs构成的新型造血微环境IL-6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MM-BMSCs的病态肿瘤微环境。3. hUCBDSCs通过下调KM3细胞IL-6R的表达,抑制了骨髓瘤KM3细胞的增殖。4. hUCBDSCs通过抑制骨髓瘤KM3细胞NF-кB的活化,下调靶基因ICAM-1、Bcl-2和Bcl-XL基因转录,抑制骨髓瘤细胞粘附的功能和减少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导致骨髓瘤KM3细胞增殖减低、凋亡增加。
席子明[6](2008)在《TRAIL及其受体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
黄玉燕[7](2007)在《益气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MM)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因子在其发病、治疗、预后等方面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新热点。东方医院血液免疫科对本病采用益气补肾活血方+MP、M2、VAD联合化疗方案+沙利度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为研究其疗效机制开展本课题。本论文分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两篇。第一篇为《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古代对MM的认识、现代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证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第二篇为《白细胞介素-6与多发性骨髓瘤》,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的概述、IL-6与MM关系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等几个方面。临床研究部分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住院的27例MM患者住院期间的病例资料进行了整理与统计分析。首先对其中17例3期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了回顾性总结以及对比分析。找出IL-6、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与其他疗效判定相关的指标,如骨髓浆细胞百分比(BMPC)、本周氏蛋白定量、血红蛋白(HGB)、血钙(Ca)、血肌酐(CRE)、尿素氮(Urea)、白蛋白(ALB)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对3期MM患者A、B亚型的β2-MG值也进行了比较。其次比较10例初诊并采用M2方案作为第1个疗程化疗方案的3期患者第1个疗程前后,除IL-6外,以上指标的差异。第3部分则观察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于血液免疫科住院诊治的8例3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后IL-6、CRP、LDH、β2-MG的变化,并将其IL-6值与健康志愿者的IL-6值作比较。IL-6由IMMULITE系统,以双抗夹心—化学发光法自动测定。结果显示:3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本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BMPC与HGB、CRE、β2-MG、ALB、本周氏蛋白有非常显着相关性(P<0.01),与IL-6、CRP有显着相关性(P<0.05);本周氏蛋白与HGB、CRE、Urea、β2-MG、Ca、LDH、ALB、BMPC有非常显着相关性(P<0.01);IL-6与CRP有非常显着相关性(P<0.01),与HGB、Ca、BMPC有显着相关性(P<0.05);CRP与HGB、IL-6有非常显着相关性( P<0.01),与Urea、BMPC有显着相关性(P<0.05);LDH与β2-MG、Ca、本周氏蛋白有非常显着相关性(P<0.01);β2-MG与HGB、CRE、Urea、LDH、ALB、BMPC、本周氏蛋白有非常显着相关性(P<0.01)。3期MM患者A亚型较B亚型的β2-MG值低,且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3期MM患者初诊经1个疗程包含M2化疗方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后,CRE、Urea、β2-MG、CRP、BMPC、本周氏蛋白值明显下降(P<0.05)。3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L-6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治疗后IL-6、CRP、β2 -MG较治疗前下降,且有显着差异( P<0.05)。通过以上研究,证实益气补肾活血方+MP、M2、VAD联合化疗方案+沙利度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3期MM患者骨髓瘤细胞、M蛋白明显减少,肾功能明显改善,具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6及其相关的细胞增殖系统有关。在抑制M蛋白合成分泌、改善肾功能方面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赵芳[8](2007)在《TRAIL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粘附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MM的年发病率为1/10万,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年发病率为4/10万。在美国,MM的年发病人数为14000人。到目前为止,MM仍然是一种不能治愈的肿瘤,平均生存期3年,占造血系统肿瘤死亡率的20%。目前,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主要治疗方法仍为联合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MM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且50%~70%伴有肾损害,因此多数病人没有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只能接受联合化疗。过去,MP、VAD、M2是MM主要的化疗方案,治疗有效率42%~50%,1999年以来,反应停用于MM治疗,反应停+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初治MM的有效率64%~74%。2001年,在反应停的类似物Lenalidomide的Ⅱ期临床试验中,Lenalidomide+地塞米松的有效率为91%。Bortezomib第一个临床应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单药治疗耐药及复发MM的有效率分别为33%和50%。虽然近年来MM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MM仍然是一种不能治愈的肿瘤。因而有必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是Wiley SR在1995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成员。在体外和小鼠体内实验均证实,TRAIL能快速、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大多数正常组织细胞没有毒性。因此,TRAIL用于肿瘤治疗的可能性激起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目前,美国和中国都已经批准了TRAIL的临床实验,有关TRAIL对血液系统肿瘤特别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研究很少。本研究以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为研究对象,从两个方面观察TRAIL的作用:第一,TRAIL对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第二,TRAIL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的促凋亡作用。初步探讨TRAIL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为TRAIL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生物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细胞培养和传代1.1人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的培养和传代人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培养于含体积分数为20%的灭活胎牛血清(FBS)、100U/ml的青霉素和100μg/ml硫酸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液中,置37℃、体积分数为5%的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培养,每5~6天传代一次,实验用对数生长期细胞,台盼蓝染色拒染率均在95%以上。1.2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从健康志愿者髂前上棘后1cm处骨穿抽取1ml的骨髓,将骨髓液进行全骨髓培养,用含10%FBS LG-DMEM培养基,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g/ml。37℃、5%CO2孵育箱中培养,不同时间点弃悬浮细胞,用0.01mmol/L PBS(PH=7.2)尽量轻轻洗去未贴壁的细胞,加入含10%FBS LG-DMEM培养基培养,对于贴壁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2 TRAIL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黏附分子表达以及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抑制率影响的研究2.1 MTT法检测TRAIL对BMSCs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BMSCs,调整细胞密度为2×105/ml,接种于96孔平地培养板中,待24小时BMSCs单层汇合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RAIL,培养不同的时间(最长时间为96小时),培养结束前6h加入20μl MTT(5μg/ml);离心培养板,小心吸去上清,加入DMSO 200μl,振荡溶解还原的formazon结晶,酶标仪(Multiskan、Ascent Labsystems)550nm测A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2.2流式细胞术检测TRAIL对RPMI8226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XCR4表达率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RPMI8226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105/ml ,接种于24孔培养板,加入不同浓度TRAIL作用24小时后,收集细胞,用冷PBS洗两遍后,各取细胞悬液100μl,分别加入CD184(CXCR4)6ul,对照组加入CD4 6ul,轻轻混匀,室温避光反应30分钟,立即在流式细胞仪(FACSCallibur)上检测,计数104细胞,以对照管作为阴性对照,CELLQuest软件分析,粘附分子CD184(CXCR4)表达水平以阳性细胞百分数表示。3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的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RPMI8226细胞悬液,以不同浓度的TRAIL处理不同的时间,培养结束前6小时加入20μl MTT(5μg/ml);离心培养板,小心吸去上清,加入DMSO 200μl,振荡溶解还原的formazon结晶,酶标仪(Multiskan、Ascent Labsystems)570nm测A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4 TRAIL对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凋亡作用的研究4.1AnnexinⅤ/PI凋亡试剂盒检测TRAIL作用前后细胞早期凋亡率的变化。取对数生长期的RPMI8226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105/ml,接种于24孔板,每孔2ml,以不同浓度的TRAIL处理24小时后,收集培养细胞,4℃PBS洗两遍后,重悬于200μl的Binding Buffer,加入FITC标记的膜联蛋白V(Annexin V-FITC)10μl和PI(碘化丙啶)5μl,轻轻混匀,4℃避光反应30分钟,加入300μl Binding Buffer ,立即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计数104个细胞,用CELLQuest软件分析细胞凋亡率。4.2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作用于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 24h前后凋亡基因表达的变化。4.3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作用于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前后凋亡蛋白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RAIL作用于RPMI8226细胞前后NF-κB P65、caspase-3、Mcl-1的蛋白表达:RPMI8226细胞培养48小时后,收集细胞,加5倍体积的RIPA裂解缓冲液(50mol/L Tris-HCl,pH7.5,150mmol/L NaCl,1%NP-40,0.5%脱氧胆酸钠,0.1%SDS,l mmol/L EDTA,l mmol/LPMSF,2mg/L Leupeptin),4℃,作用1h,离心、取上清,Lowry法测蛋白含量。灌制8%的分离胶和5%的浓缩胶。取相当于150μg蛋白的细胞提取液,与等体积上样缓冲液混匀后,100℃沸水浴煮3min,自然冷却后上样于凝胶加样孔内,120V恒压电泳。将NC膜用转移缓冲液(50mmol/L Tris,40mmol/L甘氨酸,0.037% SDS,20%甲醇)浸润后,覆盖于凝胶上面,置入转移槽中,NC膜位于正极,凝胶位于负极。4℃,80~90V恒压转移3h。转膜完毕,取出NC膜,置于含5%脱脂奶粉、1%BSA的TTBS(10mmol/L Tris-HCl,pH8.0,150mmol/L NaCl,0.05% Tween-20)封闭液中,4℃封闭过夜。加适量以TTBS稀释为适当浓度的一抗(小鼠抗人NF-κB P65单克隆抗体、小鼠抗人caspase-3单克隆抗体、兔抗人Mcl-1多克隆抗体)(1:200),室温反应2h。用TTBS洗膜,3×10min。加适量以TTBS稀释为1:1500的二抗(辣根酶标记抗鼠IgG、辣根酶标记抗兔IgG),于室温反应1h。用TTBS洗膜3×10min,TBS洗膜1×10min,滤纸吸干NC膜表面的水份。按照ECL发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将膜放入平皿中,加入发光剂,轻轻摇动1min;将膜取出,用滤纸吸干,保鲜膜包好。按照从下至上依次为NC膜、X光片和增感屏的顺序,放于暗盒中,曝光3min后,进行显影、定影及灰度扫描分析。结果1 TRAIL影响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粘附分子的表达1.1 TRAIL对人骨髓基质细胞,仅有轻度杀伤作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和人骨髓基质细胞共同培养24h后,比单纯RPMI8226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增殖旺盛。1.2随着TRAIL浓度增加,处理24h后的RPMI8226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84表达率逐渐升高。2 TRAIL抑制了RPMI8226细胞株的增殖,并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TRAIL浓度为2μg/ml、5μg/ml、10μg/ml时,48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6%、54%、59%;72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8%、57%、63%;96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1%、69%、72%。3 TRAIL可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细胞凋亡3.1 TRAIL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光镜观察TRAIL作用24h后, RPMI8226细胞出现染色质浓缩、空泡化;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出现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对照组(不加TRAIL组)细胞则形态完整,核物质分布均匀,细胞无凋亡形态学改变。3.2 TRAIL影响RPMI8226细胞的凋亡率:用TRAIL处理RPMI8226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TRAIL浓度为0.5μg/ml、1μg/ml、2μg/ml、5μg/ml和10μg/ml时,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3.50%、59.76%、68.24%、71.01%和79.43%。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3.3 TRAIL作用24h后,随着TRAIL浓度增加,RPMI8226细胞内的抗凋亡基因Mcl-1、XIAP和cFLIP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CARP1、CARP2和bcl-2mRNA表达水平则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水平呈逐渐增强趋势。3.4 TRAIL作用48h后,RPMI8226细胞内的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和NF-κB P65(RelA)表达水平随着TRAIL浓度的增加而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Mcl-1的表达水平在TRAIL作用前后及不同浓度的TRAIL作用下无明显增强或减弱趋势。结论1 TRAIL对人骨髓基质细胞,仅有轻度杀伤作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和人骨髓基质细胞共同培养24h后,比单纯培养RPMI8226生长状态旺盛。2 TRAIL上调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CXCR4表达水平。3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TRAIL对人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的生长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4细胞形态学观察和AnnexinⅤ/PI法证实了TRAIL可以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凋亡。同时发现TRAIL作用前后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内的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水平发生了变化,我们推测TRAIL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抑制了抗凋亡基因CARP1、CARP2、Bcl-2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NF-κB P65的表达,并引起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引发细胞凋亡。
孟建波[9](2004)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三氧化二砷的抗血管新生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在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中的重要地位与抗血管新生治疗的意义在肿瘤学领域已经得到了确认,血管新生是指在已经存在的血管网的基础上以出芽的方式形成新的微血管的过程。生理条件下发生的血管新生是一严格受控的过程,而病理性的血管新生是一个失控无序的过程,这种持续的无规则血管新生促进了疾病的发展。现代理论认为肿瘤的生长分为无血管期和血管期,在无血管期由于肿瘤主要依赖周围组织的弥散作用来获取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产物,所以明显地限制了肿瘤的继续生长,肿瘤的直径不超过1~2mm;而在血管期肿瘤内出现新生的毛细血管并获得了进一步生长的能力,从而肿瘤迅速生长并发生转移。在实体肿瘤已证实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预后与肿瘤的血管新生密切相关。血管新生是由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共同调控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VEGF)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血管新生刺激因子,VEGF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提高血管通透性以及改变细胞外基质使其更易于血管的生长。VEGF还可以通过瘤细胞的旁分泌、自分泌途径直接促进瘤细胞的生长。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经传统的治疗不能完全清除骨髓瘤细胞,大多数患者在缓解后短期内复发,因此探讨MM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 ,As2O3)被成功用于治疗常规化疗或维甲酸治疗后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后,砷剂成为国际血液、肿瘤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外的多种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均有效。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MM中是否存在病理性血管新生以及是否存在VEGF的过度表达,探讨血管新生和VEGF在MM中的临床意义,同时探讨As2O3治疗MM的具体作用机制,希望为MM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 临床资料:收集 1999年1月~2002年11月于河北医科大<WP=5>学第三医院初诊的42例MM患者,诊断、分期及疗效判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化疗给予VAD+干扰素方案,于化疗后第三周骨髓抑制恢复后复查。采集血清标本:MM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留取标本;对照组18例,来自职工健康查体。采集骨髓标本:MM患者采集治疗前后髂后上嵴骨髓穿刺及活检组织标本;收集本院骨科、心外科手术切除的髂骨及肋骨10例标本作为对照。MM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组成方面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除外血管新生异常的个体。2. 微血管显示及计数方法:采用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微血管,凡是染色成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均作为一个血管来计数,管腔大于8个红细胞,带较厚肌层的血管不计入微血管。每张切片于100倍光镜下选择3个微血管最多的区域作为“热点区”,于400倍光镜下(视野范围0.2376㎜2)计数每个“热点区”的微血管数,取其均值来表示微血管密度。3. VEG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操作按产品说明书进行。4. VEGFmRNA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原位杂交操作按产品说明书进行,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图像进行分析,VEGFmRNA转录水平用积分光密度值及平均光密度值表示。5. 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无菌条件下于髂后上嵴抽取骨髓液2ml,肝素抗凝,采用Fico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将分离的单个核细胞以2×106/ml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培养于含10%的灭活FBS的完全RPMI 1640培养液中,每孔2.0ml,每例接种6个复孔。在37℃、体积分数为5%CO2、饱和湿度为100%的培养箱中培养72h后分别离心收集上清,-20℃冻存。6. 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定期收集的细胞,经洗涤、固定、破膜及碘化吡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 Multicycle DNA Content and Cell Cycle Analysis Software软件获取并分析数据,分析G1、G2、S期及亚G1期细胞(凋亡细胞)百分比。7. bcl-2表达的流式细胞术测定:采用FITC标记的仓鼠抗人bcl-2单抗,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检测。操作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应用流式细胞仪SystemⅡ和Exto-analysis 软件获取并分析数据,以阴性对<WP=6>照设阳性界值,荧光强度大于此界值者为阳性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以阳性细胞百分数表示。8. RPMI8226、U266细胞系培养:以2×105/ml密度培养于RPMI 1640培养液中,置37℃、体积分数为5%CO2、饱和湿度为100%培养箱中培养,每2~3天传代一次,试验时用对数生长期细胞。9.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分离与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来自胶原酶消化后的婴儿脐带,以2×105/ml密度培养于含体积分数为20%的灭活胎牛血清、5ng/ml rhVEGF、5ng/ml rhbFGF的M199培养液中,置37℃、体积分数为5%CO2、饱和湿度为100%培养箱中培养,每2~3天换液一次。试验时用传至第3代的生长良好的内皮细胞。 10. VEGF和As2O3对RPMI8226、U266细胞增殖、细胞活力、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及VEGF合成的影响:将对数生长期细胞悬液以2×105/ml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每孔2.0ml,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 ng/ml、20 ng/ml、40 ng/ml的VEGF 和1μmol/L 、2
杜秀平[10](2002)在《平肺口服液改善NSCLC恶病质状态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逐年上升,在大城市肺癌的发病率已经位列首位,而且有逐年增高趋势。由于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在确诊时约有70%的病人为中晚期。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化学治疗取得了一定进步,在缓解率方面较前有很大提高,但是对晚期患者总的生存期延长并不是很明显,治疗后缓解期约为4个月,生存期约为89个月。究其原因,有些是在治疗过程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在晚期恶病质患者,不仅治疗的敏感性降低,甚至加速病情恶化,加速患者死亡。在患者的整个病程中,约50%80%有恶病质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对放化疗不敏感,病程相对小细胞肺癌又较长,容易发生恶病质。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直接途径,在延长带瘤生存方面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观察中药复方平肺口服液对恶病质的治疗作用,以细胞因子为主要靶点,探讨平肺口服液治疗恶病质的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患者46例配对分为两组,以醋酸甲羟孕酮为对照组,观察了中药复方平肺口服液对生活质量(EORTC QLQ-C30-L13)、进食量、体重变化、血浆前白蛋白、皮肤皱折厚度、上臂肌肉周径、促恶病质细胞因子IL-6和TNF-α、T细胞亚群、临床缓解率的影响。实验研究以移植Lewis肺癌诱导小鼠发展为恶病质模型。以顺铂、醋酸甲羟孕酮为治疗对照组,观察对恶病质小鼠食量、体重、生活状态、肿瘤生长的作用。ELASA双抗夹心法检测小鼠血浆IL-6、IL-1α、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肿瘤组织内IL-6、IL-1α、TNF-α、TNFR1、TNFR2表达,并对组织和血浆细胞因子进行两者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平肺口服液在提高患者进食量方面和醋酸甲羟孕酮相似,提高率52.17%,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前者优于后者,分别平均提高15.83分和4.76分(p=0.038)。平肺口服液对恶病质患者体重提高率为69.57%,明显高于对照组(提高率为30.43%,p<0.05)。对患者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6周内动态检测显示在提高时间上早于对照组,在提高的强度上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血浆总蛋白上没有明显差异。上臂皱折厚度测量发现和对照组没有差异,而上臂肌肉周径在治疗后期有显着差异,说明平肺口服液主要是促进蛋白合成,改善蛋白质代谢紊乱。对患者血浆细胞因子IL-6、TNF-α检测发现,这两个细胞因子都有显着降低,而对照组醋酸甲羟孕酮仅对IL-6有显着抑制作用,对TNF-α的作用不显着,动物实验也有类似表现。另外,在动物模型中平肺口服液还可以减低小鼠血浆IL-1α水平。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平肺口服液治疗后小鼠肿瘤组织的TNFR2、TNFR1表达增强,IL-6、IL-1α、TNF-α表达减弱,对照组对TNFR2、TNFR1、IL-1α、TNF-α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经相关分析和回归检验,血浆IL-6、IL-1<WP=6>α水平和肿瘤组织表达相关,血浆TNF-α水平和肿瘤组织TNF-α正相关,和TNFR2、TNFR1表达负相关。综合以上结果,提示了平肺口服液对促恶病质因子的调节具有多环节、多途径的特点。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都发现对肿瘤有抑制作用。本组病例多数为化疗失败者,临床还可以达到13%缓解率,进展病例较少(22%),稳定居多数。结论:NSCLC恶病质的物质基础是血浆TNF-α、IL-6、IL-1α水平的提高,与中医阴虚内热符合。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都证明养阴清肺中药复方平肺口服液可降低这些物质,从而改善恶病质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状态。平肺口服液治疗肺癌恶病质是通过多途径发挥作用的。就目前的实验材料,平肺口服液通过抑制肿瘤生长物质,调节细胞因子表达,降低TNF-α、IL-6、IL-1α水平,增加TNFR1、TNFR2受体表达,使肿瘤组织内TNF-α内化,增加肿瘤组织对TNF-α的敏感性,减少TNF-α分泌到全身造成的正常组织损伤。平肺口服液减少发热和降低机体组织的能量消耗,增加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和减少肌肉蛋白降解。平肺口服液还具有控制肺癌主要症状,减少患者被疾病的困扰。中药复方对恶病质具有潜在的治疗优势,而且体现了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
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PD-1和TIM-3在耗竭T细胞介导B系淋巴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外周血和淋巴结中T细胞PD-1表达以及血浆中可溶性PD-1和PD-L1水平动态变化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研究 |
一、外周血和淋巴结中T细胞PD-1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研究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二、血浆中可溶性PD-1和PD-L1水平动态变化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研究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PD-1阻断策略临床应用于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及其预后生物标记物和耐药机制研究 |
一、PD-1单抗临床应用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及其预后生物标记物和耐药机制研究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二、PD-1基因敲减的CAR-CD19T细胞临床应用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及耐药机制研究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小鼠模型中PD-1及TIM-3单抗联合干预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
一、小鼠模型中PD-1及TIM-3单抗联合干预的疗效观察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二、小鼠模型中PD-1及TIM-3单抗联合干预的机制研究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淋巴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IL-6基因启动子区CGP位点甲基化水平及跨膜信号通路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第一部分 IL-6基因启动子CpG位点低甲基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IL-6及跨膜信号通路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和机制探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IL-6基因多态性及跨膜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3)Micro RNA调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鉴定以及差异性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microRNA 221-5p调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microRNA 203-a-3p调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发病机制:从科学研究到临床治疗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microRNA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诊断价值、预后分析、治疗靶点选择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小豆蔻明抑制IL-6诱导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小豆蔻明对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小豆蔻明对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凋亡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小豆蔻明对IL-6诱导的U26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作用机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抑制增殖和促凋亡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照片 |
第二部分 IL-6/IL-6R途径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抑制骨髓瘤KM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照片 |
第三部分 NF-κB途径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中的作用 |
分题一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抑制骨髓瘤KM3细胞NF-κB的活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分题二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抑制骨髓瘤KM3细胞NF-κB靶基因的表达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照片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白细胞介素-6 及其受体在血液疾病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NF-κB 与血液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益气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
1 病机 |
2 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白细胞介素-6 与多发性骨髓瘤 |
1 IL-6 概述 |
2 IL-6 与多发性骨髓瘤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 |
3 IL-6 与多发性骨髓瘤关系的临床研究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临床资料 |
诊疗标准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TRAIL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粘附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TRAIL 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粘附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新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多发性骨髓瘤中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三氧化二砷的抗血管新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多发性骨髓瘤中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三氧化二砷的抗血管新生作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血管新生及其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多发性骨髓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促多发性骨髓瘤生长作用和三氧化二砷的抗血管新生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一 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 |
综述二 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平肺口服液改善NSCLC恶病质状态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促癌症恶病质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
1 肿瘤坏死因子 |
1.1 对食欲的影响 |
1.2 对糖代谢的影响 |
1.3 对脂肪代谢影响 |
1.4 对蛋白质代谢影响 |
2 白细胞介素-1 |
3 白细胞介素-6 |
4 γ-干扰素 |
5 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
参考文献 |
IL-6与恶性肿瘤 |
1 IL-6结构和功能 |
1.1 对局部炎症细胞的作用 |
1.2 促进肝脏急性期蛋白的合成 |
1.3 对神经、内分泌的作用 |
1.4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1.5 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
2 IL-6和肿瘤临床的关系 |
3 促进肿瘤发展的机制 |
3.1 调节细胞表面抗原,促进转移 |
3.2 抑制凋亡 |
3.3 活化生长因子 |
3.4 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 |
3.5 改变代谢途径,促进恶病质发生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入选标准 |
1.2 恶病质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西医诊断标准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检测方法 |
3.1 生活量表评价 |
3.2 对进食量的影响 |
3.3 体重变化 |
3.4 三头肌皮折厚度、上臂周径变化 |
3.5 血浆蛋白变化 |
3.6 细胞免疫检测 |
3.7 免疫细胞因子检测 |
3.8 促恶病质细胞因子检测 |
3.9 疗效评价 |
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治疗前后进食量变化 |
3 体重改变测量 |
4 治疗对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影响 |
5 上臂周径、皮肤皱折厚度、上臂肌肉周径变化 |
6 对NK细胞、CD4+/CD8+细胞的影响 |
7 对免疫因子IL-2、sIL-2R的影响 |
8 对血浆促恶病质细胞因子TNF-α、IL-6影响 |
9 疗效评价 |
10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11 临床症状改善率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 |
1.2 瘤株 |
1.3 药物 |
1.4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备 |
2.2 分组及用药 |
3 检测指标 |
3.1 体重 |
3.2 饲料摄取量 |
3.3 血浆细胞因子检测 |
3.4 肿瘤重量 |
3.5 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生存情况和小鼠体重 |
2 对小鼠摄食的影响 |
3 瘤体重量 |
4 血浆细胞因子 |
5 肿瘤组织内TNFR1和TNFR2表达 |
6 肿瘤组织内细胞TNF-α、IL-1α、IL-6的表达 |
7 血浆细胞因子和组织细胞因子关系 |
讨论 |
1 平肺口服液中医理论基础 |
2 细胞因子对恶病质发生的作用 |
3 平肺口服液对恶病质的作用特点 |
3.1 调节细胞因子 |
3.2 改善临床症状 |
3.3 抑制肿瘤生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EORTCQLQ-C30-L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PD-1和TIM-3在耗竭T细胞介导B系淋巴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 陈晓晨. 苏州大学, 2020(06)
- [2]IL-6基因启动子区CGP位点甲基化水平及跨膜信号通路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相关机制研究[D]. 岳胜.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3]Micro RNA调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范方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4]小豆蔻明抑制IL-6诱导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机制[D]. 向彩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5]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骨髓瘤KM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 高力. 第三军医大学, 2009(05)
- [6]TRAIL及其受体的临床研究[J]. 席子明. 社区医学杂志, 2008(03)
- [7]益气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机制研究[D]. 黄玉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8]TRAIL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粘附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D]. 赵芳. 河北医科大学, 2007(06)
- [9]多发性骨髓瘤中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三氧化二砷的抗血管新生作用[D]. 孟建波. 河北医科大学, 2004(04)
- [10]平肺口服液改善NSCLC恶病质状态及其机制研究[D]. 杜秀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