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包括注水井,所述注水井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和注水井相对应,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两个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分别位于开口的两侧,两个安装板的上端一侧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和安装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油缸,且同一侧的两个油缸为一组,同一组内的两个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共同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将注水管插入注水井,安装人员少,且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控制注水管的位置,安装效率高,从而提高了注水效率,方便操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包括注水井(18),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18)上设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开口(10),所述开口(10)和注水井(18)相对应,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两个安装板(3),且两个安装板(3)分别位于开口(10)的两侧,两个安装板(3)的上端一侧均固定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固定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和安装板(3)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油缸(7),且同一侧的两个油缸(7)为一组,同一组内的两个油缸(7)的活塞杆末端共同固定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的一侧设有限位机构,两个支撑板(4)的相对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内安装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的一侧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的相对一侧共同转动连接有承载杆(9),所述承载杆(9)的一侧设有夹持装置,两个夹持装置共同夹持有注水管(8),所述注水管(8)的一端贯穿开口(10)并延伸至注水井(18)内。
设计方案
1.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包括注水井(18),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18)上设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开口(10),所述开口(10)和注水井(18)相对应,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两个安装板(3),且两个安装板(3)分别位于开口(10)的两侧,两个安装板(3)的上端一侧均固定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固定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和安装板(3)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油缸(7),且同一侧的两个油缸(7)为一组,同一组内的两个油缸(7)的活塞杆末端共同固定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的一侧设有限位机构,两个支撑板(4)的相对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内安装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的一侧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的相对一侧共同转动连接有承载杆(9),所述承载杆(9)的一侧设有夹持装置,两个夹持装置共同夹持有注水管(8),所述注水管(8)的一端贯穿开口(10)并延伸至注水井(1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限位块(11)一侧下端的固定块(13),所述限位块(1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12),所述限位块(11)的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4),所述固定块(13)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限位杆(14)和第二限位槽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承载杆(9)内的螺杆(19),所述承载杆(9)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20),所述螺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滑槽(20)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螺杆(19)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滑槽(20)内的另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承载杆(9)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槽(20)内安装有两个第二滑块,所述螺杆(19)的一端设有左旋螺纹,且螺杆(19)的另一端设有右旋螺纹,其中一个第二滑块螺纹套接在螺杆(19)设有左旋螺纹的一端,另一个第二滑块螺纹套接在螺杆(19)设有右旋螺纹的一端,两个第二滑块的一侧均固定有夹板(21),两个夹板(21)的相对一侧分别抵触在注水管(8)的两侧,所述螺杆(19)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板(4)的另一侧均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且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6)的下端固定有加强板(17),所述加强板(17)的一侧固定在支撑板(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注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任何陆上油田来说,在油田开发之前,储层中的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都处在高温、高压且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在油田投入开发之后,随着储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不断开采,井底压力必然会不断的下降,同时储层压力势必会随着开发时间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为了保持油层压力和提高油层采收率,使油田持续高产稳产,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国内外有许多油田都采用向油层注水的方法,来保持地层压力,以提高油井采收率。水源来水经注水站升压后,由高压阀组分配给注水井配水间连接的注水管,经注水管到注水井配水间,在配水间经控制、计量后输送到注水井注入油层。
传统的注水管由多人协作插入注水井中,但不易控制注水管的深度,且费时费力,施工者人数过多,插入后不能保证注水管的位置固定不动,影响采油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包括注水井,所述注水井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和注水井相对应,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两个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分别位于开口的两侧,两个安装板的上端一侧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和安装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油缸,且同一侧的两个油缸为一组,同一组内的两个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共同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有限位机构,两个支撑板的相对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的相对一侧共同转动连接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一侧设有夹持装置,两个夹持装置共同夹持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贯穿开口并延伸至注水井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限位块一侧下端的固定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槽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承载杆内的螺杆,所述承载杆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滑槽内的另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承载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槽内安装有两个第二滑块,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左旋螺纹,且螺杆的另一端设有右旋螺纹,其中一个第二滑块螺纹套接在螺杆设有左旋螺纹的一端,另一个第二滑块螺纹套接在螺杆设有右旋螺纹的一端,两个第二滑块的一侧均固定有夹板,两个夹板的相对一侧分别抵触在注水管的两侧,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
优选地,两个支撑板的另一侧均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的下端固定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侧固定在支撑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夹板的一侧呈弧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油缸、限位机构、承载杆和夹持装置的配合,油缸带动承载杆移动,解决了传统的注水管依靠人力安装的问题,达到了快速安装的目的,且操作人员少,劳动强度低,提高注水效率;
2、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配合,辅助承载杆的移动,解决了承载杆不能稳定移动的问题,使承载杆每次移动的距离相同,增加了调节注水管的准确性,稳定支撑承载板移动,提高了承载板移动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将注水管插入注水井,安装人员少,且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控制注水管的位置,安装效率高,从而提高了注水效率,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的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的C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安装板、4支撑板、5第一滑槽、6承载板、7油缸、8注水管、9承载杆、10开口、11限位块、12第一限位槽、13固定块、14限位杆、15第一滑块、16转动杆、17加强板、18注水井、19螺杆、20第二滑槽、21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采油注水专用的调节装置,包括注水井18,方便注水,注水井18上设有底座1,起到了稳定支撑的作用,底座1的上端设有开口10,开口10和注水井18相对应,方便安装注水管,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两个安装板3,且两个安装板3分别位于开口10的两侧,两个安装板3的上端一侧均固定有支撑板4,起到了稳定支撑承载板6的作用,两个支撑板4的另一侧均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且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的上端,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增加支撑板4的稳定性,支撑板4的上端固定有承载板6,承载板6的下端固定有加强板17,加强板17的一侧固定在支撑板4的一侧,加强承载板6的结构强度,承载板6和安装板3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油缸7,为安装注水管8提供动力,且同一侧的两个油缸7为一组,同一组内的两个油缸7的活塞杆末端共同固定有限位块11,油缸7推动限位块11移动,限位块11的一侧设有限位机构,方便固定承载杆9,两个支撑板4的相对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5,第一滑槽5内安装有第一滑块15,第一滑块15在第一滑槽5内滑动,第一滑块15的一侧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内的相对一侧共同转动连接有承载杆9,通过第一滑块15和第一滑槽5的配合,辅助承载杆9的移动,承载杆9的一侧设有夹持装置,两个夹持装置共同夹持有注水管8,注水管8的一端贯穿开口10并延伸至注水井18内,方便注水,且装置安装效率高,从而提高了注水效率,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限位块11一侧下端的固定块13,限位块1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12,限位块11的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4,固定块13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槽,限位杆14和第二限位槽相对应,将承载杆9转到第一限位槽12内,转动限位杆14将承载杆9卡在第二限位槽内,防止承载杆9转动,达到了稳定支撑承载杆9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承载杆9内的螺杆19,承载杆9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20,螺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滑槽20内的一端侧壁上,螺杆19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滑槽20内的另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承载杆9的一端,第二滑槽20内安装有两个第二滑块,螺杆19的一端设有左旋螺纹,且螺杆19的另一端设有右旋螺纹,其中一个第二滑块螺纹套接在螺杆19设有左旋螺纹的一端,另一个第二滑块螺纹套接在螺杆19设有右旋螺纹的一端,方便两个夹板21移动,两个第二滑块的一侧均固定有夹板21,夹板2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方便夹持注水管8,两个夹板21的相对一侧分别抵触在注水管8的两侧,螺杆19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16,通过转动杆16带动螺杆19转动,螺杆19带动两个第二滑块移动,两个第二滑块带动两个夹板21移动,夹持注水管8,达到了快速安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注水管8通过开口10插到注水井18中,转动承载杆9,将承载杆9转到第一限位槽12内,转动限位杆14将承载杆9卡在第二限位槽内,防止承载杆9转动,通过转动杆16带动螺杆19转动,螺杆19带动两个第二滑块移动,两个第二滑块带动两个夹板21移动,夹持注水管8,承载板6上的油缸7推动限位块11移动,限位块11带动承载杆9移动,承载杆9通过第二滑块和夹板21带动注水管8向注水井18内移动,当承载板6上的油缸7活塞杆末端移动到最下端时,另一侧承载板6上的油缸7活塞杆末端处于最高点,转动另一的承载杆9,使另一侧的承载杆9固定在该侧的限位块11内,通过转动杆16转动螺杆19带动夹板21对注水管8进行夹持后,转动螺杆19拆除固定在注水管8一侧的夹板21,打开限位杆14转出承载杆9,使另一侧的油缸带动注水管8向下移动,通过对油缸7伸缩量和运动次数进行测量,测算注水管8下潜的位置,当需要拔出注水管8时,将限位块11移动到最下端,两个夹板21固定好后,利用安装板3上的油缸7将注水管8拔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0099.3
申请日:2019-01-0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1(陕西)
授权编号:CN209457924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E21B 43/20
专利分类号:E21B43/20
范畴分类:22A;
申请人:安静
第一申请人:安静
申请人地址:718690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冯地坑乡第五采油厂
发明人:刘利平;郗军锋;王伟;周旭伟;熊涛;叶琪;刘云飞;万文春;白景彪;宋子秋;付跃东;韩哲
第一发明人:刘利平
当前权利人:安静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螺纹连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