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陇中半干旱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春小麦,通量,半干旱,马铃薯,菊芋,潜热,光合作用。
陇中半干旱区论文文献综述
丁林凯,阚飞,李玲,岳宁,周琳琳[1](2019)在《陇中半干旱区玉米对光和CO_2浓度的响应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挑选出最适合陇中半干旱区玉米的光响应和CO_2响应模型,以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种植的玉米为试验材料,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玉米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和CO_2浓度下的光合数据,采用应用较多的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M-M模型以及叶子飘建立的光响应模型(以下简称叶子飘模型)与CO_2响应模型对光响应数据和CO_2响应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无论是光响应还是CO_2响应,叶子飘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玉米的光响应和CO_2响应数据,可以较准确地描述玉米的光响应和CO_2响应曲线,并且对光响应过程中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光补偿点(I_c)、光饱和点(I_(sat))、暗呼吸速率(R_d)、CO_2响应过程中的光合能力(P_(n,max))、CO_2补偿点(C_(ic))、CO_2饱和点(C_(isat))、光呼吸速率(R_p)等光合参数的计算也较可靠。(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马明生,柳燕兰,郭贤仕[2](2018)在《10个旱地春小麦品种(系)在陇中半干旱区的比较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适应陇中半干旱区抗逆稳产的春小麦品种,丰富品种资源,以‘陇春27’为对照,在甘肃定西对引进的9个春小麦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研究其区域适应性。结果表明,‘甘春25’在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方面表现最好,分别达到5 000.3kg·hm-2和13.15kg·hm-2·mm-1,较对照增产20.0%,WUE提高了17.5%;‘04(4)-6-1’和‘06(148)-2-1’抗倒伏性较强;‘甘春25’‘定西40’‘陇春27’和‘陇春35’等品种(系)在抗条锈病方面表现较好,平均严重度和普遍率分别为6.3%~9.6%和4.0%~12.0%。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推广应用的品种‘甘春25’。此外,试验发现春小麦扬花期旗叶SPAD值与籽粒产量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何雪玲[3](2018)在《陇中干旱半干旱区菊芋栽培集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陇中干旱半干旱区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栽培技术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菊芋产业化发展水平及经营。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大田对比测产、应用示范印证3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施肥、播种、密度、田间管理、轮作倒茬、保护地栽培、间套带种植、机械化耕作等8个技术方面,总结提出了相互间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综合应用的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菊芋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即:秋季按N∶P_2O_5∶K_2O=10∶7.5∶7.5配方深施肥,选用30g左右的小整薯冬播,密度4.1万~4.5万株/hm~2宽窄行(80+60cm)种植,生长期及时中耕疏花和打尖,抢墒地膜全覆盖低垄圆面单行沟播,重茬菊芋免播自生套种扁豆,集雨补灌带状栽早菜,机耕机播和机收。并对每一项技术,简明扼要地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标准和操作要点。(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10期)
方彦杰,张绪成,侯慧芝,于显枫,王红丽[4](2018)在《陇中半干旱区甜荞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范围、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等方面规范了陇中半干旱区甜荞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王婷,石育中,刘倩,温腾飞,杨新军[5](2018)在《陇中半干旱区不同类型农户抗旱适应能力定量评价——以榆中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农户生计,甚至阻碍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农户抗旱适应能力,有助于提升农户生计可持续性。选择榆中县为研究区,借助社会-生态系统框架(SES)下适应能力的概念,构建农户抗旱适应能力评价模型;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生计特征统计,将农户分为补贴依赖型、务农专业型、务工专业型、兼业型和职业型,定量评价榆中县农户抗旱适应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类型呈现多元化,其中务工专业型农户最多,职业型农户最少。(2)农户抗旱适应能力整体稳定性较差,且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不同类型农户抗旱适应能力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补贴依赖型>务农专业型>务工专业型>兼业型>职业型。(3)农户抗旱适应能力障碍因素主要有干旱损失、自然资本、农户认知、节水灌溉和社会资本5大维度。(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岳宁[6](2018)在《陇中半干旱区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T/ET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利用效率(WUE)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对于半干旱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2017年兰州大学半干旱区流域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站的气象站数据和涡度相关数据,对叁年内不同时间尺度(日、生育期、季节)的气象、环境因子、碳水通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探究针对目前气候背景和人类活动下(降水差异、地膜覆盖)对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讨论了水分利用效率对于T/ET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2015-2017年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612g C kg~-11 H_2O、4.594g C kg~(-1)H_2O、5.226g C kg~-11 H_2O。相对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基于地膜覆盖下的会宁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碳汇,2015-2017叁年WUE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基本在夏季(灌浆期、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影响叁年内WUE变化的主要因子也是有效水分。(2)WUE在整个生长季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很差,但是在灌浆期和成熟期却又相对较好的关系。幼苗期的温度和气孔导度,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的饱和水汽压差、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能很好的解释WUE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3)WUE日尺度变化存在叁个阶段,极端大值出现在早上和晚上,白天持续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日尺度WUE与气孔导度的相关关系明显。7:00-11:00的光合有效辐射、11:00-16:00的饱和水汽压差和16:00-21:00的饱和水汽压差、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能很好的解释WUE在日尺度的变化过程。(4)总的降水量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季节性降水的重要性远高于年内总的降水量。春季降水差异也并没有对生长季内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特别大的影响,降水事件对于蒸散发(ET)的响应远大于生态系统总生产力(GEP),加之本试验站位于河谷交汇处,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也导致了WUE的变化不明显。基于地膜覆盖能极大程度的增加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但是对于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响应不明显,水热条件是解释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5)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可以大大降低不同环境因子的日尺度的时间滞后性,通过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推求计算的T/ET_(uW)相较于模型方法计算的T/ET_(s-w)在季节尺度上与原位试验值T/ET_(sf)更为接近,叶面积指数LAI是影响整个生长季T/ET的最重要的因子,T/ET_(uW)比T/ET_(s-w)与LAI有更好的相关性,在基于地膜覆盖的情况下更为明显。综上,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半干旱区碳水耦合和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3-01)
胡新元,柳永强,陆立银,谢奎忠,罗爱花[7](2017)在《陇中半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抗旱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陇中半干旱区,采用黑膜覆盖、黑膜覆盖+滴灌两种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陇薯7号的生长发育、产量及抗旱性。结果表明,黑膜覆盖模式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产量与大薯重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在密度为51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黑膜覆盖+滴灌模式下,密度51000株/hm~2与57000株/hm~2的产量较高,二者基本持平。黑膜覆盖+滴灌模式比黑膜覆盖模式马铃薯产量增幅明显,其平均抗旱指数达到1.40,说明黑膜覆盖+滴灌是陇中旱作区马铃薯抗旱栽培的高效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种业》期刊2017年12期)
黄凯,何小谦,李德明,王娟,何万春[8](2017)在《陇中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马铃薯新品种‘定薯3号’为材料,采用黑、白地膜和玉米秸秆为覆盖材料,探讨陇中半干旱区马铃薯覆盖栽培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和露地栽培相比不同覆盖方式均可提早马铃薯出苗时间2 d以上,增强苗期长势,促进茎叶生长,生育期延长2~17 d,产量增加10.09%~30.26%。增产效果最显着覆盖方式为"玉米秸秆+黑膜"和"黑色地膜覆盖"。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干物质和还原糖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各有差异。因此,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用途,采取相应的覆盖栽培方式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马铃薯》期刊2017年05期)
李海珀,张健,王会蓉,张明[9](2017)在《陇中干旱半干旱区春小麦养分资源投入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陇中干旱半干旱区春小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定西市安定区、渭源县、陇西县3个区/县进行了春小麦养分资源投入的调查。数据表明:2016年,陇中干旱半干旱区春小麦平均产量为3 215.6 kg/hm~2,春小麦产量适中的农户占52.6%;纯N平均用量为165.4 kg/hm~2,纯N投入量适中的农户仅占49.5%;磷平均用量为74.7 kg/hm~2,磷肥投入量适中的农户占36.1%;钾平均用量为36.6 kg/hm~2,钾肥投入量适中的农户仅占46.4%。基于以上调查,建议甘肃省陇中干旱半干旱区春小麦的纯N合理用量为140~180 kg/hm~2,磷用量60~120 kg/hm~2,钾用量在40~90 kg/hm~2。(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7年15期)
张之贤,张强[10](2017)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对流降水的边界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006—2011年的降水、探空和陆面资料,分析了对流降水时的边界层和陆面过程特征,发现在对流降水前3 d至后1 d的最大混合层厚度逐日变化中,在降水之前基本呈现出逐渐增厚并在降水前日达到最大,说明边界层热力对流环境很可能是对流性天气发展的重要能量基础。基于此,又重点分析了陆面通量的角色和作用,发现对流降水发生时段不同,陆面热通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傍晚对流降水的感热通量累积值是最大的,而午后对流降水的潜热通量最小;按降水量分类对比,感热通量与降水量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潜热通量则与降水量的关系复杂;当前1 d最大混合层厚度超过3 000 m或当日的感热通量累计值超过2 000 W·m~(-2)时,则在当日发生降水量超过17 mm的对流性降水的概率较大。综合分析表明,陆面热力作用对对流天气形成,尤其是对傍晚时段的对流降水具有重要作用,而局地蒸发对局地水循环的形成还不足以对对流降水产生实质性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陇中半干旱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筛选适应陇中半干旱区抗逆稳产的春小麦品种,丰富品种资源,以‘陇春27’为对照,在甘肃定西对引进的9个春小麦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研究其区域适应性。结果表明,‘甘春25’在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方面表现最好,分别达到5 000.3kg·hm-2和13.15kg·hm-2·mm-1,较对照增产20.0%,WUE提高了17.5%;‘04(4)-6-1’和‘06(148)-2-1’抗倒伏性较强;‘甘春25’‘定西40’‘陇春27’和‘陇春35’等品种(系)在抗条锈病方面表现较好,平均严重度和普遍率分别为6.3%~9.6%和4.0%~12.0%。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推广应用的品种‘甘春25’。此外,试验发现春小麦扬花期旗叶SPAD值与籽粒产量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陇中半干旱区论文参考文献
[1].丁林凯,阚飞,李玲,岳宁,周琳琳.陇中半干旱区玉米对光和CO_2浓度的响应模型[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马明生,柳燕兰,郭贤仕.10个旱地春小麦品种(系)在陇中半干旱区的比较试验[J].西北农业学报.2018
[3].何雪玲.陇中干旱半干旱区菊芋栽培集成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18
[4].方彦杰,张绪成,侯慧芝,于显枫,王红丽.陇中半干旱区甜荞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8
[5].王婷,石育中,刘倩,温腾飞,杨新军.陇中半干旱区不同类型农户抗旱适应能力定量评价——以榆中县为例[J].干旱区研究.2018
[6].岳宁.陇中半干旱区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T/ET响应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8
[7].胡新元,柳永强,陆立银,谢奎忠,罗爱花.陇中半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抗旱性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7
[8].黄凯,何小谦,李德明,王娟,何万春.陇中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7
[9].李海珀,张健,王会蓉,张明.陇中干旱半干旱区春小麦养分资源投入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
[10].张之贤,张强.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对流降水的边界层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