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含开:“三农”巨变硕果盈枝论文

石含开:“三农”巨变硕果盈枝论文

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税取消,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三产”融合发展,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黔南农业农村工作一路扬帆逐浪,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转变。

“要抓紧抓实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合理优化利益联结,以最大程度增加农民劳动所得,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班代荣表示,在党的民族区域政策和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引下,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三农”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盈枝。

自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建州63年来,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税的取消,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三产”融合发展,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黔南农业农村工作一路扬帆逐浪,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转变,农民从“大锅饭、大生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黔南州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融合促进城乡统筹,构建起一产为稳增根基、二产为强增核心、三产为扩增抓手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全州州级以上农业园区95个,其中省级园区58个。州级以上龙头企业3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774个,家庭农场2092个。

农业产业从单纯种养业,拓展到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二三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打造出都匀螺丝壳茶旅一体化休闲观光园等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农旅结合休闲示范园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逐年倍增、营业收入屡创新高,荔波县水浦村荣获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之一,独山县翁奇村、贵定县星溪村入选“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18年,全州推进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457个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实现农民变股东21.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1.6万人,村集体收入平均增加2万元以上,参与改革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继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农业专项改革后,2018年初,黔南州出台了《关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等乡村振兴目标。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要创新拓展公共法律服务,以法律服务促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组织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行业和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工作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建立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开展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既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又定分止争,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从新品种的引种试验示范,到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实践,黔南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斐然,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通过技能培训,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依托科技种养技术实现稳定脱贫,来自黔南山区绿色有机、营养丰富的山里货,成为城市人垂涎的山珍美味。

农村生产关系逐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产品流通体制也日臻完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山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逐步构建,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

农业发展方兴未艾

党的十八大以来,黔南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山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注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以500亩坝区结构调整为引领,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培育了茶叶、蔬果、刺梨、中药材、生态畜牧等优势富民产业。通过理顺体制、完善机制、调整布局等一系列改革探索,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由建州初的1956年的0.60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28.04亿元,增长378.6倍。

经过70年发展,农村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国家扶贫项目的注入,让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巨变。全州农机配置发展从1956年至1974年基本空白,农机总动力从1978年的14.5千瓦增加到2018年的324.29万千瓦,实现增长22.3万倍,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目前,全州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2万亩,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农业得到高质高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为黔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培养思考的技巧,这种技巧将把抽象或具体的概念形成、理解及语言等联系起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技巧,使其运用到课程学习当中去。这些技巧包括推理、创造性思考以及评估能力等。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及教学生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绿色生产方式的推行,使黔南农产品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了份额。全州各地围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示范州创建契机,着力建设“特色品牌”“健康品牌”,大力建设“三品一标”产品基地。目前,全州完成无公害产地认定449.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1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51个,地理标志产品14个。罗甸县已被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如今的黔南农村,水电路畅通、住房条件改善、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配套,通信、光纤线路进村入户,城乡无缝对接,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城里人回归田园生活的理想之所,乡村旅游发展风生水起。

下午,是最后一门全院必修课——经济法。颜晓晨去上课时,发现阶梯大教室里人格外多,一眼望去,只看见黑压压的人头,看不到空位。她这才想起今天发期中考试卷,难怪来上课的人这么多。

威尔又抬起手。我在他眼睛里看到了先前没有的决断。他真的相信自己能赢?艾尔一拳打过来,恐怕他当场就会被打晕,如果艾尔能下得了手的话。

2013年,吉林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各项水利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强势推进,全年水利建设投入达130亿元,同比增长26.2%,总体呈现较快发展态势。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国家扶贫项目的推进,黔南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巨变。图为惠水好花红村。 (惠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农民生活日益美好

上世纪80年代初,黔南州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包干”,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再到返乡创业就业,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有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称号。

自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黔南州结合实际、因村施策、因户施策,激活贫困村“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户拔掉穷根。他们用土地入股,参与企业、合作社利益分成,工资性收入、利益分红在农村居民收入中占比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的部署,连续多年出台一号文件,紧紧锁定“三农”问题,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4元提高到2018年的10721元,增长了94倍;消费水平从196元增加到10147元,提高了51.8倍。

今天的黔南,正在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推进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大大提升。

“回顾过去,成绩辉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主旋律,唱响绿色发展最强音,不断创造黔南农业的发展奇迹,为振兴黔南乡村作出更大贡献。”班代荣说。

(责任编辑 / 李坤)

标签:;  ;  ;  ;  ;  ;  ;  ;  ;  ;  ;  ;  ;  ;  ;  

石含开:“三农”巨变硕果盈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