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银行市场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市场,结构,绩效,银行,商业银行,银行业,集中度。
银行市场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文雅[1](2019)在《市场结构、创新能力和我国上市银行绩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随着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的不断发展,我国银行业最开始的寡头垄断的格局早已被打破,多元化、智能化的竞争体系逐步形成。除了银行业市场结构改变对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外,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都使得银行间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央行放开存贷利率后,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难以继续,商业银行不得不积极创新寻找新的盈利口,比如业务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技术创新和风险控制创新等以提高银行绩效。本文通过讨论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能力在市场结构对银行绩效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一步论证了创新业务等对提高绩效的必要性,以期提供商业银行转型的部分建议。本文首先对市场结构对绩效影响、创新能力对绩效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一是市场集中度的降低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绩效有正向作用;另外一种观点是市场集中度和创新能力对绩效无明显影响。接着对银行市场结构、创新能力和绩效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且借鉴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以及金融创新理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本文的四个研究假设。随后说明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及绩效的现状并作了描述性分析,在对银行创新能力进行现状分析时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的第五章是以理论文献和研究假设为基础建立模型然后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本文选取了15家上市银行2009-2017年的相关数据,从业务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技术创新和风险控制创新四个方面来衡量银行的创新能力,并创建包含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人均净利润、自助柜台机数/营业网点数、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这七个变量的二级指标体系,使用SPSS20.0对此进行因子分析法,得出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然后以总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和创新能力为解释变量,分别验证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对绩效的作用以及创新能力对绩效的作用,同时使用stata14.0通过中介效应叁步检验法和sobel方法验证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越低,市场份额越高的银行绩效就越高,这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符合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相对市场力量假说。近几年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促进了银行绩效的增加。(2)银行的创新能力水平越高,其绩效就越高。银行的业务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技术创新和风险控制创新都有利于经营成本减少和营业收入增加,所以创新能力提高后银行的绩效也随之增加。(3)银行的创新能力在市场结构对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即市场结构通过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银行绩效。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建议如下:(1)适当放宽银行准入门槛:适当放宽民营银行等的进出壁垒,让银行业向一个优胜劣汰的自由竞争市场发展,避免具有垄断资源的银行因循守旧,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2)积极推动银行的创新改革:在开展各种创新型非利息收入业务或者革新技术等方面加大力度,如推动理财产品创新,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等;(3)加强有关金融部门监管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应实时对银行的创新业务检查,对资本充足率严格控制,及时解决银行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政策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6-05)
吕维芳[2](2019)在《市场结构条件下的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十二五"期间明确要求进一步放宽银行利率管制,交由市场进行自我调节。而这其中尤以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变动最为突出。而央行进一步增加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一定程度上允许存款利率出现浮动,有效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利率定价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部门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9年09期)
高建刚,杨娜[3](2019)在《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研究——以20家商业银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中国跃居为第二大经济体,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和民营银行遍地开花,银行的发展向更加现代化和数字化的方向迈进。本文以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选取2008-2017年20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对银行间的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进行分析,并运用stata13对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商业银行寡头垄断程度不断下降,银行间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大,市场力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均不成立。(本文来源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曲长余[4](2018)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结构及其市场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得到迅速的发展,逐渐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所以城商业银行必须要全面掌握市场机构和市场行为之间的管理,然后为了解决商业银行经营问题而制定的市场行为。商业银行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战略,为实现现代化改革提供指导方向,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正确的市场定位,不仅可以让城市商业银行带来社会经济,还能完善商业银行的制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生产企业的发展。本文重点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并提出高效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建立的措施,并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行为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经贸实践》期刊2018年24期)
孙琴[5](2018)在《不同市场结构下银行卡组织市场绩效及反垄断规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以来,中国银行卡市场实现了银行间的互联互通,不同银行卡之间可以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且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银行卡消费大国。在我国,中国银联作为唯一的银行卡组织,职能定位不明确,既是银行卡产业的参与主体,同时又充当产业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角色。为了维持和巩固在银行卡市场的利润和地位,中国银联不断采取限制竞争的行为。一方面利用行政手段限制VISA(维萨)、MasterCard(万事达)等境外银行卡组织进入中国银行卡市场,另一方面不断打压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新兴支付方式的发展,造成商户扣率过高、支付形式创新缓慢、中国银联和消费者及商户的争议频繁发生。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的基本理论,以不同市场结构下银行卡市场绩效以及中国银联和“线上银联”——网联平台的竞争关系为视角,研究中国银联为维持垄断地位采取的垄断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以及第叁方支付方式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提出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对策以及对中国银联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建议。首先,本文梳理了当前对双边市场和银行卡市场的基本研究,以学术界关注的不同角度分类介绍,为后文的的理论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其次,本文对当前银行卡市场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网联平台成立前后线上支付的运作机制。然后,本文基于目前银行卡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别构建完全垄断和兼容性双寡头竞争两种市场结构下银行卡市场的竞争模型,推算两种市场结构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发卡市场和收单市场的均衡价格、消费者剩余、商户剩余以及社会福利;并根据消费者和商户对消费方式的偏好差异,模拟出不同偏好水平下,两种市场结构下的定价水平、消费者剩余、商户剩余及社会福利的数值走向,分析理论状况下两种市场结构市场绩效水平的差异。通过模型推导可以发现,兼容性双寡头市场结构下,银行卡市场具有更低的均衡价格和更高的消费者剩余、商户剩余和社会福利。最后,本文基于中国银联和网联平台的关系对两种市场结构的竞争模型的结论进行验证,以当前中国银行卡市场中现有的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和“线上银联”——“网联平台”的竞争关系为基本点,分析中国银联在支付市场表现出的垄断行为和因此造成的支付市场低效率的表现,以及第叁方支付方式对当前社会福利的改进。从而得出,当前中国开放清算市场以及第叁方支付规模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应该打破银联的垄断地位,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网联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对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12-06)
凌冰[6](2018)在《银行卡市场结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基于产业经济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宁省为例,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运用集中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银行卡市场结构以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银行卡市场属于寡占Ⅱ型的极高寡占市场结构,即银行卡产业集中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寡头垄断特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优势,致力于特色产品和服务创新,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业务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为更好解决银行卡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等问题,应注重提高银行卡产业结构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通过提升品牌建设、规范受理市场、完善产业生态环境以及加大宣传等方式,全面推动银行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征信》期刊2018年09期)
任力,兰巧珍[7](2018)在《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绩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7—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财务数据,分别利用多元回归与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市场结构与产权结构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银行企业资本流动性、风险以及成本效率等变量的情况下,市场垄断程度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负向关系;在产权结构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较优,但并不显着。为推进中国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及规范化程度亟待提高,商业银行结构需要进一步深化。(本文来源于《福建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岩,刘乐易,肖晴[8](2018)在《银行竞争与资本的交互作用——基于地级市银行市场结构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大量实证文献说明,银行竞争和资本是影响其经营绩效与风险的两个主要因素,但两者的交互作用并未得到系统的实证分析。利用2006-2016年789家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本文系统检验了竞争与资本两个因素对银行绩效与风险的交互影响。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使用详尽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构造各银行各年在地级市水平的市场结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测算银行所处微观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水平。面板回归结果显示,银行竞争和资本对其绩效和风险有着统计和经济上均高度显着的交互影响:对银行权益回报率交互作用为负,即竞争水平的提高会导致资本边际负向作用的增强;而对银行风险交互作用为正,即竞争水平的提高会导致资本边际正向作用的增强。从政策角度来看,上述结论提示了在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不但应该分别关注竞争和资本两者对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影响,还应当密切注意两者的交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40年与新时代——第十二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7-16)
严晓楠[9](2018)在《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及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核心,商业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至关重要,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经济环境,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不断汲取新知识,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改善自身缺陷,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移动支付、电子银行等不断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之而来的便是网络借贷和第叁方支付平台等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给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不小冲击,并使我国金融格局发生变化。从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和绩效的角度,梳理国内外有关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方向。已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包括我国的商业银行)多处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程度日益激烈,而且,互联网金融主要在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叁方面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和商业模式,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截然不同。就目前而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断加深,寻找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之间协调发展的方法,促进两者双向融合,互利共赢,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前两章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在此基础上,找到本论文的研究方向,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并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叁章归纳了我国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挑战和机遇两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四、五两章是本文的实证部分,首先从资产、存款、贷款叁个方面,选取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8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以第叁方支付规模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指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影响。然后从盈利性和风险性两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并研究不同类型银行所受影响的差异性。第六章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反而会倒逼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创新,促进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而且不同类型的银行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最后从大数据建设、渠道开拓、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结构升级、合作共赢六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圆圆[10](2018)在《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不断变化,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各类商业银行、非银行业类金融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并存的竞争体系。理论上,市场上竞争主体的增加会产生“鲶鱼效应”,优化市场竞争行为。然而,我国银行业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同质化竞争严重、信贷结构不合理等,而自2007年以来,优化信贷结构、规范银行信贷行为一直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要命题。因此,本文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梳理了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相关理论,阐释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表现。接着以2007-2016年我国银行数据为样本,从银行竞争影响信贷规模、银行竞争影响信贷结构两方面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业贷款CR5值由2007年的56.46%下降到2016年的45.60%;贷款HHI值由2007年的739.08下降到2016年的496.56;基于PR模型计算的H统计量由2007年的0.7341上升到2016年的0.9806,以上指标均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处于竞争程度不断增加的垄断竞争型结构。(2)从全样本来看,在信贷规模方面,银行业竞争促进了信贷总量的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行为明显。在信贷结构方面,银行业竞争促使商业银行不断向个人贷款以及中长期贷款转移,但即使深受竞争压力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仍表现出明显的担保偏好行为。(3)分样本观察,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个人贷款占比、中长期贷款占比以及担保贷款占比均与银行竞争变量呈显着正相关,信贷增速与银行竞争呈显着负相关,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更易受到银行竞争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结论以及我国银行业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了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规范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18)
银行市场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家"十二五"期间明确要求进一步放宽银行利率管制,交由市场进行自我调节。而这其中尤以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变动最为突出。而央行进一步增加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一定程度上允许存款利率出现浮动,有效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利率定价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部门有所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银行市场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文雅.市场结构、创新能力和我国上市银行绩效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吕维芳.市场结构条件下的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策略分析[J].纳税.2019
[3].高建刚,杨娜.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研究——以20家商业银行为例[J].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2019
[4].曲长余.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结构及其市场行为研究[J].经贸实践.2018
[5].孙琴.不同市场结构下银行卡组织市场绩效及反垄断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8
[6].凌冰.银行卡市场结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基于产业经济视角[J].征信.2018
[7].任力,兰巧珍.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绩效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8
[8].刘岩,刘乐易,肖晴.银行竞争与资本的交互作用——基于地级市银行市场结构的分析[C].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40年与新时代——第十二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9].严晓楠.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及绩效的影响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8
[10].李圆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