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称对象论文_吴庄,邵士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指称对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对象,罗素,代词,词人,己方,教学方法,本体。

指称对象论文文献综述

吴庄,邵士洋[1](2019)在《双语(方言)经历对儿童习得名词指称对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语习得中,当一个新词在语境中存在多个可能的指称对象时,儿童会根据"一种事物只有一个名称"的相互排斥假定将其判断为指称陌生而非熟悉的事物。针对语言经历不同的叁组学前儿童的指图测试表明,双语(方言)经历对儿童根据相互排斥假定消解歧义的影响有限:双语(方言)儿童仅当新词的音系特征与他们所学习的语言不同时才会放弃相互排斥假定,认为该词也可以指称熟悉事物;而当新词符合他们接触过的语言的音系特征时,他们仍然将相互排斥假定作为可靠的词义认知机制,倾向于将新词理解为指称陌生事物。单语儿童则在习得新词指称对象时始终坚持相互排斥假定。各种语言经历的儿童依据相互排斥假定所建立的音-义关系都能得以保留,成为词汇知识的一部分。这说明相互排斥假定是儿童词汇习得的默认机制。(本文来源于《现代外语》期刊2019年03期)

徐复岭[2](2019)在《试析两岸汉语“男生/女生”指称对象差异的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国语中"男生/女生"中的"生"并不像普通话一样是由"学生"简缩而来的,而是一个"指人的名词后缀",所以"男生/女生"可以泛指一般男女人士,呈现出与普通话指称对象的不同。台湾话中"指人的名词后缀""生"当是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初期现代汉语(即"老国语")固有意义和用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台湾国语较多保留汉语传承词语和传承用法之特点的又一实证。(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01期)

冯立荣[3](2018)在《“先验—偶然知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从严格区分指称与指称对象的角度看》一文中研究指出"先验—偶然知识"是克里普克研究指称理论时做出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认识论断言。"标准米""海王星"与"朱利叶斯"是与叁大指称理论密切相关的经典案例。断言与案例的合法性问题共同构成当代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热点与难点。指称与指称对象的区分是一个新颖的方法论,借助它不仅可以澄清叁大经典案例合法性论争中的混淆与错解,而且可以为先验—偶然知识何以可能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8年05期)

曾祥喜,严格格[4](2017)在《毛泽东的人称代词“我们”指称对象分析——以《毛泽东文集(6-8)》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文本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人称代词"我们",其指称对象多样化既表现在语法层面,也表现在语用层面。在语法层面上,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有4种不同的指称对象;在语用层面上,毛泽东人称代词"我们"的非常规用法主要有5种不同类型,分别是:虚指、泛指、戏剧用法、对指用法和独尊用法。(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曾小荣,马博森[5](2015)在《国外指称对象的认知本体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指称现象的认知因素包括指称主体的认知因素和指称对象的认知本体因素两大方面,而现有的国内外指称认知研究大多只关注前者。为了推动国内在指称对象的认知本体因素方面的研究,文本从生命度与指称研究、个体化和关联化与指称研究、指称对象的具体性和抽象性与指称研究、指称对象之间的认知本体关系与关联回指研究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四大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冯立荣[6](2015)在《限定摹状词指称与指称对象的区分与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限定摹状词"通常是指由定冠词和名词性短语构成的语言表达式。自罗素提出限定摹状词的"量化解释"之后,斯特劳森、唐纳兰以及克里普克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拓展与辩护。借助原创性的"思想实验",深入分析他们的核心观点可以发现:尽管相关学者整体上是在"语言-实在"这一"二元论"框架下研究限定摹状词的,但在研究过程中却严重混淆了限定摹状词的"指称(语言世界)"与"指称对象(实在世界)",诉诸"限定摹状概念"进一步引出"思想世界",既能澄清混淆又能说明两者的密切联系,并在一种"叁元论"框架下评价上述四位语言哲学大师的成就与问题。(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杨雪[7](2014)在《指称问题的探究——基于指称对象不存在观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指称论历来深受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关注,它对帮助我们理解众多语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指称论的代表费雷格第一次明确地区分了符号、涵义和指称,并对叁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研究。之后,罗素也提出了摹状词的理论。他们的指称观随之成为学者们讨论指称的依据。但是,弗雷格和罗素对"指称对象不存在"的观点并不特别明确,本文对此作讨论。(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6期)

陈璐璐[8](2014)在《人类语言起始期符号成素及其指称对象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符号的生成是从起源的角度探求符号本体的运用机制。符号作为人类能动性的创造活动,是社会群体和个人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人类语言的起始期,也即人类精神创造的初始阶段,符号的生成并没有建立在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符号总是与行为相连,它的再创造主要依赖于符号成素的新的排列,符号和对象的关联也是极具探索性的。(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王翠环[9](2013)在《“咱俩”指称对象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咱俩"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指称"己方(我,说话者)和对方(你,听话者)",在很多情况下,它也是"己方(我,说话者)和第叁者(话语涉及对象)"的总称。(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3年12期)

贾齐,朱妹,沈菁[10](2012)在《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指称对象的深化讨论——兼对“对体育课程若干概念指称的再思考”的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教学实践的操作层面出发,对事实与语词之异同、信息与载体的区分、载体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把握,是理解"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指称对象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体育与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指称对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台湾国语中"男生/女生"中的"生"并不像普通话一样是由"学生"简缩而来的,而是一个"指人的名词后缀",所以"男生/女生"可以泛指一般男女人士,呈现出与普通话指称对象的不同。台湾话中"指人的名词后缀""生"当是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初期现代汉语(即"老国语")固有意义和用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台湾国语较多保留汉语传承词语和传承用法之特点的又一实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指称对象论文参考文献

[1].吴庄,邵士洋.双语(方言)经历对儿童习得名词指称对象的影响[J].现代外语.2019

[2].徐复岭.试析两岸汉语“男生/女生”指称对象差异的成因[J].汉字文化.2019

[3].冯立荣.“先验—偶然知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从严格区分指称与指称对象的角度看[J].哲学分析.2018

[4].曾祥喜,严格格.毛泽东的人称代词“我们”指称对象分析——以《毛泽东文集(6-8)》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曾小荣,马博森.国外指称对象的认知本体研究现状与展望[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6].冯立荣.限定摹状词指称与指称对象的区分与联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7].杨雪.指称问题的探究——基于指称对象不存在观点[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8].陈璐璐.人类语言起始期符号成素及其指称对象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9].王翠环.“咱俩”指称对象再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

[10].贾齐,朱妹,沈菁.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指称对象的深化讨论——兼对“对体育课程若干概念指称的再思考”的质疑[J].体育与科学.2012

论文知识图

一2:富裕阶层在亚太地区的分布“阿姨”的常用指称对象CC呼应动词“给”的发展情况符号叁分法比尔维奥拉《殉难者(土、气、火、水...2.1构式义的概念整合图如上图,...

标签:;  ;  ;  ;  ;  ;  ;  

指称对象论文_吴庄,邵士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