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调节论文_谢秀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呼吸调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呼吸,疾病,窘迫,综合征,阻塞性肺,变异性,肺泡。

呼吸调节论文文献综述

谢秀明[1](2019)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实施无创通气对肺功能、血气指标的调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无创通气对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实施经鼻导管低流量通气治疗的35例设为A组,将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35例设为B组,对比治疗结果。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与FEV1/FVC均显着高于A组,P<0.05;且B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aO_2、PaCO_2水平显着优于A组,P<0.05。结论:无创通气应用于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血气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0期)

陈永华[2](2019)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PS联合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肺功能变化及安全性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PS联合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肺功能变化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NAVA治疗,研究组采用PS联合NAVA治疗。对比两组治疗肺功能变化情况,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Rrs、TV、MV、OI、PaCO2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rs、SpO2、PH、a/APO2、PaO2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过程中,PS联合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可较快的恢复肺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郭丽,纪红,邹外龙,严之红[3](2019)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 sTM)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38例老年ARDS患者(观察组),根据氧合指数分为轻度组37例,中度组50例,重度组51例,并根据28 d生存状况分为生存组68例和死亡组70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9例为对照组。检测入选者血清sTM、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sTM、PCT和TNF-α对老年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TM[(116.00±41.53)μg/L]、PCT[(1.38±0.51)μg/L]和TNF-α[(47.59±17.39)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0.34±7.62)μg/L、(0.22±0.08)μg/L、(22.63±4.31)ng/L](P<0.05);轻度、中度、重度组患者血清sTM[(74.98±17.91)、(119.33±38.81)、(142.49±32.35)μg/L]、PCT[(0.74±0.37)、(1.44±0.32)、(1.78±0.23)μg/L]、TNF-α[(26.11±7.19)、(47.74±10.35)、(63.02±10.12)ng/L]水平依次增高(P<0.05),生存组患者血清sTM[(89.60±26.84)μg/L]、PCT[(1.16±0.52)μg/L]、TNF-α[(41.97±16.60)ng/L]水平均低于死亡组[(141.65±37.02)μg/L、(1.59±0.40)μg/L、(53.05±16.49)ng/L](P<0.05);当血清sTM、PCT和TNF-α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7.18μg/L、1.31μg/L、53.01 ng/L时,预测老年ARDS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71、0.739、0.698,灵敏度分别为0.886、0.829、0.557,特异度分别为0.706、0.674、0.779。结论老年ARDS患者血清sTM、PCT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sTM可作为预测老年ARDS患者预后的标志物。(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曾祥龙,杨济宁,易龙,糜漫天[4](2019)在《二氢杨梅素通过SIRT3调节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全球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本实验室前期人群研究发现,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能有效改善NAFLD患者的肝内脂肪蓄积,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围绕肝细胞氧化应激在NAFLD发生中的关键作用,阐明DHM通过SIRT3调节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旨在为NAFLD的防治提供新的膳食营养干预策略。方法高脂饮食喂养SIRT3基因敲除(SIRT3KO)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12周建立NAFLD模型,DHM均匀混入饲料,小鼠自由摄取。利用小鼠原代肝细胞和HepG2人肝癌细胞系,建立棕榈酸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主要检测肝脏和肝细胞脂质蓄积、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抗氧化功能以及SIRT3介导的去乙酰化修饰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喂养组相比,DHM可有效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和肝内炎症反应,预防NAFLD的发生。体内和体外研究均表明,DHM能明显促进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的表达及活力,并提高SOD2介导的线粒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肝细胞氧化应激。而体内SIRT3基因敲除或体外抑制SIRT3酶活力或SIRT3瞬时沉默后,DHM的作用被阻断或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DHM可能通过激活AMPK-PGC1α/ERRα信号通路上调SIRT3表达和促进其线粒体易位,从而抑制肝细胞氧化应激。结论本研究提示,DHM可能通过调控AMPK-PGC1α/ERRα信号通路,促进SIRT3表达及其介导的对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对NAFLD的发生发挥防治作用。(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朱立成,吴传中,黄敏[5](2019)在《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通气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NEI网络调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潜阳丹加半夏汤。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及治疗后神经-内分泌-免疫(neural-endocrine-immune system,NEI)网络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叁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并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_2及pH值高于本组治疗前,PaCO_2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着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CO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ACT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患者ACT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均显着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阳丹加半夏汤可有效改善无创机械通气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及中医阳气虚证候,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多方位有效调整AECOPD患者应激时的NEI网络,且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泉,蒋心悦,郑敏[6](2019)在《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止咳平喘、祛痰解痉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观察组行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每日人均带机时间、人均带机时间、呼吸力学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每日人均带机时间、人均带机时间均长于对照组[(6. 4±1. 5) h比(4. 5±1. 0) h,(45±9) h比(32±7) h](P <0. 01)。观察组潮气量高于对照组[528±71) m L比(421±59) m L],呼吸频率、漏气量、通气量低于对照组[(14. 3±2. 2)次/min比(22. 5±6. 3)次/min,(18. 8±4. 3) L/min比(27. 6±6. 4) L/min,(7. 2±1. 2) L/min比(9. 6±1. 6) L/min](P <0. 01)。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较治疗前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Pa O2、Sa O2高于对照组,Pa CO2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 min步行距离(6MWD)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FEV1%、6MWD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 1%(1/47)比17. 0%(8/47)](P <0. 05)。结论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效果显着,可降低腹胀发生率,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15期)

庄玉芳[7](2019)在《外源钙对巴蜀报春抗氰呼吸调节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氰呼吸途径是植物线粒体与动物线粒体区别的重要特征,目前已有研究证明抗氰呼吸在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研究外源钙对巴蜀报春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不同环境胁迫下巴蜀报春交替氧化酶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为探究植物对喀斯特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发现,在200 mM CaCl_2处理巴蜀报春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巴蜀报春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出现显着降低的趋势;同时叶片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以及气孔导度均出现急剧下降的现象,对植物生长产生了及其不利的影响;膜脂过氧化程度和细胞膜透性显着增大,对细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抗氧化酶的活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SOD、POD、APX活性显着升高,而CAT活性降低,说明植物在遭受胁迫时会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来增强其抗逆性。综上所述,过高浓度的外源钙会对植物造成损伤,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基于巴蜀报春转录组数据,与拟南芥AOX家族基因序列进行本地Blast,分析鉴定得到了PrAOX1a、PrAOX1d和PrAOX2 3个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qPCR等技术探究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AOX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特异性,结果表明,在逆境胁迫条件下,PrAOX1a基因表达上调,而PrAOX1d基因表达整体下调,而且PrAOX1a和PrAOX1d在200 mM CaCl_2处理7d时被诱导表达量达到最高,PrAOX2基本上不受诱导,PrAOX1a受胁迫诱导基因上调要更为明显一些。高钙环境对巴蜀报春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且AOX基因家族不同的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特性,共同调控巴蜀报春的抗氰呼吸。(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范高胜[8](2019)在《不同呼吸节奏调节男性大学生心率变异性和入脑血流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对受试者施加固定呼吸频率不同节奏逆腹式呼吸练习干预,测试分析不同呼吸节奏下男性大学生心率变异性和入脑血流量相关指标的差异,探讨呼吸节奏对受试者自主神经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为科学制定针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传统体育养生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发挥传统体育养生在新时代增进国民健康的历史使命。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选取北京体育大学在校男性大学生16人作为实验对象,以5次/min的逆腹式呼吸频率进行持续30min的不同呼吸节奏实验,呼吸节奏包括吸长呼短(吸7s-停2s-呼3s)、吸呼等长(吸5s-停2s-呼5s)、吸短呼长(吸3s-停2s-呼7s)叁种节奏。同时对实验对象干预前10min、干预中10min、干预后10min的心率变异性、颈动脉血流动力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1)吸长呼短节奏干预中LF、LF/HF较干预前相比升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吸呼等长节奏干预中LF、LF/HF较干预前相比升高,且显着性差异,p<0.05;吸短呼长干预中LF、LF/HF较干预前相比升高,且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相比下降,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其它指标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2)吸长呼短节奏干预中颈动脉血管直径(Carotid artery diameter,CAD)较干预前相比增大,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吸呼等长节奏干预中CAD和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较干预前相比增大,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吸短呼长节奏干预中颈动脉血流速度(Carotid blood flow velocity,CBF)较干预前相比下降,且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干预后与干预中相比升高,且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而其它指标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3)吸长呼短、吸呼等长、吸短呼长节奏逆腹式呼吸对男性大学生迷走神经干预后的影响具有延迟性效应,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吸长呼短与吸短呼长之间SDSD、RMSSD、LF/HF、CBF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LF在吸长呼短与吸呼等长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CBF在吸呼等长与吸短呼长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叁种节奏其它指标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5min/次不同节奏逆腹式呼吸对男性大学生的自主神经和入脑血流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2)5min/次吸长呼短、吸呼等长节奏逆腹式呼吸使男性大学生LF在干预中和干预后较干预前显着升高,干预中CAD较干预前显着升高,入脑血流量增加,表明此节奏男性大学生大脑活动更加活跃,不利于大脑放松。(3)5min/次吸短呼长节奏逆腹式呼吸使男性大学生干预中CBF较干预前显着下降,入脑血流量减少,表明此节奏男性大学生大脑活跃水平下降,有利于大脑放松。(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赵建栋[9](2019)在《长号演奏中呼吸的调节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低音长号乐队困难片段为例来研究分析长号演奏中呼吸的调节与控制。通过介绍长号的历史,长号乐器的种类,低音长号的发展;讲述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叁种呼吸方法,论述了哪一种呼吸法更适用于演奏乐队困难片段的实用性。“呼吸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技术”,技术是方法存在的一种状态,方法是从属于技术的,两者之间是相互结合的、递进关系;以贝多芬、瓦格纳、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低音长号乐队困难片段,这叁条片段是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近现代时期的的作品,叁首演奏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具有很大对比性;如何在演奏中正确划分乐句,每一乐句演奏的吸气量与呼气量;在演奏中一些复杂的节奏型、力度、重音等标记时应该如何呼吸、运用,本文对此做了重点研究,演奏者的精神状态、情感表现与呼吸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很好的演奏好低音长号困难乐队片段。(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黄新语[10](2019)在《基于病毒入侵及免疫调节机制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导致人罹患中东呼吸综合征,并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最终致死。自2012年出现第一例确诊患者后,MERS在中东地区、韩国相继爆发,已扩散至27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高致病性和高致死率(34.7%)对公共卫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威胁。目前,虽然已控制住MERS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扩散,但是临床上并没有针对MERS的特异性疫苗或治疗药物,对于MERS患者实施的治疗手段目前以支持性治疗为主,仅可缓解患者呼吸窘迫等症状,减轻并发症的程度,无法有效治疗MERS。因此,临床上对MERS有效治疗方法和预防药物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本课题从病毒入侵及免疫调节机制这两个方面开发抗MERS药物:一方面基于MERS-CoV入侵机体的机制设计开发多肽类MERS-CoV介导的膜融合抑制剂;另一方面基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开发抗MERS免疫调节剂。第一部分,由于MERS-CoV介导的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是MERS-CoV入侵宿主细胞的重要过程,我们试图通过阻止膜融合来阻断MERS-CoV入侵机体的途径,从而起到有效的抗病毒效果。膜融合的关键结构是由MERS-CoV表面HR1(heptad repeat 1)和HR2(heptad repeat2)相互作用形成的六螺旋束(6-helix bundle,6-HB)。因此,阻断6-HB生成是有效的抗病毒手段。我们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基于HR2的结构及其与HR1的相互作用,设计出一系列能够与HR1竞争性结合的HR2衍生物,并筛选出多肽类抑制剂HR1 peptide inhibitor(PIH)。通过实验证明,PIH能够有效地与HR1结合,进而阻止HR1与HR2形成6-HB。同时,膜融合细胞实验证明PIH能够有效地抑制MERS-CoV所介导的膜融合。随后,为了提高PIH的抑制活性及生物稳定性,我们制备了PIH修饰的金纳米棒(PIH-AuNRs),发现PIH-AuNRs不仅可以提高PIH的膜融合抑制活性,还可以极大增强其血清稳定性,并且展现出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综上表明PIH-AuNRs是有效、安全的MERS-CoV抑制剂,为抗MERS病毒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第二部分,我们从调节机体免疫抵抗病毒感染的角度出发,开发基于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的免疫调节剂。STING是先天免疫中极为重要的接头蛋白,可被多种不同配体激活,诱导下游信号通路转导,最终激活以干扰素-β(interferon,IFN-β)为主的Ⅰ型干扰素及其他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因此,开发基于STING通路的免疫调节剂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抗MERS途径。我们基于STING的结构,设计了一系列STING激动剂,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得到两个小分子配体Compound-1及Compound-2,旨在正向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以达到抗MERS的效果。体外细胞筛选结果表明,Compound-1及Compound-2未能激活STING,但展现出极强的抑制STING激活的效果。同时,动物实验表明,Compound-1和Compound-2在体内依然展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由于STING蛋白过度激活是多种炎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诱因,如非酒精性肝炎、红斑狼疮、Aicardi-Goutieres综合征等,因此,Compound-1及Compound-2作为STING蛋白抑制剂可以促进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疾病发展的分子机制,开发出针对MERS-CoV的多肽类抑制剂,以及STING蛋白的抑制剂。该研究的成功不仅促进了对疾病调控机制的理解,而且提供了一种独特工具加速药物研究的发展,进而为研究者们开发新的疾病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呼吸调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PS联合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肺功能变化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NAVA治疗,研究组采用PS联合NAVA治疗。对比两组治疗肺功能变化情况,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Rrs、TV、MV、OI、PaCO2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rs、SpO2、PH、a/APO2、PaO2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过程中,PS联合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可较快的恢复肺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呼吸调节论文参考文献

[1].谢秀明.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实施无创通气对肺功能、血气指标的调节分析[J].名医.2019

[2].陈永华.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PS联合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肺功能变化及安全性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3].郭丽,纪红,邹外龙,严之红.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4].曾祥龙,杨济宁,易龙,糜漫天.二氢杨梅素通过SIRT3调节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朱立成,吴传中,黄敏.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通气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NEI网络调节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9

[6].刘泉,蒋心悦,郑敏.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医学综述.2019

[7].庄玉芳.外源钙对巴蜀报春抗氰呼吸调节机理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8].范高胜.不同呼吸节奏调节男性大学生心率变异性和入脑血流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9].赵建栋.长号演奏中呼吸的调节与控制[D].西北民族大学.2019

[10].黄新语.基于病毒入侵及免疫调节机制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下丘脑Orexin神经元与呼吸调节...对呼吸调节示意图两头起(8)仰卧冥想放松功:采用呼吸冥...采后呼吸生理-图 2 非跃变型呼吸曲线采后呼吸生理-图 1 跃变型呼吸曲线人体呼吸示意图与呼吸中枢的调节

标签:;  ;  ;  ;  ;  ;  ;  

呼吸调节论文_谢秀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