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豆银霞甘肃兰州榆中县一悟小学73010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出发分析审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

一、读题明确题意

许多学生上课的时候感觉什么都会了,但到独立做题时,往往由于求成心切,读题速度很快,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才发现很多题目都不会,特别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很困难,原因是不理解题意,题意不清当然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读题明确题意,不漏读。通过读题,学生感知了数学语言、收集了有效的题目信息、并初步分析和理解了题目信息,进而提高了审题速度。

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许多学生作业正确率不高,解题缺乏有效性,究其原因多数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其实所谓的“粗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审题能力的训练不过关导致的。当题目中出现三个甚至多个信息时,如何根据问题选择相关信息,则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这时学生就经常会出现所谓“粗心”现象,张冠李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经常进行审题的针对性训练,拓展学生思维,在开放的信息中教会学生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则可避免不必要的“粗心”现象的发生,增加学生成功完成解题的机会,提高解题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一课,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一杯250毫升的鲜牛奶大约含有3/10克的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钙质?”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先认真地把题目默读两遍,再提示学生:“谁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3/8?”此言一出,学生再一次认真读题,并纷纷进行讨论,发现“250毫升”这一条件是多余的。这样,学生就从问题中抽取出有效信息,使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得以简化,题目中的障碍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勾画关键词,理解题意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审题时,要让学生对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进行推敲,对其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圈点,可以教学生在审题时用笔画出关键词,抓住关键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取正确的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目的。任何数学问题都需要通过学生的认真审题才能得到解决。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关心解题的结果,却忽视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一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大齿轮每分钟转80周,比小齿轮每分钟转的周数少4/5。小齿轮每分钟转多少周?”在题目中“比小齿轮每分钟转的周数少4/5”这句话是逆向叙述的,很容易给学生的思考造成障碍,又由于学生容易把问题简单化,因此很容易把这一道题错解成80-80×4/5。教师引导学生审题时要紧紧抓准“比小齿轮每分钟转的周数少4/5”这句关键句进行审题,具体可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让学生在题目中把单位“1”圈出来,并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步,把相关条件补充完成,使题目明朗化。把“比小齿轮每分钟转的周数少4/5”补充成“少的部分占小齿轮的4/5,”并说一说谁转的快。第三步,变逆为顺。把“比小齿轮每分钟转的周数少4/5”改成“小齿轮比大齿轮多小齿轮的4/5,最后进行解答。这样,经过对关键句的分析与深入,条件读顺了,数量关系也就理顺了,学生解答起来自然顺手。

三、复述题意,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现在的高年级教材中的实际问题大多不是纯文字的形式呈现的,而用图画、文字、表格等多种形式同时呈现信息,这样,增强了问题的真实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审题的难度,提高了理解题意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多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特别是图形文字同时出现时,一定要让学生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这样,就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清楚应用题的情节,使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只要学生能复述了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理解了。复述题意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多给学生一些理解题意的时间很重要,久而久之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四、加强对比练习,提高辨别能力

在日常练习还有检测中,常常有这样的学生,题目没有读清楚就匆匆下笔,结果不是考虑不周就是答非所问。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我觉得采取对比练习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将一些看起来差别不大、容易混淆的题目集中呈现,如(1)大齿轮有140个齿,小齿轮的齿数是大齿轮的1/5。小齿轮有多少个齿?(2)小齿轮有28个齿,是大齿轮的1/5。大齿轮有多少个齿?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仔细辨别,了解题目的细微差别,区别对待,同时也为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审题的落脚点。

审题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究中掌握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审题能力的培养,就是获得了开启思维的之门的钥匙,就是踏上了成功之路。

标签:;  ;  ;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