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佛教与茶的渊源论文

含山:佛教与茶的渊源论文

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传入中国后,其影响日渐扩大。我国民间的上元节、中元节、花朝节、观音会、浴佛节等节日以及素食、放生、朝山、赴庙会、吃腊八粥等风俗习惯,无不与佛教信仰有关,另外,佛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也很密切。

唐朝以前的僧侣,最初是将茶叶和桔皮、桂花、生姜一同煮饮,谓之茶苏。唐代禅宗大盛,寺院讲究饮茶,大多在寺内专设茶堂供众僧辩论教义时品用。寺庙的法堂西北角均设置有茶鼓,以击鼓为号召集众僧饮茶。寺院僧职人员中设有茶头,专司烧水煮茶和待客献茶,另外还有各司其职的种茶僧、制茶僧、施茶僧(供应过往行人茶水)。寺院内供奉佛、菩萨、祖师的茶称为奠茶,依据僧人受戒时间长短先后饮用的茶叫做戒腊茶,一般僧侣煮饮的茶称为普茶。禅僧早起盥洗后,先饮茶,然后再礼佛。每日均要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为尊茶。僧侣们平时坐禅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焚香一支,每焚完一支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和困顿。长此以往,我国僧人逐渐饮茶成风,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新唐书·陆羽传》里记载,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叛,陆羽(733-804年)离开故乡湖北天门县,到浙江湖州西南13公里的妙西镇西南杼山的妙喜寺,与僧皎然“结成缁素忘年之交”,时年23岁。他遍访了湖州及附近山水,考察茶山,亲躬茶事,游览寺观,采茶品泉,用五六年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在30岁时写成了世界第一部茶业专著《茶经》。陆羽的《茶经》是划时代的,它标志了中国茶文化的诞生,历史也把湖州推上了中国茶文化发源地的位置。

陆羽说:“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修德之人。”他在《茶经》中记述了三个与饮茶有关的佛教信徒,分别是《晋书》中的单道开,《续名僧传》中的释法瑶和《宋录》中的昙济道人。文中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从而使我们知道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晋书·艺术传》是这样记载的,敦煌人单道开生活在东晋穆帝时期,永和二年(346年)住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他在昭德寺内坐禅修行,昼夜不卧,不避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除了吃一定的食物和药物外,“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虽然那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已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续名僧传》中所说的释法瑶乃北魏僧人,他曾到江南避难,住在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的小山寺中,严持戒律直至暮年,长期过着素食的清苦生活,用膳时只饮茶。吴兴在三国时已出产御荈(贡茶),可见那时已经是茶叶产地。《宋录》中所记载的昙济道人则是著名高僧,长期住在八公山东山寺,八公山邻近寿州(今安徽淮南寿县境内),是古代名茶寿州黄芽的产地。南朝宋孝武帝的两个儿子到东山寺去拜访昙济时喝了寺里的茶,大为赞赏,称为甘露,这是我国寺院以茶敬客的最早记载。关于寿州黄芽,早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记述:“寿春之山(霍山曾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如今霍山黄芽仍是黄芽茶中的名品,与四川的蒙山黄芽齐名。

在唐代,饮茶是一种高雅文化,所以每次诗会也就是一次茶会,诗茶交融,诗韵茶情,可以算作是诗茶结缘了,文人名流的聚散使茶道也逐渐传播开去。杼山是夏朝的巡狩之地,杼山出名,缘于“山有梁时妙喜寺,亦名妙喜山”,更缘于茶圣陆羽应妙喜寺方丈皎然之邀而居此,考察长兴顾渚山等地茶叶,与皎然一起品茶研茶。

唐宋以后禅宗得到迅速发展,强调坐禅,饮茶也就成为禅僧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大事,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庄严肃穆的茶礼,成为了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北宋诗人林逋(967-1028年)又称和靖先生,他通晓经史百家,性喜恬淡,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与高僧诗友相交,从而留下了“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的诗句。

第一,企业贷款困难。中小企业贷款困难是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中的最基本问题,之所以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主要在于抵押和担保两项因素。具体来讲,中小企业抵押贷款办理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对企业的抵押物进行资产评估,这样之后,中小企业贷款才能生效。但是,我国已有的相关评估部门缺乏较为全面的评估系统,这就导致在对中小企业抵押物评估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评估程序繁琐,评估结果不准确,与当前的市场调研结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收费的标准高。

陡河水库位于唐山市陡河上游,是河北省在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1956年建成投入运用后,经历了1970年续建、1976年震后修复、1989年工程加固建设,2003年开展了国家级水管单位的达标建设。其后经过长达20年的运行管理,目前已经发展成具有防洪、供水等多种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陡河水库在主坝坝基抗震液化与治理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可为类似水库坝基抗震液化治理提供参考。

北宋禅门巨匠圆悟克勤(1063-1135年)俗姓骆,字无着,四川郫县人,他先后弘法四川、湖北等地,晚年住持成都昭觉寺,去世后谥号为真觉禅师,他是“茶禅一味”的关键人物。明代初年,日本禅僧一休宗纯渡海来华,深悟茶道中有禅法,并获得克勤大师手书“茶禅一味”墨迹,一休宗纯视为至宝,回国后住持京都大德寺,和日本茶道开山祖师村田珠光一起阐扬茶禅之道。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圆悟克勤给村田珠光写了一幅字托人带到日本,这张圆悟克勤的纸本行书长52.4厘米、宽43.9厘米,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禅僧墨迹。内容述及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以至宋代分为各派的经过,且说明了禅的精神需严格修行而达到淡泊意趣,自古以来被茶道佛家视为禅僧书迹之首。

唐朝人封演在他所著《封氏闻见记·饮茶》一书里说:“开元中(713-741年),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浙江余杭的名刹径山寺始建于唐,位于余杭、临安交界的天目山东北。径山有五峰,群峦环绕,泉水清洌,林木苍翠,寺周种茶。径山茶汤色碧,香气清雅,不同凡响,为朝廷贡品。南宋时,径山寺是经常举办茶会招待诸方僧侣和施主香客,并品赏鉴定各种茶叶优劣,谓之斗茶。该寺僧人还发明了把幼嫩芽茶碾成粉末用开水冲泡,名曰点茶,从而完成了由煮茶到泡茶的改革。宋代日本僧人来寺挂单,逗留数载,后携带径山茶籽及茶具归国,茶遂传入日本。

因为茶可提神,有助禅事,也由茶之德生发出了禅宗茶道。僧人开始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了功劳。陆羽之所以能写成《茶经》,除了得益于他长期生活在茶区,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他的佛门经历,甚至可以说《茶经》就是中国僧人种茶、制茶、烹茶、饮茶经验的总结。中国茶道在寺院香火中熏过一番后,便有了三分佛气,古代的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

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立法结构可以用“两点一面”[1]来概括。“两点”为1997年刑法修订时新增的第285条和第286条;“一面”为第287条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的提示性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第285条又增加了两款规定,使得本条一共三款。本文主要对我国现行刑法第285条对我国计算机犯罪立法现状进行探讨。

名山出好茶,目前我国群星璀璨的名茶中,大部分是曾经在名山古刹中种植的。例如我国第一座茶史陈列馆所在地四川蒙顶山,唐代时便是一座梵宫禅院林立的茶山,至今尚存唐宋遗迹甘露寺、天盖寺、永兴寺、千佛寺等古刹,该地所产的蒙顶名茶,相传是西晋时期甘露寺普慧法师所手植,唐宋时期一直被列为贡茶,史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之誉。福建崇安所产的武夷岩茶最早也是武夷山僧人所制;北宋时江苏东山水月庵僧尼于碧螺峰山石壁间采得野茶制成水月茶,后康熙南巡太湖时将此茶改名为碧螺春;明代隆庆年间皖南僧人所制的大方茶,至今仍为安徽绿茶中的珍品;浙江云和惠明寺所产的惠明茶,色泽碧绿光润,饮之余香满口,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另外,云南大理鸡足山感通寺的感通茶、四川峨眉山的峨蕊绿茶、江西庐山东林寺的云雾茶、安徽休宁松萝山禳福寺的松萝茶、浙江定海普陀山的佛茶、浙江天台山的罗汉茶、浙江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浙江乐清雁荡山的毛峰……也都是僧众辛勤劳动的结晶。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故好茶多与佛教有缘。

随着各国佛教的交流,我国的茶文化也传播到海外。据《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志》等诸多史籍记载,中国茶叶早在汉代就传到了日本,隋唐以后,随着中国佛教大规模传入东瀛,寺院僧人的饮茶方式也随之传入日本。南宋时,日本临济宗的开山祖师荣西(1141-1215年)两度来华,先后参学于浙江天台国清寺、宁波阿育王寺、天童寺和江西庐山的寺院,后他携带茶籽归国栽培,并著有《兴禅护国论》《吃茶养生记》等书,把饮茶与参禅、养生结合起来,被日本人尊为茶祖。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同时也主张农禅并重的思想,因此许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种植茶树,并采制茶叶。著名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是僧人道士修行的绝佳之地,那里峰峦叠翠、雾雨蒙蒙的天然环境也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早在唐宋,蒙顶山、青城山、峨眉山就已盛产名茶,几乎是与佛教、道教的兴起和传播同步发展的。史料记载,清代嘉庆年间名山的寺院有72座之多,寺院僧人分为种茶僧、薅茶僧、制茶僧、看茶僧,且各个寺院也有分工,其中静居庵负责采茶、千佛寺负责茶园、智炬寺负责制茶、天盖寺负责评茶,他们各司其职,管理井然有序,对茶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寺院僧人在长期种植和饮用茶叶的过程中,对栽培、焙制茶叶的技术也有所创新。

标签:;  ;  ;  ;  ;  ;  ;  ;  ;  

含山:佛教与茶的渊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