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论文和设计-牟进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包括灯盖、空心支撑条、反光底座和电源盒,所述反光底座顶部的四角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空心支撑条的底部;所述灯盖包括电路板、活动框架和LED灯管,所述灯盖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灯盖内腔的底部可拆卸式安装有活动框架,所述活动框架的内腔安装有LED灯管,所述LED灯管的内圈固定安装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接电头;所述反光底座包括下凹槽、角度变换装置和吸光柱,该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不仅仅可以通过改变灯管的通电电压来改变发光亮度以此来达到节能以及安全性的目的,同时吸光柱的使用也可以对光线进行一部分的吸收,辅助性的降低光照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包括灯盖(1)、空心支撑条(2)、反光底座(3)和电源盒(4),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撑条(2)可拆卸式地分别安装在灯盖(1)底部的四角,所述反光底座(3)顶部的四角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空心支撑条(2)的底部,所述电源盒(4)固定安装在反光底座(3)底部的中部;所述灯盖(1)包括电路板(104)、活动框架(106)和LED灯管(107),所述灯盖(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路板(104),所述电路板(104)正面的右侧锡焊有电源线(105),所述灯盖(1)内腔的底部可拆卸式安装有活动框架(106),所述活动框架(106)的内腔安装有LED灯管(107),所述LED灯管(107)的内圈固定安装有防尘板(108),所述防尘板(108)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接电头(109);所述反光底座(3)包括下凹槽(301)、角度变换装置(302)和吸光柱(303),所述下凹槽(301)开设在反光底座(3)顶部的中部,所述角度变换装置(302)安装在下凹槽(301)的内腔,所述吸光柱(303)底部的外圈与下凹槽(30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包括灯盖(1)、空心支撑条(2)、反光底座(3)和电源盒(4),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撑条(2)可拆卸式地分别安装在灯盖(1)底部的四角,所述反光底座(3)顶部的四角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空心支撑条(2)的底部,所述电源盒(4)固定安装在反光底座(3)底部的中部;

所述灯盖(1)包括电路板(104)、活动框架(106)和LED灯管(107),所述灯盖(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路板(104),所述电路板(104)正面的右侧锡焊有电源线(105),所述灯盖(1)内腔的底部可拆卸式安装有活动框架(106),所述活动框架(106)的内腔安装有LED灯管(107),所述LED灯管(107)的内圈固定安装有防尘板(108),所述防尘板(108)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接电头(109);

所述反光底座(3)包括下凹槽(301)、角度变换装置(302)和吸光柱(303),所述下凹槽(301)开设在反光底座(3)顶部的中部,所述角度变换装置(302)安装在下凹槽(301)的内腔,所述吸光柱(303)底部的外圈与下凹槽(30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盖(1)顶部的顶部两侧的中部固定焊接有支撑片(101),两个所述支撑片(101)之间安装有手持杆(102),所述灯盖(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103),所述接电头(109)通过电线与LED灯管(107)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变换装置(302)包括反光板(3021),所述反光板(3021)的外部固定粘接在下凹槽(301)的内壁上,所述反光板(3021)的内圈固定焊接有弧形条(3022),所述弧形条(3022)内壁的中部固定焊接有变向条(30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柱(303)正面与背面的底部均开设有升降槽(3031),所述吸光柱(303)外圈的底部套接有升降环(3032),所述吸光柱(303)内腔的底部活动卡接有抽拉栓(3033),所述抽拉栓(3033)外壁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焊接有对接块(30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盒(4)的正面开设有充电口(401)以及设置有开关(402),所述电源盒(4)为环形盒,所述电源盒(4)的中心处与 下凹槽(301)以及吸光柱(303)的底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环(3032)的外壁上等距离开设有补偿槽(3035),所述对接块(3034)远离抽拉栓(3033)的一侧贯穿升降槽(3031)并延伸至吸光柱(303)的外侧,所述升降环(3032)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与对接块(303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槽(3035)的内壁通过横栓与变向条(3023)活动卡接,所述电源线(105)贯穿空心支撑条(2)与电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柱(303)外侧的中部开设有下陷槽(3036),所述下陷槽(3036)的外侧等距离安装有反射台(303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提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

背景技术

手提灯是户外活动中常使用的照明工具,例如初始状态的灯具无论是其外观形状还是其具体的功能都是相对较为落后的,并且其能耗也是相对较为巨大的,但是随着新能源、可充电电池以节能灯管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仅仅是在手提灯领域有所使用,其使用更多的是在室内以及建筑方面的应用,不仅仅美观实用更重要的是其对能源的消耗是较为节省的,更加的环保,但是手提灯作为一种户外使用工具,其实用性、安全性以及能耗方面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户外万向灯”(专利号:CN108799880A),该专利包括顶座、底座、灯体、可折叠发光板、高度调节支架和手提装置,该技术方案可以360°发光,可以展开来进行大面积照明,同时可以在行走过程中使用,满足户外复杂环境的多种照明需求。

上述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利用LED的节能功能来尽可能的做到降低对电能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结构特点来对四周进行多角度的照明,更加适合户外使用,方便同行人群人数较多的时候使用,但是其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即想要进行多角度照明的话就需要将多个LED发光板全部点亮,虽然LED灯具有节能环保的功能,但是对于数量较多的发光板同时通电亮起来的情况,这难免就会造成电能的过度消耗,同时由于LED灯发光的时候光线都是四处发散的,无法进行光线的灵活控制,在野外的话灯光太暗不足以满足使用,光线过亮又容易影响四周生物及其危险,所以如何在光线强度足够使用又可以控制光线发散角度以及发散光线的强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解决了户外手提灯光线发散角度和强度控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包括灯盖、空心支撑条、反光底座和电源盒,所述空心支撑条可拆卸式地分别安装在灯盖底部的四角,所述反光底座顶部的四角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空心支撑条的底部,所述电源盒固定安装在反光底座底部的中部。所述灯盖包括电路板、活动框架和LED灯管,所述灯盖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正面的右侧锡焊有电源线,所述灯盖内腔的底部可拆卸式安装有活动框架,所述活动框架的内腔安装有LED灯管,所述LED灯管的内圈固定安装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接电头。所述反光底座包括下凹槽、角度变换装置和吸光柱,所述下凹槽开设在反光底座顶部的中部,所述角度变换装置安装在下凹槽的内腔,所述吸光柱底部的外圈与下凹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灯盖顶部的顶部两侧的中部固定焊接有支撑片,两个所述支撑片之间安装有手持杆,所述灯盖顶部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接电头通过电线与LED灯管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角度变换装置包括反光板,所述反光板的外部固定粘接在下凹槽的内壁上,所述反光板的内圈固定焊接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内壁的中部固定焊接有变向条,反光板采用弹性材质,例如白布等柔性材质,在初始状态即水平状态的时候其是处于平整状态的。

优选的,所述吸光柱正面与背面的底部均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吸光柱外圈的底部套接有升降环,所述吸光柱内腔的底部活动卡接有抽拉栓,所述抽拉栓外壁顶部的正面的与背面均固定焊接有对接块。

优选的,所述电源盒的正面开设有充电口以及设置有开关,所述电源盒为环形盒,所述电源盒的中心处于下凹槽以及吸光柱的底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升降环的外壁上等距离开设有补偿槽,所述对接块远离抽拉栓的一侧贯穿升降槽并延伸至吸光柱的外侧,所述升降环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与对接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补偿槽的内壁通过横栓与变向条活动卡接,所述电源线贯穿空心支撑条与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吸光柱外侧的中部开设有下陷槽,所述下陷槽的外侧等距离安装有反射台,反射台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圆台状,并且反射台倾斜面为光滑镜面设计,光线照射自下而上照射在其倾斜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并且吸光柱上除去反射台的部分,均是纯黑色设计,主要是利用黑色的背景能够将多余的光线吸收,避免过多光线干扰四周环境。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首先采用的四周框架透明以及光线自上而下照射的设计,利用光线在底层反光板的漫反射向四周进行光线发散,以此来达到对四周进行照明的工作。

(2)、该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反光板在下坠操作的时候能够将自上而下照射的光线进行聚拢,降低光线发散的数量,避免影响周围生物,保证自身安全。

(3)、该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反光板向上翻折的时候可以将大多数的光线改变发散的角度,使光线照射更远,便于在行驶路上进行使用,并且是以四周发散式的照明,更适合多人同行使用。

(4)、该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不仅仅可以通过改变灯管的通电电压来改变发光亮度以此来达到节能以及安全性的目的,同时吸光柱的使用也可以对光线进行一部分的吸收,辅助性的降低光照强度。

(5)、该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反射台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倾斜面并且是镜面反射,将漫反射直接转换成为镜面反射,将光线进行聚拢,并且是以一定角度向下照射,吸光柱上以纯黑色设计主要是将多余的光线进行吸收,避免光线四处照射影响周边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灯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反光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角度变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吸光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盖、101支撑片、102手持杆、103散热孔、104电路板、105电源线、106活动框架、107 LED灯管、108防尘板、109接电头、2空心支撑条、3反光底座、301下凹槽、302角度变换装置、3021反光板、3022弧形条、3023变向条、303吸光柱、3031升降槽、3032升降环、3033抽拉栓、3034对接块、3035补偿槽、3036下陷槽、3037反射台、4电源盒、401充电口、402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包括灯盖1、空心支撑条2、反光底座3和电源盒4,灯盖1顶部的顶部两侧的中部固定焊接有支撑片101,两个支撑片101之间安装有手持杆102,灯盖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103,接电头109通过电线与LED灯管107电连接,电源盒4的正面开设有充电口401以及设置有开关402,电源盒4为环形盒,电源盒4的中心处于下凹槽301以及吸光柱303的底部相连通,空心支撑条2可拆卸式地分别安装在灯盖1底部的四角,反光底座3顶部的四角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空心支撑条2的底部,电源盒4固定安装在反光底座3底部的中部,灯盖1包括电路板104、活动框架106和LED灯管107,灯盖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路板104,电路板104正面的右侧锡焊有电源线105,灯盖1内腔的底部可拆卸式安装有活动框架106,活动框架106的内腔安装有LED灯管107,LED灯管107的内圈固定安装有防尘板108,防尘板108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接电头109,反光底座3包括下凹槽301、角度变换装置302和吸光柱303,吸光柱303外侧的中部开设有下陷槽3036,所述下陷槽3036的外侧等距离安装有反射台3037,LED灯管107照射的光线随着反光板3021角度的变化而转向吸光柱303的时候,其中光线直接落在吸光柱303外表面的部分则被吸光柱303吸收不再被反射,落在反射台3037倾斜面的部分故钢线则会直接发生镜面反射,以一定角度将光线直接照射在地面上,不会发生光线向上照射的情况,对光线起到聚拢以及强度降低的作用,角度变换装置302包括反光板3021,反光板3021的外部固定粘接在下凹槽301的内壁上,反光板3021的内圈固定焊接有弧形条3022,弧形条3022内壁的中部固定焊接有变向条3023,反光板3021采用弹性材质,例如白布等柔性材质,在初始状态即水平状态的时候其是处于平整状态的,吸光柱303正面与背面的底部均开设有升降槽3031,吸光柱303外圈的底部套接有升降环3032,吸光柱303内腔的底部活动卡接有抽拉栓3033,抽拉栓3033外壁顶部的正面的与背面均固定焊接有对接块3034,升降环3032的外壁上等距离开设有补偿槽3035,对接块3034远离抽拉栓3033的一侧贯穿升降槽3031并延伸至吸光柱303的外侧,升降环3032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与对接块3034固定连接,补偿槽3035的内壁通过横栓与变向条3023活动卡接,电源线105贯穿空心支撑条2与电源电连接,下凹槽301开设在反光底座3顶部的中部,角度变换装置302安装在下凹槽301的内腔,吸光柱303底部的外圈与下凹槽30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工作时(或使用时),首先需要将整个灯具进行充电处理,保证灯具处于有电状态,正常使用的时候,直接接通电源启动开关402,让LED灯管107发光即可,首先在需要调控光照角度和光线强度的时候,向下拉动抽拉栓3033,抽拉栓3033通过对接块3034带动升降环3032向下运动,升降环3032则通过变向条3023和弧形条3022带动反光板3021内侧向下运动,与此同时,反光板3021整体向内侧倾斜,整个反光板3021处于向吸光柱303靠拢状态,然后LED灯管107的光束向下直射的时候落在了反光板3021上,光线经过反光板3021的漫反射一部分照射在了吸光柱303的外表面上,另一部分则照射到外界环境上,此过程中光线是处于聚拢状态,可以很好的做到光线的收拢,小范围进行照明,避免影响到野外四周的生物,在行驶状态的时候,手持灯具,向上推送抽拉栓,通过对接块3034带动升降环3032向上运动,此时的升降环3032则通过变向条3023和弧形条3022带动反光板3021内侧向上运动,整个反光板3021呈现出发散状态,然后LED灯管107的光束向下直射的时候落在了反光板3021上,光线则会更多的以平行于地面的形式照射到远处,并且是以大角度的向外侧扩张,不仅仅可以清楚的看清道路,而且还使得周边的人同样得到光照,不会有区域死角。

综上所述,该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首先采用的四周框架透明以及光线自上而下照射的设计,利用光线在底层反光板3021的漫反射向四周进行光线发散,以此来达到对四周进行照明的工作,反光板3021在下坠操作的时候能够将自上而下照射的光线进行聚拢,降低光线发散的数量,避免影响周围生物,保证自身安全,反光板3021向上翻折的时候可以将大多数的光线改变发散的角度,使光线照射更远,便于在行驶路上进行使用,并且是以四周发散式的照明,更适合多人同行使用,不仅仅可以通过改变灯管的通电电压来改变发光亮度以此来达到节能以及安全性的目的,同时吸光柱303的使用也可以对光线进行一部分的吸收,辅助性的降低光照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10019332.7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CN109555995A

公开日:2019-04-02

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109555995B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F21L 4/00

专利分类号:F21L4/00;F21V14/04;F21V23/00;F21Y115/10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宁波瑞宜乐灯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瑞宜乐灯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113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小白村

发明人:牟进宏

第一发明人:牟进宏

当前权利人:宁波瑞宜乐灯饰有限公司

代理人:付帅

代理机构:33264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灯光自适应的户外智能手提灯论文和设计-牟进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