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因子,单克隆抗体,肿瘤,抗肿瘤,活性,核糖体,溃疡性。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黄宗瑶,黄亮,曾金,林茂,张伶俐[1](2019)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的方法学/报告质量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已发表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进行方法学/报告质量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起至2018年11月,收集基于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AMSTAR量表和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结果:共纳入14篇Meta分析/系统评价。AMSTAR方法学质量(满分11分)平均得分为6.89分,方法学质量为中等。PRISMA清单得分(满分为27分)范围为15~26.5分。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不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07期)
谈悦,徐正中,朱兆成,夏爱鸿,孙林[2](2019)在《牛肿瘤坏死因子α小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抗牛肿瘤坏死因子α(BoTNF-α)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原核系统表达的带有组蛋白(His)标签的重组牛TNF-α蛋白(rHis-BoTNF-α)为免疫原,带有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标签的重组牛TNF-α蛋白(rGST-BoTNF-α)为检测原,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mAb。Western blot法检测mAb与rHis-BoTNF-α和rGST-BoTNF-α的反应性,间接ELISA检测mAb效价、特异性以及mAb与商品化重组BoTNF-α的反应性,流式细胞术分析mAb识别天然抗原的活性。结果成功筛选出7株稳定分泌抗rBoTNF-α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证明7株mAb均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mAb 4G4具有良好的识别天然抗原的活性。结论成功制备了抗BoTNF-α的mAb。(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周岩,武坚锐,孙夏瑜[3](2018)在《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特异性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单克隆抗体,为建立TRAIL酶联吸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原核表达系统重组制备的可溶性人sTRAIL作为抗原,利用杂交瘤技术筛选获得抗人TRAIL?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法生产腹水,经间接ELISA方法检测腹水效价,Western?blot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制备获得一株可稳定分泌抗人TRAIL?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属IgG2b亚类;腹水效价达1:5×106以上,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可特异性识别人TRAIL,而与TNF-α和Fas-l无明显的交叉反应。结论制备了具有高特异抗原结合特性的TRAIL?mAb。(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刘素霞,杜力,任华景[4](2018)在《检测重组人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甲氨蝶呤残留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重组人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中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残留量检测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样品经饱和硫酸铵法沉淀蛋白,取上清液进样检测。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 UPLC BEH C18(1. 7μm,2. 1 mm×100 m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 054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体积比6∶2∶92),pH 6. 5,检测波长302 nm,柱温:30℃,流速:0. 25 mL/min,进样体积:10μL,洗脱时间:15 min。同时验证方法的线性、特异性、准确度、定量限、精密性及耐用性。结果该方法特异性良好;MTX浓度在4~2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 0. 999;检测限为4 ng/mL;MTX浓度为20. 0、50. 0、100. 0 ng/mL 3个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102. 83%、100. 33%、99. 23%,3次重复检测结果RSD分别为1. 56%、1. 50%、0. 42%,两位实验员6次检测结果的RSD分别为2. 46%、1. 27%、1. 49%;MTX浓度为50. 0 ng/mL的加标样品在流动相p H 6. 3、6. 5、6. 7条件下测定结果的RSD为2. 02%。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精密性及准确度,且操作简便,可用于重组蛋白药物研发及生产过程中残留MTX的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李计来,崔文禹,王欣怡,刘敬,郝少杰[5](2017)在《内部核糖体结合位点介导的叁顺反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CHO细胞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内部核糖体结合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介导的叁顺反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hTNF-α)单克隆抗体的表达质粒,并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重迭延伸PCR(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技术扩增hTNF-α抗体的轻、重链基因,并与IRES基因连接,将连接产物LC-IRES-HC基因克隆至pOptiVEC~(TM)-TOPO~?TA载体,构建单表达载体pOptiVEC-LIH。将单表达载体pOptiVEC-LIH及共转染载体pOptiVEC-HC和pcDNA3.3-LC分别电转至CHODG44细胞,经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加压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有限稀释法筛选高表达单克隆细胞株,并采用3 L反应罐对高表达株进行补料批次发酵培养。结果经测序鉴定,单表达载体pOptiVEC-LIH构建正确。瞬时转染后,单表达载体pOptiVEC-LIH转染组的抗体表达量明显高于共转染载体p Opti VEC-HC和pcDNA3.3-LC(P<0.05);经稳定转染有限稀释筛选后,共获得132个克隆,其中A值>2.0的克隆有18株,应用3 L反应器补料批次发酵培养,其表达量可达250 mg/L。结论成功构建了叁顺反子抗hTNF-α单克隆抗体的表达质粒,并在CHO细胞中进行了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张囡,王炯,张雅婷,宋刚,詹珊珊[6](2015)在《全人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对食蟹猴的长期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全人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抗-h TNF-αFHMA)注射液对食蟹猴的长期毒性。方法将40只食蟹猴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阿达木单抗10 mg·kg~(- 1)对照组和抗-h TNF-αFHMA 2,10和50 mg·kg~(- 1)组,经皮下注射每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5次,停药后恢复期4周。实验期间进行临床观察、体质量、体温、心电图、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尿液、眼科、免疫指标、脏器及组织病理观察,同时进行血药浓度检测,分析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实验期间各组食蟹猴的观察、体质量、体温、心电图参数、眼科检查、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血生化、尿液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补体等指标均未见与给药相关的具有毒理意义的改变;抗-h TNF-αFHMA和阿达木单抗均可引起食蟹猴体内产生抗药抗体,且具有中和活性。抗-h TNF-αFHMA在体内基本呈线性动力学特征。相同剂量下与阿达木单抗呈现相似的免疫原性和代谢动力学特征。结论抗-h TNF-αFHMA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剂量为50 mg·kg~(- 1),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0.67 mg·kg~(- 1))的75倍,表明抗-h TNF-αFHMA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潘勇兵,张雅婷,张银川,宋桂芝,桂芳[7](2015)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的优化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克隆抗体体外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对TNF-α单克隆抗体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中的结晶紫染色液浓度、细胞浓度、放线菌素D(Act D)浓度及TNF-α杀伤浓度进行优化,并对该方法的精密度及专属性进行验证。绘制质量控制图,对抗TNF-α单克隆抗体样品进行20次重复检测。结果结晶紫染色液、细胞浓度、Act D和TNF-α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2%、1.5×105个/ml,1 ng/ml和0.8μg/ml。同一人员于不同日6次重复测定参考品的半数有效浓度(ED50)均值为(44.18±6.858)ng/ml,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5.522%;不同日由3位不同人员重复测定参考品的ED50均值为(41.19±3.05)ng/ml,RSD值为7.40%;在TNF-α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抗TNF-α单克隆抗体和阳性对照Humira浓度的降低,细胞的存活率随之降低,其他抗体无此现象。抗TNF-α单克隆抗体样品的20次测定结果均成立。结论成功优化了抗TNF-α单克隆抗体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的条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及专属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张雅婷,潘勇兵,张银川,张坤明,任彬[8](2015)在《应用小鼠肝坏死模型分析重组全人源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的体内中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小鼠肝坏死模型,分析重组全人源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克隆抗体的体内中和活性。方法确定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 N)的致敏时间及TNF-α对C57BL/6小鼠的致死剂量;采用D-Gal N致敏小鼠,经腹腔注射TNF-α建立小鼠肝坏死模型,并测定3批供试品(抗TNF-α单抗)和3批阳性对照(阿达木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体内中和活性,采用Probit回归拟合对活性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确定DGal N的致敏时间为10 min;TNF-α的致死剂量为100μg/kg体重;Probit回归拟合分析显示,拟合度较好,3批供试品对C57BL/6小鼠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分别为0.505、0.434和0.609 mg/kg,3批阳性对照对C57BL/6小鼠的ED50分别为0.455、0.571和0.484 mg/kg,供试品与阳性对照对C57BL/6小鼠的体内中和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D-Gal N和TNF-α可造成小鼠肝坏死,从而导致小鼠死亡,抗TNF-α单抗可阻断其效应。抗TNF-α单抗对TNF-α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5年10期)
陈金,吴丽娥[9](2015)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抗氧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76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只)、抗体组(36只)和生理盐水组(36只),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TNF-α单克隆抗体在再灌注3、6 h后可降低血清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抗TNF-α单克隆抗体在一定时间内能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5年27期)
尹君,张惠铭,何亚男,管晓艳[10](2015)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脾脏淋巴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近年来,国内开发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抗TNFα单抗)药物较多,尤其以仿制FDA批准上市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Humira(阿达木单抗)的生物类似药较为常见。这些药物在进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时,通过观察药物对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数量及形态功能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该品种药物的生物学作用强度。本文对实验室所评价的8种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药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价了其对免疫组织的淋巴细胞的影响,并比较几种产品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否一致。方法:(本文来源于《2015年(第五届)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6-30)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抗牛肿瘤坏死因子α(BoTNF-α)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原核系统表达的带有组蛋白(His)标签的重组牛TNF-α蛋白(rHis-BoTNF-α)为免疫原,带有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标签的重组牛TNF-α蛋白(rGST-BoTNF-α)为检测原,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mAb。Western blot法检测mAb与rHis-BoTNF-α和rGST-BoTNF-α的反应性,间接ELISA检测mAb效价、特异性以及mAb与商品化重组BoTNF-α的反应性,流式细胞术分析mAb识别天然抗原的活性。结果成功筛选出7株稳定分泌抗rBoTNF-α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证明7株mAb均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mAb 4G4具有良好的识别天然抗原的活性。结论成功制备了抗BoTNF-α的mAb。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黄宗瑶,黄亮,曾金,林茂,张伶俐.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的方法学/报告质量再评价[J].中国药房.2019
[2].谈悦,徐正中,朱兆成,夏爱鸿,孙林.牛肿瘤坏死因子α小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9
[3].周岩,武坚锐,孙夏瑜.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
[4].刘素霞,杜力,任华景.检测重组人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甲氨蝶呤残留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及验证[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8
[5].李计来,崔文禹,王欣怡,刘敬,郝少杰.内部核糖体结合位点介导的叁顺反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CHO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
[6].张囡,王炯,张雅婷,宋刚,詹珊珊.全人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对食蟹猴的长期毒性试验[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
[7].潘勇兵,张雅婷,张银川,宋桂芝,桂芳.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的优化及验证[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
[8].张雅婷,潘勇兵,张银川,张坤明,任彬.应用小鼠肝坏死模型分析重组全人源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的体内中和活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
[9].陈金,吴丽娥.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抗氧化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
[10].尹君,张惠铭,何亚男,管晓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脾脏淋巴细胞的影响[C].2015年(第五届)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