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釜传热论文_纪业,姜瑞霞,杜淼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合釜传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氯乙烯,性能,系数,冷凝器,填料,本体,聚丙烯。

聚合釜传热论文文献综述

纪业,姜瑞霞,杜淼[1](2015)在《氯乙烯聚合釜传热方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氯乙烯聚合釜的传热方式,对比了不同形式夹套、内冷挡板和釜顶冷凝器的传热效果。(本文来源于《聚氯乙烯》期刊2015年11期)

李艳明[2](2012)在《淤浆聚合釜传热结构的改进及其对传热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夹套冷却是淤浆聚合釜大型化后应优先选用的撤热手段,整体夹套和半圆管夹套是淤浆聚合釜可以选用的两种夹套形式。文章通过分析比较整体夹套和半圆管夹套下设备内筒的稳定性及设备的换热效率,提出了适合于大型淤浆聚合釜的半圆管夹套撤热形式。(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设备技术》期刊2012年05期)

吴彬,安丰颖,尹建平,黄富铭,黄小华[3](2008)在《105m~3氯乙烯悬浮聚合釜传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生产的105 m3氯乙烯悬浮聚合釜,该釜采用全流通螺旋内夹套结构,与传统的外夹套相比,釜内壁厚减少50%以上,传热热阻降低约50%,传热系数提高一倍多。经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40万t/a PVC工程生产考核,该釜具有传热能力和生产强度高、搅拌装置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的特点,可用于大规模PVC树脂的生产。(本文来源于《聚氯乙烯》期刊2008年11期)

李良超,黄显忠,顾雪萍,李培华,冯连芳[4](2008)在《PVC悬浮聚合釜内流场与传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四川宜宾江源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70m3PVC聚合釜内的流场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并对聚合釜的换热能力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聚合釜内流场结构为在每层桨的上下位置分别出现两个循环涡,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两层桨之间的连接流现象增加,叶轮排量、循环流量和搅拌功率增加,流体的混合效果变好。聚合釜半管外夹套的传热系数在900~1070W/(℃.m2)之间,内冷管和封底夹套的传热系数在820~940W/(℃.m2)之间。(本文来源于《聚氯乙烯》期刊2008年10期)

李铁云[5](2007)在《进口、国产本体法PVC聚合釜传热系数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国产本体法PVC聚合釜的传热系数与进口聚合釜传热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产本体法PVC聚合釜(螺旋半圆管夹套、6进6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传热系数高52%。(本文来源于《聚氯乙烯》期刊2007年11期)

杨汉行[6](2001)在《丙烯聚合釜密封和传热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丙烯聚合时反应热量的计算与传热结构的设计,以及一种能可靠运行1年以上的中压填料密封的设计。(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01年06期)

杜芳瑜[7](2000)在《聚合釜传热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通过对12m~3聚合釜传热的计算,论证聚合釜的传热状况,寻求聚合反应操作的合理控制方法和操作条件,以解决聚丙烯生产中的传热问题,促进聚丙烯的稳定生产。(本文来源于《宁波化工》期刊2000年02期)

张庆,张宇,包永忠,黄志明,翁志学[8](1998)在《LF—30Ⅳ型氯乙烯聚合釜传热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量衡算法测定了国产LF30—Ⅳ型氯乙烯聚合釜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夹套和内冷管传热系数均随冷却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夹套冷却水和内冷管冷却水流量分别在100~255m3/h和51~129m3/h时,冷模传热系数分别在2788~3252kJ/m2·℃·h和5534~6629kJ/m2·℃·h之间;在相近冷却水流量时,LF30-Ⅳ型聚合釜的传热系数高出LF30-Ⅱ型聚合釜10%以上,由Wison图解法计算了夹套和内冷管的α1和α2。(本文来源于《聚氯乙烯》期刊1998年03期)

潘海天[9](1996)在《氯乙烯聚合釜传热和操作参数设计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氯乙烯悬浮聚合釜传热设计和聚合过程操作参数选择问题,在建立氯乙烯引发剂浓度方程、传热模型、结构模型基础上,开发出一套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利用本程序可以有效便捷地计算出所需的聚合釜结构参数和工艺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1996年04期)

王庆元,肖衍繁,哈润华,王连顺[10](1989)在《14m~3氯乙烯搪瓷聚合釜传热性能的研究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在生产装置上测定总传热系数K_实值的方法及实测K_实值,并且和理论计算出的K_理值作了比较,二者相当吻合。为了探讨提高K值的途径,进一步分析了影响K值的诸因素,提出了改善该类型聚合釜传热性能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聚氯乙烯》期刊1989年02期)

聚合釜传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夹套冷却是淤浆聚合釜大型化后应优先选用的撤热手段,整体夹套和半圆管夹套是淤浆聚合釜可以选用的两种夹套形式。文章通过分析比较整体夹套和半圆管夹套下设备内筒的稳定性及设备的换热效率,提出了适合于大型淤浆聚合釜的半圆管夹套撤热形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合釜传热论文参考文献

[1].纪业,姜瑞霞,杜淼.氯乙烯聚合釜传热方式探讨[J].聚氯乙烯.2015

[2].李艳明.淤浆聚合釜传热结构的改进及其对传热的影响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2

[3].吴彬,安丰颖,尹建平,黄富铭,黄小华.105m~3氯乙烯悬浮聚合釜传热性能研究[J].聚氯乙烯.2008

[4].李良超,黄显忠,顾雪萍,李培华,冯连芳.PVC悬浮聚合釜内流场与传热的研究[J].聚氯乙烯.2008

[5].李铁云.进口、国产本体法PVC聚合釜传热系数的比较[J].聚氯乙烯.2007

[6].杨汉行.丙烯聚合釜密封和传热的设计[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1

[7].杜芳瑜.聚合釜传热对聚合反应的影响[J].宁波化工.2000

[8].张庆,张宇,包永忠,黄志明,翁志学.LF—30Ⅳ型氯乙烯聚合釜传热性能评价[J].聚氯乙烯.1998

[9].潘海天.氯乙烯聚合釜传热和操作参数设计计算[J].化学工程.1996

[10].王庆元,肖衍繁,哈润华,王连顺.14m~3氯乙烯搪瓷聚合釜传热性能的研究及分析[J].聚氯乙烯.1989

论文知识图

大型聚合釜照片8#聚合釜聚合过程中传热系数随时间的...105 m3釜K冷凝器随聚合时间的变化105 m3釜K夹总随聚合时间的变化8#釜聚合过程传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模试聚合动力学曲线

标签:;  ;  ;  ;  ;  ;  ;  

聚合釜传热论文_纪业,姜瑞霞,杜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