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运动论文_王之海,刘可,李智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出水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弹道,姿态,水下,网格,海浪,导弹,圆柱体。

出水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之海,刘可,李智生[1](2018)在《水下航行体在非规则波中出水运动数值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面波浪是影响水下航行体出水姿态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多局限于规则波浪,但是真实的海浪环境一般很少是规则波,而是以非规则波浪为主的。为更好地对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以ITTC海浪谱为目标谱,运用CFD数值方法构建长峰非规则波数值波浪水池,并采用谱分析方法对波浪数值水池精度进行了计算,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对水下航行体在非规则波浪条件下的出水运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了长峰非规则波对航行体出水姿态的影响,为水下航行体出水姿态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余宗金,冯金富,胡俊华,魏永民[2](2015)在《水空跨越航行器出水运动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水空跨越航行器出水运动的规律,设计了模拟水空跨越航行器的轴对称圆柱航行器物理模型。分析圆柱航行器出水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并构建了其出水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出水过程中,分别在理想流体作用和粘性流体作用条件下分析了圆柱体所受到的作用力;另外,动力学模型还充分考虑了随着时间和航行器姿态变化而变化的浮心、浮力、附加质量、沾湿面积以及浸湿体积等物理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不同出水角度、出水速度、推力等初始条件下的出水运动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仿真结果与客观事实相符,所建动力学模型能够用来研究出水运动规律,为研究水空跨越航行器出水稳定性、出水控制等问题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5年11期)

曹渝华[3](2015)在《机器海豚出水运动模拟及其换能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海豚具有游动速度快、效率高且能跃出水面等超凡的运动能力,因而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仿生对象。然而,目前海豚的出水运动机理尚未揭示清楚,因而制约着可实现较高出水能力的机器海豚的研制,同时现有仿生机器鱼仍基本局限于水下游动,尚不具备较好出水运动的能力。因此,本文将开展机器海豚出水运动机理的动力学模拟及其换能机制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机器海豚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拓展机器鱼的运动空间。首先,通过分析机器海豚出水过程的运动学模型和受力情况,建立了机器海豚出水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海豚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机器海豚出水运动的数值求解方法。其次,对金枪鱼和海豚从形态学、运动学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并通过对金枪鱼和海豚水下游动的叁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金枪鱼和海豚在不同条件下的水下游动性能,得知海豚拥有更高的游动效率。再次,利用提出的机器海豚出水运动的数值求解方法,结合海豚出水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机器海豚出水运动全过程进行了叁维数值模拟,获得了机器海豚出水运动全过程中的位移、速度、作用力以及外力矩的时间历程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时刻的相图和压力云图,并探讨了机器海豚出水运动性能与出水运动角度和摆动频率的关系,得知海豚出水运动高度随着出水运动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摆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后,通过建立海豚出水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函数,分析了机器海豚出水运动全过程中机器海豚的动能、重力势能以及获得和消耗的总能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建立出水运动效率评价函数,并通过分析比较得知,机器海豚出水运动效率随着出水运动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摆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本文完成的机器海豚出水运动过程的动力学模拟和换能机制研究,拓宽了现有仿生推进机理的研究领域,为现有机器鱼进一步实现出水运动提供了理论可能。通过对本文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将对今后开发可实现出水运动的其他水下运载器和近水面武器系统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5-05-01)

杨继锋,刘勇志,刘丙杰,陈捷[4](2015)在《海浪对水下垂直运动航行体出水姿态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下弹道是潜艇垂直发射导弹特有的一段弹道,导弹在航行过程中受到表层海水自然流动的影响,运动姿态发生复杂变化,其中,以海浪的影响最为明显。根据二维线性波理论在发射坐标系下建立了波浪模型,通过莫里森方程分析了海浪对水下垂直运动导弹的作用形式,建立了导弹水中运动数学模型,借助有限元思想,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仿真分析了不同航向和浪级下导弹水中运动姿态的变化规律,结论可为研究潜射导弹水中弹道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梅季春,周源,陆巍巍,徐明[5](2014)在《基于Matlab/Simulink的潜地导弹出水运动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潜地导弹出水运动特性,建立潜地导弹出水运动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潜地导弹出水运动仿真模型,进行数字仿真。仿真实验表明,该仿真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潜地导弹出水运动,为进一步研究潜地导弹出水运动及出水姿态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孙士丽,孙义龙,胡竞中,胡健[6](2013)在《圆柱体出水运动的自由面效应及水冢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圆柱体为例,研究自由面附近刚性物体的受力状态,分析垂直运动圆柱体出水时的自由面效应以及水冢现象.建立基于势流理论考虑自由面效应的数学模型,并用边界元方法求解该模型.求解过程中考虑非线性自由面运动学以及动力学边界条件.通过求解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模拟恒速刚性圆柱体出水时的水冢现象及其穿越水冢过程.通过数值解和实验值的比较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分析结构出水时的压力变化、自由液面变形、圆柱体所受的垂向合外力以及流场速度矢量的变化,并展开讨论.结果表明:考虑自由面效应的非线性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报自由面附近刚性运动物体的受力特性.(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3年02期)

刘立栋,张宇文,裴譞[7](2011)在《水雷出水过程运动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攻击反潜直升机的水雷出水运动弹道控制问题,为提高命中率,利用Singhal空化模型对水雷出水过程流体动力系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建立了水雷叁自由度出水过程仿真数学模型。结合流体动力系数和运动参数的耦合算法,对不同工况下水雷出水运动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水雷出水前后攻角、俯仰角的耦合变化规律,并得出出水角速度是与初始攻角成正比关系的,受初始俯仰角影响很小,且出水角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证明研究结果可以为弹道规划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1年05期)

杨晓光,陈焕龙,刘华坪,赵成佳,陈浮[8](2010)在《导弹水下运动及出水过程的叁维流场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水下发射时的弹道和水动力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和动网格技术,对水下航行体水下及出水过程进行全叁维、六自由度多相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动网格技术解决了耦合VOF模型模拟气水交界面、航行体运动及计算域的变形等非定常、非线性计算问题.计算得到了航行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时域特性.研究了航行体空间流场结构及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艇速使航行体肩部的旋涡呈非对称性并引起了弹道的空间偏转,航行体的水下运动和出水过程中流体力矩的作用会使偏转角放大.(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王瑞臣,马暄,龚红良[9](2009)在《水下运载器运动速度对导弹出水姿态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下导弹发射受很多因素影响,发射深度,运载器运动速度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应用ANSYS/LS-DYNA对某型导弹建立数学模型。对其水下弹道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重点分析计算了水下运载器运动速度对该导弹出水姿态角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09年04期)

田兵,徐新琦,肖鹏飞[10](2009)在《波浪对潜地弹道导弹出水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下发射潜地弹道导弹时,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导弹的水下弹道要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制约,为分析波浪干扰力对导弹出水运动的影响,针对潜地弹道导弹水下垂直发射方式,运用四元素法建立了潜地弹道导弹出水运动模型,并结合波浪扰动力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计算不同海况下导弹所受到的波浪力及导弹的运动姿态。仿真结果表明,波浪在近水面对潜地弹道导弹出水运动的影响不容忽视,波浪对导弹水下弹道及出水姿态的影响,不仅与海况有关,而且还与波浪方向角及初始相位角有关。(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09年04期)

出水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水空跨越航行器出水运动的规律,设计了模拟水空跨越航行器的轴对称圆柱航行器物理模型。分析圆柱航行器出水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并构建了其出水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出水过程中,分别在理想流体作用和粘性流体作用条件下分析了圆柱体所受到的作用力;另外,动力学模型还充分考虑了随着时间和航行器姿态变化而变化的浮心、浮力、附加质量、沾湿面积以及浸湿体积等物理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不同出水角度、出水速度、推力等初始条件下的出水运动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仿真结果与客观事实相符,所建动力学模型能够用来研究出水运动规律,为研究水空跨越航行器出水稳定性、出水控制等问题打下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出水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王之海,刘可,李智生.水下航行体在非规则波中出水运动数值仿真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8

[2].余宗金,冯金富,胡俊华,魏永民.水空跨越航行器出水运动建模[J].计算机仿真.2015

[3].曹渝华.机器海豚出水运动模拟及其换能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5

[4].杨继锋,刘勇志,刘丙杰,陈捷.海浪对水下垂直运动航行体出水姿态的影响分析[J].海洋技术学报.2015

[5].梅季春,周源,陆巍巍,徐明.基于Matlab/Simulink的潜地导弹出水运动仿真[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4

[6].孙士丽,孙义龙,胡竞中,胡健.圆柱体出水运动的自由面效应及水冢现象分析[J].计算物理.2013

[7].刘立栋,张宇文,裴譞.水雷出水过程运动仿真分析[J].计算机仿真.2011

[8].杨晓光,陈焕龙,刘华坪,赵成佳,陈浮.导弹水下运动及出水过程的叁维流场仿真[J].弹道学报.2010

[9].王瑞臣,马暄,龚红良.水下运载器运动速度对导弹出水姿态的影响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9

[10].田兵,徐新琦,肖鹏飞.波浪对潜地弹道导弹出水运动的影响[J].舰船科学技术.2009

论文知识图

华光礁I号出水文物 ▲图2 华光礁及出水...水套设计图工况2况下细过程多进/出口同时运行时环流的相互干扰调水示意图5 单向阀流量仿真

标签:;  ;  ;  ;  ;  ;  ;  

出水运动论文_王之海,刘可,李智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