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商业步行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商业,步行街,空间,城市,景观,界面,尺度。
城市商业步行街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山[1](2019)在《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街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繁荣程度、城市形象的缩影和精华,是城市多功能、多业态、多业种的商业综合体。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进行,商业街的建设也进入高峰期。为追求城市个性,展现城市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商业街若能凸显地方性特征将更具吸引力,使之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因此在设计具有地域个性与艺术特色的商业街是对一个城市性格的映射,而不是遵循千篇一律的大众化设计。城市商业街对城市景观美化和市民生活提升起促进作用,具体表现有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恢复城市文脉特色、复兴人文景观等设计手法。除了商业街休闲购物功能的固有属性外,人们希望能够在商业街中感受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文化品味。因此在城市化的发展中商业街建设不容忽视。本文研究从城市商业街选题的目的和内容开始,通过对城市商业步行街案列深入分析,对商业街景观设计相关理论概述,结合自己毕业设计——平遥印象新街景观设计,从印象新街基地概况入手,确定印象新街景观设计方案思路与准则,如商业建筑与外部景观服务设施构筑物的空间协调,绿植、光照与休憩场地的合理配置等。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解决方法,总结出适合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发展原则。(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石静静[2](2018)在《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色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从形式、结构到色彩的完整体系,这些景观色彩的丰富变化使得商业步行街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色彩是塑造街道景观及步行街魅力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通过对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色彩元素的运用与研究,探讨出通过适当的色彩元素提升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气氛、提高城市商业街品质的可行性方法。(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8年12期)
张琳[3](2018)在《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到了有效的提高,各个城市也在不断增设商业步行街的数量以满足人们的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商业步行街中的景观建筑的设计就是必不可少的,为城市商业与艺术的结合提供了可能,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越多,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故本文重在阐述和探索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18期)
阎密[4](2018)在《步行街改造提升重塑城市商业名片》一文中研究指出俗话说,本地人逛西单,外地人逛王府井。但北京市民易小姐觉得王府井越来越好逛了。就在最近一年,这条老牌商业街增添了不少新鲜的“面孔”,如高端品牌扎堆的王府中环、英国儿童玩具零售品牌哈姆雷斯全球旗舰店、apm购物中心里不断更新的餐饮品牌,还有小而美的全家便利(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8-07-12)
付艺艺[5](2018)在《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建成环境特征对行人活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共空间作为重要的市民社会生活和交往场所,对行人的活动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空间环境可以鼓励人们参与其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城市商业步行街区作为交流、游憩、休闲和娱乐活动的中心场所,是市民生活中的重要公共空间,其建成环境质量与市民的生活品质有着紧密的联系。探索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建成环境特征与市民行为活动的内在联系,对于提高城市市民生活品质、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武汉天地商业步行街区18个业态和尺度接近的街段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建成环境特征和行人活动的关系,总结潜在影响行人活动的商业步行街区建成环境特征,并根据样本建立适用于本研究的商业步行街区建成环境特征指标体系,包括街区空间结构关系特征和街区内在特征两大类。街区空间结构关系特征有可视度和连通度,街区内在特征包括空间、设施、绿化和商店四个方面。通过行为观察法记录行人活动类型、活动地点及行人性别,实地勘察商业步行街区18个研究样本的建筑高度、街道宽度、沿街建筑透明界面长度、招牌数量和座椅数量等建成环境特征数据,应用空间句法理论,并使用Depthmap软件对样本街段位于整体步行街区中的连通度和可视度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商业步行街区中行人活动密度进行了全局空间自相关测度,检验研究范围内行人活动密度在空间上的相关依赖性,结果显示工作日行人总体活动密度在街区各街段中呈现离散状态。同时,应用SPSS19.0分析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建成环境特征与行人活动密度的相关性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1)在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建成环境特征指标体系中纳入街区空间结构关系特征——可视度与连通度后,多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和解释度均有所提高;(2)总体行人活动密度与透明度呈正相关,与上层招牌密度和底层招牌密度呈负相关;(3)休憩坐靠活动密度与座椅密度呈正相关,与可视度、底层招牌密度和店铺受欢迎程度呈负相关;(4)驻足站立活动密度与座椅密度和可移动招牌密度呈正相关,与底层招牌密度和绿化覆盖率呈负相关。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城市商业步行街区规划设计的提升策略,为城市规划设计者及管理者进行城市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和空间改造提供依据和指导,其成果有助于完善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策略和相关规范,进而推动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同时其研究方法和框架丰富了城市环境行为学实证研究的定量分析技术路径,为城市建成环境与市民活动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高雁鹏,王佳楠,付艳华[6](2018)在《以沈阳太原街为例研究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色彩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对于提升空间的质量,塑造街道特色有着显着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城市色彩的相关研究大多为宏观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上,对商业步行街这种较为具体的城市空间色彩的研究还比较少。以沈阳太原街商业步行街为研究对象,从色彩学相关理论入手,针对底界面和侧界面两方面进行色彩现状的调研,从而探究目前太原街商业步行街色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8年03期)
邱卓涛,何荥[7](2017)在《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照明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步行街主要位于城市中商业活动较为集中、并拥有便利交通设施的地区,以零售业、服务业、餐饮业等商业性质的商铺为主体,形成具有一定长度,集购物、饮食、娱乐为一体的步行街道。不仅在白天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夜间也是人流集散重要场所,因此,营造良好的商业步行街夜间光环境十分重要。文章从建筑环境的艺术与技术角度出发,分析商业步行街照明设计对城市夜间景观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灯与照明》期刊2017年04期)
钱成,张正颖,黄德伟[8](2017)在《城市商业步行街区步行环境质量评价初探——以深圳市华强北商业步行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城市中的步行商业街区的设计与建设不断增加,其开放性的商业街内部的设计品质以及人们使用步行商业街时发生的活动是衡量步行商业街体验感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深圳华强北步行商业街进行研究和调查,从商业街设计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和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使用后评价)评价体系出发,分别对华强北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进行客观和主观两层面的评价。客观评价指标结果显示,华强北步行街在通行能力、街道界面的密度、休息设施的数量等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场所互动、饮食服务、视觉导视等方面差强人意。POE评价结果表明,人们在使用华强北商业步行街时,一些空间和设施无法被行人使用,只能观赏而显得多余;而其休息设施暴露在阳光下,遮阴措施做得不够。通过本文的研究,给予华强北商业街区设计改进的建议,以及为其他步行商业街设计时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7-11-18)
余就荣[9](2017)在《城市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任何一个城市而言,商业活动都是其活力的重要源泉,分布于城市中的商业步行街则为各种商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所需的场所。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完善了城市的结构,同时对为市民提供了方便、丰富的购物、交往及娱乐空间,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旅行爱好者重要的旅游内容之一。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商业步行街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包括空间关系处理不当、缺乏特色人文商业氛围、尺度把握不当、对地域文化缺乏尊重和传承、街区缺乏整体感以及华而不实、大而不当等缺少人性化考虑的设计。本文立足实际情况,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旨在为后来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设计策略,以作为后来步行街设计者在人性化考量上的一个有效参考,从而获得可控、宜人的最佳设计效果,更好地发挥出商业步行街为人们服务的作用和效果。全文共四章,分为以下叁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组成。提出国内城市商业步行的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城市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及在设计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搜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且总结其研究未涉足之处。由此引出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有第二、叁章组成。第二章通过对人性的需要及行为心理特征分析,以人性的需求及马斯洛所研究的人性的需求层次结论作为基础理论,探索了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心理特征,思索推演至人性需求在商业步行的外部空间得到满足,商业步行外部空间应有的基本特征,作为人性化设计的核心出发点;第叁章主要总结了商业步行街的类型及主要构成要素,从而作为人性化计策略的基础。第叁部分解决问题,在前文的基础上,分别从使用安全性、舒适实用性、交通的便捷性及符合人性需求的建筑文化四大方面介入,由清晰的人车分流、周全的防护设施、空间尺度的宜人性、空间序列连续性、商业步行街内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功能的适用性、与城市公共交通做便捷性链接、内部动线顺畅明了、导视清晰、融入城市文脉及丰富空间形态等策略去满足上面提到的四大方面的要求。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今后各种商业步行街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以促进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黄伟强[10](2016)在《植物设计在城市商业步行街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植物设计不仅能提高城市的质量,使城市绿色空间能够发挥更加显着的效益。植物设计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认知。文章通过介绍植物设计对于商业步行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简要阐述植物设计的景观效益及经济效益,并结合案例说明植物设计在商业步行街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对植物设计的重视程度,使植物设计能成为日后设计考虑的重点及亮点。(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6年24期)
城市商业步行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从形式、结构到色彩的完整体系,这些景观色彩的丰富变化使得商业步行街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色彩是塑造街道景观及步行街魅力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通过对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色彩元素的运用与研究,探讨出通过适当的色彩元素提升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气氛、提高城市商业街品质的可行性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商业步行街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立山.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开放空间景观设计[D].山西大学.2019
[2].石静静.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色彩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
[3].张琳.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的探索[J].明日风尚.2018
[4].阎密.步行街改造提升重塑城市商业名片[N].国际商报.2018
[5].付艺艺.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建成环境特征对行人活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6].高雁鹏,王佳楠,付艳华.以沈阳太原街为例研究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色彩改进[J].建筑技术开发.2018
[7].邱卓涛,何荥.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照明设计分析[J].灯与照明.2017
[8].钱成,张正颖,黄德伟.城市商业步行街区步行环境质量评价初探——以深圳市华强北商业步行街为例[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7
[9].余就荣.城市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10].黄伟强.植物设计在城市商业步行街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