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上古神话思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话,山海经,上古,中国,思维,意识,发生。
中国上古神话思维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蔡萍[1](2002)在《中国上古神话思维与审美意识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文明在充分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却造成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疏离,世界在人眼中成为令人感到孤独和绝望的荒原。人类需要回到精神家园,疗治创伤并获得动力。神话是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研究神话可以追根溯源地梳理和全面把握一个民族在漫长历史时期一脉相承的内在精神及文化气质。 神话充满幻想和虚构,它的本质是用夸张、想象的方式来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生活。神话是一个古老民族无法超越的最初心路历程,在世界古代各民族中普遍存在。神话思维最能体现神话的生命力,通过神话思维可以探究文化之根。在各种思维形式中,神话思维与审美思维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原始——神话思维直接孕育了审美意识发生。西方文明受神话影响很深,所以西方学者一直重视研究神话。中国的神话研究起步很晚,百年来中国学者在神话的发掘、整理和阐释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神话思维的深入研究还很欠缺。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优先性原则”为指导方法,通过对《山海经》等典籍中的具体神话作品进行分析来研究中国上古神话思维对审美意识发生的影响。 首先,本文从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中国上古神话思维的基本特征。 一、象——中国上古神话思维的意象性特征 中国上古神话描写的并非单纯的物象,而是上古先民观念化的产物,即意象。“象”是中国上古神话思维的中介。中国上古神话意象通过语言的具象性表现出来,其语言大都具有象征意义。这些意象是集体意象,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此外,中国上古神意象绝大多数是自然意象。 二、情——中国上古神话思维的情感性特征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先民通过“自我中心”意识将情感投射、幻化到外物上。并通过巫术活动强化情感表现,丰富了神话内容。可以说中国上古神话以情感为纽带展开思维过程。 叁、和——中国上古神话思维的混沌性特征 “混沌”体现了无序而又整一的状态。中国上古神话思维表现出一种无序的整合。混沌状态集中体现为“和”,即思维主体与对象的“和”,实相与虚相的“和”,时间与空间的“和”。 . 四、尘——中国上古神话思维的崇生性特征 小m卜,‘;中1。话思外以生命为上题。人现了先民渴望斗命、崇秆生命的山2烈意识。先民将生命观念普遍化,人与自然万物的生命都处于同等地位,他们还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生生不息的变化。 五、德——一中国上古神话思维的尚德性特征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英雄神话表现出文化英雄全心全意为人类造福、无私奉献的道德意识和他们在先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以上各个特征之间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共同形成中国上古神话思维的整体特征。 其次,本文从中国上古神话思维的以上特征出发,进一步探究中国上古神话思维对于审美意识发生的母体意义。由此得出以下认识:从审美对象上看,中国上古审美发生关注具体的物化意象,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审美对象大都是形式美、怪诞美、自然美:从审美心理上看,审美意识发生与情感密切相关;从审美方式来看,中国上古审美意识发生是物我一体的:从审美意蕴来看,中国上古审美意识发生崇尚生命,具有生命内容的意象成为审美对象;从审美价值目标来看,中国上古审美意识与“善”密切相联。这些大致构成中国上古审美意识发生的综合体系。山此可以看出中国上古神话蕴含了审美艺术发生的最初根据。神话思维与审美思维的亲缘关系得到充分印证。当然神话思维与审美思维还是有明显不同,神话思维只是孕育了审美思维而并非等同于它。中国上古审美意识并不纯粹,它更关注娱神祈福等功利目的。中国上古神话思维并非纯粹形象思维,其间也交织着抽象思维。 中国上古神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天赋创造力,是一种未经破坏的先民心灵自山的表现,它具有一种非常开阔的视域和深刻的洞察力。它曾对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文学等学科产生重要影响。面对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全面整合,中国应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反思自己,汲取动力以把握未来的方向。(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中国上古神话思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中国上古神话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1].蔡萍.中国上古神话思维与审美意识发生[D].陕西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