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机箱,包括外壳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外壳下侧,所述外壳下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部穿过底座,且固定板下端焊接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下部粘接固定有吸盘。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以及弹簧对外壳进行缓冲减震,同时通过固定板、定位板、条形槽以及限位槽的配合,实现对外壳的限位,避免移动中发生水平位移,通过滑轮进行移动,且通过固定板、定位板、吸盘以及外壳的配合,实现了在不移动时进行对底座进行定位,且通过防尘布、连接板、永磁铁一以及永磁铁二,便于对外壳进行防尘,避免不使用时,灰尘穿过外壳上的散热孔进入内部,使用方便,提高了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计算机机箱,包括外壳(1)以及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位于外壳(1)下侧,所述外壳(1)下端固定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下部穿过底座(2),且固定板(7)下端焊接固定有定位板(8),所述定位板(8)下部粘接固定有吸盘(9),所述定位板(8)和吸盘(9)位于底座(2)下侧,所述底座(2)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固定有气囊(14),所述气囊(14)上部与外壳(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下端拐角处固定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下端固定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下端固定有滑轮(10),所述底座(2)前端开设有收纳槽(17),所述收纳槽(17)内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所述转动杆(20)环形侧面缠绕有防尘布(19),所述底座(2)前侧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防尘布(19)前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计算机机箱,包括外壳(1)以及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位于外壳(1)下侧,所述外壳(1)下端固定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下部穿过底座(2),且固定板(7)下端焊接固定有定位板(8),所述定位板(8)下部粘接固定有吸盘(9),所述定位板(8)和吸盘(9)位于底座(2)下侧,所述底座(2)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固定有气囊(14),所述气囊(14)上部与外壳(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下端拐角处固定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下端固定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下端固定有滑轮(10),所述底座(2)前端开设有收纳槽(17),所述收纳槽(17)内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所述转动杆(20)环形侧面缠绕有防尘布(19),所述底座(2)前侧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防尘布(19)前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前端镶嵌固定有永磁铁一(18),所述底座(2)后端镶嵌固定有永磁铁二(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前侧和后侧的底座(2)上端对称开设有条形槽(15),所述底座(2)下端前部和后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条形槽(15)和限位槽(1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定位板(8)以及吸盘(9)均设有两组,两组固定板(7)、定位板(8)以及吸盘(9)分别位于底座(2)前部和后部,所述固定板(7)下部穿过条形槽(15),且延伸至条形槽(15)内,所述定位板(8)位于限位槽(1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左端开设有开口槽(5),所述开口槽(5)左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端盖(4),所述气囊(14)左部连接有软管(6),所述软管(6)穿过凹槽(13)位于开口槽(5)内,所述软管(6)上连接有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下端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簧(12)固定在安装孔内,且支撑杆(11)上部位于安装孔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机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目前,现有的用于计算机的机箱,减震效果较差,容易使机箱内的电子元件损坏,且移动不便,使用不方便,所以,我们提出一种计算机机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机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用于计算机的机箱,减震效果较差,容易使机箱内的电子元件损坏,且移动不便,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机箱,包括外壳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外壳下侧,所述外壳下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部穿过底座,且固定板下端焊接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下部粘接固定有吸盘,所述定位板和吸盘位于底座下侧,所述底座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上部与外壳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下端拐角处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固定有滑轮,所述底座前端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缠绕有防尘布,所述底座前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防尘布前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前端镶嵌固定有永磁铁一,所述底座后端镶嵌固定有永磁铁二。
优选的,所述凹槽前侧和后侧的底座上端对称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底座下端前部和后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条形槽和限位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定位板以及吸盘均设有两组,两组固定板、定位板以及吸盘分别位于底座前部和后部,所述固定板下部穿过条形槽,且延伸至条形槽内,所述定位板位于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左端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左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端盖,所述气囊左部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穿过凹槽位于开口槽内,所述软管上连接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端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簧固定在安装孔内,且支撑杆上部位于安装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计算机机箱,通过气囊以及弹簧对外壳进行缓冲减震,同时通过固定板、定位板、条形槽以及限位槽的配合,实现对外壳的限位,通过滑轮进行移动,且通过固定板、定位板、吸盘以及外壳的配合,实现了在不移动时进行对底座进行定位,且通过防尘布、连接板、永磁铁一以及永磁铁二,便于对外壳进行防尘,避免不使用时,灰尘穿过外壳上的散热孔进入内部,使用方便,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过程中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主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视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视剖面图。
图中:1、外壳;2、底座;3、连接板;4、端盖;5、开口槽;6、软管;7、固定板;8、定位板;9、吸盘;10、滑轮;11、支撑杆;12、弹簧;13、凹槽;14、气囊;15、条形槽;16、限位槽;17、收纳槽;18、永磁铁一;19、防尘布;20、转动杆;21、永磁铁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机箱,包括外壳1以及底座2,底座2位于外壳1下侧,外壳1下端固定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下部穿过底座2,且固定板7下端焊接固定有定位板8,定位板8下部粘接固定有吸盘9,定位板8和吸盘9位于底座2下侧,底座2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内固定有气囊14,气囊14上部与外壳1下端固定连接,底座2下端拐角处固定有弹簧12,弹簧12下端固定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下端固定有滑轮10,底座2前端开设有收纳槽17,收纳槽17内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转动杆20环形侧面缠绕有防尘布19,底座2前侧设置有连接板3,防尘布19前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3前端镶嵌固定有永磁铁一18,底座2后端镶嵌固定有永磁铁二21,通过永磁铁一18和永磁铁二21,便于对连接板3进行定位,进而实现对防尘布19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中:凹槽13前侧和后侧的底座2上端对称开设有条形槽15,底座2下端前部和后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6,条形槽15和限位槽16相连通,通过条形槽15,便于固定板7的升降,通过限位槽16,便于定位板8的升降,同时便于外壳1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7、定位板8以及吸盘9均设有两组,两组固定板7、定位板8以及吸盘9分别位于底座2前部和后部,固定板7下部穿过条形槽15,且延伸至条形槽15内,定位板8位于限位槽16内,便于外壳1进行限位,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2左端开设有开口槽5,开口槽5左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端盖4,气囊14左部连接有软管6,软管6穿过凹槽13位于开口槽5内,软管6上连接有控制阀,通过开口槽5,便于软管6的放置,通过端盖4,进行防护,通过软管6和控制阀,便于对气囊14进行充放气。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2下端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弹簧12固定在安装孔内,且支撑杆11上部位于安装孔内,通过安装孔,便于弹簧12和支撑杆11的安装。
工作原理:当需要移动时,将端盖4打开,通过软管6对气囊14进行充气,使气囊14膨胀,进而将外壳1向上顶起,外壳1带动固定板7、定位板8以及吸盘9向上移动,定位板8进入限位槽16,使其卡住,此时停止充气,然后即可通过滑轮10对本装置进行移动,进而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弹簧12以及气囊14的共同作用实现对外壳1的减震,避免其内部零件损坏,且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条形槽15和限位槽16对固定板7和定位板8进行限位,进而实现对外壳1的限位,避免发生横向位移,当移动至指定位置时,通过软管6将气囊14内气体放出,进而在外壳1的自身重力下,使固定板7、定位板8对吸盘9向下移动,且通过固定板7和定位板8对吸盘9挤压,使吸盘9与底面吸附固定,实现定位,避免滑动,且通过底座2,避免外壳1直接与地面接触,容易受潮,当设备不进行使用时,将连接板3拉出,连接板3带动防尘布19伸出,然后将连接板3向外壳1后侧翻转,使永磁铁一18和永磁铁二21磁吸连接,此时防尘布19覆盖在外壳1上,进而对外壳1上的散热孔进行防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14以及弹簧12对外壳1进行缓冲减震,同时通过固定板7、定位板8、条形槽15以及限位槽16的配合,实现对外壳1的限位,避免移动中发生水平位移,通过滑轮10进行移动,且通过固定板7、定位板8、吸盘9以及外壳1的配合,实现了在不移动时进行对底座2进行定位,且通过防尘布19、连接板3、永磁铁一18以及永磁铁二21,便于对外壳1进行防尘,避免不使用时,灰尘穿过外壳1上的散热孔进入内部,使用方便,提高了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55746.4
申请日:2019-07-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21761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G06F1/18
专利分类号:G06F1/18
范畴分类:40B;
申请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枚乘东路8号
发明人:徐连霞
第一发明人:徐连霞
当前权利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郭宗胜
代理机构:32372
代理机构编号: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