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稳定性论文_杨文琦,汪杰,乔园园,王贵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催化剂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稳定性,热稳定性,原子,电解池,活性,竹浆。

催化剂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琦,汪杰,乔园园,王贵昌[1](2019)在《金属单原子模型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反应力场(ReaxFF)分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其配位不饱和度密切相关,配位不饱和度越高,其催化活性一般也越高。单原子催化剂(SAC,或ad-atom)模型在金属表面上具有最小的配位数,因而往往表现为高的催化活性,但其热稳定性值得深入的研究。在本工作中,我们基于反应力场(ReaxFF),运用LAMMPS(large-scale atomic/molecular massively parallel simulator)软件包进行大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单原子模型的热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只有Fe1/Fe(100)单原子催化模型可以在较高温度下稳定存在,而其他金属单原子表面分散结构则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单原子聚集形成大的纳米颗粒或沉降的现象。同时我们也研究了在H2和O2气氛下Ni1/Ni(111)催化剂的动态行为,发现与真空环境相比,H2和O2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吴长锋[2](2019)在《高活性高稳定性酸性析氧催化剂设计出炉》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姚涛教授课题组与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金龙教授课题组合作,首次精确探测到钌基单原子催化剂在酸性电化学析氧反应过程中的催化活性位点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依此设计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酸性析氧(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0-30)

常仕英,于飞,杨冬霞,王加俊,易健宏[3](2019)在《Pt-Pd/CeO_2-SiO_2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浸渍法制备Pt-Pd/CeO_2-SiO_2催化剂(Pt-Pd/CS),与Pt-Pd/Al_2O_3催化剂进行耐硫和耐热稳定性对比。用比表面(BET)、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等表征催化剂,用模拟气小样方法(SGB)评价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t-Pd/CS具有比Pt-Pd/Al_2O_3催化剂更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硫性。780℃,10 h老化后,Pt-Pd/Al_2O_3性能轻微下降,而Pt-Pd/CS催化剂中CeO_2与贵金属的相互作用增强,NO氧化活性提高。在SO_2气氛中,两种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均显劣化,但在350℃以上时,Pt-Pd/CS的活性反而提高;Pt-Pd/Al_2O_3对SO_2的饱和吸附时间和吸附量分别为Pt-Pd/CS的3倍以上,因此活性衰减迅速。(本文来源于《贵金属》期刊2019年03期)

姚慧,杨惠玲[4](2019)在《车用陶瓷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4个车用陶瓷催化剂中钯含量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考察,选择符合车用陶瓷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要求的样品。实验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评定样品均匀性,采用t检验法评定样品稳定性。结果显示:在室温25℃时,4个样品各自的样品内和样品间均无显着性差异,样品均匀性合格,样品在一年内稳定性较好。可作为能力验证样品分发至各参加实验室进行车用陶瓷催化器钯含量检测能力验证计划。(本文来源于《汽车零部件》期刊2019年07期)

薛琳,刘红梅,刘东兵,张明森[5](2019)在《丙烷脱氢Pt催化剂稳定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烷脱氢技术是增产丙烯的重要手段,目前以Pt系催化剂为基础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广泛关注。但Pt系催化剂的稳定性问题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阻碍了进一步工业规模的发展。从助剂、载体、制备方法和再生条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于丙烷脱氢Pt系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李建豪,王东军,侯凯湖[6](2019)在《硅藻土对本体型催化剂水热/机械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炭黑为扩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Mo复合氧化物粉体,以硅藻土与氢氧化铝干胶的混合物为黏合剂制备了本体型Ni-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BET,Py-IR,NH_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含小桐子油(体积分数为20%)的正辛烷溶液为原料,考察硅藻土对本体型加氢脱氧催化剂水热/机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硅藻土未明显影响催化剂的晶相,但是显着增大了催化剂的孔径,并且加入的硅藻土覆盖住部分暴露于催化剂表面及孔道内的Al~(3+),有效地抑制了Al_2O_3的水合反应及由此引起的催化剂孔结构的坍塌及金属颗粒的聚集,显着提高了催化剂的水热/机械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肖竹钱,张强,汪晓蕾,葛青,盖希坤[7](2019)在《竹浆纤维素转化制低碳多元醇反应中有机氮对金属催化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竹炭负载的有机氮掺杂的镍钨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竹浆纤维氢解制C_(2,3)多元醇反应。有机氮源与催化剂前驱体中Ni~(2+)络合,高温煅烧时载体表面碳、氮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后生成一定量的C_3N_4、氮化物和合金物相。通过XRD、XPS和T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催化剂Ni-W/MBC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与催化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了金属镍、氧化钨物相外,表面还含有Ni-W合金(NiWO_4为主);金属粒子表面包围了一层石墨化C_3N_4物相。XPS分析表明,有机氮源高温分解反应后形成了C_3N_4物相。在反应条件下,15%Ni-20%W/MBC@M-0.25催化剂得到乙二醇收率为55.8%,而未添加有机氮源的催化剂15%Ni-20%W/MBC获得的乙二醇收率仅为36.9%。催化剂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Ni-W合金和C_3N_4物相的形成显着增强了Ni-W/MB催化剂的稳定性,延长了催化剂寿命。(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Muhammad,Tuoqeer,Anwar,闫晓晖,Muhammad,Rehman,Asghar,Naveed,Husnain,沈水云[8](2019)在《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高稳定性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载体(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黑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最常用的电催化剂载体材料.然而,由于燃料电池内部环境苛刻(强酸性、强氧化性、湿度大、温度高、电位高等),碳材料易被氧化腐蚀,同时还可能进一步引起Pt催化剂颗粒脱落和团聚,造成催化剂性能衰减,继而影响电池性能与稳定性.为了克服碳载体腐蚀的问题,提高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是一种可行方法,然而,石墨化程度提高的同时伴随着含氧官能团的减少,这减少Pt离子的沉积位点,造成Pt团聚和颗粒过大等问题,导致催化剂质量比活性过低.另一种方法是开发金属氧化物(WO_3, TiO_2)、金属氮化物(Mo_2N, CrN)、金属碳化物(WC)和导电聚合物(PANI)等非碳载体.然而,这些载体材料的电导率远低于碳,造成催化剂活性较低,只适用于高温和使用强氧化剂(如纯氧、双氧水)等特殊工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合成了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复合材料作为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载体材料,利用MoS_2的高稳定性及还原氧化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与适量的含氧官能团,实现了Pt颗粒的均匀沉积并提高了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XRD表征结果显示,使用溶剂热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同时具有石墨烯与二硫化钼的特征峰,证实MoS_2-rGO成功合成.XPS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六价钼向四价钼及氧化石墨烯向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转变.TEM与HRTEM显示, MoS_2以多层形式存在并成功沉积在rGO表面,和rGO相互搭接形成了连续的电子传输网络,保证了载体良好的导电能力.使用改进的乙二醇还原法制得MoS_2-rGO负载Pt催化剂(Pt/MoS_2-rGO), TEM显示Pt颗粒均匀分布在载体表面,且Pt颗粒平均粒径为3.2 nm.这主要归功于MoS_2充分暴露的活性边缘及rGO表面存在的适量含氧官能团为Pt离子提供了充足的沉积位点.电化学测试显示,在催化ORR反应中, Pt/MoS_2-rGO相比于碳载铂(Pt/C)具有更高的起始还原电位,表明MoS_2-rGO载体有助于Pt催化剂活性的提升.此外,经历10000圈加速衰减循环后, Pt/C电化学活性面积损失57.6%.相比之下, Pt/MoS_2-rGO活性面积损失为46.2%.同时,衰减后Pt/MoS_2-rGO半波电位高于Pt/C,进一步确认基于复合载体的Pt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阔[9](2019)在《高稳定性铜基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铜基催化剂以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和低廉的生产成本被广泛应用于一系列重要工业生产当中。例如,铜基催化剂应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无论从基础理论还是工业生产都已经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然而,由于Cu物种自身性质,催化剂中的Cu颗粒在反应过程中极易发生颗粒团聚长大,诱发催化剂失活。研究表明,Cu物种颗粒的长大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迁移团聚,Cu物种以完整颗粒的形式经过催化剂表面发生迁移而后团聚;另一种途径则是奥斯瓦尔德(Ostwald)熟化效应,Cu物种以原子或分子态通过催化剂表面发生迁移导致颗粒长大。当然,不论经过上述哪种途径活性物种颗粒均会长大,导致催化剂中活性位数量减少诱发催化剂失活。因此,设计并制备出抑制颗粒长大的铜基催化剂,不论对于基础研究还是工业生产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工作设计了一种旋蒸辅助沉积沉淀法,通过旋转蒸发辅助处理和沉积沉淀法相结合制备出了金属粒子分布均匀的CuZnO/SiO_2催化剂。详细研究催化剂金属粒径分布对催化剂反应活性与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针对熟化效应导致的催化剂失活进行详细剖析。此外针对迁移团聚机理,本文调变了金属-载体(Cu/ZnO)相互作用力,探究了其相互作用力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旋蒸辅助的沉积沉淀法制备出均匀分散的负载型CuZnO/SiO_2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考察其催化稳定性。作为对比,其它改进的沉积沉淀法被采用,制备出了不同粒径分布范围的催化剂。从催化反应评价结果看出,与其它几种催化剂相比,采用旋蒸辅助的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均匀分散的CuZnO/SiO_2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失活速率明显降低。XRD、TEM、XPS等表征表明,催化剂中“bulk”Cu物种的存在会加速其失活现象。同时随着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粒径分布范围增宽,催化剂中Cu物种长大现象加剧,其失活速率明显增快。因此采用旋蒸辅助的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均匀分散的CuZnO/SiO_2催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Ostwald熟化效应,提高催化剂稳定性。(2)通过调变活性物种沉淀顺序,制备出了具有不同金属-载体(Cu/ZnO)相互作用力的CuZnO/SiO_2催化剂,即Re-CZS,Co-CZS,Nor-CZS催化剂。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对催化剂催化活性、选择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催化剂反应评价结果表明,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力的增强可以有效提高CO_2转化率和催化剂的稳定性;然而,进一步增强金属-载体(Cu/ZnO)相互作用力可能会导致催化剂甲醇选择性的降低。FT-IR及XRD等表征结果表明,沉淀顺序的改变不会改变Cu物种在催化剂中的存在状态(均以CuO形式存在);TPR、XPS等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反序沉淀法制备的Re-CZS催化剂表现出最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力,因此表现出最好的催化剂稳定性。与此同时,由于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力(SMSI),随着反应进行ZnO会逐渐从催化剂体相中析出,导致Re-CZS催化剂的甲醇选择性逐渐增加,并最终达到稳态。此外,研究表明反应初期熟化效应可能是导致催化剂中Cu物种颗粒长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尽管Co-CZS催化剂中Cu/ZnO相互作用力强于Nor-CZS催化剂,但由于其上Cu物种粒径范围更广,因此二者在反应初期表现出相近的失活速率。(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范江涛,周文强,蓝国钧,李瑛[10](2019)在《电石法氯乙烯低汞催化剂的调控合成及稳定性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电石法氯乙烯低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别对低汞催化剂的失活原因、配方的筛选、载体的调控及稳定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展望了电石法氯乙烯行业的发展前景,为低汞催化剂及氯乙烯产业的汞减排技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氯碱》期刊2019年05期)

催化剂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日报讯(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姚涛教授课题组与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金龙教授课题组合作,首次精确探测到钌基单原子催化剂在酸性电化学析氧反应过程中的催化活性位点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依此设计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酸性析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催化剂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杨文琦,汪杰,乔园园,王贵昌.金属单原子模型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反应力场(ReaxFF)分子动力学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9

[2].吴长锋.高活性高稳定性酸性析氧催化剂设计出炉[N].科技日报.2019

[3].常仕英,于飞,杨冬霞,王加俊,易健宏.Pt-Pd/CeO_2-SiO_2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J].贵金属.2019

[4].姚慧,杨惠玲.车用陶瓷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及稳定性分析[J].汽车零部件.2019

[5].薛琳,刘红梅,刘东兵,张明森.丙烷脱氢Pt催化剂稳定性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9

[6].李建豪,王东军,侯凯湖.硅藻土对本体型催化剂水热/机械稳定性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

[7].肖竹钱,张强,汪晓蕾,葛青,盖希坤.竹浆纤维素转化制低碳多元醇反应中有机氮对金属催化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英文)[J].燃料化学学报.2019

[8].Muhammad,Tuoqeer,Anwar,闫晓晖,Muhammad,Rehman,Asghar,Naveed,Husnain,沈水云.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高稳定性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载体(英文)[J].催化学报.2019

[9].陈阔.高稳定性铜基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10].范江涛,周文强,蓝国钧,李瑛.电石法氯乙烯低汞催化剂的调控合成及稳定性机理研究[J].中国氯碱.2019

论文知识图

电桥稳定性对比%P吃SM一35催化剂的稳定性F193.1...电催化测试前催化剂的TEM照片:(a)...加入碳纳米管的量与甲酸催化氧化性...配合物(2,3-dmpyH)分散在CHzCIz溶液里(左图)

标签:;  ;  ;  ;  ;  ;  ;  

催化剂稳定性论文_杨文琦,汪杰,乔园园,王贵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