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干涉测量论文_吴宝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化干涉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测量,孔径,法拉第,层析,电光,系数,干涉仪。

极化干涉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吴宝龙[1](2018)在《星载SAR极化干涉测量与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星载SAR极化干涉测量与层析成像方法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如基线估计、基于改进DINSAR模型提取竖直线状目标顶端倾斜位移的算法、极化干涉SAR相干最优问题、突变形变位移情况下的SAR差分层析成像理论及算法等进行了研究。针对星载INSAR,DINSAR,POLINSAR,POLDINSAR,TomoSAR以及D-TomoSAR的信息提取,两幅或多幅SAR图像拍摄时卫星所处轨道之间的基线值估计是其首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星载多时相重复轨道基线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其次就传统DINSAR模型不能适应于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的在SAR图像上形成顶底倒置(迭掩)效应的竖直线状目标顶端倾斜位移监测,研究了改进的DINSAR模型用于提取竖直线状目标顶端倾斜位移监测;由于全极化信息可以提高POLINSAR技术基于干涉处理方法提取DEM的精度或POLDINSAR技术基于差分干涉处理方法提取地表形变信息的精度,开展了POLINSAR或POLDINSAR中的极化组合研究,获得了极化干涉相干最优问题解;针对干涉SAR或差分干涉SAR不能应用与迭掩区域DEM的提取或者地表形变信息提取相关问题,利用SAR层析或差分层析技术研究了迭掩在一个像素上的若干散射点区分并获取相应的散射点所在位置及形变位移,特别是散射点在突变形变位移情况下的星载SAR差分层析成像方法的研究。就上述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如下:(1)本文提出了卫星轨道参数先验约束条件下基于干涉图频率的基线估计方法。与干涉处理软件SARscape的结果比对发现:单独用干涉条纹频率方法鲁棒性较差,容易出现不合理结果;单独应用卫星轨道参数模型法精度较差。本文所提取的方法在提取精度与算法鲁棒性方面具有较大改善。(2)本文提出了改进的DINSAR模型及其实现算法用于提取竖直线状目标顶端倾斜位移,根据几何关系直接推导出了竖直线状目标从顶端到底端位置该目标本身引起的竖直高度干涉相位以及该竖直线状目标顶端倾斜位移引起的差分相位计算公式,在剔除掉该竖直线状目标本身的竖直高度干涉相位后,再经过相位解缠后就可以利用该竖直线状目标顶端倾斜位移引起的差分相位计算公式计算出该竖直线状目标顶端倾斜位移。本文又接着推导分析了多时相情况下大气相位及噪声影响的情况,得出在利用本文提出的改进DINSAR模型提取竖直线状目标顶端倾斜时,沿着该竖直线状目标顶端到底端的大气相位在干涉处理时会自动互相抵消掉,因此在同一像素多时相SAR图像中通过低通滤波方式只需滤除噪声影响即可。利用输电铁塔作为典型竖直线状目标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3)就极化干涉SAR相干最优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信噪比最优的极化干涉相干最优算法。将原始的极化干涉四维优化问题通过分解为两个独立的二维优化问题,再将此两独立的二维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独立的二维优化问题和两个独立的一维优化问题的方式求解。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4)在SAR差分层析成像理论及算法研究中,重点针对散射点同时具有线性形变类型、正弦周期规律形变类型以及突变形变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相位补偿因子对发生突变形变位移的图像中的散射点进行相位补偿,最优的相位补偿因子使散射点沿着高度向位置及对应的非突变形变位移形变分量所形成的多维谱在对应的位置可以达到最大值,进而通过最优相位补偿因子可以计算得到散射点相应的突变形变位移。通过仿真验证,上述算法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除此之外,基于SAR层析成像理论及ESPRIT算法,利用TerraSAR-X超级聚束模式数据提取输电铁塔的高度,其结果跟电力部门提供输电铁塔实际高度吻合。(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8)

王馨爽,陈尔学,李增元,姚顽强,赵磊[2](2015)在《多时相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土地覆盖分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采用时相、极化和干涉3种维度的SAR数据进行土地覆盖分类。以黑龙江省逊克县多时相ALOS PALSAR数据覆盖区为研究区,利用不同时相极化SAR、干涉SAR信号对地物特征的敏感性,结合后向散射强度和干涉相干的时变特征进行地物解译,发展了基于多时相、多极化、干涉SAR数据的SVM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双极化SAR中不同极化(HH-HV)间的相干系数,并结合所选择的时相特征、极化特征以及干涉相干特征进行分类,可解决双极化SAR影像中林地与城市及建设用地的混分问题,得到更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易恒,汪长城,胡波,丁伟[3](2012)在《利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生成DEM》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olInSAR)是目前雷达遥感的前沿领域之一,它综合了极化和雷达干涉技术(InSAR)的特点。文中应用极化干涉相干最优化技术处理了Amazon雨林地区的真实L波段PALSAR全极化数据,得到该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与常规的单极化InSAR技术进行对比,证明了利用极化干涉技术可以显着提高相干性,特别是在植被覆盖地区。另外还利用极化干涉技术粗略估计植被高度。(本文来源于《测绘工程》期刊2012年02期)

周艳,邓中朝,丁卫星,李永高,李长征[4](2011)在《HL-2A装置极化干涉仪测量法拉第旋转角的首次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子体极向磁场是由等离子体环向电流和多极场线圈电流产生的,测量等离子体极向磁场及其分布对于研究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平衡、MHD不稳定性和约束是至关重要的。测量极向场的通用方法是采用偏振光在磁场中的法拉第旋转角来获得。由于该旋转角非常小,对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要求极高,实现非常困难。本文将介绍首次在HL-2A装置上建成的极化干涉仪及最新的测量结果。(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期刊2011-08-08)

杨秀荣,王娟[5](2007)在《双偏振极化干涉测量技术在有机和生物分析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偏振极化干涉测量技术(Dual Polarisation In- terferometry,DPI)是新近发展的有机和生物分析的研究技术,国内还没有开展。它是基于偏振光干涉的原理,DPI 可以灵敏地得到传感片表面的状态信息。由于其在实时测量分子间相互作用(生物分子间、生物大分子与药物小分子间、模拟生物膜与生物分子间等等),表面结构分析方面均具有灵敏、即时、信息丰富的特点,DPI 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分析及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与同样用于表面分析的 SPR 相比,DPI 不仅提供表面质量变化信号,还能进一步得到表面分子的一维(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0-01)

陈尔学,李增元,庞勇,田昕[6](2007)在《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平均树高提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疆和田地区建立SIR-C/X SAR极化干涉测量试验区,获取2次重复飞行的SIR-C/XSAR全极化干涉测量数据、覆盖试验区的地形图4幅、Landsat-5 TM及Landsat-7 ETM+数据各一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POLinSAR数据处理及树高反演算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极化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及树高反演算法是正确的;受去相干噪声因素的影响,重复飞行极化干涉SAR相干影像上可能存在大量的非体散射去相干散射体,识别这些散射体并加以剔除是保证得到正确树高提取结果的重要步骤。(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7年04期)

王义平,陈建平,李新碗,洪建勋,张晓红[7](2005)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法测量极化聚合物的电光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法测量极化聚合物电光系数的方法和原理。该方法不仅可以测量聚合物薄膜的电光系数而且可以测量聚合物波导的电光系数,并且该方法可以同时测量聚合物的电光系数张量元r13和r33。该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不必在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制备第二个电极,因此尤其适合于在电光聚合物试制阶段测试聚合物的电光系数。干涉仪的输出被反馈到参考臂中控制相位偏置点的压电陶瓷,从而实现对干涉仪相位偏置点的闭环控制,因此降低了对环境稳定性的要求并且提高了测量精度。实际测试了极化聚合物薄膜PMMA-DR1的电光系数张量,其测量值r13=8.3 pm/V,r33=25.7 pm/V。(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5年10期)

洪建勋,陈建平,李新碗,王义平[8](2005)在《基于M-Z光纤干涉仪测量极化聚合物的电光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采用Mach Zehnder(M Z)光纤干涉仪的电光聚合物电光系数测量方法,对其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光纤干涉仪的臂长差、样品的插入损耗对系统可见度的影响,讨论了通过合理设置耦合器的耦合系数提高系统测量性能的方法。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既适合于聚合物薄膜也适合于聚合物波导的测量,系统干涉可见度为0.86,可分辨的最小相位变化约为6×10-6 rad。该系统可以同时测量2个独立的电光系数γ13和γ33,使用该系统测得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ASD/SiO2 TiO2 极化后的电光系数为γ13=0.72±0.01 pm/V和γ33=2.8±0.01 pm/V。(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05年04期)

齐海宁[9](2004)在《极化干涉SAR测量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化干涉SAR测量技术将干涉SAR和极化SAR测量技术相结合,提高了干涉测量精度并能更好地解释目标的散射机理,近几年来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前沿技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干涉SAR和极化SAR测量技术为基础,利用实际数据开展极化干涉SAR测量算法的实验研究,以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以极化干涉SAR测量为主要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文章首先研究了干涉SAR测量技术和极化SAR测量技术,简要分析了极化SAR和干涉SAR数据处理流程、测量误差、信号相干性差等问题。 在干涉SAR和极化SAR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极化干涉SAR测量算法。较详细地分析了极化干涉SAR测量理论模型、算法流程以及实现中的关键环节,并针对散射中心高度差去相关对全极化图像配准的影响问题,对原有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结合最优相干算法的极化干涉SAR图像配准方法。 本文利用SIR-C在天山地区的极化干涉数据,对原有算法和改进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同时,本文在进行极化干涉SAR算法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包括消除相干矩阵奇异问题以及利用星地几何关系进行基线估计问题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期刊2004-06-01)

陈小英,洪峻[10](2002)在《极化SAR干涉测量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化SAR干涉测量将极化测量技术和干涉测量技术巧妙地结合,能够提高干涉测量精度,尤其是在植被覆盖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测量地表地形,而且使得估计植被高度成为可能。因此,近几年来国际上对极化SAR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极化SAR干涉测量已成为SAR应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模拟技术深入研究极化SAR干涉测量理论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极化SAR干涉测量改进算法,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02年06期)

极化干涉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合采用时相、极化和干涉3种维度的SAR数据进行土地覆盖分类。以黑龙江省逊克县多时相ALOS PALSAR数据覆盖区为研究区,利用不同时相极化SAR、干涉SAR信号对地物特征的敏感性,结合后向散射强度和干涉相干的时变特征进行地物解译,发展了基于多时相、多极化、干涉SAR数据的SVM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双极化SAR中不同极化(HH-HV)间的相干系数,并结合所选择的时相特征、极化特征以及干涉相干特征进行分类,可解决双极化SAR影像中林地与城市及建设用地的混分问题,得到更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化干涉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吴宝龙.星载SAR极化干涉测量与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2].王馨爽,陈尔学,李增元,姚顽强,赵磊.多时相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土地覆盖分类方法[J].测绘学报.2015

[3].易恒,汪长城,胡波,丁伟.利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生成DEM[J].测绘工程.2012

[4].周艳,邓中朝,丁卫星,李永高,李长征.HL-2A装置极化干涉仪测量法拉第旋转角的首次结果[C].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2011

[5].杨秀荣,王娟.双偏振极化干涉测量技术在有机和生物分析的应用[C].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6].陈尔学,李增元,庞勇,田昕.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平均树高提取技术[J].林业科学.2007

[7].王义平,陈建平,李新碗,洪建勋,张晓红.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法测量极化聚合物的电光系数[J].光学学报.2005

[8].洪建勋,陈建平,李新碗,王义平.基于M-Z光纤干涉仪测量极化聚合物的电光系数[J].光电子·激光.2005

[9].齐海宁.极化干涉SAR测量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4

[10].陈小英,洪峻.极化SAR干涉测量模拟研究[J].遥感学报.2002

论文知识图

极化干涉测量几何示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几何示意(条带模式...与同极化相关系数关系低散射强度面目标分类流程几种典型的机载极化干涉SAR系统传统InSAR相干系数图

标签:;  ;  ;  ;  ;  ;  ;  

极化干涉测量论文_吴宝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