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相金属间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o-Si金属间化合物,深过冷快速凝固,组织演化
相金属间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危立娜,顾申翔宇,时晓,信丽,王潇韩[1](2019)在《Co-Si金属间化合物深过冷快速凝固及组织演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Co-Si金属间化合物在深过冷条件下产生的再辉现象及对应组织的演化阶段,并分析其形成机理。方法为获得深过冷,结合了两种热力学方法:循环过热法及熔融玻璃净化法,实现了Co2Si金属间化合物(Co-33at%Si)、CoSi金属间化合物(Co-50at%Si)的深过冷快速凝固,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进行分析。结果发现Co-33at%Si金属间化合物凝固过程中存在两次再辉现象,晶粒尺寸随着过冷度的增加而减小,ΔT=190 K时,二次枝晶间距大约为0.5μm,层片间距为0.289μm,而Co-50at%Si金属间化合物凝固过程仅有一次再辉现象,且随过冷度增加,晶粒尺寸减小。ΔT<50K时,微观组织形貌为树枝晶;ΔT>90 K时,微观组织形貌为细小等轴晶。结论 Co-33at%Si中一次再辉对应于初始枝晶形成及细化过程,二次再辉对应于晶粒间残余液相二次凝固,即晶间细小树枝状共晶的形成。而Co-50at%Si中唯一一次再辉现象则对应枝晶向等轴晶的转变。(本文来源于《精密成形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杨锐[2](2019)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近净形铸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β凝固合金而言,添加B并形成颗粒状或短棒状硼化物可以有效阻止晶粒长大,实现上述目标。但若硼化物呈弯曲长条状,则限制晶粒长大的作用有限,且构件服役过程中条带状硼化物有可能成为裂纹源。杨锐团队针对两个具有重要工业应用背景的TiAl合金中弯曲长条状硼化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本文将报告研究结果并对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精密铸造技术进行简要回顾。(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期刊2019-10-28)
林忠华,林琳,杜金辉[3](2019)在《凝聚态化学:非晶态多元素金属间化合物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所有天然的、合成的无生命的材料以及在活的生物体中推动生物进程的生物材料,大都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凝聚态物质,是凝聚态化学研究的对象,以固态为例,包括晶态、准晶与非晶固态、无定形与玻璃态、介观固态、(如纳米、团簇等)、软物体与生物体中的固态物质等,它们是所有固态化学反应的主体。化学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化学反应(包括反应条件、过程、机制、结果与产物的功能)应该主要决定于具有特定组分的基本粒子,诸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以及由其聚集所构成的凝聚态和多层次结构,如对晶态物质,其多层次结构就包括化学键合、晶体结构、多种类型的缺陷与能带结构、共生结构与共生相、界面与边界、粒度尺寸等。当在特定条件下晶体固态间发生化学反应时,除了组分间发生反应,固态中的多层次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其中在高温下缺陷本身、缺陷与缺陷间、缺陷与组分间往往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与反应,从而影响整体化学反应的进行与结果。然而时至今日,化学科学所描述与研究的内容,还基本上停留在以分子与理想晶体为基础的结构、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合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规律与理论上。这样必然无法准确和全面的描述与认识,实质上是以凝聚态为主体的化学科学[1]。《凝聚态化学》是我国徐如人、王夔等人在国内外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从理论上阐述凝聚态的多层次结构、特定功能和化学特性,它们的构筑(合成、制备、自组装与自组织)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与规律,以非晶态金属间化合物为例,为《凝聚态化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了范例与基础。熔炼法获取金属间化合物已取得卓越成果,但化学法获得金属间化合物研究在国内外进展缓慢,特别是用化学法获得非晶态多元素金属间化合物,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无法解释复杂的非晶态多元素金属间化合物形成机理,《凝聚态化学》为此提供了方向性理论研究,对原料药品化学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化学反应(包括有机、无机、络合物、催化等反应条件、过程、机制、结果与产物的功能),形成非晶态多元素金属间化合物凝聚态多层次结构机理。熔炼行业所获得金属间化合物,不能对金属材料提供防护或金属材料表面改性,而化学法制得非晶态多元素金属间化合物是能够对金属材料提供保护与改性的如:镍系列:化学镀1#"Ni-Sn-P"、2#"Ni-Sn-Al-P"、3#"Ni-Sn-W-P"、4#"Ni-Sn-Zr-P"、5#"Ni-Sn-Re-P"等非晶态多元素金属间化合物合金镀层,1#与2#化学镀层主要针对石油管材防腐设计,如今镀层全部通过NACE与APl标准检测,3#镀层为耐磨耐腐蚀,4#镀层为核材料防腐,5#镀层为发动机叶片耐高温腐蚀,众所周知,金属间化合物属耐高温材料。钴系列:化学镀"Co-Ti-P"、"Co-Zr-P"非晶态多元素金属间化合物合金镀层,主要用于生物医用硬植入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如:血管支架等。(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李妮,董超芳,满成,姚纪政,魏薪[4](2019)在《金属间化合物对铝合金表面点蚀行为与钝化膜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强铝合金(7×××系、2×××系)因其比重小、强度高及加工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高铁、船舶等领域。然而,由于其金属间化合物与基体间存在微区电化学的差异,其易发生点蚀、晶间腐蚀及应力腐蚀等局部腐蚀。这不仅降低了高强铝合金及其构件的可靠性,也显着缩短了材料的使用寿命。前期研究成果表明铝合金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多萌生于点蚀部位,其点蚀敏感性是耐蚀铝合金研发和热处理制度优化重要的内容和依据。大量研究表明铝合金的点蚀主要发生在金属间化合物周围。一方面,是由于金属间化合物与Al基体的腐蚀电位存在差异,在溶液中形成微电偶,促进点蚀的萌生与发展。另一方面,金属间化合物出现在铝合金表面,会造成钝化膜结构、成分和厚度分布不均匀,而这种不均匀性是造成钝化膜局部破裂和点蚀萌生的重要原因。本文采用扫描开尔文原子力显微镜(SKPFM)技术研究了AA7075-T6铝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Al7Cu2Fe的表面电位。Al7Cu2Fe颗粒相对于Al基体的表面电位为480 mV~500 mV。基于密度泛函方法(DFT)计算了Al7Cu2Fe的表面功函数和表面能,其结果受晶面取向和外层原子种类的影响。当O原子覆盖度为0 ML和1 ML时,Al7Cu2Fe颗粒相对于Al基体的理论表面电位分别为115 mV~138 mV和240 mV~451 mV。氧原子覆盖度为1ML时的理论表面电位值与实验值较一致,这是由于实验过程在空气中进行导致的。因此,本文通过实验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作为一种评价金属间化合物电化学活性的重要理论方法。本文采用原位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CAFM)研究了AA2024-T3铝合金中Al2Cu Mg相和Al基体表面钝化膜在柠檬酸缓冲溶液中的初期生长过程。钝化膜的成分主要由Al2O3(34%)、Al(OH)3(8.4%)、AlOOH(27.2%)、Cu O(19.4%)和Cu2O(11%)组成。ECAFM结果表明了Al2CuMg表面的钝化膜是不完整且存在缺陷的。俄歇电子光谱(AES)的结果表明Al2CuMg相和Al基体表面钝化膜厚度分别为1.4nm和2.4nm。因此,Al2CuMg表面钝化膜的保护性能相比于Al基体表面钝化膜弱。基于密度泛函方法的第一性原理计算,O2-/OH-/H2O在Al基体表面的吸附能和电荷转移量(10.77 eV/3.38 e)明显大于Al2CuMg表面(9.62eV/3.16 e),由此可知,O2和H2O分子更容易解离吸附在Al基体表面。这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Al2CuMg表面钝化膜生长速度较Al基体慢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文惠东,黄颖卓,林鹏荣,练滨浩[5](2019)在《高温存储对Sn-Pb-Ni凸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倒装焊工艺由于具有信号处理速度快、封装密度高、可靠性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工艺中。高可靠倒装焊器件的互连焊点通常采用10Sn90Pb等高铅焊料,该焊料具有剪切强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但其熔点高、回流工艺窗口窄等特性给封装工艺带来一定难度,此外该焊料在高温存储环境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采用Ni元素对10Sn90Pb焊料进行改性,研究高温存储下Sn-Pb-Ni体系凸点的力学性能以及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的生长演变规律,以此评估Ni元素对10Sn90Pb凸点可靠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适量添加Ni元素可以细化10Sn90Pb焊点界面处IMC晶粒,降低高温存储条件下的IMC生长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凸点的剪切强度。0.05%~0.1%含量的Ni元素添加对10Sn90Pb凸点综合性能提升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宫声凯,尚勇,张继,郭喜平,林均品[6](2019)在《我国典型金属间化合物基高温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间化合物是由2种或2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类金属元素按照一定原子比组成的化合物。共价键、金属键共存的特点使得金属间化合物在较长范围内存在长程有序的超晶格结构。在高温下,金属间化合物的位错迁移率相对降低,从而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典型的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如Ti-Al、Ni-Al、Nb-Si有着优异的高温强度和较低的密度,非常适合应用于航空航天器的高温结构件中。但此类材料也存在室温断裂韧性较低、高温抗氧化性能差等问题,使其在应用上受到限制,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难点与重点。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我国Ti-Al、Ni-Al、Nb-Si系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基合金在高温强化、增韧、抗氧化、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蒋沐阳,陈科,陈滨熹,王敏,单爱党[7](2019)在《铝/铜薄管搅拌摩擦焊接中金属间化合物形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了适用于薄管焊接的搅拌摩擦焊接系统,实现了铝/铜薄管的高性能连接。通过在铝/铜焊缝横截面的宏/微观表征发现了5种不同形貌特征的金属间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与纳米压痕表征其成分主要为Al_2Cu、Al_4Cu_9与少量的AlCu。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发现,焊接过程中焊缝不同位置的剪切作用与搅拌头压力作用是5种不同形貌成分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主要形成机制。(本文来源于《电焊机》期刊2019年08期)
周瑾,白亚平,成超,罗佳佳,刘萌萌[8](2019)在《B_2结构Fe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B_2结构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因其独特的优良性能成为一种在高温材料领域内极具潜力的材料,但由于没有在改善其室温脆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未能得到大量生产运用。综述了B_2结构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特性和制备方法,分析了引起室温脆性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并对B_2结构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马恒波,任柯旭,邱然锋,石红信[9](2019)在《铜/铝固态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573~773 K温度范围内对铜铝冷轧复合板进行退火处理。观察、分析了铜铝固态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演变行为,从扩散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界面相的形成机制和长大机制。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后试样界面反应层由靠近Al侧的Al_2Cu、靠近Cu侧的Al_4Cu_9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AlCu叁层金属间化合物构成,其形成序列为Al_2Cu、Al_4Cu_9、AlCu;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控制机制由前期的反应控制和后期的扩散控制两部分构成;退火温度越高,反应机制控制阶段终了时间越早。(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郑博,赵丽,董仕节,胡心彬[10](2019)在《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计算了Mg_(17)Al_(12)和Mg_(23)Al_(30)相的形成热、结合能、电子结构、热力学性质、弹性性质和熔点。形成热和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Mg_(17)Al_(12)相的结合能和形成热较小,说明Mg_(23)Al_(30)相较容易生成且稳定;电子结构计算表明,Mg_(23)Al_(30)相结构稳定的原因是键合作用较强;弹性常数计算结果表明,Mg_(23)Al_(30)为塑性相,Mg_(17)Al_(12)为脆性相;热力学性质计算表明,室温以上温度范围内,Mg_(23)Al_(30)的Gibbs自由能最小,热结构相对稳定。采用经验公式预测得到Mg_(23)Al_(30)、Mg_(17)Al_(12)均为低熔点合金。(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4期)
相金属间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β凝固合金而言,添加B并形成颗粒状或短棒状硼化物可以有效阻止晶粒长大,实现上述目标。但若硼化物呈弯曲长条状,则限制晶粒长大的作用有限,且构件服役过程中条带状硼化物有可能成为裂纹源。杨锐团队针对两个具有重要工业应用背景的TiAl合金中弯曲长条状硼化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本文将报告研究结果并对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精密铸造技术进行简要回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金属间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危立娜,顾申翔宇,时晓,信丽,王潇韩.Co-Si金属间化合物深过冷快速凝固及组织演化机理研究[J].精密成形工程.2019
[2].杨锐.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近净形铸造[C].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2019
[3].林忠华,林琳,杜金辉.凝聚态化学:非晶态多元素金属间化合物研究及应用[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4].李妮,董超芳,满成,姚纪政,魏薪.金属间化合物对铝合金表面点蚀行为与钝化膜结构的影响研究[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5].文惠东,黄颖卓,林鹏荣,练滨浩.高温存储对Sn-Pb-Ni凸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6].宫声凯,尚勇,张继,郭喜平,林均品.我国典型金属间化合物基高温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金属学报.2019
[7].蒋沐阳,陈科,陈滨熹,王敏,单爱党.铝/铜薄管搅拌摩擦焊接中金属间化合物形成机制研究[J].电焊机.2019
[8].周瑾,白亚平,成超,罗佳佳,刘萌萌.B_2结构Fe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现状[J].铸造技术.2019
[9].马恒波,任柯旭,邱然锋,石红信.铜/铝固态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行为[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10].郑博,赵丽,董仕节,胡心彬.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材料导报.2019
标签:Co-Si金属间化合物; 深过冷快速凝固; 组织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