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论文_金宇玥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子,能量,函数,等离子体,探针,方程,系数。

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论文文献综述

金宇玥[1](2017)在《地球辐射带哨声波驱动的能量电子分布函数变化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球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存在着大量被地磁场捕获的高能(200keV-几十MeV)带电粒子,这个捕获区域称之为辐射带,它是地球磁层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被地球磁场捕获的太阳风粒子是高能粒子的主要来源,高能粒子在辐射带的两个磁镜点之间来回做弹跳运动。辐射带环绕地球呈轮胎状分布,按空间分为内辐射带和外辐射带两层。两层中间高能粒子密度较低的地方称为槽区。高能带电粒子有叁个绝热不变量,能够在辐射带中存在很长时间。这些高能粒子能够使飞行在外辐射带中的航天器电子元器件的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航天器的运行出现异常,同时也容易导致宇航员等人员健康受到损害,给国家航天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在大的地磁暴期间,地磁场的剧烈扰动会产生强大的地面电势,威胁到电网和输油管道的安全。所以研究、预测辐射带的高能粒子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研究表明,地球辐射带夜侧合声波能够有效地加速高投掷角电子,而日侧合声波可以优先加速中投掷角电子,产生能量电子的蝴蝶型分布,但这需要进一步观测数据验证。本文利用NASA的Van Allen Probes卫星的观测数据,分析了 2013年3月17日至18日期间发生强磁暴时外辐射带中高能电子(1.8-2.6 MeV)通量的演化。在L = 4.1的附近,Van Allen Probes同步观测到夜侧合声波增强,高能电子通量增涨约50-100倍。同时我们还研究了 2016年1月20日期间发生强磁暴时外辐射带中高能电子(1.8-3.4 MeV)通量的演化。在L=5的附近,VanAllenProbes同步观测到日侧合声波增强,高能电子通量增涨约一个数量级。本文利用基于高斯分布的哨声波谱密度分布和偶极子背景磁场模型,计算了弹跳平均电子共振扩散系数,通过求解Fokker-Planck扩散方程,得到高能电子相空间密度的演化过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观测到的合声波能够与辐射带高能电子产生回旋共振作用,有效地加速高能电子。同时,本文根据Van Allen Probes卫星观测数据,研究了 2014年4月11日至13日强磁暴期间外辐射带高能电子通量的演化。发现在L = 4.52的附近,相对论电子通量呈现蝴蝶型分布,同时伴随着日侧合声波强度增大。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日侧合声波导致的高能电子通量增加幅度与分布函数形状和观测数据相吻合。本文结果为电磁波驱动的相对论电子形成蝴蝶型分布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王俊,王涛,唐成双,辛煜[2](2016)在《甚高频激发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甚高频激发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由于离子通量和能量的相对独立可控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朗缪尔探针诊断技术测量了40.68 MHz激发的容性耦合Ar等离子体的特性(如电子能量概率分布、电子温度和密度等)随宏观参量的演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电子能量概率分布随着气压的增加从双麦克斯韦分布逐步转变为单麦克斯韦分布并最终演变为Druyvesteyn分布,而射频激发功率的增加促进了低能电子布居数的增强;在从等离子体放电中心移向边界的过程中,低能电子的布居数显着下降,而高能电子的布居则有所上升;放电极板间距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等离子体中电子加热模式的转变.另外,我们也对等离子体中的高低能电子密度和温度的分配情况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赵朋程,廖成,杨丹,钟选明,林文斌[3](2013)在《基于流体模型和非平衡态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高功率微波气体击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流体模型研究高功率微波气体击穿时,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常被假设为麦克斯韦分布形式,此假设可能将给模拟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通过求解玻尔兹曼方程,得到非平衡状态下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分别将上述两类分布函数引入到流体模型中,对氩气击穿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非平衡分布函数得到的击穿时间与粒子模拟结果符合得很好,而当平均电子能量较低时,麦克斯韦分布函数的高能尾部导致了较短的击穿时间.最后,采用非平衡分布函数计算了不同压强下的氩气击穿阈值,发现其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周前红,董志伟[4](2013)在《弱电离大气等离子体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球谐展开的方法求解玻尔兹曼方程,得到了弱电离大气等离子体(79%氮气和21%的氧气)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EEDF).发现当约化电场较小时(E/N<100Td),EEDF在2—3eV急剧下降,在此情况下,高能尾部比麦氏分布要小;当约化电场增加,E/N>400Td,分布函数趋近于麦氏分布;当约化电场进一步增加,E/N>2000Td,EEDF的高能尾部(超过200eV)相对于麦氏分布增加.在高频场作用下,EEDF更倾向于麦氏分布.当ω﹤﹤vm时,有效电子温度只依赖于E/ω,而与碰撞频率无关;当ω>>vm时,有效电子温度只依赖于E/N,与微波频率无关.与一些单原子分子等离子体中电子-电子碰撞在电离度大于106时就会影响EEDF不同,空气等离子体中,只有当电离度大于0.1%时,电子-电子碰撞才会对EEDF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孙恺,辛煜,黄晓江,袁强华,宁兆元[5](2008)在《60MHz电容耦合等离子体中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甚高频(频率大于30 MHz)耦合放电源由于能产生大面积高密度的等离子体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采用电流、电压探针以及朗缪尔探针诊断技术对60 MHz射频激发产生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及电子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等效电阻/电容随着射频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减小/增加;等离子体中电子行为不仅依赖于射频输入功率,还与放电气压密切相关;放电气压的增加导致电子能量概率分布函数(EEPF)从双温Maxwellian分布向Druyvesteyn分布转变,而且转变气压远低于文献所报道的数值,这主要是由于在60 MHz容性耦合等离子体中电子反弹共振加热效率大为降低.(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10期)

池凌飞,林揆训,林璇英,余云鹏,余楚迎[6](2004)在《氩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氩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分析@池凌飞$汕头大学物理系!汕头515063@林揆训$汕头大学物理系!汕头515063@林璇英$汕头大学物理系!汕头515063@余云鹏$汕头大学物理系!汕头515063@余楚迎$汕头大学物理系!汕头515063(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傅克明[7](2002)在《ECR放电中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ECR放电实验中 ,我们测量了简单镜中捕获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 .通过测量双延迟势 ,可获得ECR放电中电子在磁镜装置镜喉区域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 .利用光谱变分和朗缪尔探针可以确定电子分布函数的某些参数 .放电是在氩气中进行的 .实验中发现 ,不同的等离子体态有不同的分布函数 ,它们呈现出指数分布与幂分布 .(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02年03期)

朱文浩,朱南强,陈跃山[8](1989)在《射频低压等离子体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探针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于无内电极放电的射频低压等离子体,采用探针电流调制法,设计并建立了叁探针诊断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测量系统,测量了压力在10~(-3)—10~(-1)Torr下氮气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探针鞘层上射频干扰电压对测量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影响,给出了确定射频干扰值以及对射频干扰的影响进行修正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正确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根据所得到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计算的电子平均能量,与由探针伏安特性计算得到的电子平均能量相差不超过5%,该结果间接证明了本文实验测量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对射频干扰影响进行修正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1989年02期)

陈建文,傅淑芬[9](1981)在《放电激励KrF,ArF激光器中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和输运系数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玻耳兹曼稳态方程计算了He-Kr,Ne-Kr,He-Ar和Ne-Ar混合物中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和有关输运系数,并对计算结果作了讨论。(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1981年09期)

傅淑芬,陈建文[10](1981)在《电激励Ne-Xe-HCl混合物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和输运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解波尔兹曼输运方程的方法计算了电激励Ne-Xe-HCl混合物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和有关的输运系数,并对计算结果作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1981年06期)

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甚高频激发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由于离子通量和能量的相对独立可控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朗缪尔探针诊断技术测量了40.68 MHz激发的容性耦合Ar等离子体的特性(如电子能量概率分布、电子温度和密度等)随宏观参量的演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电子能量概率分布随着气压的增加从双麦克斯韦分布逐步转变为单麦克斯韦分布并最终演变为Druyvesteyn分布,而射频激发功率的增加促进了低能电子布居数的增强;在从等离子体放电中心移向边界的过程中,低能电子的布居数显着下降,而高能电子的布居则有所上升;放电极板间距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等离子体中电子加热模式的转变.另外,我们也对等离子体中的高低能电子密度和温度的分配情况进行了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论文参考文献

[1].金宇玥.地球辐射带哨声波驱动的能量电子分布函数变化过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

[2].王俊,王涛,唐成双,辛煜.甚高频激发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演变[J].物理学报.2016

[3].赵朋程,廖成,杨丹,钟选明,林文斌.基于流体模型和非平衡态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高功率微波气体击穿研究[J].物理学报.2013

[4].周前红,董志伟.弱电离大气等离子体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理论研究[J].物理学报.2013

[5].孙恺,辛煜,黄晓江,袁强华,宁兆元.60MHz电容耦合等离子体中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8

[6].池凌飞,林揆训,林璇英,余云鹏,余楚迎.氩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7].傅克明.ECR放电中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确定[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2

[8].朱文浩,朱南强,陈跃山.射频低压等离子体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探针诊断[J].物理学报.1989

[9].陈建文,傅淑芬.放电激励KrF,ArF激光器中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和输运系数的计算[J].物理学报.1981

[10].傅淑芬,陈建文.电激励Ne-Xe-HCl混合物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和输运系数[J].光学学报.1981

论文知识图

反式聚乙炔的能量分布a:σ电子的静态...电子在yz平面分布图电子能量在y方向分布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电子能量分布函数随时间的演化...2 MV/cm电场作用下ZnS中电子能量分

标签:;  ;  ;  ;  ;  ;  ;  

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论文_金宇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