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恢复曲线论文-崔聪聪,宋宇涵,郭茜,王继军,刘伟才

反射恢复曲线论文-崔聪聪,宋宇涵,郭茜,王继军,刘伟才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射恢复曲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咬肌,磁刺激,静息期,反射

反射恢复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崔聪聪,宋宇涵,郭茜,王继军,刘伟才[1](2016)在《低频磁刺激对人咬肌抑制反射及其恢复曲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频经颅磁刺激下,健康人咬肌的抑制反射(masseter inhibitory reflex,MIR)及其恢复情况,以明确低频磁刺激下咬肌抑制反射兴奋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名健康受试者,在低频刺激(1Hz)前后,采用单脉冲模式刺激颏神经,记录咬肌肌电,统计分析早期静息期(the early silent period,SP1)及晚期静息期(the late silent period,SP2)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再在双脉冲刺激模式下,条件刺激和测试刺激间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ISIs):100、200、300、400、500、600 ms。统计分析在不同时间点,双脉冲模式刺激下MIR的恢复情况。结果 :单脉冲刺激下,受试者SP1和SP2的潜伏期与持续时间都未发生变化(P>0.05)。双脉冲模式中,条件刺激下所得SP1和SP2都具有稳定的波段,而测试刺激中所得SP1波段较稳定,SP2发生变化。磁刺激下,随着间隔时间延长,测试刺激激发出的SP2面积会逐渐恢复,基础对照组在100 ms时,SP2面积恢复为16.6%,400 ms时为90.3%,600 ms时SP2面积几乎全完恢复。而低频组在100 ms时,SP2面积恢复仅为3.9%,400 ms时为49.7%,600 ms时为74.2%。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后,受试者短时间内MIR恢复程度受到显着抑制,提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显着干扰脑干反射通路的兴奋性。(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黄黄,宋宇涵,王继军,郭茜,刘伟才[2](2013)在《夜磨牙(SB)患者咬肌抑制反射(MIR)及其恢复曲线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夜磨牙(sleep bruxism,SB)患者叁叉神经运动脑干系统的神经生理,为后续的S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6名SB患者及30名正常人采用单脉冲和双脉冲模式磁刺激颏神经,分别进行咬肌抑制反射(masseter inhibitory reflex,MIR)及其恢复曲线实验,双脉冲模式中设置不同间隔时间:100、200、300、400、500、600ms,分析比较单脉冲模式中早期静息期(the early silent period,SP1)和晚期静息期(the late silent period,SP2)以及双脉冲模式中测试刺激SP2的恢复程度。结果单脉冲模式中SB患者组SP1潜伏期、持续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SP2有5人缺失,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脉冲模式中SB患者不同间隔时间下测试刺激SP2的恢复程度较正常人低。结论 SB患者叁叉神经运动脑干系统存在异常。(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周俊宏,叶青[3](2000)在《面部神经麻痹功能障碍患者眨眼反射兴奋性恢复曲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期神经麻痹的面部功能障碍(PPFD)如不随意的联合运动、鳄鱼泪和面部痉挛是众所周知的面部外周神经麻痹的表现,其生理机制尚未阐明。实验选择了12例PPFD患者作为实验组和12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进行眨眼反射兴奋性恢复研究。通过电刺激眶上神经引出眨眼反射(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2000年04期)

黄同伟,李青云,王亚君[4](1999)在《H-反射恢复曲线和H-反射的交互抑制在脑硬塞后肌痉挛病人上支的应用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脑梗塞后痉挛病人前臂H-反射恢复曲线和H-反射的交互抑制,目的是确定临床参数对这两种试验的电生理学表现及临床预后的判定。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对H-反射恢复曲线的研究,以83例脑梗塞后痉挛病人为研究组,年龄30岁~78岁:35名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年龄28(本文来源于《伤残医学杂志》期刊1999年02期)

韩振萍[5](1998)在《中风痉挛病人上肢的H-反射恢复曲线和H-反射的交互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中风后痉挛病人前臂H-反射恢复曲线和H-反射交互抑制。目的是确定那种临床参数对这两种试验的电生理学表现有影响,本文采用临床参数为:肌张力、腱反射、肌力和感觉敏感度。 资料与方法 H-反射恢复曲线研究:33例中风后痉挛病人为研究组,年龄21~77岁(平均55岁)。25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8~80岁(平均51岁)。研究组增加4位病人与25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又参加了H-反射交互抑制的研究。临床参数评估标准:感觉敏感度分缺失、减退、正常3级;肌张力分低下、正常、轻度增高、重度增高4级。腱反射分减弱、正常、轻微亢进、重度亢进伴痉挛4级;肌(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期刊1998年01期)

姜如冈,校登科[6](1988)在《高山适应过程对H反射恢复曲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高山低氧环境的暴露时间,可将机体高山适应过程分为急性适应期与慢性适应期。本文利用测定H反射兴奋性恢复曲线的方法,对海拔4,700m高度的世居者、久居者和新进入这一高度的受试者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高山缺氧环境下神经系统在急性与慢性适应期的变化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1988年01期)

反射恢复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夜磨牙(sleep bruxism,SB)患者叁叉神经运动脑干系统的神经生理,为后续的S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6名SB患者及30名正常人采用单脉冲和双脉冲模式磁刺激颏神经,分别进行咬肌抑制反射(masseter inhibitory reflex,MIR)及其恢复曲线实验,双脉冲模式中设置不同间隔时间:100、200、300、400、500、600ms,分析比较单脉冲模式中早期静息期(the early silent period,SP1)和晚期静息期(the late silent period,SP2)以及双脉冲模式中测试刺激SP2的恢复程度。结果单脉冲模式中SB患者组SP1潜伏期、持续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SP2有5人缺失,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脉冲模式中SB患者不同间隔时间下测试刺激SP2的恢复程度较正常人低。结论 SB患者叁叉神经运动脑干系统存在异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射恢复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1].崔聪聪,宋宇涵,郭茜,王继军,刘伟才.低频磁刺激对人咬肌抑制反射及其恢复曲线的影响[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

[2].黄黄,宋宇涵,王继军,郭茜,刘伟才.夜磨牙(SB)患者咬肌抑制反射(MIR)及其恢复曲线实验[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

[3].周俊宏,叶青.面部神经麻痹功能障碍患者眨眼反射兴奋性恢复曲线研究[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0

[4].黄同伟,李青云,王亚君.H-反射恢复曲线和H-反射的交互抑制在脑硬塞后肌痉挛病人上支的应用和分析[J].伤残医学杂志.1999

[5].韩振萍.中风痉挛病人上肢的H-反射恢复曲线和H-反射的交互抑制[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8

[6].姜如冈,校登科.高山适应过程对H反射恢复曲线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8

标签:;  ;  ;  ;  

反射恢复曲线论文-崔聪聪,宋宇涵,郭茜,王继军,刘伟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