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裂解加热装置,包括密封罐,所述密封罐的内部设有外加热管道,所述外加热管道的内部设有内加热管道,所述内加热管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内加热管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与所述密封罐通过铆钉进行固定,所述密封罐的下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部设有放置框架,所述放置框架的内部设有抽气机,所述抽气机的内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密封罐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密封罐的顶部螺纹连接。通过在外加热管道的外部设有密封罐,能够对外加热管道起到保温的作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裂解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罐(1),所述密封罐(1)的内部设有外加热管道(2),所述外加热管道(2)的内部设有内加热管道(3),所述内加热管道(3)的上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内加热管道(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5),所述进料口(4)和所述出料口(5)分别与所述密封罐(1)通过铆钉进行固定,所述密封罐(1)的下部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下部设有放置框架(7),所述放置框架(7)的内部设有抽气机(8),所述抽气机(8)的内部设有进气口(9)和出气口(10),所述进气口(9)和外加热管道(2)通过耐热管螺纹连接,所述出气口(10)和所述密封罐(1)的顶部通过耐热管螺纹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裂解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罐(1),所述密封罐(1)的内部设有外加热管道(2),所述外加热管道(2)的内部设有内加热管道(3),所述内加热管道(3)的上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内加热管道(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5),所述进料口(4)和所述出料口(5)分别与所述密封罐(1)通过铆钉进行固定,所述密封罐(1)的下部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下部设有放置框架(7),所述放置框架(7)的内部设有抽气机(8),所述抽气机(8)的内部设有进气口(9)和出气口(10),所述进气口(9)和外加热管道(2)通过耐热管螺纹连接,所述出气口(10)和所述密封罐(1)的顶部通过耐热管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解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热管道(2)和所述内加热管道(3)之间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与所述外加热管道(2)和所述内加热管道(3)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解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4)的外部设有固定支架(12),所述进料口(4)嵌入在所述固定支架(12)的内部,所述固定支架(12)和所述密封罐(1)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解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0)和所述出料口(5)的内部分别设有手动阀(13),所述手动阀(13)与所述出气口(10)和所述出料口(5)通过法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解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架(7)的侧面设有散热口(14),所述散热口(14)的内部设有滤网(15),所述滤网(15)和所述散热口(14)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裂解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裂解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裂解又称裂化系指有机化合物受热分解和缩合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产品的过程。裂解也可称为热裂解或热解。按照是否采用催化剂,可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按照存在的介质,又可分为加氢裂化、氧化裂化、加氨裂化和蒸气裂化等。现有的裂解加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保温效果较差,并且不能够对外加热管道内的余热气体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了加热效率和加热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裂解加热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裂解加热装置,包括密封罐,所述密封罐的内部设有外加热管道,所述外加热管道的内部设有内加热管道,所述内加热管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内加热管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与所述密封罐通过铆钉进行固定,所述密封罐的下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部设有放置框架,所述放置框架的内部设有抽气机,所述抽气机的内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外加热管道通过耐热管螺纹连接,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密封罐的顶部通过耐热管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加热管道和所述内加热管道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外加热管道和所述内加热管道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料口的外部设有固定支架,所述进料口嵌入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密封罐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出料口的内部分别设有手动阀,所述手动阀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出料口通过法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框架的侧面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和所述散热口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外加热管道的外部设有密封罐,能够对外加热管道起到保温的作用,并且在外加热管道的内部设有内加热管道,在密封罐下部设有的放置框架内设有抽气机,抽气机的进气口和外加热管道进行连接,抽气机的出气口和密封罐进行连接,能够利用抽气体把外加热管道内的余热气体抽吸到密封罐的内部,对外加热管道进行保温,不仅能够对外加热管道内的余热气体进行回收利用,而且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和加热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裂解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裂解加热装置的外加热管道和内加热管道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裂解加热装置的放置框架内部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密封罐1、外加热管道2、内加热管道3、进料口4、出料口5、支撑板6、放置框架7、抽气机8、进气口9、出气口10、支撑杆11、固定支架12、手动阀13、散热口14、滤网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裂解加热装置,包括密封罐1,所述密封罐1的内部设有外加热管道2,所述外加热管道2的内部设有内加热管道3,所述内加热管道3的上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内加热管道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5,所述进料口4和所述出料口5分别与所述密封罐1通过铆钉进行固定,所述密封罐1的下部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下部设有放置框架7,所述放置框架7的内部设有抽气机8,所述抽气机8的内部设有进气口9和出气口10,所述进气口9和所述外加热管道2通过耐热管螺纹连接,所述出气口10和所述密封罐1的顶部通过耐热管螺纹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外加热管道2和所述内加热管道3之间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与所述外加热管道2和所述内加热管道3通过铆钉进行固定,通过增设的支撑杆11能够提高外加热管道2和内加热管道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进料口4的外部设有固定支架12,所述进料口4嵌入在所述固定支架12的内部,所述固定支架12和所述密封罐1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通过增设的固定支架12能够对进料口4进行固定,提高了在进料过程中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出气口10和所述出料口5的内部分别设有手动阀13,所述手动阀13与所述出气口10和所述出料口5通过法兰连接,通过增设的手动阀13便于工作人员对出气口10的流量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放置框架7的侧面设有散热口14,所述散热口14的内部设有滤网15,所述滤网15和所述散热口14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通过增设的滤网15能够防止外部杂物进入到散热口14的内部,便于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裂解加热装置通过在外加热管道2的外部设有密封罐1,密封罐1对外加热管道2保温,并且在外加热管道2的内部设有内加热管道3,在密封罐1下部设有的放置框架7内设有抽气机8,抽气机8的进气口9和外加热管道2进行连接,抽气机8的出气口10和密封罐1进行连接,抽气机8把外加热管道2内的余热气体抽吸到密封罐1的内部,对外加热管道2进行保温,从而对外加热管道2内的余热气体进行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罐1、外加热管道2、内加热管道3、进料口4、出料口5、支撑板6、放置框架7、抽气机8、进气口9、出气口10、支撑杆11、固定支架12、手动阀13、散热口14、滤网1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裂解加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保温效果较差,并且不能够对外加热管道内的余热气体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了加热效率和加热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加热管道的外部设有密封罐,能够对外加热管道起到保温的作用,并且在外加热管道的内部设有内加热管道,在密封罐下部设有的放置框架内设有抽气机,抽气机的进气口和外加热管道进行连接,抽气机的出气口和密封罐进行连接,能够利用抽气体把外加热管道内的余热气体抽吸到密封罐的内部,对外加热管道进行保温,不仅能够对外加热管道内的余热气体进行回收利用,而且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和加热质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8263.5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735562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B01J6/00
专利分类号:B01J6/00
范畴分类:23E;
申请人:安徽亚克力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徽亚克力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3200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盐化工业园
发明人:邹渊博
第一发明人:邹渊博
当前权利人:安徽亚克力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加热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