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管线综合规划编制纲要——以《南京市管线综合规划》为例

浅谈城市管线综合规划编制纲要——以《南京市管线综合规划》为例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设计分公司南京210019

摘要:管线综合规划是一个偏向实施层面的规划,城市管线综合规划以道路为载体,依托各类市政管线专项规划,重点要是统筹协调各类管线空间上的竖向和平面的关系,集约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关键词:管线综合;规划;平面布局;竖向布置

一、引言

南京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以及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于2015年底前完成对公共区域约5.2万公里地下管线探测普查和入库工作。为加强对全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管理,进一步加强地下空间的有序、高效及综合利用,统筹协调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类管线布局,在江苏省建设厅下达了《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基础上,2016年初启动南京市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纲要

1、规划目标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全局统筹、重点落实、节点深化”的路线,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统筹,构建科学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实现市政管网“多网融合”,集约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南京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现状评估

首先对各专业管线专项规划的评估,截止2015年底,南京市已编制完成供水、排水等各专业管线规划,这是管线综合规划编制的前提;其次是南京市管线实施视情况评估,南京市地下管线敷设方式以直埋、保护管及管沟为主,部分以架空管线形式,建设了少量管廊。管线综合建设总体水平较高,因历史原因问题。老城区没有规划的统一指引和规范约束,管线敷设带有随意性,位置不尽合理,部分管线超出红线范围。在道路改造、管线更新和杆线下地时,凸显出管位紧张、间距不足、见缝插“管”的问题。

新建区域管线实施基本能在规划指导下,按约定管位实施,新建道路均采用“联合通信”的建设模式,原则上新建区域管线均采用地埋方式敷设。

至2015年底,南京市共完成对公共区域约5.4万公里地下管线探测普查和入库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保障地下管线运营维护,消除因管线碰撞带来的安全隐患,市管线数字化管理中心对各类管线的碰撞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统计,为管线实施整改、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总体要求

3.1明确管线综合敷设要求

明确南京市地下管线敷设方式,结合城镇体系、建设程度及特殊区域几个维度论证管线综合模式,中心城区是南京都市区的核心区,总体上应采用“直埋、保护管及管沟+管廊”的管线综合模式。各片区应结合现阶段发展特点和远期规划方向,合理深化片区管线综合模式。新城作为地区中心,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与地区发展能力和水平相适应,总体上采用“直埋、保护管及管沟”模式,适当建设综合管廊。新市镇因地制宜选择管线敷设模式,总体上以直埋、保护管及管沟为主。新建区应高起点、高标准选择地区的管线综合模式,优先考虑综合管廊,合理确定管廊建设区域和路段。老旧城区作为南京市人口最密集地区,从城市安全、环境美观等方面考虑,应当选择“直埋、保护管及管沟为主,逐步建设综合管廊”的管线综合模式。可结合架空线下地、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地铁建设等建设综合管廊。其它特殊地区如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要求,在不破坏遗址遗迹的原则下,采用“分散布局、直埋、保护管、小型缆线管廊为主”的管线模式。

3.2、统筹协调各类管线平面布局、竖向布置

全面整合、协调各专业管线专项规划及其相互关系,科学确定各类地下管线的空间布局,加强与城市用地、城市交通、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规划相协调。提出南京市管线综合平面布局总体原则和要求,管线竖向及覆土要求,管线交叉处理要求。城市地下管线布局应结合城市用地布局、道路平面、竖向和景观绿化布置,应使地下管线之间、地下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在平面上相互协调、紧凑合理。长输管道等其他管线应在确保安全间距的基础上做到管线廊道归并。平面布局一般布局原则如下:

(1)减少交通干扰:地下管线宜在规划道路红线内布置,根据道路横断面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道路分隔带下,位置受限制时,可布置在机动车道或者道路两侧绿化带下。

(2)管位相对固定:地下管线应与道路红线、中心线按一定顺序平行敷设,不宜从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对于现状保留管线,在道路更新改造时原则上按原管位保持不变。

(3)减少管线交叉:对于路幅宽度大于等于40米的道路,考虑两侧布置配水、雨水、污水等管线,以减少管线间的横穿。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

(4)满足安全要求:管线与管线之间、管线与构筑物之间应满足规范间距要求,燃气与电力、弱电与电力宜分开布置于道路两侧,否则必须保证规范规定的安全距离或采取保护措施,对于区域性的燃气、输油管线提高要求。

根据《南京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当管线交叉时,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照明、电力、通信、热力、燃气、给水、再生水、雨水、污水。

考虑减少管线之间交叉,本次规划采用分层控制标高较少管线交叉次数,路灯管线覆土控制0.7米,电力、通信管线覆土控制在0.8米,燃气管、给水管覆土控制在1.1米,雨水管起点覆土控制在1.6米左右,污水管起点覆土控制在2.0米左右。

管线平面及竖向垂直净距,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的要求。当受现状工程管线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少其最小净距。

4、落实重要地区管线综合规划方案

结合本规划的特点,在市域层面安排好各类专业长输管线通道;中心城区确定新建城市主干道及以上等级道路、跨行政区域次干道的地下管线综合方案;兼顾各专业规划提出的既有主干道下新增及改扩建管线需求。对历史文化街区、军事管理区等重要节点,提出指导性意见。

长输管道应避开城乡建设用地,且应与城市空间布局和交通廊道相协调;在城市用地规划中控制管线廊道;管线廊道应尽量归并,减小对城市的影响,安全间距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的要求。

中心城区主干道及以上等级道路、跨行政区域次干道总长约1440km,其中规划道路总长约250km,结合管线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确定管线综合规划方案;既有主干道下新增及改扩建管线需求的道路总长约300km,结合结合管线专项规划、地下管线现状图等确定管线综合规划方案。

重要节点包含复杂城市道路交叉口、管线过河、管线与地下空间、历史文化街区、军事管理区域等区域,分别从从减少路面检查井着手进行优化,将通信和电力从人行道排管交叉,减少车行道下检查井数量,减少管线与综合管廊的交叉,处理好排水管道与综合管廊的关系,提出管线过河的措施,历史文化街区外部布置和交错布管的措施,军事管理区保密性的预留措施等。

5、规划指引

根据南京市综合管廊规划布局,分析相关管线的影响,合理优化各类地下管线的平面布局与竖向布置,协调各类管线和地下空间的关系,集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积极引导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

作为全市层面的管线综合规划,对下阶段片区管线综合规划编制提出指引,对新建道路、老路出新、杆线下地等管线综合规划方案的制定提出指导性要求。

6、设施安排、规划反馈

统筹、整合和梳理各类市政管线设施、综合管廊设施、海绵城市设施及长输管道设施,协调设施布局,提出设施安全防护要求。

在统筹、梳理和协调各类管线和地下空间的基础上,对城市用地、各类市政管线、道路交通提出规划反馈,在下阶段规划中可予以协调和落实。

7、近期建设与规划管理

城市道路和综合管廊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的载体,综合管线建设依据南京市近期建设计划和南京市综合管廊近期建设计划,有序推进。

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提出规划审批、开工、验收等规划管理制度,数字化、可视化、动态化的的运行管理模式。

三、结论

南京市管线综合规划作为全市层面的规划,在对全市专项规划、管线实施现状的评估基础上,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提出了规划总体要求,落实了重要地区的管线综合规划方案,对综合管廊及片区规划提出规划指引,并对相关规划进行了反馈,起到了积极的规划和引领作用,为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的需要,发挥其在城市规划及管理中的引导及控制作用,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南京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2]江苏省住房和建设厅,《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5

[3]罗文斌,浅谈市政管线综合规划设计「J]广东科技,2006,(4)

[4]杨帆,城市管线综合规划方法探析——以《拉萨市城市管线综合规划》为例(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标签:;  ;  ;  

浅谈城市管线综合规划编制纲要——以《南京市管线综合规划》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