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位相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流层,一氧化碳(CO),准两年振荡(QBO),全球化学气候模式(WACCM)
位相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晓,田文寿[1](2017)在《热带平流层CO浓度准两年振荡的位相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5~2014年10年的卫星微波临边探测仪(MLS)资料分析了热带平流层一氧化碳(CO)体积混合比的年际变率,发现热带平流层CO浓度的准两年振荡(QBO)在30 h Pa高度附近存在明显的位相变化特征。大气化学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表明,热带平流层CO的准两年振荡信号是化学和动力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动力作用主要是QBO引起的次级经向环流引起的物质传输。化学和动力过程共同作用导致热带平流层CO浓度的垂直梯度在30 h Pa高度处发生反转,进而产生一氧化碳QBO信号的位相变化。此外,化学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还表明,与CO有关的化学过程不但可以减弱一氧化碳QBO信号的振幅,还可以在热带30~10 h Pa高度范围内造成一氧化碳QBO和纬向风QBO信号之间约3个月的时间差。(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9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及环境影响论文集》期刊2017-09-27)
哈瑶,钟中,陈海山,胡轶佳[2](2016)在《南海与长江中下游流域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反位相关系研究——热带海洋纬向SST梯度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1979-2012年我国东部和南海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南海夏季降水的变化在年际时间尺度上表现出较为典型的反位相振荡特征。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达到20%,呈现出以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南海中部为偶极型异常中心的空间分布。南海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夏季降水时间序列与第一主成分均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表明当南海夏季降水增加(减少)、水汽通量辐合(辐散)时,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会相应减少(增加)、水汽通量辐散(辐合)。回归和合成分析的结果表明,正位相年(降水北多南少)时,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受异常反气旋环流控制,南海对流层高层为气旋性环流异常,长江中下游流域到华南受反气旋环流异常影响,造成南海下沉运动异常,而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异常上升运动,导致南海降水减少,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增加;负位相年(降水北少南多)则相反。与此同时,正位相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强度增加,南亚高压位置偏东,强度较强,有利于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增加;而负位相年西太副高东撤减弱,南亚高压西撤减弱,有利于南海降水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正(负)位相年时,北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增暖(冷却),同时赤道中东太平洋则变冷(增暖),由上述两海域海表面温度异常所形成行星尺度热带海洋纬向海温梯度,与第一主成分时间序列显着相关,因此这一热带海洋纬向SST梯度是影响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南海夏季降水年际时间尺度上反位相振荡特征的关键因子。具体来看,正(负)位相年,北印度洋的增暖(冷却)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却(增暖)分别激发了印度洋上升(下沉)运动异常和中太平洋下沉(上升)运动异常,造成赤道区域对流层低层东风(西风)异常,进而加强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气旋)环流异常,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强度增加(减弱)。同时这一纬圈环流会激发经圈次级环流,导致长江中下游流域30°N附近出现异常上升(下沉)运动。以上原因综合地造成了正(负)位相年南海降水减少(增多),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增多(减少)的偶极型分布特征。另外,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南海夏季降水变化的反位相振荡特征不仅表现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在年际-年代尺度(7年-9年)上也有所体现,表明这一现象在时间尺度分布上具有广域性。(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 副热带气象与气象灾害风险》期刊2016-11-01)
周游,管兆勇,张茜,尹旸艳[3](2016)在《秋季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与南北涛动年际变化不同位相配置及其对中国气温异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通过构建秋季欧亚大陆-太平洋区域的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MAMLO)指数和大气质量南北涛动(IHO)指数,对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的不同位相配置下环流特征及其对中国秋季气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与南北涛动指数相关系数仅为-0.06,二者在统计学意义上相互独立。二者存在4种位相配置类型,即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均为正位相(第Ⅰ类配置);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均为负位相(第Ⅱ类配置);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为正位相而南北涛动为负位相(第Ⅲ类配置);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为负位相而南北涛动为正位相(第Ⅳ类配置)。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呈现不同位相配置类型时,大气质量的重新分布造成了不同的地表气压场分布并显着地影响到了中国北方地区秋季气温异常分布。当二者为第Ⅰ类配置时,南北涛动削弱北太平洋地区大气质量的负异常,减弱了该区域的异常低压,增强欧亚地区大气质量正异常并加强了欧亚地区的地面高压环流,共同造成中国秋季气温异常成东西反位相型分布,东部暖而西部冷;当二者为第Ⅱ类配置时,南北涛动削弱欧亚大陆大气质量的正异常,增强北太平洋地区大气质量负异常。此时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通过影响地表风场使得气温异常成全国一致型分布,全区偏暖;而第Ⅲ类配置与第Ⅰ类配置对气温的影响类似,但为东部冷而西部暖,第Ⅳ类配置与第Ⅱ类配置的影响类似。这些表明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对秋季欧亚地区气温异常起到主要作用,而南北涛动则在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影响中国北方气温异常分布中起到干扰作用。这些结果对深刻认识秋季大气环流变化机理及中国北方乃至欧亚地区秋季气温异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张肖剑[4](2016)在《全新世亚洲季风区与内陆区湿度变化位相关系及其驱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气候在空间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大致可以划分为亚洲季风控制的湿润区和西风环流影响的亚洲内陆区(主要为干旱区)。在时间演化上,这两个区域的气候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过去几十年温室气体驱动的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夏季风强度持续减弱,尤其是在东亚夏季风控制的中国华北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化,而在亚洲内陆区却出现由暖干向暖湿的转型。亚洲季风区与内陆区干湿变化的时空差异在过去千年的百年时间尺度气候变化中被进一步证实。然而在全新世千年—轨道时间尺度上,亚洲季风区和内陆区湿度变化的位相关系却充满争议。亚洲内陆区大范围湖泊记录的集成分析显示它们具有错位相的变化关系,而亚洲内陆核心区湖泊记录的集成分析显示它们具有反位相的变化关系,亚洲内陆核心区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却显示它们具有同位相的变化关系。近千年以来尤其是最近百年的气候变化除受控于地球气候系统自然规律外,还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更远的古气候变化信息(如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是研究气候变化自然过程的基础,是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程度的重要前提,并进一步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依据。鉴于此,本文利用气候模式对全新世以来气候的模拟及其与代用记录的对比,探讨全新世亚洲季风区与内陆区干湿变化的位相关系及其物理机制。全新世以来,不同代用记录显示印度夏季风强度呈现一致的减弱趋势,响应持续减少的夏季太阳辐射。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在不同代用记录间存在一些差异,石笋氧同位素显示东亚夏季风自早全新世以来持续减弱,而湖泊和黄土等代用记录却显示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强度弱于中全新世。但总体来说,东亚夏季风强度受控于夏季太阳辐射的变化。针对全新世亚洲内陆区演化模态存在的争议,本文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全新世气候模拟结果对不同代用记录的指示意义进行再分析,并重新做出解释。1、亚洲内陆西风控制区和季风区的范围并非固定的,在早全新世,亚洲夏季风非常强,赤道辐合带位置明显偏北,亚洲季风区的范围也明显扩大,而亚洲内陆西风控制区的范围则相应地缩小。随着亚洲夏季风的逐渐减弱,亚洲季风区的范围也逐渐缩小,而亚洲内陆西风控制区的范围则逐渐扩大。而目前的一些研究依据现代季风边界线划分亚洲内陆西风控制区和季风区的范围,一些在早、中全新世受东亚夏季风影响的代用记录被划分到亚洲内陆西风控制区中,使得集成的亚洲内陆西风控制区的干湿演化历史受到东亚夏季风信号的干扰,表现为亚洲内陆西风控制区在中全新世最湿润,与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非常一致。2、亚洲内陆区(科桑洞)石笋氧同位素的指示意义与季风区具有明显的差异。现代观测记录显示亚洲内陆区(科桑洞附近的乌鲁木齐气象站)降水δ18O在降水较多的夏季明显偏重,这与季风区的降水δ18O完全相反。进一步分析显示科桑洞(乌鲁木齐气象站)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较近的印度洋沿着青藏高原东部和河西走廊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混入δ18O值非常偏重的局地蒸发水汽,降水δ18O值偏重,而弱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北大西洋通过西风环流输送,同时混入δ18O值较偏轻的局地蒸发水汽,降水δ18O值偏轻,这与季风区中“雨量效应”影响的降水δ18O值变化(降水δ18O值与降水量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完全相反。因此,科桑洞石笋δ18O自早全新世以来由偏轻逐渐变为偏重表示亚洲内陆区由干旱逐渐变为湿润,与亚洲夏季风降水变化完全相反而非一致。3、模拟结果显示亚洲内陆区冬、夏季降水在全新世逐渐增加,这与以上分析的代用记录完全一致。亚洲内陆区和季风区湿度变化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亚洲季风区和内陆区湿度变化呈反位相关系的物理机制。亚洲内陆区夏季降水与circumglobal teleconnection(CGT)型遥相关密切相关。CGT型遥相关主要由印度夏季风激发,当印度夏季风较弱时,CGT型遥相关处于负位相,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西南风减弱,青藏高原东部的印度季风水汽较易被引导到亚洲内陆区并形成强降水,反之则相反。CGT型遥相关与亚洲夏季风降水也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全新世以来,CGT型遥相关逐渐由正位相向负位相转换,使得亚洲内陆区降水逐渐增加而季风区降水逐渐减少。因此,CGT型遥相关很可能是亚洲内陆区和季风区湿度变化反位相关系而石笋δ18O值变化同位相关系的重要原因。CGT型遥相关主要受夏季太阳辐射、印度夏季风、印—太暖池海温和北大西洋海温的影响,从而可以将亚洲季风区和内陆区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相联系。冬季降水对全新世亚洲内陆区的干湿变化有很重要的贡献,它主要受西风强度、上游(北大西洋、地中海、里海和黑海)水汽含量和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影响。西风强度则与中高纬温度梯度密切相关,从而受到中纬度太阳辐射梯度的控制;上游水汽含量与气温影响的蒸发强度密切相关,从而受到中纬度太阳辐射的控制;东亚冬季风与海陆热力差异密切相关,从而也受中纬度太阳辐射的控制。全新世以来,中纬度太阳辐射及其梯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导致亚洲内陆区冬季降水逐渐增加。因此,轨道参数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季节分配差异也是亚洲内陆区和季风区湿度变化反位相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4-01)
段晓峰,高旻,彭练矛[5](2015)在《高精度测量电子全息图中的位相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全息术可以记录电子波的位相分布,而通常的电子显微术则只能记录电子振幅分布。由于样品引起的电子波的位相变化有时是非常小的,很难用通常的方法来精确测量,为此人们发展了很多特殊的光学仪器,通过光学位相倍增技术来提高电子波位相变化的测量精度。在两次曝光电子全息术中(一般不改变静电双棱镜的电压),相当于把样品的电子全息图与真空中的电子全息图相加,则电子全息的干涉(本文来源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期刊2015-07-01)
李恪宇,冯斌,孙立,向勇,郭仪[6](2014)在《基于级联倍频机制无啁啾激光脉宽随晶体位相失配量的非线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啁啾激光脉冲的非线性压缩过程中,基于级联倍频机制,对影响脉冲压缩的敏感因素——晶体位相失配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当入射基频激光(即1ω光,波长为800nm,脉宽为278fs)进入I类二倍频β-BaB2O4(BBO)晶体后,随着晶体位相失配量的增加,基频光的输出脉宽先降后升,这种趋势可总结为"U"字形非线性变化;当位相失配量为40mm-1时,脉宽缩至最小,此时脉宽压缩比最大。(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王绍武,闻新宇,黄建斌[7](2013)在《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变化反位相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古气候时,经常假定东亚夏季风与冬季风变化是反位相的,即冬季风强时夏季风弱,夏季风强时冬季风弱。Zhang等和Zhou等对此提出了质疑,Yancheva等做了回答。一般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冬、夏季风变化总是反位相的。事实上,冬、夏季风变化的关系,还要从时间尺度也就是形成原因上探讨。地球轨道尺度Shi等研究了284 kaBP以来的东亚冬、夏季风的代用资料,并与模式模拟的结果作了比较。用叁宝洞与葫芦洞石笋δ~(18)O反映夏季风的强度,用西峰等3个站的黄土粒度反映冬季风的强度,发现夏季风强度变化与20 ka的岁差周(本文来源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2013年03期)
石云,刘春平,廖欣,唐彦东,万飞[8](2013)在《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研究及其在地下水异常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多孔介质中井-含水层-隔水层的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的计算公式推广到裂隙饱水岩体潮汐分析中,分析了裂隙含水层中井与裂隙,裂隙与微裂隙的潮汐孔压响应原理和水流交换过程,提取了影响裂隙含水层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的主要因素,应用井-裂隙排水产生的井水位-引潮高的振幅比A和位相差α2主要随径向等效导水系数T同向变化,裂隙和微裂隙(孔隙)排水产生的孔压-引潮高的振幅比D和位相差α1主要随不排水条件下微裂隙与裂隙间振幅比E′/E反向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潮汐井水位振幅和位相的8种不同变化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所反映的含水层形变,并用于分析东川、弥勒和西昌川03等3口井井水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的成因.(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刘春平,唐彦东,廖欣[9](2011)在《垂向和径向排水的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岩石力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潮汐力作用下含水层与隔水层之间垂向水流交换过程,并提出了垂向排水条件下含水层潮汐孔压-引潮高振幅比和位相差公式。结合Hsieh等关于潮汐力作用下井水位对含水层孔压(体应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响应公式,进一步推导了垂向和径向水流条件下井水位-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公式。在径向和垂向排水条件下,应用M2和O1波潮汐水位-引潮高振幅比和位相差的数值关系,可以识别影响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1年04期)
周波涛,赵平[10](2009)在《古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反位相变化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科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一些学者认为东亚冬季风与夏季风之间存在负位相变化关系,而另外一些学者对此却持否定态度.为此,以CCSM3模式模拟的末次盛冰期(LGM)和全新世大暖期(MH)两个典型气候为例,从古气候数值模拟角度对东亚冬、夏季风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与当今气候相比,LGM时期,冬季阿留申低压加深,东亚冬季风偏强;夏季太平洋高压减弱,东亚夏季风偏弱.MH时期,冬季阿留申低压和亚洲大陆高压加强,东亚冬季风偏强;夏季亚洲大陆低压和太平洋高压加强,东亚夏季风偏强.因此,东亚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关系并非总是负相关对应,不同特征时期,东亚冬、夏季风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同.在全球偏冷时期二者具有反位相关系,而在全球偏暖时期二者具有同位相关系,至少从目前的数值模拟结果来看是这样的.(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9年20期)
位相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1979-2012年我国东部和南海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南海夏季降水的变化在年际时间尺度上表现出较为典型的反位相振荡特征。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达到20%,呈现出以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南海中部为偶极型异常中心的空间分布。南海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夏季降水时间序列与第一主成分均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表明当南海夏季降水增加(减少)、水汽通量辐合(辐散)时,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会相应减少(增加)、水汽通量辐散(辐合)。回归和合成分析的结果表明,正位相年(降水北多南少)时,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受异常反气旋环流控制,南海对流层高层为气旋性环流异常,长江中下游流域到华南受反气旋环流异常影响,造成南海下沉运动异常,而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异常上升运动,导致南海降水减少,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增加;负位相年(降水北少南多)则相反。与此同时,正位相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强度增加,南亚高压位置偏东,强度较强,有利于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增加;而负位相年西太副高东撤减弱,南亚高压西撤减弱,有利于南海降水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正(负)位相年时,北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增暖(冷却),同时赤道中东太平洋则变冷(增暖),由上述两海域海表面温度异常所形成行星尺度热带海洋纬向海温梯度,与第一主成分时间序列显着相关,因此这一热带海洋纬向SST梯度是影响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南海夏季降水年际时间尺度上反位相振荡特征的关键因子。具体来看,正(负)位相年,北印度洋的增暖(冷却)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却(增暖)分别激发了印度洋上升(下沉)运动异常和中太平洋下沉(上升)运动异常,造成赤道区域对流层低层东风(西风)异常,进而加强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气旋)环流异常,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强度增加(减弱)。同时这一纬圈环流会激发经圈次级环流,导致长江中下游流域30°N附近出现异常上升(下沉)运动。以上原因综合地造成了正(负)位相年南海降水减少(增多),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增多(减少)的偶极型分布特征。另外,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南海夏季降水变化的反位相振荡特征不仅表现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在年际-年代尺度(7年-9年)上也有所体现,表明这一现象在时间尺度分布上具有广域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位相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春晓,田文寿.热带平流层CO浓度准两年振荡的位相变化特征[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及环境影响论文集.2017
[2].哈瑶,钟中,陈海山,胡轶佳.南海与长江中下游流域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反位相关系研究——热带海洋纬向SST梯度的作用[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副热带气象与气象灾害风险.2016
[3].周游,管兆勇,张茜,尹旸艳.秋季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与南北涛动年际变化不同位相配置及其对中国气温异常的影响[J].气象学报.2016
[4].张肖剑.全新世亚洲季风区与内陆区湿度变化位相关系及其驱动机制[D].兰州大学.2016
[5].段晓峰,高旻,彭练矛.高精度测量电子全息图中的位相变化[C].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2015
[6].李恪宇,冯斌,孙立,向勇,郭仪.基于级联倍频机制无啁啾激光脉宽随晶体位相失配量的非线性变化[J].光学学报.2014
[7].王绍武,闻新宇,黄建斌.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变化反位相吗?[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
[8].石云,刘春平,廖欣,唐彦东,万飞.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研究及其在地下水异常分析中的应用[J].地震学报.2013
[9].刘春平,唐彦东,廖欣.垂向和径向排水的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研究[J].地震.2011
[10].周波涛,赵平.古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反位相变化吗?[J].科学通报.2009
标签:平流层; 一氧化碳(CO); 准两年振荡(QBO); 全球化学气候模式(WAC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