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类学论文_孙文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人类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类学,美学,仡佬族,发点,永州,纸马,马克思。

审美人类学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刚[1](2019)在《游走在美学与人类学的边缘——雅克·马凯及其《审美人类学导论》导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据荷兰当代审美人类学家范·丹姆的研究,大约在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民族学家和艺术学家恩斯特·格罗塞就已经提出了人类学和美学互动的设想,并发表了名为《人类学和美学》的文章。这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人类学家弗农·布莱克(Vernon Blake)主张学者们在研究非西方的田野工作时,要考虑到本土性的审美观念。二战(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期刊2019年05期)

焦志伟,任明[2](2019)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审美教育与人文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学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审美人类学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更加侧重于区域名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也推动了民间艺术以及文化的发展。本文就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审美教育与人文重建展开论述,通过阐述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审美教育的目的和人文重建的作用,就现阶段民族审美教育与人文重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促进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提高民族审美教育质量,优化人文重建资源。(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19期)

郑适,刘世军[3](2019)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下永州纸马的文化内涵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永州地处湖南西南部,深受巫楚文化的影响,其纸马艺术风格细腻,线条刻画稚拙可爱,人物塑造简约率真,喜用情节式构图,极具巫楚之风。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深度考察,永州纸马是瑶民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观的神性表达。同时,纸马作为一种可见的物质图像形式,它是民间礼仪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通过纸马,瑶民们完成着重大的宗教仪式,表达着对"神犬"图腾、对祖先、对诸神的敬畏与虔诚的崇拜之情;通过纸马,人们"看"见了瑶人的历史,祈盼着未来。总之,瑶族艺人们在其有限的构图空间和象征性的图像中,凝结了朴素的精神追求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林丁颖,陈金亮[4](2019)在《艺术审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马克思审美人类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教育是高校开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手段。基于马克思审美人类学视角,以科学辩证的眼光将艺术审美功能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深入挖掘其思想资源和学理逻辑,通过提升审美素养、培养审美能力、优化审美追求及加强审美实践等四个部分,着力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性建构。(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舒婷[5](2019)在《怀尔弗里德·范·丹姆审美人类学“语境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审美人类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在西方逐渐受到重视,中国审美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在近叁十年也获得了较大发展。其中,范·丹姆提出的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为国内审美人类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范·丹姆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与方法》中提出了“语境主义”理论,主张用人类学方法进行美学问题研究,在社会或文化语境内对审美问题进行调查时,采用民族志的方法记录当地的审美现象,并将该现象融入更大的社会文化语境整体中进行研究,注意该族群的社会文化理想与审美观念的联系。范·丹姆指出社会文化理想是随时空而变化的,受之影响的审美偏好也随之产生细微的文化差异。首先,范·丹姆提出的“语境主义”理论主张将收集到的审美实证资料置于更大的社会文化母体中,通过在这些资料间发展出系统性联系,对不同审美偏好在当地语境中进行跨文化比较,解释一些潜在的模式或重复性的原则,进一步讨论它们如何在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系统地产生偏好差异。这种自下而上的理论模式一反传统上对美学意义形而上的思辨方式,从人类学和进化论的角度切入,将“语境”从以往理论的研究背景转换为研究对象,消解了传统美学中艺术与社会的对立关系,强调美在语境中建构,为当代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范·丹姆提出的“语境主义”理论由文本观、语境观和审美观构成。“语境主义”理论中的“文本”指存在于异文化中的审美现象及现象中所体现的该族群的审美偏好,主要以民族志的方式进行记录,是“语境主义”研究进行的起点。语境观包括社会生产语境层与社会文化价值理想语境层两个维度,强调语境为审美现象制造了意义与边界,审美现象在语境中获得身份定位。范·丹姆“语境主义”的审美观强调了异文化中日常审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特征。在普遍性中,范·丹姆首先反驳某些“非西方文化不具有审美活动”的错误论调,证实在异文化中存在着与东西方主流美学观念不同的、相对独特的审美现象,且生成了一系列被广泛分享的视觉上的审美形式特征,如光滑、平衡等。在日常审美的特殊性特点中,范·丹姆指出了每个族群中存在着独特的感官审美现象,可能是嗅觉的、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或是表演意义上的,指出对异文化的审美研究中要注意当地审美客体的功用价值、自然属性与当地社会文化价值的联系,将当地审美现象置于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研究,才能发现不同族群中的审美特性与偏好。再次,范·丹姆提出的审美人类学方法是一个交互循环的整体,在叁种方法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成一次审美人类学对异文化的研究闭环,具有方法间性。其中,实证性经验作为研究基础,通过民族志方法进行审美活动记录。范·丹姆将通过口头表达的审美观点视为第一层级的实证性资料。在拥有客观实证经验基础上,运用跨文化比较的视角进行审美特征剖析,整个研究过程中应以语境研究为中心,结合当地社会文化理想特点,将收集到的民族志资料由表述层面上升至解释层面。范·丹姆认为在跨文化研究中通过对语境的把握来努力消解主位与客位的对立关系,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特征视为在某一特定文化及其所赖以产生的变化着的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系统的、有效的、跨文化联系中形成,这种语境性研究方法具有一种解释性的价值。其中,实证经验是研究的基础与起点,语境主义强调给研究提供了研究边界以及理论终端,跨文化视角则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比较平台。范·丹姆提出了语境主义研究的叁个步骤,第一步,把握异文化的世界观,对其基本生存环境与人文背景进行挖掘;第二步,从民族志记录中把握当地的审美偏好现象,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把握当地人对审美对象的选择,了解其审美判断的原因与评价;第叁步,由审美人类学家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进行反思,总结出当地审美现象体现出的审美偏好特点,以及审美活动与语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抽象出代表当地审美特色的美学观点。通过对非洲芳族社会的语境主义考察,范·丹姆认为艺术是介于社会现实层面与文化理想层面之间的中介层面,艺术体现的是当地的社会文化价值理想,而不是社会现实本身。目前,中国美学面临着一些问题:中西方语境与都市乡土语境的多重交流造成了多元语境迭合的现状,复杂的语境情况使传统美学或西方美学无法恰当地回答生活中出现的美学问题。中国学者们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如何构建的问题也进行了热烈讨论。范·丹姆提出的“语境主义”理论对实证资料的强调以及对社会语境的重视为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便于中国美学在自我构建中回归“中国经验”。具有中国经验特征的审美人类学建设需要打破以往对边缘文化的单向度关注转化为对都市文化、边缘文化的双向研究。在对每一类文化中的审美内核把握之下,将其放置在中国各类语境的关系网络中,在关系中把握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特征,真正建构出属于中国的美学叙事话语。范·丹姆的审美人类学语境主义研究以民族志的经验性把握为起点,通过探讨社会文化理想语境与当地审美偏好的联系,进一步进行跨文化的审美现象比较,从而揭示审美普遍性的奥秘,即审美偏好文化多样性背后的一致性。范·丹姆提出的研究方法冲破了传统美学哲学的形而上的思辨方法,力图构建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这对中国审美人类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珊珊[6](2019)在《卢卡奇的晚期审美人类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解决美学和人类学基础上建立的交叉型学科审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卢卡奇是一个新的方向。卢卡奇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忠实继承者,他从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中继承和扬弃了一些关于人类学的观点,并把它们运用在自己的晚年作品《审美特性》中。卢卡奇《审美特性》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学思想。本文从日常生活着手,采用“猴体解剖是人体解剖的一把钥匙”的观点对艺术审美问题作了解读。卢卡奇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艺术审美的起源论、自律论和功能论叁方面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论证。他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和巫术的共同作用,即使早期隐藏在巫术的外衣下,但艺术的自律性早已初露端倪。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拜物化现象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卢卡奇认为在总体性范畴的基础上,艺术具有反异化的功能。文章最后论述了卢卡奇审美人类学的价值,结合当下社会的复杂情况思考艺术了的发展前景,并指出艺术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人从“完整的人”转向“整体的人”,进而追求真正的自由。(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简澈[7](2019)在《审美人类学视角下仡佬族民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学人类学结合了美学的理论和人类学的方法,有助于研究者更加系统完整地了解仡佬族民歌当中的美学意义。仡佬族民歌是形成于历史,至今仍被口耳相传的经典民族民间艺术,其所包含的勤劳与乐观之美、快乐与忧愁之美、崇敬祖先与自然等审美意义,对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向丽[8](2019)在《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如我们不能仅凭马克思着述中直接涉及“美”字的地方企图透析马克思的全部美学思想,马克思对于人类学的兴趣在他一生的理论探索中以不同的方式持续着的这一事实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且要求以一种新的探讨方式对此加以把握。纵深发掘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及其美学意义对(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4-17)

丁博[9](2019)在《审美人类学研究民歌如何成为可能——评《审美人类学视阈中的民歌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梳理着述的成书"因缘"、探讨热点、问题对策、学术价值及余论,可以看出全球性语境与地方性经验此对矛盾体是当下民歌传承、发展的问题所在,从而提出"面对多元文化,实施多元保护"的对策。此问题探讨,价值在于通过审美人类学使得美学与人类学相结合,摆脱美学的纯粹哲学思辨,触及鲜活的文化艺术,探讨隐藏在人类审美活动中的内在审美制度。因此,无论从学科理论和现实层面,审美人类学研究民歌成为可能,并且深度挖掘了民歌所蕴含的功能价值和意义,意识到无论从何种学术视野看待民歌文化的传承,都应当树立"文化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的理念。(本文来源于《歌海》期刊2019年02期)

张利群[10](2018)在《身体美学及艺术原发点的审美人类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人类学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旨在"原始以表末",叩其两端,考察艺术与审美的"人学",身体问题成为人与艺术关系讨论的聚焦点。人的身体是人类进化与文明生成的结果,身体意义不仅在于作为人的存在与意识关系的载体和本体,而且在于作为人与世界关系的工具、媒介和中介;艺术与审美起源的发生学探讨,不仅需要从工具探索艺术与审美的原发点,而且需要从人自身及其身体探溯艺术与审美的原发点,由此回归艺术与审美生成发展的人类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审美人类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审美学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审美人类学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更加侧重于区域名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也推动了民间艺术以及文化的发展。本文就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审美教育与人文重建展开论述,通过阐述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审美教育的目的和人文重建的作用,就现阶段民族审美教育与人文重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促进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提高民族审美教育质量,优化人文重建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人类学论文参考文献

[1].孙文刚.游走在美学与人类学的边缘——雅克·马凯及其《审美人类学导论》导读[J].民族艺术.2019

[2].焦志伟,任明.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审美教育与人文重建[J].祖国.2019

[3].郑适,刘世军.审美人类学视野下永州纸马的文化内涵解读[J].中国美术研究.2019

[4].林丁颖,陈金亮.艺术审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马克思审美人类学视角[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

[5].杨舒婷.怀尔弗里德·范·丹姆审美人类学“语境主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6].张珊珊.卢卡奇的晚期审美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

[7].简澈.审美人类学视角下仡佬族民歌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

[8].向丽.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发展趋势[N].中国科学报.2019

[9].丁博.审美人类学研究民歌如何成为可能——评《审美人类学视阈中的民歌文化》[J].歌海.2019

[10].张利群.身体美学及艺术原发点的审美人类学阐释[J].中国美学研究.2018

论文知识图

一7黑衣壮审美人类学研究站一一“...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

标签:;  ;  ;  ;  ;  ;  ;  

审美人类学论文_孙文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