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试验论文_李金峰,张景科,王南,赵林毅,郭青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理模型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物理,断面,水槽,波浪,溢洪道,围岩。

物理模型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峰,张景科,王南,赵林毅,郭青林[1](2019)在《夯筑土遗址木锚杆四锚系统锚固机制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夯筑土遗址木锚杆四锚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尺寸为2 m×2 m×0.5 m室内试验模型,运用自主研发的拉拔试验测试系统,获得四锚锚固系统的荷载位移关系与破坏模式。基于叁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夯筑土体的位移场与应力场、单根锚杆轴应力以及锚杆–浆体界面的应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荷载位移关系前期处于弹性阶段,后期进入塑性阶段。单根锚杆周围土体的破坏半径约为26cm,杆间裂纹相互贯通,群锚系统呈现典型的复合锥形破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四锚对角线L_1、边线L_2、中线L_3叁条测线位移分布特征相同,均呈对称的抛物线分布。四锚锚固系统的受力区集中在试样中部土层。随着荷载增加,锚杆–浆体界面的剪应力向锚杆末端转移,上部界面脱黏破坏。受到夯筑工艺影响,夯筑土遗址群锚破坏模式可能会沿着土层分离。研究结果对夯筑土遗址木锚杆群锚锚固系统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立章[2](2019)在《不同测流断面固化方案下断面冲淤变化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种测流断面固化方案下断面冲淤变化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固化3个有坎断面下,其断面冲淤变化最小,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呈现单值化,为最优的断面固化方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光,马凤山,徐佩华[3](2019)在《一种简易的边坡动力响应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边坡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问题,设计了一种简易的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依托汶川地震中形成的罐滩滑坡结构特征,基于相似理论,搭建了室内斜坡物理模型,以重球自由下落撞击钢板的方式加载,详细介绍了试验过程并探讨了下伏软层反倾岩质斜坡在不同输入波频率、振幅和入射方向情况下的响应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边坡模型对入射波具有临空放大和垂直放大的作用,且趋表效应显着;入射波频率和入射方向影响加速度放大系数的数值及分布规律、入射波的振幅与加速度放大系数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试验方法能较好的反映出边坡模型在动力作用下的响应规律,且具有参数可调、操作简单、经济便捷的特点。(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1)

金瑞佳,陈松贵,耿宝磊[4](2019)在《围油栏动力特性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围油栏动力特性,进行了模型比尺为1∶1的规则波、水流与围油栏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试验。利用拉力传感器和电磁式位移测试系统,对围油栏的受力和不同浮子的运动响应进行了测量,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周期、波高、流速)对围油栏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只考虑波浪的情况下,波高是影响围油栏受力的主要因素,波浪周期影响不敏感。在波流组合的情况下,水流流速是影响围油栏受力最主要的因素,波高其次,波浪周期最小。围油栏不同位置的浮子水平运动特征不同,但各个浮子的运动响应幅值均对波高较为敏感,基本同波高呈线性关系。同时,水流抑制了各个浮子的水平运动,但使其升沉运动更为剧烈。(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期刊2019-10-11)

丁法龙,茅泽育,韩凯[5](2019)在《基于仿真及物理模型试验构建圆形断面管道非满流流速函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渠断面流速分布是精确测量明渠断面流量的基础,也是明渠水流运动规律研究的基本问题。为探究圆形断面管道非满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特性,采用经实测资料验证的叁维紊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求解方法,对不同底坡和充满度组合情况下的圆管非满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圆管非满流的断面流速分布对充满度非常敏感,充满度越大,垂线流速的非单调性越明显,当充满度低于0.5时,未出现最大流速点下潜(dip)现象;当充满度超过0.5时,dip现象越发明显,这是因为当充满度超过0.5后,内凹型侧壁对水面的约束作用增强,断面二次流更加明显。圆管非满流断面上各垂线的流速分布曲线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均接近于抛物线曲线特征,二次函数中的待定系数主要受垂线横向位置和充满度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圆管无压均匀流中沿垂线流速的抛物线分布公式,同时给出了各系数的确定方法,按上述流速分布律计算的流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均在0.92以上,表明给出的抛物型垂线流速分布规律是合理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黄传朋,王晨阳,金瑞佳,陈松贵,王收军[6](2019)在《围油栏水动力特性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围油栏水动力特性的问题,进行了模型比尺为1:1的规则波、水流与围油栏相互作用的大比尺水槽物理模型试验。利用拉力传感器和Polhemus电磁式位置跟踪系统,对围油栏的受力和不同浮子的运动响应进行了测量,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周期、波高、流速)对围油栏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波流组合的情况下,围油栏的受力情况对水流流速最为敏感,波高其次,波浪周期对其影响最小。围油栏不同位置的浮子水平运动特征不同,但各个浮子的运动响应幅值均对波高较为敏感,基本同波高成线性关系。同时,水流抑制了各个浮子的水平运动,但使其升沉运动更为剧烈。(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9年04期)

卢毅,宋泽卓,于军,龚绪龙,季峻峰[7](2019)在《基于BOFDA的砂—黏土互层垂向变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对城市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有效监测土层的垂向变形过程是地面沉降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采用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利用室内地面沉降模型,对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循环中的垂向变形进行分布式监测,并结合固结压缩试验对土体的垂向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黏土层为地面沉降的主要变形层;在排灌水循环中,土体也会经历压缩—回弹的循环。此外,BOFDA分布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捕捉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状态下的垂向变形情况,实现对地面沉降发育过程中土体垂向变形的实时监测。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地面沉降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任明洋,张强勇,陈尚远,尹相杰,李帆[8](2019)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埋深隧洞衬砌与围岩协同作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围岩-支护协同作用是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关乎着地下工程建设的成败。为揭示深埋隧洞围岩与支护结构协同作用机理,以滇中引水最大埋深约1512m的香炉山隧洞为研究背景工程,首次开展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埋隧洞衬砌与围岩协同作用真叁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真实再现隧洞开挖与支护的施工全过程。模型试验研究表明:1)不同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的应力释放过程不同,硬岩隧洞围岩应力释放速率先慢后快,软岩隧洞应力释放速率先快后慢;2)不同地质条件下隧洞衬砌与围岩接触压力的分布形式不同,硬岩隧洞最大接触压力位于拱肩,软岩隧洞最大接触压力位于拱顶;3)衬砌与围岩协同作用包括两种应力释放机制、3个施工阶段和4种承载状态;4)不同地质条件下隧洞衬砌施作后围岩和衬砌承担的荷载比例不同,硬岩隧洞围岩平均承担约85%的荷载,衬砌约承担15%的荷载,软岩隧洞围岩平均承担约25%的荷载,衬砌承担约75%的荷载。(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胡志鹏,胡良明,王涛,郭新蕾[9](2019)在《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某排洪沟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该山地排洪沟工程设计方案的前期物理模型试验表明,排洪沟上游平段采用圆弧衔接以及陡槽段采用台阶式溢洪道的整体设计布置合理,过流能力满足要求,台阶段水流掺气较充分,掺气后流速趋于稳定,但进水口主流方向角度较大,明渠内水流分布不均匀,水位雍高超过现有渠道边墙。为较好的改善水流流态,对溢洪道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采用在进水口处设置导流墩的优化方案,并在千年一遇工况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明渠内水面线明显下降,流速分布较为均匀,导流墩上压力不大。实测陡槽段台阶式溢洪道消能率达到了90%,起到了优化设计的效果,对其他同类实际工程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8-10)

徐进[10](2019)在《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孔隙水对河堤生态加筋挡墙静力学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孔隙水对河堤生态加筋挡墙的静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物理模型方式并结合静力学模型进行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纵深变化的加大,河堤生态加筋挡墙系数总体稳定在0.41~0.59之间。充水方式下,生态加筋挡墙受孔隙水影响,其压力峰值呈现逐步增加的变化,但在同一水头下其有效峰值破坏强度有所减弱,河提生态加筋挡墙的τ~σ关系线性变化趋势明显;而在非充水方式下,有效压力峰值破坏强度有所减弱,呈现明显的曲线变化趋势,河提生态加筋挡墙稳定性逐步减弱。(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4期)

物理模型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4种测流断面固化方案下断面冲淤变化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固化3个有坎断面下,其断面冲淤变化最小,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呈现单值化,为最优的断面固化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理模型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李金峰,张景科,王南,赵林毅,郭青林.夯筑土遗址木锚杆四锚系统锚固机制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2].张立章.不同测流断面固化方案下断面冲淤变化物理模型试验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9

[3].李光,马凤山,徐佩华.一种简易的边坡动力响应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及其应用[C].2019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金瑞佳,陈松贵,耿宝磊.围油栏动力特性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研究[C].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2019

[5].丁法龙,茅泽育,韩凯.基于仿真及物理模型试验构建圆形断面管道非满流流速函数[J].农业工程学报.2019

[6].黄传朋,王晨阳,金瑞佳,陈松贵,王收军.围油栏水动力特性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水道港口.2019

[7].卢毅,宋泽卓,于军,龚绪龙,季峻峰.基于BOFDA的砂—黏土互层垂向变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19

[8].任明洋,张强勇,陈尚远,尹相杰,李帆.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埋深隧洞衬砌与围岩协同作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9].胡志鹏,胡良明,王涛,郭新蕾.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某排洪沟优化设计研究[C].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2019

[10].徐进.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孔隙水对河堤生态加筋挡墙静力学影响分析[J].地下水.2019

论文知识图

风压测试仪器风速测试仪器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数据采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横断面泥石流室内模拟试验装置示意图单向排风式半横向通风方式数值仿真模...

标签:;  ;  ;  ;  ;  ;  ;  

物理模型试验论文_李金峰,张景科,王南,赵林毅,郭青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