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风止痒颗粒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消风止痒颗粒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王建国顾艳丽张新萍(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皮肤科黑龙江大庆163331)

【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213-01

【摘要】目的观察消风止痒颗粒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8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消风止痒颗粒口服,2~3袋/次,2次/d,同时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mg,2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43例单独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76.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消风止痒颗粒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关键词】消风止痒颗粒非索非那定片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病因复杂,风团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者则称之为慢性荨麻疹[1],临床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笔者2010年6月~2010年10月应用消风止痒颗粒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收到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入选标准: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1,2],即病程≥6周,瘙痒性红斑和风团,每天或几乎每天发作,性别不限;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1周内未使用过抗组胺药物。排除标准:①有心、肝、肾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及12岁以下儿童;③某些特殊类型荨麻疹如寒冷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药物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者以及遗传血管性水肿等特殊类型荨麻疹;④对消风止痒颗粒及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中任何成分过敏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48例;年龄12~62岁,平均32.2岁;病程42天~2年,平均9.5个月。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评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mg,2次/d,消风止痒颗粒2~3袋/次,2次/d;对照组仅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mg,2次/d,疗程均为28d。每周复诊,于第4周末停药,停药后记录并总结病人情况,同时化验肝、肾功能。

1.2.2观察指标及记录方法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8天分别评估病情,按临床症状轻重0~3的4级评分方法,分别记录患者瘙痒程度,风团的数量、大小,风团发生次数及风团持续时间。①瘙痒:0分为无痒感,1分为轻度瘙痒(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2分为中度瘙痒(可忍受,对正常工作生活有一定影响),3分为重度(不能忍受,明显影响生活或睡眠);②风团数目:0分为无风团,1分为1~10个,2分为11~25个,3分为>25个;③风团最大直径:0分为无风团,1分为直径≤1.5cm,2分为直径≤2.5cm,3分为直径>2.5cm;④风团持续时间:0分为无风团,1分为≤1h,2分为≤12h,3分为>12h。将各项评分相加为总积分。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随诊判定的总积分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为SSRI≥90%,显效为60%≤SSRI<90%,有效为30%≤SSRI<60%,无效为SSRI<30%,总有效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7天、14天、28天,χ2值分别为5.45、6.18、5.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停药后进行肝、肾功能检测均未见异常。

2.2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出现轻度嗜睡,1例出现口干。对照组2例出现轻度嗜睡,2例出现口干,可能系抗组胺药物副作用所致。两组均未停药中断治疗或减量治疗,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3讨论

慢性荨麻疹作为一种反复发生的疾病,目前西医认为IgE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组胺是引起荨麻疹的主要炎症递质,在整个过程中组胺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阴血不足、血虚生风或因皮损反复发作,气血损耗加之风邪外袭,以致内外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相搏而发病。非索非那定是新一代的无镇静、无嗜睡作用的H受体型拮抗剂。非索非那定能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具有良好的抗组胺作用。消风止痒颗粒主要成分是防风、蝉蜕、地骨皮、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关木通、荆芥等,此药有消风清热、除湿止痒等功能,能显著减轻瘙痒症状,极大缩短瘙痒持续时间。本研究结果表明:消风止痒颗粒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协同作用明显,起效迅速,值得临床医生参考选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8-272.

[2]郝飞.慢性荨麻疹某些病因学问题的探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2):861.

标签:;  ;  ;  

消风止痒颗粒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