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矿区复垦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矿区,植被,土地,多样性,活性,重构。
矿区复垦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董娟,唐琳,郭春燕,王翔,卢宁[1](2019)在《基于熵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矿区复垦土壤培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获得了矿区复垦条件下土壤培肥的最优组合。[方法]选取山西省朔州市的平朔矿区为研究试验区,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不同配肥方式矿区复垦土地土壤生化成分、生物多样性和玉米生物性状的影响的前提下,构建基于熵权法的模糊层次分析体系计算土壤配肥效应指数为应变量,以该指数为应变量,生物肥和化肥编码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拟合预测模型。[结果]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土壤复垦效应指标高于单施化肥S和单施生物肥S,当化肥量为220.15 kg/hm~2,生物肥量2080.15 kg/hm~2时,土壤培肥效应指数可达最大值0.9909。[结论]本文提出的矿区土壤复垦效应综合评价体系和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于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鹏飞,张兴昌,郝明德,张燕江,崔勇兴[2](2019)在《基于最小数据集的黄土高原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产开发影响了土壤质量,特别是在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区。通过植被恢复能够改善矿区复垦土壤质量。为了揭示矿区复垦土壤质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该文以黑岱沟矿区排土场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未复垦地和周边自然植被恢复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理化生指标作为总数据集(totaldataset,TDS),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Norm值构建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通过非线性(non-Linear,NL)和线性(linear,L)两种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北部典型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指标MDS包括粉粒百分比、有机质、速效磷、钠吸附比和微生物碳;2种评价方法下,植被恢复均对复垦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有了显着提升(P <0.05),复垦20 a灌木SQI高于复垦10 a灌木SQI,复垦12 a草本SQI高于复垦20 a草本SQI,然而所有复垦土壤SQI均未达到自然植被恢复土壤SQI;由于非线性土壤质量评价方法(SQI-NL)具有更大的土壤质量指数变化区间和变异系数,此外,在SQI-NL和线性土壤质量(SQI-L)评价两种方法下,MDS和TDS之间决定系数分别为0.911和0.866,因此,非线性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在该区域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并且最小数据集能够较准确地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黄雨晗,况欣宇,曹银贵,罗古拜,王舒菲[3](2019)在《草原露天矿区复垦地与未损毁地土壤物理性质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草原露天矿区为例,对比神华北电胜利露天煤矿南、北排土场复垦地和原地貌未损毁地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土壤砾石含量和土壤质地等物理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和拟合分析方法,研究复垦地与未损毁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1)复垦8 a的北排土场与复垦4 a的南排土场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砾石含量均高于未损毁地土壤,而南排土场与未损毁地均为砂质壤土,北排土场为砂质黏壤土,拟合分析发现土壤砾石含量与土壤质地影响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率。(2)随着复垦年限延长,重构土壤容重、土壤砾石含量和砂粒含量呈现降低趋势,而土壤含水率、粉粒和黏粒含量呈现升高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重构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粉粒和黏粒含量呈现升高趋势,而土壤砾石含量和砂粒含量呈现降低趋势。(3)总的来说,复垦8 a的北排土场土壤物理性质优于复垦4 a的南排土场,与未损毁地更为接近,其>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0~20 cm土层,这可能是因为煤矸石具有良好保水性能,利用表土和煤矸石分层构建土壤剖面可能是表土稀缺的草原矿区土地复垦较理想的土壤重构模式。(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罗古拜,曹银贵,白中科,黄雨晗,王舒菲[4](2019)在《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地土壤容重差异、GPR特征识别与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复垦地不同剖面土壤容重的总体特征和深度差异,以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基于探地雷达(GPR)图像特征分析土壤容重差异,构建介电常数与土壤容重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采用环刀采样称重法、探地雷达探测法、方差分析法、拟合分析法等。结果表明:矿区排土场平台土壤容重大于边坡,边坡坡度越大,土壤容重越小。在土壤含水率较小时,各个剖面0~30 cm处有较多大振幅信号,土壤容重较小,探地雷达信号图上大振幅信号的多少与土壤容重大小成反比。土壤容重随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趋势,且二者拟合后的R~2值达0.813 9,相伴概率小于0.01。研究表明,矿区排土场不同位置及同一剖面不同深度土壤容重大小差异明显,通过探地雷达可对土壤容重差异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洋[5](2019)在《两淮矿区塌陷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土地复垦技术来修复塌陷地问题,不仅仅是对被已破坏的土地再造利用,也极大的缓和了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所以对进行修复措施之后的土地资源质量如何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两淮矿区复垦土壤地区进行土壤采样,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Nemerow这两种方法综合评价了两淮矿区塌陷区复垦土壤肥力水平以及重金属污染程度。再通过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两淮矿区的五种污染因子的潜在生态危害,并以潘集区为例,通过GIS技术,分析得到土壤肥力质量水平、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区域的土壤肥力指数变化范围介于1.04~2.07之间,大部分区域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变化于1.67~1.87之间,占总样点数的71%,表明两淮矿区的土壤肥力质量的总体质量为中等偏上水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所研究的矿区内测定的全部污染评价因子的单因子指数值,即Pi值都在0~2中间,P综的值均小于0.7,以上可知两淮矿区复垦地区土壤基本都符合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整体污染水平较低,土壤质量状态健康。(3)两淮矿区塌陷区土壤的潜在危害风险高低排序为镉(Cd)>汞(Hg)>砷(As)>铜(Cu)>镍(Ni),所以Hg、Cd两种元素对矿区的环境存在较大威胁,当地需要定期监测,防止污染程度加深。从RI可以看出,轻微程度危害占比73.39%,表示绝大多数的研究区域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较小。总的来说,两淮矿区塌陷区复垦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主要是由Cd元素和Hg元素所带来的,另外其他的重金属要素基本没有给复垦地区土壤带来潜在的生态危害。(4)以淮南市潘集区为例,等级最高的在荣庄-夏圩一带,在杨集和西方向的潘二矿区也存在一部分,潘北矿区从潘杨-朱庄综合污染等级逐渐增加。潘集区5种重金属的多因子潜在危害程度以潘北矿区附近土壤恢复最好,潘一矿区附近,从李圩-岱庙的潜在危害指数逐渐增加,中等危害程度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潘二和潘叁这两个历史比较悠久的煤矿开采塌陷区。整个潘集区主要是分为轻微危害程度和中等危害程度,它们各自的面积占比分别为99.77%和0.23%。图[7]表[23]参[57](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0)
关炳昌[6](2019)在《植被配置模式对矿区复垦土壤有机碳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碳库,矿山开采产生矿区废弃地导致土地退化及土壤碳库损失。植被恢复可解决土壤退化、土壤碳损失等相关问题。本研究针对煤矿复垦区不同植被配置模式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变化的问题,以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煤矿复垦区为样地,选取31种植被配置模式进行植被恢复。固定监测植被恢复区(0.62ha)和周边自然恢复区(0.5ha),固定监测数据与实验数据相结合,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对2015~2017年土壤监测数据和群落生态数据进行研究。探究多种植被配置对煤矿复垦区有机碳固定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人工植被恢复可增加煤矿复垦区土壤有机碳、矿化碳、微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LOC)含量,相对于恢复初期分别增加了56.5%、26.6%、98.8%、86.3%,且随深度增加,含量减少;植被恢复对于MBC提升幅度较大。土壤有机碳、LOC、矿化碳之间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增加速率有一定差异,整体上“乔木+灌木+草本”植被增加土壤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含量较高,且能较稳定抵抗外界环境变化。植被恢复可改善土壤团聚体,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紫穗槐、圆柏、欧李可增加土壤中粒径为0.25-2mm含量。团聚体中>0.25mm含量、几何均重直径(GMD)、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土壤有机碳、矿化碳、LOC呈现显着相关的关系(P<0.01)。植被配置模式对煤矿复垦区植被恢复地土壤酶影响不同,但均有一定的提升效果。经过植被恢复,土壤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蔗糖酶相对于初期增加了123.2%、30.5%和21.6%。复垦区土壤有机碳、LOC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表现为显着相关关系(P<0.01)。植被配置对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影响。采取植被恢复的样方物种数均显着大于未经植被恢复的样方。经过叁年种植实验,存活率较高的物种为圆柏。在煤矿复垦区进行植被恢复过程中,可优先选择圆柏、紫穗槐、欧李等植物并以乔灌草植被恢复模式来促进土壤中有机碳的固定。(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郝志远[7](2019)在《潞安矿区煤矸石山复垦地植被-土壤系统互作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矸石山的生态修复一直是国内外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以山西潞安矿区王庄煤矿和常村煤矿两座煤矸石山复垦地植被-土壤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14个人工植被恢复样地和2个自然恢复样地(对照),通过植物样方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采用数量生态、土壤生化分析、高通量测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植被-土壤系统互作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植被恢复与土壤质量改善之间的协同机制,筛选最佳植被恢复模式,为未来煤矸石山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煤矸石山复垦地植物群落处于演替初、中期阶段,土壤水分和坡向是影响其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素潞安矿区煤矸石山复垦地植物共记录97个植物种(表3.1),隶属于33科91属,并以菊科(23种)、禾本科(18种)和豆科(11种)植物为主;TWINSPAN等级分类将两座煤矸石山复垦地48个样方分为9个不同群落(群丛),DCA排序结果很好的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坡向是影响煤矸石山复垦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分布的主导因素;13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分析表明,各植物群丛内优势种呈正相关关系,关联性强,结构较为稳定,但各群丛之间关联性较弱,该复垦地植物群落处于演替初、中期阶段。(2)植被恢复可有效改善煤矸石山复垦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改善作用差异显着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分析表明,植被恢复可以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水分受坡向影响显着,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在常村矸石山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显着改善,种植油松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而土壤肥力的改善又促进了土壤酶活性的提高,表现为土壤磷元素的提高导致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提高,土壤脲酶和土壤碱解氮显着相关,过氧化氢酶与群丛盖度有明显关系;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酶活性。(3)潞安矿区煤矸石山复垦地典型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显着常村煤矸石山复垦地土壤细菌群落共检测到2179个OTU。在门分类学水平上变形菌门为潞安矿区煤矸石山复垦地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优势种群,作为固氮微生物最多的菌门,为植物和土壤提供大量氮源。与对照相比,植被恢复显着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阴坡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阳坡。(4)潞安矿区煤矸石山复垦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植被-土壤系统生态恢复质量不同相关分析表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物理性质呈显着正关联(p<0.05),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不显着(p>0.05)。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性质具有明显的改良效果,表现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提高;还与土壤酶活性呈显着正关联(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植被-土壤系统生态恢复质量不同,常村矸石山复垦地植被-土壤系统生态恢复质量整体优于王庄,侧柏+油松-高羊茅+紫花苜蓿群丛(群丛Ⅷ)恢复效果最佳。综上,植被恢复可以显着提高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而促进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其中油松物种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火炬树的改良效果较差;侧柏+油松-高羊茅+紫花苜蓿恢复效果模式可用于该区及相邻矿区未来煤矸石山生态恢复。(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变华,靳东升,张强,郜春花,李建华[8](2019)在《不同植物种植对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6S rDNA及Biolog-ECO技术研究不同植物种植下矿区复垦土壤中微生物种属及代谢功能多样性特征,旨在为矿区复垦土壤质量提升与定向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矿区复垦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在属水平上丰度值较高的为假节杆菌属、芽球菌属、气微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类诺卡式属;种植大豆与玉米后,复垦土壤微生物属水平上丰度差异不大,而种植毛苕子、苜蓿与自然恢复下土壤微生物属水平上丰度差异较大;复垦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主要集中于氨基酸代谢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土壤中香农-维纳指数差异较大,顺序为毛苕子>苜蓿>玉米>大豆>自然恢复;影响矿区复垦土壤代谢功能的碳源主要有糖类中的D-木糖、β-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D-纤维二糖,氨基酸类中的L-丝氨酸、L-精氨酸,酯类中的丙酮酸甲酯、D-半乳糖酸γ内酯,醇类中的D-甘露醇,胺类中的N-乙酰基-D-葡萄胺,酸类中的4-羟基苯甲酸、D-半乳糖醛酸。种植毛苕子有利于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的碳代谢功能增强,而自然恢复下土壤碳代谢功能较差。总体来看,矿区复垦土壤中种植豆科作物毛苕子可以增加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微生物活性,增强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使土壤向健康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奇超[9](2019)在《高潜水位矿区复垦土壤有机碳空间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潜水位矿区采煤塌陷地的治理问题已成为时下关注度很高的社会热点问题。土地塌陷会造成土壤养分和土壤层次的严重重构和变异,进而造成作物的减少甚至绝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造成严重的潜在风险。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土地塌陷的治理措施的研究很多,取得了很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了维护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土地复垦是治理土地塌陷的所有工程措施的总称。但是由于早期复垦工作经验不足,复垦后因过于追求土地平整而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反复压实致使土壤紧实度偏高,同时存在表土剥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因而土地复垦存在复垦理论不成熟、充填材料成本高,复垦土壤质量恢复慢的缺点。此外,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地质量和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矿区土地复垦恢复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土地塌陷(自然因素)和土地复垦(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下,矿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特征如何变化亟需探究。实验区位于高潜水位矿区中的济宁矿区内,以不同的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分析,研究高潜水位矿区复垦土壤有机碳的空间特征。在这项研究中,选择了不同充填方式(引黄充填复垦、引湖充填复垦和客土充填复垦)、不同利用方式(园地、耕地和林地)和不同复垦工艺(充填复垦、非充填复垦和预复垦)的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碳(SOC)总量、土壤有机碳组分(WDOC、POC、MOC、LFOC、HFOC和MBC)和土壤有机碳层次(基于δ~(13)C值)为研究指标,同时以周边正常耕地为对照。所采集的土样全部在山东农业大学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完成化验和数据分析工作。旨在从不同复垦角度分析土壤有机碳的空间特征,探究在不同外界条件下所施用的最佳的复垦方式,进而为高潜水位矿区的采煤塌陷地的科学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充填方式的复垦土壤的有机碳空间特征在有机碳总量方面,充填复垦土壤的SOC的恢复效果最好的是M2,其次是M3,最差的是M1。复垦土壤的SOC具有表聚性,其含量随着土深逐渐减少。复垦土壤SOC表层所占比重大于深层,其中M1和M3的深层SOC占比明显偏低。对有机碳总量的损伤由大到小:M1>M3>M2;在有机碳组分方面,充填复垦土壤的表层有机碳组分状况优于深层(MBC除外),MOC和HFOC的均值和分层值均显着小于对照,并都呈大数值的负敏感且所占比重极大(占比均>65%)。此外,我们发现复垦后比重占比较大的组分下降较明显,比重占比较小的比重上升较明显。有机碳组分丰富度由大到小:M2>M3>M1。对有机碳组分的正敏感程度由大到小:M2>M1>M3。负敏感程度由大到小:M1>M2>M3;在有机碳层次方面,充填复垦土壤的δ~(13)C值普遍偏低,0-60cm间的变化较小。通过土层波动分析发现,叁种复垦土壤均存在土壤层次不明显,土壤来源一致性较差的问题。综上发现,无论采用那种充填复垦方式,其有机碳含量都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耕地水平,有机碳组分恢复效率差别较大,复垦土壤的层次性均较差。相对来看,引湖充填的恢复效果最好,客土充填其次,引黄充填效果较差。(2)不同利用方式的复垦土壤有机碳的空间特征在有机碳总量方面,SOC的恢复效果最好的是M4,其次是M6,较差的是M5。M4和M5的表层有机碳占比偏大,而M6的深层有机碳占比明显偏大。不论利用方式如何,粉煤灰充填复垦会照成SOC含量的流失。M4在表土层的负敏感较低,M6在底土层的负敏感较低,M5的负敏感都很高;在有机碳组分方面,M4的有机碳组分在0-60cm土层都具有表聚性,M5的有机碳组分在20-60 cm土层内含量稳定,M6则出现了深层有机碳组分(MOC和HFOC)含量增加的现象。叁种利用方式的MOC和HFOC均值均显着小于对照耕地且都存在大数值负敏感的问题且占比重较大(占比>60%)。复垦后,组分比重变化幅度较明显(MBC除外)。此外,有机碳组分丰富度:M4>M6>M5。对有机碳组分的正敏感程度:M4>M6>M5。组分负敏感程度:M5>M4>M6;在有机碳层次方面,叁种复垦土壤的δ~(13)C值在0-60 cm土层中均显着小于各自对照,不同利用方式的复垦土壤的差异主要存在40-60 cm土层中。通过土层波动分析发现,粉煤灰充填的不同利用方式都对土壤层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仍然存在土壤来源一致性差的问题。综上发现,对于同一种充填复垦方式(本文是粉煤灰充填复垦)来说,虽然没有一种利用方式可以短时间内完全恢复到正常耕地的水平,但不同的利用方式的特点都比较明显。相对来看,复垦园地的恢复效果最好,复垦林地其次,复垦耕地效果较差。(3)不同复垦工艺的复垦土壤有机碳的空间特征在有机碳总量方面,复垦土壤的SOC恢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M8>M9>M7,复垦土壤的SOC含量都具有表聚性,其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逐渐减少。M7和M8与对照之间在各土层深度的占比差异不大,M9的表层占比明显偏大。SOC对M7产生负敏感较强,而对M8和M9产生的负敏感较弱甚至为正敏感;在有机碳组分方面,绝大多数有机碳组分均具有表聚性,其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逐渐减少。复垦土壤的MOC和HFOC含量均显着小于对照耕地,WDOC和MBC均显着大于对照耕地。通过比重分析发现,MOC和HFOC所占比重较大(占比>60%),MBC所占比重极小(占比<0.5%)。复垦后土壤中的POC和LFOC(M9除外)比重增加,WDOC和MBC的比重无明显变化,MOC和HFOC的比重减少。同时发现,MOC和HFOC在0-60 cm土层间均呈负敏感,其中M8的负敏感程度明显轻于M7和M9。复垦前后,不同复垦工艺的组分变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M7>M9>M8。此外,有机碳丰富度:M8>M9>M7。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正敏感程度:M8>M7>M9,负敏感程度:M7=M9>M8;在有机碳层次方面,M7的δ~(13)C值无论是在数值上还是在变化趋势上,与CK7都有较大差异,M8的δ~(13)C值无论是在数值上还是在变化趋势上均与CK8相似,M9与CK9的变化趋势一致,数值上具有微小的平行差异。通过土层波动性分析发现,M7的土壤层次不明显,土壤来源一致性不好。M8和M9的土壤层次和土壤来源一致性较好。综上发现,非充填复垦方式能够促使土壤有机碳短时间恢复到正常耕地的水平,同时土壤层次和土壤来源一致性保持的较好。预复垦作为充填复垦的“升级版”,其能够尽可能保持土壤层次的前提下,加快土壤有机碳的恢复。而M7存在充填复垦的共性缺点。(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房莉,余健,方凤满,周光,汪梦甜[10](2019)在《高潜水位矿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复垦土壤颗粒与分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徐州市柳新镇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林地、稻麦轮作、棉豆轮作复垦地为研究对象,并与相同利用方式的未塌陷地(林地、稻麦轮作、棉豆轮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复垦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颗粒分布、分形维数以及土壤容重、紧实度、孔隙度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复垦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0~20 cm土层深度,与相同利用方式的未塌陷地相比,塌陷区复垦土壤耕作层的土壤黏粒、粗黏粒含量明显降低;与未利用的塌陷地相比,塌陷区复垦土壤的黏粒、粗黏粒含量均有所升高,其中以稻麦轮作地表层土壤的黏粒、粗黏粒含量最高;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复垦土壤的团聚体结构性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即直径大于0.25 mm的湿团聚体数量、湿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增大,团聚体破坏率下降,稳定性增强,其中,稻麦轮作方式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结构的改善效果较好;③复垦土壤颗粒分布、分形维数、直径大于0.25 mm的湿团聚体数量、湿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团聚体破坏率及土壤容重、紧实度、孔隙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土壤分形维数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上述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制定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质量恢复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03期)
矿区复垦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矿产开发影响了土壤质量,特别是在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区。通过植被恢复能够改善矿区复垦土壤质量。为了揭示矿区复垦土壤质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该文以黑岱沟矿区排土场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未复垦地和周边自然植被恢复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理化生指标作为总数据集(totaldataset,TDS),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Norm值构建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通过非线性(non-Linear,NL)和线性(linear,L)两种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北部典型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指标MDS包括粉粒百分比、有机质、速效磷、钠吸附比和微生物碳;2种评价方法下,植被恢复均对复垦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有了显着提升(P <0.05),复垦20 a灌木SQI高于复垦10 a灌木SQI,复垦12 a草本SQI高于复垦20 a草本SQI,然而所有复垦土壤SQI均未达到自然植被恢复土壤SQI;由于非线性土壤质量评价方法(SQI-NL)具有更大的土壤质量指数变化区间和变异系数,此外,在SQI-NL和线性土壤质量(SQI-L)评价两种方法下,MDS和TDS之间决定系数分别为0.911和0.866,因此,非线性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在该区域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并且最小数据集能够较准确地进行土壤质量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矿区复垦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董娟,唐琳,郭春燕,王翔,卢宁.基于熵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矿区复垦土壤培肥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9
[2].李鹏飞,张兴昌,郝明德,张燕江,崔勇兴.基于最小数据集的黄土高原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9
[3].黄雨晗,况欣宇,曹银贵,罗古拜,王舒菲.草原露天矿区复垦地与未损毁地土壤物理性质对比[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4].罗古拜,曹银贵,白中科,黄雨晗,王舒菲.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地土壤容重差异、GPR特征识别与反演[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5].杨洋.两淮矿区塌陷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9
[6].关炳昌.植被配置模式对矿区复垦土壤有机碳影响[D].山西大学.2019
[7].郝志远.潞安矿区煤矸石山复垦地植被-土壤系统互作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9
[8].张变华,靳东升,张强,郜春花,李建华.不同植物种植对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9].李奇超.高潜水位矿区复垦土壤有机碳空间特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10].房莉,余健,方凤满,周光,汪梦甜.高潜水位矿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复垦土壤颗粒与分形特征[J].金属矿山.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