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以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研究对象,列举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社会实践与毕业设计导向,提出统计学实训课程改革的一些方案,并将改革运用于实践教学,追踪调查了解其方案实施的效果,以此为今后统计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统计学 课程改革 社会实践 毕业论文
一、前言
自2014年教育部提出“加强高校实践环节的教育,进一步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以来,高校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一直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课程已增设实训环节。大学生实践与分析能力的提升通常作为人才筛选的评判标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判断当下实训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现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和毕业论文中来看,大学生真正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学生普遍反映开设的《统计学》课程更多是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缺少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文以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研究对象,对统计学课程进行创新设计,在传统统计学课程基础上,引入实践与分析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并将统计学课程中所学知识应用到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报告中,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藏绣公平贸易模式的开展,让当地手工艺品走出去的同时带动当地人民的增收和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必将再一次融入到推动藏绣发展和传承的各类项目中,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文化传承系统。
二、统计学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缺乏数据包,打消学生实际操作的积极性
传统的统计学教材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实训操作也多以例题的形式展示,书本中课后习题往往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统计学课程中的习题往往针对的是大样本(样本数量超过30个为标准),如果按照书中的例题进行操作,往往需要学生自行将样本数据手动录入软件,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既违背了以分析问题为宗旨的教学目的,也极大地打消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积极性。
第三代金融危机不再仅仅局限于宏观经济表现和宏观政策,开始更多的关注资本价格、金融市场、市场信息等方面。比如由于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失灵和“羊群效应”就会加大股票和资金市场的波动性;再比如债务人因为资金不足陷入流动性危机,从而不得不将自己的部分资产低价售出变现用于偿债,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市场价格体系引发危机。进一步的,如果债务人出现违约,这种流动性的缺乏就会因为金融系统的紧密联系而逐渐蔓延并影响到其他领域。相应的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也有很多分支,比如信息不对称引发金融风险、道德风险的发生、流动性市场无效率、危机在金融市场间的传染等。
2.教材案例脱离现实,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统计学教材中所用案例较多偏离现实。纵观近年来统计学教材中所使用的案例,编者较多偏向于以管理者的视角对灯泡、机床零件、产品质量等生产环节进行分析。然而,多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消费者的角色,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案例分析,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很难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而且容易于让学生形成“读书无用”的想法。
建立师生合作工作室平台,定期对学生进行图表规范性培训,将学院教师正在进行中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放进平台,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任务进行分解处理。根据各小组成果的质量和规范性进行成绩评定,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予以嘉奖,对完成情况较差的小组采取退改再评定的方式进行整改,促使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统计方法运用于实践,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相长。
3.统计图表的规范性要求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增设田野调查环节,用“走下去”的方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围绕某一个主题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们亲自参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针对同学们自己发现的问题,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最终的调查报告。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实践运用统计数据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统计学现有的54个总课时中拿出16个课时用以训练学生的统计作图能力,并将其中4个课时设为实训操作,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统计软件中遇到的不同问题。
4.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综合测评
目前,统计学考核方式仍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学生出勤记录、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为辅,偏重于对概念、公式的记忆,而缺乏学生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不注重平时积累,在临考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无法体现出统计学课程开设的初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在实际中遇到的统计学问题也无法有效做到学以致用。
三、统计学实训课程设计
1.选用更加注重实训内容的教材
另一方面,应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活化融入,既要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问题给予关注,也要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给予关注,从一个一个的故事、常识、具体事例讲起,从中引出深刻的道理。同时,应加快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将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新布局写入教材,做好教育部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彼此的融入,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接受效果。
以统计分析软件R语言为实训平台,选用基于R语言的统计学教材,并将书中例题和课后习题的数据包放置云盘,方便学生下载使用。对于每次课的课后习题,学生只需要复制例题中的命令并依据题意进行相应的修改,就可获得习题的结果。若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遇到问题无法解决,还可下载教师编制的习题脚本命令,对比自己的操作过程,以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更正,以此增强学生实训的积极性。
2.增设田野调查环节
对近三年的毕业论文进行随机抽查,在随机抽样的36篇经管类毕业论文中,仅有7篇毕业论文使用了统计图表,使用比例不足20%,若进一步考查其使用的规范性,则几乎全部不合格。对于这一现象,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看法,调查结果几乎全篇都是以文字性叙述为主,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调查报告寥寥无几。
3.建立师生合作工作室平台
正如前文所述,清政府官员备受不平等条约困扰之际,发觉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很有必要了解西方调整国际关系的基本法律原则,这是十九世纪国际法翻译活动兴起的根源。此类翻译活动的意图当然在于“备筹边之一助”,本应尽可能在文化层面上采取异化的策略,而实际产生的译文却更多固守传统宋学义理。归化手段与实际需求之间的不一致性与矛盾令人迷惑、发人深思。
4.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统计学考核形式是期末考试占80%,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占20%,这种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将统计学的考核方式划分为期末考试、田野调查、社会实践能力和平时课堂表现四个部分后,不仅减轻了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强行记忆的负担,而且让学生更加注重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的环节,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统计学,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统计学的思维进行思考。
四、改革实施效果
研究小组基于社会实践与毕业设计导向,对统计学实训课程进行了创新改革,以提升学生运用统计数据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检验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小组对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三下乡”调研团队进行追踪调查,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的暑期调研报告和毕业论文。调查发现,无论是调研报告还是毕业论文,其统计图表的使用率和规范程度都有大幅提升。
学生至少在三个地方有了明显改善:一是图表更为规范化。统计学课程改革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标题和注释的摆放位置、线条的粗细程度、三线表的使用标准、图形的无框化等制图和制表细节。二是明确了不同图表的用途。对于类别型变量可使用条形图、饼图、环形图、气泡图进行分析,对于数值型变量可使用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以及时间序列图进行分析。三是借助图表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对于某种现象的描述不再停留于原始的文字性陈述,转而开始利用图表数据进行说明,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强描述的可说服力。总而言之,尽管其调研报告和毕业论文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相较于之前,统计学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
“三下乡”调研团队的调研报告图表节选
五、结论
此次教学改革设计解决了传统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统计学课程中所学知识应用到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报告中,改善了学生使用统计图表出现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与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余达锦,杨淑玲.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
[2]王红雨,闫广芬.师生认知视野下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问题描述与改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4
[3]卢淑静.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原则与机制[J].求索,2015
[4]许小花,张 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子教育,2012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9-05-0178
(本文系2018年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下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研究”)
作者简介:何鑫(1982—),男,经济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人口流动、农村经济
通讯作者:毛琳(1986—),女,管理学硕士,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学
标签:统计学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毕业论文论文; 图表论文;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年第5期论文; 2018年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下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研究”论文; 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