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坡植被恢复新技术评价

裸坡植被恢复新技术评价

一、裸露坡面恢复植被新技术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郑智恒[1](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是完善石漠化治理的重要途径。对探讨生物结皮与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及补充石漠化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植物功能性状权衡及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协同演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环境修复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生态功能与土壤环境恢复的耦合关系及人工培育技术体系的建立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的毕节撒拉溪、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的关岭-贞丰花江为研究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试验、人工培植实验,实验分析、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探讨四种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的影响并在实验室进行外源添加物对苔藓结皮生长发育影响实验。综合分析苔藓结皮、混生结皮、地衣结皮和藻类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液和保水剂3种外源添加物对植物覆盖度、株高度和株密度的影响,重点阐明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机理,揭示外源添加物对人工培育生物结皮的影响机制,提出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环境改善技术及人工培育的相关技术,为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参考。(1)通过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的试验,对比藓类结皮样地、混生结皮样地(苔藓、地衣和藻类混生,面积占比分别为5:3:2)、地衣结皮样地、藻类结皮样地下的土壤理化指标,藓类结皮样地和混生结皮样地>地衣结皮样地和藻类结皮样地。生物结皮能有效促进土壤的元素的积累,且对表层土壤影响最大,随着土层加深影响逐渐减小。就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影响而言,各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均有一定改良效用,藓类结皮和混生结皮对土壤中C、N、P、K等元素的影响较大,而地衣结皮和藻类结皮对土壤的理化性低于其它两类结皮。除了土壤的p H值外,土壤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均显着增加(P<0.05)。例如:撒拉溪示范区生物结皮覆盖下样地的土壤有机碳明显增长,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4.98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2.88g·kg-1。全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91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0.52g·kg-1。速效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28.91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21.01 g·kg-1。全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51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0.21g·kg-1。速效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4.85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31mg·kg-1。速效钾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是15.12 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9.12mg·kg-1。(2)通过在花江示范区的试验,对比藓类结皮样地、混生结皮样地(苔藓、地衣和藻类混生,面积占比分别为5:3:2)、地衣结皮样地、藻类结皮样地下的土壤理化指标,藓类结皮样地和混生结皮样地>地衣结皮样地和藻类结皮样地。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变化影响显着,且对表层土壤影响最大,随着土层加深影响逐渐减小。就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影响而言,各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均有一定改良效用,藓类结皮和混生结皮对土壤中C、N、P、K等元素的影响较大,而地衣结皮和藻类结皮对土壤的理化性低于其它两类结皮。除了土壤的p H值外,土壤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均显着增加(P<0.05)。例如:花江示范区生物结皮覆盖下样地的土壤有机碳明显增长,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3.52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82g·kg-1。全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75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0.45g·kg-1。速效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21.53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7.98g·kg-1。全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32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0.16g·kg-1。速效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2.31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78mg·kg-1。速效钾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18.58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6.35mg·kg-1。(3)通过外源添加物对人工培育生物结皮实验证明了合理运用添加剂能有效影响植被的生长发育,本次试验中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模式是最优的搭配方法。利用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外源添加物组合模式能有效提高植被的覆盖度、株高度、株密度等生长指标,其中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组合模式在60天快速培育期中使苔藓结皮的覆盖度达90%,株高度达8.2mm,株密度达135株/cm2以上。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外源添加物组合模式能有效构建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物结皮人工培育方法,形成相对应的人工培育理论与技术体系,丰富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4)根据研究调查已知两个示范区内土生种、石生种等生物结皮分布广泛,其中以藓类结皮与混生结皮为主。通过探索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作用,揭示了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的意义。证明了生物结皮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恢复具有良好效用,通过运用人工培植技术构建生物结皮-林-灌-草一体化的技术体系,形成新型的植被修复模式。基于不同石漠化生境条件下利用生物结皮对土壤环境进行改善及修复,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植物群落生态稳定性的构建、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地承载力与抗侵蚀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为植被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石漠化地区这种恶劣生境下,生物结皮依靠其强大的可抗逆性与良好的生态修复功能成为环境治理的新型植物。未来可结合生物结皮与喀斯特岩溶过程的互作机制及生物结皮耐胁迫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稳定机制研究,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手段的多元化发展。

梁琬坤[2](2020)在《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迅猛发展,出现了大量裸露岩质边坡,覆绿、改善环境已刻不容缓。以裸露岩质边坡覆绿为目的,通过裸露岩质边坡的问题调查分析、“覆绿机构”研制与试验,进行覆绿技术探索,获得一些认识、成果。(1)研制了一套基于裸岩边坡特征的“覆绿机构”,通过龙骨槽之间的割裂状态模拟岩石裂隙,亦可模拟实际工程不平整岩面的凹陷状态;改变龙骨槽数目和覆土厚度来模拟岩石裂隙宽度和深度;升降支撑钢管设置不同边坡角度。补光灯及滴灌装置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可凭该套岩质边坡覆绿机构展开室内覆绿可行性研究,并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相关参数,降低未来实际覆绿工作时的未知性与失误率。(2)试验获得岩质边坡特征下的植物生长规律:(1)出苗时间:给水量与出苗时间呈正相关,光照和基肥对出苗时间无明显影响,最早出苗均在出现在高给水量、高坡度下;无论光照与否,出苗时间呈覆绿机构C>B>A的规律。(2)发芽率:基质、坡度对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给水量显着影响种子的发芽率(P<0.05),补光灯组比自然光组的发芽率高1.36%1.61%。(3)株高:覆绿机构A—D在土壤基质不同下,有H1-3>H5-7,H2-4>H6-8;植株差异度与坡度正相关,施加基肥对纵向生长促进程度取决于坡度,其次为光照。坡度与植株高度下降速度呈负相关,极端长势下的株高在生长过程中相差22.1%280.6%,株高动态可用二次函数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0.83,可基本把握植物在岩质边坡特征下的株高动态。(4)分蘖数:植物前期分蘖慢,中期呈指数型增长,后期渐缓。施加控释基肥组分蘖数最多,土壤条件对分蘖最具影响,基肥与光照可削弱给水量差异的影响。光照组的分蘖数最多,给水量不能最终决定狗牙根的分蘖数。极端长势下分蘖数在生长过程中相差48.2%125%,分蘖动态可用boltzmann曲线拟合,相关系数R>0.91,可作为植物在岩质边坡特征下的分蘖动态模型。(3)以“地境再造法”为理论指导,探索裸露岩质边坡覆绿技术。以概化裸露岩质边坡所具实际生境特征为基础,结合生态地质学理论从植物生长所需地境入手,成功构建使岩质边坡、植物、试验配方三者结合的方案。作为一次尝试性探索,将逐渐兴起的地境再造法运用于裸岩边坡的覆绿,未来蕴含潜力与应用前景无穷。

鲍恩俣[3](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常见的混农林生态恢复模式,其混农林土壤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是短期内缓解石漠化地区干旱缺水的有效途径。为了阐明不同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保墒土壤物理性质与水分变化规律,探究产流产沙量对降雨的响应及各措施的减流减沙作用。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选择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在2017-2020年期间,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研走访法确定毕节撒拉溪研究区的核桃(Juglans regia L.)+玉米(Zea mays Linn.)和核桃(Juglans regia L.)+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 Hook.f.ex Regel)和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的梨(Pyrus pyrifolia‘Whangkeumbae’)+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和梨(Pyrus pyrifolia‘Whangkeumbae’)+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a(Miq.)Pax ex Pax et Hoffm)6种混农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穴状整地+保水剂、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三种措施分别作用于研究对象,研究区共设置14个径流小区和6个实验样地,对14个径流小区共埋设84个土壤水分监测仪(5TE),对6个实验样地采用便携式5TE共监测360次,监测12场典型产流产沙性降雨,共收集252个泥沙样,对20个样地共采集360个环刀土样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结合气象站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径流小区监测、变异系数、线性拟合和层次分析法,揭示不同喀斯特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物理性质和水分变化规律,阐明农艺截留机制,提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集成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应用验证,同时构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监测评价模型并进行成效综合评价,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提供科技参考。得出如下结论:(1)三个研究区的混农林土壤在保墒前后物理性质差异明显(除对照组外),与保墒前相比,保墒后每个研究区的混农林的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幅度表现为:毕节撒拉溪研究区(0.05 g.cm-3)>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0.04 g.cm-3)>施秉喀斯特研究区(0.03 g.cm-3),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上升,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每种保墒处理均降低了各层土壤容重,土壤容重表现为: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但差异不显着(P>0.05),增加了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差异显着(P<0.05),其中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处理增幅最大。总体而言,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对混农林土壤结构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次为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最后为穴状整地+保水剂。研究结果可为石漠化地区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2)不同研究区的混农林经不同保墒措施后,0-15 cm、15-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而增加;土壤含水率的变异系数和标准差均小于对照组,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表现为: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变异系数和标准差的表现与之相反。总体而言,不同保墒措施可增加混农林土壤含水率和剖面土壤水分的稳定性,其中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处理土壤分层含水率最高,效果最好。通过对三个研究区的对比,发现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梨+大豆施以秸秆保墒后0-30cm土层土壤水分最高(32.98%),土壤水分变异系数最小(2.3%),稳定性最好。(3)不同研究区混农林农艺截留措施均具有一定的减流减沙作用,且产流产沙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同一场降雨下的产流产沙量表现为对照组>穴状整地+保水剂>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而减流减沙作用与之相反,得出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的减流减沙作用最好。通过对比二个研究区不同混农林农艺截留作用,得出同种措施下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产流产沙量比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的多,但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减流减沙作用优于施秉喀斯特研究区。(4)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适用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及农艺截留效益监测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层体系结构,共3类评价指标的11项子指标,并对三个示范区进行效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混农林土壤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对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19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比2018年有明显的提高,提高范围分别为1.09~4.92%,2.85~17.78%,0.76~3.78%。三个示范区的经济效益增速较快,其中施秉的经济效益增幅最大(17.78%)。与2018年相比,2019效益综合评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综合评价值为:施秉喀斯特示范区(0.471 2)>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0.405 2)>毕节撒拉溪示范区(0.336 9)。本研究可为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发展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行性技术参考依据。(5)提出适合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的关键技术,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应用验证。根据三个示范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的现有技术和成熟技术,提出适用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的三元土壤保墒技术和数据采集与实验装置共性关键创新技术。通过技术示范,共建成山地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示范面积约61.98 hm2,在生态、农户认知和认可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示范点混农林保墒后与对照组相比,土壤容重均下降,降幅为0.2~0.8 g.cm-3,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4.08~13.48%、3.03~8.47%、0.98~9.37%、1.39~7.89%,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撒拉溪示范点建设成效最好。且不同农艺截留措施对产流产沙也有明显的阻挡作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阻控。

何怡帆[4](2020)在《都四铁路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项目是我省重大工程,线路途径成都的都江堰市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和小金县,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偏弱。整条线路拥有都江堰(青城山)、映秀古镇、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等诸多名胜景点,生态脆弱。轨道线路的修建势必会进行边坡开挖,影响边坡稳定性,破坏边坡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开展沿线边坡生态与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针对研究区边坡,开展边坡特征及植物资源现场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边坡植被选型及配置研究;在现有岩土工程防护技术与生态防护技术基础上,进行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提出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为都四铁路沿线边坡防护提供参考。通过研究,主要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和认识:(1)对沿线边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针对研究区不同类型的边坡(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土石混合边坡)特征进行分析,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的研究奠定基础。调查了都四轨道沿线边坡植物资源类型,分析了沿线植被群落组成及结构,为研究区植被选型与配置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都四铁路沿线边坡植被选型库及其配置模式。在边坡乡土植物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地理及气候区划,加入性能指标良好的植物类型,建立植被初选库。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植被进行选型,评价指标包括:防护性指标(植物生长速度、根系固土能力)、适应性指标(乡土性、耐贫瘠性、耐旱性、耐热性、抗寒性和抗病虫害性)、生态性指标(绿期长短、枝叶美观性和枝叶覆盖度)和经济性指标(植物单价和培育成本),建立判断矩阵,对初选库中植被进行综合排序,筛选出排名前列的适生植物。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植被配置模式,包括乔、灌、草、藤组合模式、目标植物与先锋植物搭配模式和禾本科植物与豆科植物搭配模式。(3)在现有边坡岩土工程防护技术和生态防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达到既能稳固边坡,又能实现生态恢复的目的。1)提出一种生态土工格室护坡技术。通过室内边坡冲刷试验,分析格室形状对其抗冲刷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菱形、正方形、六角形格室形状中,六角形格室抗冲刷性能最优。结合六角形格室形状、波浪形格室片材、土工布和支出插片等组成生态土工格室,增加了边坡抗冲刷性能、有利于植物生长,适用于一般土质边坡;2)提出一种生态锚杆挡墙加固边坡技术。采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生态锚杆挡墙护坡模型,通过模拟计算比较了未支护边坡与生态锚杆挡墙支护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位移、应力等特征,结果显示生态锚杆挡墙可对边坡进行较为有效的加固;3)提出一种生态主动网加固边坡技术。将边坡主动防护网和JYC生态基材结合组成生态主动网,经可行性分析显示该技术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边坡稳定,又可解决植被难以附着岩石坡面的问题,适用于高陡岩石边坡、崩塌落石边坡。(4)基于以上对植被选型、配置和生态与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的研究,探讨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分别针对研究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土石混合边坡和特殊路段边坡提出了相应的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最后选取都四铁路三段典型路段边坡进行了详细的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设计。为都四铁路沿线边坡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结合应用提供了参考。

梁远琦[5](2020)在《公路边坡病害的人机协同巡查方法与系统》文中认为公路交通的重心逐渐由建设转向运营维护,边坡养护是公路运维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公路边坡养护以人工巡查为主,通过人工爬坡检查病害,拍摄并记录病害信息。这种方法虽可以查出大部分病害,但效率低下、危险性高。随着山区道路通车里程的增加,人工巡查方法已不能满足激增的边坡养护需求,研发新型边坡巡查技术,提高巡查效率和效果,是当前边坡养护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南方某段高速公路2017年和2018年的路堑边坡定期检查项目,将无人机航拍技术运用于边坡巡查,研究公路边坡病害的人机协同巡查技术流程和要点,研发边坡病害的图像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人工巡查与无人机巡查的优缺点,设计了人机协同的公路边坡巡查技术方法,探讨了各流程环节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范。与人工巡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人机协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公路边坡巡查的效率和效果;(2)基于研究区历史案例数据和类似工程案例,系统梳理了研究区路堑边坡病害类型,提出了病害分类方法,结合两年的边坡影像资料描述了各类病害的图像特征,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基于图像的边坡病害识别率;(3)以国内现行公路边坡状况评估SCI法为基础,充分借鉴国内外的评估方法要点,提出了改进的路堑边坡状况评定方法SCAS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同一病害的收敛性、聚集性,以及不同病害的组合性等病害特性对边坡状态的影响。通过与SCI法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SCAS法的状态评定结果的区分性更强,并有助于发现可能被忽视的严重病害隐患;(4)针对巡查数据处理繁重、容易出错等问题,开发应用了边坡病害的图像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有效支撑了边坡病害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保存,以及出图、出报告等技术环节,大大提高了巡查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肖惠[6](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壤塘县出入城段景观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上升,对物质精神的生活追求也随之提高,生态文明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重视,更多人开始关注生态景观,追求绿化景观和生态城市,以满足高质量的人居环境需求。公路沿线景观是该地区第一张名片,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形象展示窗口,对于城市形象塑造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学科,从生态、景观、文化角度入手,以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公路沿线景观的观赏性和功能性、提升沿线整体品质为研究目的展开论述和设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并阐述了国内外生态修复及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进展,并对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梳理。对有关优秀实践案例进行了提炼分析,学习其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理念方法,为后文生态修复景观设计提供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的内容、目标、原则及方法策略,以生态补偿设计、低影响开发设计、植物修复设计作为主要技术措施。(2)对研究区的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生态景观、沿线环境做了详细分析概述,总结出该地生态和景观的现状问题,再从生态、景观及文化角度出发,提出适宜研究区的设计策略、设计方法、设计原则,为壤塘县出入城段的生态景观设计提供思路。(3)根据前期对研究区的综合分析结果,结合场地特点和功能需求,分段进行修复设计,把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综合考虑植物的生态和景观功能,对其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使其充分发挥固土护坡、生态修复、提升沿线景观环境等方面作用。从生态角度上把低影响开发设施融入到路侧绿化带及驳岸设计中,同时把地域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中,最终提出壤塘县出入城段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的可行性方案。(4)通过壤塘县出入城段的生态修复景观设计,能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升当地人居环境、增强当地居民生态环保意识,优化其公路沿线的生态景观,同时通过融入地域文化,展示文化形象、增加来往游客和旅游收入,有效提高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也能为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经济较落后的高寒地区提供建议和参考。

刘宏磊[7](2020)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产开发工程活动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扰动了矿山和矿区环境与生态系统,这种扰动有些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效应,但也有一些扰动对其具有正效应。为了系统地修复治理矿山环境的负效应和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的正效应,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和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为我国实现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双赢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明确了与论文研究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矿山环境、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采掘扰动不同环境的后果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依据矿山环境问题分布的地理格局、地貌特点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分布区域及特征;根据矿业开发活动扰动环境的不同影响,明确矿山环境正、负效应的定义,将矿山环境正效应分为矿山能源正效应、矿山空间正效应和矿山综合正效应,将矿山环境负效应分为矿山岩土体环境负效应、矿山水环境负效应、矿山大气环境负效应和矿山生态环境负效应。为了全面分析矿山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方法和多问题综合评价方法。矿山环境单问题评价旨在分析和预测单个矿山环境问题对矿山环境现状以及未来状态的影响,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互信息熵和信息时域分割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和权重,以分析多个矿山环境问题叠加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以四道柳煤矿为例,选择该区域环境影响最为典型的多个问题综合评价了煤炭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修复治理矿山环境负效应,论文提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体系,补充和完善了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以往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研究不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是在系统地研究修复治理对象的基础上,以消灾治理、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为目标,以工程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为支撑,突破了使用单项技术指导矿山环境治理的传统理念,形成从工程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对象分析、目标控制、厘定技术,优化组合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开采沉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和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的三套修复治理模式。其中,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0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4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8例。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实践研究中,阐述了模式的适用范围与技术构成,剖析了模式应用工程示例的工程背景、矿山环境负效应和工程修复治理措施,并讨论模式的实践效果。以邢东煤矿、大雁二矿、风水沟煤矿等矿山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元宝山露天矿排土场、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场等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抚顺西露天矿露天采坑南、北帮边坡稳定性问题示例3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通过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实践研究,分析并验证了修复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效应对了复杂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难题。为了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正效应资源,论文提出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且将之应用于实践。梳理了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中的对象、目标、技术以及模式构建方法,提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土地与空间(地下)开发利用、原位地下科学研究场地开发利用、矿山文化科普以及旅游观光等开发利用目标,梳理了8项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技术方法,并围绕对象分析、目标控制、技术厘定的系统方法,构建了11例煤炭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以露天矿山为例,将模式实践于西露天矿正效应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光伏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浅层低温地热能、多类型仓储空间、深坑酒店与地下商业中心、矿山科普教育基地、矿山地质博物馆和采掘遗址、健身休闲基地等综合开发利用内容。为了开发利用矿山复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背景下的矿山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研发了矿区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矿区含水层排泄区域识别方法两项技术,并检验了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代水晶[8](2018)在《多种监测技术在普洱某水库水土保持及治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防治地质灾害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工程措施,一般来说就是采取建(构)筑物或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及生物植被工程等,以加固、稳定变形地质体,从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云南普洱某小型水库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为例。采用地面监测、调查监测和巡查法等多种监测技术,对水库库区重点对象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监测重点关注了扰动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六个指标。通过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实施,得到了如下结论:(1)通过监测结果认为,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都做得比较全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项目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未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2)在本文的监测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监测技术是“简易观测场监测”和“无人机技术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得知,在小型水库方面运用,此技术较为实用、科学,可以运用到类似场景的监测活动中;(3)对水土保持常规重要数据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实时反馈给水库建设施工单位,确保了整个施工期间的地质安全问题,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初期对重点对象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摸索了水库建设期间水土流失基本情况;施工期对水土流失防止措施进行了监测,确认了施工过程中工程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项目完成时的土壤流失情况及六项关键指标达标,各阶段都有监测重点,达到了预期效果。

崔悦[9](2018)在《常春油麻藤在广西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以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西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截止2017年,已经建成高速公路5259 km,预计至2020年,广西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将突破8000 km。受广西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所限和高速公路技术指标要求,在高速公路的修建中,会形成大量的深挖高填边坡,尤其是岩质边坡,不具备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植被恢复代价高或周期漫长,不仅影响了公路景观效果,更是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可能引发崩塌地质灾害。因此,实现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尤为重要,也是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岩质边坡生态修复重在植物选择,常春油麻藤作为一种优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在广西公路景观绿化中应用研究尚属空白,论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研究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机理和常春油麻藤生态习性的基础上,依托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试验工程,开展了绿化设计与施工、现场调查、生长环境试验与效果评价,取得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岩质边坡基本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常春油麻藤生态习性,提出常春油麻藤在该区应用适宜性,并根据不同类型岩质边坡进行工程试验。(2)通过现场调查,观测边坡上常春油麻藤的生长状况、覆盖度等指标,得出常春油麻藤在各段边坡的应用效果。(3)对不同试验工点的土壤指标(如pH值、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取样测定,结合边坡特征分析,总结常春油麻藤在岩质边坡生态修复适应性以及达到良好效果的基本条件。(4)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论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工程试验,表明在合适条件下,常春油麻藤适应于广西东南部气候条件下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施工简便、管理粗放、工程造价低,值得推广。

皇甫睿[10](2018)在《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凸显,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近年来提出“生态扶贫”的扶贫方针与政策,受到世人的关注。“生态扶贫”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若要正确理解“生态扶贫”的内涵,找到合适的“生态扶贫”路径,首先应该对此前的扶贫理论、指导思想、扶贫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此前中国的相关决策者、执行者和专家学者从扶贫理论的建构到扶贫路径、手段的选择与实施,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成就。此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受西方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深远,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价值观等,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将这样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扶贫实践,进而衍生出“梯度理论”、“工业反哺农业”、“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等相关理论指导思想,辐射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公司+农户”的帮扶措施等。然而,面对的结果却是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仍然没有获得根本上的解决,反而还伴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那么,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实践,则值得深入探讨与反思。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产生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研究对象,旨在拉拢、控制这些国家站在自己阵营,以在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对峙中获得有利地位,甚至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多民族融合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发展经济学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显然都不合时宜。当下,中国的十四个连片贫困特区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基本处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区,其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推行的扶贫开发必然是凭借汉文化对异文化区域所从事的开发活动,必然涉及跨民族、跨文化、跨区域的活动事项。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稳态延续,是各民族成员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在超长的历史时段内,为满足当事民族全体成员生存与繁衍的需求,凭借各民族文化在对当事民族的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产物。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即为斯图尔德所称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文化生态”共同体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为体系,必然表现为在自身特有信息系统的节制下,不断从外界获取物质与能量,而进行的有序、有节制的交换与重组。各民族的文化系统正是其自身特有的信息系统,是维系整个共同体自为体系自我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文化生态”共同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网状交织的粘合剂。这样的文化系统同时也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与模塑,而不会肆意干预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该文化系统中共同体成员的观念意识,一方面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会引导共同体成员选择某种资源利用方式(经济样式),从而使得共同体内部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技术系统和组织系统。这样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必然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特定的民族归属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历史证明,“文化生态”共同体能够稳态延续上千年的基本前提是,以其特有文化为主导,推动共同体内部的有序运行,并维系其共同体基本结构的稳固。可见,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绝对不是纯经济问题,也绝对不能凭借单一的经济手段或措施来加以解决。论文主要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扶贫工作中遗留的负面问题进行阐述,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国内外动态进行文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生态扶贫”的全新理解和认识。第二至第五部分,将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以其几百年的生计变迁为切入口,分别从历史进程、生态背景和文化变迁的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该苗族村寨每一次生计变迁的内外部动因和时代背景,探明变迁前后两种生计方式之间的传承、变化关系,揭示生计变迁后相应社会制度框架下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最终发现,当这个“文化生态”共同体当面临来自外部力量的冲击,其力度与方式没有触碰共同体的内部核心结构,共同体的文化系统则有自主能力随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生计的基础上适当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因子为其所用,这样并不会阻碍或扰乱共同体内部的自行运行,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也并不明显。而当外来因素对这些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所拥有文化系统的核心结构改变或破坏,传统生计自然遭到摒弃,那么共同体内部的自我运行则会受阻,表现为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显着。特别是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形成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思路,应用于农业发展和扶贫实践工作,会导致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通过结合历时态和共时态的研究分析,一步步破除西方的发展主义神话,揭示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扶贫开发中的虚伪面具。第六部分针对前面的论述研究,对黄金村今后的扶贫发展路径提出建议。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西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西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中国的“生态扶贫”应该从国情出发,摆脱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束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本身就置身于千差万别的文化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是要将各民族文化化异为同,也不是求同存异,而是在承认并尊重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擅长的方式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参与人类现实整体性、多元一体化的宏伟叙事。传统的并不都是糟粕,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吸收和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共同体成员所生息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去考虑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接轨,而不是为其寻找一个并不适合的“替代方案”。以此为鉴,旨在为当下的“生态扶贫”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有效借鉴,促进“生态扶贫”终极目标的实现,以及推动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裸露坡面恢复植被新技术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裸露坡面恢复植被新技术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生物结皮与土壤理化性质
    (二)石漠化生物结皮与土壤理化性质
    (三)生物结皮与培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一)生物结皮对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影响
        2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二)生物结皮对花江-贞丰中-强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影响
        2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四 外源添加物对人工培育生物结皮的影响机制
    (一)生物结皮的覆盖度变化特征
    (二)生物结皮的株密度变化特征
    (三)生物结皮的株高度变化特征
五 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环境改善技术研发
    (一)石漠化地区现有的生物结皮共性技术
        1 生物结皮培植技术
        2 植物群落配置技术
        3 喷播移植混交技术
    (二)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关键技术研发
        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物种优化调控技术
        2 中度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群落配置技术
        3 强度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物种筛选及培育技术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裸露岩质边坡概况
    2.1 裸露岩质边坡特征分析
    2.2 裸露岩质边坡危害实例及防治分析
3 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方案设计
    3.1 覆绿机构的设计思路
    3.2 岩质边坡的覆绿技术讨论
        3.2.1 工程中已有的覆绿技术讨论
        3.2.2 试验中覆绿方式的选用
        3.2.3 工程中常见的覆绿植物
        3.2.4 试验中覆绿植物的选用
    3.3 覆绿机构的设计
    3.4 试验研究与方法
        3.4.1 试验变量设计
        3.4.2 试验测定内容及过程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结果
    4.1 生长发育实景与数据展示
    4.2 出苗时间
    4.3 发芽率
    4.4 生长高度
    4.5 分蘖数
    4.6 本章小结
5 植物生长发育分析
    5.1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出苗时间的影响
    5.2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发芽率的影响
    5.3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生长高度的影响
    5.4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分蘖数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 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
    (二) 喀斯特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
    (三) 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 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混农林土壤保墒土壤物理性质及含水率变化规律
    (一) 混农林保墒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4 不同环境混农林保墒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对比分析
    (二) 混农林保墒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4 不同环境混农林保墒对土壤含水率的对比分析
四 混农林农艺截留机制
    (一) 不同混农林农艺截留坡面产流产沙对降雨的响应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3 不同环境混农林农艺截留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对比分析
    (二) 不同混农林农艺截留的减流减沙作用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3 不同环境混农林农艺截留的减流减沙作用对比分析
五 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验证
    (一) 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及成熟技术
        1 有机物覆盖技术
        2 地膜覆盖技术
        3 石块覆盖技术
        4 保水剂
        5 坡耕地等高植物篱
    (二) 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 高原山地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
        2 高原峡谷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
        3 山地峡谷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
    (三) 混农林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应用示范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混农林保墒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4 措施设计与措施示范过程
        5 混农林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成效监测评价
    (一)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选取依据与方法
        3 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成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 指标说明及计算
    (二) 评价体系指标的一致性检验及权重的确定
        1 判断矩阵构建
        2 指标权重的最终确定
        3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 综合评价模型与结果分析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都四铁路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1.2.2 植被选型及配置研究现状
        1.2.3 生态与岩土工程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边坡及植被特征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不良地质现象
    2.3 都四铁路边坡类型及特征
        2.3.1 土质边坡
        2.3.2 岩质边坡
        2.3.3 土石混合边坡
    2.4 都四铁路沿线边坡植物资源现场调研
        2.4.1 都江堰-耿达段植物资源调研
        2.4.2 耿达-邓生沟段植物资源调研
        2.4.3 邓生沟-四姑娘山段植物资源调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岩土工程护坡基本理论
    3.1 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概念
    3.2 生态-岩土工程防护作用机理
    3.3 现有防护措施及适用性
        3.3.1 现有工程防护措施
        3.3.2 现有生态防护措施
        3.3.3 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结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护坡植被选型及其配置研究
    4.1 植被选型原则
    4.2 植被初选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植被选型
        4.3.1 层次分析法基本流程
        4.3.2 植被选型评价模型建立
        4.3.3 都江堰-耿达段植被选型
        4.3.4 耿达-邓生沟段植被选型
        4.3.5 邓生沟-四姑娘山段植被选型
        4.3.6 选型结果
    4.4 植被配置研究
        4.4.1 植物配置原则
        4.4.2 目标植被群落
        4.4.3 都江堰-四姑娘山轨道沿线边坡植被配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
    5.1 设计思路及原则
    5.2 生态土工格室护坡技术
        5.2.1 概述
        5.2.2 土工格室边坡冲刷试验
        5.2.3 生态土工格室方案
        5.2.4 施工工艺流程
    5.3 生态锚杆挡墙加固边坡技术
        5.3.1 概述
        5.3.2 生态锚杆挡墙方案
        5.3.3 生态锚杆挡墙计算理论
        5.3.4 生态锚杆挡墙有限元分析
        5.3.5 施工工艺流程
    5.4 生态主动网加固边坡技术
        5.4.1 概述
        5.4.2 生态主动网方案
        5.4.3 施工工艺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都四铁路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设计
    6.1 设计原则及技术要点
    6.2 都四铁路沿线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
        6.2.1 土质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6.2.2 岩质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6.2.3 土石混合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6.2.4 特殊路段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6.3 都四铁路沿线典型边坡防护设计
        6.3.1 DK28+290~DK28+320段边坡防护设计
        6.3.2 CK34+196~CK34+215段边坡防护设计
        6.3.3 D2K122+760~D2K123+278段杜家磨子1号崩塌防护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都江堰-四姑娘山植被选型排序表
附录B CK34+196~CK34+215段边坡防护设计计算书

(5)公路边坡病害的人机协同巡查方法与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边坡巡查与养护技术现状
        1.2.2 无人机巡查技术现状
        1.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边坡病害的人机协同巡检技术流程与要点
    2.1 引言
    2.2 人机协同的原理
    2.3 人机协同巡查的技术流程
        2.3.1 边坡核对
        2.3.2 人工巡查坡脚病害
        2.3.3 无人机巡查高位病害
        2.3.4 边坡二次检查
        2.3.5 病害图像处理
        2.3.6 边坡状态评估
        2.3.7 巡查报告撰写
    2.4 无人机航摄技术要点
        2.4.1 飞行质量控制
        2.4.2 拍摄质量控制
    2.5 基于图像的病害识别技术要点
    2.6 基于病害的边坡评价技术要点
    2.7 人工巡查与人机协同巡查对比分析
    2.8 本章小节
第3章 边坡病害分类与图像特征
    3.1 引言
    3.2 边坡病害分类方法
    3.3 边坡病害图像特征
        3.3.1 边坡本体病害图像特征
        3.3.2 排水系统病害图像特征
        3.3.3 防护与支挡结构病害图像特征
    3.4 讨论
        3.4.1 无人机图像特征
        3.4.2 与手拍图片对比
        3.4.3 基于图像的病害识别的优势与不足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病害分析的边坡技术状态评价方法
    4.1 引言
    4.2 影响因素分析
        4.2.1 SCI因素分析
        4.2.2 多因素的分析
        4.2.3 其他因素的分析
    4.3 基于病害时空分布的评分方法
        4.3.1 边坡病害状况得分(SDCS)计算方法与扣分标准
        4.3.2 边坡病害隐患系数(SDHC)计算
        4.3.3 边坡本体风险系数(RFS)计算
    4.4 实例分析
        4.4.1 重大隐患病害群检测
        4.4.2 病害发展趋势检测
        4.4.3 病害敏感位置检测
        4.4.4 应用结果
    4.5 讨论
        4.5.1 评价方法的优点
        4.5.2 评价方法的不足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边坡病害的图像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
    5.1 引言
    5.2 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5.2.1 系统的组成
        5.2.2 电脑端的功能
        5.2.3 移动端的功能
    5.3 系统的操作流程
        5.3.1 建立边坡单元
        5.3.2 建立相关模板
        5.3.3 移动端拍摄边坡
        5.3.4 无人机图片上传
        5.3.5 病害处理
        5.3.6 报告生成
    5.4 系统的优缺点
        5.4.1 系统的优点
        5.4.2 系统的不足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壤塘县出入城段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3.2 公路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相关概念及案例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公路景观设计
        2.1.2 生态理念
        2.1.3 生态修复
        2.1.4 植物修复
    2.2 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关联性分析
    2.3 相关实践案例研究分析
        2.3.1 川九公路景观设计
        2.3.2 吉延公路景观设计
        2.3.3 哥伦比亚历史公路景观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公路景观设计
    3.1 公路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
        3.1.1 修复生态环境,改善沿线景观环境
        3.1.2 增加休憩空间,加大公众参与度
        3.1.3 重塑公路沿线自然优美环境,提高使用者舒适性
        3.1.4 促进区域可持续及良性生态循环发展
    3.2 公路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3.2.1 生态科学性原则
        3.2.2 景观艺术美原则
        3.2.3 经济高效性原则
        3.2.4 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3.2.5 地域性原则
    3.3 公路生态景观设计方法策略
        3.3.1 生态补偿设计
        3.3.2 低影响开发设计
        3.3.3 植物修复与工程措施结合设计
    3.4 公路景观的要素设计
        3.4.1 地形景观
        3.4.2 水体景观
        3.4.3 附属设施景观
        3.4.4 植物景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壤塘县出入城段概况及现状分析
    4.1 基础概况
        4.1.1 自然地理
        4.1.2 人文社会
    4.2 壤塘县出入城段现状分析
        4.2.1 项目区位
        4.2.2 项目现状
    4.3 壤塘县出入城段存在的景观及生态问题
        4.3.1 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呈沙化趋势
        4.3.2 基础设施较少,地域文化缺失
        4.3.3 植被单一不稳定,缺乏景观性
        4.3.4 工程防护措施缺乏,基础排水设施较少
        4.3.5 河岸植被稀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壤塘县出入城段生态修复景观设计
    5.1 总体设计
        5.1.1 设计目标
        5.1.2 指导思想
        5.1.3 设计依据
        5.1.4 设计原则
        5.1.5 设计策略
        5.1.6 设计构思
    5.2 岗上路段生态修复景观设计
        5.2.1 岗上路段A段
        5.2.2 岗上路段B段
    5.3 桑珠路段生态修复景观设计
        5.3.2 桑珠路段A段
        5.3.3 桑珠路段B段
    5.4 阿两路段生态修复景观设计
        5.4.1 阿两路A段
        5.4.2 阿两路B段
        5.4.3 阿两路C段
    5.5 专项设计
        5.5.1 植物配置设计
        5.5.2 景观附属设施设计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矿山环境问题与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2.1 基本概念
    2.2 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2.3 矿山环境问题分布区域
    2.4 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与多问题综合评价研究
    3.1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
    3.2 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研究
    4.1 修复治理模式的科学内涵
    4.2 修复治理模式的对象
    4.3 修复治理模式的目标
    4.4 修复治理模式的技术方法体系
    4.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1 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2 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3 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4 本章小结
6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
    6.1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
    6.2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实践——以露天矿山为例
    6.3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多种监测技术在普洱某水库水土保持及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水库的环境地质问题
        1.1.3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文献收录情况
        1.2.2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和技术发展情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2.1 水库库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层岩性
        2.1.3 地质构造与地震
        2.1.4 气候
        2.1.5 土壤状况
        2.1.6 水系
        2.1.7 植被
    2.2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措施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监测实验设计
    3.1 项目组成员
    3.2 监测点布设
        3.2.1 布设原则
        3.2.2 布设主要依据
        3.2.3 实际监测点布设情况
    3.3 监测内容
        3.3.1 扰动土地情况
        3.3.2 取料、弃渣情况
        3.3.3 水土保持措施情况
        3.3.4 水土流失情况
    3.4 监测频次
    3.5 监测方法
        3.5.1 调查监测
        3.5.2 定位监测
        3.5.3 临时监测
        3.5.4 巡查
        3.5.5 无人机遥感监测
        3.5.6 本项目各监测时段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3.6 监测设施设备
    3.7 监测指标典型测试方法设计
        3.7.1 简易坡面量测场
        3.7.2 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
        3.7.3 植被样方法
        3.7.4 Pix4D软件简要操作
    3.8 监测数据处理公式及监测过程涉及规范
        3.8.1 监测数据处理公式
        3.8.2 技术规范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测结果
    4.1 重点对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
        4.1.1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4.1.2 取料监测结果
        4.1.3 弃渣监测结果
        4.1.4 土石方流向情况监测结果
        4.1.5 其他重点部位监测结果
        4.1.6 小结
    4.2 工程措施监测结果
        4.2.1 工程措施监测结果
        4.2.2 植物措施监测结果
        4.2.3 临时防护措施监测结果
        4.2.4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
        4.2.5 小结
    4.3 土壤流失情况监测结果
        4.3.1 水土流失面积
        4.3.2 土壤流失量
        4.3.3 取料、弃渣潜在土壤流失量
        4.3.4 水土流失危害
        4.3.5 小结
    4.4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4.4.1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计算方法
        4.4.2 扰动土地整治率
        4.4.3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4.4.4 土壤流失控制比
        4.4.5 拦渣率与弃渣利用情况
        4.4.6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4.5 本章小结
        4.5.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评价
        4.5.2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综合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常春油麻藤在广西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以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
        2.1.2 岩质边坡的生态特点
        2.1.3 生态修复概念
    2.2 边坡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
        2.2.1 限制因子原理
        2.2.2 植物土壤学理论
        2.2.3 生态适应性原理
        2.2.4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2.3 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要求与目的
        2.3.1 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要求
        2.3.2 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目的
    2.4 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物选择
        2.4.1 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植物选择概述
        2.4.2 常春油麻藤形态特征
        2.4.3 常春油麻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
    2.5 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2.6 小结
第三章 工程绿化试验设计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背景
        3.1.2 工程区气候
        3.1.3 工程区地形地貌
        3.1.4 项目边坡概况
    3.2 常春油麻藤的边坡绿化设计与施工技术
        3.2.1 边坡绿化设计
        3.2.2 边坡绿化施工技术
    3.3 常春油麻藤的边坡绿化技术经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绿化效果调查方案设计
    4.1 调查时间及地点
    4.2 现场调查方法
    4.3 样品采集与检测方法
        4.3.1 样品的采集
        4.3.2 检测指标的确定
        4.3.3 检测方法
    4.4 数据处理方法
    4.5 小结
第五章 应用效果与分析
    5.1 常春油麻藤的应用效果
    5.2 边坡土样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试验结果
        5.2.2 结果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常春油麻藤在岩质边坡生态绿化综合评价
    6.1 概述
    6.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6.3 综合评价流程
        6.3.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6.3.2 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6.3.2.1 层次结构图构建
        6.3.2.2 构造判断矩阵
        6.3.2.3 计算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6.3.3 构建隶属度矩阵
        6.3.4 综合评价结果
        6.3.5 归一化处理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优势与问题
        7.2.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录1 附表
致谢

(10)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由来与现状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认识与理论研究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当代行政区划
    第二节 自然生态背景
    第三节 社会经济背景
    第四节 田野点选取理由
第三章 从“斯威顿”生计到“双轨”式生计
    第一节 黄金村苗民的传统认知理念
    第二节 黄金村古茶园复合农耕系统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的“双轨”式生计
    第四节 皇权制度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四章 从“双轨”式生计到固定农耕生计
    第一节 统购统销时期湖南茶业的恢复发展
    第二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茶业
    第三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的固定农耕生计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五章 从固定农耕生计到市场化生计
    第一节 现代“保靖黄金茶”产业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黄金茶业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六章 黄金村生态扶贫路径
    第一节 古茶园保护
    第二节 文化持有者主体参与
    第三节 现代茶业市场开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堂朗公社历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附录B 堂朗公社历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附录C 堂朗公社历年耕牛、牲猪情况(1957-1979)

四、裸露坡面恢复植被新技术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D]. 郑智恒.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研究[D]. 梁琬坤.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研究[D]. 鲍恩俣.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都四铁路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技术研究[D]. 何怡帆.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公路边坡病害的人机协同巡查方法与系统[D]. 梁远琦.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壤塘县出入城段景观设计[D]. 肖惠.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宏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8]多种监测技术在普洱某水库水土保持及治理中的应用[D]. 代水晶.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9]常春油麻藤在广西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以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为例[D]. 崔悦. 广西大学, 2018(01)
  • [10]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D]. 皇甫睿. 吉首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裸坡植被恢复新技术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