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卒姆托的“炼金术”——场所精神的再塑

皮特·卒姆托的“炼金术”——场所精神的再塑

(湖北省武汉市人)

摘要:卒姆托通常被认为是建筑师中建筑现象学的代表,本文尝试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通过建筑场所、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目的三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皮特·卒姆托建筑中“场所精神”的营造手法。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场所材料场所精神

1现象学相关概念及其发展

现象学以“现象”为主体,强调人对现象的体验以及事物如何在体验中向我们呈现现象及其本质。二十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用以摆脱欧洲科学和文明的困境,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场所和环境的危机。他的现象学方法是一种考察、描述和理解现象的方法。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基础上拓展了“回归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理论,但与胡塞尔不同的是海德格尔通过“在世存有”来认识事物本身,而不是通过意识理解事物。从总体上看,“现象学主要研究人的意识与事物的关系,它关注意识、动机、意义、存在等观念。”1

建筑界对现象学的关注主要由海德格尔的“筑、居、思”文章发展而来,其文章剖析了建造、居住和思考的关系。而挪威哲学家诺伯舒慈真正将现象学与建筑学相结合,提出建筑现象学。建筑现象学提供了一种观察、体验建筑的方法,抛开建筑的附加意义和思想,从本质入手,思考场所以及场所精神。

2“场所”及“场所精神”的定义

所谓场所就是事件发生的地方,场所分为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场所的内容包括空间和氛围,其中“空间”指的是具体的空间结构如节点、路径、边界和地区等,而氛围由除空间以外的事物的集合,包括材料组织、造型组织等构成,每个场所都具有独特的氛围。

诺伯舒慈认为人存在的立足点由“方向感”和“认同感”来获得,而这两种精神的集中体现则是场所精神。“场所精神的行程是利用建筑物给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和人产生亲密的关系”2场所精神也会随着时间而发展,并且“其发展过程中保存生活的真实性。”

场所精神需要通过具体的营建和构造产生,营建主要指建筑材料、建造过程、空间布局和空间氛围等,而构造包括具体的搭建结构、尺度、层次、节点等。

3皮特·卒姆托建筑的“场所精神”

卒姆托与诺伯舒慈生活在环境相似的北欧,并且卒姆托在设计中也大量用到了现象学的方法。诺伯舒慈将北欧的地景定义为浪漫式地景,这种类型的地景充满由各式各样的地貌岩石、深浦、小树林、林间空地、树丛等形成的“微结构”。这种生活环境引发了诺伯舒慈对当今场所沦陷,生活环境单调,建筑物贫乏,缺少特性的思考。同时也让卒姆托形成了丰富的场所氛围记忆,这些记忆与年轻时木工经历直接影响了卒姆托对建筑本质和材料真实性的认识以及感受。卒姆托从场地、材料以及使用本目的本身出发,营造能令人感知的场所。

3.1真实的材料

“所有的设计作品都是从这个物质的前提、建筑的感官、及它的材料出发的。所以,要想从一种具体的方式去体验建筑,就以为着要去触摸,去感受,去看,去听,去闻。去挖掘并运用这些品质因素。”3

物质材料是最直接营造建筑氛围的因素,材料本身有其物理特性和人文特性。前者表现为以我们的直觉直接体验到的,包括材料的质地、温度、颜色、气味等,后者主要考虑材料的来源、历史等文化价值,而这一部分与建筑师对材料的加工和运用有直接联系,“材料本身没有诗意”,只有为材料营造一个有特定意义的空间,同时发挥材料本身的特性时,整个场所的氛围才能被营造出来。

在做每一个项目的时候,卒姆托并没有直接形成建筑形式的初步设想,而是回答场地中的每个问题,专注于场地中山、石、水等具体事物,领会这些物质的“文化本质”特性,经历一个“从真实事物出发并回到它们”的思考过程,从而达到一种建筑的自给自足的状态,不需要别人对他进行解释,它就是它自己。

1)石材的运用

在瓦尔斯温泉项目中,卒姆托采用瓦尔斯石英岩、片麻石和混凝土。石材被切成10种不同尺寸的板材,板材直接被镶嵌在钢筋混凝土表面,人可以直接触摸到石材切面的光滑以及石头本身的粗糙,水温的变化带给石材更显著的温度变化。视觉上可以看到流水在石板上流淌的痕迹,让石材有了生命,通过增加红色材料与蓝色材料强化了暖水池与冷水池的视觉温度。建筑内部无大开窗,只留下细小的缝隙,这让人们在水中游水的声音与走在地板上的脚步声被放大,石材形成的肃穆的空间效果让使用者体会到宗教般的洗浴乐趣。

2)玻璃的运用

磨砂玻璃为半透明效果,产生一种朦胧暧昧的感受。卒姆托在布里根兹美术馆就采用了这种半透明玻璃。美术馆主体建筑从湖对面望去仿佛要消散在空中,透过玻璃可以朦胧看见内部楼板以及人们的活动。建筑内部磨砂玻璃被一片片叠加排列,玻璃片之间的空隙让室内外空气相互交融,随着阳光角度的改变以及天空云层的飘动,室内形成不同的光影。建筑虽由建材搭建而成,但建筑氛围由光来构筑。

3)木材的运用

木材是具有生命的材料,因此会给人亲近感,也许与青年时的木工经历有关,卒姆托总能将木材的属性发挥到极致。圣本尼迪克特教堂外表皮完全用木瓦重重叠叠搭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木材颜色发生改变,颜色由最初的红褐色褪为碳灰色,整个建筑在时间的洗礼下产生了生命。

菲尔德克劳斯兄弟教堂(2007)中对木材的使用则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消逝以及永恒。该教堂内部最初由112根松木搭建起内部空间,随后采用当地砂石和白水泥进行浇筑。建筑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将原有的松木结构烧毁,经过3个星期的燃烧后建筑内部留下了松木结构的垂直线条,松木灰成为空间自然的色彩,而松木的清香也保留在墙体里。虽然在建筑里看不见松木,但松木的“灵魂”依然存留,如同我们看不见上帝,但上帝一直保佑信徒一般,教堂的定义通过建造过程表现出来。

3.2建筑的场地

好的设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渐渐成为当地形态和历史的一部分。任何新的建筑作品都会介入到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汇总,而介入的实质则是新的建筑应该怀有与现有环境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的能力”4

地理环境是卒姆托设计灵感的来源之一,他将地形地貌中以及地域文化与生活融入设计,强调场地、人与活动的联系。而这些特点与建筑现象学所关注的“存在的立足点”不谋而合。

统一

1)瓦尔斯温泉(1990-1996)位于阿尔卑斯山麓1200米的瓦尔斯村,当地民居大多依山而建,此项目也采用了嵌入的方式回应当地环境,犹如一块石头平台嵌入山体,又有与山体共生长的感觉。温泉建筑走势与山体等高线相契合,整组建筑语言是现代的,但建筑的材质、体量高度、比例与周围古老山体相处状态是随和的。建筑内部温泉分为室内温泉和室外温泉两部分,室内部分利用瓦尔斯石英岩的古朴、沉重、宁静的特质结合昏暗的光线,让人体验到山地内部的力量。而室外部分腾升的蒸汽,使人在朦胧中看见外部山麓曲折的轮廓,给人一种身处自然的体验。

圣·本尼迪特教堂(1985-1988)的建造是为了代替之前毁于雪崩的古典式教堂。教堂往往被看做是城镇区域划分的象征,新教堂建立在山坡的草地上,建筑物位于陡峭的上坡顶,成为村庄的至高点。通往教堂的道路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通道,这个过程给前来礼拜的人思考时间。整个建筑依地势而建,建筑虽建在上坡,但基本未对地形做很大破坏,“建筑的基本轮廓由‘伯努利曲线’确定,木柱均匀分布在曲线上,共37根,每根柱子的长度都不一样。”按照传统教堂东西走向,祭坛要求再东面的传统,建筑入口背向村庄,但面对村庄祭拜,给教徒营造一种为家人祈福的方向感,而整个建筑也因为这一安排给人两个“正面”的感受。教堂叶片状的外形与木瓦表皮让整个建筑少了一份威严,多了一份亲近,从外部看建筑元素与背后的森林融为一体,从内部看逐渐消逝的屋顶龙骨与高窗投下的一圈光带依旧保持了空间的神圣感。

对比

2)布雷根茨美术馆位于一个古老小镇的边缘,但美术馆并没有附和周边建筑的古典形态,而是将磨砂玻璃排列成瓦片般安装在建筑表皮,以简洁的几何形,构成非常现代的建筑,整个建筑氛围还原了人们从山路向下行走时看见康斯坦斯湖面上的薄雾朦胧宁静的感受。新美术馆成为映衬古老小镇的背景,同时也是连接现代发展区的交接点。湖面、街道、广场因为新美术馆的介入建立了新的场所关系。同时,建筑和场地、历史背景的关联构成了新的场所。”

3.3建筑的目的

“建筑拥有它自己的领域。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某种特殊的物质联系。我并不关注于它本想要传达的信息或象征。它如同封套和背景包围在我们四周,人们的生活在其中不断地进行着。就像是一个敏感的容器,它容纳着地面上的脚步,容纳着对于工作的投入,容纳着酣睡的沉静。”5

望月住宅(1990-1994)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北坡,该建筑用一个屋顶将新建部分融入1978年的旧住宅中,加建的新建筑紧跟老屋后面,退入山体。外表皮使用与原建筑类似的木材,但不同的搭接方式,让整个建筑从远处看新旧表皮浑然一体,近看又能看到新旧建筑不同的性格。新建部分的建筑与旧建筑,在室内外景观、交通流线和功能布局以及光线上紧密结合。随着人在住宅中的生活,新旧部分逐渐合二为一,成为具有同一精神的场所。

罗马古遗址保护中心(1985-1986)建立在两处罗马时代的建筑基址上,建筑整体体量由原罗马建筑抽象提取,木栅条墙体在保护遗址的同时弱化了墙体的隔绝感受,让观者在外能看到遗址的样貌,在内部则能感受到外面的阳光的照射,风的流动以及来往的声音。空间内部用木结构框架重现原有空间,参观路线则由悬挂步道连接,观者“悬空”走在遗址上方,通过不同路线空间的转换,带来一种穿越时空的感受,引发人们对古老罗马的想象,再现当年的场所精神,“见证过去真实的生活。”

结语

“对我而言,真实的魅力就是一种‘炼金术’,它将客观物质转化为人类的感知,即在建筑空间中变得某种情绪或感受到材质、物质和形式存在的瞬间。”6

卒姆托的建筑不需要别人的介绍就能拥有丰富的体验,这些体验来自于他对场地的尊重,对材料的了解以及对生活的融入。他将建筑做到最适合场地和功能,发挥材料本身的特质,塑造令人产生共鸣的体验空间,让使用者充分感知场地。这种对真实的追求与建筑现象学主张从本质入手,思考场所以及场所精神的观点不谋而合,或者说是卒姆托运用了建筑现象学观察场所的方法,在设计中通过设计完成了场所精神的空间重塑。

参考文献:

[1]皮特·卒姆托.思考建筑.张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诺伯舒慈.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直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皮特·卒姆托.建筑氛围.张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皮特·卒姆托.建筑大师MOOK丛书.《大师》编辑部编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5]刘松茯、贾娇娇.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皮特·卒姆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卢健.皮特·卒姆托建构理念探析,2014.5

[7]左静楠.从建筑现象学角度分析皮特·卒姆托的建筑材料观念,2016.7

1刘松茯、贾娇娇;《普利兹克建筑师系列——皮特·卒姆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40页

2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23页

3皮特·卒姆托;《思考建筑》香港书联城市文化,第106页

4皮特·卒姆托;《思考建筑》香港书联城市文化,第25页

5皮特·卒姆托;《思考建筑》香港书联城市文化,第25页

6皮特·卒姆托;《思考建筑》香港书联城市文化,第133页

许岱珺,1992年10月,女,汉,湖北省武汉市人,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标签:;  ;  ;  

皮特·卒姆托的“炼金术”——场所精神的再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