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包括驱动电机和电锯切割部分,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驱动电机和电锯切割部分之间连接二者,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背带,背带设置为2根;解决修剪员工长时间使用一体式电锯使得员工的手臂容易疲劳酸疼的问题;通过将驱动电机与电锯切割部分分开,使用时手臂只需手持电锯切割部分,使得手臂所需要持的重量大为减轻,利于员工在长时间,大量修剪绿化带的作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包括驱动电机(2)和电锯切割部分(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驱动电机(2)和电锯切割部分(13)之间连接二者,所述驱动电机(2)上设置有背带(1),背带(1)设置为2根。
设计方案
1.一种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包括驱动电机(2)和电锯切割部分(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驱动电机(2)和电锯切割部分(13)之间连接二者,所述驱动电机(2)上设置有背带(1),背带(1)设置为2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点设置在驱动电机(2)下侧面,驱动电机(2)上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斜齿,通过斜齿直角转接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外部的防护管(3)和内部的驱动转轴(4),防护管(3)和内部的驱动转轴(4)之间设置有轴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万向节(7),第一万向节(7)设置在靠近驱动电机(2)处的直角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节(7)至少设置2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万向节(7)处靠近驱动电机(2)一侧的防护管(3)上设置有第一球形防护罩(5),另一侧的防护管(3)上设置有第二球形防护罩(6),第二球形防护罩(6)转接在第一球形防护罩(5)上,第二球形防护罩(6)的开口端切除一个接近第一万向节(7)转动极限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电锯切割部分(13)设置有第二万向节(14),第二万向节(14)靠近电锯切割部分(13)的一侧通过驱动转轴(4)上设置的斜齿直角转接设置电锯切割部分(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万向节(14)设置为双万向节,万向节处设置有包裹万向节的弹性防护套(1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电锯切割部分(13)的第二万向节(14)的防护管(3)上设置有支持座(11),另一侧设置有定位杆(9),在定位杆(9)与支持座(11)之间转接设置有伸缩杆(1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木修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
背景技术
在市政的绿化带、学校的人行道走廊等的一些绿化树木需要经常进行修剪,现在常用的修剪方式是使用手工剪刀或是电锯,在使用手工剪刀进行修剪时,由于绿化带较多,使用剪刀费时费力,不利于快速修剪,为了提高功效使用电锯进行修剪,而现有的修剪电锯,大多使用数都是锯条与电机为一体的一体式结构,在修剪的过程中,员工双手持电锯进行修剪,由于电机的重量,员工长时间手持电锯造成手臂酸疼,不利于员工使用,为此,提供一种既能高效修剪又能方便携带的修剪电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解决修剪员工长时间使用一体式电锯使得员工的手臂容易疲劳酸疼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包括驱动电机和电锯切割部分,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驱动电机和电锯切割部分之间连接二者,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背带,背带设置为2根。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点设置在驱动电机下侧面,驱动电机上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斜齿,通过斜齿直角转接连接杆。
进一步的,连接杆包括外部的防护管和内部的驱动转轴,防护管和内部的驱动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进一步的,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万向节,第一万向节设置在靠近驱动电机处的直角一端。
进一步的,第一万向节至少设置2个。
进一步的,在第一万向节处靠近驱动电机一侧的防护管上设置有第一球形防护罩,另一侧的防护管上设置有第二球形防护罩,第二球形防护罩转接在第一球形防护罩上,第二球形防护罩的开口端切除一个接近第一万向节转动极限口。
进一步的,在靠近电锯切割部分设置有第二万向节,第二万向节靠近电锯切割部分的一侧通过驱动转轴上设置的斜齿直角转接设置电锯切割部分。
进一步的,第二万向节设置为双万向节,万向节处设置有包裹万向节的弹性防护套。
进一步的,在靠近电锯切割部分的第二万向节的防护管上设置又支持座,另一侧设置有定位杆,在定位杆与支持座之间转接设置有伸缩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将驱动电机与电锯切割部分分开,使用时手臂只需手持电锯切割部分,使得手臂所需要持的重量大为减轻,利于员工在长时间,大量修剪绿化带的作业;
2)驱动电机与电锯切割部分通过万向节连接,使得连接杆既能传递转动,又能自由调整方向,极为方便;
3)在电锯切割部分使用双万向节,并通过伸缩杆来限定和调整期能转动的角度,使得在修剪的过程可以随意调整电锯切割部分的角度,避免了一下修剪过程中不便的切割角度;
4)伸缩杆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对于一些较高的林木便于修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靠近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靠近电锯切割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所示的一种便携式林木修剪设备,包括驱动电机2和电锯切割部分13,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驱动电机2和电锯切割部分13之间连接二者,所述驱动电机2上设置有背带1,背带1设置为2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原来的一体式修剪电锯拆封开,在重量较为大的驱动电机2上安装背带1,在使用的过程中,员工通过两根背带1将驱动电机背到背上,只用手持电锯切割部分13即可,如此,极大的减轻了手上的重量,使得手臂不在容易变得劳累 ,此外,驱动电机2的另一种带动方式是通过在驱动电机2的下方安装电机架,且在电机架上安装滚轮,如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手动拉动电机跟着员工走即可。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驱动电机2在脱落电锯切割部分13后仍然能够输出驱动力,将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点设置在驱动电机2下侧面,驱动电机2上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斜齿,通过斜齿直角转接连接杆,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点设置斜齿直角转接连接杆能够更好的适应人工背着电机。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安全和便于动力输出,连接杆包括外部的防护管3和内部的驱动转轴4,防护管3和内部的驱动转轴4之间设置有轴承8。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是连接杆能够活动一定的角度,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万向节7,第一万向节7设置在靠近动电机2处的直角一端,如此,在使用的过程,连接杆可以在万向节能够转动的范围内转动一定的角度,防止使用过程中电锯切割部分13不易操作。在此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使用双万向节替代第一万向节7。如此能够转动更大的角度。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电锯切割部分13的操作更为随意,第一万向节7至少设置2个,也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具体安排设置的个数。如此使得电锯切割部分13能够随意操作。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操作电锯切割部分13的过程中,万向节的转动超过其转动方向极限,在第一万向节7处靠近驱动电机2一侧的防护管3上设置有第一球形防护罩5,另一侧的防护管3上设置有第二球形防护罩6,第二球形防护罩6转接在第一球形防护罩5上,第二球形防护罩6的开口端切除一个接近第一万向节7转动极限口,通过形防护罩6来保护和限制万向节的转动角度极限。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驱动电锯切割部分13,在靠近电锯切割部分13设置有第二万向节14,第二万向节14靠近电锯切割部分13的一侧通过驱动转轴4上设置的斜齿直角转接设置电锯切割部分13。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电锯切割部分13得切割角度可调,配合动电机2便于切割,将第二万向节14设置为双万向节,双万向节的调整角度大于单万向节,如此,电锯切割部分13的方向调整角度就更为宽阔,万向节处设置有包裹万向节的弹性防护套15来保护。
实施例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双万向节的调整角度大于其极限而抱死传动,在靠近电锯切割部分13的第二万向节14的防护管3上设置又支持座11,另一侧设置有定位杆9,在定位杆9与支持座11之间转接设置有伸缩杆10,一方面,通过定位杆9、伸缩杆10和支持座11来限定第二万向节14的转动角度,防止其超过极限,另一方面,通过伸缩杆10来调整电锯切割部分13与连接杆的角度,使得在剪切不同高度的林木时,其角度容易调整。对于比较高的绿化林木,可增加连接杆的长度来达到所需要的切割点。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841.3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449301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A01G 3/08
专利分类号:A01G3/08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黄淮学院
第一申请人:黄淮学院
申请人地址: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开源路6号
发明人:闫德祺;安玉善
第一发明人:闫德祺
当前权利人:黄淮学院
代理人:邓金涛
代理机构:1145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