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的角度观庄子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来源
李 帆/
海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对庄子思想的评判,不能简单地以既有标尺作为参照,而应该从其思想本体出发,以其思想对所指向对象的态度为标尺,以判断其积极与消极。而如果以“化”的角度反观庄子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深究其思想成因,不难发现,庄子的哲学思想,建立在宇宙观的基础上,虽然在对人世社会抱有消极逃避的态度,但在个人归化宇宙大道、保全自然本心,实现灵魂自由等方面,展现出相当积极的一面。
关键词: 庄子 “化” 宇宙 道 宇宙观 消极 积极
一、“化”在庄子哲学思想中的含义及其表现
自《说文解字》记载,“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变也”,其本身即包含变化、改变的含义。“化”的“改变”应具有两层含义,一则是从宏观的视角看,万事万物的变化,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二则是从微观的角度看,事物自身和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庄子提出和深化了“化”这一概念,作为其处理个体与宇宙关系的重要法则。在庄子看来,“化”是个体摆脱自身局限,坚守自我本心,实现“德”之完善的重要途径。
(一)“化”是个体实现“逍遥”的重要手段
在《逍遥游》开篇,庄子即提到,北冥之鱼“化而为鸟”,实现了由“鲲”到“鹏”的第一次转变。这一转变并非简单的外在形象的变化,而是“鲲”摆脱束缚,力求实现“无所待”境界的一个重大转折。而当“鲲”化为“鹏”之后,它所能达到的境界有了一个巨大的拓展,可以在由北冥到南海的时空恣意纵横。鹏虽然依然有所待:“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然而相较于作为“鲲”时,局限于北海之一隅,鹏借助六月之风,无疑是向真正的逍遥跨进了一大步。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报告提出:“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1]
不同个体所能感受到的逍遥不同,而不同个体的逍遥是有程度的分别的。人应打破自我所处环境的避障,追求真正的逍遥境界。所谓真正的逍遥,庄子在逍遥游中谈到,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人不再必须有所依赖,实现自身同宇宙万物的大化,个体忘掉了自己,真正做到和宇宙的合二为一。
(二)“化”是破除壁垒、打破执念的重要途径
“化”不仅是个体追求真正逍遥的方式,还是破除执念,打破壁垒,实现真正理解与沟通的重要途径。庄子认为,“道”作为真理的存在,包容万物,其本身是无所谓对错,无分彼此的。然而当人们仍为地区分彼此对错,就自行为自己树立了壁障,使自身眼界有了局限性:“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由于人人都只以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做出评判,就必然会产生误解,因无法相互理解,纵使运用再多的言论自我阐述,其效果也无异于“鷇音”,因此庄子认为,过多地在意一己之见,就无法体悟真正的大道。
庄子提出,消除一己之见,实现对宇宙正确认识的方法是“以明”。为何要时刻保持“明静之心”?因为在庄子看来,万事万物虽然各不相同,其本质是一样的,事物自身的各个阶段虽然不同,核心也是相同的,这就叫做“物化”。庄子借由庄周梦蝶的故事,阐述消除物我梦真之别的道理。如果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了解不同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表现,只不过是“道”的不同变化,人们也才能够破除物我之见,实现真正的理解。
(三)“化”对于精神存续的重要意义
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开展的时间较晚,对举办城市马拉松的热情和马拉松文化的普及相对落后。马拉松比赛是人数最多,耗时最长路长最远的超长跑运动,随着运动与健康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马拉松比赛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每年世界性的城市马拉松赛大约有2000个。马拉松赛事不同于在场内举行的田径比赛,通常是在开放的环境中举行,不仅有专业的运动员,更多的是跑步爱好者,因此如何组织好一次马拉松比赛,赛前的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更衣室,童子将包袱递给一个成年男子,脆声说道:“拿去,熏香,记住,上等的。”成年男子朗声答应,朝峋四爷鞠了一躬,将包袱捧出。
其次,因宇宙之下的万事万物具有同一性,那么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也都是自然发展变化的结果。从宇宙的角度看,世间的万事万物非但没有彼此的差别,其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是宇宙发展变化的一环,无所谓成与毁、生与死的差别。
二、“化”所实现的人生境界
庄子不止一次提出过人合于大道的途径,如“以明”、“葆光”、“寓诸庸”、“心斋”、“守宗”、“坐忘”等等。这些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坚守自己的自然本心,不为外物变化和所处环境所困扰,最终实现个体归化于宇宙大道当中。而人将自己归化为宇宙大道,破除了自身所处的避障,消除了物我之见,同一了生老病死等各个阶段后,所达到的境界,即是“真人”、或者“才全德不形之人”。
将整个博弈过程表现在二维坐标上,如图2,(0,0)和(1,1)为两个均衡点,是政府与购房者演化博弈的两个稳定策略,达到哪个均衡点取决于博弈的初始条件。当初始条件位于区域1时,此时政府不釆取激励对策,或者激励无效,购房者选择购买普通房,最终博弈达到均衡点(1,1),该博弈处于帕累托劣均衡;当初始条件位于区域3时,此时政府采取了激励政策并且有效,购房者选择购买被动房,最终博弈达到均衡点(0,0),该博弈处于帕累托优均衡。
所谓“真人”,无论是《逍遥游》中的“神人”,还是《齐物论》中的“至人”,都是人归化大道的表现,因人融合于大道当中,所以可以做到“无所待”,并不为水火雷电所惊扰。这些“真人”逍遥于尘世之外,常人不可得见。而在俗世之中,同样有一群人合于大道,这类人虽然身体有残缺,但是因他们可以主动将自己归化于宇宙万物,是以展现出形体残缺但德行完备的形象。可以说,“真人”代表的是“道”的形象,而“才全德不形之人”是“道”在人世的具体体现。
三、庄子哲学思想产生的根源及其人生态度
(一)宇宙观之下的世界观、人生观
但凡一种哲学思想,必定离不开对宇宙、世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道家以外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和主要主张,大多缺少对宇宙与自然深入细致的思考。而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出发点不在于社会,而在于宇宙自然,其世界观、人生观是建立在宇宙观之上的哲学观。道家的哲学体系,建立在对宇宙的思考之上。老庄先对宇宙的本质特征进行思考后,从而确定了对世界、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这也就无可避免的,使道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在意于对社会的改造,而着意与向宇宙的靠拢①。因此在庄子的文章当中,更多地是讨论如何实现个人和“道”的归一,而不执意于对社会的改造。这也就导致以儒家等提倡积极入世的流派来看,道家的主张更多地偏向于“消极”“无为”。
(二)万物为一的宇宙观
庄子认为,宇宙宏大而没有边界。宇宙因其广大而没有尽头,因此也就没有边界疆域的概念,没有了边界疆域的概念,“大”、“小”的范围也就难以界定,也就自然没有了彼此之分,没有彼此之分,也就没有了对错之别。
除此之外,庄子的宇宙观还继承了老子对宇宙的认识了解。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在表述站在宇宙的角度,万事万物具有同一性。庄子继承并延伸了这一思想,在《齐物论》中他强调“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将自己的视角上升到宇宙的高度,俯视世界万物与众生百态,体悟到芸芸众生虽各有其貌,然而以“道”的角度观照,并无不同。
因此,庄子在《齐物论》中,坚决反对“成心”之见。他认为,人世间的种种争执,正是由于人们都以自我为中心,秉持“成心”之见去审视万事万物。当人们有了“成心”,也就有了是非之见,就难以跳出固定的一隅,真正认清事物的本质,妄自以自己的标准评判他人,引发无数主观是非的争执。
(三)自然同一的世界观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的存在与变化,都是自然生成的结果:
首先,因宇宙“未始有封”,也就没有彼此之别,那么宇宙之中的每一个事物,其存在都有自身特定的道理:“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而妄自区分事物的正反对错,极容易将自身局限于某一点,而对事物缺乏整体的认知。
摇摆于诙谐与荒谬之间,斯各格兰德的作品难以安放。评论家们曾试图将其作品置于梦境与噩梦之间的某个位置,或是杜尚(Duchamp)与玛格丽特(Magritte)的艺术史传统中,又或是达达与超现实主义类别之下。但严格地说,斯各格兰德作品中的灵感所带来的影响绝非微不足道。
而庄子对待人与宇宙的关系,采取的是“化”的态度。他希望人可以将个体的生命,融入于宇宙的整个过程当中去,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当人“化”入大道,将不再有物我之别,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生老病死,也都将没有区别。如此一来,人的肉体虽然消亡,而精神恒存于宇宙大道当中,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从个体的角度看,自然是“无”,但是站在宇宙的角度看,因宇宙永恒,个体精神融于宇宙大道,也随之长存不朽。
庄子的人生态度与生存方式,追求的是“无用之用”,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脉络,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纠葛当中游走,以做到保全自我的本性。在庄子看来,那些可以崭露头角,追求“名”与“实”,力求有所作为的态度,是“天之戮民”,正因为过于展露自身,表现自己“可用”的一面,轻者备受奴役,重者遭致杀身之祸,中道早夭,而统治者以社会道德规范百姓的行为,更是破坏了人的天性,是“欺德”的表现。
(四)积极化“道”的人生观
在万物同一的宇宙观和无彼此之见、成毁之别的世界观的基础上,庄子的人生观落脚点也不再是客观世界,而是自然与“道”。因此,庄子坚决反对对“名”、“实”的追逐,反对“是”与“非”的争论,反对对统治者“暴政”的盲目纠正,也反对统治者“藏仁以要人”“以己出经式仪度”,即用社会道德绑架百姓群众。
如果以“化”的观点看待万事万物的变化,以“化”的态度融于宇宙大道。那么,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的“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和在《养生主》中提出的“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相矛盾处也就可以理解了:“其形化,其心与之然”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两句话所表达的看法,一则为精神终尽,一则为精神不灭,似乎相互矛盾。
从这个角度出发,庄子关注于个人“德”的完善,而并非形体的健全。庄子提出的“德”并非儒家宣称的符合社会规范的“德”,而是“道”进入有名有形之后的状态,是个人符合“道”的具体表现。正如王骀、兀者申徒嘉、哀骀它等人,虽形体残陋,然而德行充足,生命自然流露出可以吸引他人的精神力量②。是以,庄子提出了“才全而德不形”的观点:认为面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运行,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不必为外在的事物所影响,进而实现人与“道”的和谐统一。
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其社会观和人生观是建立宇宙观的基础上。道家的一切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宇宙和“道”。是以道家所思考:人如何与“道”相交融。庄子不在意人世的变化,不在意人的生老病死,因为以宇宙的角度看,世间的一切都是“道”自然生成的结果。因庄子思考的对象是“道”,所以庄子的力求人与宇宙大道的交融,注重个体自然天性的保全。
四、结语
是以,庄子的思想,于人世社会的角度看,是消极的,但是于宇宙大道的角度看,是积极的。无论是“以明”,还是“心斋”,乃至于极端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都是积极归化“大道”的表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不是要求人刻意摆脱现实,追求自然,而是要求人自觉地以宇宙的视角看待世事万物,归化于大道当中,实现真正逍遥的境界。
1.2.1 起搏器综合征 起搏器综合征是指单腔心室起搏过程中,因心房收缩时恰逢心室起搏收缩、房室瓣关闭,心房血向静脉返流并激活心房压力感受器,引起反射性血压下降等血流动力障碍。发生率为5%~10%。
如果以“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庄子思想的内涵、成因,会发现,庄子的哲学思想绝不是简单的消极避世,而是力求摆脱人世的困扰,突破自我的避障,积极努力归化于大道。对自然大道的追求,必然要摒弃人世功利之心,符合天地自然大道之“德”,也不与社会人伦提倡的“德”相违背。所以庄子才会说,“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庄子的思想,以宇宙洪荒为蓝本,力图唤醒人对本心、对自然、对自由最本初的追求和向往,期冀人与自然的归化同一,是个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变迁时,借以保全自我的最为有力的武器。
注释:
与数年前开始的智能制造不一样,这次的“工业互联网大潮”,好像潮头的走向还没有探明,浪涌的结果谁也不知晓,但很多人已在争做参与者,而且所有的参与者都在快跑,究竟哪里是目的地,似乎谁也不清楚,尤其是曾经领跑的美国GE公司忽然跌出赛道之后,玩家们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①观点引自《文学回忆录》,木心 讲述,陈丹青 笔录.文学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9~172.
②(清)王先谦,刘武,撰.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木心 讲述,陈丹青 笔录.文学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汉)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鉉,校订[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清)王先谦,刘武,撰.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