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阳举:“无欲”概念的理智德性维度论文

谢阳举:“无欲”概念的理智德性维度论文

道家的“无欲”概念不仅是一种伦理德性,也是一种理智德性。老子的“有欲”是一种认知策略,而“无欲”则是一种更根本的理智德性。一方面,“无欲”包含追求理智善的动机成分,即试图理解“道”,另一方面,“无欲”有助于认知者保持心灵开放、理智勇气、思维公正等理智德性,因而能够使认知者可靠地获得理智善。作为“理智德性”的无欲在伦理、劳作、艺术等其他理智生活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无欲;有欲;德性知识论;理智德性;

“无欲”是道家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术语。纵观整个中国哲学史,哲学家们大多是在伦理、政治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如“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周敦颐《通书》)。当代学者通常也把无欲看作一种伦理德性,如张岱年说:“道家讲无欲,其意是教人以最低限度的满足为满足。”[1](P445)又说:“老子所谓无欲,并非完全没有欲;正如他所谓无为,不是完全没有动作。所谓无欲,乃是今人满足于最少之程度;就此满足,不更有所企求。”[1](P451)但其实,在《老子》文本中,“无欲”也是一种理智德性。本文即尝试结合当代西方的德性知识论,从理智德性的角度,阐发“无欲”的理智德性维度及其认识论意义。

一、德性知识论与理智德性

德性知识论是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兴起的一种认识论进路。正如德性伦理学复兴了古希腊的“伦理德性”概念,德性知识论复兴了古希腊的“理智德性”概念,并把“理智德性”置于认知论研究的中心地位。

德性知识论的出现是为了调和认知论领域的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传统上,“知识”一般被定义为“具有证成的真信念”,“证成”是信念的一种属性,具有该属性的真信念就是知识。按照这个定义,说一个人S知道命题P,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S要有肯定的认知态度,即S相信P为真;其次,P是真的;最后,S能够提供正当理由证明P为真。第三个条件要求S必须明白无误地知道P为真的根据,这一立场被称为“内在主义”。

然而,这个要求似乎太强了,因为我们认为儿童甚至许多成年人拥有某些知识,却没有对信念的正当理由进行细致深入的思考。外在主义则认为,决定P为真的因素可以外在于S的认知范围,其中一种形式是由艾尔文·戈德曼(Alvin Goldman)提出的可靠论(reliabilism)。[2](P1-23)可靠论者把知识定义为出自可靠的认知过程的真信念,可靠的认知过程包括标准的知觉过程、记忆、良好的推理和内省。按照这种知识定义,我们可以承认儿童也拥有知识,即使儿童对自己的信念产生过程缺乏自觉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的知识定义中,证成是信念的一种属性,而在可靠论者的知识定义中,证成首先是认知过程的属性,只是在派生的意义上才是信念的属性。我们后面会看到,德性知识论的某些代表人物进一步把研究重心从人的认知过程的属性转移到人自身的属性上。

厄内斯特·索萨(Ernest Sosa)则进一步把证成的归属从人的认知过程转移到人自身[3](P3-26),他借鉴德性伦理学的“德性”概念,将理智德性作为知识论架构的基石,把知识定义为出自认知者的一个或多个理智德性的真信念。索萨所谓的理智德性是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和坚持真信念、避免假信念的认知官能或能力,如视觉、内省、记忆、良好的推理能力等。他把思维融贯也作为一种理智德性,同时区分了动物知识和反思知识,前者产生自可靠的理智德性,但完全是内在主义的,后者不仅产生自可靠的理智德性,还依赖于融贯、证成等因素,因此,索萨的德性知识论调和、吸收了可靠论和内在主义,为解决传统的知识论难题提供了新的进路。

很多知识论专家赞赏索萨将理智德性置于知识论研究中心的做法,但在对理智德性的界定上有不同看法,由此在以索萨为代表的德性可靠论之外,还产生了以罗琳·蔻德(Lorraine Code)、詹姆斯·芒特马奎特(James Montmarquet)和琳达·扎格泽博斯基(Linda Zagzebski)等人为代表的德性责任论。两派的分歧主要有两点,首先,德性可靠论者把知觉、内省、记忆等认知官能或能力看作理智德性,认为它们是可靠的真理助手(truth conducive),能够使认知者的真信念和假信念之间的顺差最大化。而德性责任论者则认为,运不运用德性,应该是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是我们能够为之负责的东西,知觉、记忆等都不能算理智德性。因此,德性责任论者把心灵开放、思维公正、细心、缜密、理智勇敢等性格特征或人格特质作为理智德性。其次,德性可靠论者运用理智德性概念来分析知识概念、解释证成的本质和结构,以解决盖梯尔反例、反驳怀疑论等传统知识论难题,而部分德性责任论者则认为传统的知识论研究的范围过于狭窄,应该扩展知识论研究的范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11](P37)

综合德性可靠论与德行责任论双方的观点,“理智德性”一般被定义为有助于获取知识的先天具有的能力或后天获得的性格特征。德性可靠论认为理智德性是能力德性,德行责任论认为理智德性是性格德性。德性责任论者质疑德性可靠论把人简化为认知机器[6],而德性责任论则似乎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知觉知识等低级知识,毕竟,我知道我面前有一台电脑,这并不需要我有什么卓越的性格特征。[7](P92-116)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对理智德性的完满解释必须包含能力德性和性格德性,前者能够解释低级知识,后者比较适合于解释复杂的科学知识、艰深的哲学知识。德性知识论把知识论的重心从研究信念的性质转移到研究人的认知官能的性质甚至人自身的特征,把作为认知者的“人”及其德性置于知识论的核心地位,知识论研究真正成为对人自身的研究。

首先,“无欲”能保证认知官能不受欲望的干扰,《老子》第十二章说:

二、“无欲”与作为认知策略的“有欲”

需要指明两点:第一,本文并不否认“无欲”同时也是一种伦理德性;第二,本文并不是要试图证明道家的代表人物如老子、庄子自觉地把“无欲”视为一种理智德性(不过,本文也并不排斥这种可能),而是试图证明“无欲”本身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避免谬误,因此应该被视为一种理智德性。

《老子》第一章就出现了“无欲”一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1](P1)

“无欲”可以理解为欲望寡浅、欲望淡泊,老子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明显是把“无欲”与认知活动联系起来。王弼注曰:

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管子·内业》)

1.2 研究方法 手术组患者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前检查患者有无尿路结石及骨骼脱钙情况,测定肾功能,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位置后手术。研究组患者在甲状旁腺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西那卡塞治疗,开始剂量为25 mg/d口服,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量,2~4周调整一次,最大剂量不能超过75 mg/d。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疗效及并发症情况。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清钙、磷水平恢复正常,且甲状旁腺素下降>75%;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钙、磷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甲状旁腺素下降25%~75%;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改善不明显甚至病情加重,甲状旁腺素下降<25%。

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11](P1)

老子与注释家都认为,“无欲”有助于我们理解道或世界。如果宽泛地把“无私”理解为根源于“无欲”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在黄老道家的文本中看到更多直接把“无欲”与认知活动、认知成就联系起来的例证,如:

无私者知。(《经法·道法》)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图2C)显示,耐药细胞MCF-7R中增殖相关蛋白C-myc和Cyclin D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敏感细胞MCF-7(t值分别为6.10、27.89和8.72,P值均< 0.001),T47DR和 T47D 细胞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t值分别为5.23、16.11和11.88,P值均< 0.01)。

唯公无私,见知不惑。(《经法·名理》)

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管子·心术上》)

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管子·心术上》)

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11](P1)河上公注曰:

但是,把“无欲”理解为理智德性,首先会遇到文本上的障碍,因为老子同样把“有欲”与“观”的认知活动联系起来。如果“无欲”有助于“观其妙”,因而应该被视为一种理智德性的话,那么“有欲”有助于“观其徼”,也应该被视为一种理智德性。然后,截然相反的心灵状态不可能都被归为美德,例如,如果心灵开放是理智德性,那么,心灵闭塞就只能视为理智恶习;如果理智勇敢是理智德性,那么理智怯懦就只能被视为理智恶习。

笔者认为,虽然这里“无欲”与“有欲”对举,但它们归属于不同范畴。王弼把“观其妙”释为“观其始物之妙”,把“观其徼”释为“观其终物之徼”,并说“徼”是“归终”之意。“始”与“终”可以理解为创始与完成,或生与杀,“其”则指的是“道”。按照这种解释,老子的意思似乎是说:“常无欲”,以理解道创始万物或“生”物之妙;“常有欲”,以理解道给万物规定好的归宿。似乎“无欲”与“有欲”都不是理智德性,而只是一种认知策略或思维方式,非常类似于康德所谓的“反思性的判断力”:我们把道看作无欲望的,然后让自己保持无欲的心灵状态来理解道;我们把道看作有欲望的,然后让自己保持有欲的心灵状态来理解道。但是,反思性的判断力并非在寻求客观知识,而只是力求获得一种主观的理解。而且,把道看作有欲望的,与道的非人格性并不相符。因此,本文倾向于河上公对该章的解释:

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11](P2)

生物质固体成型主要分为模辊挤压、螺旋挤压和活塞冲压等方式[15]。其中,螺旋挤压、活塞冲压主要用于生产块状及棒状燃料,模辊挤压主要用于生产颗粒燃料 ,且具有生产率高、成型率高、成型颗粒质量好、可连续生产等优点,与螺旋挤压、活塞冲压相比,工作状态更稳定,对物料的适应性更好,且其生产的颗粒燃料满足燃煤电厂对生物质成型燃料均匀度要求,可实现工业的自动化上料,是目前发展的重点。

按照河上公的诠释,“无欲”与“有欲”所“观”对象不同。从字面上来理解,常保持无欲的心理状态,以理解道;常保持有欲的心理状态,以理解世俗之人的诉求、旨趣。魏源对该句的解释,与河上公大体相似:

凡书中所言道体者,皆“观其妙”也;凡言应事者,皆“观其徼”也。[12](P18)

“无欲”侧重于在认知或理论上理解道,而“有欲”则侧重于在实践上理解世俗之人的欲求。因为世俗之人都是有欲求的,因此必须从欲望的角度来理解世俗之人,“有欲”是一种认知策略或认知方式,而不是理智德性。

然而,笔者认为这里的“困难”是似是而非的。首先,“无欲”仅仅是在字面上是指没有任何欲望,就其实质而言,指的则是欲望寡浅、欲望淡泊,尤其指的是对物质、财富、享受、名誉、声望、地位等对象的欲望。鉴于《老子》文本的格言体、诗体语言的特征,我们在解释《老子》文本时应该避免“思想聚焦”而按照字面意思将术语的含义绝对化。[14](P12,P23)其次,扎格泽博斯基所说的动机是指对认识实在、理解实在等理智善的动机,他认为或许在更深的层次,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源于同样的动机,即对一般而言的存在(being in general)的爱。[5](P167)《老子》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观其妙”就是一种理智动机,“无欲”与动机概念并不矛盾,而是服务于对理智善的追求的。甚至我们也可以说,“观其妙”的动机正是源于对“道”或存在的爱,即试图建立与“道”或存在之间的认知联系。因此,“无欲”同样包含追求理智善的动机成分,即试图理解道,或者说意欲建立与道之间的认知联系。“无欲”也同样包含实现理智善的可靠成功。

从哈尔滨市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了解到,哈市开始启动制订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工作,其中首次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纳入照顾服务项目。

道德无形而王万天者,无心之心存也;天地无为而万物顺之者,无虑之虑运也。由此观之,无心之心,心之主也。无用之用,用之母也。[13](P112)

4.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网络模式下的餐饮业法律规定不完善,很难确保消费者在网络交易过程中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另外,由于消费者与网络餐饮业对食品质量的评判标准不同,因此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歧,无法较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

河上公注云:

圣人重改更,贵因循,若自无心。[11](P188)

刘笑敢据注文认为,严遵本和河上公本原本都是“常无心”。[14](P487)因此,如果河上公的注解更符合老子原意,“常有欲,以观其徼”是指“观世俗之所归趣”,那么,“常有欲”本身就已经预设了“常无欲”,即第四十九章所言“常无心”,因为如果“常有欲”是如字面意思所说“常有欲之人”,那么,认知者个人的欲望会妨碍他认识世俗之人的归趣。唯有认知者保持“常无欲”的心理状态,才能不受个人欲望和主观偏见的影响,同情地、设身处地地理解“百姓心”。

因此,“有欲”并非是一种理智德性。首先,“有欲”是一种具体的认知策略或认知方式,是一种虚拟的假设,即从欲望的角度、设身处地地理解“世俗之所归趣”,因为世俗之人皆有欲望,只有假设自己处在与他人同样的情况,才能真正理解他人。其次,“常有欲”本身已经预设了“常无欲”,即不受个人欲望和主观偏见的影响。然而,即便“有欲”确实是一种认知策略或认知方式,并不排除“无欲”也是一种认知策略或方式,即认知者假设自己与道一样是无欲望的,从而获得对道的理解。因此,本文接下来将把“无欲”与德性知识论者(主要是德行责任论者)提倡的诸种理智德性做比较,进一步论证“无欲”有资格被视为一种理智德性。

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12月16日。联系人:Antonio di Cristofano;联系地址:Associazione Musicale "A.Scriabin", Via Etiopia, 25, I-58100 Grosseto, Italy;电话:(+39)0564 - 491805, 334-6608436;传真:(+39)0564 - 491805;邮箱:antoniodicristofano@gmail.com ;网址:http://www.premioscriabin.it/。

三、“无欲”与诸理智德性

我们刚刚讨论《老子》第一章文本中的“无欲”和“有欲”两个概念,认为“有欲”只是一种认知策略,而不是理智德性,而且“有欲”的认知策略本身已经预设“无欲”。然而,这还不能充分证明“无欲”就是一种理智德性。如前所述,本文的目的不是要证明老子自觉地把“无欲”作为一种理智德性来对待,而是试图证明“无欲”有助于获得理智上的善,因此是一种理智德性。因此本节内容不再局限于通过诠释、分析《老子》文本来解释“无欲”概念,而是直接将“无欲”概念置于理智德性的概念框架中,解释“无欲”是如何有助于获得理智上的善的。

我们首先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无欲”似乎不符合扎格泽博斯基对理智德性的结构分析。按照扎格泽博斯基的观点,无论是伦理德性还是理智德性,都包含“产生一个特定欲求目的的动机”和“实现该目标的可靠成功”两种成分(理智德性包含“可靠成功”的成分并不意味着理智德性必须总是能够保证成功获得理智善),也就是说,理智德性首先必须根据动机来解释,而动机是一种“激发和指导行动朝向一个目的的情感或感受”[15](P88),而“无欲”似乎排除任何情感、动机。

之所以强调“从字面上来理解”,是因为笔者认为,“常有欲”并不能像河上公那样理解为“常有欲之人”。“常有欲,以观其徼”并非如字面上所说,认知者要拥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才能理解世俗之人的诉求和旨趣。恰恰相反,“常有欲,以观其徼”所说其实正是老子在第四十九章所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此句帛书本作“圣人恒无心”,严遵《老子指归》注云:

德性知识论虽然是新近出现的认识论进路,但是,其思想资源却可以上溯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休谟、康德等哲学家。中国古代哲学同样不乏关于理智德性的思想资源,例如,江怡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知识问题的探讨主要就是从德性的角度出发的,他还从德性知识论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哲学中的“德性之知”和“格物致知”这两个重要概念或命题。[8]还有学者指出,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就是将认知与个人自我超越的德性品质联系在一起。[9]近年来,我国台湾东吴大学的米建国更是致力于把《论语》和《大学》中思想资源置于德性知识论的哲学讨论中。[10]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者们大多只注意到儒家思想中的理论资源,却忽视了道家思想中也有类似的资源。事实上,道家思想中也包含丰富的理智德性元素,甚至庄子所谓的“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就完全可以被视为德性知识论的最早、最明确的宣言。本文接下来就将论证道家的“无欲”概念有资格被理解为一种理智德性。

蔻德认为,知识论专家应该更多地关注理智德性的人格、主动性和社会性维度,这些是一个在认知上负责的认知者想要获得的品质,它们能够帮助认知者在知识探索生涯中获得成功。蔻德因此认为,认知责任性(epistemic responsibility)是首要的理智德性,而其他诸如心灵开放、思维正直则是派生性的。芒特马奎特认为首要的理智德性是认知尽责性(epistemic conscientiousness),即意欲获得理智生活的恰当目标,尤其是渴望真理、避免谬误。他认定的其他理智德性包括不偏不倚、理智冷静、理智勇敢等。芒特马奎特还特别关注认知责任与道德责任的关系,认为道德责任性奠基于信念责任性。[4]扎格泽博斯基在《心灵的诸美德》(Virtues of the Mind)中细致分析了德性的结构,她认为,无论是伦理德性还是理智德性,都包含动机和成功(success)两个成分,即直接以某种善为目的,并具有可靠地成功获得该目的的能力。理智德性具有达至理智目标的动机和可靠地成功获得理智目标的品质。[5](P165-184)

老子清楚地认识到,对感官享乐的过分欲求会妨碍知觉和思维的认知功能。戈德曼这样的可靠论者认为知觉和良好的推理是可靠的信念产生过程,德性可靠论者进一步认为知觉和良好的推理是认知者具有的理智德性。可靠论者放弃了柏拉图、笛卡尔关于知识的不可错性(infallibility,或译“绝对可靠性”)的理想标准,仅要求认知过程或理智德性产生的真信念与假信念之间的顺差最大化。而“无欲”则可以通过避免欲望对能力德性的干扰而增加真信念在信念输出中的比重。更为重要的是,虽然“无欲”更接近于德性责任论主张的性格德性,却能够对能力德性的发挥施加积极的影响而在能力德性和性格德性之间建立某种更紧密的联系。

其次,“无欲”能够可靠地保证成功获得理智善的另外一种方式是防止欲望对求知动机的扭曲。换句话说,“无欲”不仅能够保障认知者可靠地发挥其能力德性的作用,也有助于认知者稳定地发挥其他性格德性的作用。“无欲”有助于认知者保持心灵开放(Open-mindedness)。心灵开放是指从偏见、偏袒以及其他使心灵封闭、不愿考虑新问题、接纳新观念的习惯中解放出来。[5](P173)我们可以用《庄子·逍遥游》中一段材料对此加以说明: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施因意欲大瓠为我所用而被功利欲求闭塞了心灵,因而不能以新的眼光看待大瓠,反而不能认识到大瓠另有妙用。

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详细讨论“无欲”与其他理智德性的联系,但相信读者很容易就能看出“无欲”如何有助于认知者保持全神贯注(wholeheartedness)、理智冷静(intellectual sobriety)乃至细心、思维缜密等其他理智德性的。至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无欲”视为一种理智德性。“无欲”以追求对道、世界的理解等理智上的善为其动机;“无欲”既能可靠地保证能力德性的运作,又能使认知者保持心灵开放、理智勇气、思维正直等其他性格德性。因此,“无欲”不仅和其他理智德性一样包含动机和成功两种成分,而且可以在能力德性与性格德性之间建立联系,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无欲”是比心灵开放、理智勇气、思维正直等更为根本的理智德性。

送谢氏父子走的时候,苏楠说,刚才没告知你们,咱们的谈话我已经录了音。我想提醒你们的是,现在我的委托人的女儿连工作都丢了,失业在家,生活很不容易。你们刚才也承认了,当年是我的委托人救了谢老先生。现在她有难了,你们不应该伸手施救吗?你们竟然借此机会要挟她,索取什么五千块钱误工补助,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做的事。

“无欲”有助于认知者保持理智勇气(intellectual courage)。理智勇气是使认知者能够坚持其信念的心灵特征。[16](P289)俗语谓“无欲则刚”,语出《论语·公冶长第五》: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当下企业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与前提。建筑工程管理在整体工程施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工程施工与建筑企业之间的必然联系,其中建筑工程管理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的影响颇大。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由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项目管理、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为建筑企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在整个企业制度改革中就凸显必要[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钱穆解释说:“人多嗜欲,则屈意徇物,不得果烈。”[17](P120)虽然《论语》及钱穆注解都是就伦理德性而言的,但无疑“无欲则刚”也能体现在认知活动中。一个欲望淡泊的人更不容易因为外界的威逼利诱而故意生产假信念,甚或为了避免真实信念与假信念之间的“认知不协调”[18](P110),而用假信念进行自我说服。

“无欲”有助于认知者保持思维公正和不偏不倚(impartiality)。正如《庄子·齐物论》所说的那样,一个做到“吾丧我”的人(即一个与个人欲望、偏好、偏见保持距离的人),能够以“两行”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各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所谓“两行”,即“以一种道的胸怀和眼光,平等、开放、客观公允地看待言论”[19](P93),通过把矛盾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而保持思维公正。

Ganeriwal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机制(RFSN),基于节点成功交互与失败交互次数来选取信任因子[3],通过使用贝叶斯公式计算节点信任度。文献[4]为了应对无线传感网的内部攻击,采用D-S证据理论结合多种证据来识别网络中的恶意节点,并且给出了处理不可靠邻节点信任证据的方法。文献[5-6]选取主观逻辑来描述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常用包含代表不同信任程度的元组来刻画不完全信息场景下的信任关系。文献[7-9]分别考虑了通信信任、能量信任以及数据信任,比以往的信任模型更加可靠和精确。

四、“无欲”的伦理与审美价值

不同于德性可靠论,德行责任论是按照伦理德性的模式来理解理智德性的。一切伦理德性都以某种善为目的,而理智上的善是善的一个子类。相信《老子》所谓的“常有欲,以观其徼”“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已经能够清楚表明作为理智德性的“无欲”在伦理、政治上的价值。下文将以《庄子》中的某些本文为依据,简要说明作为理智德性的“无欲”在环境伦理和艺术创作中的价值。

首先,“无欲”在环境伦理中的价值在于有助于人类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肯定: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存在问题 目前,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7级之前的学生采用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2017级学生采用2017版培养方案,这两版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的定位和开课时间基本没有变化,说明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的培养方式并没有做出大的改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中设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大多关注课程本身的知识重点、难点和深度,较少关注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使得每门课程之间的知识点容易出现相互脱节的现象。

“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庄子·外物》)

笔者认为,“无用之用”即以辩证的命题形式揭示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19](P253)“山木,自寇也”表面上是讲自然事物因为对人类有用而被消耗,其实暗含着对人类工具理性的批判。《庄子》的意思是说,自然事物具有独立于人类欲望、人类善的内在价值。只有暂时悬置人类的欲望,抛弃对待自然的工具理性态度,我们才能真正发现并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

其次,“无欲”有助于在艺术创作和技术劳作中取得突出成就: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发布的《关于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的公告》、CTFA和中国香化协会2010年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都将蛋白酶作为化妆品原料,未见它外用不安全的报道。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达生》)

“斋以静心”即《庄子》内篇所说的“心斋”“坐忘”。“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说明,通过排除对庆赏爵禄、非誉巧拙的欲望,艺术创造者或手工艺人才能集思凝神,“观天性形躯”,把自我与外界高度融为一体,从而获得鬼使神工之妙。《达生》篇的“佝偻者承蜩”“津人操舟若神”、吕梁丈夫“从水之道而不为私”“东野稷以御见庄公”“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等故事也都能从不同侧面说明“无欲”的审美和艺术价值。

有时乞讨的人的碗不干净,爷爷奶奶就让我们帮他们把碗刷冲干净再装粥饭。有次来了一个患了帕金森综合征的老爷爷,他乞讨的碗已烂了一大块,装不了多少粥饭,不小心还会刮伤嘴。我爷爷看到后满脸难过,默不出声地打开柜子,拿出一只过年过节才拿出来盛饭菜的铜碗给老爷爷。我姑姑看到后马上把铜碗抢了回来,一向听话温顺的姑姑和爷爷吵了起来,紧紧捂住那只铜碗,就是不肯给手上的铜碗,要拿一只瓦碗给老爷爷。我第一次见到爷爷呼喝姑姑,爷爷说,老爷爷手颤,瓦碗易摔烂。那年头讨一碗稀粥都不易,讨一只碗更难。爷爷坚持给一只铜碗给老爷爷,还装了一点煮好的番薯、玉米和几只鸡蛋给他,扶起老爷爷走到村口,才难过地走回来。

他们给予我的温情、鼓励和方向,使得我在病痛当中拥有了治疗的勇气和好好活下去的力量。是的,疾病对人精神的摧毁,是无与伦比的。它蚕食和绞杀人的肉身,进而上升为对精神的折磨。也许,世上万物,都是残缺的,不完美的,在残缺和不完美中,万事万物才会更加坚韧,也才有追求完美的心愿和理想。

五、结语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专注于政治、伦理问题,因而“无欲”概念的理智德性维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这个概念理应被看作道家哲学对德性知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由上文可知,完全有理由把道家的“无欲”概念视为一种理智德性。“无欲”既包含扎格泽博斯基所谓的德性动机成分,也包含德性成功成分,而且可以在能力德性与性格德性之间建立联系,甚至是比心灵开放、理智勇气、思维正直、理智冷静、思维缜密等理智德性更为根源性的理智德性,更能保证认知者获得理智上的善。同时,作为理智德性的“无欲”也能够在政治、伦理、审美、艺术等理智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A.I.Goldman.What Is Justified Belief? In:G.S.Pappas (ed.) .Justification and Knowledge.Reidel:Dordrecht,1979.

[3]E.Sosa.The Raft and the Pyramid:Coherence versus Foundations i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1980,(5).

[4]John Greco,John Turri.Virtue Epistemology[EB/OL].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6 Edition),Edward N.Zalta (ed.),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6/entries/epistemology-virtue.

[5]L.T.Zagzebski.Virtues of the Mind: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of Virtue and the Ethical Foundations of Knowled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6](美)厄内斯特·索萨.德性知识论:品质与能力[J].郑伟平,曹剑波,译.世界哲学,2014,(5).

[7]L.T.Zagzebski.What is Knowledge?.In:The Blackwell Guide to Epistemology.London:Blackwell,2006.

[8]江怡.知识与价值:对德性认识论的初步回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9]郝苑.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论欧内斯特·索萨的德性知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4).

[10]米建国,叶方兴.当代知识论的德性转型——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米建国教授学术访谈[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11](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12](清)魏源.魏源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11.

[13](汉)严遵.老子指归译注[M].王德有,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5]方红庆.理智卓越、真理之爱与知识——扎格泽博斯基的德性知识论及其批判[J].道德与文明,2015,(2).

[16]J.Greco.Virtues in epistemology.In P.K.Moser (Ed.).The Oxford Handbook of Epistem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7]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8](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黄希庭,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19]谢阳举.老庄道家与环境哲学会通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The Rational Virtue Dimension of the Concept of“No Desire”

Xie Yangju

The concept of“no desire”of Taoism is not only an ethical virtue,but also a rational virtue.In the first chapter of Laozi,“desire”is a cognitive strategy,while“no desire”is a more fundamental rational virtue.On the one hand,“no desire”contains the motive component of pursuing the intellectual good,that is,trying to understand“Tao”.On the other hand,“no desire”helps the cognitive to maintain the rational virtue of mind opening,rational courage,thinking justice,etc.,so that the cognitive can reliably obtain the intellectual good.As“rational virtue”,“no desire”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ther rational life fields such as ethics,labor,art and so on.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9)10-0005-08

谢阳举,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西安 710069)

【责任编辑:赵 伟】

标签:;  ;  ;  ;  ;  ;  ;  ;  ;  ;  ;  ;  

谢阳举:“无欲”概念的理智德性维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