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论文_韦家冬,张晋元,朱召银,张东升,俞兵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股骨近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股骨,近端,关节,钢板,转子,功能,流行病学。

股骨近端论文文献综述

韦家冬,张晋元,朱召银,张东升,俞兵兵[1](2019)在《中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流行病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9年9月至2016年9月放射科X线片及患者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剔除复查资料,筛选中老年人(≥50岁)股骨近端骨折病例。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等信息并以AO骨折分型原则为标准进行骨折分型。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 212例,男434例,女778例,除50~60岁外,在性别构成上女性患者显着多于男性(P<0.01);在不同年龄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90岁患者人数逐渐增高,自90岁开始下降。各个年龄段男女构成比存在差异,5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后逐渐转变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差异逐渐扩大;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数量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更易罹患股骨近端骨折,特别是70~90岁的老年女性。股骨近端骨折的患病人数依然逐年增加,骨质疏松预防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蔡军,方凯,苏立[2](2019)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骨科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3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80例与对照组55例。研究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6.2%)显着少于对照组(21.8%),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93.8%)显着高于对照组(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减少患者创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3期)

邢立峰,吴滨滨,修晓光,朱金强,潘丕春[3](2019)在《徒手牵引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3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老年人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现行手术方法进行改进:不用牵引床;手术床用可透X线材料改为平板床,于其尾端1/3中线处固定一可透X线的会阴柱,以利于术中徒手牵引;术中将患肢屈曲45°外展,C臂机与患肢股骨干成相反方向透视获得侧位像。结果:31例病人用该方法治疗,优13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90%,无髋内翻及螺钉切出等并发症。结论:改进的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可使手术简单、省时,减少放射损伤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曾武全[4](2019)在《钢板内固定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钢板内固定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对比2组患者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相比,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郑文宾,齐岩松,吴海贺,刘张章,包呼日查[5](2019)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学测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股骨髓腔的解剖参数和形态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DDH患者的病历资料,将55例DDH患者(男15例、女40例)中的65髋,根据Crowe分型分为4组,Ⅰ型(DDHⅠ组) 23髋、Ⅱ型(DDHⅡ组) 22髋、Ⅲ型(DDHⅢ组) 10髋、Ⅳ型(DDHⅣ组) 10髋,随机筛选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为全部55例患者拍摄双下肢全长等比例X线片及髋关节CT,并与对照组相关影像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DDHⅠ、Ⅱ、Ⅲ、Ⅳ组患者股骨近端形态异常,股骨头旋转中心高度明显小于对照组[(54±13)、(52±10)、(50±5)、(48±7) mm比(61±3) mm,F=7. 896,P <0. 001];前倾角明显大于对照组[(37. 2±2. 9)°、(44. 5±4. 1)°、(39. 1±4. 4)°、(41. 6±4. 7)°比(20. 1±3. 7)°,F=4. 691,P <0. 001];峡部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12. 5±4. 4)、(11. 9±3. 8)、(11. 7±2. 9)、(10. 3±3. 4) mm比(12. 6±3. 7) mm,F=5. 516,P=0. 005]。结论 DDH患者股骨髓腔发生较大程度变异,特别是CroweⅣ型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高铜拴,于哲,蔡丹,陈明[6](2019)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75例,评价其疗效,并探讨影响术后局部复发及肢体功能[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MSTS)]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患者随访25~76个月,平均随访52.8个月,无转移及死亡病例;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为(26.25±2.51)分,其中优42例,良2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3.33%。单因素分析显示,股骨近端骨肿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局部复发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性骨折、Campanacci分级、截骨长度及是否保留股骨大转子均无关(P>0.05);而无病理性骨折、Campanacci分级为II级、截骨长度≤12 cm、保留股骨大转子者术后MSTS评分均分别明显优于有病理性骨折、Campanacci分级为III级、截骨长度>12 cm及未保留股骨大转子者(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安全、有效,是否伴病理性骨折、Campanacci分级、截骨长度、是否保留股骨大转子是影响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因素。(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茹晓敏[7](2019)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IF)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108例IF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均54例。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观察组接受PFNA治疗,观察2组髋关节功能、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44%)高于对照组(81.48%),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CRP、IL-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RP(23.14±1.51)mg/L、IL-6(32.14±4.36)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7.98±1.26)mg/L、(76.87±5.0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患者接受PFNA治疗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炎症反应轻微,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4期)

余京杭,李连永,张立军,李祁伟,王恩波[8](2019)在《股骨近端截骨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治疗中的必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较切开复位+Dega骨盆截骨,同时行股骨近端截骨或不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明确同时进行股骨近端截骨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切开复位+Dega骨盆截骨治疗的DDH患儿67例(80髋),以TnnisⅠ、Ⅱ、Ⅲ型DDH为研究对象,共58例67髋纳入研究。其中,股骨截骨组33例(38髋),中位手术年龄25(15~46)个月,包括男童2例,女童31例;左髋13例,右髋15例,双髋5例;股骨不截骨组25例(29髋),中位手术年龄19(6~32)个月,包括男童5例,女童20例;左髋10例,右髋11例,双髋4例。比较两组髋关节发育情况,测量指标包括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关节转子间距(articulo-trochanteric distance,ATD)、股骨头中心距离差(centre-head distance discrepancy,CHDD)、股骨头骨骺高宽指数(height-to-width index,HWI)等指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1(24~70)个月。针对髋臼侧的形态学参数,两组AI改善程度ΔAI(术后当时-末次随访)分别为(5. 3±9. 2)°、(5. 0±4. 7)°,t=-0. 183,P=0. 855;两组CEA改变程度ΔCEA(术后当时-末次随访)分别为(6. 2±7. 7)°、(9. 0±11. 7)°,t=1. 121,P=0. 268。针对股骨近端的形态学发育情况,两组NSA改变程度ΔNSA(末次随访-术前)分别为(3. 2±13. 0)°、(4. 7±10. 1)°,t=0. 518,P=0. 606;两组末次随访Alsberg角分别为(76. 9±7. 8)°和(76. 2±6. 9)°,t=-0. 359,P=0. 721;末次随访ATD值分别为(24. 0±5. 3) mm和(26. 8±6. 0) mm,Z=-1. 955,P=0. 051。针对头臼关系的变化,两组单侧DDH的CHDD改变程度ΔCHDD(末次随访-术后当时)分别为(6. 5±7. 9)%和(3. 0±7. 1)%,Z=-1. 594,P=0. 118。针对股骨头骨骺的形态学参数,两组末次随访HWI分别为(55. 7±6. 7)%和(52. 8±6. 1)%,t=-1. 855,P=0. 068;单侧DDH末次随访r值分别为(1. 12±0. 13)和(1. 19±0. 15),Z=-1. 790,P=0. 073。两组末次随访单侧DDH的双下肢骨性长度差异(limbs length discrepancy,LLD)分别为(5. 2±7. 1) mm和(9. 4±4. 6) mm,t=2. 331,P=0. 024。随访患儿均无再脱位发生。按Kalamchi-MacEwen分型方法,两组AVN发生率分别为28. 9%(11/38)和20. 7%(6/29),χ2=0. 592,P=0. 442。结论行走年龄TnnisⅢ型及以下脱位的DDH在行切开复位+Dega骨盆截骨术时,无需不同时行股骨近端截骨术。(本文来源于《临床小儿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于清波[9](2019)在《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质量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及骨折复位质量。结果:术后,观察组Harri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骨折复位质量。(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2期)

裴介成,庞敬涛,冯德利[10](2019)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诊断为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PFNA联合中药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联合组,采用PFNA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消退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后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1);术后3、6个月,联合组髋关节功能优秀率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 PFNA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有利于消除患肢肿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股骨近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骨科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3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80例与对照组55例。研究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6.2%)显着少于对照组(21.8%),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93.8%)显着高于对照组(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减少患者创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骨近端论文参考文献

[1].韦家冬,张晋元,朱召银,张东升,俞兵兵.中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2].蔡军,方凯,苏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3].邢立峰,吴滨滨,修晓光,朱金强,潘丕春.徒手牵引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31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

[4].曾武全.钢板内固定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

[5].郑文宾,齐岩松,吴海贺,刘张章,包呼日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学测量分析[J].中国医药.2019

[6].高铜拴,于哲,蔡丹,陈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

[7].茹晓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

[8].余京杭,李连永,张立军,李祁伟,王恩波.股骨近端截骨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治疗中的必要性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9

[9].于清波.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质量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10].裴介成,庞敬涛,冯德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正常膝关节(a)和TKA膝关节(b)的...(a)插值前的曲线模型,(b)插值后的叁...一例CroweⅣ型DDH患者的X线片和叁维CT影...髋部受力与运动-图24-14 股骨近端生...由置入假体导致的股骨近端劈裂骨...双侧股骨头坏死;B:行双侧人工髓关节置...

标签:;  ;  ;  ;  ;  ;  ;  

股骨近端论文_韦家冬,张晋元,朱召银,张东升,俞兵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