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体育专业研究生素质教育要求探讨

21世纪体育专业研究生素质教育要求探讨

一、21世纪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要求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夏晨[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文中指出

柴志新[2](2019)在《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对策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生教育处在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正因为这个“最高”使得研究生的培养与本科生及其它层次的人才培养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渗透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当中。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指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把建设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放在重要位置”。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可见,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对我们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有着不可估摸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尤其是民族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通过对文献综述和深入分析,了解国内外研究生培养的相关研究现状,尤其是我国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状况,发现当前研究主要侧重于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存在着内容单一、视角狭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探究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学校档案数据和官网数据的收集、整理,掌握了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缘起、变迁和发展历程。根据国家发展五年规划和学校发展实际,将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十一五”之前、“十一五”期间、“十二五”时期。并对这三个时期研究生规模、学科设置、师资力量以及就业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其次,根据所收集的最新数据资料,从现有研究生规模、学科设置、师资队伍以及潜在的就业去向等几方面对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描述分析。为了从研究生自身视角了解他们对研究生培养情况的认识,对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从而更深入地把握研究生管理、导师指导、研究生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现有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讨论,本研究认为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着生源质量较弱、学科专业待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待落实、导师队伍建设待加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一是改进招生方式,提高生源质量;二是完善学科专业设置,丰富课程内容;三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导师指导。当然这些建议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的主动配合,才能达到目标,从而为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陈聪[3](2018)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的理论实现途径研究 ——基于耗散结构视角》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的发展,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为社会输出高等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为社会输出人才的质量;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而研究生培养模式又直接关系着创新人才的质量;连钱学森都说,培养不出人才,那一定是培养模式出了问题。由于我们国家现代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跟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近十几年来,我们国家研究生规模快速增长,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大背景下日益凹显。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体育类研究生是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类别,它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体育类专门性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体育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问题的大环境下,不仅出现了其它行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的通病,同时也呈现出鲜明的体育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弊病。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研究生下属的二级专业,它是大、中、小学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来源。它的培养模式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大、中、小学的体育师资的质量。本研究创新点在于首次将耗散结构理论运用到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在原有研究生培养模式,体育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耗散结构视角为切入点,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充分挖掘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问题的根源。并且以耗散结构视角为依托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重构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实现途径,研究结果认为:1)培养目标,应该从运动技能,科研水平,理论知识建立起游离的多元化的目标模式,形成非线性的目标形成路径。2)课程体系,应该以人为依托,建立起开放的,非线性的,远离平衡态的,具有涨落机制的课程体系。3)弱化原有的评价单一评价形式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起多元化的、开放的评价模式路径。

胡才麟[4](2018)在《广州地区高校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强则中国强,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对我国迈向体育强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提高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是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内在要求和本质需要。单一形式的课堂授课方式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有效的学术活动可以较好的弥补这一缺陷;学术活动是促进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和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提升学术活动的开展质量和学术活动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本研究遵循以提高广州地区高校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能力为切入点,立足于对广州地区高校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现状的剖析,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自编的调查问卷,从研究生、导师、组织管理、学术环境四个层面调查分析参与学术活动中存在问题并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生层面: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对学术活动缺乏认识,定位不准确,兴趣较低,参与度较低,处于被动参与状态,学术活动准备工作和总结工作不足,缺乏自身内在素质,学术成果产出较低,撰写能力不足。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缺乏,实践能动性不足。导师层面: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发挥不理想,对学术生缺乏监管;部分教师自身素质缺乏,指导形式单一,以导师为中心,指导时间不足,且每两次指导时间间隔过长;导师为研究生提供的学术活动信息缺乏,提供学术训练机会不足。组织管理层面:高校在制度建设不完善,培养方案对学术活动的要求有待加强;高校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学术活动机会不足,学术活动开展质量不高、数量较少,学术活动开展过于碎片化、随机化,稳定性和系统性不足,学术活动内容没有考虑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特点,学术活动宣传效果不佳,时间安排与参与者出现问题。学术环境层面: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环境较差,学术活动现场交流性不足;学术资源欠缺,学术思想教育不足;多数研究生只参与本专业领域的学术活动,扩展自己的纵向知识,但研究生参与其他相关专业领域的学术活动少,横向知识扩展不足。培养经费和学术研究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栾世超[5](2018)在《中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基于美国(NASPE)和(NBPTS)教师教育标准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教育的“热潮”在全世界掀起,“优质教育”在教育发展和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教师的基本素质则是“优质教育”发展的关键!而构建体育教师教育专业标准体系成为各国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师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诸多国家将教师专业化标准研发制定提上日程。促进推动教师教育合格化、标准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我国体育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体育师资的培养缺乏一套专业化的教育制度,至今还没有成文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而国外尤其是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已经制定并多次修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标准体系架构已相当成熟。因此,本文将通过对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和分析,深入阐释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情况,旨在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描述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两大委员会出台施行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比研究,找出适合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可取之处,为我国制定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建议。研究结果:通过研究美国各州施行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相关政策法案,分析美国两大机构实施的体育教师专业认证标准,结合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得出以下结论:一、我国需尽快制订全国性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二、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有极强的专业性。三、制订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应遵循终身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多元评价原则等基本原则。四、推行体育教师定期考核登记制度,逐步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五、加强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增强教师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六、我国需借鉴美国强制性、高标准、专业性的标准来提高我国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汤祥明[6](2016)在《江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国高度重视校园体育,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体育领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到2025年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这将大大的提高体育就业人口需求[1]。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是推动我国体育发展的生力军,加强对这一群体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江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江西省5所高校都有着不相同的历史沿革,其中江西师范大学有着80年的办学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江西师范大学和华东交通大学开设最全,下设4个二级学科;江西师大每年招生人数最多,南昌大学招生最少。2、五所高校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不完善、培养特色不突出、专业技能及科研水平不高、导师队伍水平总体不高、研究生教育投入不够等问题。3、针对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突出培养特色、实现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两手抓、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等改进措施。

左飞龙[7](2015)在《基于供求关系视角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以江苏省高校为例》文中提出自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迅速增加,国家对研究生的招生政策做了新的调整,各个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招生人数迅速增加,这段时期内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规模也迅速壮大。与此同时,关于体育学说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人才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要求,人才类型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以及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匹配等一系列问题都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将借助于经济学中的“供需原理”,试图从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之间关系的角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当前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剖析,找出现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完善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以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原理为依据,对江苏省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四个方面的设置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目前江苏省五所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关于培养目标的设定均体现了对学生政治思想、公共基础能力、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学习品质和态度以及健康体格五个方面的要求,基本涵盖了各专业方向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但是,从当前社会对体育学硕士人才的实际需求角度来看,目前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目标指向上涵盖面和行业宽度不够,高校的人才供给与市场对体育学硕士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第二,目前江苏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方向和二级学科方向的设置均是根据《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规定设置的,能够较为全面的覆盖体育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但是在三级学科研究方向的层面,部分高校对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考虑的不够全面,而是沿袭以传统专业项目分类的方式设立三级学科研究方向,个别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岗位吻合度不高,甚至没有与之匹配的工作岗位。第三,目前江苏省五所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关于培养方式的制定,基本都是参照国家层面对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指导要求来制定的,且在指导、教和学的方式以及培养考核方法三个方面均体现了对研究生能力打造的要求,能够在各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建议以及过程监督,导致实施过程中各行其是。第四,目前江苏省五所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都是按照必修课与选修课;学位课与非学位课两个分类依据进行的课程分类,完全符合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是通过对江苏省五所高校具体课程设置的深入研究后发现,部分高校的部分课程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老旧,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第五,体育学硕士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需要依靠体育学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来适应,因此科学、合理、完善的培养方案是达到这一动态平衡的关键。为此本研究提出的优化建议是:目标的设置覆盖面要全、涉及宽度要广;具体研究方向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社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研究方式应采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前提,以导师课题与研究生创新相结合,课堂传授与讨论、自学相结合,定期检查与过程监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设置应建立在“学科—课程—专业”人才培养路线的基础上设定。最终打破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静态,形成与社会发展机制相适应的动静结合的体育学硕士人才培养方案体系。

倪玉馨[8](2014)在《对我国2008-2012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给体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体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国内对其研究越来越关注,且研究范围越来越广。健美操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健美操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情况也是反映体育科研成果的组成部分,但目前对于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对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健美操学位论文质量及其存在问题,以利于采取措施提高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本文对我国2008-2012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这5年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2008-2012年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呈波浪式快速增长趋势。指导老师主要以教授为主、副教授占三分之一,还有少数为双导师联合指导。2、2008-2012年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其次为基础性研究,而开发性研究数量最少。三种比例有所失衡,发展开发性研究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其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采用4-5种研究方法的论文最多,且采用传统研究方法为主,而跨学科等新研究方法采用较少。3、2008-2012年我国健美操研硕士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于健美操教学、健美操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这一层面研究,跨学科的选题研究较少;选题中存在着一定的半重复现象,而具创新性选题较少。4、2008-2012年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中,调查型论文最多,其次是实验型论文,而理论型论文最少;学位论文转化为公开发表论文率低。5、2008-2012年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前三位是期刊、图书和学位论文,平均参考文献数为50.63条,基本达到国内要求,与国外要求还存有较大差距;参考文献的普赖斯指数为34.86%,表明具有一定新颖性;外文参考文献平均每篇仅有1.95条,说明我国健美操硕士研究生外文文献利用率非常低;图表使用量均衡,但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象。

曾诚[9](2012)在《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在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长的今天,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越来越多的群众懂得进行适宜地体育运动对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在积极响应国家“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号召的同时,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我国应试教育盛行,学生忙于学习而缺乏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等已成不争事实,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指导,提高体质健康是当务之急,社会体育人才市场需要大量优秀体育人才,这就对以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为己任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体育学科体系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办学历史最悠久,担负着培养大批高质量教学、训练、科研人才的使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以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科学有效地指导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同时在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习年限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江西高校在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为今后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1)江西省属于我国中部地区,体育学科是江西省传统优势专业,自从江西省研究生招生类别从A类变为B类后,由于受经济、地域、人才流失等因素影响,体育学科发展缓慢,反观江西省周边几个省份体育学科发展迅速,象广东、湖南、湖北、福建等都有体育学博士点授予权,江西省至今没有一个。2)大多数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较严,但对硕士研究生专项技能训练较少过问,部分研究生导师认为,专业技术技能较差,科研基础能力薄弱,部分研究生考研动机不纯等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3)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体现在学科学习较单一,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开设较少,课堂教学主要沿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象“讨论式”、“启发式”、讲座及谈心得体会等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法较少在课堂上出现;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整体不高制约了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及学术水平的提升,影响研究生对世界上前沿理论知识、专项技术学习的获得。4)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点在公共必修课课程类别安排上差别不大,所授课程在2-4门之间,一般以外语、自然辨证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为主;在学时、学分的安排上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理论课授课较多,专业技术课授课偏少的现象;在专业课的安排上,由于各校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目标略有差别,因此在专业课程的选取上各有侧重;在选修课的安排上各高校大体一致,都注重研究生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学习。5)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年限等已落后于社会快速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变化,以社会用人单位对体育人才需求变化为导向,更新滞后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注重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复合型体育人才。6)目前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3年学制较长,2年学制最为合理;部分研究生认为现行的研究生考核评价机制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应建立研究生弹性评价体系,应根据研究生个人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来选择学习年限,注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灵活性、多样化、多元化。7)通过对导师队伍调查发现,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有教授职称的硕导居多,以年龄间区在41-50岁的人群为主,这样的硕士生导师队伍结构相对合理,但不利于导师梯队建设,主要体现在年轻硕士生导师太少;博士学历以上的硕导不多。

王晓庆[10](2011)在《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影响因素,并根据广西自身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授权点少,专业不多,招生规模小。主要分布在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开设的专业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三个专业;广西高校培养模式相差不大,培养方案有所差异;导师队伍结构中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教授职称占的比重很高,青年硕士导师较少,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占的比重较小,学缘结构以师大占的比重较大,导师的科研能力较强,但承担国家级课题较少,导师队伍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在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中,体育场馆建设中注重资源合理调配,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实验室建设中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都拥有运动生理、运动解剖、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和运动心理5个实验室,但是专职实验员较少,研究生对实验室的使用率较低;图书馆资源方面生均拥有情况低于国家标准,研究生教材使用与本科生重复率较大,教材建设较弱;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就业领域主要在广西高校,就业指导薄弱;研究生自身能力较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等。

二、21世纪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要求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要求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2)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生培养相关研究
        (二)国内研究生培养相关研究
    四、问题提出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历程及贡献
    一、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历程
        (一)“十一五”规划之前的发展概况和基本特征
        (二)“十一五”规划期间的发展概况和基本特征
        (三)“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发展概况和基本特征
    二、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贡献
        (一)人力资源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培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取向
        (三)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贡献
第三章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一、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规模
    二、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学科设置情况
    三、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师资队伍情况
    四、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生源
        (二)研究生培养的学科设置
        (三)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研究生导师的指导
        (五)研究生自身
        (六)研究生的就业
    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改进招生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二)完善学科专业设置,丰富课程内容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导师指导
        (四)完善培养目标,凝练培养方案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清单
    附录二 测量工具
    附录三 关于“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其相关问题”的访谈提纲
致谢

(3)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的理论实现途径研究 ——基于耗散结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2.1.1 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1.2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1.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研究现状
        2.1.4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的研究现状
        2.1.5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2.2 耗散结构在体育科学方面的应用
    2.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比较分析法
    3.3 系统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形成路径
        4.1.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开放性
        4.1.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目标的远离平衡态解决办法
        4.1.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目标非线性相互作用原理
        4.1.4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目标的涨落
    4.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成路径
        4.2.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放性
        4.2.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远离平衡态路径
        4.2.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非线性相互作用机理
        4.2.4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涨落
    4.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的构成路径
        4.3.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的开放性
        4.3.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的远离平衡态原理
        4.3.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非线性相互原则
        4.3.4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涨落机制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广州地区高校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
    1.1 政策需要
    1.2 理论需要
    1.3 现实需要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学术活动的概念及内涵研究
    3.2 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分类与基本形式
    3.3 学术活动的特征
    3.4 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3.5 我国研究生学术活动参与情况研究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调查研究法
        4.2.3 数理统计法
5 研究结论与分析
    5.1 广州地区高校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现状
        5.1.1 培养方案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要求
        5.1.2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
        5.1.3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动机
        5.1.4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获得信息途径
        5.1.5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频率
        5.1.6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对参与学术活动的认识程度
        5.1.7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5.1.8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文章情况
        5.1.9 对本校学术活动开展情况的总体评价
    5.2 广州地区高校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存在的问题
        5.2.1 高校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5.2.2 高校学术活动开展形式中存在的问题
        5.2.3 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动机中存在的问题
        5.2.4 研究生获取学术活动信息途径中存在的问题
        5.2.5 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频率和认识程度中存在的问题
        5.2.6 研究参与学术活动成果中存在的问题
    5.3 广州地区高校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存在的问题成因.
        5.3.1 研究生层面
        5.3.1.1 定位不准确,缺乏认识
        5.3.1.2 自身的内在素质缺乏
        5.3.1.3 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缺乏,实践能动性不足
        5.3.2 导师层面
        5.3.2.1 导师指导作用发挥不理想,对学生缺乏监管
        5.3.2.2 部分教师自身素养存在缺陷
        5.3.3 组织管理层面
        5.3.3.1 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5.3.3.2 学术活动宣传效果不佳,提供参与学术活动机会不足
        5.3.3.3 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完善
        5.3.4 学术环境层面
        5.3.4.1 学术氛围较差,学术交流较少
        5.3.4.2 学术资源欠缺
    5.4 提高广州地区高校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水平的对策
        5.4.1 研究生层面
        5.4.1.1 加深正确认识,精准定位,明确参与学术活动目的
        5.4.1.2 增强自身内在素质修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5.4.1.3 树立正确的参与动机,培养学术活动兴趣,增加实践能动性
        5.4.2 导师层面
        5.4.2.1 提升指导艺术,激发研究生学术兴趣
        5.4.2.2 加强对导师的监管,导师加强自身的内在素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5.4.2.3 完善指导小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小组的合力作用
        5.4.3 组织管理层面
        5.4.3.1 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培养方案
        5.4.3.2 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学术活动管理机构,提高活动开展效率
        5.4.3.3 加强宣传效果,建立学术活动交流平台
        5.4.4 学术环境层面
        5.4.4.1 积极营造学术活动氛围,优化学术环境
        5.4.4.2 加强学术资源整合,创造学术条件,保障学术活动开展
        5.4.4.3 加大学术活动投入,发挥网络对学术活动的促进作用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基于美国(NASPE)和(NBPTS)教师教育标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依据
        1.1.1 理论价值
        1.1.2 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1.4.2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比较分析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描述研究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美国国家体育教师教育标准比较分析研究
        3.1.1 美国(NASPE)职前体育教师教育专业标准
        3.1.2 美国(NBPTS)职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
        3.1.3 NBPTS和NCATE两大机构标准问题的探讨
    3.2 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3.2.1 美国体育教师教育与专业标准的互动发展
        3.2.2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研究回顾
        3.2.3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现状
        3.2.4 我国未来体育教师教育展望
    3.3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国的启示
        3.3.1 对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研究的启示
        3.3.2 对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的启示
        3.3.3 对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启示
4.结论
5.参考文献
6.附件
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8.致谢

(6)江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关于研究生创新方面研究
        2.1.2 关于研究生科研培养方面
        2.1.3 关于研究生素质培养方面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专家访谈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江西省五所高校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4.1.1 体育学院基本现状
        4.1.2 招生规模
        4.1.3 专业研究方向
        4.1.4 课程设置
        4.1.5 学分设置
        4.1.6 导师队伍
        4.1.7 科研能力
        4.1.8 专业实践
        4.1.9 师生认识
    4.2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若干问题
        4.2.1 培养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4.2.2 培养特色不突出
        4.2.3 学生专业技能及科研水平总体不高
        4.2.4 导师队伍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4.2.5 研究生教育投入不足
    4.3 加强江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
        4.3.1 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4.3.2 突出专业领域的特色
        4.3.3 实现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两手抓
        4.3.4 优化导师队伍
        4.3.5 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表一《江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学生问卷调查
附表二《江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老师问卷调查
附录三《专家访谈提纲》
致谢

(7)基于供求关系视角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以江苏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相关概念
        1.3.1 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
        1.3.2 研究生培养方案
        1.3.3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比较分析法
        2.2.3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理论分析
        3.1.1 需求原理
        3.1.2 供给原理
        3.1.3 供需均衡原理
        3.1.4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理性培养及原则
    3.2 江苏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现行培养方案分析
    3.3 江苏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现行培养方案分析
        3.3.1 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3.3.2 研究方向分析
        3.3.3 培养方式分析
        3.3.4 课程设置
    3.5 工作岗位需求角度的培养方案整体优化建议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7 致谢

(8)对我国2008-2012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进程
        1.2.2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进程
        1.2.3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
        1.2.4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研究
        1.2.5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内容分析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情况分析
        3.1.1 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和年限分布
        3.1.2 硕士学位论文来源单位
        3.1.3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性质
        3.1.4 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职称结构
    3.2 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3.2.1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类型
        3.2.2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数量
    3.3 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3.3.1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3.3.2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领域
        3.3.3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的类型
    3.4 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图文并茂分析
        3.4.1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统计图表的数量
        3.4.2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统计图表的规范性
    3.5 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分析
        3.5.1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
        3.5.2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
    3.6 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情况
        3.6.1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的理论创新
        3.6.2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创新
        3.6.3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创新
        3.6.4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3.7 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
        3.7.1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重复性
        3.7.2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传统性
        3.7.3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3.7.4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图表使用的不规范性
        3.7.5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不规范性
        3.7.6 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论文创新水平较低
4 对策研究
    4.1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及严谨科研的态度,注重论文的规范性
    4.2 注重学科课程设置,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丰富论文的研究内容
    4.3 扩建导师队伍,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提高论文整体质量
    4.4 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提高论文的研究价值
    4.5 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建设,提供论文研究的物质保障
    4.6 建立统一的论文评审标准,规范论文的评价指标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8 致谢

(9)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发展概况
    2.2 国外研究动态
    2.3 国内研究动态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调查法
        3.2.5 逻辑分析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江西省相关历史背景概况
    4.2 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4.3 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分析
    4.4 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4.4.1 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情况分析
        4.4.2 公共必修课情况分析
        4.4.3 专业课情况分析
        4.4.4 选修课情况分析
    4.5 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学习年限分析
    4.6 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生导师队伍情况分析
        4.6.1 导师职称结构分析
        4.6.2 导师年龄构成分析
    4.7 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情况分析
        4.7.1 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情况分析
        4.7.2 科研能力培养情况分析
        4.7.3 实践能力培养情况分析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7 附件
8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9 致谢

(10)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
        1.3.2 国内外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
        1.3.3 广西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3.1 专业及招生现状分析
        3.1.1 专业现状分析
        3.1.2 招生现状分析
    3.2 培养方案的分析
        3.2.1 培养目标的分析
        3.2.2 专业研究方向的分析
        3.2.3 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分析
        3.2.4 培养方式分析
        3.2.5 课程设置分析
        3.2.6 教学实践设计的分析
        3.2.7 对学位论文要求的分析
    3.3 导师队伍现状分析
        3.3.1 职称结构分析
        3.3.2 年龄结构分析
        3.3.3 学历结构分析
        3.3.4 学位结构分析
        3.3.5 学缘结构分析
        3.3.6 科研能力分析
        3.3.7 导师资格认定条件分析
    3.4 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3.4.1 体育场馆现状分析
        3.4.2 实验室现状分析
        3.4.3 图书馆资源现状分析
        3.4.4 教材使用和建设现状分析
    3.5 就业现状的分析
        3.5.1 总体就业形势分析
        3.5.2 就业地区和流向分析
    3.6 用人单位对体育高层次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
        3.6.1 广西高校师资需求现状分析
        3.6.2 体育科学研究所对体育高层次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3.6.3 体育管理单位对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4 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政策因素
        4.1.1 国家政策
        4.1.2 地方政策
    4.2 广西高校自身因素
        4.2.1 专业授权点少,专业不多,招生整体较弱
        4.2.2 培养方式单一,实践能力不够强
        4.2.3 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影响研究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4.2.4 导师队伍结构不太合理,影响导师的指导水平
        4.2.5 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部分不足,满足不了学生需求
        4.2.6 对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较薄弱
        4.2.7 学校后勤服务不到位,影响研究生学习和生活
    4.3 广西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因素
        4.3.1 竞争压力促使研究生思想发生变化
        4.3.2 研究生自身家庭条件,是影响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
        4.3.3 研究生的自身综合能力较低,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5 结论
    5.1 专业授权点少,专业不多,招生起始时间晚,招生规模较小
    5.2 培养方案缺乏个性,教育内容具有不同特点
    5.3 导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太合理
    5.4 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
    5.5 就业总体形势较好,就业指导薄弱
    5.6 研究生自身能力较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6 提高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6.1 确保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广西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6.2 增加专业授权点,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6.3 推行“双导师制”,加强实践教学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6.4 增加非学位课程的比重,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
    6.5 优化导师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导师指导水平
    6.6 加大教学投入,增加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
    6.7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6.8 全面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培养高质量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6.9 结合广西的自身优势进行国际教育合作,发展特色教育
研究不足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21世纪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要求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D]. 夏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对策探究[D]. 柴志新.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3]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的理论实现途径研究 ——基于耗散结构视角[D]. 陈聪. 吉林体育学院, 2018(11)
  • [4]广州地区高校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胡才麟. 广州大学, 2018(01)
  • [5]中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基于美国(NASPE)和(NBPTS)教师教育标准解析[D]. 栾世超. 苏州大学, 2018(12)
  • [6]江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D]. 汤祥明.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7]基于供求关系视角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以江苏省高校为例[D]. 左飞龙. 苏州大学, 2015(02)
  • [8]对我国2008-2012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研究[D]. 倪玉馨. 苏州大学, 2014(10)
  • [9]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 曾诚.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 [10]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晓庆. 广西民族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21世纪体育专业研究生素质教育要求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