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
摘 要:运用时间预算研究方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南京等6座城市中10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活动日志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工作日与周末时空间行为的比较,把握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时空间特征。研究表明:时间上,大学生行为在工作日和周末存在显著差异。在工作日,大学生的生活必要时间、学习时间、自由活动时间分配均衡且有规律;周末则表现出极强的随意性,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学习时间大幅缩短。空间上,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大学生行为空间均呈现出宿舍居首,教室、图书馆次之,其他地点样态各异的特点。
关键词:时间预算研究;活动日志法;时空间行为;大学生;行为曲线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种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方法,时空间行为研究已广泛深入到城市规划、城市交通、旅游规划、城市地理学及城市社会学等各个领域[1-3],而“缺乏个体水平上的时空行为数据”[4]则是目前制约研究深化的一个关键问题。
3.2 李富祥等[21]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针的副猪嗜血杆菌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方法,其灵敏度为 692 copies/μL。Wei Xiaoyuan等[19]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恒温荧光PCR检测技术,灵敏度可达到1000 copies/μL。本实验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6.47 copies/μL,ddPCR的最低检测限为2.647 copies/μL。
自20世纪90年代时空间行为研究引入我国以来,研究对象不断扩大,包括了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普通居民,还涵盖了城市老年群体、女性群体、低收入群体、城中村居民、少数民族等特定群体[5-17]。在我国,高校大多建于城市,大学生自然成为城市居民中的一员与城市发生交互作用,并与其他居民一道打造着城市人文环境,共同构成人与城市的交互体系。目前,将大学生作为城市中一类群体进行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文章还不多见。由于大学生有着与普通市民迥然不同的生活节奏、行为规律和活动空间,对大学生行为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有助于丰富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成果,积累城市个体水平的时空行为数据,并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时间预算研究是一种研究人们对各种活动进行时间分配的系统方法,指“研究社会群体和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周期内,为满足物质的、生理的和精神的需要而用在从事各种不同目的上的活动时间分配的一种系统方法”[18]。时间预算研究包括活动内容、活动顺序、活动的时间量、活动频率、活动空间等。目前,时间预算研究主要被用于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等研究领域以及“城市规划、企业经营、行政管理、工程建设和生活方式”[18]等方面。
本研究尝试将时间预算研究方法运用于大学生的时空间行为研究中,以城市中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调查其工作日和周末全天的行为轨迹,得到详尽的大学生时空间行为数据,进而从总体生活结构层面,对大学生行为的时间序列、空间结构和生活方式特征进行剖析,揭示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时空制约程度和日常行为模式,最终得到大学生真实的、立体的、全天候的、动态的行为图式。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时间预算研究方法,通过对时间程序的定量分析,来揭示大学生生活活动量的规律性,同时也从质的方面揭示大学生的活动内容、性质、规律和特点。
与此研究方法相适应,本研究选用的具体研究工具为活动日志调查[4]。活动日志调查被认为是目前技术水平下大量采集个体活动时空数据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它主要通过指导被调查者填写调查表的方式,收集个体某一时间段内连续的活动和出行信息[19]。日志调查的核心内容为被调查者在调查日当天24小时内所有与研究相关的活动及其时空间信息[20],分析被调查者在24小时的时间周期中如何分配时间并进行不同类型的活动。尽管目前时空间行为研究已升级为大数据时代的以GPS为代表的定位跟踪技术,但因其存在隐私保护、调查成本高、数据缺失和数据噪声等问题[4],使得操作便捷、注重“一天内活动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全面性”[14]的活动日志调查仍为一种独具优势、不可替代的研究工具。
(一)数据来源
大学生在周末和工作日的上课曲线如图9所示。工作日,上课曲线呈现为2大高原(约上午8:00—11:30,下午 14:00—16:00)和 1小丘陵(约晚间 19:00—21:00),即 80%左右的大学生在上午 8:00—11:30 和下午 14:00—16:00时间段在上课,超过10%的大学生在 19:00—21:00 时间段上课。而在周末,上课曲线在2个时段略呈凸起,即不足5%的学生在上午和下午上课。可见,学生上课行为主要出现在工作日。
表1 样本的基本特征
类别 人数/人 百分比/%性别男生 254 29.06女生 616 70.48不详 4 0.46合计 874 100.00城乡城市 438 50.11乡村 422 48.28不详 14 1.60合计 874 100.00专业理工 274 31.35文经 525 60.07艺术 69 7.89不详 6 0.69合计 874 100.00
调查问卷是在预调查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的。问卷初稿拟定之后,先在一所大学的2个班分发试填,回收后,对不明确的问题、区分度低的问题以及其他影响问卷质量的问题,进行删减、合并、调整,使问卷更为规范,最大程度上减少歧义,增加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预调查和正式调查均由统一培训的课题组成员担任调查员,对于分发的时间、方式等均有统一规定。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等日常行为的多个方面,分为活动内容(上课、自习、用餐等)与活动地点(教室、宿舍等)两大类,共24个题项;选项以0.5小时为单位,一天共计48个填充项。每位被调查者需要填写2份问卷,工作日和周末各一份。
(二)研究过程
课题组于2014年5月对所选城市的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活动日志调查,采取在公共课上随堂发放日志问卷的形式。回收问卷之后,对每份日志逐项筛查,剔除问题答卷,将有效问卷录入统计。问卷登统采用三维坐标法,建立大学生属性、时间利用、时空间特征等多个数据库。运用Excel、SPSS13.0等对大学生日常生活指标、学习指标、业余活动指标进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时空间特征[21],并对工作日和周末的时空间行为特征进行比较。
(三)结果呈现
通过方差分析和频次统计,对大学生工作日和周末的活动日志数据进行分析。
金元时期的词学是对南北宋词学理论的发展。王若虚认为词本色如诗,其《滹南诗话》卷中:“盖诗词只是一理,不容异观。”[7]669元好问推崇诗词同质,其《新轩乐府引》称赞苏轼以诗化词的“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象。
为直观呈现研究结果,本研究采取绘制大学生时空间行为曲线的方式。横轴代表时间(以h为单位),纵轴代表样本比例,表示在某一时间发生某类活动的样本百分比。通过比较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时间曲线和空间曲线,分析大学生工作日与周末的时空间行为差异,进而把握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时空间特征。
二、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时间特征
(一)必要活动时间
必要活动指保证个体正常生活所必须进行的活动,主要包括睡眠、饮食及个人卫生。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必要活动时间在周末与工作日呈现显著差异(见图1)。图1显示,在工作日,大学生必要活动行为曲线呈现出1高原2高山3盆地之势,约凌晨1:00—7:00呈现为1高原,中午12:00—13:00和下午18:00左右为2个高峰,在高原、高峰之间呈现出3个盆地;在周末,虽然行为曲线的变化规律与工作日相近,但高峰不高,凹地不低。
当我们坚持课外文言文系统训练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文言答题习惯,而且还会在学生思维训练及类题训练方面开枝散叶、一举多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直接从套管出口引出天然气并加以综合利用,见图4。套管气利用情况:套管气在加热炉中燃烧,加热输油管线或掺水;套管气用于单井天然气发电机发电。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内科及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失代偿期心衰患者115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58例,患者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为(68.16±6.75)岁。于入院当天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心血管疾病史、高血压、体质指数、体质量、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案等。本研究经东方医院伦理委员会和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为进一步了解必要活动曲线形成的各影响因素情况,将必要活动分解为睡眠、就餐、个人卫生等具体行为,并对各行为曲线进行逐一分析。
1.睡眠
风险管理,知易行难。引入澳新风险管理标准,风险化“无形”为“有形”。多措并举构建多元化方案,一切尽在运筹帷幄之中。
大学生在周末和工作日的睡眠曲线如图2所示。工作日,睡眠曲线呈现为1大高原(约凌晨 1:00—6:00) 和 1 小山地(约中午 13:00—14:00),即近乎100%的大学生在1:00—6:00 时间段发生睡眠行为,约20%的大学生在13:00—14:00 时间段有午睡行为。在周末,高原依然存在但坡度放缓,小山地也大为降低,即依然有近乎100%的大学生在 1:00—6:00 时间段发生睡眠行为,但起床时间后移且分散在各时间段(见图3),而有午睡行为的学生仅10%左右。这说明,与工作日相比,周末大学生睡眠时间增加,起床时间后移,但午睡时间减少。
图1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必要活动时间对比
图2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睡眠时间对比
图3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晨起时间对比
2.就餐
1.上课
大学生在周末和工作日的就餐曲线如图4所示。工作日,就餐曲线呈现为3山夹2盆的态势:早 7:30、午 12:30、晚 18:00 为 3个就餐高峰,而在上午8:30—11:00、下午 14:00—16:00 近乎100%的学生没有就餐行为。而在周末,3个山峰被大大削减了峰值,尤其在上午时段,几近削平峰高(见图5),早餐较为均匀地发生在任何时间。说明一日三餐的规律性在周末变得模糊,尤其是早餐时间几乎均匀分散在上午全部时段。
3.个人卫生
大学生在周末和工作日的个人卫生曲线如图6所示。工作日,个人卫生曲线呈现为1高山(约7:30)和 1小山地(约 22:00—23:00),即在早晨 7:30,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有洗漱行为,晚间22:00—23:00 时间段,大学生也发生相对集中的洗漱等个人卫生行为。而在周末,集中时段没有出现,工作日的早高峰被化解为全上午时段的诸多小丘陵(如图7)。
图4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就餐时间对比
图5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早餐时间对比
图6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个人卫生时间对比
图7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上午个人卫生时间对比
(二)学习活动时间
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标志性活动,主要包括上课、自习及课外培训等。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在周末与工作日呈现显著差异。如图8显示,在工作日,大学生学习行为曲线呈现出2高原1 山地的态势,上午 8:00—11:00、下午 14:00—16:00为 2大高原,晚间19:00—21:30为1山地;在周末,曲线所有凸起的高度都大为降低,缩减为3个小山(分别出现在上午、下午、晚间)。
现将学习活动分解为各项具体行为(包括上课、课外培训、自习等),对其行为曲线分别加以分析。
诗人的地域文化书写,掺杂着太多太复杂的创作主体的个人因素,而陆游对梁益地区的书写,更因其中年与晚年漫长的时间跨度、梁益与山阴巨大的空间距离、个人经历与情绪心态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不断变化,从而具有时限性、随意性、变化性的书写特点,这一切使得陆游的梁益书写,成为典型意义上的地域文化极具文学性艺术性的个人书写,不仅值得阅读,而且值得探讨。
本研究样本分别选自第一、二、三线城市,包括北京、南京、深圳、石家庄、保定、呼和浩特等6座城市的10所高校,调查对象全部为“90后”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4份,样本特征见表1。
自由活动指除去生活必要活动和学校规约活动之外,能够自主掌控的活动,主要包括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课外运动及购物休闲等。大学生在周末与工作日的自由活动曲线总体较为平缓,没有出现很大的落差(见图12),呈现为坡度和缓的山地。在工作日,大学生自由活动行为曲线呈现为1小1大两个山地:午间小山地主要是午休和社团活动所致;下午17:00后一直延续至晚间的较大山地,其成因主要在于进行运动和社团活动,也受社会实践和休闲活动的影响。在周末,行为曲线呈现为大范围坡度平缓的缓山,只是在午间12:00左右出现1个小凹地,这主要是由于周末休闲活动贯穿全天,而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都会因午餐而略有中断。
大学生在周末和工作日的课外培训曲线如图10所示。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曲线近乎平原,只在工作日的晚间、周末的上午下午略有培训。说明课外培训在高校并不普遍。
3.自习
实验原理:①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分别向需要检验的叶片滴入碘液,如果变蓝色说明有淀粉产生,如果不变蓝色说明没有淀粉产生;②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如果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大学生在周末和工作日的自习曲线如图11所示。工作日,曲线呈现为1小山峰、1山地的态势,说明自习主要出现在早晨和晚间;在周末,曲线呈现为3个山地,说明大学生大多在上午、下午和晚间进行自习。
或许你并不清楚,我们常喝的加多宝、王老吉、六个核桃等饮料的纸袋,其实都是使用正博的机器所生产。事实上,正博制袋机的销售就是这样火爆,市场销售额在2017年“爆炸式”增长了36%。
(三)自由活动时间
2.课外培训
图8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学习活动时间对比
图9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上课时间对比
图10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课外培训时间对比
图11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自习时间对比
图12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自由活动时间对比
三、大学生日常行为的空间特征
(一)必要活动场所
必要活动场所是个体进行必要活动所占有的空间,包括休息场所和餐饮场所,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指宿舍和餐厅。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必要活动空间在周末与工作日呈现显著差异(见图13、图 14)。
式中:cF为折减后的总黏聚力;φF为折减后的内摩擦角;kF为折减后的DP5总黏聚力;αF为折减后的DP5内摩擦角;Ftrial为折减系数。
图13显示了大学生宿舍行为曲线:在工作日,呈现为1高原1高山2盆地的态势,这是由于100%大学生晚间在宿舍休息,约半数大学生中午在宿舍午休,而上午、下午上课期间只有极少数大学生滞留宿舍;在周末,高原依旧但高度略低,且整条曲线呈现出削峰填谷的特点,高峰被削减为小山地,两处盆地也几近填平。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家在本市的同学利用周末回家休息,使高原高度略低于100%;而多数学生周末在宿舍的时间明显增多,即使在最低点也高于20%;同时,因许多学生周末有外出活动,致使中午在宿舍的人数反而比工作日减少。
图13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宿舍行为曲线对比
图14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餐厅行为曲线对比
图14显示出大学生餐厅行为曲线:在工作日,呈现为3峰夹2盆,这主要是由于一日三餐的明显规律性所致;而在周末,峰值减小,尤其是早晨第一个高峰已削为丘陵,其相邻盆地也几近填平。这说明餐厅在工作日有明显的拥挤与闲置,而周末则全天使用较为均衡,这与大学生周末无规律的作息时间有一定关系。
(二)学习活动场所
大学生学习活动场所主要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学习场所行为曲线如图15所示。在工作日,曲线呈现为2高原1高山的态势;而在周末,曲线中三处凸起的高度都大为削减,成为3个小山地。这主要是受教室和图书馆行为曲线的影响所致(见图16、图17)。
图16所示,工作日,教室行为曲线呈现为2大高原1小山地1深谷的态势,这是由于上午、下午约80%的大学生在教室上课,晚间小部分学生在教室上课或自习;在周末,教室行为曲线降低为3个低山,在教室学习的学生不足20%。可见教室的利用在周末与工作日形成巨大反差。
同伴阅读活动,受益的不仅是低年级学生,高年级的同学收获也很多。他们认识到二年级的小同学并不像想的那样头脑简单,他们也有思想,他们也会思考,做他们的“老师”也有压力,要敦促自己不断提高水平。同伴阅读让同学们感到自己拥有知识值得骄傲,但是更值得骄傲的是能把自己的知识以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给他人。每次参与同伴阅读,“小老师”都特别开心,觉得自己被需要,很有价值。
图17所示,工作日,图书馆行为曲线呈现为1缓坡(白天)加1山地(晚间),即图书馆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晚饭后 18:00—22:00,且高度较低,最高点人数不足20%;在周末,图书馆行为曲线呈现为3个小低山,说明大学生周末对图书馆的利用较为均匀地分布在上午、下午和晚上,但人数并不多,约占总人数的15%。这与周末宽裕的时间以及部分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关。
图15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学习场所行为曲线对比
图16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教室行为曲线对比
(三)自由活动场所
大学生自由活动场所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所在地、运动场馆、商店及网吧等,自由活动场所行为曲线如图18所示。大学生出现在自由活动场所的比例并不高,不足15%,在工作日更少,呈现为小丘陵形态,午饭后的凸起与大学生去商店和网吧有关,晚饭后的凸起与大学生去运动场馆和社会实践所在地有关。周末大学生行为曲线全天较为均衡,仅在12:00前后略现一小凹陷,这与部分学生去餐厅午餐有关。
图17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图书馆行为曲线对比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结论
图18 大学生周末/工作日自由活动场所行为曲线对比
大学生群体的时空间行为呈现出规律性与随意性相结合的特点。时间上,大学生行为在工作日和周末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日基本呈三分天下之势,一为生活必要时间(睡眠、就餐等),二为学习时间(上课、自习等),三为自由活动时间(兼职、健身、娱乐等);而在周末,则表现出极强的随意性,并突出表现为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学习时间大幅缩短。空间上,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大学生行为空间均呈现出宿舍居首,教室、图书馆次之,其他地点样态各异的特点(见图19)。
图19 大学生工作日/周末在各行为空间的日均时间
将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时间曲线与空间曲线相对照,可以发现大学生时空间行为有以下特征:
2.2 不同性别9种病原体阳性率分布 女性呼吸道感染患者MP、IFB和PIVS三种病原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几种病原体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其一,工作日大学生时空间行为呈现显著的规律性。在工作日,大学生的行为以学习为主导,时空特征鲜明,表现为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和行为空间都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以致行为的时间曲线与空间曲线高度吻合。大学生日常行为以学习为主,学习中又以上课为主,课外培训很少,生活较为单一。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苏南模式是在江苏经济发达地区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针对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引起的“谁来种地”现实问题,基于职业生涯选择、产业体系转型和生产技能提升的多重需求,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相融合,确定了本土化来源的青年学生、现有农业经营主体、传统农民三类培养对象,采用三线耦合的培育路径培养青年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生产者,定向培养本土化新型职业农民,形成“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共享、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职业养成、职业提升和终身学习有机耦合,实现精准培育和开放培养,从而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图2)。
其二,周末大学生时空间行为呈现明显的随意性。相对于工作日“高峰低谷”般显著的规律性,周末曲线则呈现出“削峰填谷”的特点,大学生的时空间行为在全天的差异趋于缩小。
此外,各类行为的总体时间也呈现诸多差异。T检验显示,大学生在睡眠、学习、社会实践、休闲活动等几项行为的周末与工作日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睡眠时间周末显著长于工作日,学习时间则工作日显著长于周末。
通过比较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时间曲线和空间曲线,可以看出:时间上,大学生行为在工作日和周末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日生活必要时间、学习时间、自由活动时间三段时间分配均衡且有规律;周末则表现出极强的随意性,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学习时间大幅缩短。空间上,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大学生行为空间均呈现出宿舍居首,教室、图书馆次之,其他地点样态各异的特点。
五、讨论与建议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和社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自律意识相对薄弱,加之摆脱了中学时期紧张的学习压力和教师的严格管理,其行为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呈现出“周末与工作日呈巨大反差的时间特征”。同时,大学生几乎全部是“90后”“00后”,他们出生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思想意识多元、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极大普及的时代,一台电脑甚至一部手机便可知天下,便可满足物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求知的需求。足不出户的便利,是大学生周末宅在宿舍的重要原因,使其行为表现出“每日大量时间宅在宿舍的空间特征”。
大学生活应当是朝气蓬勃的,有科学作息规律的,充分享受阳光的,利于身心全面发展的,为此,学校要做到以生为本,优化管理。
(一)加强宿舍管理与建设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使人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调查来看,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地点集中于宿舍。目前大学生宿舍多为4~6人一室,有的高校甚至8人一室,在不足20 m2的空间里睡觉、学习、上网、用餐、娱乐等,空间拥挤程度可见一斑。为了使大学生拥有舒适的生活活动空间,学校应对宿舍条件加以改善,增加人均住宿面积,配备适宜的家具、电器。此外,针对大学生时间行为的滞后性,学校应加强宿舍管理,如倡导科学的作息时间,或根据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实际情况适当规定熄灯时间、晨练时间,以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改善校园环境
一所学校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硬件或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如何安排它们,并且使这些硬件设施的安排与配置能够体现一种教育的境界[22]。打造人性化育人环境,可利用校区中原有的水系、湿地,或建造假山流水,与道路、乔灌木、花卉、草坪进行巧妙组合,形成植物群落错落有致、建筑小品点缀其间的清新、亲切、活泼、生动的微景观,达到愉悦身心、舒缓心境的目的;或通过开辟林间小径,营造宁谧而清静的意境;也可通过对校舍及建筑小品进行绿色包装,形成盛夏烈日中的荫凉;还可利用原有地形,配以简单舒适的设施和绿植,打造学生休憩、遐思的生态小空间。通过环境的改善,把大学生从宿舍狭小的空间吸引到校园开放空间中来。
(三)提供设施齐全的运动场馆
由调查可见,大学生自主行为时间相当充足,但用于运动的时间却普遍较少(不足0.5小时),这显然与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不相符合。访谈得知,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少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除部分是学习紧张和个人习惯之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场馆设施不能方便利用,如运动设施配备不足,场馆的开放时间与学生的上课时间冲突等。为此,学校一方面要配备设施齐全的运动场馆;另一方面也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改善场馆管理,使场馆最大限度地得以有效利用。
(四)改善图书馆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理应在大学生课余时间占据主要地位。但由调查可知,仅有不足20%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工作日大学生每天在图书馆的平均时间仅0.84小时,说明图书馆作用远未得以充分发挥。经调查得知,图书馆管理有待改善。一是缺乏“以学生为本”的借阅制度,学生在借阅书刊的种类、程序、期限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二是环境条件不理想,尤其是自习室不够宽敞、安静、舒适;三是限制开放时间给学生的利用带来不便。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培养大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培育校园的文化氛围,就必须在图书馆管理上做好文章。
(五)加强休闲教育
大学期间,学生刚经历了严酷的高考竞争,而未来的就业压力还未马上到来,在这一压力舒缓期,时间的充裕和目标的迷茫使大学生在闲散、放任中消磨掉了大量的时间。据粗略统计,我国大学生每年在校时间为280天,其中双休日约占80天,4年累积下来,双休日提供的时间资源是非常可观的。能否有效利用这一段自由时间,对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以至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调查表明,大学生周末在时间利用上与工作日形成巨大反差,学习时间骤减,睡眠时间剧增,呈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对此,大学的休闲教育不可或缺。实际上,对于我国大学生而言,由于长期处于被控制、被安排的状态下,自主性远未养成,进入大学的突然“解压”令许多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他们非常渴望得到相关的教育指导。对大学生进行休闲教育,首先要对大学生的休闲理念、方法等进行引导,通过举办讲座以及各种辅导、宣传活动,使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休闲理念,掌握正确的休闲方式;其次要培养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提升其进行休闲活动的技能;再次,学校要为学生参加休闲活动提供必要的环境设施设备条件,并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柴彦威,塔 娜.中国行为地理学研究近期进展[J].干旱区地理,2011,34(1):1-11.
[2]柴彦威,沈 洁.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J].地理科学,2008(5):594-600.
[3]柴彦威,龚 华.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5):17-24.
[4]柴彦威,塔 娜.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9):1362-1373.
[5]周 洁,柴彦威.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5):722-732.
[6]兰宗敏.城中村流动人口的时间利用以及生活活动时空间结构——对北京5个城中村的调查[J].地理研究,2010(6):1092-1104.
[7]刘玉亭.南京城市贫困群体的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1):85-93.
[8]郑凯,金海龙,贾丽娟,等.城市中少数民族购物活动时空特征——以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3):16-21.
[9]周素红,程璐萍,吴志东.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居住——就业选择与空间匹配性[J].地理研究,2010(10):1735-1745.
[10]柴彦威,肖作鹏,刘志林.基于空间行为约束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比较分析[J].地理科学,2011(7):843-849.
[11]张 艳,柴彦威.北京城市中低收入者日常活动时空间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1(9):1056-1064.
[12]柴彦威,张 雪.北京郊区女性居民一周时空间行为的日间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6):725-732.
[13]申 悦,柴彦威,郭文伯.北京郊区居民一周时空间行为的日间差异[J].地理研究,2013(4):701-710.
[14]柴彦威,申 悦,马修军,等.北京居民活动与出行行为时空数据采集与管理[J].地理研究,2013(3):441-451.
[15]刘望保,侯长营.转型期广州市城市居民职住空间与通勤行为研究[J].地理科学,2014(3):272-279.
[16]申 悦,柴彦威.转型期深圳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4):67-71.
[17]刘志林,柴彦威,龚 华.深圳市民休闲时间利用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0(6):73-78.
[18]王雅林.城镇居民时间预算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1(2):197-212.
[19]黄潇婷.基于 GPS 与日志调查的旅游者时空行为数据质量对比[J].旅游学刊,2014,29(3):100-106.
[20]柴彦威,张文佳,张艳,等.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过程与质量管理——以北京居民活动日志调查为例[J].人文地理,2009(6):1-9.
[21]刘澍.“90后”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时空特征分析——基于行为地理学研究方法[J].教育研究,2015(11):49-55.
[22]苏尚锋.学校空间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5.
Studying of Time-space Behavior of Urban Undergraduates——Based on Time Budget Research Method
Liu Shu1,Yang Shaozhen2
(1.Institut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Shijiazhuang,Hebei 050081,China;2.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jiazhuang,Hebei 050021,China)
Abstract:Using the time budget research method,taking the undergraduat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electing undergraduates of 1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6 cities,such as Beijing and Nanjing,carry on the activity log investigation to grasp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behavior,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the undergraduates on the weekday and the weekend.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ime between weekdays and weekends in undergraduates’daily behavior.The working days are basically three parts of the world,the first is necessary time for life(sleep,dinner,etc.)The second is study time(class,self-study,etc.),and the third is free time (part-time,fitness,entertainment,etc.).On weekends,it shows strong randomness,and highlights the obvious prolongation of sleep time.The study time is greatly shortened.In space,whether on weekdays or weekends,the behavior space of college students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rmitory,classroom,library,and then the other places.
Key words:time budget research;activity log survey method;time-space behavior;college students;behavior curve
中图分类号:B8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494(2019)06-0077-10
DOI:10.13747/j.cnki.bdxyxb.2019.06.013
收稿日期:2019-07-0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关于‘90后’大学生的时空间行为研究”(DIA120270)的后期成果;石家庄市社科专家资助项目“城市大学生群体时空间行为研究——基于活动日志调查法”(2016zjpy33)
作者简介:刘 澍(1964-),女,河北石家庄人,编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学与高等教育。
(责任编辑 石丽娟)
标签:大学生论文; 工作日论文; 时间论文; 周末论文; 曲线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保定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论文; 全国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关于'; 90后'; 大学生的时空间行为研究" (DIA120270)的后期成果 石家庄市社科专家资助项目" 城市大学生群体时空间行为研究——基于活动日志调查法" (2016zjpy33)论文;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论文; 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