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流动性,银行,内部控制,风险,资产负债。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1](2019)在《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普遍存在内容不完整、信息不准确、时间不及时,披露渠道不通畅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22期)
罗之原[2](2019)在《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商业银行成为了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其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就尤为突出。现如今,各经济体已逐渐意识到信息披露对维护金融系统安全的意义。本文主要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凌,杨子祯[3](2019)在《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初步建立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衍生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重大,对其信息披露是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8年年报,分析其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现状,揭示其在信息披露时效、披露质量、公允价值计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信息披露制度、现有报表缺陷、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方面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全国流通经济》期刊2019年21期)
赵红,马川,付俊文[4](2019)在《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绩效和风险两个视角探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机理,并构建叁级、四类、由16项指标构成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测度体系,以2009—2017年68家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运用熵权评价模型计算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在发展非利息收入的过程中信息披露质量反而下降,风险视角的解释力度大于绩效视角的解释力度。(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袁秋辰[5](2019)在《商业银行表外资产会计信息披露及风险监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出于盈利和规避监管的动机,近年来,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迅猛。本文在对安徽省商业银行表外资产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表外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带来的风险监管问题,基于会计和监管视角揭示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9年14期)
[6](2019)在《银保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办法的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银保监发[2019]11号各银保监局,各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现将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9年3月4日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办法第一条为强化市场约束,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制定本办(本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期刊2019年18期)
刘薇[7](2019)在《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的内部控制披露逐渐步入正轨,但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核心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却仍是内控案件频发。该文章立足于当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内控披露状况,分析现存问题,探究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本文来源于《财会学习》期刊2019年17期)
陈若楠[8](2019)在《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国际上爆发的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其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过度的信息屏蔽使金融体系累积了过度的风险。自从新巴塞尔协议把市场约束当作监管的重要支柱之一后,信息披露日益得到重视。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披露情况来看,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远远达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到我国风险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完善风险信息披露制度有着重大意义。同时,通过研究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与绩效的关系,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意识到风险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风险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增强自愿性披露意识。本文从信息披露质量角度研究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进行风险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整理归纳了商业银行需进行披露的37项风险信息。随后以我国16家商业银行2008年至2017年共160份年报为研究对象,运用“评分法”衡量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有所提高,且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平均水平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之后本文从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成长性四个方面选取了 15项财务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商业银行各年的绩效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绩效低于其他商业银行的平均绩效。接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与绩效呈U型关系。同时,不同性质的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不同,不同类别的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也不同。目前,我国国有四大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较高,处于U型的上升阶段,提高风险信息披露水平将会对银行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而我国其他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较低,处于U型的下降阶段,在此阶段提高风险信息的披露会对银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最后本文为商业银行提高风险信息披露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图7幅,表26个,参考文献81篇。(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5)
王纪[9](2019)在《N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银行作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无论对银行自身发展,还是外界投资者或相关企业参考来讲,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合理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为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明确目前银行的经营情况;可以使得投资者明确银行的优势与风险,进而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更可以为管理者做出恰当的经营决策提供明确参考。虽然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在不断完善,但有关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仍不够健全,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一定不足,部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不尽人意。故而结合案例进行研究有一定必要。因此,本文以N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围绕该商业银行在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提出相关完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文主要由以下六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该章节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述评。第二章主要围绕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在第叁章中,通过使用案例分析法,将N商业银行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并对N商业银行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如其背景及内部控制体系情况等,针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情况也进行了介绍。同时,选取了具有可比性的上市商业银行,搜集了相关文献,采用横向比较的方式对这些上市商业银行近年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的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第四章针对N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披露内容缺乏实用性、内部控制披露形式化严重、内控缺陷的信息比较少和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深入剖析了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章针对N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强化自主披露意识、完善银行内部控制、证券交易所健全披露格式和加大外部监管力度等完善策略。(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6-01)
谢丹[10](2019)在《对接国际监管规则 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加深,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为了进一步强化市场约束,督促银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银保监会于日前发布了《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的计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金融报》期刊2019-04-19)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商业银行成为了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其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就尤为突出。现如今,各经济体已逐渐意识到信息披露对维护金融系统安全的意义。本文主要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9
[2].罗之原.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3].李凌,杨子祯.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J].全国流通经济.2019
[4].赵红,马川,付俊文.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
[5].袁秋辰.商业银行表外资产会计信息披露及风险监管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
[6]..银保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办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
[7].刘薇.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9
[8].陈若楠.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9].王纪.N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10].谢丹.对接国际监管规则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9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