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频网络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巨龙[1](2020)在《基于云服务器的宽频带地震仪远程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有显着提高,工业化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这就加速了能源的消耗,对能源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伴有不断发生的地质灾害,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发生地质灾害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为了解决以上日益突出的资源、能源和地质灾害等地学难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地球深部进军,了解地球深部的地学信息。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中,地震探测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质信息勘察等领域。在地震探测方法中,借助于天然地震进行探测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探测深度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将其应用到不同的勘探项目中。天然地震信号,具有频带宽、震源深度大等特点,需要高精度天然地震记录器进行准确采集和记录。在这方面,我国长期依赖于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受制于人。因此吉林大学自主研制了GEIBSR-I型宽频带地震仪,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局面。但不可避免的是,在天然地震信号的观测过程中,仪器需要长期工作在野外环境中,同时仪器间的距离较大,仪器状态的监测和地震数据的回收都需要到达监测地点进行处理,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也不能够及时的了解仪器的工作状态和回收数据。为解决仪器监测和数据回收的实时性及使用成本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云服务器的宽频带地震仪远程数据监测系统。系统结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终端数据采集传输子系统和云服务器数据处理子系统。终端数据采集传输子系统主要是实现对地震数据的采集、预处理、传输。云服务器数据处理子系统主要是实现终端数据的接收、分析、处理。首先以原有宽频地震仪为平台对硬件电路进行改进,在其中加入了两级电压转换电路以及接口电路,移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4G模块拨号上网程序形成新的终端。然后,对云服务器平台软件进行设计,其中包括服务器搭建、网络客户端程序设计等。最后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终端实现了拨号上网,将所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中。云服务器端能够接收到终端上传的数据,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直观的查看仪器的各项工作状态和远程回收数据。
黄修涛[2](2020)在《电磁超材料在吸波器和无线输电系统中的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超材料和无线输电技术是本世纪初兴起的前沿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将超材料优越的电磁调控特性应用于吸波器和无线输电系统中,旨在提高它们的工作性能。从理论、仿真和实验三个方面,研究了金属基和介质基超材料吸波器,实现了单频、多频和宽频吸收,且具备极化和入射角不敏感特性,并构建了近场超材料无线输电系统,探究近场平面型超材料的最优电磁性能,本文相关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扇形环谐振单元结构的超材料吸波器,在70°斜入射情况下仍能保持单频带90%以上吸收,具有极化和入射角不敏感吸收特性。基于该结构,采用传统的谐振叠加方式拓宽吸收频带,结果表明从7.55 THz到10.75 THz频率之间,其吸收率均大于90%(吸收带宽达到3.2 THz)。该成果为太赫兹高性能多频和宽频超材料吸波器的设计提供了坚实基础。(2)提出了金属间隙环和凹片环为谐振单元结构的超材料吸波器,在垂直入射时,两者均具备三频完美吸收特性,且具有宽入射角吸收稳定性,同时通过电场分布直观地揭示宽入射角吸收机理。间隙环结构吸波器的吸收频带数受入射角控制,即使TE入射80°下,仍达到单频92%的吸收。对于凹片环结构模型吸波器,即使入射角达到60°时,仍有三频80%以上的吸收。利用结构互补特性,提出三频甚至四频吸波器快速设计方法。该设计理念可为其它频段的超材料开发提供有益借鉴。(3)设计了一种介质基宽频可调节型超材料吸波器。利用退耦合和弱耦合模型,通过多反射干涉理论,首次定量解释介质基超材料吸波器的宽频可调节吸收机理。仿真结果表明超材料吸波器的吸收率和吸收带宽受介质内含水量的控制,在30%的含水量情况下,5.76 GHz到17.12 GHz频率之间的吸收率均90%以上,相对带宽达到99.3%,实验与仿真结果一致,并证实了该吸波器具有极化和入射角不敏感特性。与相同尺寸的水基吸波器仅仅具备单谐振峰90%以上吸收率的对比,更加凸显了所设计吸波器的宽频吸收优势。(4)设计了适用于无线输电系统的近场平面型超材料。采用常规的方螺旋和圆螺旋结构模型作为近场超材料的基本单元,依据几何特点,建立等效电路模型,计算相应的电气参数,提取精确地等效磁导率值。基于此,搭建一套6.78 MHz的方螺旋近场超材料无线输电系统,从理论、仿真和实验三个方面研究其最优电磁性能,结果表明“非完美”近场平面型超材料能够更大地提升系统的传输效率。首次采用多反射干涉理论解释介质基超材料吸波器的可调节宽频吸收原理,揭示了损耗对干涉理论解释的影响,所设计的金属基和介质基超材料吸波器可为多频或宽带吸波器的工程实用化奠定技术基础。基于超材料强大的人工电磁调控能力,构建近场超材料无线输电系统,不仅验证了负磁超材料能够提升系统传输效率,而且表明“非完美透镜”型超材料可以更大地提升效率,对解决无线输电低传输效率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苏晓岗[3](2020)在《改性纳米石墨微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化设备越来越普遍,这虽然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它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还会使高精度器械无法正常工作。此外,在军事领域,随着战争环境的复杂变化,隐身技术逐渐成为现代主战装备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是战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电磁吸波材料可以有效吸收电磁波能量,解决上述问题,在军民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纳米石墨微片(GNS)拥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质轻和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在功能材料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单一的GNS作为吸波材料,由于损耗机制单一和阻抗匹配差的问题,导致吸波性能不理想。本文设将GNS与介电材料、磁性材料和导电聚合物进行复合,基于“多组份”优化阻抗匹配,构建新型高效的多元吸波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以纳米带为主的尖晶石结构NiCo2O4附着在GNS上,构成三明治结构的二元复合材料。采用水热法和退火工艺制备GNS/NiCo2O4(GNC)导电/介电复合材料,通过改变GNS的添加量,研究GNS/NiCo2O4比例对微观形貌、相结构、导电性、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GNS/NiCo2O4比例对其形貌和尺寸的影响较小,纳米带的宽度约100 nm;随着GNS的添加量增大,导电性、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呈上升趋势,所制备的GNC-2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吸波性能,当厚度为1 mm时,在15.79 GHz频率处最强反射损耗为-47.01 d B,有效吸收带宽为2.98 GHz。(2)设计以多面体为主的FeCo纳米材料与片层结构GNS复合,构成导电/磁性二元复合材料。采用低温液相还原法快速制备GNS/FeCo(GFC),通过改变GNS的添加量调整导电材料和磁性材料的比例,有效控制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磁损耗和阻抗匹配性能,进而调控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磁性物质的引入能有效改善磁性纳米颗粒团聚及GNS片层堆叠的问题。当厚度为1.3mm时,GFC-1:5复合材料的最强反射损耗为-53.96 d B,有效吸收带宽为4.33GHz。当厚度从1 mm增加到5.5 mm,有效吸收带宽为15.3 GHz(2.7-18 GHz),覆盖整个C、X和Ku波段。(3)根据两种磁性材料之间存在交换耦合相互作用,提高材料的磁损耗,大量的异质接触界面有利于界面极化。采用低温液相还原法一步合成GNS/FeCo/Co Fe2O4(FCG)三元复合材料。通过改变FCG在树脂中的含量,调节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电磁参数、阻抗匹配性能和衰减能力,进而获得最佳的吸波性能。当FCG在树脂中的含量为50 wt.%,厚度为1.2 mm时,在16.98 GHz处获得最强反射损耗为-54.30 d B;当厚度从1.2 mm增加到5.5 mm时,有效吸收频宽高达15.2 GHz(2.8-18 GHz),覆盖整个C,X和Ku频段,可作为一种强吸收、宽频和薄的吸波材料。(4)利用蜂窝多孔结构不仅具有材料的密度,而且有利于提高阻抗匹配特性和多重散射的特点,设计并构建了兼具“导电-磁性-介电”性能的复合吸波材料。采用溶剂热法将直径约200 nm的球状Fe3O4附着在GNS表面,形成GNS/Fe3O4二元复合材料,然后采用水热法制备蜂窝状的GNS/Fe3O4/MnO2三元复合材料(GNFM),通过调整GNFM在树脂中的含量调控材料的电磁特性。随着GNFM含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几乎都呈上升趋势,表明增加填料含量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磁损耗和介电损耗能力。当GNFM在树脂中的含量为40 wt.%时,该复合材料获得最佳的吸波性能。当匹配厚度为4.5 mm时,在5.85 GHz处获得最强反射损耗-31.7 d B;当厚度为2 mm时,有效吸收频宽为4.47GHz。研究结果证明了磁损耗、电导损耗、界面极化、偶极子极化和多重散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5)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球状磁性材料Fe3O4,然后在酸性和超声条件下,以Fe3O4作为化学模板,诱导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形成具有多孔核壳结构的Fe3O4/PPy,最后将GNS和Fe3O4/PPy结合形成“导电-磁性-导电聚合物”的三元GNS/Fe3O4/PPy复合材料(GNFP)。这不仅有效地克服了单一Fe3O4密度大和耐酸性差的缺点,而且还形成大量非均相界面,有利于提高界面极化。改变GNFP在树脂基体中的含量,调控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进而优化阻抗匹配性能,制备出来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复合材料。当GNFP在树脂中含量为30 wt.%,匹配厚度为2 mm时,在9.92 GHz处获得最强反射损耗为-49.27 d B;当厚度为1.5 mm时,有效吸收带宽为4.08 GHz(12.47-16.55 GHz)。对比五种复合材料,GNFP在低填充率的情况下获得“低频、强吸收、宽频和薄”的吸波特性,为综合性能最好的吸波材料。
朱剑锋[4](2019)在《高性能毫米波新型天线研究》文中认为通信系统对带宽的需求使得人们开始探索尚未被完全开发利用的毫米波频段作为未来宽频通信网络的媒质。毫米波超宽的带宽使得未来通信系统高容量高速率的Gigabit速率传输成为可能。但是随着频率升高路径损耗严重,信号传输距离短。此外毫米波信道因为大气吸收以及雨衰使得损耗进一步加剧,举例来说,在60-GHz频段损耗高达15dB/km。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天线层面要求天线必须具备包括宽频高增益等在内的一系列高性能指标。同时,传统的平面印刷工艺(Printcircuitboard,PCB)并不能满足毫米波天线的加工需求,更为稳定和精细的加工技术例如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 ceramics,LTCC)工艺,微加工工艺(Micro-fabrication)以及3-D打印技术成为了毫米波天线的主流加工技术。.本论文基于PCB,LTCC以及3-D 打印等工艺,从天线的辐射单元、馈电网络、电磁辐射极化调控与波束整形机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设计了一系列新型高性能毫米波天线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深入探讨。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60-GHz宽频高增益LTCC电磁封装天线的设计研究。在本章中,新型毫米波天线的“新”主要体现在天线辐射单元上的创新。1)基于差分天线的原理,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差分贴片对金属腔体组成的口径进行馈电的“平面口径天线”单元,该单元融合了差分天线低交叉极化以及口径天线高口径效率和高增益的特性,天线能获得比一般贴片天线高出5dBi增益的效果,同时由于行波激励天线口径面,天线的带宽比谐振天线更宽。该平面口径天线非常容易组成阵列进一步提高增益。这部分内容的成果以“Single-Ended-Fed High-Gain LTCC Planar Aperture Antenna for 60 GHz Antenna-in-Package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IEEE Transaction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上。2)提出了 一种新型单端馈电加短路点的贴片辐射单元,这种单元可以取得类似差分天线的良好辐射特性(交叉极化小,增益在很宽的频段内都十分稳定)且无需复杂的差分结构,单元容易组成阵列进一步提高增益。这部分内容的成果以“Low-Profile Wideband and High Gain LTCC Patch Antenna Array for 60-GHz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IEEE Transaction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上。这两款新型天线一个拥有高增益高口径效率,一个结构简单且辐射性能优良,适用于毫米波电磁封装天线的应用。2.基于新型馈电网络的高性能毫米波天线研究。在本章中,新型毫米波天线的“新”主要体现在天线馈电网络上的创新。1)首先提出了使用基片集成腔的高次模式对天线进行激励的新方法,使用腔体的TE340模式对天线进行激励,相比传统的基片集成功分网络效率更高,结构也更简单。基于该腔体高次模激励的方法,设计了高次模式激励的16阵元的线极化与圆极化天线。研究发现通过使用高次模激励,天线不再需要传统的高损耗大体积馈电网络,这使得天线馈电网络插损减小,能取得更高的辐射效率。天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金属化过孔大量减少,使得天线鲁棒性更高,此外也极大地减小了加工复杂度和加工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使用高次模式激励的方法并不限于本章中提出的16元阵,天线阵元可以增加至64元,128元甚至更多,而天线的辐射效率并不会明显下降。这部分内容的成果以“60 GHz Wideband High-Gain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Array With Substrate Integrated Cavity Excitation”和“mm-Wave High Gain Cavity-Backed Aperture-Coupled Patch Antenna Array”为题分别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以及 IEEE Access上。2)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魔Tee结构固有的宽频匹配和相位均衡,提出了一种高性能单脉冲天线,并将SIW魔Tee结构进一步扩展,提出了实现二维单脉冲天线的新型馈电网络。基于该馈电网络的二维单脉冲天线匹配带宽能够覆盖整个60-GHz频段,同时天线辐射性能良好,在很宽的频段内都能保证稳定的和差方向图。这部分内容的成果以“60-GHz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Based Monopulse Slot Antenna Array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上。3.基于3-D打印技术的新型毫米波电磁波束与极化一体化调控透镜研究。在本章中,新型毫米波天线的“新”主要体现在透镜极化编码调控单元上的创新和新型的加工技术,即3-D打印技术。利用3-D打印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3-比特极化调控编码单元,这种3-比特极化编码单元不仅能实现对线极化入射波转换为圆极化出射波,而且可以实现透镜聚焦所需的360度循环相位。基于这种编码单元,首先提出了一种紧凑型线/圆极化转换和波束调控一体化透镜。该透镜将极化转换和透镜聚焦的功能完美融合在一起,相比将透镜加载在极化器实现的圆极化透镜天线剖面更低。紧接着提出了 Wollaston棱镜型和Rochon棱镜型平面圆极化波束整形透镜,可以将两路正交的圆极化波(即左旋圆极化波和右旋圆极化波)进行分离,在实现较大偏转角的同时天线低剖面。这部分内容以“3-D Printed Planar Dielectric Linear-to-Circular Polarization Conversion and Beam Shaping Lenses Using Coding Polarizer”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上。4.基于相位调制的新型毫米波电磁波极化控制与波束赋形天线。在本章中,新型天线的“新”主要体现在利用超表面实现毫米波电磁极化与波束控制天线的新方法。1)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调制的新型毫米波双频电磁波极化控制与波束赋形反射阵。将传播调相与几何调相相结合,首先实现了对左右旋圆极化进行分别调控。为了实现双频传输,进一步将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集成在两种不同调相单元(开口环和十字贴片)之间,FSS可以完全反射高频电磁波而对低频的电磁波无阻挡,同时可以有效减小两个频段之间的互耦。设计的反射阵实现了在一个口径面上对双频双圆极化四个波束的独立调控。这部分内容以“Polarization-Independent Dual-Band Dual Circularly Polarized 3-Bit Beam Shaping Reflect-Array for Intelligence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Applications”为题投稿至国际学术期刊 IEEE Transaction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2)利用偶极子天线置于极化扭转人工磁表面(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AMC)表面上可以实现圆极化辐射的原理,设计了一种集成FSS的双频极化扭转AMC表面,将双频双向辐射的线极化天线阵列置于该AMC表面,利用双频极化扭转AMC表面反射的电磁波比天线直接辐射到上半球面的电磁波相位差90°或-90°,实现了一种双频双圆极化贴片天线阵而无需其它复杂的馈电方案。天线频段分别位于X波段和Ku波段,具有宽的阻抗带宽、高的极化纯度和高的增益,适合于车载卫星之间的双向通信。这部分内容以“Dual-Band Dual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Array Using FSS-Integrated Polarization Rotation AMC Ground for Vehic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上。
侯顺[5](2019)在《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影视文化生产活动开始于1895年,经过了 100多年的发展,进入当下的网络时代,传统影视产业升级为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了新的产品和新的现象。网络影视产业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果,对其进行研究,既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理论意义,又有产业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1995年,尼葛洛庞帝在《Being Digital》(《数字化生存》)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趋势和应用,阐明了信息技术、互联网对时代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并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新的思维及生活模式。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32年过去了,如尼葛洛庞帝预测的一样,互联网给人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对产业经济市场带来升级和变革。本文即是对网络影视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引入历史学、影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视角,采用原理演绎与比较分析、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梳理了网络影视产业从溯源、萌芽、诞生到发展、壮大的产业基础、时代背景、历史脉络、产业格局等;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比较、总结一般生产规律,总结归纳部分网络影视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其中,第二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范畴等基本问题做了交代。第三、四章是历史研究,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传统影视产业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建构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进程。第五、六章是现实研究,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现状格局、典型企业进行具体分析;第七章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的意义、现状、内容、理论、方法、基本概念及主要创新点等。绪论首先阐释了研究意义,网络影视产业作为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业态之一,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和喜爱,将网络影视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对历史学、影视学、产业学、传播学等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对网络影视企业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其次,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主体内容、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进行分析,这是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影视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依赖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影视产业往前发展。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关联性,具体的历史阶段表现为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网络影视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也促使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协同并轨发展,而与网络影视产业相关的活动及其规律都属于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范围。第三章是对传统影视产业历史发展的追溯,网络影视产业脱胎于传统影视产业,而且在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之后,传统影视产业并未消亡,而是继续发展。本章主要通过追溯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阐明其艺术属性和科技属性等本源性问题。从时间轴来看,影视文化生产活动远早于文化产业概念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产生,在网络科技出现之前,影视艺术的生产活动、产业形态就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影视娱乐产品。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网络影视产业活动,影视产业的科技属性又开始凸显,因此,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研究要从研究传统影视产业开始。同时本章还分析了传统影视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共有53处世界物质遗产,和40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这些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具有高价值、稀缺、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但是当下的网络影视产业对这些优质资源的利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第四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进度进行了全景性历史建构。通过考量影视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网络技术的产生时间,提出是进入21世纪后,影视产业与网络技术交叉融合到一定程度,网络影视产业才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在2001年8月出现的网络VOD服务,可以视为网络影视产业的萌芽,之后陆续上线众多影视网站,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网站的盈利方式、业务重点各不相同,但影视制作依然在网站业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8年里,网络影视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梳理我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野蛮生长期、行业调整期、行业发展期、快速成长期四个历史阶段。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发展到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网络大电影、微电影、微电视剧、网络直播等“网生”影视产品是对传统影视产品的发展。而且,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进入更深层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新形式出现。第五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市场格局的分析。在发轫之初,乐视、酷6等影视网站争先上线,快速抢占影视资源,经过多次洗牌之后,很多网站悄然退走,只有少数网站在互联网巨头BAT的支持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从整体来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在长视频领域形成了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主的“三国鼎立”格局;在短视频平台领域,则形成了以抖音、快手、秒拍等为主的“战国时代”状态,竞争也异常激烈。与此同时,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网络直播后来居上,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成为中国网络影视行业格局的变量。第六章是选取了网络影视企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优酷形成了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爱奇艺形成了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腾讯视频形成了围绕细分的泛娱乐生态、乐视视频形成了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芒果TV形成了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快手与抖音短视频形成了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虎牙直播与斗鱼TV形成了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第七章主要研究了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对策。当下,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到跑马圈地的行业格局洗牌之后,网络影视企业开始全面竞争。在网络影视产业的后竞争时代,出现了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等趋势。网络影视产业需要在内容制作上求精、资源利用上求深、商业模式上求变、产业格局上求新,才能在泛娱乐时代立于不败之地。1985年,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美国人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他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的《娱乐至死》,书中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预见和担忧,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34年过去了,当时的观众并没有“娱乐至死”,而当下,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又将“娱乐”推向了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征程上,尼尔·波兹曼所担忧的电视时代已过去,但是新的娱乐载体电脑、平板、手机,甚至网络电视,又相继出现,而网络影视生产内容,网剧、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直播节目等也的确是在推动着人类的娱乐进程,历史似乎依然朝着波兹曼先生设想的“至高至死”的方向发展,娱乐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娱乐至死”依然需要避免。因此,尼尔·波兹曼的警示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也要预防这种可能。
阎安[6](2017)在《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广电媒体是城市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城市形象传播需要的窗口。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在空间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着眼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的现实问题,从第一空间规模对渠道的影响、第二空间需求对内容的影响、网络信息空间对媒体平台功能和架构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从空间视域考察,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过程是由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推动的,并存在多个维度的空间动力机制。在物质的第一空间,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进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传媒相关产业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渠道资源。在精神与文化的第二空间,大众传媒进行精神生产,通过塑造“公共空间”和重建“想象的共同体”,在第二空间建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城市精神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也直接牵引大众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向。在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新的空间”,互联网实现了城市另一个界面的“可沟通性”,并重塑人类多个面向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空间连接、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被技术重构,也进而导致大众传媒的功能转换与平台迁移。从第一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驱动媒体渠道的空间扩张。高密度社区降低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成本,使更加先进的通讯网络在城市化区域率先普及;受益于城市化区域旺盛的人口流动,广播电视无线传输渠道的移动优势得以发挥,以城市“动众”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和移动电视成为城市广电新的增长点。对于城市广电而言,渠道的扩张和日益开放意味着“溢出效应”,但同时也意味着来自行业内强势媒体和行业外互联网巨头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规模驱动”将进入增速回落、直至增长乏力的阶段,而“创新驱动”将成为渠道拓展的新动力。对于城市广电来说,渠道资源将从垄断转向开放,从稀缺转向过剩。从第二空间维度看,当前中国城市呼唤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舆论空间,和具有包容度、亲近感的社会认同空间。正是上述需求,牵引着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城市广电在电波和屏幕中,建构起一个虚拟的城市交流场域,在反映社会舆论的基础上设置议题、提供意见,并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由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城市广电发挥监测本土环境、沟通本地人群、传播地域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弘扬城市精神的功能,成为促成城市文明外化与具象化的重要媒介。城市台自办节目一直是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在荧幕上呈现的家庭生活、日常礼节与习俗,为重建社会认同提供了帮助。对于城市广电来说,这是内容生产应该坚持的方向。从“一个新的空间”这一全新维度看,在城市空间被互联网深刻改造的背景下,城市广电的业务形态、组织架构和媒介功能也随之变革调整,作为内容产制者和渠道运营商的角色定位相应改变。城市广电转型发展而来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尤其是带有网络社区特点的视音频网站,成为新技术条件下连接人与人的重要平台。这一转型延续并放大了广播电视自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促进社会沟通的功能,并融入了互联网社交化传播、生产主体民主化等特性优势。城市广电向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转型,不仅扩宽了传统节目类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信息整合的优势。通过对城市资讯、城市服务、城市消费等要素的整合,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支撑,城市广电将转型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综合对“三个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判断,本文认为,第一空间的扩张驱动力将从“规模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媒体渠道将从垄断变为“过剩”。在新的渠道生态下,城市广电应提高“善用渠道”的能力,着力降低渠道成本。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媒体协作、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实现渠道共享和内容价值最大化。在第二空间,由城市社会建设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牵引的内容生产仍将维系,城市广电仍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通过深耕城市,捕捉城市化带来的新需求,可以推动城市广电不同类型的新节目研发;通过下沉到社区,实行“超级本地化”策略,可以以多样化的“小而美”生产赢得市场青睐。在网络信息空间,互联网越来越强的媒体属性和空间连接能力,将“倒逼”城市广电的融合与调整。通过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节目、技术、平台、人才等生产要素逐步共享融通;通过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推动城市广电实现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陈俊峰[7](2017)在《超材料设计及其在吸波体和无线电能传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磁超材料具有单一自然材料不可能具有的超常电磁特性。研究超材料的电响应和磁响应特性,设计新型超材料结构,丰富和拓展了超材料理论分析方法,进一步推进超材料在军事隐身、集成光电器件、无线电能传输等领域的应用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电磁仿真和实验验证三者相结合,提出了超材料吸波体和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负磁超材料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关应用的探索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工字型十字交叉结构的金属谐振环,设计了三频带超材料吸波体。首先采用工字型十字交叉圆环结构构建单频带超材料吸波体,利用仿真进行优化分析。基于完美阻抗匹配理论,将三种相同形状不同尺寸的金属谐振环集成在一个单元结构中,依次设计出三频带吸波体。基于多反射干涉理论对设计吸波体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吸波体内在物理吸收机制。结果表明该结构的超材料在9.85GHz、13.05GHz、14.93GHz三个频点处均具有99%以上的吸收率。(2)基于开口双圆环结构,设计了集总电阻元件加载的宽频带超材料吸波体。基于集总元件增强电磁损耗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双圆谐振环集总电阻加载的宽频带超材料吸波体,通过单元结构表面电流、能量损耗分布等的仿真分析,直观地展示了超材料电磁波吸收特性,定性分析其吸收机理。同时也建立了该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对比分析定性理解吸波体电磁波吸收机制。仿真探究了宽频带吸波体的极化吸收特性和斜入射条件下的吸收特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吸波体在8.87-16.47GHz范围内吸收率大于90%的相对带宽达到60%。(3)电阻膜型高阻抗表面宽频带超材料吸波体设计。设计了一种基于正八边形环状结构的电阻膜型超材料吸波体,通过等效电磁参数反演说明了超材料吸波体和自由空间的完美阻抗匹配特性,吸波结构表面电磁场和能量损耗分布直观地、定性地解释了其宽频吸收机理。通过电磁仿真表征了超材料吸波体的极化和宽角度吸收特性,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极化不敏感特性,在斜入射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吸收率。基于多反射干涉理论定量解释了宽频吸波体的物理吸收机制,这是国内外报道中首次利用多反射干涉理论解释宽频带超材料吸波体,拓展了多反射干涉理论的应用范围。实验测试表明,吸波体在3.65-13.93GHz范围内吸收率大于90%的相对带宽达到117%。(4)基于负磁超材料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设计了一种基于开口谐振环加载集总电容的负磁超材料。该结构在谐振频点16.30MHz等效磁导率值为-1,负磁导率超材料能够放大倏逝波、“聚焦”电磁场,理论上可以提升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通过电磁仿真表征了加载超材料前后空间磁场分布特性,结果显示超材料可以有效提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端线圈的耦合磁通密度;搭建了一套16.30MHz的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系统传输性能测试,实验测试加载一块和两块超材料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效率最高可分别提升10%和17%。依此进一步优化负磁超材料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平面方形螺旋结构加载集总电容的负磁超材料,通过理论分析、电磁仿真和实验验证,该结构的负磁超材料在13.56MHz附近等效磁导率为负值;搭建了一套13.56MHz的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试,在30cm传输距离下,加载超材料后的无线电能传输效率提升达到41.7%。采用灯泡负载对系统电效率进行表征,灯泡负载的亮度也直观地证明了负磁超材料对提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的有效性。超材料吸波体设计为新型吸波材料宽频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首次将多反射干涉理论应用在宽频带吸波体中并成功解释了其宽频吸收的物理机制,设计的各类吸波体结构为高性能吸波材料的设计与实现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从人工调控电磁场(波)的角度出发,将超材料设计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验证了负磁超材料具有大幅度提升无线电能传输效率的重要作用,对解决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传输效率和电磁兼容等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易念[8](2015)在《台湾青年的微媒介使用对其大陆印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为了解两岸民众现阶段的交流渠道、方式,两岸民间外宣的发展与现状;台湾民众了解大陆的主要媒介渠道,对媒介渠道的信任度有几何;为了解两岸民间最主要的传播障碍因素,微媒介对两岸民间交流的效果和作用;微时代的变革和微传播的使用对于台湾青年大陆认知和态度的作用;为了解群际沟通对于改善台对陆的刻板印象作用有多大,两岸民间交往与好感度的正负关联,而有此调查。本研究采用以定量调查为主,以定性调查为辅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台湾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其认知、态度、使用行为、体验评价及其心理动机等维度,辅以对微媒介的自然观察和对民意调查数据的二次分析等方法,综合探究微传播背景下两岸青年的接触行为与心理及其效果,偏重于研究台湾青年的状况。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一、台湾青年了解大陆的最主要媒介方式是网络,但是他们对于网络的可信度持质疑的态度;台湾青年对大陆了解兴趣和意愿都较为强烈;二、台湾青年使用台湾地区的微媒介情况方面:Facebook和Line被普遍使用,广受追捧;而Twitter的使用率较低。Facebook的分享功能和大众传播的社交属性较为明显,Line则偏重于对话功能和人际传播属性;三、台湾青年使用大陆地区的微媒介情况:台湾青年对微信的选择多于微博。微博的吸引力、对用户的粘性、后续的动力都较弱,而微信的便捷、人际联结属性、民众间的交往助力都更有优势;四、以微传播为主的网络媒介能够对台湾青年的大陆印象和态度产生影响,且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微媒介对于台湾青年对大陆态度的改善,最显着的方面是对于情感倾向的积极改善,而对于认知度和行为意向的改变没有那么明显;五、两岸群际接触能够澄清和减少台湾民众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但是对于深入政治、身份的认同、价值观层面的问题则表现出局限性。两岸民间交往正由“傲慢与偏见”走向“理解之同情”,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至少迈出了跨过偏见与歧视的第一步,朝向真诚的同理心、坦承交流、克服障碍、尊重和理解,加之网络新媒体和微媒介的助力作用,或许两岸民间交流有一天可以真正达到“理解之同情”。
马可[9](2013)在《80后与网络文化》文中指出本文选取转型期成长起来的80后网民和网络文化为研究对象,将视角投向80后不同于其他代际群体的特殊成长背景(尤其是80后与网络同步成长的经历)和既保守又开放的矛盾成长现实,对80后网民在网络传播中的主体身份进行了审视。从嬗变、认同和异化三个维度论述了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80后与网络文化的关系。核心词之一:嬗变。一方面,作为网络文化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80后从文学领域进军网络最终创造了“80后文化消费景观”,形成了纷繁的“80后文化现象”。本文从纷繁的文化现象入手,揭示了80后网民文化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轨迹。文章通过对80后使用率较高的网络应用的分析,认为:博客私人日志建立在交往目的之上将“公共空间私人化”和“私人领域公开化”的行为带来了80后网民从传统内敛型受众到开放展示型传播者的蜕变与转型;播客视频利用视觉图像的“娱乐超意识形态”打造了80后的娱乐化消费景观和身体消费奇观;恶搞文化则在80后的簇拥下一再从边缘颠覆主流,最终形成徒有游戏形式没有游戏灵魂的“空心戏仿”和狂欢趋势。诸种现象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单一向多元的转变、时空性的延伸、虚拟与现实的对弈、主流与边缘的龃龉、区域化向全球化的扩张。其带来的文化心理的变化是:自我意识中“自我”、“私我”的上升,尚和心态中对“异”的追求,审美心态中审美泛化和娱乐化的新趋向。另一方面,作为网络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转向中不可逆转地也遭遇从现代到后现代、从理性到感性、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从语言到图像的转向,最终带来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冲突。核心词之二:认同。认同包括两个方面,对“同一性”的认同和对“差异性”的认同。虽然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冲突不断,但是二者在和谐、虚静、仁爱等传统文化精神气质上产生同一性的认同。反过来,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形式、文化生产、传播媒介、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文化反哺,达到了同一的交流互动。对80后网民而言,他们对于自己所属的历史文化环境和现实环境一方面表现出同一性的认同,一方面对历史、政策、文化、技术的变迁过程也产生“差异性”的流动认同,形成特有的文化心态、政治心态和经济心态。核心词之三:异化。本文的核心在于揭示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互异化关系和80后网民的异化本质。对于网络文化,其异化过程以大众文化由通俗文化走向消费文化为背景,通过网络文化前期的通俗化、大众化发展,培养市场、积聚人脉,最终在网络文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消费化中走向异化。这种异化的路径实则是一条按照商品和市场规律进行运作的文化工业之路,其直接后果促成了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互背离。而对于80后网民的异化,本文通过对80后网民文化心理嬗变的国际语境的分析和对80后网民的文化姿态的分析,认为:全球化进程为80后提供的是冲突的文化语境,西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遭遇断裂时的入侵,必将异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基调”;80后网民的意识形态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建立在后现代传播基础之上的网络主导的机器意识形态,80后网民通过网络所进行的抵抗和批判实则是机器意识形态批判;80后网民所属的青年亚文化对文化的抵抗也不过是一种仪式的抵抗。80后网民正在网络中迷失与异化,道德的沦陷和主体的丧失使他们成为物的附庸,“大写的科技”和“小写的人”使80后网民陷入“技术异化”之中。最后,针对80后网民和网络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一方面需要树立传统文化“中心之中心”的文化地位,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别,使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和谐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摆正80后网民与网络的关系。本文的建议是:既要确立80后网民的主体地位,又要促成主体间性的生成;同时避免“技术丰腴精神萎缩”的趋向,实现道德的重建和信仰的复归;逐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建立积极的媒介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以抵制机器意识形态的侵袭。
蒋为民[10](2012)在《“颠覆电视”:媒介融合背景下SMG全媒体战略及实践的研究(2001-2011)》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媒介融合理论的研究背景下,选择上海东方传媒有限公司(Shanghai Media Group,缩写SMG)为案例研究样本。本次研究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将SMG从成立集团后的2001年——2011年间为时间轴,对该集团在产业愿景下的“全媒体战略”进行完整的历史发展梳理:以媒介产业融合、传媒企业管理和媒介产业创新三个维度,从产业融合发生的几个层面到融合导致企业内部的流程再造,由此归纳出这一场产业创新的若干特征,加以对“过程”的“深描”。笔者通过深度访谈、在场以及参与式观察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一方面总结出SMG在传媒产业转型期勇于否定旧我、积极发展新媒体的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之处;另一方面,从以往比较忽略的中层管理者角度对SMG这十年来在“全媒体”战略实践过程中进行了问题解剖——在同一个企业组织内选择全媒体战略的两种发展模式的利弊;在扩张过程中,从单纯的内容制播管理走向内容产业管理遇到的版权管理问题和流程再造问题;在快速发展阶段,快速重组、快速决策、快速盈利带来的矛盾与问题;传媒产业的发展要求和现行传媒规制之间的各种不协调问题。本文认为:在中国,SMG的全媒体战略是在媒介融合、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战略模式,它表明:基于新的传播技术为主导的全媒体时代为传统的传媒集团的产业扩张提供了新机遇;全媒体战略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定位是传媒集团创新成长的理性边界;而在企业、事业、机关混合属性的媒体集团中,强调公司治理,以管理创新克服旧体制的效率低下——是践行全媒体战略的首要选择;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克服以生产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是践行全媒体战略的唯一路径;而依靠融资手段,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是全媒体战略得以持续实施的重要财务基础。本次个案研究还试图指出:现阶段传统媒体进行跨产业、跨领域的媒介融合式发展普遍面临的结构性冲突、管理冲突和体制冲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全球化的媒介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创新可以借鉴的东西方经验和规避创新风险的可能性、必要性。需要说明的是:标题中的“颠覆电视”一词出自SMG总裁黎瑞刚的演讲,在本文的结论中,“颠覆电视”既不是以新媒体代替旧媒体的涵义,也不是以一种产业代替另一种产业的涵义,而是作为一种“自我否定”的思维方式的符号,体现了国有体制下“传媒精英”推动产业变革正是源于这样一种强烈危机感。在广电行业性的体制弊端尚未克服之前,真正的全媒体战略很难从任何单个的企业内部获得完全成功,正如SMG在其十余年不懈的改革获得阶段性成果之后仍将面临诸多瓶颈,未来还是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制变革结合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实践,才能建设成下一代融内容、互动、社交、服务于一体的、以人为本的全媒体。
二、宽频网络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频网络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服务器的宽频带地震仪远程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远程数据监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技术基础 |
2.1.1 物联网技术 |
2.1.2 移动通信技术 |
2.1.3 云服务器技术 |
2.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2.1 系统功能分析 |
2.2.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2.3 终端平台子系统设计 |
2.2.4 云服务器端子系统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终端平台子系统设计 |
3.1 终端平台硬件结构概述 |
3.2 硬件电路设计 |
3.2.1 4G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
3.2.2 电源电路设计 |
3.3 终端软件设计 |
3.3.1 嵌入式软件平台搭建 |
3.3.2 4G模块软件设计 |
3.3.3 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服务器端子系统设计 |
4.1 云服务器搭建 |
4.1.1 搭建FTP服务器 |
4.1.2 安装Apache |
4.1.3 安装PHP |
4.2 网络客户端程序设计 |
4.2.1 登录网页设计 |
4.2.2 网络客户端首页设计 |
4.2.3 数据监测网页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综合测试 |
5.1 终端平台测试 |
5.1.1 网络连接测试 |
5.1.2 4G网络速度测试 |
5.1.3 地震波数据压缩效率测试 |
5.2 终端平台与云服务器端联合测试 |
5.2.1 终端平台文件上传测试 |
5.2.2 网络客户端程序测试 |
5.2.3 地震数据回收传输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电磁超材料在吸波器和无线输电系统中的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磁超材料概述 |
1.2.1 电磁超材料简介 |
1.2.2 超材料的电磁响应 |
1.2.3 电磁超材料的应用研究 |
1.3 电磁超材料吸波器研究现状 |
1.3.1 超材料吸波器简介 |
1.3.2 金属基超材料吸波器研究现状 |
1.3.3 介质基超材料吸波器研究现状 |
1.4 超材料无线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1 近场超材料 |
1.4.2 磁谐振式无线输电技术研究现状 |
1.4.3 近场超材料在无线输电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前景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6.1 研究内容 |
1.6.2 论文结构 |
2 金属基入射宽角度单频带超材料吸波器分析 |
2.1 前言 |
2.2 超材料吸波器理论 |
2.2.1 阻抗匹配理论 |
2.2.2 表面等离激元机理 |
2.3 基于扇形环结构的入射宽角度单频吸波器 |
2.3.1 模型设计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扇形环结构吸波器的宽频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金属基入射宽角度三频带吸波器分析 |
3.1 前言 |
3.2 基于间隙环结构的入射宽角度三频带吸波器 |
3.2.1 模型设计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互补谐振器 |
3.3 基于凹片环结构的入射宽角度三频带吸波器 |
3.3.1 模型设计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基于互补图案的超材料吸波器 |
3.4 本章小结 |
4 介质基可调节宽带吸波器分析 |
4.1 前言 |
4.2 吸波器的干涉理论及实验方法 |
4.2.1 干涉理论 |
4.2.2 实验方法 |
4.3 湿沙土宽频可调节吸波器 |
4.3.1 模型设计 |
4.3.2 仿真分析 |
4.3.3 实验验证 |
4.4 基于湿沙土吸波器的多反射干涉理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超材料的磁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分析 |
5.1 前言 |
5.2 超材料在无线输电系统中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
5.2.1 磁偶极子耦合理论 |
5.2.2 磁诱导波理论 |
5.2.3 实验测试方法 |
5.3 近场平面螺旋超材料的计算与分析 |
5.3.1 单元结构设计 |
5.3.2 等效电路理论与仿真分析 |
5.3.3 实验验证 |
5.4 超材料在磁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中的仿真分析及实验测量 |
5.4.1 理论分析 |
5.4.2 仿真和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附录C 博士生期间荣誉和奖励 |
(3)改性纳米石墨微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吸波材料概述 |
1.2.1 吸波材料的机理 |
1.2.2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2.3 吸波材料的测试方法 |
1.3 吸波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导电/导电复合吸波材料 |
1.3.2 导电/介电复合吸波材料 |
1.3.3 磁性/导电复合吸波材料 |
1.3.4 磁性/介电复合吸波材料 |
1.4 纳米石墨微片 |
1.5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GNS/NiCo_2O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测试表征 |
2.2.4 GNS的制备及表面处理 |
2.2.5 GNS/NiCo_2O_4的制备 |
2.3 结果及讨论 |
2.3.1 GNS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
2.3.2 GNS/NiCo_2O_4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
2.3.3 GNS/NiCo_2O_4的静磁性能 |
2.3.4 GNS/NiCo_2O_4比例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
2.3.5 GNS/NiCo_2O_4比例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NS/FeC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及讨论 |
3.3.1 GNS/FeCo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
3.3.2 GNS/FeCo的静磁性能 |
3.3.3 不同GNS/FeCo比例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
3.3.4 不同GNS/FeCo比例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NS/FeCo/CoFe_2O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及讨论 |
4.3.1 GNS/FeCo/CoFe_2O_4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
4.3.2 GNS/FeCo/CoFe_2O_4的静磁性能 |
4.3.3 GNS/FeCo/CoFe_2O_4的含量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
4.3.4 GNS/FeCo/CoFe_2O_4的含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GNS/Fe_3O_4/M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GNS/Fe_3O_4的制备 |
5.2.2 GNS/Fe_3O_4/MnO_2的制备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GNS/Fe_3O_4/MnO_2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
5.3.2 GNS/Fe_3O_4/MnO_2的静磁性能 |
5.3.3 GNS/Fe_3O_4/MnO_2的含量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
5.3.4 GNS/Fe_3O_4/MnO_2的含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GNS/Fe_3O_4/PPy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球状Fe_3O_4的制备 |
6.2.2 核壳Fe_3O_4/PPy的制备 |
6.2.3 GNS/Fe_3O_4/PPy的制备 |
6.3 结果及讨论 |
6.3.1 GNS/Fe_3O_4/PPy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
6.3.2 GNS/Fe_3O_4/PPy的静磁性能 |
6.3.3 GNS/Fe_3O_4/PPy的含量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
6.3.4 GNS/Fe_3O_4/PPy的含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4)高性能毫米波新型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高性能毫米波天线 |
1.2.1.1 基于平面PCB工艺的毫米波天线 |
1.2.1.2 基于多层板工艺的毫米波电磁封装天线 |
1.2.2 毫米波极化与波束调控超表面天线 |
1.2.2.1 超表面对电磁波的界面传播调控 |
1.2.2.1.1 表面波与阻抗调制表面: |
1.2.2.1.2 Floquet分析,周期结构与人工磁表面 |
1.2.2.2 超表面对电磁波的空间辐射调控 |
1.2.2.2.1 异常反射与折射 |
1.2.2.2.2 Pancharatnam-berry相位与庞加莱球 |
1.2.2.2.3 平面透镜与消色差 |
1.3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1.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新型辐射单元的毫米波LTCC电磁封装天线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LTCC工艺的60-GHz差分新型高增益平面口径天线阵列 |
2.3. 基于LTCC工艺的60-GHz高增益宽频准差分贴片天线阵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新型馈电网络的毫米波高性能天线研究 |
3.1 引言 |
3.2 60-GHz新型高效率基片集成腔体高次模激励圆极化天线阵列的研究 |
3.2.1 高次模激励2×2单元圆极化双臂螺旋天线子阵设计 |
3.2.2 16单元高效率高增益圆极化天线阵的设计 |
3.2.3 小结 |
3.3 基于新型馈电网络的60-GHz高性能二维单脉冲阵列天线 |
3.3.1 基于SIW的魔Tee结构与一维单脉冲阵列天线 |
3.3.2 基于SIW的二维单脉冲阵列天线 |
3.3.3 小结 |
3.4 总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新型毫米波电磁波束与极化调控透镜研究 |
4.1 引言 |
4.2 3-D打印毫米波电磁波束与极化调控天线的研究 |
4.2.1 3-D打印毫米波电磁波束与极化调控功能融合透镜天线 |
4.2.2 3-D打印Wollaston棱镜型和Rochon棱镜型平面圆极化波束整形透镜的研究 |
4.3 总结 |
4.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相位调制的新型毫米波电磁波极化控制与波束调控天线 |
5.1 引言 |
5.2 基于相位调制的新型毫米波电磁波极化控制与波束调控反射阵 |
5.2.1. 双频双圆极化电磁调控单元设计 |
5.2.2 双频双圆极化反射阵设计 |
5.3 基于极化扭转电磁超表面的高增益双频双圆极化车载卫星通信天线 |
5.3.1 双向辐射双频线极化天线阵设计 |
5.3.2 基于FSS的双频极化扭转人工磁表面 |
5.3.3 双频双圆极化车载卫星通信天线 |
5.3.4 小结 |
5.4 总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列表与参与项目情况 |
(5)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
一、论文特色 |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
一、基本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第二章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历史关联 |
二、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现实关联 |
第二节 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互动融合 |
一、“相加”: 影视资源的网络平移 |
二、“相长”: 影视产业的全面变革 |
三、“相融”: 影视产业的破壁融合 |
第三节 网络影视产业的问题阈 |
一、网络影视产业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本体 |
三、网络影视产业特征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影视产业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传统影视产业发展历程 |
一、传统影视产业的史料梳理 |
二、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产业 |
第二节 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
一、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 |
二、传统影视产业在文化资源利用上的不足 |
第三节 推进影视产业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
一、资源基础论的基本观点 |
二、借助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 |
第四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建构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演进轨迹 |
一、野蛮生长期(2001年一2007年):抢占市场 |
二、行业调整期(2007年一2009年):优胜劣汰 |
三、转型发展期(2009年—2014年): 资本入局 |
四、快速成长期(2014年—至今): 破壁融合 |
第二节 网络影视产品新形态的特征辨析 |
一、网络大电影: 叙事结构多样化与游戏色彩 |
二、网络直播: 社交媒体语境下的全景敞视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机遇 |
一、国家推动科技发展 |
二、VR技术带来的机遇 |
第五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整体情况 |
一、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持续成长 |
二、中国网络影视企业运营平台类型 |
第二节 网络长视频领域的“三国鼎立” |
一、长视频平台概览 |
二、长视频市场上的“三国鼎立” |
三、长视频市场形成“头部效应” |
第三节 网络短视频领域的“战国时代” |
一、短视频平台概览 |
二、短视频市场“战国时代” |
三、短视频内容格局: MCN成新风口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的变量 |
一、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 |
二、直播平台后来居上 |
三、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 |
第六章 中国网络影视企业典型分析 |
第一节 长视频领域的“优爱腾”模式 |
一、优酷: 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 |
二、爱奇艺: 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 |
三、腾讯视频: 围绕平台细分的泛娱乐生态 |
四、“优爱腾”模式比较 |
第二节 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 |
一、乐视视频: 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 |
二、芒果TV: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 |
三、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比较 |
第三节 短视频和直播视频模式 |
一、快手与抖音: 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 |
二、虎牙与斗鱼: 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 |
三、主播之争与主播合伙人模式 |
第七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
一、管理机制不顺 |
二、财政投入不足 |
三、发展战略同质 |
第二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一、国家政策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
二、科技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
三、资本注入成为强大助力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 |
一、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 |
二、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 |
三、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 |
四、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 |
五、业务布局趋向融合跨界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对策 |
一、管理机制上求进 |
二、资源利用上求优 |
三、内容制作上求精 |
四、商业模式上求变 |
五、产业布局上求新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进入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 |
二、网络大电影等“网生”产品属于影视产品 |
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是网络影视产业的优质资源 |
四、优质网络影视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
五、网络影视企业发展需要求精、求深、求变、求新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泛娱乐”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影响研究 |
二、“大数据”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总体设计 |
第一章 城市广电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 |
第一节 第一空间演进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第一空间特征 |
二、城市第一空间的历史演变 |
三、第一空间动力机制——规模驱动 |
第二节 第二空间建构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第二空间特征 |
二、大众传媒与第二空间的建构 |
三、第二空间动力机制——需求牵引 |
第三节 “一个新的空间”的诞生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一个新的空间”及其特征 |
二、“新的空间”对城市第一、第二空间的改造 |
三、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功能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一空间维度:规模驱动与城市广电的渠道扩张 |
第一节 空间集聚效应下的渠道扩张 |
一、渠道扩张的人口动力来源 |
二、城市规模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
三、长三角广电网络整合及对城市台的影响 |
四、网台关系新格局下的城市广电发展 |
第二节 空间流动机遇下的渠道扩张 |
一、渠道扩张的交通动力来源 |
二、城市交通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
三、长三角交通广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四、移动终端挑战与渠道发展的新机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空间维度:需求牵引与城市广电的内容优化 |
第一节 空间治理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
一、长三角城市媒体公共空间建设需求分析 |
二、城市广电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的机制与作为 |
三、公民社会建设中的城市广电内容生产 |
四、个案分析: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民声》 |
第二节 空间认同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
一、长三角城市居民社会认同建构需求分析 |
二、广电媒体参与城市认同空间重构的机制与作为 |
三、“家园城市”建设中的广电媒体内容生产 |
四、个案分析:城市认同建构的真人秀样本——《新老娘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的空间维度:功能拓展与城市广电的平台再造 |
第一节 适配城市社交空间的平台再造 |
一、重构人与人的空间连接 |
二、实践一:从广播电视台到视音频社区 |
三、服务于社交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
四、个案分析:独具特色的城市视频社区——“葫芦网” |
第二节 融合城市智慧空间的平台再造 |
一、重构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 |
二、实践二:从内容媒体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 |
三、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
四、个案分析:活跃于掌端的智慧城市——“无线苏州”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的策略与构想 |
第一节 整合与开发:城市广电渠道延伸的新命题 |
一、对第一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整合:区域一体化趋势卞的城市台联盟合作 |
三、开发:打通“线上+线下”的新媒体渠道 |
第二节 深耕与下沉:城市广电内容创新的新理念 |
一、对第二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深耕:深度满足城市化需求的节目研发 |
三、下沉:紧贴社区生活的“小而美”内容生产 |
第三节 融合与跨界:城市广电平台升级的新思路 |
一、对“新的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融合:推动城市广电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
三、跨界:积极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 |
本章小结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与衍生讨论 |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超材料设计及其在吸波体和无线电能传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磁超材料 |
1.3 电磁超材料吸波体 |
1.4 负磁超材料和无线电能传输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2 电磁超材料和无线电能传输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2.1 超材料吸波体理论基础 |
2.2 负磁超材料和无线电能传输理论基础 |
2.3 电磁超材料和无线电能传输研究方法 |
3 基于工字型十字交叉结构的多频带超材料吸波体设计 |
3.1 前言 |
3.2 基于工字型十字交叉结构超材料单频带吸波体 |
3.3 基于工字型十字交叉结构超材料吸波体多频带吸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集总元件加载的超材料吸波体宽频化设计 |
4.1 前言 |
4.2 金属环结构加载集总元件对超材料吸波体吸波频带的展宽作用 |
4.3 四重开缝双圆环结构加载集总元件的超材料吸波体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反射干涉理论的高阻抗表面超材料吸波体宽频化设计 |
5.1 前言 |
5.2 正八边形环结构电阻膜型高阻抗表面宽频带超材料吸波体 |
5.3 基于电阻膜型高阻抗表面宽频带超材料吸波体的多反射干涉理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负磁超材料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
6.1 前言 |
6.2 基于金属开口谐振环结构的负磁超材料设计及其在无线输电中的应用 |
6.3 基于平面方形螺旋结构负磁超材料设计及其在无线输电系统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内容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 博士生期间申请的专利成果 |
附录3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附录4 博士生期间荣誉和奖励 |
(8)台湾青年的微媒介使用对其大陆印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
前人研究成果 1.3 |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
微时代的民间外宣 2.1 |
两岸民间外宣的现况与发展 2.2 |
微时代的传播与变革 2.3 |
微时代两岸交往的新特性 2.4 |
大陆微博、微信概述 3 |
台湾青年受众分析 3.1 |
台湾青年不同于上一辈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3.2 |
台湾网络受众统计分析 4 |
量化调查结果:台湾青年对微媒介的使用及对大陆的印象和变化 4.1 |
量化调查样本特性分析 4.2 |
台湾青年大陆接触和大陆观感 4.3 |
台湾青年对于微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 4.4 |
台湾青年对大陆的整体印象得分与改变相关性分析 4.5 |
量化调查小结 5 |
质化调查结果:台湾青年对大陆的印象、形成原因与重构 5.1 |
访谈样本特性分析 5.2 |
台湾青年对大陆的具体印象及其形成背景、原因 5.3 |
台湾青年对大陆的印象、态度的改变及重构过程分析 5.4 |
质化调查小结 6 |
结语 6.1 |
研究发现 6.2 |
研究建议 6.3 |
研究价值与不足之处 7 |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
(9)80后与网络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网络——全球化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
1.1.2 网络文化是21世纪备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 |
1.1.3 80后网民的成长背景和历史使命 |
1.2 中西方相关问题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梳理 |
1.3.1 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 |
1.3.2 异化 |
第2章 互联网和80后网民:谁驾驭谁? |
2.1 互联网和网络文化 |
2.1.1 互联网在中国 |
2.1.2 网络文化 |
2.2 80后网民概况 |
2.2.1 80后和80后网民的界定与特点 |
2.2.2 80后文化景观:从文学圈到生活圈 |
2.2.3 80后网民的数量规模和用网状况 |
2.3 互联网和80后网民的相互塑造关系 |
2.3.1 互联网与80后的际遇: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
2.3.2 80后的自我塑造:从媒介形象塑造到媒介意识形态建构 |
第3章 80后网民的嬗变:从生活方式到文化心理 |
3.1 80后网民的嬗变之象 |
3.1.1 一条“秘密”“展示”的通道:博客私人日志 |
3.1.2 一双触摸心灵的眼睛:播客视频 |
3.1.3 一群“乌合之众”的狂欢:网络恶搞 |
3.2 80后网民的嬗变之迹——网络生活方式的形成 |
3.2.1 单一向多元的转化 |
3.2.2 白天向黑夜的延伸 |
3.2.3 虚拟与现实的对弈 |
3.2.4 主流与边缘的龃龉 |
3.2.5 区域化向全球化的扩张 |
3.3 80后网民的文化心理嬗变 |
3.3.1 关于“文化心理” |
3.3.2 自我意识的变化 |
3.3.3 尚“和”心态的变化 |
3.3.4 审美观的变化 |
第4章 异变的文化土壤——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认同、异化和反哺 |
4.1 文化的认同 |
4.1.1 再读传统文化 |
4.1.2 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
4.1.3 文化认同危机 |
4.2 冲突中的异化 |
4.2.1 文化的转向 |
4.2.2 网络文化的异化路径 |
4.2.3 网络文化的异化表现: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 |
4.3 砥砺中的反哺 |
4.3.1 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学的反哺 |
4.3.2 网络文化对传统媒介的反哺 |
4.3.3 网络文化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哺 |
第5章 异变的一代人——80后网民文化心理嬗变的反思与批判 |
5.1 认同与超越:80后网民文化心理嬗变的历史文化语境 |
5.1.1 中国社会三十年的变迁轨迹 |
5.1.2 80后网民三十年的变化轨迹 |
5.1.3 80后网民文化心理嬗变的国际语境 |
5.2 批判与抵抗:80后网民的文化姿态 |
5.2.1 批判的方法:网络媒介的后现代传播和机器意识形态渗透 |
5.2.2 抵抗的仪式:80后网民和青年亚文化 |
5.3 迷失与异化:80后网民文化心理嬗变的本质 |
5.3.1 80后网民(主体)异化的类型 |
5.3.2 80后网民异化的表现 |
5.3.3 80后网民异化的本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颠覆电视”:媒介融合背景下SMG全媒体战略及实践的研究(2001-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TR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关于本次研究的方法和框架设计 |
一、本次研究的具体方法 |
二、论文框架设计:章节的逻辑与说明 |
注释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和背景综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一:媒介融合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媒介融合”的定义和解释具有多样性 |
二、“媒介融合”逐步成为实务应用范畴的学术课题 |
三、从受众文化角度的研究方向及其他 |
四、从媒介产业角度的“媒介融合”研究路径和核心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二:关于“全媒体”的研究综述 |
一、“全媒体”的定义理解 |
二、“全媒体”的价值特点 |
三、关于“全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概述 |
四、“全媒体”研究与“三网融合”的关联 |
注释 |
第二章 SMG全媒体战略实施的历史流变 |
第一节 元问题:SMG全媒体战略何以可能及可为 |
第二节 SMG的全媒体战略及其实践简史 |
一、2001-2002:“秣马厉兵”的筹备阶段 |
二、2003-2007:“跑马圈地”的拓展阶 |
三、2008-2009:“分分合合”的调整阶 |
四、2010-2011:“五大板块”的成型阶段 |
本章总结 |
注释 |
第三章 基于三个维度的全媒体实践之深描 |
第一节 从垂直发展到横向发展:媒介产业融合维度之深描 |
一、以技术与网络的融合突破产业界限 |
二、以市场与服务的融合拓宽收入结构 |
三、以资本与产权的融合超越规制局限 |
第二节 组织流程再造:传媒管理维度之深描 |
一、全面采用“公司化运营”体制 |
二、建立集团“矩阵式结构”管理 |
三、推行人力资源“企业化管理”系统 |
四、全面实施“品牌化经营”方式 |
五、注重业务流程的“科学化管理” |
第三节 技术引领变革:媒介产业创新维度之深描 |
一、全方位把握创新机遇:偶然的和必然的 |
二、以技术进步引领变革:塑造传媒新价值 |
三、多元化的目标市场选择:机遇和风险并存 |
四、以合作创新为主要形式:斜向整合与资本推动 |
本章总结 |
注释 |
第四章 SMG全媒体战略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梳 |
第一节 全媒体战略与组织机制之间的问题梳理 |
一、“版权管理”的难题:关于内部的制播分离和版权归属 |
二、“内容优势”的困惑:关于内容的价值和创新 |
三、“快比慢好”的质疑:关于速度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全媒体战略的两种融合模式的问题梳理 |
一、“第一财经”的“榕树”模式 |
二、新媒体板块的“竹笋”模式 |
三、“榕树”模式与“竹笋”模式的异同对比 |
四、“榕树”模式与“竹笋”模式的利弊分析 |
第三节 规制和体制局限的问题梳理 |
一、内容管控存在网、台双重执行标准 |
二、事企合一的传媒管理体制弊端重重 |
三、国资监管制度对产业创新的制约 |
四、广电、电信交叉进入的难度问题 |
本章总结 |
注释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第一节 “全媒体”的实施基础:业务流程和组织流程再造 |
第二节 “全媒体”的内部运营保障:高效的组织协同 |
第三节 “全媒体”的发展突破点:规制改革与资本撬动 |
结语:未来趋势的演化 |
注释 |
深度访谈名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宽频网络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服务器的宽频带地震仪远程监测系统研究[D]. 王巨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2]电磁超材料在吸波器和无线输电系统中的性能分析[D]. 黄修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3]改性纳米石墨微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D]. 苏晓岗.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高性能毫米波新型天线研究[D]. 朱剑锋.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1)
- [5]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D]. 侯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D]. 阎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超材料设计及其在吸波体和无线电能传输中的应用研究[D]. 陈俊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8]台湾青年的微媒介使用对其大陆印象的影响研究[D]. 易念. 暨南大学, 2015(12)
- [9]80后与网络文化[D]. 马可.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 [10]“颠覆电视”:媒介融合背景下SMG全媒体战略及实践的研究(2001-2011)[D]. 蒋为民. 复旦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