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酵母菌最适生长条件和自溶条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壮[1](2021)在《黄酒酿造中黄酒酵母与黄曲霉的定量分析及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发酵食品中这种相互作用对微生物的生长和风味物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黄酒机械化生产中,通常会添加纯种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强化熟麦曲和纯种黄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强化酒母,这使得黄酒酵母和黄曲霉成为黄酒酿造的核心微生物,但这两株菌间的互作研究较少,不清楚其互作机制。本论文为探究黄酒酵母与黄曲霉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结合传统培养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黄酒酿造过程中黄酒酵母与黄曲霉的消长规律进行分析,解析了发酵过程中可能影响微生物演替的因素,并进一步探究了黄酒酵母与黄曲霉SU-16的互作类型及互作机制,有望为黄酒酿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适用于微生物复杂的黄酒酿造体系的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方法,准确定量黄酒酿造过程中总真菌、黄酒酵母与黄曲霉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所筛选得到的引物专一性良好,该方法定量准确性在90%以上,总真菌、黄酒酵母和黄曲霉在发酵过程中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同时发现了黄曲霉在黄酒酿造中的变化新规律。黄酒酵母生物量在发酵0 h~48 h快速增加,发酵24 h内由4.18×105 CFU·g-1快速增殖到3.96×107 CFU·g-1,48 h时达到最大值5.90×107 CFU·g-1,然后开始缓慢减少,发酵结束时黄酒酵母占总真菌的94%;黄曲霉生物量在0 h~24 h内变化最大,48 h时增殖到7.49×105 CFU·g-1,生物量达到最高,之后呈波动下降趋势,发酵结束时生物量降低至2.35×104 CFU·g-1,低于初始接种量,且占总真菌含量不足1%,推测发酵环境不利于黄曲霉的生长。(2)分析黄酒酿造过程中的主要物质形成规律,并解析影响微生物变化的关键因素。对5种理化指标和66种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主要物质形成发生在前酵过程中;对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的变化与黄酒酵母和黄曲霉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理化指标中乙醇和总酸与S.cerevisiae和A.flavus的关系密切,乙醇和总酸与S.cerevisiae的变化成正相关,与A.flavus的变化成负相关;同时发现S.cerevisiae与醇类物质呈显着正相关(R2=0.37),A.flavus与醇类(R2=0.51)和酸类(R2=0.32)物质呈显着负相关,醇类和酸类物质可能是主导黄酒酵母和黄曲霉演替的主要影响因素。(3)探究了S.cerevisiae HJ和A.flavus SU-16间的互作关系及互作机制,将HJ和SU-16进行混合发酵,发现在摇瓶培养、间歇摇瓶培养和不同接种比例条件下,SU-16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HJ胞外代谢产物乙醇和有机酸的分泌会对SU-16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当乙醇含量3%vol,乳酸含量2 g·L-1以及乙酸含量2 g·L-1时即对SU-16的生长产生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这也证实了发酵环境中醇类和酸类物质与A.flavus的变化呈负相关,不利于A.flavus的生长。(4)发现A.flavus SU-16的添加可促进S.cerevisiae HJ的生长繁殖、发酵速率(耗糖和产酒精),提高醪液中的氮源水平,因此在落料时分别添加0%、0.1%、0.2%、0.4%和0.6%的菌丝体(黄曲霉SU-16菌丝体占原料米的比例)以及0%、0.3%、0.6%、0.9%、1.8%和3%的熟麦曲(黄曲霉SU-16熟麦曲占原料米的比例)进行发酵,结果表明,菌丝体可能通过自溶为发酵醪提供生物大分子物质,其中菌丝添加量<0.6%时既不影响发酵品质又可显着加速HJ的生长繁殖和发酵速率,显着提高HJ的产酯能力;熟麦曲的添加量与发酵醪液中氨基态氮的含量成正比,熟麦曲可以促进了黄酒酵母对氮源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增强了风味物质的形成。综上,针对黄酒微生物共酵机理不明,黄酒酿造核心微生物(黄酒酵母和黄曲霉)研究缺乏,本论文探究了发酵过程中黄酒酵母和黄曲霉的消长规律,发现了黄曲霉在黄酒酿造中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通过探究黄酒酿造过程中黄酒酵母与黄曲霉的相互作用,阐明了影响黄曲霉生长的关键因素,初步明确了这两株菌的互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黄曲霉对黄酒酵母及黄酒酿造的影响,从而为黄酒的酿造提供一定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姜虹[2](2021)在《废啤酒酵母制取酵母抽提物及猪肉香精研制》文中指出酵母抽提物在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中都有极为广泛的用途。而作为啤酒生产副产物的废啤酒酵母是生产酵母抽提物比较适宜的原料,既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也可以使废啤酒酵母得到合理的利用。本研究采用蛋白酶促自溶的方法,以废啤酒酵母为原料,制取酵母抽提物,并分析鉴定了酵母抽提物当中含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以酵母抽提物为主要基料试制了猪肉风味的香精。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试验证实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废啤酒酵母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自溶效果,可以作为自溶促进剂使用。2.酶的添加量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适宜的添加量为0.4×10-2 g/mL,此时无论是游离氨基酸态氮产量,还是固形物产量都达到最大值。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则分别为0.6× 1 0-2 g/mL和0.025×10-2 g/mL。酶促反应体系最适pH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适宜的酶解反应pH为5.5,此时游离氨基酸态氮和固形物的产量都达最大值。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则分别为6.0和5.0。酶解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最适宜的酶解反应时间均为36h,胰蛋白酶则为30h。3.对比了木瓜蛋白酶促溶工艺、中性蛋白酶促溶工艺、胰蛋白酶促溶工艺、醇促溶工艺和盐促溶工艺的效果发现,中性蛋白酶是最合适的自溶促进剂。优化后的酵母酶促自溶工艺条件为:采用中性蛋白酶作为促溶酶,酶的添加量为0.6×10-2g/mL,反应体系的pH为6.0,酶促溶温度为50℃,酶促溶时间为36h。以此酶促溶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得酵母抽提物的固形物得率平均可达66.06%,游离氨基酸态氮得率平均可达5.63%。所制得的酵母抽提物再经过减压浓缩,外观呈膏状黄褐色,具有鲜香的风味。4.将酵母抽提物进行GC-MS分析,共鉴定出18种物质,包括酸类、酯类、醇类、醚类、醛类等多种化合物。其中酸类和酯类化合物都占27.8%,醇类和醛类化合物都占11.1%,酮类和醚类化合物都占5.6%,其他化合物占1 1%。5.将酵母抽提物作为原料,以响应曲面法进行了猪肉香精的制备试验。以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猪脂添加量为响应因素,以猪肉香精的感官评判得分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猪肉香精品质的因素依次为:猪脂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优化后的以酵母抽提物制取猪肉香精的工艺为:每100g酵母抽提液中添加食盐1g、猪脂4.32g、木糖0.5g、半胱氨酸1.5g、精氨酸1g、甘氨酸1.5g,美拉德反应温度为111.19℃,反应时间为1.52h,以此工艺可制得具有浓烈猪肉香味的香精。在酱卤肉制品加工中实际应用后发现,此猪肉香精的效果也相当满意。
李永青[3](2020)在《利用产朊假丝酵母生产发酵型海带调味料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带是我国食用久远的一种巨型食用藻类,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海带中富含海带多糖、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褐藻胶属于海带多糖的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促消化、抗癌、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但由于其分子量大、难分解、溶解度低等缺点,影响了其附加值的提高。本研究首先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同时对该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褐藻胶为唯一碳源0.7%、氯化铵为唯一氮源0.25%、磷酸氢二钾0.08%和p H 6.0。经过发酵条件优化,我们得出:菌株按4%接种量接种培养基,28℃条件下发酵培养16h,为最优发酵条件。优化后,菌株的褐藻胶裂解酶最高产量由126U/m L提高到234U/m L,提高了85.7%。通过检测海带酶解过程中的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变化,以及对比不同酶对海带酶解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褐藻胶裂解酶对海带酶解的重要作用。同时配合复合酶的使用,海带酶解效果更佳,达到了酶解速度快,酶解彻底的目的。本试验所选用的离子均对酶解起到促进作用,这与一些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这可能与酶的来源不同有关系,不同菌株产生的酶会酶解环境产生不同的耐受性,包括离子胁迫。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离子,来提高海带酶解得率。检测了海带酶解液成分,对比检测主要大分子物质及矿物质元素含,选用褐藻胶裂解酶与复合酶配合使用的组其含量远高于其它组。单一比较褐藻胶裂解酶组与复合酶组,褐藻胶裂解酶组的营养元素含量也是高于复合酶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褐藻胶裂解酶组中寡糖与单糖的组成与含量。单糖占酶解液中糖类物质的60.2%,三糖~六糖占3.3%,六糖以上的寡糖占36.3%,验证了褐藻胶裂解酶的酶解能力。进一步分析单糖中的组成,海带酶解液中甘露糖醛酸在单糖中占比最高,达到30.4%,岩藻糖次之,占16.8%,半乳糖占11.3%,其余单糖含量均在10%以下。对产朊假丝酵母进行紫外诱变后,筛选到一株能够在酶解后海带汁中快速生长繁殖的菌株(B2);将该菌株应用在海带汁中进行快速扩培,对影响扩培速度的葡萄糖和甘氨酸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摇床转速、接菌量等7个单因素做了探讨,选择葡萄糖加量、发酵时间和接菌量进行了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产朊假丝酵母最佳工艺参数为添加10%的葡萄糖,2%的甘氨酸,摇床转速150r/min,接菌量10%条件下,在28℃扩培6h,海带汁中蛋白质含量为48.5g/L。对产阮假丝酵母自溶条件的优化,得到最佳自溶条件:在55℃下保温6h,海带汁中氨基态氮含量可以达到3.62g/L;超声波高频处理对已发生部分自溶的菌体细胞有较好的破壁效果;风味酶可以进一步降解菌体蛋白,释放谷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等多种主要的呈味氨基酸,当添加2g/L的风味酶,在55℃下继续保温10h,海带汁中氨基态氮总量达到9.47g/L。在自溶后的海带汁中添加1.5%的葡萄糖,0.5%的甘氨酸,在115℃下反应60min,过滤后得到的产品即为海藻味素的液态产品。经检测,液态海藻味素产品中产品可溶性固形物在15g/100m L,氨基酸态氮在0.95g/100m L,该产品呈红褐色,具有浓郁的酱香味。
王萌萌[4](2020)在《清香酒醅中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细菌素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乳酸菌是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的功能微生物,其代谢产物乳酸对于维持酸性环境和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乳酸乙酯是清香白酒的主要香气成分,其比例略低于乙酸乙酯。夏季温度升高时,酿酒环境中乳酸菌数量迅速增加,乳酸菌代谢产物-乳酸,经过酯化作用合成乳酸乙酯,导致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例失衡。本文从清香型酒醅中筛选高产细菌素乳酸菌,考察细菌素对酿酒环境中的乳酸菌自溶度影响,为缓解夏季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比例失衡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从清香酒醅中分离出抑菌活性较高的乳酸菌,对其细菌素进行理化性质分析。一方面,对细菌素进行纯化,并用LC-MS/MS进行质谱鉴定;另一方面考察细菌素对酒醅乳酸菌自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法从清香酒醅中筛选出146株乳酸菌。根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抑菌作用,筛选出4株进行后面的研究。并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这4株乳酸菌YP36、MC15-1、SL28、MC49-1鉴定,其亲缘关系最近的分别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MN453622.1),Lactobacillus brevis(MN372307.1),Lactobacillus buchneri(LC094429.1)和Lactobacillus brevis(JX398133.1)。对抑菌作用强的4株乳酸菌细菌素的理化性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4株菌的细菌素都有一定的热稳定性,120℃处理20 min后,菌株YP36和SL28细菌素的抑菌活性几乎没有影响,菌株MC15-1和MC49-1的抑菌抑菌直径下降(P<0.05);在p H稳定性试验中,菌株YP36、MC15-1、SL28和MC49-1抑菌活性变化趋势非常相似,在p H值2.0~4.0范围内,抑菌圈直径均无显着变化(P>0.05);p H值4.0~6.0时,抑菌活性略有下降;在p H达8.0时,4株乳酸菌无抑菌活性;考察四株乳酸菌细菌素对微生物的抑菌试验中,检测4株乳酸菌细菌素对清香酒醅来源酵母菌的生长没有影响。L.plantarum YP36细菌素经过超滤提取、凝胶过滤层析法、Tris-Tricine-SDS-PAGE电泳纯化后,得到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20 k Da。将得到的单一条带进行质谱分析,得到的肽段与数据库比对后,鉴定为胞外转糖基酶。本实验选取从清香型白酒酿造环境中分离到10株高自溶度乳酸菌(Lactobacillus brevis共3株,Lactobacillus Pentosus共2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共5株,)作为供试菌株,L.Plantarum YP36细菌素对这10株乳酸菌自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量的细菌素后,乳酸菌自溶度普遍增加。
龙祝[5](2020)在《饲料发酵菌剂的筛选及液固发酵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起,我国已开启全面“饲料禁抗”时代,通过饲料发酵的形式能够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或者代替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使用。但在饲料发酵过程中存在发酵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情况,影响了发酵饲料的推广和应用。本论文尝试从已有的发酵饲料中筛选出最优的益生菌株,进一步提高其液体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对菌剂进行优化组合并应用于固态发酵工艺研究,以期提高饲料的营养品质、产品质量及稳定性,为发酵饲料的生产与应用提供菌株和工艺基础。研究内容及相关结果如下:从由合作企业提供的活菌制剂样品中对常见的酵母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得到2株酵母菌、6株芽孢杆菌、7株乳酸菌,联合实验室原有保存的潜力益生菌株同步进行益生特性的体外评价比较,从中优化筛选出可用于后续发酵饲料生产的优良菌种。结果表明,商品来源的Saccharomyces boulardii S3具有更好的耐热和耐酸能力。实验室保存的Bacillus licheniformis B2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商品来源的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7表现出异常高的淀粉酶活性。在所有的乳酸菌中,商品来源的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10产酸和抗菌能力最强,以这4株微生物作为优良菌种用于后续研究及发酵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前期筛选的具有更好耐热和耐酸能力的菌株S.boulardii S3在以大豆糖蜜为主要碳源基础上进行发酵优化及自溶条件的探索,以期使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溢出量达到最大,提高酵母发酵后饲料的适口性、可消化性以及功能特性,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结果表明,大豆糖蜜添加量12%、蛋白胨25 g/L、磷酸氢二钾5.0 m M、硫酸镁7.5 m M,接种量5%、发酵时间36 h、p H 7.0、摇床转速220 rpm时使得酵母菌在摇瓶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干重达到11.27 g/L,与实验室常用的YPD培养基相比,干重增加了78.04%。酵母细胞在60℃、p H 4、Zn2+添加量为6.0 mg/L、添加复合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各1 mg/m L的条件下自溶12 h时自溶效果最好,可溶性蛋白溢出量达到1.89 mg/m L。为了提高液体发酵中芽孢的产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进一步的正交实验对前期筛选的具有显着淀粉酶活性的B.amyloliquefaciens B7进行液态发酵优化,以荧光法测定芽孢悬液中DPA浓度来实现芽孢浓度的快速测定,发现在蛋白胨20 g/L、玉米粉10 g/L、大米蛋白粉20 g/L、Mn2+1.0 m M时发酵48 h,孢子浓度达到7.0×109 CFU/m L,与实验室常用的LB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3.3倍;与合作企业提供的工业生产用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2.2倍。以筛选的其中3株优良菌种(S.boulardii S3、B.amyloliquefaciens B7和L.plantarum L10)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对大米蛋白粉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基质中,初始大米蛋白含量为70%,含水量为52%时,采用单菌株B.amyloliquefaciens B7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发酵,发酵87 h后,使大米蛋白粉的粗蛋白含量从初始的52.9%提高到59.5%,,酸溶蛋白含量水平从初始的17.7%提高到40.5%,提高率为128.7%。采用初筛的4株不同菌株组合对豆粕、玉米和麸皮混合原料进行协同发酵,结果表明,其中3株菌S.boulardii S3+B.licheniformis B2+L.plantarum L10的组合发酵效果更好,其在发酵第三天后p H值趋于稳定达到4.26,发酵10天后基质中酸溶蛋白含量达到40.51 mg/g。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4株可用于发酵饲料生产的益生菌株,通过液态发酵及工艺优化提高了S.boulardii S3的发酵水平和促进其细胞的自溶;B.amyloliquefaciens B7的芽孢产量显着提高,并将4株菌株应用于饲料固态发酵时,显着提高了发酵后饲料的营养品质。试验的相关结论参数为相关产品研制及菌株积累提供了基础数据。
牛天娇[6](2020)在《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黄酒是世界上三大酿造酒之一,独特的酿造工艺赋予了黄酒醇厚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其中较高含量的生物胺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主要源于发酵微生物,从微生物组成和构成上控制生物胺的形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规律;分析了黄酒酿造原料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生物胺形成/降解的相关性;从黄酒发酵醪液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高效降解生物胺的植物乳杆菌菌株,探究了该菌株的生长特性和产胺氧化酶特性;明确了该菌株在黄酒酿造过程中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以及对黄酒品质质量的影响,最终完成了该菌株应用黄酒酿造的中试实验。对市售20个黄酒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样品之间生物胺含量差异较大,总生物胺含量在2.8~142.3 mg/L,个别样品中高含量的组胺和酪胺具有潜在食品安全隐患。在绍兴某黄酒厂的冬酿、春酿、秋酿黄酒生产线采集原料、预发酵期、发酵期、成熟期171个样品,系统地研究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和降解特点及规律。黄酒酿造原料含有一定量的生物胺(7.0~35.0 mg/kg),这些生物胺随着原料进入发酵醪液中。冬酿黄酒生物胺含量很高,在前酵期和后酵初期生物胺大量形成(402.6 mg/kg),后酵末期生物胺降解,成熟期生物胺变化不显着,成品总生物胺为210.2 mg/kg。春酿黄酒生物胺含量较低,在前酵期生物胺大量积累(30.3 mg/kg),后酵期发生了降解(23.3 mg/kg),成熟期略有增加,黄酒成品总生物胺为28.9 mg/kg。秋酿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含量逐渐增加,后酵期生物胺达到最大值(186.7 mg/kg),后酵末期和成熟期生物胺降解,成品中生物胺为53.6 mg/kg。腐胺、酪胺、色胺是黄酒中主要生物胺,三者总和占总生物胺90%以上。采用MiSeq测序技术对绍兴冬酿、秋酿、春酿黄酒酿造原料及发酵醪液的72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黄酒酿造原料(酒母、麦曲、蒸饭)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黄酒发酵醪液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发酵醪液中细菌和真菌在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组成与原料一致。发酵过程细菌和真菌菌群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落缸到后酵初期,细菌生物多样性逐渐升高,到后酵末期有所下降,发酵后期乳酸菌(乳杆菌属、乳球菌属、明串珠属等)是优势菌群;在发酵过程中真菌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酵母菌始终保持较高丰度,丝状真菌(曲霉属、根霉属等)逐渐降低。根据相关性分析,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降解与细菌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乳酸菌是参与生物胺形成与降解的主要细菌;酵母菌属和霉菌属与部分生物胺的形成有关,但不是生物胺形成的主要微生物。从绍兴某黄酒厂分别采集了春酿、秋酿和冬酿黄酒五个主要发酵阶段(浸米、米浆水、落缸、前酵和后酵)的45个酒醪样品,筛选出不产生物胺乳酸菌45株;根据菌株对生物胺的降解率,筛选出9株对生物胺降解率超过30%的乳酸菌;根据对乳酸菌形态、16S r RNA测序、菌株的安全性、耐酸性、乙醇耐受性、生物胺降解率综合研究,从9株菌中筛选出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DN2,该菌株来源于秋酿黄酒前酵阶段,其对8种生物胺均具有降解作用,对总生物胺的降解率为48.3%。系统研究了植物乳杆菌DN2在黄酒酿造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产胺氧化酶特性。植物乳杆菌DN2在黄酒发酵温度(28~33℃)下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可耐受的pH范围为4.0~6.5,可耐受的乙醇范围为≤14%。植物乳杆菌DN2可分泌7种不同的胺氧化酶,其中胺氧化酶A(含黄素)和单胺氧化酶具有相对稳定的蛋白结构;胺氧化酶、胺氧化酶B(含黄素)和组胺氧化酶为相对不稳定的蛋白质。胺氧化酶活性组分降解生物胺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宜pH在5.2~5.8,微量的Cu2+、Fe2+、Zn2+、Ca2+、Mg2+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能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了黄酒发酵前酵期、后酵期和前后酵期分别加入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以及对黄酒品质质量的影响。前酵期加入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DN2时,总生物胺降解率可达到49.5%,并保持黄酒的品质;后酵期加入等量植物乳杆菌DN2会降低总生物胺降解率(37.0%)并降低黄酒品质和感官质量;前酵和后酵分别加入高剂量植物乳杆菌DN2(1.0×107 CFU/g),总生物胺降解率达到61.4%,但黄酒的质量和感官不符合黄酒质量标准。在绍兴某酒厂完成了发酵醪液量为360 kg的中试试验,在前酵期加入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DN2,总生物胺降解率为50.3%,成品黄酒质量和感官品质符合特定绍兴黄酒品质要求。
高瑞岭[7](2020)在《解脂亚罗菌利用挥发性脂肪酸合成油脂的研究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利用产油酵母菌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进行油脂生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不多、理论基础尚浅,且高浓度VFA的强烈抑制性成为促进产油酵母菌利用VFA获取高菌体密度、高油脂含量、高油脂产量的瓶颈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课题旨在进一步完善该技术的相关理论、攻克研究难点问题,大幅提高油脂产量,从而促进该技术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在测试筛选菌种的过程中,比较了适宜培养条件下的产油性能,特别是针对性地考察了各酵母菌对于工业化应用中可能遇到的38℃的典型高温环境和不调节pH所形成的酸性环境的耐受性,优选出更适宜于应用在规模化生产中的优质产油酵母菌为:解脂亚罗菌(Yarrowia lipolytica CICC-31596)。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了基于不同类型、不同浓度VFA体系培养时酵母菌的各项产油性能指标,归纳总结了对后续研究及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相关结论和规律。主要包括:1)各酵母菌利用VFA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与产油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共性规律,如对乙酸的偏好性等;2)解脂亚罗菌利用VFA生产油脂的特性,例如在混合VFAs体系中对于不同类型VFA的分步代谢过程;3)确认了在VFA≤10g/L的低浓度体系中,由于VFA的抑制性较弱且酵母菌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最佳产油性能在pH 6~7的微酸环境中获得。其中,解脂亚罗菌在初始pH=6,浓度为10g/L乙酸体系中获得最高油脂产量,为1.17 g/L。提出并验证了碱性pH条件可有效缓解甚至消除高浓度VFA的抑制性,从而实现酵母菌对高浓度VFA的直接利用、大幅提高油脂产量的假设。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了解脂亚罗菌在各碱性pH条件下基于各类型高浓度VFA体系培养时的产油性能及相关规律,确认的最佳碱性pH条件为:初始pH=8。在该条件下,解脂亚罗菌可适应浓度高达110g/L的VFA体系,并在70g/L乙酸体系中获得最高油脂产量,为10.11 g/L,实现了产油量的大幅度提高。证实了碱性pH条件缓解高浓度VFA毒性、提高油脂产量的作用可适用于含有高浓度VFAs的餐厨垃圾(FW)以及果蔬垃圾(FVW)厌氧发酵产酸液的培养体系。当初始pH=8时,基于未稀释的FW发酵液(VFAs:35.35 g/L)和FVW发酵液(VFAs:22.18 g/L)培养的解脂亚罗菌获得的生物量、油脂含量及油脂产量分别为 FW:14.65 g/L,21.86%,3.20 g/L;FVW:11.84 g/L,26.02%,3.08 g/L。本研究证明了利用有机废弃物产生的VFA为碳源营养培养产油酵母菌进行油脂生产的可行性,并通过全面系统的试验,获得了许多对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发现。与此同时,本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克服高浓度VFA强烈抑制性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高浓度VFA体系中酵母菌的细胞生长和油脂合成能力。这些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新的产油策略,实现了产油酵母菌对高浓度VFA直接、简单的利用并可以显着提高油脂产量。
周文斯[8](2019)在《低温胁迫米曲霉自溶制备鲜味酱油及呈味肽的分离鉴定》文中提出酱油是一种用豆、麦、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造成的传统调味品,最早起源于中国,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酿造酱油常用的微生物为米曲霉,过程中产生丰富的酶系。其中,谷氨酰胺酶是控制发酵食品风味的一种关键酶,它能催化谷氨酰胺分解为具有鲜味的谷氨酸和氨。目前市面上,酱油酿造过程中谷氨酰胺酶的活性较低,分解得到较少的谷氨酸,导致酱油成品鲜味和风味欠佳;而人工投入谷氨酰胺酶的生产成本过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低温胁迫属于环境胁迫的一种,能够诱导微生物自溶,引起生物体生化特性和生理机能的显着变化,如细胞膜、酶活性等。至今,关于低温胁迫米曲霉自溶产谷氨酰胺酶对高盐稀态酱油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低温胁迫条件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品质的影响,包括酱醪发酵初期在低温胁迫条件(无盐或高盐)过程中多种酶活力和核酸含量的变化、酱油滋味物质的形成和释放规律,探究不同酱醪pH值发酵对酱油色、香、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混合型阴离子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酱油中的鲜味及厚味肽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旨在为应用低温胁迫于高盐稀态酱油的发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实验结果如下:分析了不同酱油酿造工艺下,酱醪初期多种酶活力、核酸含量、pH值等变化以及酱油成品的基础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组成和滋味感官评价。在低温条件下(4℃),远低于微生物生长的正常温度范围(25℃),核酸含量提高了15.67%以上,指示米曲霉菌丝体的自溶程度更大。在第9 d时,与对照组Control相比,LTSF滤渣中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加了3倍,上清液中谷氨酰胺酶活性提升了65.17%;发酵60 d后,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的含量分别增加5.73%和3.47%,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结合滋味感官评价,酱油的鲜味和厚味呈LTSF>LTSH>Control的趋势。不足的是,低温胁迫条件下,酱油的红、黄色指数降低,导致色泽更浅。研究了酿造过程中酱醪pH值对酱油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自然pH值的酱油,调控酱醪pH值在6.5附近,其红、黄色指数、色深物质、色率均得到了显着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32.23%,18.29%,14.74%和21.05%;保留的谷氨酰胺酶和蛋白酶的活力越高,但总氮、氨基酸态氮、总糖含量无显着性差异。发酵90 d后,在调控pH值样品中,>5 kDa肽段所占比例降低,而具有重要呈味作用的1-5 kDa肽段所占比例提高8.65%。QDA感官评价表明,调控pH值酱油的鲜味、厚味和咸味最为明显,苦味最淡。利用顶空固相萃取法(HS-SPME)提取酱油中的香气成分,并使用GC-MS分析结果,调控pH值和自然pH值酱油总共鉴定出106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且醇、酯、醛、酮、酸等化合物种类较为丰富,而吡嗪、醇、酸、醛、酯等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大,是酱油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调控pH值酱油中,除呋喃和酚类外,其他物质均显着增加(P<0.05)。其中,吡嗪、醇、醛,分别提高了258%,211%和166%。酱油整体香气提升,具有更突出的焦糖香、醇香和土豆香,但烟熏香不如自然pH值下发酵的酱油。采用UPLC-MS/MS对Oasis MAX混合型阴离子固相萃取柱分离的酸性组分进行多肽纯化和结构鉴定。共鉴定出18种呈味肽,分子量均小于700 Da,除了三种五肽外,其他均为小分子的二肽、三肽或四肽。其中,肽ED、EE、EF、ESAY、AELY、FELT呈鲜、酸味,口感丰富,具有较低的阈值,肽ESAY还有利于浓厚感的延长;肽EM、EDD、QLLN稍鲜,口感较丰富,具有较高的阈值;肽QNM阈值最高,呈酸、涩味;肽SV、LLVVQ、ALVLL具有较突出的浓厚感;肽FELT、FLTW、LL、QVELF、NVP、LDP则具有苦、酸味。选择离子响应强度较大的多肽进行定向合成,将其反添加至酱油中,呈味特征分析表明,大多数含有一个或多个谷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的小分子肽具有鲜味;含有缬氨酸的小分子肽具有厚味。
苏星[9](2018)在《固态发酵下酵母壁多糖提取工艺及酵母自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研究多糖提取缓冲液pH值、酸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及不同接种量等因素对酵母壁多糖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温度、时间和锌离子浓度对酵母自溶的影响。通过测定固态发酵物料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α-氨基氮含量和A260/A280等指标来确定自溶温度、自溶时间和锌离子浓度的最佳工作范围。在此基础设置L9(33)正交试验,优化固态条件下酵母自溶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8%接种量β-葡聚糖的含量显着高于15%组(P<0.05),甘露聚糖的含量也高于15%组,差异不显着(P>0.05)。(2)多糖提纯工艺选用pH7.0磷酸缓冲液、经72%硫酸预处理1h、120℃水解90min后,葡聚糖和甘露聚糖含量均显着提高(P<0.05),比原工艺分别提高了20.71%、8.6%。(3)酵母自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自溶温度55°C、作用时间18h、锌离子浓度2mg/kg,此工艺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达9.31mg/g、游离氨基酸14.36mg/g、a-氨基氮10.16ug/g、A260/A280为1.73。
董爱华[10](2019)在《啤酒废酵母水解物的生产工艺优化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含有各种氨基酸、小肽、糖和其它营养因子的酿酒酵母细胞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随着中国啤酒酿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废啤酒酵母泥的年产量不断增加。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废啤酒酵母进行科学加工,可以生产出适合多个行业和领域的酵母产品。啤酒酵母水解产物,含有氨基酸、核酸、维生素、糖、脂类等,对各种动物有机体至关重要,其营养价值与鱼粉类似,是极为难得的有潜力的新型蛋白质资源,对我国的饲料业和养殖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啤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啤酒酵母泥为线索,详细综述了啤酒酵母发展历程、营养价值和利用方法,及目前常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各种破壁方法及其优缺点。论文首先对啤酒废酵母细胞壁破壁条件进行了研究,探究了不同的温度、底物浓度、pH及破壁时间对酵母细胞壁破壁率的影响,得出啤酒废酵母细胞的最佳自溶破壁条件为:温度50℃,底物浓度10%,pH 6.0,作用时间30.0 h。论文同时还研究了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这3种酶在不同的时间、浓度、pH条件下对酵母细胞水解效率的影响,探究酵母水解酶促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酶量为0.50%(w/v),pH为7.0,水解时间30.0 h;胰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酶量为0.30%(w/v),pH为6.0,水解时间40.0 h;中性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酶量为0.30%(w/v),pH为6.0,水解时间40.0 h。考虑到酶水解和传统的破碎工艺条件,当添加木瓜蛋白酶,酶量为0.50%(w/v),pH为7.0,水解时间30.0 h时效果最佳。在研究啤酒酵母水解产物的基础上,首次探讨了在饲粮中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为其在我国养猪业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实践参考。结果表明,在保育仔猪日粮中添加10 kg/t的啤酒酵母水解物能够显着降低料重比,降低5.40%(P<0.05),同时有效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对仔猪血清中GSH-PX、T-AOC及T-SOD等抗氧化性能无显着影响,但是饲粮中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能显着提高仔猪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对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有积极的效果。
二、酵母菌最适生长条件和自溶条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酵母菌最适生长条件和自溶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酒酿造中黄酒酵母与黄曲霉的定量分析及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统酿造食品中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
1.1.1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方法 |
1.1.2 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
1.2 黄酒酿造过程中曲霉菌与酵母菌的研究进展 |
1.2.1 黄酒酿造过程中曲霉菌及其功能 |
1.2.2 黄酒酿造过程中酵母菌及其功能 |
1.3 酵母与曲霉属相互作用的研究 |
1.3.1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
1.3.2 酵母与霉菌的相互作用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4.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菌株 |
2.1.2 实验材料 |
2.1.3 主要培养基 |
2.1.4 主要试剂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黄酒发酵与取样 |
2.3.2 qPCR分析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量的变化 |
2.3.3 理化指标的检测 |
2.3.4 黄酒发酵过程中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3.5 微生物与理化指标间的对应关系分析 |
2.3.6 黄酒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检测 |
2.3.7 黄酒模拟液中黄酒酵母与黄曲霉的相互作用 |
2.3.8 发酵因素对黄曲霉生长的影响 |
2.3.9 黄曲霉SU-16 菌丝体自溶及分析 |
2.3.10 黄曲霉SU-16 菌丝体自溶对黄酒酵母发酵的影响 |
2.3.11 熟麦曲添加量对黄酒发酵的影响 |
2.3.12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黄酒酿造过程中黄酒酵母与黄曲霉的定量分析 |
3.1.1 建立黄酒酿造过程中定量微生物的q PCR方法 |
3.1.2 qPCR方法在纯种发酵体系中的应用 |
3.1.3 黄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
3.2 黄酒酿造过程中主要物质形成及与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
3.2.1 黄酒酿造过程中理化指标分析 |
3.2.2 黄酒酿酒过程中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3 发酵环境与微生物的RDA分析 |
3.2.4 黄酒酿造过程中风味物质生成分析 |
3.2.5 发酵微生物与风味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
3.3 黄酒酵母HJ对黄曲霉SU-16 抑制作用的关键因素解析 |
3.3.1 纯培养及共培养体系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特征 |
3.3.2 不同初始接种比例对共培养体系中黄曲霉生长的影响 |
3.3.3 黄酒酵母抑制黄曲霉生长机制的初步探索 |
3.4 黄曲霉SU-16 对黄酒酿造的影响 |
3.4.1 黄曲霉SU-16 对黄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 |
3.4.2 黄曲霉SU-16 菌丝体对黄酒酵母发酵的影响 |
3.4.3 熟麦曲添加量对黄酒酿造及其风味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相关附表 |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废啤酒酵母制取酵母抽提物及猪肉香精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啤酒酵母 |
1.2 酵母抽提物 |
1.3 酵母酶促自溶 |
1.4 酵母细胞破壁 |
1.5 美拉德反应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酶促自溶研究 |
2.3.1 试验技术路线 |
2.3.2 操作要点 |
2.4 酶促自溶工艺对比 |
2.5 猪肉香精试制研究 |
2.6 测定方法 |
2.6.1 酶解液pH |
2.6.2 水分含量 |
2.6.3 酶活力 |
2.6.4 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 |
2.6.5 游离氨基酸态氮得率 |
2.6.6 固形物得率 |
2.6.7 酵母提取物挥发性成分分析 |
2.6.8 猪肉香精感官评价参考标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 |
3.2 蛋白酶添加量对酶促溶效果的影响 |
3.3 pH对酶促溶效果的影响 |
3.4 酶解时间对酶促溶效果的影响 |
3.5 促溶工艺对比 |
3.6 酵母提取物挥发性成分鉴定 |
3.7 猪肉香精试制方案 |
3.8 回归模型 |
3.9 显着性检验 |
3.10 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 |
3.10.1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交互作用 |
3.10.2 反应温度和猪脂添加量的交互作用 |
3.10.3 反应时间和猪脂添加量的交互作用 |
3.10.4 配方优化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利用产朊假丝酵母生产发酵型海带调味料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鲜味料 |
1.1.1 鲜味料概述 |
1.1.2 调味品的分类 |
1.1.3 海鲜调味品 |
1.1.3.1 抽提型海鲜调味品 |
1.1.3.2 发酵型海鲜调味品 |
1.1.3.3 酶解型海鲜调味品 |
1.2 海带 |
1.3 褐藻胶裂解酶 |
1.4 产阮假丝酵母 |
1.5 美拉德反应 |
1.6 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6.1 立题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褐藻胶裂解酶产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材料与培养基 |
2.1.2 主要设备 |
2.2 工艺流程和实验方法 |
2.2.1 降解海藻多糖微生物的筛选研究 |
2.2.2 优良菌株产酶条件优化 |
2.2.2.1 碳源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2.2.2 氮源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2.2.3 不同浓度KH_2PO_4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2.2.4 不同初始pH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2.2.5 接种量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2.2.6 发酵温度对优良菌株产酶能力的影响 |
2.3 分析方法 |
2.3.1 酶活标准曲线制作 |
2.3.2 酶活测定 |
2.3.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产酶菌株的筛选 |
2.4.2 优良菌株产酶条件优化 |
2.4.2.1 碳源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4.2.2 氮源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4.2.3 不同浓度KH_2PO_4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4.2.4 不同初始pH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4.2.5 接种量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4.2.6 发酵温度对优良菌株产酶的影响 |
2.4.2.7 优化前后产酶的比较 |
2.5 小结 |
第3章 海带酶解效果的提升与成分分析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海带粉酶解方法 |
3.2.2 海带酶解过程中的体系参数监控 |
3.2.3 海带酶解得率w的计算 |
3.2.4 不同离子对褐藻胶裂解酶活性的影响 |
3.2.5 海带酶解液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
3.2.6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法测定海带酶解液中寡糖聚合度 |
3.2.7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PC-HPLC)法测定海带酶解液中单糖的组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海带酶解过程中的体系参数变化 |
3.3.2 褐藻胶裂解酶对海带酶解得率的影响 |
3.3.3 不同离子对褐藻胶裂解酶活性的影响 |
3.3.4 海带酶解液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
3.3.5 褐藻胶裂解酶酶解海带液中寡糖含量的检测 |
3.3.6 褐藻胶裂解酶酶解海带液中单糖组成的检测 |
3.4 小结 |
第4章 产朊假丝酵母的筛选及扩培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诱变后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条件优化 |
4.2.1 不同碳源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2.2 葡萄糖添加量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2.3 甘氨酸添加量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2.4 发酵温度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2.5 发酵时间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2.6 摇床转速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2.7 接种量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2.8 正交试验确定产朊假丝酵母生长条件优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紫外诱变筛选适合海带汁发酵的产朊假丝酵母菌株 |
4.3.1.1 紫外诱变处理菌株 |
4.3.1.2 诱变后产朊假丝酵母的筛选 |
4.3.2 诱变后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条件优化 |
4.3.2.1 碳源及添加量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3.2.2 葡萄糖添加量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3.2.3 甘氨酸添加量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3.2.4 发酵温度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3.2.5 培养时间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3.2.6 摇床转速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3.2.7 接种量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影响 |
4.3.2.8 诱变后产朊假丝酵母培养条件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产朊假丝酵母自溶条件优化 |
5.1 材料与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3 氨基态氮检测方法 |
5.4 产朊假丝酵母自溶条件研究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自溶酶对产朊假丝酵母自溶的影响 |
5.5.2 超声处理对产朊假丝酵母自溶的影响 |
5.5.3 风味酶酶解对产朊假丝酵母自溶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糖基化修饰反应条件优化 |
6.1 试验方法 |
6.2 评价方法 |
6.3 美拉德反应因素对海带汁风味的影响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后海带汁品质的影响 |
6.4.2 葡萄糖添加量对美拉德反应后海带汁品质的影响 |
6.4.3 甘氨酸添加量对美拉德反应后海带汁品质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清香酒醅中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细菌素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清香型白酒中乳酸菌的研究 |
1.1.1 清香白酒酿造中乳酸菌的分布及种类 |
1.1.2 白酒酿造中乳酸菌的作用 |
1.1.3 增乙降乳研究 |
1.2 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 |
1.2.1 乳酸菌细菌素简介 |
1.2.2 乳酸菌细菌素分离纯化的方法 |
1.2.3 乳酸菌细菌素的性质及产生菌的筛选 |
1.3 细菌素对乳酸菌自溶的影响 |
1.3.1 乳酸菌自溶简介 |
1.3.2 细菌素对乳酸菌自溶的影响 |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清香酒醅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
2.3.2 清香酒醅中乳酸菌菌种的保藏 |
2.3.3 清香酒醅中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初筛 |
2.3.4 清香酒醅中乳酸菌产细菌素特性 |
2.3.5 清香酒醅中产细菌素乳酸菌的鉴定 |
2.3.6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 |
2.4.2 乳酸菌产细菌素的特性 |
2.4.3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鉴定 |
2.5 讨论 |
2.6 小结 |
3 细菌素理化性质探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乳酸菌的生长及抑菌活性曲线 |
3.3.2 乳酸菌细菌素理化性质探究 |
3.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乳酸菌生长及抑菌活性曲线 |
3.4.2 乳酸菌细菌素稳定性试验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P36 细菌素的鉴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超滤 |
4.3.2 蛋白浓度测定 |
4.3.3 凝胶过滤层析法 |
4.3.4 Tris-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 |
4.3.5 质谱鉴定 |
4.3.6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超滤法提取细菌素 |
4.4.2 蛋白标准曲线 |
4.4.3 凝胶过滤层析 |
4.4.4 Tris-Tricine-SDS-PAGE 电泳 |
4.4.5 质谱鉴定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细菌素对乳酸菌自溶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 |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乳酸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5.3.2 乳酸菌菌体细胞的制备 |
5.3.3 细菌素对乳酸菌自溶度的影响 |
5.3.4 乳酸菌自溶度计算方法 |
5.3.5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 |
5.4.1 乳酸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5.4.2 细菌素对L.brevis自溶度的影响 |
5.4.3 细菌素对L.pentosus自溶度的影响 |
5.4.4 细菌素对L.plantarum自溶度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饲料发酵菌剂的筛选及液固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酵饲料简介 |
1.2 发酵饲料常用菌种 |
1.2.1 酵母菌 |
1.2.2 芽孢杆菌 |
1.2.3 乳酸菌 |
1.3 发酵饲料生产方式 |
1.3.1 液态发酵 |
1.3.2 固态发酵 |
1.4 国内外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
1.5 发酵饲料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饲用益生菌的分离及特性评价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菌株 |
2.2.2 培养基 |
2.2.3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4 主要仪器设备 |
2.2.5 新鲜种子液的制备 |
2.2.6 抗菌平板的制作 |
2.2.7 标准曲线的构建 |
2.2.8 菌种的分离纯化 |
2.2.9 酵母菌益生特性的比较 |
2.2.10 芽孢杆菌益生特性的比较 |
2.2.11 乳酸菌益生特性的比较 |
2.2.12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益生菌的分离及来源 |
2.3.2 酵母菌益生特性的比较 |
2.3.3 芽孢杆菌益生特性的比较 |
2.3.4 乳酸菌益生特性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S.boulardii S3 液态发酵优化及酵母细胞自溶条件探索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新鲜种子液的制备 |
3.2.4 BSA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5 糖蜜培养基的预处理 |
3.2.6 培养基成分对酵母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
3.2.7 培养条件对酵母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
3.2.8 酵母细胞自溶条件探索 |
3.2.9 分析方法 |
3.2.10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培养基成分对S.boulardii S3 生长情况的影响 |
3.3.2 正交组合优化实验 |
3.3.3 培养条件对S.boulardii S3 生长情况的影响 |
3.3.4 酵母细胞自溶条件探索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PA荧光计数法对B.amyloliquefaciens B7 液态发酵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新鲜种子液的制备 |
4.2.3 芽孢荧光强度的检测方法 |
4.2.4 芽孢杆菌活菌浓度与释放DPA荧光强度关系曲线的构建 |
4.2.5 单因素实验 |
4.2.6 正交优化实验 |
4.2.7 最适发酵时间的选择 |
4.2.8 优化验证试验 |
4.2.9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芽孢活菌浓度与释放DPA荧光强度的关系 |
4.3.2 不同培养基成分对菌株产孢情况的影响 |
4.3.3 正交优化实验 |
4.3.4 最适发酵时间的选择 |
4.3.5 优化验证试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固态发酵饲料制备及工艺优化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发酵剂的制备 |
5.2.3 发酵底物的处理 |
5.2.4 大米蛋白粉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单因素实验 |
5.2.5 大米蛋白粉固态发酵工艺优化Box-Behnken实验 |
5.2.6 大米蛋白粉固态发酵工艺优化的结果验证 |
5.2.7 不同菌株组合对复合菌固态发酵饲料效果的影响 |
5.2.8 分析方法 |
5.2.9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大米蛋白粉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的工艺优化 |
5.3.2 不同菌株组合对复合菌发酵饲料效果的影响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黄酒及黄酒的生物安全性 |
1.2.1 黄酒酿造 |
1.2.2 黄酒的生物安全性 |
1.3 生物胺和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安全性 |
1.3.1 生物胺及其安全性 |
1.3.2 发酵食品中的生物胺 |
1.3.3 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安全性 |
1.4 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形成及降解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与生物胺形成和降解的相关性 |
1.4.2 生物胺的合成机制 |
1.4.3 生物胺的降解机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培养基 |
2.1.4 样品采集 |
2.2 测定方法 |
2.2.1 生物胺测定 |
2.2.2 胺氧化酶和氨基酸脱羧酶活性测定 |
2.2.3 黄酒理化指标测定和微生物菌落计数 |
2.2.4 感官评价 |
2.2.5 HPLC-MS/MS测定蛋白质组成 |
2.3 黄酒生物胺分析 |
2.4 冬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分析 |
2.5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
2.6 高通量测序方法 |
2.6.1 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测定 |
2.6.2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2.7 微生物菌群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2.8 降解生物胺微生物的乳酸菌筛选 |
2.8.1 乳酸菌的分离 |
2.8.2 不产生物胺菌株的筛选 |
2.8.3 降解生物胺菌株筛选 |
2.8.4 不产生物胺菌株形态观察 |
2.8.5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16SrRNA鉴定 |
2.8.6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酸的耐受性 |
2.8.7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乙醇的耐受性 |
2.9 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特性 |
2.9.1 植物乳杆菌DN2生长曲线 |
2.9.2 pH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的影响 |
2.9.3 乙醇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的影响 |
2.10 胺氧化酶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2.10.1 胺氧化酶分离纯化 |
2.10.2 胺氧化酶的鉴定 |
2.11 胺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2.11.1 最适反应温度 |
2.11.2 最适反应pH |
2.11.3 金属离子对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12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中生物胺的降解 |
2.12.1 前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 |
2.12.2 后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2.12.3 前后酵期分别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2.13 植物乳杆菌DN2降解黄酒生物胺的中试实验 |
2.14 统计分析 |
第3章 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及变化 |
3.1 引言 |
3.2 黄酒生物胺方法建立及市售黄酒生物胺分析 |
3.2.1 HPLC法测定生物胺方法的建立 |
3.2.2 精密度与回收率 |
3.2.3 市售黄酒生物胺分析 |
3.3 冬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 |
3.3.1 原料生物胺变化 |
3.3.2 预发酵段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3 发酵段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4 成熟期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5 冬酿黄酒酿造过生程中物胺的消长 |
3.4 春酿和秋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 |
3.4.1 春酿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 |
3.4.2 秋酿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 |
3.5 不同季节生产黄酒中生物胺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酒酿造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多样性 |
4.2.1 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的多样性 |
4.2.2 黄酒酿造过程中真菌的多样性 |
4.3 黄酒酿造原料微生物菌群结构 |
4.3.1 原料细菌菌群结构 |
4.3.2 原料真菌菌群结构 |
4.4 黄酒发酵过程微生物菌群结构 |
4.4.1 黄酒发酵过程细菌菌群结构 |
4.4.2 黄酒发酵过程真菌菌群结构 |
4.5 黄酒发酵醪液微生物菌群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5.1 黄酒发酵过程细菌群落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5.2 黄酒发酵过程真菌群落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解生物胺菌株筛选及其产胺氧化酶特性 |
5.1 引言 |
5.2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5.2.1 黄酒发酵物中不产生物胺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5.2.2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 |
5.2.3 降解生物胺乳酸菌的鉴定 |
5.2.4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酸和乙醇的耐受性 |
5.3 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特性 |
5.3.1 不同温度下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曲线 |
5.3.2 pH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特性的影响 |
5.3.3 乙醇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特性的影响 |
5.4 植物乳杆菌DN2中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
5.4.1 植物乳杆菌DN2产胺氧化酶的特性 |
5.4.2 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
5.4.3 胺氧化酶结构表征 |
5.5 胺氧化酶活性组分的酶学特性研究 |
5.5.1 温度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5.2 pH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5.3 金属离子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6 胺氧化酶降解生物胺的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中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1 引言 |
6.2 前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1 植物乳杆菌DN2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2 植物乳杆菌DN2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3 植物乳杆菌DN2的产酸特性 |
6.3 后酵期加植物乳杆菌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1 缺氧条件下植物乳杆菌DN2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2 缺氧条件下植物乳杆菌DN2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3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酸度的影响 |
6.4 前后酵期分别加植物乳杆菌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1 植物乳杆菌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2 植物乳杆菌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3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酸度的影响 |
6.5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
6.5.1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质量品质的影响 |
6.5.2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
6.6 植物乳杆菌DN2降解黄酒生物胺的中试实验 |
6.6.1 黄酒中试产品生物胺残留量 |
6.6.2 中试黄酒成品的质量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解脂亚罗菌利用挥发性脂肪酸合成油脂的研究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现状 |
2.1.1 微生物油脂的特性与优点 |
2.1.2 微生物油脂的制备工艺 |
2.1.3 我国利用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概况 |
2.2 产油微生物概述 |
2.2.1 产油微生物的种类 |
2.2.2 微生物油脂的合成机制 |
2.2.3 培养条件对油脂合成的影响 |
2.2.4 产油性能的评价指标 |
2.3 产油酵母利于不同基质生产油脂的概述 |
2.3.1 利用混合糖为基质生产油脂 |
2.3.2 利用纤维素类生物质为基质生产油脂 |
2.3.3 利用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为基质生产油脂 |
2.3.4 利用其他有机质为基质生产油脂 |
2.3.5 近年来研究取得的产油效果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3.4 评价指标及方法 |
3.4.1 试验材料 |
3.4.2 培养方法 |
3.4.3 分析方法 |
3.4.4 评价指标 |
4 三种产油酵母菌利用VFA为唯一碳源生产油脂的能力测定和筛选 |
4.1 适宜温度及PH条件下酵母菌的细胞生长与油脂累积 |
4.1.1 解脂亚罗菌于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及油脂累积 |
4.1.2 浅白隐球菌于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及油脂累积 |
4.1.3 圆红冬孢菌于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及油脂累积 |
4.1.4 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三种酵母菌的产油性能的比较 |
4.2 酵母菌对高温环境(38℃)的耐受性 |
4.2.1 解脂亚罗菌对高温环境(38℃)的耐受性 |
4.2.2 浅白隐球菌对高温环境(38℃)的耐受性 |
4.2.3 圆红冬孢菌对高温环境(38℃)的耐受性 |
4.2.4 高温(38℃)条件下三种酵母菌的产油性能的比较 |
4.3 酵母菌对酸性环境(不调节PH)的耐受性 |
4.3.1 解脂亚罗菌对酸性环境(不调节pH)的耐受性 |
4.3.2 浅白隐球菌对酸性环境(不调节pH)的耐受性 |
4.3.3 圆红冬孢菌对酸性环境(不调节pH)的耐受性 |
4.3.4 酸性环境下(不调节pH)三种酵母菌的产油性能的比较 |
4.4 油脂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低浓度混合VFAS体系中解脂亚罗菌的产油性能研究及培养条件优化 |
5.1 VFA类型及浓度对解脂亚罗菌产油性能的影响 |
5.2 混合VFAs体系中解脂亚罗菌对VFA的代谢规律 |
5.3 培养基组分中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的优化 |
5.3.1 硫酸镁及磷酸二氢钾对菌株生长及产油性能的影响 |
5.3.2 柠檬酸及苹果酸对菌株生长及产油性能的影响 |
5.4 基于稀释FW发酵液培养解脂亚罗菌的产油性能研究 |
5.4.1 FW发酵液的制备及特性 |
5.4.2 各培养条件下解脂亚罗菌基于稀释FW发酵液的产油性能 |
5.4.3 各培养条件下解脂亚罗菌的尼罗红荧光显微检测 |
5.5 油脂成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碱性环境对解脂亚罗菌发酵高浓度VFA的产油性能的影响 |
6.1 解脂亚罗菌基于低浓度乙酸培养时对环境PH的耐受性 |
6.2 碱性环境对解脂亚罗菌发酵高浓度乙酸的产油性能的影响 |
6.2.1 不同碱性pH条件下解脂亚罗菌对VFA浓度的耐受性 |
6.2.2 不同碱性pH条件下解脂亚罗菌生长的迟滞期及生长曲线 |
6.2.3 不同碱性pH条件下解脂亚罗菌的生物量及油脂产量 |
6.2.4 培养过程中体系pH的变化 |
6.3 碱性环境下解脂亚罗菌发酵高浓度丙、丁酸及混合VFAs的产油性能 |
6.4 碱性环境下基于FW及FVW发酵液培养解脂亚罗菌的产油性能 |
6.4.1 FW及FVW发酵液成分分析 |
6.4.2 基于FW及FVW发酵液培养的酵母菌细胞生长及油脂累积 |
6.5 油脂成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基于高浓度VFA体系培养解脂亚罗菌时氮源的影响及优化 |
7.1 氮源类型的影响 |
7.1.1 不同氮源类型对解脂亚罗菌细胞生长的影响 |
7.1.2 不同氮源类型对解脂亚罗菌油脂累积的影响 |
7.2 培养过程中PH的变化 |
7.3 NH4-N浓度的影响及氨氮抑制 |
7.3.1 NH4-N浓度对解脂亚罗菌细胞生长的影响 |
7.3.2 NH4-N浓度对解脂亚罗菌油脂累积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低温胁迫米曲霉自溶制备鲜味酱油及呈味肽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酱油概述 |
1.1.1 酱油的历史 |
1.1.2 酱油酿造工艺的演变 |
1.2 酿造酱油的主要成分 |
1.2.1 含氮化合物 |
1.2.2 碳水化合物 |
1.2.3 有机酸 |
1.2.4 色素成分 |
1.2.5 香气成分 |
1.3 影响酱油酿造的因素 |
1.3.1 发酵菌株 |
1.3.2 发酵温度 |
1.3.3 发酵盐水浓度 |
1.3.4 发酵pH值 |
1.4 酱油酿造的酶系组成 |
1.4.1 谷氨酰胺酶 |
1.4.2 蛋白酶 |
1.4.3 淀粉酶 |
1.4.4 其他酶类 |
1.5 鲜味肽和厚味肽研究进展 |
1.5.1 鲜味肽、厚味肽的简介 |
1.5.2 鲜味肽、厚味肽的特点 |
1.5.3 鲜味肽、厚味肽的分离纯化方法 |
1.5.4 鲜味肽、厚味肽的结构鉴定技术 |
1.6 本文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文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酱醪酿造初期低温胁迫对酱油品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酱醪酿造初期pH值的变化 |
2.3.2 酱醪酿造初期米曲霉菌丝体的自溶情况 |
2.3.3 酱醪酿造初期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变化 |
2.3.4 酱醪酿造初期蛋白酶活力的变化 |
2.3.5 酱油成品的基本指标 |
2.3.6 酱油成品的游离氨基酸组成 |
2.3.7 酱油成品的滋味感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酱醪pH值对酱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酱醪pH值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3.3.2 酱醪pH值对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影响 |
3.3.3 酱醪pH值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3.3.4 酱醪pH值对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5 酱醪pH值对氨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6 酱醪pH值对总糖含量的影响 |
3.3.7 酱醪pH值对总酸含量的影响 |
3.3.8 酱醪pH值对色泽的影响 |
3.3.9 不同pH值酱油成品的肽分子量分布 |
3.3.10 不同pH值酱油成品的滋味感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酱醪pH值对酱油香气物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pH值酱油成品的香气感官评价 |
4.3.2 不同pH值酱油成品的香气物质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PLC-MS/MS鉴定酱油中的鲜味肽与厚味肽及其呈味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PE和 UPLC-MS/MS分离鉴定酱油中的鲜味肽与厚味肽 |
5.3.2 多肽的呈味阈值及其特性 |
5.3.3 多肽对酱油的呈味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固态发酵下酵母壁多糖提取工艺及酵母自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自溶分类、成因及应用 |
1.1.1 酵母菌自溶产物的释放及其释放机理 |
1.1.2 含氮化合物的释放 |
1.1.3 多糖化合物的释放 |
1.1.4 类脂物质的释放 |
1.1.5 核酸物质的释放 |
1.1.6 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 |
1.1.7 影响自溶的主要因素 |
1.2 酵母菌细胞壁结构 |
1.2.1 酵母多糖益生功能 |
1.2.2 酵母多糖检测方法简介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 |
2 试验部分 |
2.1 酵母壁多糖提纯工艺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1.5 结果与分析 |
2.1.6 讨论 |
2.1.7 小结 |
2.2 固态条件下酵母自溶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自溶温度、时间试验设计 |
2.2.3 添加锌离子试验设计 |
2.2.4 测定方法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6 结果与分析 |
2.2.7 讨论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啤酒废酵母水解物的生产工艺优化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及中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啤酒酵母 |
1.2.1 啤酒酵母的分类 |
1.2.2 啤酒酵母的理化性质 |
1.2.3 啤酒酵母的营养价值 |
1.3 与啤酒酵母细胞有关的产品 |
1.4 啤酒酵母的应用 |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啤酒酵母水解物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啤酒酵母水解物 |
2.3 啤酒酵母水解物的生产工艺 |
2.3.1 除杂 |
2.3.2 压榨 |
2.3.3 水洗、脱苦 |
2.3.4 调浆 |
2.3.5 破壁 |
2.3.6 浓缩、烘干 |
2.4 现有的各种破壁方法及原理 |
2.4.1 破坏啤酒酵母细胞壁葡聚糖层 |
2.4.2 破坏酵母细胞壁的蛋白质层 |
2.4.3 物理破坏细胞壁结构的方法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啤酒酵母细胞壁破壁条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工艺流程 |
3.3.2 破壁率及提取率计算 |
3.3.3 预处理 |
3.3.4 促溶剂的添加 |
3.3.5 啤酒废酵母自溶条件的确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温度对啤酒酵母自溶破壁的影响 |
3.4.2 不同酵母悬浮液底物浓度对啤酒酵母自溶破壁的影响 |
3.4.3 不同pH对啤酒酵母自溶破壁的影响 |
3.4.4 不同时间对啤酒酵母自溶破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备啤酒酵母水解物的酶解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工艺流程 |
4.3.2 啤酒酵母泥除杂过滤脱苦 |
4.3.3 酶促工艺条件的优化 |
4.3.4 酶促优化工艺条件与传统工艺(盐溶)条件的对比 |
4.3.5 测定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酶促工艺的优化 |
4.4.2 酶解工艺条件与传统破壁工艺条件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啤酒酵母水解物在仔猪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计 |
5.2.3 实验饲粮 |
5.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3.1 仔猪生长性能 |
5.3.2 抗氧化指标 |
5.3.3 免疫指标 |
5.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日粮中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5.5.2 日粮中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对保育仔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5.5.3 日粮中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对保育仔猪免疫指标的影响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酵母菌最适生长条件和自溶条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酒酿造中黄酒酵母与黄曲霉的定量分析及相互作用研究[D]. 王小壮. 江南大学, 2021(01)
- [2]废啤酒酵母制取酵母抽提物及猪肉香精研制[D]. 姜虹. 扬州大学, 2021(04)
- [3]利用产朊假丝酵母生产发酵型海带调味料的技术研究[D]. 李永青.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4]清香酒醅中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细菌素的应用[D]. 王萌萌.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饲料发酵菌剂的筛选及液固发酵工艺研究[D]. 龙祝. 中南民族大学, 2020(08)
- [6]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D]. 牛天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解脂亚罗菌利用挥发性脂肪酸合成油脂的研究及优化[D]. 高瑞岭.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低温胁迫米曲霉自溶制备鲜味酱油及呈味肽的分离鉴定[D]. 周文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固态发酵下酵母壁多糖提取工艺及酵母自溶的研究[D]. 苏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10]啤酒废酵母水解物的生产工艺优化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D]. 董爱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