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碰撞期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断层,伊朗,高原,中生代,岩浆,重力,晚期。
碰撞期后论文文献综述
W.Alles,黄凤鸣[1](1992)在《南朝鲜早中生代碰撞期后的深成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鲜半岛最重要的地质特征之一便是着称干世的中生代钙-碱性岩浆的深成作用.由于该半岛与西太平洋活动边缘毗邻,已往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一种安第斯型的边缘环境.这种解释仅能反映晚白垩世至早第叁纪因库拉和/或伊纳扎吉大洋板块俯冲而形成的花岗岩的总体特征.相反,早中生代的深成岩体表现出"地壳"来源特征,这与侏罗纪该半岛内的一次碰撞作用有关.事实上,中生代朝鲜半岛根本没有发生碰撞构造运动,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的增生/碰撞带位于日本群岛.此外,深成作用发生时间也比已往提到的时间要早,近几年来的放射性年代资料表明,深成作用大约发生在200~150Ma前,这样,日本西南晚二迭世至早叁迭世Akiyoshi碰撞造山作用有可能存在—个晚期期次.该区花岗岩的岩石特征和同位素特征与碰撞(喜马拉雅型)岩浆作用形成的花岗岩的岩石特征和同位素特征不同;其地球化学特征与火山弧花岗岩的相类似,比如两(本文来源于《地质科学译丛》期刊1992年03期)
常承法[2](1986)在《青藏高原碰撞期后构造与土耳其-伊朗高原的比较(Ⅱ)》一文中研究指出2.土耳其-伊朗高原碰撞期后构造伊朗和土耳其在地形上属同一高原地区,所以也叫土耳其-伊朗高原。和西藏高原类似,它也是一个受到几次碰撞造山运动影响的比较软弱的构造带。图4表示土耳其-伊朗高原在中新世晚期到现在某段时间或整个时期内活动的构造。图上表示的某些构造是晚中新世前形成的并且此后一直在活动;另一些是在中新世以后形成的,大多数是在晚中新世到现在这段寸间内活动的。(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译丛》期刊1986年03期)
常承法[3](1986)在《青藏高原碰撞期后构造与土耳其-伊朗高原的比较(Ⅰ)》一文中研究指出序言: 在两个大陆对接后,如果正在碰撞的两个大陆仍在有力地汇聚,那么这种位移必定通过陆内变形转化为应变。Argand曾想到这种变形在碰撞带附近最为强烈,例如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也可能通过碰撞中的一个大陆,如印度次大陆,冲到另一个大陆下面,而上迭的大陆,如亚洲,则在广阔地区上发生内部变形并产生陆内挤压构造。Argand就是用印度板块下冲到亚洲下面解释西藏的巨大高度的。他关于西藏高原形成的模式几乎完整地被近来某些作者直接采用。然而Mckenzic早就论证过大陆岩石圈的长距离俯冲必定会受到其本身浮力的(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译丛》期刊1986年02期)
碰撞期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土耳其-伊朗高原碰撞期后构造伊朗和土耳其在地形上属同一高原地区,所以也叫土耳其-伊朗高原。和西藏高原类似,它也是一个受到几次碰撞造山运动影响的比较软弱的构造带。图4表示土耳其-伊朗高原在中新世晚期到现在某段时间或整个时期内活动的构造。图上表示的某些构造是晚中新世前形成的并且此后一直在活动;另一些是在中新世以后形成的,大多数是在晚中新世到现在这段寸间内活动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碰撞期后论文参考文献
[1].W.Alles,黄凤鸣.南朝鲜早中生代碰撞期后的深成作用[J].地质科学译丛.1992
[2].常承法.青藏高原碰撞期后构造与土耳其-伊朗高原的比较(Ⅱ)[J].地震地质译丛.1986
[3].常承法.青藏高原碰撞期后构造与土耳其-伊朗高原的比较(Ⅰ)[J].地震地质译丛.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