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肉用种兔繁殖力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波[1](2020)在《中外肉兔专门化品系杂交效果分析》文中认为选育肉兔专门化品系进行配套系杂交生产是国际先进育种方式,国内目前主要的肉兔配套系来源于法国的伊普吕肉兔配套系、伊拉肉兔配套系、伊高乐肉兔配套系,以及自主育成的康大肉兔配套系。这些成熟的商业肉兔配套系都是由非常好的专门化品系组成,但对于不同肉兔配套系的专门化品系之间的杂交效果如何,需要我们进一步去验证。为了比较中外主要肉兔配套系的实际性能及其优缺点,深入了解中外肉兔各专门化品系的性能,评估其作为育种材料用于培育新配套系的潜力。我们通过精心设计试验方案和技术路线,对来自4家育种公司13个中外肉兔专门化品系进行杂交试验,利用杂种优势,分别进行了二系杂交、四系杂交试验,前后设计34个杂交组合。为了便于生产性能的评价,利用多性状综合指数原理进行评定。我们分别构建了用以反映不同配套组合繁殖性能(产仔总数,产活仔数,泌乳力,断奶个体重)、肥育性能(生长期增重,料肉比)、生活力性能(21日龄窝均只数,生长期成活率)的评价指数,结果分别来自于每个杂交组合的测定结果;同时为了考虑经济效益,加入了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最终的评价是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分析。详细对繁殖力指数、生长力指数、生活力指数、综合指数和综合经济效益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后,结果表明:PA×Ⅴ、LD×Ⅰ、PA×Ⅵ组合在两系杂交间综合表现最好,推荐作为两系配套商品生产的候选杂交模式。伊拉D系与康大1系杂交F1代繁殖性能表现最佳;伊普吕A系与康大Ⅴ系杂交的F1代育肥性能最佳。同时经过四系配合力测定试验,筛选出最好的杂交组合为PA·V×LD·Ⅰ,综合性能优于国内外肉兔配套系。以上结果为更好地推进肉兔配套系良种生产应用和持续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周娟[2](2020)在《新西兰白兔频密繁殖效果及耐频密繁殖基因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繁殖性状是家兔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其性能不仅影响母兔的繁殖力,而且直接影响养兔生产的经济效益。我国家兔繁殖年出栏商品兔的数量和欧洲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鉴于母兔产后发情具有普遍性,本实验选用了新西兰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频密繁殖和半频密繁殖进行配对实验,探究现代规模化兔场养殖适用繁殖方式。此外,在频密繁殖组新西兰母兔中筛选出耐频密繁殖和不耐频密繁殖两个比较组,采取母兔卵巢组织,利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以期能筛选出与新西兰白兔繁殖耐受相关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实验结果如下:1.为了分析不同配种方式对家兔繁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设置了频密繁殖与半频密繁殖组,每组30只新西兰母兔,频密繁殖(A组)在分娩后1天内配种,半频密繁殖(B组)在分娩后18天配种,连续繁殖两次,统计体重、产仔数、仔兔出生窝重等指标。结果发现频密繁殖组与半频密繁殖组在产仔数、产活仔数、仔兔窝重和初生个体重的影响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频密繁殖组母体产后体重变化与半频密繁殖组频密繁殖组差异显着(P<0.05),频密繁殖母兔产后自身体重出现下降趋势,半频密繁殖母兔产后自身体重基本没有变化。因此,频密繁殖虽然可获得较多的后代数量,但此高强度繁殖方式不适用于长期进行繁殖,对母体损伤较大。2.进一步采用RNA-Seq技术对频密繁殖组中耐受组和不耐受组的卵巢组织进行分析,用|log2fold change|≥1&P<0.05作为差异基因筛选阈值,结果显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共筛选出16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563个,下调基因有1085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于生殖相关的基因有99个,其中上调基因16个,下调基因有83个,包括IHH和OVGP1等与生殖器官分化发育相关基因。KEGG分析表明有关繁殖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信号通路有类固醇生物合成、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和叶酸生物合成等通路。通过qRT-PCR技术,检测了 ZP1、CYP19A1、OVGP1 和 BMP6,与 RNA-Seq 测序结果相一致。通过 RNA-Seq数据分析,IHH、OVGP1、BMP-6、CYP19A1等可能与新西兰白兔繁殖耐受相关。3.采用4D-LFQ技术对耐频密繁殖组和不耐频密繁殖组卵巢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以FC1.5倍&P<0.05作为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标准,共筛选获得差异蛋白质总数为427个,其中上调差异蛋白质253个,下调差异蛋白质174个,包括CYP51A1、CYP17A1、CYP11A1、LDLR等繁殖相关蛋白。差异表达蛋白GO分析主要富集于胆固醇生物合成、二醇生物合成、类固醇代谢调节、调节胆固醇代谢、肽酶活性的负调控、调节胆固醇生物合成、碳酸氢盐运输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蛋白参与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和卵巢类固醇生成等繁殖相关通路。进一步通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联合分析发现CD68、GPNMB、MCM4等是与卵巢癌紧密相关的蛋白,提示这些基因可能与新西兰母兔繁殖耐受负相关。4.根据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测序结果,发现耐频密繁殖组和不耐频密繁殖组中,CYP11A1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着,但蛋白水平差异显着。进一步克隆了CYP11A1的CDS全长序列,为1557bp。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YP11A1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发现CYP11A1蛋白为不稳定蛋白,等电点为4.91,蛋白二级结构以a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呈弯曲螺旋状,共有40个潜在磷酸化位点。进一步分离和鉴定了卵巢颗粒细胞,并进行了 CYP11A1基因的过表达和干扰实验,发现CYP11A1基因的表达量改变,可显着影响HSD17B1、BMP15和FSHR基因的表达变化(P<0.05),进而影响母兔的繁殖机能。该部分结果为深入探究关键蛋白CYP11A1在母兔繁殖性能方面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石彦东[3](2019)在《提高家兔繁殖力的措施》文中研究表明家兔繁殖力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尤其是母兔的繁殖力,决定了兔场的存栏量与出栏量。笔者根据个人的养兔经验,总结了影响兔繁殖力的因素,及提高繁殖力的措施,以期为兔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黄仕凤[4](2019)在《黄艾美耳球虫早熟选育与免疫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兔球虫病(Rabbit coccidiosis)是一种寄生于兔肠道上皮细胞或者肝胆管的寄生性原虫病,目前为止世界公认的有11种兔艾美耳球虫。兔球虫病在家兔养殖过程中极为常见,严重危害兔养殖生产效率。黄艾美耳球虫是11种球虫中致病力最强的虫种之一,可引起拉稀和便秘,严重时可引起兔子死亡,即使耐过的兔子发病过后机体恢复所需时间长,对生产性能影响大。目前兔球虫病的防控措施主要使用抗球虫药物,但容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故兔球虫疫苗免疫可能成为预防兔球虫病更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以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株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进行早熟选育获得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然后进行早熟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最后进行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探索使用弱毒疫苗免疫的方法防治该球虫病。第一部分研究内容以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株为亲本株进行早熟选育和虫种鉴定。通过18代次的早熟选育,成功将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株的潜隐期由原来的220 h降低至168 h,潜隐期缩短了52 h。随后将该早熟株进行特异性PCR鉴定,结果判定该早熟株为单一的纯种黄艾美耳球虫,成功选育出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对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进行全面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包括潜隐期稳定性,卵囊形态、大小和形状指数,排卵囊规律、繁殖力和致病力对比等方面。经非选择性5次传代测定潜隐期稳定为168 h,主要寄生于盲肠和结肠上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卵囊大小,卵囊呈倒梨形,卵囊壁呈黄色,靠近卵囊孔一端壁较厚,孢子化后无外残体,经测量大小为(23.4~36.4)μm×(16.9~26.0)μm,形状指数为1.31~1.78。多数卵囊排出期为感染后第8日~第15日,排卵囊高峰期为感染后第10日,每兔感染1.2×103个孢子化卵囊可繁殖出超过1亿个的后代卵囊。其致病力与亲本株相比大大降低,早熟株体重减轻后恢复较快,亲本株增重出现较长时间的负增长;剖检肠道病变程度对比,亲本株使肠道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和肠道损伤,而早熟株的反应则是较轻微的炎症反应,说明早熟株的致病力比亲本株降低,属于弱毒力的早熟株。第三部分研究内容为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免疫保护效果研究,包括免疫次数和免疫产生期、免疫剂量等。通过兔子免疫同一剂量不同免疫次数探索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的最佳免疫次数和免疫产生期,随后不同剂量进行三次免疫探索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的最佳免疫剂量。结果表明,每次以5×102个孢子化卵囊/兔免疫后攻虫,一免即可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力,二免免疫保护效果优于一免,三免免疫保护效果优于二免,三免后攻虫的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免疫剂量免疫三次后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同是免疫三次,免疫剂量越高免疫保护效果越好,但高剂量免疫后对体重增长有一定的影响,综合结果分析免疫三次免疫剂量为5×102个孢子化卵囊/兔效果最佳。
吴孝杰,马进勇,张铎,郭志明,潘越博,李宣延[5](2018)在《提高家兔繁殖力的措施》文中认为家兔繁殖力高低是衡量兔群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母兔只有保持旺盛的繁殖力,才能为兔群优质高产打下基础。繁殖力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家兔繁殖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刘园[6](2018)在《兔肠艾美耳球虫疫苗候选虫株的研究》文中提出家兔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性原虫病,目前世界公认的有11种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家兔肠上皮细胞或肝脏。该病也是家兔各种疾病中常见、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了养兔业的发展。作为兔球虫的一个种,肠艾美耳球虫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和致病力,感染后可引起兔子拉稀粪、干粪、便秘无粪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本论文以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早熟选育获得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继而对早熟株进行了较全面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研究,为球虫弱毒活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本论文第一部分研究内容为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株的早熟选育及纯种鉴定。经过20代的早熟选育,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株的潜隐期由198 h缩短至148 h,特异性PCR方法对该早熟株进行鉴定,判定该虫株为单一虫种,成功获得了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第二部分研究内容为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潜隐期稳定性、卵囊形态、排卵囊规律、繁殖力和致病力等几个方面。经测定该虫株潜隐期稳定在148 h,主要寄生于小肠中后段,卵囊呈梨形,孢子化后有卵囊残体,卵囊大小为(24.133.8)μm×(16.323.4)μm,形状指数为1.401.56,排卵高峰期为感染后第911日,且繁殖力较强,感染1×104个孢子化卵囊/兔即可排出109级别数量的卵囊,另外其致病力较亲本株大大降低,感染同样剂量(3×103个孢子化卵囊/兔)的亲本株和早熟株卵囊,早熟株组的增重高于其亲本株组44.8%,亲本株组兔子的粪便基本都为不正常粪便,且以拉稀为主,早熟株组则粪便正常,未出现拉稀。第三部分研究内容为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免疫保护效果研究,包括最佳免疫剂量、免疫产生期和免疫持续期等。通过研究发现,该虫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最佳免疫剂量为200个孢子化卵囊/兔,免疫14日后攻强毒,与不免疫攻虫组相比,免疫组兔子精神状态、饮食欲、以及粪便情况都较为正常,增重结果显示免疫攻虫组相对增重率高于不免疫攻虫组22.5%,相对OPG减少率也高达94.2%。另外,试验结果表明该虫株在免疫后11日即可产生很好的免疫力,免疫保护可持续至饲养期末(7090日龄)。
王永康[7](2017)在《家兔的选种选配技术》文中研究说明1家兔的选种家兔的选种,就是选择优良的个体留作种用,把不符合种用要求的兔一律淘汰,改作商品用兔。只要坚持选种,兔群的品质就会不断提高,这样一代一代地选下去,不仅会起到保持良种特性的作用,还可能选育出一个新的良种。肉兔选种的主要依据是本身、祖先和后代的表现。这里指的表现,主
刘涛[8](2012)在《新疆昌吉地区某兔场繁育管理工作探讨》文中指出兔场的繁育管理是核心,本文介绍了新疆昌吉地区某兔场从引种到繁育系统做法,提供了兔子杂交繁育的优秀案例,可供广大养殖场借鉴。
陈东梅[9](2010)在《提高肉用种兔繁殖力的方法》文中提出 在饲养肉兔中,种兔繁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影响肉兔繁殖力的因素众多,根据家兔生殖生理特点,通过选择优良肉兔品种、加强饲养管理、适宜的配种时间和配种方法,可显着提高肉用种兔的繁殖力。1 兔的生殖生理兔是多胎多产的草食小家畜。一般小型兔3~4月龄,中型兔4~5月龄,大型兔5~6月龄达到性成熟。适宜的初配月龄为小型品种4~5月龄,中型品种5~6月龄,大型品种7~8月龄,
熊俊霞[10](2008)在《提高肉兔繁殖力的措施》文中指出影响肉兔繁殖力的因素众多,如种兔的品种、年龄、营养水平、配种制度和饲养管理、环境以及生殖疾病等。根据家兔生殖生理特点,通过选择优良肉兔品
二、提高肉用种兔繁殖力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肉用种兔繁殖力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外肉兔专门化品系杂交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引言 |
1.1 试验研究背景 |
1.1.1 肉兔产业行业内背景 |
1.1.2 肉兔产业行业外背景 |
1.2 国内外主要肉兔配套系简介 |
1.2.1 国外肉兔配套系现状 |
1.2.1.1 伊拉配套系 |
1.2.1.2 伊普吕配套系 |
1.2.1.3 伊高乐配套系 |
1.2.1.4 齐卡配套系 |
1.2.2 国内肉兔培育现状 |
1.2.2.1 康大肉兔配套系 |
1.3 杂种优势利用 |
1.3.1 杂种优势的分类 |
1.3.2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
1.3.3 杂种优势的利用 |
1.4 肉兔的育繁体系 |
1.4.1 曾祖代场 |
1.4.2 祖代兔场 |
1.4.3 父母代兔场 |
1.5 试验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其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场地及环境 |
2.1.3 主要的仪器 |
2.1.4 试验主要试剂 |
2.1.5 专门化品系命名规范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思路设计 |
2.3.2 试验数量设计 |
2.4 测定的性状指标和测定方法 |
2.4.1 测定肉兔的相关性状指标 |
2.4.2 指标测定方法 |
2.4.2.1 繁殖性能指标 |
2.4.2.2 育肥产肉性能 |
2.5 评价方法 |
2.5.1 生产性能评价 |
2.5.2 经济效益评价 |
2.5.3 综合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系间配合力测定 |
3.1.1 配合力测定结果 |
3.1.2 两系组合综合评定 |
3.2 四系间配合力测定 |
3.2.1 四系间配合力测定结果 |
3.2.2 四系组合综合评定 |
3.3 四系杂交组合重复验证试验 |
3.3.1 四系杂交组合二重复验证试验结果 |
3.3.2 重点组合性能评定 |
3.3.3 重点组合综合效益评定 |
3.3.4 综合评定 |
4 讨论 |
4.1 杂交生产效果 |
4.2 杂交效果指导育种素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西兰白兔频密繁殖效果及耐频密繁殖基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家兔的繁殖生理 |
1.1.1 家兔的繁殖生理特性 |
1.1.2 影响家兔繁殖力的因素 |
1.1.3 家兔的配种 |
1.2 转录组学技术在家畜繁殖调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
1.2.1 转录组学技术 |
1.2.2 转录组学技术在家畜繁殖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
1.3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家畜繁殖调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
1.3.1 蛋白质组学技术 |
1.3.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家畜繁殖调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新西兰白兔频密繁殖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设计 |
2.1.3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
2.1.4 繁殖性能的测定指标 |
2.1.5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频密繁殖和半频密繁殖对母兔受胎率的影响 |
2.2.2 频密繁殖和半频密繁殖对母兔产后体重的影响 |
2.2.3 频密繁殖和半频密繁殖对仔兔体重的影响 |
2.2.4 频密繁殖和半频密繁殖对窝产仔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耐频密繁殖的相关基因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样本的筛选 |
3.1.3 样本处理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样品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3.2.2 测序数据过滤及比对 |
3.2.3 基因定量与样本相关性分析 |
3.2.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3.2.5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
3.2.6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
3.2.7 差异mRNA的验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蛋白质组测序筛选耐频密繁殖的相关蛋白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蛋白的质检 |
4.2.2 蛋白的鉴定 |
4.2.3 差异丰度表达蛋白的功能分类 |
4.2.4 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富集分析 |
4.2.5 平行反应监测PRM验证 |
4.2.6 转录组与蛋白质组联合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CYP11A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CYP11A1基因的表达规律验证 |
5.2.2 CYP11A1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3 颗粒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
5.2.4 CYP11A1过表达对繁殖性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5 CYP11A1干扰对繁殖性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提高家兔繁殖力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家兔繁殖力的主要因素 |
1.1 遗传因素 |
1.2 环境因素 |
1.3 营养水平 |
1.4 生理缺陷 |
1.5 使用不当 |
1.6 年龄 |
2 提高家兔繁殖力的措施 |
2.1 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 |
2.2严格选种 |
2.3控制初配年龄和使用年限 |
2.4加强妊娠检查工作 |
2.5科学管理 |
(4)黄艾美耳球虫早熟选育与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用饲料 |
2.1.3 试验用卵囊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主要试剂与配置 |
2.2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的选育方法 |
2.3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的PCR鉴定 |
2.3.1 引物 |
2.3.2 球虫卵囊的洗涤 |
2.3.3 球虫卵囊的破碎 |
2.3.4 球虫卵囊DNA的提取 |
2.3.5 PCR扩增 |
2.3.6 琼脂糖电泳分析 |
2.4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2.4.1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潜隐期稳定性测定 |
2.4.2 卵囊形态测定 |
2.4.3 排卵囊规律测定 |
2.4.4 繁殖力测定 |
2.4.5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和亲本株致病力对比测定 |
2.4.6 早熟株和亲本株致病力病理切片比较 |
2.5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
2.5.1 免疫次数和免疫产生期测定 |
2.5.2 免疫剂量测定 |
2.5.3 数据的收集、统计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的选育结果 |
3.2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的鉴定结果 |
3.3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3.1 潜隐期稳定性 |
3.3.2 卵囊形态 |
3.3.3 排卵囊规律 |
3.3.4 繁殖力 |
3.3.5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和亲本株致病力对比测定 |
3.4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免疫原性研究结果 |
3.4.1 免疫次数及免疫产生期 |
3.4.2 免疫剂量的测定 |
4 讨论与分析 |
4.1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株的早熟选育及PCR鉴定 |
4.2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的生物学特性 |
4.3 黄艾美耳球虫重庆早熟株的免疫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提高家兔繁殖力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繁殖力的因素 |
1.1 遗传因素 |
1.2 种兔年龄 |
1.3 配种方法和频率 |
1.4 营养水平 |
1.5 环境因素 |
1.5.1 温度 |
1.5.2 季节和光照 |
2 提高兔繁殖力的措施 |
2.1 严格选种 |
2.2 控制初配年龄 |
2.3 适时配种 |
2.4 科学配种和推广繁殖技术 |
2.4.1 重复配种和双重配种 |
2.4.2 正确采取频密繁殖法 |
2.4.3 人工授精 |
2.4.4 催情和配种 |
2.5 配种后及时妊娠检查, 减少空怀现象 |
2.6 科学饲养管理 |
2.7 减少胎儿死亡和母兔食仔现象 |
2.8 加强防疫 |
(6)兔肠艾美耳球虫疫苗候选虫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用饲料 |
2.1.3 试验用卵囊 |
2.1.4 主要设施设备 |
2.1.5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的选育 |
2.2.2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的鉴定 |
2.2.3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4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免疫研究 |
3 结果 |
3.1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的选育结果 |
3.2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的鉴定结果 |
3.3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3.1 潜隐期稳定性 |
3.3.2 卵囊形态 |
3.3.3 排卵囊规律 |
3.3.4 繁殖力 |
3.3.5 致病力 |
3.4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免疫研究结果 |
3.4.1 免疫剂量 |
3.4.2 免疫产生期 |
3.4.3 最小免疫剂量 |
3.4.4 免疫持续期 |
4 讨论与分析 |
4.1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株的早熟选育及鉴定 |
4.2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的生物学特性 |
4.3 肠艾美耳球虫广西早熟株的免疫研究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家兔的选种选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家兔的选种 |
2 家兔的选配 |
3 家兔繁育方法 |
3.1 纯种繁育 (纯繁) |
3.2 杂交改良 |
4 家兔的基本育种技术 |
4.1 编耳号 |
4.2 体尺测量 |
4.3 生产性能测定 |
4.3.1 体重 |
4.3.2 生长速 |
4.3.3 饲料利用率 |
4.3.4 屠宰率 |
4.3.5 产仔数 |
4.3.6 产活仔数 |
4.3.7 仔兔成活率 |
4.3.8 幼兔成活率 |
4.3.9 泌乳力 |
4.4 育种记录 |
(8)新疆昌吉地区某兔场繁育管理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种 |
1.1 品种介绍 |
1.1.1 獭兔 |
1.1.2 伊普吕兔 |
1.1.3 TS兔 |
1.1.4 伊拉兔 |
1.2 引种规模 |
1.3 引种要求 |
2 繁育 |
2.1 繁育方案 |
2.2 繁育技术要点 |
2.2.1 合理配种 |
2.2.2 全面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
2.2.3 精心护仔, 争取多活 |
3 选种和供种 |
四、提高肉用种兔繁殖力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肉兔专门化品系杂交效果分析[D]. 王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2]新西兰白兔频密繁殖效果及耐频密繁殖基因的筛选[D]. 周娟. 扬州大学, 2020
- [3]提高家兔繁殖力的措施[J]. 石彦东. 中国养兔, 2019(06)
- [4]黄艾美耳球虫早熟选育与免疫原性研究[D]. 黄仕凤.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5]提高家兔繁殖力的措施[J]. 吴孝杰,马进勇,张铎,郭志明,潘越博,李宣延. 中国养兔, 2018(03)
- [6]兔肠艾美耳球虫疫苗候选虫株的研究[D]. 刘园.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家兔的选种选配技术[J]. 王永康. 植物医生, 2017(08)
- [8]新疆昌吉地区某兔场繁育管理工作探讨[J]. 刘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07)
- [9]提高肉用种兔繁殖力的方法[J]. 陈东梅. 养殖技术顾问, 2010(05)
- [10]提高肉兔繁殖力的措施[J]. 熊俊霞.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