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征与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征与价值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高欣[1](2021)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理性思辨和价值观念,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基因,为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根基、薪火相传,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并且必然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可以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发展,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必然性,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等方面看,“双创”是必须的、必要的;同时,“双创”也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和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当前,“双创”面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机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机遇等;当然,“双创”也会碰到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等一系列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双创”过程中,必须坚持批判性与继承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人文性与科技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等原则,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好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的“双创”;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齐心戮力的协调机制和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做好国家顶层设计、融入日常社会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实现“双创”途径的多样化,切实增强其实效性;必须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规律性,严格遵循需求内驱律、实践推动律、挖掘保护律和融合创新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双创”的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朱芬[2](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刘梅敬[3](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价值观念”作为人们衡量事物价值的“天平”和“尺子”,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但是,每门学科均有其研究的侧重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内的“价值观念”则是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立足于实践,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以主流价值观引领人们所形成的集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以及价值理想于一体的价值意识。它尤为突出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和定位所决定的。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和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承担着灌输与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使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想要完成使命和任务,不仅要向人们传授真理性知识,更要让人们明确自己“相信什么”、“想要什么”,引导人们正确衡量事物价值、权衡利弊得失、辨别善恶美丑,亦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本质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是要对人们进行价值观教育。这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而言,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性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是维系中国精神的内核。对社会而言,一个社会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所求和精神引领,是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最大公约数,是实现社会共同理想的保证。对个人而言,价值观念是个人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动力源泉,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一种确信,是人们作为评价价值关系的标准,进而成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如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忽视或抛弃“价值观念”这一核心内容,则将导致学科“无根”;亦将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并遭受错误思想的侵蚀,陷入人生的迷茫状态;还可能导致意识形态防线的崩塌,国家政权的瓦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始终坚持“价值观念”这一核心内容。综上所述,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以何构成”、“有何特性”、“存在形态”、“评价标准”及其“时代价值”,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的基本理论体系。这有利于找寻社会成员价值观培育的“症结”,提升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揭示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谜底”,凝聚社会成员价值合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揭穿错误思潮的“外衣”,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因此,本文以“理论概述——要素厘定——特性归纳——形态呈现——评价标准——时代价值”为逻辑脉络和推演线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的基本理论进行审视和忖量。具体逻辑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作为论文写作的开端,对价值观念的元理论研究进行总体性把握和概述。聚焦研究背景与意义,厘定价值观念研究的环境动因、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聚焦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国内外价值观念的研究成果,掌握国内外价值观念领域研究的前沿,挖掘国内外价值观念领域研究的不足;聚焦研究思路与方法,明晰写作逻辑,选择合理研究方法;聚焦论文创新与不足,突出价值观念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成果,发现价值观念研究中的瓶颈与局限。第二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理论概述。本章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厘定,逐步弄清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内涵,为后续价值观念的研究奠基。进而对价值观念的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个体属性进行探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把握价值观念的本质规定性,为开展其他层次的价值观念研究做理论铺垫。而后阐述价值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占据的地位,弄清楚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坚持以“价值观念”为核心内容,对价值观念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作出基本的理论说明。第三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构成要素。本章试图从诸多价值观念中归纳、总结、提炼其重要构成。本章从“我是谁”、“为了谁”、“成为谁”入手,探究主体角色的定位意识。这是价值观念的逻辑前提要素。价值观念主体明确角色定位后,产生诸多相应价值需求,并依据主体尺度对其进行排序,形成价值观念的原则意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原则意识,便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它决定价值观念的性质。而价值观念主体想要实现价值理想,必须遵循社会规范,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因此,价值观念还包括规范意识和实践意识。明晰构成要素,厘定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为整体把握价值观念、深入探究价值观念的发展规律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特性。本章论述价值观念所呈现的特有性质,把握价值观念之所以为价值观念而区别于其他观念的特有属性。基于价值观念的“为我”尺度,论述价值观念的主体性;基于价值观念系统强调“相信什么、想要什么”,论述价值观念的超知识特性;基于价值观念的多元主体,论述价值观念的多元特性。三个维度的基本特性相互区别、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价值观念的特性系统,为深入把握价值观念的实质提供必要补充。第五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存在形态。本章基于价值观念的抽象性,集中探寻价值观念的三种外在表现形态:理想形态、信念形态以及信仰形态,以直观、形象地感受价值观念的存在,集中认知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价值观念。同时,明确三种形态的所处地位,梳理三种存在形态的内在逻辑,更加明晰价值观念的内在规定性,找寻价值观念的深层发展规律。第六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本章从实践层面出发,探寻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得出究竟何种价值观念才具有科学性,才具备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应然性。以价值观念是否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以及合实践性作为评价标准,确立价值观念的真理尺度、价值尺度以及实践尺度。同时,基于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本质,进一步将每一尺度围绕国家统治、社会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展开深入论述。这既是本文研究价值观念的重要旨归,也是本文的理论研究内蕴实践逻辑的重要表征。第七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研究的时代价值。本章基于前面章节对“价值观念”的理论探寻,从国家维度、社会维度、个人维度阐述“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的时代价值,凸显“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时代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的基本理论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孙颖[4](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李青[5](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李晓燕[6](2020)在《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艺术与传播的关系日趋密切,建设艺术传播学已成现实之需,这就意味着寻找与艺术传播研究相关的思想资源将成为必然之需。杜威论着当中包含大量关于艺术传播问题方面的真知灼见。美国社会“庞大”物质基础与“贫乏”精神建筑之间的“分裂”,人类交流的“阻滞”,社会发展当中共同体的消失是杜威思考艺术传播问题,孕育艺术传播思想的逻辑前提。杜威以克服上述问题为基点展开理论思考,从而发展出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学界很少注意到杜威是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核心人物这样一个传播学史实。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第一重内涵表现为运用传播思维理念解决艺术难题的理论探索。杜威以传播的视域来考察艺术,提出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论。在对几种代表性的艺术起源学说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杜威提出艺术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交流之中的观点。杜威认为艺术发展离不开其所处传播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为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提供契机,为艺术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杜威以传播学的思维模式与逻辑框架来审视艺术的范围、功能等问题,运用传播场域的范畴为艺术范围的厘定提供出一个理论参照系。杜威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艺术作品被远距离地移置到其他传播场域已成常态,这会进一步弱化艺术的功能。杜威还揭示出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它是经验发展为圆满经验的过程,究其实质而言是艺术家与受众关于审美经验的共享性互动。社会因传播而存在并且就存在于传播之中是杜威提出的重要传播观点。杜威认为传播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共享性的社会互动,传播建构起人类的社会联系。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另一重内涵在于,以媒介视域进行的艺术考察。杜威对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艺术媒介的特性、艺术媒介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杜威认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不可分割,艺术生产是艺术家利用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所做的一种创造性探究。杜威对艺术媒介进行了跨视域的审视,认为艺术媒介要比新闻媒介更为自由,因为艺术家是有着“自由”精神的个体,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艺术作品可以为受众提供更深层次的社会真实。基于此,杜威提出艺术是现实社会语境中唯一的、人类可以进行自由交流媒介的观点。杜威还考察了艺术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媒介在文明传承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传承文明的理想媒介。杜威认为人类以艺术为媒介不仅可以建构起良好的纵向性社会联系,还能够有效克服日常交流的“阻滞”,增进理解,艺术传播可以有效地起到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明遗产的作用。杜威认为现代媒介技术条件下所生产、传播的大众文化产品对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大众文化不可能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优秀艺术作品的传播可以促进人类思维水平与创造力的提升,推动共同体发展,使人类社会向着“伟大的共同体”方向迈进。杜威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系列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是与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范式以及视域密不可分的,这些方法、范式与视域也一并构成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重要遗产。它为我们今后开展艺术传播研究,建设艺术传播学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与思想镜鉴。杜威艺术传播思想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在研究当中要对其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瑕不掩瑜,杜威艺术传播思想虽不完美,但是它却可以为艺术学难题的破解与艺术传播学发展拓展出新的理论空间与丰富“想象力”。

高静[7](2020)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学研究开始从一般教学理论的建构转向对教学实践的探索,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师是教学实践改造与变革的实施者与推动者,教师以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实践理性指导并参与教学实践,从而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改造与变革。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教学的内在依据,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理想教学的实现,首先需要理想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由此才能进一步将理想的教学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实现对教学的应然改造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然而,在当前社会历史阶段需要怎样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包括其目标向度是怎样的?有哪些基本维度?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实现的或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应该是怎样的?这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扰与难题,对其的认识模糊与定位不准,使教师教学实践迷失方向与教学行动的意志力不足,导致教师教学实践的偏离,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建构为着重点,尝试性地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应答。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武器,以“人是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德树人”根本教育宗旨下的教学需求以及教学深化改革为契机,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来探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具体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基本特征及价值意蕴进行理论阐释,并在对其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进行考察与审视,以及对“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推演并建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包括应然追寻、理论架构与实现路向。总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围绕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三个层面,遵循“是什么——怎么样——应如何”的研究思路,具体表现为“理论阐释(第一章)——历时审视(第二章)——理论建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是什么”的本体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并阐释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我们认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是指作为教学实践主体的教师,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与主流价值取向下,遵循教学的普遍价值原则、教学过程规律与教学规范,借助一定的方法工具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即将应然教学转化为实然教学的意志性能力。这种意志性能力是一种相对于认识能力而言的现实行动能力,即在认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指导并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行动,其实质是教师将观念中的理想教学转化为现实教学的行动能力,否则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就会因仅停留在意识或观念层面无法“变现”而失去现实效力。为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概念及其论域,在对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并不消除教师教学实践感性、并非拒斥教师教学理论理性、并非等同于教师教学实践逻辑、非片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即是教师教学的合理性,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内隐性与外化性的统一、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具身性与离身性的统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价值意蕴具体表现为教学实践理性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渗透、是教师教学的内生根据与内在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展现。在“怎么样”的认识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人类历史分期的划分,追溯、梳理并归纳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史形态及其演变。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时期是“自然朴素”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奴隶与封建社会时期为“经验伦理”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近代时期是“理性启蒙”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现代时期表现为“工具效用”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且分别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不同的功能作用,即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容要素如教师主体意识、教学价值取向、教学过程规范与教学实现方式四个方面共同展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教学实践理性样态,并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历史性的演变过程。综观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整个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过程,首先在纵向层面总体上呈现为不断向复杂性与高层次演化与发展的趋势;横向层面表现为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及其特定需要,作为完整意义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凸出的重心不同或某一侧面备受推崇。其次,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具有“传统性”,传统是从过去流传下来并进入到现在且关乎着未来,不断地选择性地以不同形式延续着,生存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并与特定社会相互作用而以新的符合需要的形式展现着并发挥作用。此外,由于社会实践自身的历史局限,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低层次与片面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只是其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的短暂阶段,在未来的自由王国里必将实现其自身的和谐与自觉。在“应如何”的价值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理性”建构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首先,在宏观层面根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及趋势,以及“立德树人”时代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推演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走向多向和谐与自律自觉这一应然向度,其本质内涵为建构教师与学生的完整性以及教学世界的完整性。这一理想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前提与条件,即在意识层面对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理性的双重启蒙,在制度层面为教师教学行动自由提供制度保障,在自我养成层面教师应进行教学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学的德性自律。其次,在中观层面根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向度,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进行理论架构,包括合理定位教学“人是目的”的根本基点、真实反映教学主体的内在尺度、科学把握教学客体的基本规律、自觉遵循教学正义的伦理原则以及善于运用教学推理的思维方法。最后,以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追寻与理论架构为价值导向与理论支撑,提出具体的教学实现路向。立足于微观的课堂教学实践,并遵循先指出教学实践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后阐述教师应该如何建构或实现应然的教学状态的逻辑思路,提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实现路向,包括自觉建构“可能”的自足型教学价值取向、综合考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内容结构、自主建立“他者”关照的师生主体间关系、灵活选用学生发展指向的智慧性教学方法,以及立足于“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教学评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第一,研究视角新。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同时以“和谐理性”为具体的理论指引,建构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第二,研究观点新。本研究认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更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将观念建构的理想状态的教学有效且合理地转化为现实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如何促进教学由低效走向高效,教师教学如何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此外,还指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走向多向和谐与自律自觉的状态,旨在建构师生与教学世界的完整性。

毛连军[8](2020)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向公共空间不断扩大的“陌生人”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与人之间不友善、不和谐现象也不断出现。人们呼唤友善道德价值,但传统友善观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亟需进行价值重构以建立新型友善关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友善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范畴,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切回应,如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成为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正是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差等之爱”的传统友善观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以“博爱”为核心的西方友善观由于其抽象性、虚伪性和超阶级性而必然是“浮于空想”,只能批判超越。为此,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友善的思想中汲取资源,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探求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建设,无疑十分必要。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建构的基本思路就是坚持友善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即既要凸显友善作为公共道德普遍性的本质(质);又不能忽略其作为个体情感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应限定在友善的程度(量)方面。这样,友善既不会沦为抽象道德,也不会沦为伪善;既契合现代公共道德要求,又符合私人情感的内在特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之所在,起到基础性作用和原点意义。具体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来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包括仁爱、尊重、宽容、互助四个主要方面,从层次和范围来看,包括人际友善、社会友善、国际友善和生态友善四个基本维度。这一友善价值观不是什么别的友善价值观,而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中华民族特色并富有时代性特征的全新友善价值观。当然,这样的友善价值观不是对所有人和所有事无条件的服从和满足,友善交往关系和助人行为应具有合理程度,必须遵循正当性和适当性原则,维护社会共同道德标准和伦理秩序,这是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深入把握具体内涵的同时,本论文的中心议题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即我们为什么要培育这样的友善价值观?我们为什么要对陌生的他人友善?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视角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意识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人的道德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念再现,进一步而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存在形式决定了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因此,人的社会存在是友善交往方式得以存在的依据,而当今中国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性向善的必然趋势。本论文试图通过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交汇和融合,以“关系主义”思维取代“实体主义”思维,建立“真实共同体”,从本体论视角寻找友善的理论依据;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立足于“人的需要”,从人性论视角寻找友善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最后,本论文尝试探索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场域、路径、方法及其机制。原有社会有机体被打破,我们亟需重建社会有机体,特别是要大力充实社会基层生活空间,建构新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空间,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现实场域和实现路径。同时,为了确保培育落地见效,需努力建构媒体渗透法、文化涵养法、榜样激励法等培育方法和利益激励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培育机制。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成[10](2020)在《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文化的重要作用开始日益凸显。一方面,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资料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大,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态开始传入中国并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就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呈现出不同文化形态相互交织的生态境遇。多元文化并存固然有助于提升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生态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所提供的“场域”中进行活动,文化生态发生转换必然会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本研究从文化生态的概念等基本理论入手,以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研究落脚点回归到新时代文化生态优化的应然期许。作为一个“舶来品”,文化生态在进入中国以来先后发生两次重大的语境转换和语义迁移,进而形成不同的概念表述。本研究对文化生态的概念理解主要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即将文化生态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人工系统,文化生态在内容上指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认知,具有要素的多样性、关系的复杂性、结构的层次性以及系统的开放性等显着特征。在实践中,文化生态既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也彰显着人的主体性发挥程度,还是衡量文化安全的重要因子。在文化生态形成发展的历程中,建立在实践活动上的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因素,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等也对文化生态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文化生态是否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之所在。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本研究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文化生态是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生态系统,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性存在,那么这一问题便迎刃而解。在具体的展开中,主要从文化属性、文化使命、文化能力、文化精神以及文化形象五个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做一种文化的认识。解决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文化性存在的理论假设之后,本研究主要从内容、中介以及过程三个方面来详细阐发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笔者主要从知识、思想、精神以及信仰四个层面予以展开,其中知识是教育人的内容资源,思想是引导人的内容资源,精神是鼓舞人的内容资源,信仰是铸就人的内容资源;在论述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影响时,突出强调对作为环境中介的社会心理、作为沟通中介的语言符号以及作为生活中介的日常生活等三个中介要素的影响;在分析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中,主要侧重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一个有机系统,理想状态下的文化生态应该是内部的结构平衡与外部的关系和谐。就内部结构而言,要实现主导文化与非主导文化、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外部关系上,要保持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相关外部因素的和谐统一。对文化生态的优化和建设,从根本上讲应该从人类实践活动入手,但是本研究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考量新时代文化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因此在具体建设内容上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及批判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等内容。就当前中国文化生态存在的现实问题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文化主体上,部分文化主体出现身份迷失;在文化内容上,文化内容同质性倾向突出;在文化形式上,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进一步降低;在文化结构上,主导文化的解释力有待加强。因此在实践中,新时代文化生态的建设和优化,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价值导向;以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为重要抓手;以文化价值认同为重要目的。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联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脉络、构成系统、突出特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问题的提出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语义分析
        (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践行过程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
        (一)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双创”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双创”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双创”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双创”
        (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必须“双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然性
        (一)它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的必然要求
        (二)它是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
        (一)历史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实践机遇: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三)开放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问题
        (一)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
        (二)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
        (三)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原则与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原则
        (一)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人文性与科技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主要内容
        (一)器物文化的“双创”
        (二)制度文化的“双创”
        (三)道德行为文化的“双创”
        (四)人文精神文化的“双创”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遵循的规律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学理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特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容分析
        (一)需求内驱律
        (二)实践推动律
        (三)挖掘保护律
        (四)融合创新律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与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
        (二)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
        (三)齐心勠力的协调机制
        (四)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途径
        (一)做好国家顶层设计
        (二)融入日常社会生活
        (三)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五)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及新时代发展趋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理论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发展趋势
        (一)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
        (二)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
        (三)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理论概述
    2.1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内涵
        2.1.1 价值观念
        2.1.2 思想政治教育学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价值观念”
    2.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属性
        2.2.1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阶级属性
        2.2.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社会属性
        2.2.3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个体属性
    2.3 “价值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地位
        2.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
        2.3.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关键
        2.3.3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统摄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构成要素
    3.1 价值观念主体角色的定位意识
        3.1.1 “我是谁”的自我意识
        3.1.2 “为了谁”的使命意识
        3.1.3 “成为谁”的目标意识
    3.2 价值观念主体尺度的原则意识
        3.2.1 支配性的首位原则意识
        3.2.2 化解性的服从原则意识
        3.2.3 互通性的共享原则意识
    3.3 价值观念主体应然的规范意识
        3.3.1 法律规范意识
        3.3.2 道德规范意识
        3.3.3 纪律规则意识
    3.4 价值观念主体理想的实践意识
        3.4.1 主体的行动意志
        3.4.2 主体的工具理性
        3.4.3 主体的反思意识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特性
    4.1 价值观念的主体性
        4.1.1 主体确立的价值取向
        4.1.2 主体衡量的价值评价
        4.1.3 主体向往的价值追求
    4.2 价值观念的超知识性
        4.2.1 知识是价值观念的来源之一
        4.2.2 价值观念的牢固性依赖知识
        4.2.3 知识与价值观念同构筑思政
    4.3 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4.3.1 价值观念存在主体差异
        4.3.2 价值观念隐含多元冲突
        4.3.3 价值观念达成多元共识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存在形态
    5.1 以价值目标为旨归的理想形态
        5.1.1 理想源自人的“自为”需要
        5.1.2 理想表征人的本质力量规定
        5.1.3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崇高追求引导理想
    5.2 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信念形态
        5.2.1 信念是主体价值判断过程
        5.2.2 信念承载着价值定向功能
        5.2.3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科学精神引导信念
    5.3 处价值统摄高位阶的信仰形态
        5.3.1 信仰是价值观念主体的“精神定在”
        5.3.2 信仰是价值观念主体的“主心骨”
        5.3.3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社会存在生发信仰
    5.4 价值观念三种形态的内在逻辑
        5.4.1 理想是信仰的具象转化
        5.4.2 信念是理想的精神力量
        5.4.3 信仰是处高位阶的信念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
    6.1 价值观念的“合规律性”评价标准
        6.1.1 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趋向
        6.1.2 契合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
        6.1.3 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6.2 价值观念的“合目的性”评价标准
        6.2.1 有力助推政治社会化的双向目的
        6.2.2 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利益诉求
        6.2.3 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目的
    6.3 价值观念的“合实践性”评价标准
        6.3.1 坚实巩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6.3.2 扎根并助推社会实践的发展
        6.3.3 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旨归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研究的时代价值
    7.1 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先导的必然选择
        7.1.1 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适度张力
        7.1.2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引领
        7.1.3 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先导
    7.2 凝聚社会成员价值合力的基本要求
        7.2.1 坚定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
        7.2.2 凝聚社会成员的道德伟力
        7.2.3 聚积社会成员的文明力量
    7.3 坚定公民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支撑
        7.3.1 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力量
        7.3.2 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力量
        7.3.3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三)总结评析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主要方法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5)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二、选题理论价值、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一)、选题理论价值
        (二)、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 杜威学术生涯与其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
        一、对共同体生活的印象与知识涉猎
        二、多元的学术实践与成熟的学术研究
    第二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形成的学术资源
        一、对黑格尔学术思想的批判性吸收
        二、对达尔文与实用主义思想的借鉴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发展轨迹
        一、早期探索
        二、发展成熟
第二章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范畴、起点、方法与范式
    第一节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关键范畴与逻辑起点
        一、关键范畴
        二、逻辑起点
    第二节 多元方法与传统的融合:杜威艺术传播的研究方法
        一、跨学科研究理念与对心理学、哲学方法的借鉴
        二、“交融互通”的治学思想与对批判传统的吸收
    第三节 杜威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确立
        一、人文主义的艺术传播研究精神
        二、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第三章 传播视域下的艺术考察:杜威论艺术传播
    第一节 杜威论传播与艺术的本质、起源、发展
        一、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
        二、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第二节 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
        一、经验:艺术传播活动的现实起点
        二、审美经验共享:艺术传播活动的深层机制
    第三节 杜威传播论的艺术观念
        一、传播的思维模式与艺术研究的传播逻辑框架
        二、传播思维模式与研究框架下的艺术观念探析
第四章 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审视:杜威的艺术媒介观念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
        一、对古希腊轻视“技艺”传统的反思
        二、媒介技术:艺术生产创造性探究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 跨媒介审视:杜威论艺术媒介的自由性
        一、跨媒介视域的比较:艺术家身份的自由性
        二、艺术媒介的自由性:从内容形式到表现手段
    第三节 艺术媒介: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文明与艺术关系的阐释
        二、艺术:文明传承发展的理想媒介
第五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大众文化对人的不良影响
        二、蕴含完满经验的艺术对人的提升
    第二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社会发展
        一、人类自由交流的推进
        二、社会共同生活的参与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一、艺术传播理论与方法论的启示
        二、艺术传播思想的指引与启迪
结语
    一、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总体面貌、特征与旨归
    二、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缺憾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
第一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本体诠释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
        (一)实践的本质
        (二)理性的释义
        (三)实践理性的厘定
        (四)教学作为一种实践的界说
        (五)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
    二、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概念澄明
        (一)并非消除教师教学实践感性
        (二)并非拒斥教师教学理论理性
        (三)并非等同教师教学实践逻辑
        (四)并非片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五)并非即是教师教学的合理性
    三、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基本特点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三)内隐性与外化性的统一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五)具身性与离身性的统一
    四、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价值意蕴
        (一)教学实践理性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渗透
        (二)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教学的内生根据与内在吁求
        (三)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展现
第二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时审视
    一、“自然朴素”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模糊性
        (二)教学价值取向:维持人类生命的延续
        (三)教学过程规范:自然依附的教学交往过程
        (四)教学实现方式:以身示范的直观方式
    二、“经验伦理”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集体规约性
        (二)教学价值取向:促进人的道德性养成
        (三)教学过程规范:整体意识的规制教学交往过程
        (四)教学实现方式:身教与言教的混合方式
    三、“理性启蒙”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个体性显现
        (二)教学价值取向:培养有理性的公民
        (三)教学过程规范:主体意识的单向教学交往过程
        (四)教学实现方式:逻辑运演的抽象方式
    四、“工具效用”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自我矛盾性
        (二)教学价值取向:培养标准化的知识人才
        (三)教学过程规范:主体意识的“抽象”教学交往过程
        (四)教学实现方式:结构性的程序方式
第三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追寻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必然性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需求
    二、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向度
        (一)多向和谐:应然追寻的横向向度
        (二)自律自觉:应然追寻的纵向向度
    三、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条件
        (一)意识觉醒: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双重启蒙
        (二)行动自由: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制度保障
        (三)反思自律: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自我养成
第四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理论架构
    一、“人是目的”:教师合理定位教学的根本基点
        (一)“人是目的”作为教学根本基点的确证
        (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是目的”的归宿
    二、主体自由:教师全面关照教学主体的内在尺度
        (一)教师自我实现自由与教学自由
        (二)基于真实需要的学生发展自由
    三、对象限度:教师科学把握教学客体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的可塑性是作为“对象限度”的客观前设
        (二)了解与利用学生的神经活动规律
        (三)把握与利用教学实践的过程规律
    四、教学正义:教师自觉遵循教学活动的伦理原则
        (一)教学的伦理属性作为“伦理原则”的承认前提
        (二)教学正义的伦理内容原则
        (三)教学系统的伦理形式原则
    五、教学推理: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思维方法
        (一)实践推理的三种典型模式
        (二)教学实践推理的运行机制
第五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实现路向
    一、自觉建构“可能”的自足型教学价值取向
        (一)自足型教学价值的意蕴及其追求
        (二)自足型教学价值的“可能”蕴含
        (三)自足型教学价值观的建构过程
    二、综合考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来源的多元综合性筛选
        (二)基于教学规律关照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性
        (三)明确“结果-过程-应用”的教学目标表达
    三、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一)组织完整性教学经验内容
        (二)统合差异性教学文化内容
        (三)教学内容的结构优化过程
    四、自主建立“他者”关照的师生主体间关系
        (一)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同化”险象
        (二)构筑内在主体间“我—你”关系
        (三)关照内在主体间关系中的“他者”
    五、灵活选用学生发展指向的智慧性教学方法
        (一)根植于教学关系的教学方法选用
        (二)明确教学方法的对象及功能指向
        (三)基于教学需要优化组合教学方法
    六、立足于“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教学评价
        (一)锚定教学评价即为“为教学的评价”
        (二)凸显“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8)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逻辑
    第一节 友善价值观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一、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二、友善、友善观和友善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动因
        一、社会变迁、空间变化需要新的友善观
        二、市场化、技术化缺陷需要新的友善观
        三、网络化交往方式需要新的友善观
    第三节 友善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一、“差等之爱”的传统友善观“不合时宜”
        二、“博爱主义”的西方友善观“浮于空想”
        三、马克思主义友善思想的“正确指引”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
        一、狭隘的“私人友善”转向普遍的“公共友善”
        二、抽象的“普遍友善”转向现实的“真正友善”
        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地位
第二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特征及其内在要求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
        一、友善的核心要素
        二、友善的基本维度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特征
        一、社会主义属性
        二、中华民族特性
        三、时代性
    第三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一、友善交往关系之维
        二、助人行为方面
第三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本体论依据分析
        一、“实体主义”思维阻碍“他人”价值的确立
        二、“关系主义”价值建构
        三、“真实共同体”和“友善”的生成逻辑
    第二节 人性论依据分析
        一、传统儒家人性论
        二、西方友善人性论
        三、马克思主义友善人性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场域和路径
    第一节 家庭培育
        一、家庭在个体友善价值观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家庭培育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学校培育
        一、教育引导
        二、环境渗透
        三、实践养成
    第三节 社会培育
        一、社会培育的地位和作用
        二、社会培育的实现路径
第五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方法和手段
    第一节 媒体渗透法
        一、加强传统媒体建设
        二、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
    第二节 文化熏陶法
        一、传统文化涵养
        二、文化作品浸润
    第三节 榜样激励法
        一、道德绅士的示范效应
        二、文化名人的公众效应
        三、行业精英的标杆效应
        四、党员干部的表率效应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及其运行
    第一节 利益激励机制及其运行
        一、利益激励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二、构建培育友善的利益基础
        三、利益激励机制的运行
    第二节 态势激发机制及其运行
        一、态势激发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二、态势激发机制的运行
    第三节 制度保障机制及其运行
        一、制度保障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二、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激励约束
        三、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依法兴善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10)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辨析
        一、文化生态、文化系统、文化生态系统
        二、文化生态、文化环境、文化生态环境
        三、文化生态与文化形态
        四、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难点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化生态的基础理论概述
    第一节 文化生态的内容结构
        一、宏观结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中观结构: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微观结构:人与人、自我的关系
    第二节 文化生态的特征阐释
        一、要素的多样性
        二、关系的复杂性
        三、结构的层次性
        四、系统的开放性
    第三节 文化生态的价值指向
        一、文化生态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
        二、文化生态彰显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程度
        三、文化生态是衡量文化安全的重要因子
    第四节 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础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二、政治制度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三、意识形态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四、历史传统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 文化生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文化属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文化属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化属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化属性
        五、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文化属性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使命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使命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能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能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解释能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批判能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能力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精神
        一、文化精神与精神文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精神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形象
        一、形象概念、形象特征以及文化形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象的生成脉络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象的建构目标
第三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
    第一节 知识—教育人的内容资源
        一、知识的一般性考察
        二、作为文化生态“产品”的知识
        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
        四、两种类型知识的双向互动
    第二节 思想—引导人的内容资源
        一、思想的两种理解方式
        二、思维方式与思想成果
        三、“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第三节 精神—鼓舞人的内容资源
        一、民族精神
        二、时代精神
        三、人文精神
        四、科学精神
    第四节 信仰—铸就人的内容资源
        一、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二、信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三、信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张力
第四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影响
    第一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介的影响
        一、社会心理的概念特征
        二、社会心理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心理的影响机制
    第二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中介的影响
        一、语言:人的存在形态
        二、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三种形态
        四、从语言到话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第三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中介的影响
        一、日常生活:文化、思想与人的互动场域
        二、日常思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起点
        三、思维飞跃:从日常思维到非日常思维
第五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
    第一节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一、先在结构的抽象理解及其具体来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先在结构的内容
        三、先在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二、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运作机理
    第三节 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运行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内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外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外化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实然探索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目标追求
        一、外部之间的关系和谐
        二、内部之间的结构平衡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内容指向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持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信
        四、批判和引领多元的社会思潮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现实困境
        一、在文化主体上,部分文化主体身份迷失
        二、在文化内容上,文化内容同质倾向突出
        三、在文化形式上,文化资源的多样性降低
        四、在文化结构上,主导文化的解释力下降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路径依托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
        二、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价值导向
        三、以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为重要抓手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认同为目的
结束语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智慧指向
参考文献
学习经历和科研成果
后记

四、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D]. 高欣.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D]. 刘梅敬. 吉林大学, 2021(01)
  • [4]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6]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D]. 李晓燕. 东南大学, 2020(02)
  • [7]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D]. 高静. 西南大学, 2020(05)
  • [8]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D]. 毛连军. 东南大学, 2020(02)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 李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征与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