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将成广西投资热点(论文文献综述)
吴贵军[1](2021)在《LT公司环江县风情花海园旅游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任莉莉[2](2021)在《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慧儒[3](2021)在《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文中提出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征服者之一,他的功业绝不仅仅在于他建立了疆域广阔的帝国,更在于他对蒙古民族、对中国乃至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讲述成吉思汗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成吉思汗已经与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的成吉思汗形象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分析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在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成吉思汗形象这一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丰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扩大国际影响力。首先,对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进行了历史和理论溯源。成吉思汗在绝境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却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积极因素都得到了表现,而争议之处却让创作者为难,如何全面展示成吉思汗形象向创作者们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这些争议之处往往是创作能够出现新思路的契机,随着人们对成吉思汗评价越来越客观,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争议因素,无疑会给塑造成吉思汗形象注入新的活力。在新历史主义理论视域下,历史文本与文学、文化文本没有严格的界限,都是一种话语实践,是某一特定时代或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文学与文化文本不是历史的传声筒,而是与历史一起共同创造了人类文化符号体系。从文化符号学角度出发,不同国家、民族所创造的成吉思汗形象文本处在不同的符号域中,这些符号域间的互动、交流、“翻译”又使成吉思汗形象产生了新的意义。这也正是文化交流的实质,不同符号域之间打破边界的交流,更可以促进文化创新。成吉思汗形象在西方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外国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外文化间的差异,也可以更好地认识成吉思汗与中国文化。其次,从文本细读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成吉思汗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蒙古叙事中,成吉思汗形象随着历史的变迁发生着变化,在《蒙古秘史》中,他是一个受长生天庇护的英雄;在17、18世纪历史文学作品中,他的形象有了佛教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子,一些蒙古民间故事的加入也让成吉思汗形象有了更多人性化色彩;《青史演义》的作者将成吉思汗塑造成了儒家文化的仁君圣主,也强化了他蒙古民族英雄的形象。对外国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国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自身文化;外国作品塑造成吉思汗形象时角度多样,内容丰富,这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解读。在我国当代作品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依然带有演义小说的色彩,追求宏大叙事,九十年代以来的作品则开始从更多的角度挖掘成吉思汗形象的深刻内涵。新历史主义将文学与文化文本看成是文化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创作本身与历史书写一样,也是对社会文化的塑造。文学文本所描述的成吉思汗形象,一方面是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种“可能的”的形象,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另一方面,不同时期成吉思汗形象的文学叙事,更为历史叙事提供了一种参照。再次,对成吉思汗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不论是展现成吉思汗一生功绩的纪录片还是表现成吉思汗成长历史的电影,近年来国外影视作品对成吉思汗的评价都比较客观,虽然其中也有对成吉思汗和中国文化的误读,但人们都在力求塑造一个符合自身文化系统和价值系统要求的成吉思汗形象。在我国,成吉思汗题材影视剧数量不算多,但质量都很高。如今,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秀影视剧需求热度持续不减,这正是我们创作的大好契机。21世纪以来,网络迅速发展,人们观看影视剧的形式和媒介也发生着变化,如何利用这一契机,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大对成吉思汗题材电影电视剧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深挖成吉思汗这一文化资源,是我们当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最后,论述了成吉思汗陵祭祀情况和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由于蒙古人的秘藏习俗,人们至今不知道成吉思汗的真身到底埋葬何方。根据传说,成吉思汗的灵魂留在了伊金霍洛,人们将他的一些遗物放在这里,建立宫帐进行祭祀,几经变迁形成了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在成陵祭祀中,成吉思汗是中心,也是文化符号,成陵祭祀有其神圣庄严的特点,在发展历程中也渐渐融入了蒙古民族特色。近年来文化旅游成为热点,以成吉思汗形象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和商业活动都得到了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应该认清现状,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成吉思汗形象是我们珍贵的文化资源,应该对其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学术研究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应该在当下,成吉思汗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其形象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强化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和成吉思汗精神的传播,将其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对内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新力,对外可以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英雄,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形象是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是我们民族文化共同体伟大精神和思想的一部分,对这一形象进行研究和塑造,可以增强民族团结,更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创作出紧跟时代步伐的优秀作品。成吉思汗的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部分,成吉思汗的英雄形象是中华民族伟大形象的一部分,讲好他的故事是我们向世界全面展现中国的一个途径,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向世界介绍中国思想和中国主张。
凌连新[4](2021)在《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区域旅游业合作的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历了从协作发展到协同发展的演变历程,但是仍然面临着三对突出的矛盾:集聚效应的强大与幅射效应的弱小、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合作效果的滞后发展、全球价值链的初步嵌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缓慢,严重制约着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水平,原因在于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向心力”,存在着空间割裂、产业同构、诸侯经济等现象,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发展困局。因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本文以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岭南—北部湾地区作为切入点,系统探讨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本文共包括八章内容,从逻辑上可以归纳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章、第二章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系统论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详细分析研究难点,总体上把握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框架,系统剖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基础理论,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价值所在。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内容,厘清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深入分析构成要素,构建内在逻辑分析框架,深化认识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初始条件、构成维度、动力、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等,系统分析协同发展形态与阶段,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内容,依据史料系统梳理岭南—北部湾地区一体化发展及演进情况,阐述旅游业发展概况,系统分析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归纳总结其突出矛盾,并提出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内容,依据理论基础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实证分析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协同发展轨迹,探索时空演变特征。第五部分为第六章内容,运用面板VAR模型、VAR模型,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视角,深入分析复合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第六部分涵盖第七章、第八章内容,在深入分析客观情况与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岭南—北部湾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与保障体系;运用简单、概括的语言对研究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凝练本文的核心思想,表明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研究创新点,客观地审视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结论:一是,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区域旅游业是循环发展的复合系统,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其中产业链是基础、创新链是重要变革力量、价值链是发展目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之间具有联动、共生、进化的动态交互关系,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效应。二是,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分为复合系统、子系统两个部分,均呈现高度集聚性、较强波动性、复杂性、较低协同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首先是复合系统方面,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呈现不断攀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省域层面等级演化呈现三重集聚、高度波动性的特点,城市群层面呈现非均衡性、波动性的特点;其次,子系统协同发展轨迹也是呈现震荡式上升、非均衡性、复杂性的特点。三是,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为显着,持续时间长,只是在脉冲响应路径、峰值、冲击强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四是,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动态交互作用,促进作用持续时间长,但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是不对等的,而且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差异性。五是,根据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时空演变特征,提出了五条靶向路径,分别是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加快制定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规划,聚焦创新驱动靶向、提升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增强链核溢出效应、逐步掌握全球价值链话语权,挖掘数字旅游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另外,从组织、政策、人才、资金、用地/用海五个维度构建了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深入辨析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的动态交互作用,深入阐述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初始动力、影响因素、传导路径、发展形态与阶段等方面。(2)根据理论基础建立测度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运用现代计量方法有效地测度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揭示复合系统、子系统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空演化特征。(3)采用PVAR模型、VAR模型现代计量方法系统地分析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实践上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政策制定、资源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客观依据,为靶向路径选择、保障体系分析夯实了客观基础。
魏博阳[5](2020)在《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步入新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进步,由此衍生出来的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我国城乡社会的健康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等一系列关注点也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新时期下城乡发展的主题旋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遵循新发展理念,破解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等内容,对新时期下城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对乡村地区的保护与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但是,如何进行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通过什么尺度来进行城乡协调发展的评判?这是目前学界与政策制定所面临的考验。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化率已经迈过50%,乡村人口首次超过城市人口,但是区域内城乡发展还不是很均衡,城乡基础设施、福利保障、居民收入以及资源要素等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广西作为我国的西部省份,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同时农业生产也占据其经济水平的主导地位,在地理位置上,广西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西南地区拥有着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重要的出海口,在全国城乡区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成为了广西新时期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因此,本次研究在结合新发展理念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为主题,对城乡协调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相应的综述,在明确城乡协调度的运行机理上,对传统的城乡协调度模型进行了改进与更新,使得传统的“一维”数值分析的城乡协调度模型评价转变为城乡“二维”的城乡坐标系的评价方式,让城乡两者的综合评价体系来更好地把握城乡协调度的具体情况。通过研究广西111个县级单位在2014年与2019年的城乡协调度,分析其城乡协调发展的差异化问题,并以此依据进行城乡区域分类,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分类指导的措施建议,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类型,得出以下的研究结论:第一,研究分析得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县级单位的城乡协调发展的程度,其中南宁市青秀区、西乡塘区和柳州市鱼峰区、柳南区等区域的城乡协调度为最高;第二,广西整体城乡协调发展呈现向好趋势,城乡低水平协调型的县级单位在不断减少;第三,广西区域城乡协调空间特征愈加明显。2019年,南宁、柳州、贵港和北部湾地区成为了城乡协调发展较好的聚集区域,与此同时,全区城乡协调水平较低的县级单位的数量较少而且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主要分布在桂西河池市与南宁市交界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及崇左市的大部分县级单位。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结合新时期下新发展理念,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一定建议与措施,其中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思路,分别对城乡低水平协调型、城市主导型、城乡协调型和乡村主导型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类发展要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王光荣[6](2020)在《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家形象的亲和力等传递与表达出来的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都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重要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创新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日益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乎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面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应对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机遇和软实力发展的现实挑战,如何在全球交往中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需要我们正确处理文化生产、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安全的关系,汲取他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经验,进而开拓国家软实力发展的实践路径;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探索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双向建构。论文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依循理论前提、历史溯源、现实检视、方向瞻望与实现路径的基本逻辑思路展开。第一章廓清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理论,旨在为全文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着眼于元理论建构,阐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内涵、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确立彰显本土特质与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分析框架;拓展研究视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中,探寻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丰富思想资源;阐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强大综合国力、强化国家向心力、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回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程与经验,以期为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历史启发。回顾总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全面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文化事业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华文化国际影响不断增强;凝练概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宝贵经验,具体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坚持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第三章分析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意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针对性。立足国际竞争新态势,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分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重要机遇,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保证。与此同时,对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需要,理性审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境遇,客观面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与国家经济影响力不相称、与文明古国的地位不匹配、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适应等瓶颈问题。第四章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探寻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策略。立足国情,明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即文化生产要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文化传承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播要把握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文化安全要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面向世界,批判借鉴其他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益经验,在文化交流与对话中推动实现他者经验的本土转化;面向未来,不断拓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路径,包括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体制机制的活力。第五章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阐明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着眼于目标一致性、内容同构性、功能同向性等逻辑关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基础;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从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推进队伍建设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作了阐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学科理念、拓展研究视域、开掘文化资源,在自身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蔡新良[7](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雍文谦[8](2020)在《独库公路“飞驰四季”自驾车营地商业计划书》文中指出随着我国GDP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民众传统的参团出游方式正在逐渐向自驾游模式转变,自驾车房车营地项目发展空间巨大,是一个新兴的投资热点。贯穿新疆天山山脉的独库公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网红自驾游圣地。乌鲁木齐HD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与其他意向投资者对独库公路全线及沿线情况实地考察后,从相关职能机构搜集了相关数据资料作研究讨论,拟与乌鲁木齐CQ房地产有限公司、乌鲁木齐ZY旅游有限公司和其他风险投资者自筹5000万共同组建成立新的项目公司,规划建设运营独库公路“飞驰四季”自驾车营地项目。投资方认为,在独库公路中段的巴音布鲁克景区附近投资建设自驾车营地,可以依托5A级景区资源、并同时覆盖四条常规自驾游环线,打造一个能创造盈利且具有品牌文化的自驾车房车营地项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商业计划书首先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对自驾车营地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概括整理,提出投资热点;接着介绍公司的情况和项目的简介;通过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对项目的环境进行分析,确定项目优势远大于劣势;之后介绍项目的定位实施和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的设计、选址、进度计划和组织架构及人力资源发展等;通过市场定位和细分,制定了项目4P营销战略;然后进行财务分析,并通过计算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投资回报率和敏感性分析确定项目的可行性;最后对项目面临的风险作出详细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项目整体投资金额5000万,预计年经营收入1559.28万元,年经营净收入1169.46万元,经营利润率34.57%,经营净利润率25.93%,投资利润率31.19%,静态回收期5.26年,项目前7年的净现值(NPV)为1537.06万元,前7年的内部收益率(IRR)为18.4%,动态回收期为4.93年,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好,面临的风险不大并可控。该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自驾车营地政策,本商业计划书可以为企业的投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创造企业盈利;为自驾游参与者提供深度旅游体验,同时能提升新疆旅游业知名度,拉动当地旅游关联产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创业项目。
秦月[9](2020)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在涉及我国区域发展的五大国家战略中,各自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各有侧重的:京津冀是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粤港澳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长三角是建立科技创新新区域;一带一路是融入世界体系新平台;长江经济带则是基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针下的拓展生态环境保护新空间。这既是遵循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之举,也是积极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区域层面的映射。就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言,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方法、路径和手段有很多,但其关键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特别是针对长江经济带这样一个硕大时空尺度的巨型城市连绵带,践行“共抓”的前提条件和主要路径就是“联动发展”,尤其是针对上中下游三大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这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逻辑出发点。纵观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地点(区域空间)的变迁(村庄——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城市连绵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并随时空而演变的结果和过程。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产业布局与产业链整合之间的流动不仅从未停止过,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间的拓展,正在向着分工更细、空间更广的方向演进。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协作作为现阶段区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从学理上讲其实质就是广域空间的相互作用,其实现的方式和路径有很多,包括联动、合作、协调、互动、融合、合并等等,但本文认为其中联动最为重要亦最为适和。简单地说,“联动”就是联合行动,其实现的关键在于联合行动的前提、目标、手段、结果怎样。本文中的联动是指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的联合行动,其前提是具备中央政府强有力领导与推进的国家战略;其目标是在沿江各地目标诉求各不相同背景下总体目标的协同一致;其手段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统一市场、产业分工协作、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治理污染与保护生态等的联合行动;其结果是实现大保护前提下沿江各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福祉的不断提高。因此,本文选择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研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所进行的一些分析探讨。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问题分析——机理分析——对策分析,即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以城市群联动发展为主线,通过对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研究,构建流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三大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实证分析等,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对策设计。本文总的研究方法为规范研究——实证分析——对策设计,具体方法有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国内外城市群在发展演进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本文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空间相关、城市关联、社会网络等分析方法和Arc GIS、Ucinet等软件,以及区域空间关联模型等数理工具,规范研究进行实证验证)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以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背景为依托,从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功能、核心与边缘、等级与网络、人与自然等多维视角、多元要素和多重关系上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等。基于此,全文共八章,分三大部分。前三章为规范研究,通过相关概念辨析、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下城市群联动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群联动基础、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第4、5、6章分别从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联动的现实基础、经济联动和功能联动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为对策设计,第7章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目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对策设计的基本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进行了设计,第8章为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通过对各章节的分析,本文发现并得到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属于典型的流域经济区,也就是因水的流动而联系在一起的区域,所以城市群联动的首要问题就是做好水的文章,要从保护水、利用水、补偿水、开发水、发展水、融合水等维度做好水文章;(2)长江经济带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采取边开发边治理的模式,只能在大保护的前提下开发,而且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3)对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发展,要做好联动发展,动态执行规划比制定设计规划更重要;(4)在跨域城市群联动发展过程中,基于城市群边界城市的特殊性,如果联动做的好,边界城市将会成为重要融合点,否则就会成为发展断裂点;(5)要充分发挥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防止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各自为阵和发展脱节,甚至出现断带情况;(6)在具体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时,仅就经济联动而言,做法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先要素联动,后市场联动,再交通联动,再产业联动等);最后,在模型选用方面,不能简单地实行拿来主义,需要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论证和修正等。
韩小英[10](2020)在《广西旅游发展时空格局动态及优化策略》文中提出旅游作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是实现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这三大战略的重要推手。但区内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许多方面仍然制约和影响着三大战略目标实现。客观认识区内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与规律,积极探索实现旅游协调发展的路径,是推动三大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首先选取指标收集相关数据,从旅游发展冷热点分布、重心演变轨迹、空间联系强度探索广西旅游发展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其次,运用Eviews8深入分析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交通运输能力、政策支持力、环境质量对旅游发展时空格局的影响。最后,结合旅游发展时空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以期促进广西旅游协调发展。研究结论主要如下:(1)广西旅游发展时空格局呈现出集聚-扩散-集聚的演变特征,核心-边缘结构相对稳定;每个阶段旅游发展冷热点分布显露不同特征。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东南部,南宁、桂林领导地位非常稳定,一直是核心热点区域,而最开始的冷点区域百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广西西部旅游发展的领头羊。冷点区域主要是南部、中部、西北部,崇左、防城港、钦州、来宾、河池、梧州作为主要的冷点区域,短期内无法提升成旅游发展热点区域。(2)旅游发展重心演变轨迹沿着“西南-东北”方向呈现“四边形”的时空格局特征,东西方向不仅偏移距离高于高于南北方向,同时移动速度也是高于南北方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9-2009年,移动速度较快,第二个阶段是2009-2018年,移动速度缓慢。(3)旅游发展空间关联性持续增强,具有路径依赖性,但存在突起现象;各城市旅游发展溢出效应及接受辐射能力不断变强,空间网络密度密度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以南宁、桂林、柳州、北海为四大中心城市的旅游发展圈。(4)旅游发展时空格局特征是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政策支持力、交通运输能力、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各因素对旅游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其中旅游资源禀赋影响力最大,依次是旅游服务设施、政策支持力、交通运输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5)结合全文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圈层结构、点轴等理论,提出构建点-线-面旅游发展格局等策略,为促进广西旅游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文章通过分析广西旅游发展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深入分析旅游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总结其演变规律,构建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促进区域旅游发展,加快实现广西“三大战略”。
二、旅游将成广西投资热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将成广西投资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3)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史料部分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从历史形象到文化形象——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的历史与理论溯源 |
第一节 成吉思汗的英雄之路 |
第二节 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两个面向 |
一、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积极因素 |
二、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争议因素 |
第三节 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理论溯源 |
一、历史文本与文化文本——一个新历史主义的视角 |
二、作为文化符号的成吉思汗——文化符号学的启示 |
三、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与“他者” |
四、英雄的神性与人性——成吉思汗形象及文学体裁的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第一节 史诗、史传与长篇小说——蒙古叙事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一、蒙古民族的叙事史诗——《蒙古秘史》 |
二、史传文学的典范——17、18 世纪蒙古历史文学作品 |
三、蒙古叙事的集大成者——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 |
第二节 “异国形象”的变迁——国外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一、西方作品中的“东方想象”——20 世纪以前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 |
二、形象学的“憎恶”模式——瓦西里·扬的《成吉思汗》 |
三、英雄的心灵成长史——井上靖的《苍狼》 |
第三节 从“宏大叙事”到多元叙事——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一、“宏大叙事”与完美形象——20 世纪80-90 年代初小说中的成吉思汗 |
二、“微观叙事”与多元视角——包丽英的《成吉思汗》 |
三、多声部叙事与生态书写——听冉平讲《蒙古往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第一节 国外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一、“新历史”纪录片——BBC纪录片《成吉思汗》 |
二、跨文化碰撞中的英雄成长史——《蒙古王》中的成吉思汗 |
第二节 国内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
一、作为“他者”的母亲与成吉思汗的成长之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
二、成吉思汗形象的全景呈现——电视剧《成吉思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吉思汗陵祭祀和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 |
第一节 成吉思汗陵祭祀 |
一、英雄的陨落 |
二、成吉思汗陵祭祀的历史与现在 |
第二节 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 |
一、成吉思汗主题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
二、成吉思汗主题文化旅游策略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
参考文献 |
附录 ——对约翰·曼的访谈 |
英文原文 |
汉语译文 |
致谢 |
(4)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2.1.1 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 |
2.1.2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
2.1.3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
2.1.4 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学理论 |
2.2.2 复合系统理论 |
2.2.3 产业链理论 |
2.2.4 创新链理论 |
2.2.5 价值链理论 |
第三章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3.1.1 内涵界定 |
3.1.2 特征分析 |
3.2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构成要素分析 |
3.2.1 旅游产业链 |
3.2.2 旅游创新链 |
3.2.3 旅游价值链 |
3.3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 |
3.3.1 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 |
3.3.2 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 |
3.3.3 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整合价值链 |
3.4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型分析 |
3.5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形态与阶段分析 |
3.5.1 协同发展形态分析 |
3.5.2 协同发展阶段分析 |
第四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与突出矛盾分析 |
4.1 岭南—北部湾地区一体化发展及演进分析 |
4.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4.2.1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夯实了客观基础 |
4.2.2 旅游收入不断提高,非均衡性突出 |
4.2.3 旅游人数逐年上升,集聚性明显 |
4.2.4 旅游景区数量不断上升 |
4.2.5 旅游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
4.3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4.3.1 区域旅游合作历程 |
4.3.2 分工体系初步构建,产业网络有待增强 |
4.3.3 区域合作略显成效,合作纵深化有待加强 |
4.3.4 全球价值链初步嵌入,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
4.4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突出矛盾分析 |
4.4.1 集聚效应的强大与幅射效应的弱小 |
4.4.2 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合作效果的滞后发展 |
4.4.3 全球价值链的初步嵌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缓慢 |
4.5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 |
第五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与发展轨迹分析 |
5.1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与研究方法 |
5.1.1 评价体系构建 |
5.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5.2.1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5.2.2 子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第六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
6.1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说明 |
6.1.1 模型构建与估计 |
6.1.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6.2 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
6.2.1 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 |
6.2.2 省域层面 |
6.2.3 城市群层面 |
6.3 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
6.3.1 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 |
6.3.2 省域层面 |
6.3.3 城市群层面 |
第七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与保障体系分析 |
7.1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选择 |
7.1.1 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制定协同发展规划 |
7.1.2 聚焦创新驱动靶向,提高协同发展水平 |
7.1.3 增强链核溢出效应,掌握价值链话语权 |
7.1.4 挖掘数字旅游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
7.1.5 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 |
7.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分析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乡关系 |
1.3.2 新发展理念 |
1.3.3 城乡协调度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乡协调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构建城乡协调度的理论基础 |
2.1.1 城乡协调的本质 |
2.1.2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
2.1.3 城乡协调度的基本含义 |
2.2 城乡协调度单元选择 |
2.3 城乡协调度的评价标准 |
第三章 广西城乡发展现状特征 |
3.1 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化 |
3.2 城镇化建设面临拐点 |
3.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
3.4 经济贸易呈现劣势 |
3.5 人口年龄两极化明显 |
第四章 城乡协调度指标体系构建 |
4.1 构建标准与原则 |
4.2 指标选取及城乡协调度体系构建 |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五章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
5.1 广西各县区城乡发展水平评价 |
5.1.1 城市发展水平整体趋势向好 |
5.1.2 乡村发展呈现两极分化 |
5.2 广西城乡协调关联的动态特征 |
5.3 广西城乡协调度时空发展特征 |
5.4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类型 |
5.4.1 城乡低水平协调型 |
5.4.2 城市主导型 |
5.4.3 城乡协调型 |
5.4.4 乡村主导型 |
第六章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
6.1 广西各县区城乡协调发展类型与相关发展策略建议 |
6.2 城乡低水平协调型发展策略 |
6.3 城市主导型发展策略 |
6.4 城乡协调型发展策略 |
6.5 乡村主导型发展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
(三)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概述 |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特征 |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 |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
(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 |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
(三)近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资源 |
(五)西方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 |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强化国家向心力 |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
第二章 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
一、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进程 |
(一)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建设时期 |
(二)文化软实力的改革振兴时期 |
(三)文化软实力的繁荣发展时期 |
二、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成就 |
(一)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 |
(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日益发展 |
(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 |
(五)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
三、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 |
(四)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
(五)坚持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 |
第三章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 |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 |
(一)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 |
(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机遇 |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
(二)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 |
(三)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 |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保证 |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严峻挑战 |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经济影响力不相称 |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明古国的地位不匹配 |
(三)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适应 |
第四章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策略 |
一、立足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
(一)文化生产: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
(二)文化传承: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
(三)文化传播:把握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 |
(四)文化安全: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
二、借鉴世界,汲取他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益经验 |
(一)美国:面向全球,提升文化世界影响 |
(二)日本:固本开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
(三)印度:发扬特色,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 |
(四)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路径给中国的启示 |
三、面向未来,不断拓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
(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
(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
(三)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
(四)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五)提升文化体制机制的活力 |
第五章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 |
(一)目标上的一致性 |
(二)内容上的同构性 |
(三)功能上的同向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
(一)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健康发展 |
(二)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队伍建设 |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价值和意义 |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8)独库公路“飞驰四季”自驾车营地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的背景、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项目的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及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理论综述及分析工具 |
1.2.2 项目效益评价 |
1.2.3 商业计划书编制 |
1.2.4 自驾游及自驾车营地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商业计划总览 |
2.1 公司情况 |
2.2 项目简介 |
2.3 战略规划 |
2.3.1 项目的使命和目标 |
2.3.2 项目的发展规划 |
2.3.3 项目的市场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分析 |
3.1 自驾车营地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策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公司的资源能力 |
3.2.1 发展历史 |
3.2.2 公司资源 |
3.2.3 公司能力 |
3.2.4 优势劣势 |
3.3 我国自驾车营地的发展现状 |
3.3.1 国内自驾车营地发展现状 |
3.3.2 行业准入条件 |
3.4 行业环境分析 |
3.4.1 行业概述 |
3.4.2 新疆自驾车营地发展现状 |
3.5 行业竞争五力分析 |
3.6 行业关键成功要素 |
3.7 SWOT分析 |
3.7.1 优势 |
3.7.2 劣势 |
3.7.3 机遇 |
3.7.4 威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定位及实施 |
4.1 项目定位 |
4.1.1 服务对象 |
4.1.2 服务项目内容 |
4.1.3 竞争优势 |
4.1.4 构建优势的相关价值创造活动的组织 |
4.2 项目的设计实施 |
4.2.1 项目的选址 |
4.2.2 项目的规划和功能分区 |
4.2.3 项目建筑设计 |
4.2.4 项目的进度计划 |
4.3 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
4.3.1 公司组织架构 |
4.3.2 人员配置 |
4.3.3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营销计划及营销战略 |
5.1 STP营销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 |
5.2 市场需求分析 |
5.3 营销策略 |
5.3.1 产品策略 |
5.3.2 价格策略 |
5.3.3 渠道策略 |
5.3.4 促销策略 |
5.3.5 其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投融资计划及财务分析 |
6.1 投资预算 |
6.2 投融资计划及退出方式 |
6.2.1 项目融资计划 |
6.2.2 退出方式 |
6.3 项目经营预测 |
6.3.1 收入预测 |
6.3.2 支出预测 |
6.3.3 利润预测 |
6.3.4 现金流预测 |
6.4 项目效益评价 |
6.4.1 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
6.4.2 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5.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
6.5.2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项目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 |
7.1 政策风险及对策 |
7.1.1 项目面临的政策风险 |
7.1.2 风险对策 |
7.2 技术风险及对策 |
7.2.1 项目面临的技术风险 |
7.2.2 风险对策 |
7.3 经营风险及对策 |
7.3.1 项目面临的经营风险 |
7.3.2 风险对策 |
7.4 财务风险及对策 |
7.4.1 项目面临的财务风险 |
7.4.2 风险对策 |
7.5 自然风险及对策 |
7.5.1 项目面临的自然风险 |
7.5.2 风险对策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疆独库公路中段自驾车房车营地项目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主要概念辨析 |
2.1.1 城市群 |
2.1.2 空间互动与区域联动 |
2.1.3 城市群协同发展 |
2.1.4 城市群联动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2.4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
2.3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进展 |
2.3.1 国外城市群联动文献与研究方法 |
2.3.2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重点内容 |
2.3.3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述评 |
2.4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进展 |
2.4.1 国内城市群联动文献资料概况 |
2.4.2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知识演进 |
2.4.3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重点内容 |
2.5 述评与启示 |
3 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建构与路径选择 |
3.1 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 |
3.1.1 空间集聚与扩散 |
3.1.2 产业升级与整合 |
3.1.3 科技创新 |
3.1.4 文化和制度融合 |
3.2 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
3.2.1 城市群联动发展动力机制 |
3.2.2 城市群联动发展运行机制 |
3.2.3 城市群联动发展保障机制 |
3.3 城市群联动发展影响因素 |
3.3.1 联动发展思想认识落后 |
3.3.2 跨域城市群发展落差大 |
3.3.3 联动发展缺乏合作平台 |
3.4 城市群联动发展实现路径 |
3.4.1 城市群要素联动发展 |
3.4.2 城市群市场联动发展 |
3.4.3 城市群产业联动发展 |
3.4.4 城市群空间联动发展 |
3.4.5 跨域城市群联动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现实基础 |
4.1 三大城市群范围界定 |
4.1.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4.1.2 长江中游城市群 |
4.1.3 成渝城市群 |
4.2 三大城市群发展概况 |
4.2.1 城市规模 |
4.2.2 经济总量 |
4.2.3 产业布局 |
4.3 三大城市群发展特征比较 |
4.3.1 城市群发展阶段差异比较 |
4.3.2 城市群要素禀赋差异 |
4.3.3 城市群职能分工比较 |
4.3.4 城市群发展动力比较 |
4.3.5 城市群社会经济联系比较 |
4.3.6 中心城市集聚能力比较 |
4.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历史进程 |
4.4.1 新中国建立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 |
4.4.2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 |
4.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启示 |
4.5.1 政治经济变化是城市群联动的基本环境 |
4.5.2 对外开放是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基本动力 |
4.5.3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联动的基础条件 |
4.5.4 基本构建起了流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联动分析 |
5.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5.1.1 引力模型及修正 |
5.1.2 QAP相关分析 |
5.2 三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测算 |
5.2.1 三大城市群整体的关联强度 |
5.2.2 三大城市群内部的关联强度 |
5.2.3 三大城市群之间的关联强度 |
5.3 三大城市群经济联动驱动因素分析 |
5.3.1 指标选取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功能联动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6.2 基于交通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
6.2.1 网络密度分析 |
6.2.2 网络中心性分析 |
6.2.3 空间结构分析 |
6.3 基于信息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
6.3.1 网络密度分析 |
6.3.2 网络中心性分析 |
6.3.3 空间结构分析 |
6.4 基于企业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
6.4.1 网络密度分析 |
6.4.2 网络中心性分析 |
6.4.3 空间结构分析 |
6.5 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设计 |
7.1 对策设计目标 |
7.2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7.2.1 联动发展理念认识不够深入 |
7.2.2 水运联动体系尚没有建立 |
7.2.3 环保联动合力还没有形成 |
7.2.4 重复建设依然没有根本改观 |
7.2.5 城市群联动发展任重道远 |
7.3 对策设计的基本逻辑 |
7.3.1 遵循长江流域空间单元基本特征 |
7.3.2 顺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脉络 |
7.3.3 参照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 |
7.4 具体对策设计 |
7.4.1 统一观念,构建城市群联动多极治理体系 |
7.4.2 通过联动,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 |
7.4.3 对策设计之路径规划 |
7.5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推动跨域城市群联动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最有效途径 |
8.1.2 促进流域城市群联动首先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
8.1.3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机制的动态执行比建构设计更加重要 |
8.1.4 非中心城市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
8.1.5 经济层面数据不能全面反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轨迹 |
8.2 研究展望 |
8.2.1 流域空间城市群联动理论研究将会强化 |
8.2.2 跨域城市群全面联动研究主题将更加丰富 |
8.2.3 带状都市连绵区形成与治理将成研究热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广西旅游发展时空格局动态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旅游产业地位突出 |
1.1.1.2 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 |
1.1.1.3 广西旅游发展的迫切要求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价值 |
1.1.2.2 实践价值 |
1.2 研究内容 |
1.2.1 旅游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
1.2.2 旅游发展时空格局影响因素研究 |
1.2.3 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数理统计分析法 |
1.3.3 Arcgis空间分析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进展 |
2.1.1 国外旅游发展研究进展 |
2.1.1.1 利益相关者角度 |
2.1.1.2 区域资源差异角度 |
2.1.1.3 旅游竞争力差异角度 |
2.1.2 国内旅游发展时空格局研究进展 |
2.1.2.1 特征研究 |
2.1.2.2 影响因素研究 |
2.1.3 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核心-边缘理论 |
2.2.3 圈层结构理论 |
2.2.4 点轴理论 |
第3章 广西旅游发展时空格局动态演化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资源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旅游发展状况 |
3.1.5 生态环境概况 |
3.2 数据收集 |
3.2.1 指标选取 |
3.2.2 数据来源 |
3.3 旅游发展冷热点态势 |
3.3.1 测算方法 |
3.3.2 旅游发展冷热点态势分析 |
3.4 旅游发展重心演变轨迹 |
3.4.1 测算方法 |
3.4.2 旅游发展重心演变轨迹结果分析 |
3.5 旅游发展空间关联性 |
3.5.1 测算方法 |
3.5.2 旅游发展空间关联性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广西旅游发展时空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因素说明及模型构建 |
4.1.1 影响因素说明 |
4.1.2 模型构建 |
4.2 回归结果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 |
4.2.2 旅游资源禀赋 |
4.2.3 旅游服务设施 |
4.2.4 交通运输能力 |
4.2.5 政策支持力 |
4.2.6 环境质量 |
4.3 小结 |
第5章 广西旅游发展时空格局优化策略 |
5.1 构建区域点-线-面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
5.1.1 优化构建旅游发展节点 |
5.1.2 优化构建旅游发展轴线 |
5.1.3 划分旅游发展圈 |
5.2 发挥政府政策主导协调作用 |
5.3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发挥优质资源优势 |
5.4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
5.5 优化构建广西旅游交通网络 |
5.6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旅游将成广西投资热点(论文参考文献)
- [1]LT公司环江县风情花海园旅游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吴贵军. 广西大学, 2021
- [2]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D]. 任莉莉.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3]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D]. 张慧儒. 吉林大学, 2021
- [4]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凌连新. 广西大学, 2021(12)
- [5]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D]. 魏博阳. 广西大学, 2020(07)
- [6]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D]. 王光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8]独库公路“飞驰四季”自驾车营地商业计划书[D]. 雍文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D]. 秦月.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广西旅游发展时空格局动态及优化策略[D]. 韩小英.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论文; 国家软实力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广西北部湾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